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测向竞赛培训

合集下载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总1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无线电测向运动做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鲜明的竞技特征。

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竞赛规则,二是竞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竞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赛前和竞赛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赛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造优异成绩,压倒对手,夺取胜利。

竞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

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竞赛的需要。

无疑,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

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展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

近几年,随着竞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察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

在这一章里,将按起点技术、途中技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读者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各种技术。

下一章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在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

知道了总的轮廓,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解它在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

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理、更系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竞赛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1)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离开起点三部分。

(2)途中测向包括首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位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无线电测向培训【范本模板】

无线电测向培训【范本模板】

义乌市湖门小学科技社团活动方案无线电测向2016。

09无线电测向第一节无线电测向训练的内容无线电测向训练的内容包括室内训练、身体训练、外场训练三个方面。

1。

室内训练主要内容是学习无线电基础电论,研究、制作、维修测向运动中使用的器材;学习有关竞赛、训练的知识和文件;讨论和总结测向运动技术;记训练日记.2。

身体训练任务是在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高专项素质,为正确运动测向技术,迅速提高测向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3.外场训练训练运动员掌握测向技术和战术,以适应竞赛的要求,为在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服务。

外场训练可划分为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两类。

(1)单项训练为提高某一种或几种专项测向技术而实施的训练叫单项训练。

它包括提高“瞄线”能力的训练、起点标图训练,记背地图等一种技术的训练;还包括近台区多台训练、提高到位率(包括远距离交叉定位,途中跑、道路选择,方位物选取等),定向越野等综合运用几项技术的训练.单项训练的针对性强,组织实施比较方便,在初级训练中占有重要比例;对于技术成熟的运动员,单项训练也应占有相当比例。

(2)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指基本按照竞赛规则的要求,布置一套隐蔽电台供运动员寻找,以全面发展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训练。

综合训练不一定每次都计时和排定名次,这样有利于运动员根据教练员的意图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实验,加深体会。

在适当的时候,按排计时和排定名次也是必要的,以便考察运动员的实际水平,锻炼实战能力。

每隔一个阶段,还应当通过组织模拟比赛和兄弟队间、不同年级间的比赛,请领导到场参观。

通过要求运动员赛前制定比赛计划、抽签决定出发顺序、赛后写小结等手段,对运动员施加心理压力,制造紧张气氛,培养运动员适应正式比赛的能力。

第二节技术训练的阶段划分运动训练学认为,运动训练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分阶段的特点。

无论一个竞技项目训练过程所包含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它总是连续发生和不断进行的。

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又都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方法、手段都各有自己的特点。

无线电测向搜索比赛方案

无线电测向搜索比赛方案

无线电测向搜索比赛方案测向比赛按照“面向实战”的方针,比照无线电管理部门同类科目的训练要求实施。

一、前期准备1、信标比赛采用KC105信标发射机,共8个。

具体频率范围438.000-439.000之间随机设置(避开常用频率),事先不公布频率,但公布信号的特征。

信号特征包括:(1)CW电报拍发,共2个,拍发内容分别为BY8DX-1、BY8DX-2 (2)1KHz音调的调频报拍发,共2个,拍发内容为BY8DX-3、BY8DX-4 (3)单音调频播放,共2个,音调为800Hz。

(4)语音调频播放,共两个,播放内容为“我是黑台,我是黑台……”调频信标的占用带宽为16K0,发射功率0.01-1W,赛前根据场地情况设定。

考虑到初次比赛的难度不能太高,发射功率不做动态调整,信标位置固定,不移动、不跳频。

信标由志愿者布设,应当布设在不具有危险性、易于接近,但方便隐藏的地方,分布在整个园区。

可以布设一些在室内公共区域,室外的草丛、树杈等地,具体位置现场确定,妥善隐蔽。

信标上捆绑打卡器,参赛选手打卡以后,应将打卡器隐藏。

志愿者经常检查信标的隐蔽情况,及时收纳暴露的特征。

志愿者应注意躲避参赛队员的视线,避免暴露。

(6)经裁判组评定(如有意见不一,可投票表决),得到名次后,由裁判长当场宣布。

1、会员自由组队,两人一队。

其中一人为测量员,负责测向定位;一人为观察员,负责监听信号、观察搜索、打卡等工作。

两人可自由交换分工。

2、比赛时间最长45分钟。

时间届满后裁判吹哨或语音通知,所有队员不论是否完成比赛,均应立即返回终点站。

3、可以自带设备,也可以使用现场提供的设备。

但一个队只能使用一套测向专用设备。

4、现场有8个信标,频率为438.000-439.000MHz范围内,但具体频率未知。

参赛队员应当通过适当的手段扫描查询这8个信标,确定其实际频率,并找到其中至少5个的位置。

这8个信号具有如下特征:(1)CW电报拍发,共2个,拍发内容分别为BY8DX-1、BY8DX-2 (2)调频报拍发,共2个,拍发内容为BY8DX-3、BY8DX-4(3)单音调频播放,共2个,音调为800Hz。

