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训练的8个例子与8篇范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1】秋天,不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也不像夏天那样生机盎然,更不像冬天那样粉妆玉砌,但是也有她独特的美。
秋姑娘挎着五彩缤纷的化妆盒,来到了田野里。
一阵风吹过,稻子此起彼伏地摇动起来,跳起了金黄的波浪舞,稻穗沉沉的低下了头,正笑眯眯地对秋姑娘说:今年真是个大丰收年呀;秋姑娘来到玉米地里,她给玉米换了身金装,玉米高兴地把长长的水袖挥舞在空中,亭亭玉立迎风微笑;秋姑娘来在大豆地里,她给大豆抹上绿油油的水粉,大豆开心的笑鼓了肚子,有几粒种子扑通直蹦向泥土,在土里开始生根发芽呢;秋姑娘又来到高梁地里,高梁们马上换上火红的外套,羞答答地垂下头,那些饱满的硕果里,却掩藏不住丰收的喜悦。
秋姑娘来到果园,她给桔子涂上了黄澄澄的水粉,桔子便熟透了,挂在树上像一盏盏小灯笼,照着小蝴蝶回家的路;她给石榴换上红通通的纱巾,石榴兴奋地把肚子撑破了,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儿,让人垂涎三尺;她给梨儿织出金黄的礼服,梨儿赶紧穿上新衣,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宝葫芦……秋姑娘来到树林,告诉树叶宝宝,你们的树妈妈要过冬了,快下来吧!树叶宝宝不肯下来,想为妈妈尽最后一份孝心,但是,他们坚持不住,仍然飘飘扬扬的落了下来,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又像一只只受伤的小鸟,他们盘旋着,向妈妈留下安慰的话话:明天春天,我们一定会再来看你。
妈妈含着泪水,微笑着点点头,心里感叹着:孩子们,你们长大了,但愿你们过得更好!秋天是一个收获的美丽季节,我喜欢粉红的石榴;金黄的稻子;飘飞的叶;怒放的秋菊,我喜欢美丽的秋天,我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收获了许多许多!冬天已经过来了,我期待着明年另一个收获的季节!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2】秋天,你有着美丽的景色。
还带给我们香甜的果实。
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果园里,那沁人心脾的味道扑鼻而来。
红彤彤的苹果像小姑娘的脸蛋儿,红扑扑的。
一串串紫的发亮像美丽的宝石的葡萄,也长成了香甜的果实。
还有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1、多角度分析 、 从乘客的角度。 从乘客的角度。 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 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 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 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 从司机的角度 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 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效 益为先。 益为先。 • 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 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互助的精神。 互助的精神。 • 从双方的关系来立意。 从双方的关系来立意。 • 人与人之间要有宽容的精神;要学会忍让;学 人与人之间要有宽容的精神;要学会忍让; 会礼让;学会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等等。 会礼让;学会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等等。 • • • • • •
• 材料四: 材料四: • (2007年全国 卷)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 年全国I卷 年全国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通过以上分析,审题立意可从以下的角度去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审题立意可从以下的角度去分析: • 1.从孩子的角度看: 从孩子的角度看: 从孩子的角度看 • ①在成长过程中“摔跤”是很正常的,不必手足无 在成长过程中“摔跤”是很正常的, 不必苦苦等待谁来搀扶,而应主动的站起来。 措,不必苦苦等待谁来搀扶,而应主动的站起来。 • ②“摔跤”后不能怨天怨地,而应多找自身原因, ②“摔跤 后不能怨天怨地,而应多找自身原因, 摔跤” 摔跤”中吸取教训。 从“摔跤”中吸取教训。 • ③成长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爱,这爱是 成长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爱, 真正的爱、正确的爱。 真正的爱、正确的爱。 • 2. 从学校、家庭、社会的角度看: 从学校、家庭、社会的角度看: • 怎样对待青少年受到过度关注、小题大做的问题; 怎样对待青少年受到过度关注、小题大做的问题; 怎样对待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挫折、 怎样对待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坎坷和错误的 问题,怎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怎样改变教育理 问题,怎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念和教育方式的问题。 念和教育方式的问题。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训练20篇【优质】

