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诚实守信》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诚信问题,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于诚信这一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网络环境下,可能会遇到诚信的挑战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意识。
3.提高学生面对诚信挑战时的应对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3.面对诚信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诚信问题。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践行诚信。
4.经验分享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经历,激发学生的诚信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设计讨论问题和情境模拟活动。
3.准备经验分享环节的引导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诚信相关的图片,如诚信标语、诚信榜样等,引导学生关注诚信这一主题。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诚信的案例,如诚信商人、诚信学生等,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然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你认为案例中的诚信行为是什么?b.为什么这些行为被认为是诚信?c.你觉得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有什么意义?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个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践行诚信。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二、教学重难点4.教学重点: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5.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诚实守信的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6.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诚实守信。
7.讲授新课(1)诚实守信的含义:诚实就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
(2)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交往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3)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
8.课堂活动(1)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诚实守信的原则,并说明理由。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9.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10.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诚信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深入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诚信有一定的理解。
但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考试作弊、欺骗家长和老师等不诚信行为。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
2.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将诚信融入日常生活,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诚信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如何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和感悟。
3.实践操作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实践操作活动,如诚信承诺、诚信宣传等。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诚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诚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要讲究诚信?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诚信的案例,如考试作弊、欺骗家长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行为为什么是不诚信的?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个诚信承诺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要践行的诚信承诺,如不再作弊、诚实待人等,并签字留念。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经历和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信。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 诚实守信 》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3 诚实守信》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问题,对于诚信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实际行动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行为。
3.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生活中实践。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诱惑时坚守诚信的决心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2.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3.实践活动: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培养诚信品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教材相关章节。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实践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诚信承诺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介绍一个人因为诚实守信而获得奖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相关的定义和例子。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进行一个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诚实守信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可以通过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进行。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制作诚信承诺书,或者进行一个关于诚信的角色扮演。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5篇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第3课时《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明白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能力目标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明确:诚实守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了解诚信(一)诚信的含义活动一:解读诚信阅读教材,思考:诚信的含义。
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目标导学二:诚信的意义(二)诚信的重要性活动二: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学生阅读教材P41“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 2.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教师讲述:不按时赴约耽误了同学的时间,影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程,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我们不愿与不讲诚信的人交往,因为我们觉得他言而无信。
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
教师总结: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活动三: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学生阅读教材P4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1.思考:某工艺厂为什么赢得了市场?某公司为何宣告破产?2.通过以上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诚实守信 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明白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建立诚信社会。
二、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诚实守信的典型案例分析。
3. 诚实守信缺失的危害和原因。
4. 如何建立诚信社会。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诚实守信缺失的原因和如何建立诚信社会。
重点: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
2. 教学软件用于播放视频和音频资料。
3. 黑板用于列举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程度。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诚信与失信的场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诚实守信而成功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诚实守信的含义、重要性,分析诚实守信的典型案例。
3.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诚实守信缺失的原因和如何建立诚信社会。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诚信意识。
八、作业布置1. 搜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正反面案例。
2. 写一篇关于诚实守信的文章,字数不少于300字。
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_诚实守信优秀9篇

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_诚实守信优秀9篇诚实守信篇一8.2 诚实守信与善待他人复习目标: 1、记住诚实的内涵和意义,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做诚实守信的人;2、理解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尊重平等的人格做到平等待人。
复习重点: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复习难点:做到平等待人;中考考点1、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2、识记诚实守信的内容和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3、理解公民应怎样做到诚信4、识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5、理解平等待人的表现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与知识梳理★1、如何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品德的基础。
①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个人修养)②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他人信任)③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人际关系)④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社会才能和谐。
(社会进步)2、识记诚实守信的内容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
3、识记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①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人们的道德水准参差不齐。
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讲诚信的人、见利忘义的行为只是社会前进中的逆流漩涡。
大多数公民和企业的诚实守信行为才是市场繁荣、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②对“善意的谎言”的理解在某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
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4、理解公民应怎样做到诚信①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②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坚守诺言。
5、识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3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3.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做到言行一致、守信用、负责任。
二、教学重点1.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2.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故事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因不诚实守信而引发严重后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什么是诚实守信?为什么我们要诚实守信?如何践行诚实守信?【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学习1.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教师讲解】介绍诚实守信的内涵,即真诚待人、信守承诺、不骗人、不坑人、不做假、不欺诈。
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即它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诚实守信的人或事?这些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并记忆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结合实际例子,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诚实守信以及不诚实守信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问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对诚实守信的基本认识,明确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是否诚实守信以及不诚实守信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教师讲解】结合实际例子和图片展示,详细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如做到言行一致、不撒谎、不隐瞒真相、遵守承诺、负责任等。
强调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 元的第一课内容,本课内容从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入手,培养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为 学生过诚实的生活,健康和积极地融入社会生活中作好了铺垫作用。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将 来的学习和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诚实的内涵,意识到诚实守信 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从小事做起,将知 识内化为行为。
“因为不说,就有更多的
人吃亏 ”
提问: 1、小红和妈妈谁的做法正确,为什么?
