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三皇五帝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儒风大家原创整理2015-10-27注:由于年代久远,表中各项资料只是学者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得出的大致结果,可能存在模糊及不准确处,有赖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加以补正。
概说中国文明发祥于昆仑丘,燧人氏在昆仑山(今甘肃合黎山、1、燧人氏时代(前 1.5 万年—前 7龙首山,《山海经》载昆仑山在此)立天表,作为天齐,确立天北极,由兹氏雷泽氏(时居龙首山、山丹河),创724 年)制结绳纪历的《河图》、《洛书》,为北斗九星悬朗时代,依章动岁差计算创制于公元前 1.48 ~1.47 万年间。
据《易》帝出乎震,建寅作孟春, 28 宿始于大角、角,依章动岁差计算公元前 7750 年~公元前 7675 年称帝,校正为公元前 7724 年。
又据苗族古歌,伏羲称帝号“罗奉”,公元前 7724 年为罗奉元年,初都榆中,迁榜罗,再迁陈2、伏羲氏时代(前7724 年—前 50仓、华山牛鸠原、王屋山,崩鸡公山。
汉湖南长沙楚帛书08 年)乙篇载伏羲氏族谱系。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为太昊遗址,自公元前 7000 年~ 5800 年,共 1200 年,发现文字 25 字,七声音阶骨笛 25 支,以及牙璋、白龟等,南传于淮河青莲岗文化龙虬庄,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伏羲上元太初历年代为公元前 104+4617=4721 年,已进入神农氏时代。
大地湾—老官台文化—仰韶北首岭半坡文化是炎帝·神农氏文化;磁山· 斐李岗· 龙虬庄· 北辛文化是蚩尤氏文化。
贵州安顺关岭红崖丹书是炎帝族自六盘山南下四川—贵3、炎帝、神农、蚩尤时代(前 500州—云南的共工支所留族谱,《山海经》载有炎帝九世的0 年—前 4513 年)族谱,第九世为夸父,时居潼关至灵宝三百里桃林塞夸父八大社(营);神农氏第八代名榆罔(参庐),都河南卢氏县祁村湾、陈留、曲阜;蚩尤氏与共工氏据晋、冀、鲁。
蚩尤死葬濮阳西水坡M 45,时公元前 4515 年~ 4510 年。
三皇五帝(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

三皇五帝(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渊源折叠三皇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之名备归己号,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
天地初开便有天皇,且与北极同道,其身份极崇高。
《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
"后著作在原始意义上的远古三皇基础上增补了前后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之分,合为九皇。
•前天皇、地皇、人皇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语出《路史》),书传记载毕竟有限,前三皇年代何久,姓名何谓,治国何如皆不可考也。
唯三皇之号曰天皇曰地皇曰人皇久而不失。
《潜夫论·五德志》:"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为或及此谓,亦不敢明。
"《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民付祖骗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
「天皇地皇人皇开治各二万八千岁」。
(语出《三皇经》,《路史》引)•中天皇史书上说盘古开天辟地后第一代天下君主中天皇君天皇氏,兄弟十三人,号曰天灵,其中一人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为人推为皇。
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发明天干: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发明地支: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
其余兄弟十二人带领部众各占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
天皇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天尊、元始天王。
岁纪摄提,以木德王天下。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
共在位一千八百年,在位年代:前9684----前7884年。
《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白拜樱赠"。
三皇五帝年表

三皇五帝年表三皇五帝年表本《年表》是目前多个史前史年表中唯一起自天皇终于帝舜的完整年表,也是唯一把文献中的三皇五帝文化和时代与田野考古学上的中原龙山文化和时代准确对应的年表。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三皇五帝年表•起止点起自天皇终于帝舜年表•特点可以预言和纠错•属于完整年表目录1原始初民时代2氏族联盟时代原始初民时代盘古时代天皇时代地皇时代人皇时代有巢氏时代燧人氏时代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在位,共在位110年华胥氏:伏羲之母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伏羲:约公元前7724年在位,共在位118年女娲:即女希氏,约公元前7000年在位,共在位130年伏羲氏三· 嬟移四·师嬟五·太昊六·昊嬟七·少昊八·嬑节九·伏泰十·羲暤十一·印枪大伏羲氏族的十五个家族执政帝数和年限如下——大庭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七年。
一·新印二·姯印三·随象柏皇氏四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九年。
一·伏显二·可塑三·郁莟四·佘蓄伏羲氏十二·象团中央氏五任帝,执政一百五十三年。
一·象伟二·节触三·伏案四·曲秦五·隋秦伏羲氏十三·晁安栗陆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二十四年。
一·伏安二·起望三·河圭伏羲氏十四·圭嬜骊连氏五任帝,执政一百八十九年。