多个对象之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训练作文一: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
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
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作文二: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
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
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
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
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作文三:(献山雉为凤凰)楚国有个人挑着一只山鸡在路上走,过路的人问他:“这是什么鸟?”挑着山鸡的人欺骗他说:“是凤凰。
”过路的人又问:“我从前听人说过凤凰,今天才亲眼看见,你愿意卖吗?”挑山鸡的人说:“卖。
”这人便掏出十金给他。
挑山鸡的人嫌少不卖。
这人价格加倍,才买到了这只山鸡。
过路人本想把这只山鸡献给楚王,不料,过了一夜,山鸡死了。
他白花了二十金并不感到痛惜,而恨不能自己把买到手的“凤凰”来亲自献给楚王。
这事情迅速在楚国传扬开来了,大家都说死去的是真凤凰,深感惋惜。
这事传到楚王的耳朵里,楚王非常感动,立即召见了这个想献山鸡给自己的过路人,并赐厚金重赏他,赏给他的钱比他买山鸡的钱还多十倍。
作文四: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
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
咱们庭院里的鸡鸭羊猪,都喜欢吃麦粒,要这珍珠干什么呢?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它的麦粒。
高考作文训练-- (审题篇)8坚持梦想

2023年高考作文系列训练(审题篇)8坚持梦想作文命题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人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对此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审题训练拟写标题立意参考本题是一则哲理性言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内容隐喻性强,审题上有一定的难度。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可理解为“达成梦想(理想),似近实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意指“达成最简单的目标,需要不懈的努力(奋斗)”;“人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即“需要不懈追求,方能深切地体悟人生的意义”。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既可选择其中一句来立意,也可综合材料内容来立意。
1.梦想似乎触手可及,但其实路途遥远,需要不懈的努力。
2.只有不懈地奋斗,方有可能实现梦想。
3.只有历经人生的洗礼,不懈奋斗,方能深切地体悟人生的意义。
4.实现梦想,大写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不懈的追求和奋斗。
参考例文追梦路上奋斗不息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可是,想要梦想成真,其实殊为不易,追梦路上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决心、不懈奋斗的韧劲;否则,梦想只能沦为镜中花、水中月。
梦想,看似藏在心头脑海,人人为之憧憬,为之痴迷,为之倾倒,但它虽近实远,若不付之以努力,只能是一种幻想。
但我们不能据此而否定梦想的力量,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它可以擦亮年轻的眼睛,点燃奋斗的火炬,成为我们人生不竭的精神源泉。
出身农村的“泥巴院士”邵明安,从小喜欢玩泥巴,1978年考入湖南师大物理系,后致力于土壤物理方面的研究。
30多年来,他在黄土高原摸爬滚打,搞土壤的观测和研究,取得了很多卓越的科研成果,玩泥巴玩出了大名堂,玩成了蜚声国际的土壤物理学家。
