电化学-1电化学基本概念导电机理迁移数电导率讲解
【电化学】第一章 电解质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1)

2、稀溶液的经验式: lg k I k为常数 3、德拜-休克尔方程:
(1)m 0.001mol / kg的溶液,lg A ZZ I
(2)0.001
m
0.01mol / kg,lg
A ZZ 1 Ba
I
I
(3)0.01 m 1mol / kg, lg
A ZZ 1 Ba I
I
bI
三、固体电解质
1、按其中的传导离子来分类: (1)银离子导体(Ag+) 如AgX; (2)铜离子导体(Cu+)如CuX; (3)碱金属离子导体(Na+,Li+)如B- 氧化铝
(NaO2●Al2O3, n = 5-11); (4)氧离子导体 如ZrO2,ThO2; (5)氟离子导体如NaF,AlF3。 2、应用:燃料电池等。
(1)m与关系:m=Vm C,Vm是含1mol电解质溶液的体积,
C为体积摩尔浓度。
(2)m与淌度的关系:m= U++U- F,
:电离度,F:法拉第常数,F=eNA=96500C / mol。
对无限稀溶液:=1m
U
U
F,离子独立移动定律:mmm NhomakorabeaU
U
F
对浓度不太大的强电解质溶液,近似有:m
1
(3)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m+
m ) - ++-
若已知 ,有近似计算:+= m+,-= m-
二、德拜-休克尔方程
1、溶液的离子浓度I:
I 1
2
i
mi zi2
例:溶液内含0.01mol/kg NaCl 和.02mol/kg 的CdCl2,则Na+,Cd2+和
Cl- 离I 子1 强0.0度11为2 :0.02 22 0.05 (1)2 0.07 2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电化学基础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化学反应的科学,它涉及到电流和电势的关系,以及在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和催化作用。
电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电极上,电化学反应的方向与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
2. 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极反应、电解、电荷传递和能量转换等。
在电池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进而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电流。
3. 电化学的基本参数电化学的基本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电解、电极电势、电导率、离子迁移速率等。
这些参数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电化学应用的基本原理。
二、电化学反应1.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电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反应、电化学合成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产生电压和电流。
电解反应是电化学反应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发生的反应,通常涉及到离子的迁移和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电化学合成反应是指利用电能进行化学合成反应,通常包括电极合成和电解合成两种方式。
2. 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是电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热力学研究电化学反应的热能转化和热能产生的条件,动力学研究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电化学动力学理论。
三、电化学动力学1. 电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的变化量。
电化学反应速率与电流和电压密切相关,它是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关键之一。
2. 催化作用催化作用是指通过催化剂来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的现象。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通常在电化学反应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3. 双电层理论双电层是电极表面和电解质溶液之间的一个电荷层,它对电化学反应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双电层理论是电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涉及到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位差和电荷分布。
4. 交换电流交换电流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与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它是电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电化学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 绪论两类导体: 第一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导体,也称第一类导体。
第二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也称第二类导体。
三个电化学体系:原电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体系叫电解电池或电解池。
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原电池(-)电解池(+)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原电池(+)电解池(-) 电解质分类:定义:溶于溶剂或熔化时形成离子,从而具有导电能力的物质。
分类:1.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根据电离程度2.缔合式与非缔合式—根据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3.可能电解质与真实电解质—根据键合类型 水化数:水化膜中包含的水分子数。