一·泰望二·施公三·团良四·冠象五·团伏赫胥氏五任帝,执政一百二十五年。
一·伏义二·娍义三·肆杤四·归纹五·伏秧伏羲氏十五·团暤尊卢氏五任帝,执政一百四十五年。
一·秦枪二·革池三·枪兰四·三那五·革兰祝融氏四任帝,执政一百年。
三皇五帝都是谁_三皇五帝年表

三皇五帝都是谁_三皇五帝年表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
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
那三皇五帝都是谁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三皇五帝介绍三皇(1)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2)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3)伏羲、祝融、神农(同上);(4)伏羲、神农、共工(同上);(5)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6)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三字经》)(7)天皇、地皇、泰皇(《史记》)(8)天皇、地皇、人皇(民间传说)第五种说法由于《古微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
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
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6)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三皇五帝年表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华胥氏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前在位118年女希氏约公元前7000年前在位130年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迁巢湖)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炎帝神农氏前3216年~前3077年在位120年临魁(炎帝子) 前3076年~前2997年在位80年帝承前2996年~前2937年在位60年帝明前2936年~前2888年在位49年帝直前2887年~前2843年在位45年帝来(厘) 前2842年~前2795年在位48年帝裹(哀) 前2794年~前2753年在位42年榆罔炎帝前2752年~前2698年在位55年黄帝少典子前2697年~前2597年在位101年少昊黄帝子前2598年~前2525年在位74年颛顼韩流子前2514年~前2437年在位78年帝喾少昊孙前2436年~前2367年在位70年帝挚帝喾子前2366年~前2358年在位9 年唐尧帝挚弟前2357年~前2286年在位72年虞舜瞽叟子前2285年~前2225年在位61年。
01秦朝帝王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秦朝帝王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帝国。
秦朝开国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皇帝”一词。
国号“秦”,因王室嬴姓,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8月11日),嬴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后世俗称嬴政。
自称“始皇帝”,是中国战国末期秦国君主,后经秦灭六国之战统一中国开创秦朝,成为中国首位皇帝(不含追尊皇帝),于13岁即王位,先后铲除嫪毐与吕不韦,重用李斯、尉缭,39岁统一六国建立秦朝,50岁出巡时驾崩。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秦王政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生在赵国邯郸,“名为政,姓赵氏”。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是秦庄襄王子楚与赵姬所生。
但《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始皇帝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登上王位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采用“远交近攻”战略,将近攻的对象选定为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
遵照当时的惯例,秦赵两国互换人质以示真诚。
秦国派到赵国的是秦始皇的父亲王孙异人(又名子楚,即秦庄襄王),异人当时在秦国的宗室地位并不高。
吕不韦是秦始皇登上王位过程中的关键人物。
当吕不韦在赵国遇到人质异人时,吕不韦已经是富甲一方的豪商,但吕不韦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觉得异人“奇货可居”,很快与异人成了好朋友,并献上美人赵姬。
为了让异人将来可以登上王位,他拿出了1000金作为本钱,其中的500金送给异人,让他在赵国广交朋友,另外500金则用来购买奇珍异宝,然后由吕不韦亲自带去秦国以讨好太子安国君和其夫人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吕不韦透过其弟与其姊说服华阳夫人收异人为义子,华阳夫人再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为子嗣,如此可使华阳夫人避免在年老色衰下失宠。
华阳夫人接受了这个说法,并亲自接见异人。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简介_三皇五帝详细介绍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简介_三皇五帝详细介绍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三皇有八说,五帝有六说。
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三皇五帝分别是谁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三皇五帝分别是谁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
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