他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与土壤打交道,我还会坚持下去,为大西北的绿水青山继续努力。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没有热切的家国情怀,枯燥单调的泥土能让他甘之如饴吗?!能让他不离不弃,始终坚守吗?!要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需要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奋斗,需要我们勇敢地去战胜现实的平庸与苦难。
2023年5月最新思辨作文8篇(审题立意+优秀范文)

2023年5月最新思辨作文8篇(审题立意+优秀范文)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根据漫画内容,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优秀例文】压力,通往成功的动力在温室下长大的花朵,固然美丽,却禁不住一丁点儿的风浪的考验,那样的美不值得赞颂;只有经过风雨洗礼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我的观点是:压力,是人们通往成功的动力,而且,唯有压力,才可以使人更好地奋进。
压力是什么?是羚羊面临悬崖而不畏缩,最终群羚飞渡;是蚂蚁身陷火境而不惧怕,最终众蚁脱险。
压力意味着什么呢?——艰苦。
咖啡是苦的吧,但西方人视如珍宝;茶是苦的吧,但东方人视为知己。
压力的降临并不是上苍在愚弄世人,而是在催化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演奏出世间绝唱。
外部的不利条件与内心的渴望常常交织,从而形成压力,但那些成就卓越的人,他们奋力抗争,发挥潜能,克服困难,最终获得辉煌的成就。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身陷囹圄,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但面对困境,他内心对史学的热爱却不曾有丝毫的减弱;他觉悟世事,天堂地狱般的变故与内心的激情组成一股压力,最终激起他的创作心潮,最终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得以问世。
导弹之父“钱学森”不惧压力,不畏险阻,坚定着自己的理想,凭着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将压力化作动力,终于回到了祖国,率领他的团队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如愿以偿地报答了祖国。
所以说,成功需要压力的推进,在困难的境遇中,在人们的内心中,压力会提高人的境界,创造辉煌。
畅游成功之海,侧耳聆听天下成功之士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家曹雪芹说:是天堂地狱般的变故使他加倍投心于《红楼梦》,是压力之桥使得《红楼梦》诞生。
盲人埃里克说:是自身的残缺让他创造了征服珠峰的奇迹,是压力之桥让他抵达了珠峰之巅,创造了奇迹。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1、美国的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运用高科技创造巨额财富的典范。
这位以400百亿美元的家产名列世界首席富翁的“微软领域的爱迪生”,仍然留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戴着“脏兮兮的眼镜”,“穿着肘部打着补丁的毛衣和缝补过裂口的鞋子”。
他领导的那一群年轻的“高智商、不爱睡觉”的“微软小子”认为这种作风正是“这个既是发明家,又是企业家、推销商”的盖茨成功的关键之一。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章。
写作角度提示:1 务实进取、勤奋创业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2 特立独行,不盲目追求时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 艰苦朴素是成功的关键。
4 对成功人士不必苛求完美无缺。
5 不拘小节、具有反叛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
6 集中精力,专注于工作事业的人能取得成功。
2、参天的大树在烈日下显得一片葱绿。
绿叶微微自得地点着头说:“我茂密的叶片遮住了阳光,才给大地留下了清润的花朵”。
枝杈摇晃着身子警告说:“如果你不俯在我的身躯上,烈日也会把你晒焦”。
粗壮的树干翘首看着他们,低下头,一往情深地说:“我的生命之泉是我没有见过面的朋友—根须”。
根据以上材料,以“生命之泉的思索”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写作角度提示:1 人不能忘本,要学会感恩。
2 生命之泉是那些对自己进行帮助扶持的人。
3 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专注于手中的工作,追求成功。
4 生命之泉,支持我们在坎坷的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爱,才是生命之泉。