水化膜: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改变了定向取向的水分子性质,受这种相互作用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膜。
可分为原水化膜与二级水化膜。
活度与活度系数: 活度:即“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反映了粒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规定:活度等于1的状态为标准态。
对于固态、液态物质和溶剂,这一标准态就是它们的纯物质状态,即规定纯物质的活度等于1。
离子强度I :离子强度定律:在稀溶液范围内,电解质活度与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为: 注:上式当溶液浓度小于0.01mol ·dm-3 时才有效。
电导:量度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其值为电阻的倒数。
符号为G ,单位为S ( 1S =1/Ω)。
影响溶液电导的主要因素:(1)离子数量;(2)离子运动速度。
当量电导(率):在两个相距为单位长度的平行板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 克当量电解质的溶液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当量电导,单位为Ω-1 ·cm2·eq-1。
第八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 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c/(mol·m-3) 103 102 10 1 10-1
κ/(S·m-1) 11.19 1.289 0.1413 0.01469 0.001489
2023/2/20
4
(三)摩尔电导率m (molar conductivity)
●定义 相距1m的两平行电极间含1mol电解质溶液时的电导
●与Κ的关系
•单位 S·m-1Fra bibliotek•意义 电导率
Κ为单位截面积、单位长度时的电导,即电阻率的倒数;对电解质 溶液:为二个相距1m,面积各为1m2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求取 =G(l/A)=GKcell
Kcell=l/A——电导池常数,单位:m-1,求取:测已知的物质(KCl)
的G(R)求之
2023/2/20
3
c/(mol·dm-3) 1 0.1 0.01 0.001 0.0001
12
五、电导测定的应用
(一)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及解离常数
例,浓度为c的醋酸水溶液中,醋酸部分解离,解离度为α时
CH3COOH = H+ + CH3COO-
解离前
c
0
0
解离平衡时 c(1-) c
c
解离常数Kθ与醋酸的浓度c和解离度的关系为
(c / c )2 (1)c / c
2 1
c c
m
m m
m m
m (K2SO4) (K2SO4) / c(K2SO4)
97S·m-1
2023/2/20
= 0.06997 S·m-1/2.5 S·m-3=0.02799 S·m2·mol-1 7
三、摩尔电导率m与浓度c的关系
●柯尔劳施公式(Kohlrausch F) 实验:很稀溶液中,强电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作者:————————————————————————————————日期:电化学原理第一章 绪论两类导体: 第一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导体,也称第一类导体。
第二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也称第二类导体。
三个电化学体系:原电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体系叫电解电池或电解池。
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原电池(-)电解池(+)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原电池(+)电解池(-) 电解质分类:定义:溶于溶剂或熔化时形成离子,从而具有导电能力的物质。
分类:1.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根据电离程度2.缔合式与非缔合式—根据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3.可能电解质与真实电解质—根据键合类型 水化数:水化膜中包含的水分子数。
水化膜: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改变了定向取向的水分子性质,受这种相互作用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膜。
可分为原水化膜与二级水化膜。
活度与活度系数: 活度:即“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反映了粒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规定:活度等于1的状态为标准态。
对于固态、液态物质和溶剂,这一标准态就是它们的纯物质状态,即规定纯物质的活度等于1。
离子强度I :离子强度定律:在稀溶液范围内,电解质活度与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为: 注:上式当溶液浓度小于0.01mol ·dm-3 时才有效。
电导:量度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其值为电阻的倒数。
符号为G ,单位为S ( 1S =1/Ω)。
影响溶液电导的主要因素:(1)离子数量;(2)离子运动速度。
电化学简述

HCl NaOH AgNO3
HAc c
2020/9/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浓度的关系
强电解质摩尔电导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随着浓度下降,m升高,当浓度降至0.001molm3 以下时,m与 c之间呈线性关系。
2020/9/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电导(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L 1 R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单位:S or -1
由物理学已知
R l
A
L 1A
l
L的大小与导体的截面积A成正比,导体长度成反比。
2020/9/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
令 1
整理得
则L A
l
κ L l 或κ 1 l
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离子的电迁移现象
1. 通电后,溶液中的离子作定向迁移,其方向: 阴离子迁向阳极 阳离子迁向阴极
2. 正、负离子协同完成电量的输运,承担的份额 不一定相等。影响因素包括: 离子数目 离子所带电荷数 离子的运动速度