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三皇有八说,五帝有六说。
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
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
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三皇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③伏羲、祝融、神农(《风俗通义》);④伏羲、神农、共工(《风俗通义》);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⑥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⑦天皇、地皇、泰皇(《史记》)。
⑧天皇、地皇、人皇(《民间传说》)。
五帝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④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⑤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
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⑥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三皇五帝人物简介盘古氏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三皇五帝世系表及补充资料

三皇五帝世系表及补充资料三皇五帝世系表黄帝(一)——玄嚣、昌意玄嚣——蟜极——高辛(帝喾)(三)——放勋(尧)(四)昌意——高阳(颛顼)(二)——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舜)(五)以上(一)(二)......均为五帝先后排序,不加括号的是名字,括号内是后人的称呼,内容摘自《史记》。
均为黄帝后代。
补充资料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
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
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
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
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①《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
《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
②《春秋运斗枢》为伏羲、女娲、神农。
③《礼·号谥记》为伏羲、祝融、神农。
《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
④《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
⑤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
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
首先是《礼·稽命徵》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
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
其实上述诸说皆为西汉末以后纬书所编造的神话。
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
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还具人形(一说他们分别有十二头、十一头、九头);“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分别有十三头、十一头、九头(一说以中地皇为有巢氏、中人皇为燧人氏);“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三皇五帝族谱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三皇五帝族谱【三皇五帝族谱】1、伏羲族谱:2、神农族谱:3、黄帝族谱①颛顼谱系②帝喾谱系1、【伏羲族谱】伏羲父雷泽大神,母华胥圣女,妹娲皇。
伏羲妃圣妃,伏羲私恋素女并生子咸鸟。
伏羲为三皇之一。
伏羲生子咸鸟等九子,生女宓妃、宓喜。
咸鸟生乘厘。
乘厘生后照。
后照生务相。
务相与同族兄弟樊君、相君、瞫君、郑君五族合并生族立巴国,曾射杀恋人盐水女神而取大义。
帝女宓妃为救黎民,下嫁黄河之神冯夷,后成为洛水之神。
伏羲及族人柏皇后裔多贤士,有伯夷亮父、句龙、苗女、柏招、柏常、郁华、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等。
伏羲帝后裔亦有凶族,如咸鸟孙系中巴蛇者即是。
娲皇:即伏羲之妹,慕人祖大神之名以名之为女娲。
生有子女十余人,娲皇后代多为圣贤。
2、【神农族谱】神农远祖伏羲诸候王典君。
神农父少典君,母为安登。
神农为三皇之一,正妃听訞。
神农长子临魁。
临魁生帝承。
帝承生帝明。
帝明生帝宜。
帝宜生帝来。
帝来生帝里。
帝里生节茎。
节茎生子克及戏,父子均不在帝位。
克生子榆罔、为炎帝神农八世君,生子十余人,生女凤鸟。
神农次子炎居。
炎居生节并。
节并生子戏器。
戏器生祝融,为火神。
祝融生共工,为水神。
共工生术器。
术器生后土,为黄帝佐。
后土生信。
信为巨人族之祖,信生夸父,娶妻夸娥氏。
后土又生噎鸣,为时神。
噎鸣生十二子,为十二时辰之神。
神农三子井章作井。
章生子钜,为黄帝之师。
神农四子名柱,娶妻风姑,生子灵颊。
灵颊子宇文氏,立朝鲜族。
柱子伯陵。
伯陵私吴权妻阿女而妻之,生鼓、延、殳斨。
神农有三女,长女瑶姬,师西王母。
次女少女,师赤松子上仙。
三女女娃,溺海而亡,化为精卫,为复仇女神。
神农后裔多贤士,有恒常、伯倏、刑天、大敖等等。
神农后裔中亦有凶人,如蚩尤、九黎、三苗诸人。
3、【黄帝族谱】黄帝远祖典君,近祖为归藏王,名少典。
乃神农之弟。
伏羲帝诸候王典君之后人也。
黄帝父名少典,母为附宝。
黄帝为三皇之一,中华人文圣祖。
正妃嫘祖,二妃方雷氏,三妃彤鱼氏,四妃嫫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皇五帝简介三皇五帝世系图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
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历年无确数,最少数千年。