2、小品中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的利益冲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决不能因小失大;在 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2 、过程和方法目标:强调自主学习和关注体验性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结合文中 内容去思索与领悟,自主地质疑和探索。
3 、情态、态度和价值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过诚实的生活是有意义 的。
教学重点、难点:
1、难点:如何处理拒绝诺言和保留隐私的关系。
2、重点:诚信的意义和它的基本要求。 设计理念:
2、准备一个班人数的信纸。
3、准备若干张投影片。
教学流程:
一、叙述故事,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一个真实的故事: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
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
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
3 个多小时。第二天,那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
“你爸妈不是
离婚了吗? ”
提问:小明和小红如此 “诚实 ”是否应该?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处理诚实与隐私关系的行为,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复杂性,探 讨如何做诚实守信的人。
情境二:
小美的奶奶病重,不久将要离开人世,但小美的妈妈却常对奶奶说: 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 ”站一旁的小美听了,不禁纳闷: 假,可妈妈为什么要骗奶奶呢? ”
新课程积极关注体验性学习,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 成的”这一个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体 验、感悟,使 “诚实守信 ”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信念。
教学准备:
1、请上台表演的同学课前研究小品素材,做好分工和表演的准备。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自我的 “感受 ”和 “体验 ”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与教法的 实践性得以充分施展。体现如下:
1 、设计中教师只是架了个框架,具体的操作则由学生有进行。教师提供设计思路,内容 由学生的小品和学生的讨论组成。
同学拿了另个同学的钱,要求你保密,你怎样做?
你已经答应同学一起学习,可是朋友又催你一块出去玩,你怎么办?
设计意图:让学生集合自身实际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诚信要求,学会选择诚信行为,拒绝谎 言,践守诺言。
2 、给每一位学生发一张信纸,请他们写一写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深化所学知识,以此 导行。例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精诚所在,金石为开等。
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事物尤其是自我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 础,但在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上,缺乏对人的信任,对事物的概念模糊,行为不得当。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举例,以调动学 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材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诚实的含义,培养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现象领 悟诚实守信对社会起作用的能力。
(学生在观看小品后,小组展开讨论,设立一个组长和记录员,记录学生他们的讨论内 容,并由组长做总结归纳)
2、看一看,社会需要诚实守信(播放幻灯片):
( 1 )柜台上卖着假药假酒;( 2 )拿着假文凭去面试;( 费;( 4)老板拖欠工钱;( 5)买菜缺斤短两。
3)去医院时,担心误诊和医药
议一议,如何杜绝社会上的不诚实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意识到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而且学生要具备诚信的智慧,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坚守诚信。
三、教学深化,学以致用,学知导行
1、你会怎样做?请学生诚实面对: 当你考试不理想,你要怎样告诉你父母?
当你打破了班里的东西,你要怎样做?
当你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你 20 元,你怎么办?
酒。这次摄影师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
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
他只购到 4 瓶啤酒,然后他又翻过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
6 瓶,返回时摔坏了
3 瓶。他哭着拿着玻璃瓶,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件事感动了许多外
二、创设情境、Biblioteka 系实际,分析问题1、由学生分别演出以下小品,展示以下情境。
情境一:
小明活泼开朗,快人快语。他看见小丽在认真地写字,就直截了当地对小丽说: 字真难看,别写了。 ”
“小丽你的
小红的同桌小成的父母离异,小成不愿意对别人提这件事,小红偶然知道了。一次,全班
填写社会调查表,有 “是否单亲家庭 ”一栏,小成空着没填,小红当众大声问:
国人。从此,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 一个小男孩的诚信就这样美丽了一座山,也美
丽了这个地方。
教师提问:在这则故事里,体现出人的一个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种品质对于我们来说是 否重要?
(以故事导入教学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悟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体会诚实的重要性)
“您的病并不严重,只 “老师说做人不能弄虚作
提问:妈妈的行为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骗人行为是否一样?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区分 “善意的谎言 ”与弄虚作假行为,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复杂 性,探讨如何做诚实守信的人。
情境三:
小红和妈妈上街买菜,买完猪肉后,发现猪肉的斤两严重不足,妈妈说:
“算了,下次不要
在那里就可以了, ”可是,小红坚持让妈妈一定跟工商所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