5 谦虚是美德。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
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
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中考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8篇

中考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8篇中考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8篇中考考场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泛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审题立意】这是个材料加命题的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直达全体考生的生活库藏,轻柔地叩击学生心扉,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文可写。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一种声音记忆深处提示语给出了选材的依据,也就是说我们要选择哪些声音。
提示语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有一种声音”中的“声音”可以是自然界的风声、雨声,也可以是藏羚羊被杀死前的凄惨叫声;可以是教师的谆谆教导,也可以是父母的叮嘱、吩咐;可以是竞技场上的哨声,也可以是舞台上的欢呼声;可以是第一次获奖时的掌声,也可以是严重失误时的叹息声……“有一种”声音,如果单纯按照提示语中的话去扩充、延伸,或仿写、造段,就必然会面面俱到,写出多种“声音”,这样就没有扣住“一种”这个重要词去写,就会因重点不突出而失分“在记忆深处”这一短语,我们不仅要写出“在记忆深处”的是什么,还要写出为什么这种声音会“在记忆深处”,它对“我”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从提示语中的几个关键词“天籁”“生活”“情境”可见,考生选材、立意的角度比较多,这就有效降低了本次作文的审题难度。
天籁:本义指天上传来的声音。
籁:从洞孔发出的声音。
作文审题训练的8个例子和8篇范文

作文审题训练的8个例子和8篇范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条小溪边,一个牧童难过地哭着,因为他心爱的羊羔不小心掉进大河被淹死了。
哭声引起了小溪的同情,它气愤地指责大河:“你也太残忍了吧,为什么把小牧童的羊羔给吞没了呢?如果我有你这样大的水量,决不会和你一样的。
我会温柔地流淌,滋润山谷和草原,装点美丽的大自然,让沿途两岸都感激我的善行。
”然而没过多久,山洪暴发,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解析】学生们的立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自己,勿忘自我;勿自满,勿居功;一切从思考出发。
第二种立意: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严于律己、讲求诚信等。
第三种立意:勿忘本、本性、初衷、信仰、雄心、梦想、善良、仁义、永恒等;富贵不能淫,权力不能移。
第四种立意:勿重蹈覆辙,要反省自己。
第五种立意:自己做不到,别指责别人。
第六种立意:做大事不拘小节。
第七种立意:既要追求理想,更要尊重“人无完人”的现实,认识到伟大事物的破坏力也大。
第一种立意显然跑题。
第二种立意流于表面。
小溪说到了,也就想做到,但“水往低处流”,它身不由己,只能按大河的方式前进。
实际上,山洪暴发只是特殊情况,无论是小溪还是大河,大部分时间都是像小溪憧憬的那样理想。
因此,黄河和长江再发洪水,也还是人们歌颂的母亲河。
所以,前五种立意的共同失误在于对小溪变成的大河持了否定态度。
就像2006年全国一卷作文题,一旦侧重于认同乌鸦可爱便错了。
因为现实中的大河,没有不淹死生灵的;如果淹不死羊,也称不上大河。
第三种立意只抓住了次要方面。
小溪的理想,在大河的现实面前,已退居末席。
第四种立意有误。
大河淹死一群羊是正常现象,改变不了大河利大于弊的总体情况,不能算重蹈覆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的8个例子和8篇范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条小溪边,一个牧童难过地哭着,因为他心爱的羊羔不小心掉进大河被淹死了。
哭声引起了小溪的同情,它气愤地指责大河:“你也太残忍了吧,为什么把小牧童的羊羔给吞没了呢?如果我有你这样大的水量,决不会和你一样的。
我会温柔地流淌,滋润山谷和草原,装点美丽的大自然,让沿途两岸都感激我的善行。
”然而没过多久,山洪暴发,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解析】学生们的立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自己,勿忘自我;勿自满,勿居功;一切从思考出发。
第二种立意: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严于律己、讲求诚信等。
第三种立意:勿忘本、本性、初衷、信仰、雄心、梦想、善良、仁义、永恒等;富贵不能淫,权力不能移。
第四种立意:勿重蹈覆辙,要反省自己。