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从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
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
三皇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
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
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历史三皇五帝属中国上古时期,距今久远,少有当时的文字实物资料流传,主要靠传说流传至今,因此这段历史对于后来的人们存在很多含糊不清之处。
由于对这一历史时期现存的资料大多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许多事情很难判断真伪,综合史料,大致为:三皇时代处于约6000年前到4000年前,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期。
历史资料表明,漫长的三皇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期,早期的女娲也常被列为三皇之一。
到五帝时代,已经是父系社会,不过女子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嫘祖等女子人物在文明发展中也有很大的贡献。
五帝时代文明是三皇时代文明的延续。
以文字为例,传说伏羲创造八卦、文字,而在黄帝时代仓颉造字,文字愈加成熟。
女娲、伏羲时代的龙崇拜,在炎黄时代进一步发展。
传说炎帝(指末代炎帝)、黄帝皆神农后裔,炎帝即神农部落首领,也是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天子共主,当时神农部落已世衰,黄帝和伏羲(有人认为盘古即为伏羲)部落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后来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天子,为五帝之首,五帝以后即为夏、商、周时代。
五帝时代在约4000多年前,当时,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主要从事农业劳动,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征服了周边各个部落,黄帝时代华夏文明取得很大发展,华夏族由此产生,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三皇关于上古传说史中的三位圣王。
三皇,有各种说法:(1)伏羲、神农、女娲(《史记·三皇本纪》[司马贞补]、《运斗枢》、《元命苞》)(2)伏羲、神农、黄帝(《尚书·序》、《帝王世纪》)(3)伏羲、神农、燧人(《尚书大传》、《礼纬·含文嘉》)(4)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5)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各种说法中都包括伏羲、神农两个,另一个有女娲、黄帝、燧人、祝融、共工五种说法。
)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关于上古传说史中的五位圣王。
五帝,有各种说法:(1)黄帝、颛顼、喾、尧、舜(《史记·五帝本纪》、《世本》、《易传》、《礼记》等)(2)少昊、颛顼、喾、尧、舜(《尚书·序》、《白虎通义》)(3)黄帝、庖牺(伏羲)、神农、尧、舜(《战国策》)(4)黄帝、颛顼、太昊(伏羲)、少昊、炎帝(《礼记·月令》、《吕氏春秋》、《淮南子》)(5)黄帝、颛顼、喾、尧、少昊(《资治通鉴外纪》)《史记正义》中有青、赤、白、黑、黄“五帝”的说法:“青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黑帝协光纪,黄帝含枢纽。
”另外,郭店楚简《唐虞之道》载有“六帝”之说,“六帝兴于古,咸由此也”。
1.黄帝黄帝,《史记》中的五帝之首,中国神话人物,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
被称为中国人的祖先,有学者以文献证据认为是始于晚清知识分子的推动下,从中国远古传说的三皇与五帝中脱颖而出,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黄后裔”、“炎黄子孙”也成为中国人自称的常见说法,而其中的黄帝又比炎帝更常被提及。
按今天的观点看,炎帝及黄帝可能均为远古部落联盟共主,根据《山海经》,炎帝在阪泉之战败给黄帝而后蚩尤纠集炎帝的部属再于涿鹿之战败给黄帝。
传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
又居姬水,后改为姬姓。
先秦的史籍中黄帝为姬姓,没有公孙姓的说法。
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亦有帝鸿氏、帝轩氏、缙云氏等后者加以解释史料之称。
黄帝出生地有甘肃天水和河南新郑两个说法。
《汉书人表考》卷一有载:(黄帝)姬姓,少典之子。
少典取有峤氏,名附宝,感大电绕枢,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于天水。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黄帝居轩辕之丘。
”“轩辕之丘”位于新郑的说法出《大明一统志》。
相传黄帝出生夏历三月初三,一说生于二月初二,俗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早前炎帝与黄帝结盟对抗蚩尤,后炎、黄二帝展开阪泉之战,黄帝取得胜利,最后黄帝在涿鹿之战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
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人们说他以土德为帝,故自称为黄帝。
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
《路史·后纪一》载:“黄帝始分土建国。
”据说,黄帝奠定天下后,“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
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
他又经常封祭山川鬼神。
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历法。
他定期巡视各地,了解人民生活情况,因此深得人民的爱戴。
