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之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池上》原文及赏析

《池上》原文及赏析《池上》原文及赏析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赏析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
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译文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一日游于池边,见小娃撑船而作下此诗。
白居易池上古诗以及译文

白居易池上古诗以及译文白居易的池上是写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下白居易池上古诗以及译文吧,欢迎借鉴!白居易池上古诗以及译文篇1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是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的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鉴赏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写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白居易池上古诗以及译文篇2池上唐白居易xiao wa cheng xiao ting,小娃撑小艇,tou cai bai lian hui。
白居易《池上》阅读答案及注释翻译与赏析

白居易《池上》阅读答案及注释翻译与赏析白居易《池上》阅读答案及注释翻译与赏析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译文】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训练阅读】(1)“不解”一词在诗中是什么意思?(2)首句中的'两个“小”字起什么作用?(3)诗中的哪两个字前后呼应,写出了“小娃”的天真、淘气?(4)“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两句与前两句有着怎样的联系?写出了怎样的情趣?【参考答案】(1)不知道(2)为读者提供了可以想象的形象,也紧紧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这“小艇”载着“小娃”要到哪里去呢?(3)偷、藏(4)后两句是前两句的结果,前两句时候两句的铺垫。
这样的描写,充满着无穷的趣味。
“不解藏踪迹”,一个“不解”,道出了小娃的天真和淘气。
[赏]《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基调为闲情偶寄,该作品文字洗炼,内容通俗淡雅,是经典佳作之一。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白居易池上古诗带拼音版意思及赏析

白居易池上古诗带拼音版意思及赏析白居易池上古诗带拼音版chí shàng池上táng dài:bái jū yì唐代:白居易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ì ,fú píng yī dào kāi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扩展资料白居易池上古诗的意思译文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白居易池上古诗赏析赏析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
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歌《池上》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歌《池上》及赏析
1.【问题】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歌《池上》及赏析
【答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歌《池上》及赏析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原文】
池上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白居易诗风平易近人,晚年的许多作品充满生活情趣,而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细致逼真,富有情趣。
虽然全诗寥寥二十个字并没有直接刻画小主人公,但他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跃然纸上了。
白莲盛开的夏日里,小孩子贪恋美景,便趁着没人的时候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
也许是因为太兴奋,也可能是他还根本不懂得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小船的痕迹暴露了他的行踪。
诗人并没有用责怪的语气去写诗,而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这一切。
天真烂漫的孩童喜爱美丽的事物,这是人的天性,为什么要批评呢?在荷花盛开的夏日,一个天真的孩童采到了自己心爱的莲花,他该多么开心,这一切又是多么美好。
白居易《池上》赏析

白居易《池上》赏析
白居易的《池上》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画面:一个小娃偷偷撑着小艇去池塘里偷采白莲,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于是浮萍被小艇划开了一道明显的痕迹。
这个场景生动地展现出小娃的天真、活泼和可爱。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小娃偷采白莲的情节,让人感受到儿童的纯真和活泼。
浮萍被划开的水线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秘密,引导着读者去探寻小娃的探险之旅。
这首诗充满了情趣和童趣,让人在微笑中领略到一份难得的纯真和快乐。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让人在品读之后仍能回味无穷。
白居易的古诗池上

白居易的古诗池上白居易的古诗池上《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出自《白氏长庆集》,该诗创作基调为闲情偶寄,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是白居易的经典佳作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白居易的古诗池上,希望大家喜欢。
池上作者: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赏析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但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白居易的古诗池上篇1作品简介《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
描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这组诗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
诗人以其通俗风格,将此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富有韵味。
作品原文池上小娃撑小艇⑴,偷采白莲回⑵。
不解藏踪迹⑶,浮萍一道开⑷。
词句注释⑴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⑵白莲:白色的莲花。
⑶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⑷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白话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1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2《登池上楼》,谢灵运著,这首诗写在诗人任永嘉太守之时。
他出任永嘉太守,是受到宋新贵集团排挤的结果,所以这首诗的情绪比较低沉,萦绕着进退维谷的忧郁和无可奈何的怅恨。
登池上楼【名称】《登池上楼》【年代】南朝宋【体裁】五言古诗【作者】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zuò)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xùn)禄反穷海,卧疴(kē)对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