第五种立意:自己做不到,别指责别人。
第六种立意:做大事不拘小节。
第七种立意:既要追求理想,更要尊重“人无完人”的现实,认识到伟大事物的破坏力也大。
第一种立意显然跑题。
第二种立意流于表面。
小溪说到了,也就想做到,但“水往低处流”,它身不由己,只能按大河的方式前进。
实际上,山洪暴发只是特殊情况,无论是小溪还是大河,大部分时间都是像小溪憧憬的那样理想。
因此,黄河和长江再发洪水,也还是人们歌颂的母亲河。
所以,前五种立意的共同失误在于对小溪变成的大河持了否定态度。
就像2006年全国一卷作文题,一旦侧重于认同乌鸦可爱便错了。
因为现实中的大河,没有不淹死生灵的;如果淹不死羊,也称不上大河。
第三种立意只抓住了次要方面。
小溪的理想,在大河的现实面前,已退居末席。
第四种立意有误。
大河淹死一群羊是正常现象,改变不了大河利大于弊的总体情况,不能算重蹈覆辙。
恰恰相反,重蹈覆辙的是那个牧童,是他两次损失了羊。
但牧童不是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最佳立意不能从他身上总结。
第五种立意也掉进了陷阱。
它和第二种立意有共同点,认为小溪做不到,但又强调“别指责”。
它的前一句错,后一句对,但“别指责”即便理解为“别指责百利之一弊”也是不恰当的。
第六种立意跳出了陷阱,比较好。
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认识到这则寓言的象征意义。
若把小溪比作小孩,把大河比作大人,说当了大人干大事时不拘小节也不合适。
所以,把这句话改为“为大德不免一眚,做大事难拘小节”更好。
说的通俗些,就是第七种立意。
反思一下,一切认识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才能适时反向思维,脑筋急转弯,在陷阱前悬崖勒马。
追求理想先要尊重现实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理想总是美好,现实似乎糟糕。
其实,大河破坏力虽大,但对自然和人类的益处更大。
它虽有所淹没和冲毁,也不过是疏通河道的需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更何况,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是无法改变的。
小溪像小孩,大河像大人。
单纯的小孩认为自己不会犯大人的错误,长成大人后却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总体上大人还是比小孩强。
秦始皇是个典型。
他痛恨诸侯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立志于统一中国,并有建立“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理想。
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始皇虽焚书坑儒、实行暴政,但他平定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建立了郡县制,还是功不可没。
楚霸王步其后尘。
项羽小时候看到秦始皇,脱口便说:“彼可取而代也。
”他力能扛鼎,气吞山河,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分封诸侯,却以暴易暴,火烧了千万人民的劳动成果——阿房宫。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阿房宫多壮美啊,只是太短命了。
怪不得人们说项羽是“沐猴而冠”呢。
项羽纵然是个失败的英雄,却也算历史天空的明星。
、当长江只是一条小溪,她也有美好的理想。
但当她发起洪水,人民的死伤和损失可谓大矣。
但更多的时候,她作为一条大河,还是静静地流淌着,默默地奉献着,仍被当作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之一。
小孩也许有美好的理想,要保护美羊羊。
但他可能忘了,他早上喝的就是羊肉汤。
所以,我们追求理想,但我们更要尊重现实。
伟大事物的破坏力也大。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在生活的旋律中,理想是弹钢琴,现实却可能要长期面对电子琴;理想只是曲子,现实才是歌词。
2.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解析】学生写这篇作文,主要有下列立意:第一种,抓住“一步一个脚印”,写“要踏实”、“不能好高骛远”。
这显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太片面了。
第二种,把于丹和易中天的观点并重。
或写散文,说“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值得追求,但真登不上山顶也就算了,爬了就好,踏实就好。
或发议论,有的把于丹和易中天的观点各论证400字左右;有的各论证三分之一,再把二者结合起来论证三分之一;有的摇摆不定,不明确表态支持谁的观点,只说要努力登山。
我们说,两位教授的观点都有道理,但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若二者并重,则哪一种都写不好,文章的中心都得不到突出;虽然全面理解了材料,却并未选角度。
所以,这些立意都不好。
第三种,百分之百地论证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对另一教授的观点只字不提,既不引用,也不置可否。
这也不太好。