此外,黄帝当共主的时候,去古未远,人民生活简陋朴素,故黄帝教人民生火做饭,吃熟食,又创制纺织技术,用以制作衣服冠冕,御寒护体。
他又命大臣负责不同的技术创造,如羲和与常羲分别负责观测太阳和月亮,臾区观测行星,伶伦创制律吕,大挠创立甲子,隶首发明算数,容成综合以上六术,制作乐律和律历。
黄帝还让伶伦和垂制造乐器磬和钟,沮诵和仓颉造字,史皇作图,雍父造舂和杵臼,夷牟造矢,挥造弓,共鼓和货狄作舟。
黄帝有四妃十嫔。
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
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
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相传黄帝亦通晓医术,中医《黄帝内经》是以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问题的问答体裁编著的,分成《素问》与《灵枢》二部。
但实际上可能是后人假托黄帝之名的作品。
黄帝崩,葬桥山(关于桥山的所在地历来有所争议,现今学术界较认可的说法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之桥山,其上直至后唐仍有黄帝庙并享有祭祀,直至辽统治中国北方后,从此断祀)。
而陕西黄帝陵则为一衣冠冢,因为长期处于中原汉族统治区域,因此,自秦统一中国后,历朝历代每岁祭奠黄帝陵延续不断,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但实际上,黄帝陵只属一个衣棺冢,黄帝陵前碑亦有表明此事情,另外,根据文献记载,黄帝离开之时有彩云飞天,并乘搭彩云离开。
2008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亦被中国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
《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
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
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仙登于天”;《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黄帝在道教中被尊为道家开创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始祖”。
柳翼谋评论黄帝时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时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时,其历年虽无确数,以意度之,最少当亦不下数千年。
故合而观其制作,则惊古圣之多;分而按其时期,则见初民之陋。
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
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
故洪水以前,实以黄帝时为最盛之时。
”黄帝和炎帝时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而他们被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国人(包括一些海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其他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称“杂说娈童始黄帝”,《杂说》称黄帝“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骏马,好梨园,好鼓吹”。
由于梨园在唐朝之后才出现,这个说法可能是后人附会的。
2.少昊少昊,昊又作“皞”、“皓”、“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
相传少昊姓己,名摰(亦作质),为黄帝之子,生于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北),建都于曲阜。
传说他能继承太昊(伏羲)的德行,故称少昊或小昊。
他曾以鸟作官名,并设有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的官。
活动于山东西南部一带,擅于治水与农耕。
今有少昊陵,位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城东旧县村。
据旧史少昊、青阳、玄嚣是否同一人并无公论。
3.颛顼颛顼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位传说人物,为五帝之一。
父亲是昌意,昌意相传是黄帝与嫘祖的次子,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传说在黄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
颛顼为解决这问题,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
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
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
禁断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
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濮阳。
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帝颛顼所居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因此古人说他是以水德为帝,又称玄帝。
帝颛顼以帝丘(今河南濮阳)为都城,以句芒为木正、蓐收为金正、祝融为火正、玄冥为水正、句龙为土正,合称五官。
他即位后,严格遵循黄帝的政策行事,使社会安定太平。
4.喾喾,中国历史中的传说人物,为五帝之一。
姬姓,名夋(俊),号高辛氏,殷人称夒(音náo)。
他的祖父玄嚣,是黄帝和嫘祖的大儿子,他的父亲名叫蟜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有辛(今河南商丘)。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传说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偃师)为都城,以木德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