2020/9/3
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设离子都是一价的,当通入4 mol电子的电量时,阳极上 有4 mol负离子氧化,阴极上有4 mol正离子还原。 两电极间正、负离子协同合作,累计承担4 mol电子电量 的运输任务。 现在离子都是一价的,则离子运输电荷的数量只取决于 离子迁移的速度。
Λ Λ Λ Λ
m HAc
m HCl
m NaAc
m NaCl
426.2104 91.01104 126.45104
390.7 104 S m2 mol1
第一章电化学基本知识

0.280
0.650 0.615 0.098
氯化银电极
Ag/AgCl, Sat. KCl
0.199
电解质溶液
使溶液具有导电能力的物质,是电极间电子传递的媒 介。
可以是液体、固体,偶尔也可是气体。
组成:溶剂 溶质(电解质):导电作用 电活性物种:发生电化学反应
分类:水溶液 有机溶液 熔融盐体系
隔膜
(1)分区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阳极、阴极上 进行。反应中涉及的电子通过电极(电子交换的场所) 和外电路传递。
(2)特殊的异相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对一般的异相催化反应: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到达平衡 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及不会改变反 应的平衡常数。 对电极反应:在电极溶液界面,我们有可能在一定范围 内随意控制反应表面的“催化活性”与反应条件,因 而可以改变电极反应的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
参比电极:
(1)一个已知电势的,接近于理想不极化的电极,基本没有电 流通过。
(2)基本要求: (I)应为可逆电极,电极电位符合Nernst方程。 (II)参比电极反应应具有较大的交换电流密度,流过微小的 电流时电极电势能迅速恢复原状。 (III)具有良好的电势稳定性和重现性。 (3)实际工作中,WE和RE中溶液常不一样,采用盐桥来减小 影响。 (4)为了减小未补偿的溶液电阻,常用鲁金毛细管。 (5)有时,CE和RE合二为一。
负载接通后能够自发地将电能送到外电路的装
置。 通过反应物反应得到电力——电池
活负氧消,不正还保
活负氧消,不正还保
电解池(电解槽):把两个电极与直流电源相通, 使电流通过体系的装置以投入电力获得附加值 高的生成物为目的——电解 阳氧正,阴还负
正负极是按电位高低来分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两类导体:第一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导体,也称第一类导体。
第二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也称第二类导体。
三个电化学体系:原电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体系叫电解电池或电解池。
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电解质分类:定义:溶于溶剂或熔化时形成离子,从而具有导电能力的物质。
分类:1.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根据电离程度2.缔合式与非缔合式—根据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3.可能电解质与真实电解质—根据键合类型水化数:水化膜中包含的水分子数。
水化膜: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改变了定向取向的水分子性质,受这种相互作用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膜。
可分为原水化膜与二级水化膜。
活度与活度系数: 活度:即“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反映了粒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规定:活度等于1的状态为标准态。
对于固态、液态物质和溶剂,这一标准态就是它们的纯物质状态,即规定纯物质的活度等于1。
离子强度I : 离子强度定律:在稀溶液范围内,电解质活度与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为: 注:上式当溶液浓度小于·dm-3 时才有效。
电导:量度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其值为电阻的倒数。
符号为G ,单位为S( 1S =1/Ω)。
影响溶液电导的主要因素:(1)离子数量;(2)离子运动速度。
当量电导(率):在两个相距为单位长度的平行板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 克当量电解质的溶液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当量电导,单位为Ω-1 ·cm2·eq-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E
① uB:离子B的电迁移率(淌度),m2.s-1.V-1。 单位场强(1 V m-1)时的电迁移速度。
② uB = f(T, p, c, B本性,D本性),∴ uB不是 B的特性参数(∵与c,D本性有关 ), uB 值 应具体测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2HClH2 +Cl2
3电流在界面上连续, 构成回路
结果:电源做功W’= -qV; 系统(G)T,p>0 若可逆进行: (G)T,p= Wr’= - Q电量 E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1 界面上自发 反应:
H2(g)+Cl2(g)2HCl 负极:H2 2e 2H+ 正极:Cl2 +2 e 2Cl-
2 接通外电路,由于 电势差,产生电流
3 进入溶液的离子定向 迁移,构成回路
结果:系统(G)T,p<0; 对外做功W’; 若可逆进行: (G)T,p= Wr’=-Q电量 E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①电解质溶液内部有正负离子定向迁移; ②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界面上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电荷转移,一个电极放正电,另一个电极放负电 。导电停止溶液显中性,不带电。 结果实现了化学 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四、电极的区分与名称
• 1. 阴、阳极 •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 2. 正、负极 • 正极:电势高的电极。 • 负极:电势低的电极。 • 3.正、负极与阴、阳极的关系 • 电解池:阴——负、阳——正 • 原电池:阴——正、阳——负
离子 R↘ 有化学反应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二、电解池与原电池