第四种,侧重于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进行论证。
这样才对。
贵在不虚此行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于丹强调登上最高点,易中天看重步步高、步步实。
于丹重视结果,易中天重视过程。
二者当然都有道理,而我更欣赏易中天的观念。
因为人生有太多变数,所以要享受过程。
先说李白。
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原来李白真正要登的不是天姥山,而是仙界,而是精神上的最大自由境地!所以他只是在庐山脚下望了望,便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飘逸的诗句。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四海为家,李白一路潇洒。
再说杜甫。
他经过泰山,写下《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尾联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暗合,已成千古佳句。
但实际上,杜甫并未登到山顶,他只是把诗一首一首地写实在,充分地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他从未有过“我为峰”的感觉,却成了诗圣。
另有安石。
他在游褒禅山后写道:“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一次过程不够尽兴的游览让王安石后悔莫及。
总结教训,他大刀阔斧地改革。
虽然司马光尽废新法,但王安石已问心无愧。
且看苏轼。
坎坷使他不再好高骛远,矮矮的赤壁亦足以心旷神怡。
他“划然长啸”,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潜呼应,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清代姚鼐在泰山顶上观日出的描写十分精彩,而我更喜欢他写攀登所见的“苍山负雪”、“居雾若带”等句子。
一生能登顶几座高山?所以说“爬了就好”、“一步一个脚印”就好。
李贺怀铅提椠(qiàn,古代用以书写的木板),终成诗鬼;梅尧臣带布袋,天下闻名。
有心登顶虽好,不虚此行更妙。
3.阅读田地的这首小诗《我是○》(节选),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是空虚;我是饱满。
我是静止;我是发展。
我能成为锁链;我能变成花环。
我是完整的自己;我是我的对立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解析】除了跑题的立意之外,学生习作主要有以下情况:第一种立意:空虚与饱满、静止与发展、锁链与花环。
第二种立意:完整与对立、对立统一。
第三种立意:人是对立统一的完整个体,既空虚又饱满,既静止又发展,既有锁链又有花环。
分析一下,材料内容呈典型的分总关系,第一种立意舍本逐末,第二种立意提纲挈领,第三种立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怀念鲁迅,追忆英雄《我是○》这首诗让我想起了鲁迅,想起了这位民族的英雄。
“我是空虚;我是饱满。
”在《社戏》中,社戏表面上热闹,却让鲁迅感到空虚无聊,这反映出当时国人精神生活的贫乏。
在《闰土》中,闰土的形象就像那金黄的满月一样饱满,但一声“老爷”,却让鲁迅童年的旧梦变成空虚。
“我是静止;我是发展。
”《〈呐喊〉自序》里提到,因为创办《新生》失败,鲁迅开始静下心来研究古代小说。
这表面上是静止,实际上是发展。
有意无意之间,鲁迅成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鼻祖。
《呐喊》如惊雷,《彷徨》似飓风,《故事新编》像滔天巨浪,震动了国人的神经。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静止时思考,发展时创新,才有路可走。
“我能成为锁链,我能变成花环。
”鲁迅用自己的笔,变出锁链,把阿Q押赴刑场,深刻揭示了精神麻木的恶果,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使中国小说的面貌为之一新。
鲁迅用自己的笔,变出花环,放到夏瑜的坟上,略微抚慰一下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使本质上的悲剧不那么心酸,即便自知那花环是凭空出现。
“我是完整的自己;我是自己的对立面。
”《一件小事》里,鲁迅榨出了自己皮袍下藏着的“小”来。
他就是这样,总是把解剖刀无情地伸向自己。
在《记念刘和珍君》里,他称自己为“苟活到现在的我”,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批判自己。
他不断地“烧梦”:怀疑庸医,钻研西学,剪掉辫子,弃医从文,弃文言创白话……他对自己没有手软过,他以自我批判为基础去批判国民劣根性,这样的人怎能不伟大?但鲁迅也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他是金刚怒目的英雄,也是关爱青年的导师。
他曾留学日本,也曾破帽遮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
同时他也曾是妥协退让的孝子。
为了让母亲满意,他作为新青年却娶了原本不认识的裹着小脚的旧式女子朱安,拜天地时还戴上了假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