化学能 原电池G<0
电解池G>0
负载
–
+
电能
V A
Zn
Cu
多 孔
H2 ←
Fe
Ni
阴 NaOH 阳
→O2
隔 ZnSO4 膜 CuSO4
G = – 212kJmol-1
石棉隔膜
H2O(l)H2(g)+O2(g) G =237.2kJmol-1
通 电
阳极
前 (Pt)
阳极区
+++++
-----
中间区
+++++
-----
阴极区
+++++
-----
阴极 (Pt)
通 电 后
++
--
+++++
-----
++++
-- --
② 对任意离子B,nB(迁移) ≠ nB(电极反应)
例:n+(迁移)=3mol, n+(阴极反应)=4mol n-(迁移)=1mol, n-(阳极反应)=4mol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五、物质的量的基本单元
n=N/L,其中N为基本单元的个数,所以n值 与基本单元有关。例如18g水,可表示为:
n(H2O)=1mol, n(2H2O)=0.5mol, n(1/3H2O)=3mol, 等
在研究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质时,习惯于以一个元 电荷(e- or e)为基础指定物质量的基本单元。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本章基本要求
• 了解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质的物理量(电导、电导率、摩尔电 导率、电迁移率,迁移数)。
• 理解离子平均活度及平均活度系数定义并掌握其计算。了解离子 强度的定义。
• 了解德拜-休格尔极限公式计算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方法。 • 理解可逆电池的概念,理解能斯特方程的推导掌握其应用。 • 掌握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及其计算。 • 掌握常用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及其电极电势的计算,掌握电池电动
特点:概念多,要以理解为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 原电池 • 电解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目录
§7-1 Electrolytic cell、Galvanic cell and Faraday’s law §7-2 The ionic transport number §7-3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molar Electric conductivity §7-4 The Law independent migration ions §7-5 The application of conductance determine §7-6 Mean ionic activity of electrolyte §7-7 Debye—Hcükel limiting law §7-8 Reversible cell §7-9 Thermodynamic of reversible cell §7-10 Nernst equation §7-11 电池电动势及标准电池电动势测定 §7-12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7-13 电极种类 §7-14 电池设计 §7-15 电解和极化
①
离子Mz+
:用 n
1 z
M z
描述离子的物质的量,
例 n(H+),n(1/2Cu2+),n (1/3Fe3+) …
离子Az- :用
n
1 z
A z
描述离子的物质的量,
例 n(Cl-),n(1/2SO42-) …
这样做的好处是,1mol任何离子所带的电量均为6.023×1023e。
第七章 电化学 Chapter 7 Electrochemistry
电化学: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内容:化学反应←→电现象。既包括热力学问题,也包
括动力学问题。
用途:
电池
化学能
电能
电解池
所以电化学系统就是电池或电解池(系统特点:由导体或半 导体组成,由于带电粒子个性不同,在相间存在电位差); 为科学研究及生产过程提供精确快速的研究测定方法。
(1) 1mol任何电解质全电离均产生
6.023×1023e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2) 同一溶液中,电解质全电离时
n
1
z
M
A
n
1 z
Mz n
1 z
A z
例如:5mol 1/2Na2SO4溶于水全电离产生 5mol Na+ 和 5mol 1/2SO42-
• 特点:化学能—电能
•
内部电流方向 低电势—高电势
• 3.应用
• 电解、电镀、电池、防腐、生物工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三、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1 电场力作用下: H+ 向负极迁移 Cl- 向正极迁移
2 界面上: 负极 2H+ +2e H2 正极 2Cl- 2e Cl2
• 1mol电子的电量称为1F,1F=Le=96500Cmol-1
• 2.数学表达式:Q=nF
• 3.说明:
• 法拉第定律是由实践总结出来的。
• 法拉第定律适用于电解池,也适用于原电池。
• 当有1mol电子的电量通过AgNO3溶液时在阴极有1molAg 沉淀,当有1mol电子的电量通过CuSO4溶液时在阴极有 1mol(1/2Cu)沉淀。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③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M:
M ze re Mz-
M z-
oxM
ze
以
n 1 z
M
描述物质M的物质的量
例如:电解CuCl2溶液产生Cl2和Cu,则用 n(1/2Cl2)和n(1/2Cu)表示。
总结:1mol的任何物质(离子、电解质或其他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七、电量计(库仑计) 测量电量的装置
电量计(库仑计):以电极上析出(固体或气体)或溶解的 物质的量测定电量。 如:铜电量计,银电量计和气体电量计。 例:阴极上析出0.4025g银,则通过的电量为:
Q=nF=(0.4025/109) 96500=356.3C 阴极上析出0.2016g铜,则通过的电量为: Q=nF=(0.2016/63.5) 2 96500=612.7C
势的计算及其应用。 • 理解原电池的设计原理。 • 了解极化作用和超电势的概念。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6/10
§7-1电解池、原电池和法拉第定律
• 一、两类导体
•
第一类:电子导体
•
金属、石墨等
• 载流子: 自由电子
• 温度升高: R↗
• 导电过程 无化学反应
第二类:离子导体 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
-----
阴极区
+++++
-----
阴极 (Pt)
通 电 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