11、无线电测向教案

11、无线电测向教案

无线电测向教案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也是无线电活动的主要内容.类似于众所周知的捉迷藏游戏,但它是寻找能发射无线电波的小型信号源,是无线电捉迷藏,是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一,大致组织流程在营区,操场等空旷场地,隐藏好数部信号源定时发出规定的电报信号.学生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藏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的距离,迅速,准确逐个寻找,台数多者优胜. 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竞赛规则本规则适用于80米波段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竞赛。

二、竞赛器材(一)竞赛时设3至10部隐蔽电台。

起点与各台及各台间距为30一200米,并应互看不见。

(二)电台的发信频率在3.5一3.6NHZ的范围内选定但各台不在同一频率上工作。

(三〕电台连续自动拍发等幅电报,各台拍发呼号为:0号台 MO(-- ---) 1号台MOE(-- ---.)或l(.----)2号台MOI(-- ---..)或2(..---) 3号台MOS (-- ---...)或3(...--)4号台MOH(-- ---....)或4(....-) 5号台MO5(-- ---.....)威5(.....)6号台 6 (-....) 7号台 7 (--...)8号台 8 (---..) 9号台 9 (----.)拍发速度为每分钟40-70字。

(四)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在终点设置信标台,通常以0号台作为信标台。

(五)电台的发射功率为0.3一1W,采用水平平面无方向性的直立无线发射垂直极化波。

(六)隐蔽电台应标明该台台号或呼号,并设有打卡器具或其它作印装置。

(七)测向机在竞赛频率范围内向外辐射的信号,不得被10米外具有3一5微伏灵敏度的接收机听到。

三、竞赛方法(一)赛前,以抽签方式确定运动员的出发批次或赛位。

(二)起点需设一集中侍出发运动员的预备区和出发线。

(三)每批出发间隔时间为1一3分钟。

(四)每场竞赛的规定时间、出发间隔时间、各组别找台数及台号、找台顺序、终点是否设信标台等,赛前向运动员宣布。

无线电测向运动训练策略

无线电测向运动训练策略
协调性
通过平衡训练、反应训练和多任务处 理练习,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提升在复杂环境中的运动表现。
04
无线电测向运动心理训练
自信心培养
总结词
在无线电测向运动中,自信心是影响运动员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一系列心理训练,可以帮助运 动员建立自信心,克服困难和挑战。
详细描述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关注运动员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感,通过积极的反馈和肯定,提高运动员 的自信心。同时,教练员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训练任务,让运动员逐渐克服困难,提高自我 效能感。
抬高受伤部位
将受伤部位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
合理使用药物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止痛药、消炎药等 药物治疗。
康复训练
在疼痛和肿胀缓解后,逐步进行康复训练, 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集中注意力训练
总结词
在无线电测向运动中,运动员需要快速准确 地判断信号源方向,这需要高度的集中注意 力。通过集中注意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 的专注力和抗干扰能力。
详细描述
集中注意力训练包括冥想、视觉跟踪和抗干 扰练习等内容。教练员可以教授运动员冥想 技巧,帮助他们调节呼吸、放松身体和集中 注意力。同时,教练员还可以通过视觉跟踪 练习和抗干扰练习,提高运动员的专注力和 抗干扰能力。这些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
适当补充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香蕉 、面包等,以提供能量;避免高脂、高 糖、高糖分食物,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VS
训练后
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帮助肌肉 修复和能量恢复;同时补充适量的电解质 饮料,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疲劳恢复方法与措施
01
02

无线电测向运动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运动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运动基本技术第一节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内容无线电测向运动做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鲜明的竞技特征。

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竞赛规则,二是竞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竞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赛前和竞赛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赛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造优异成绩,压倒对手,夺取胜利。

竞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

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竞赛的需要。

无疑,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

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展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

近几年,随着竞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察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

在这一章里,将按起点技术、途中技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读者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各种技术。

下一章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在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

知道了总的轮廓,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解它在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

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理、更系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竞赛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1)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离开起点三部分。

(2)途中测向包括首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位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内容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

无线电测向竞赛培训

无线电测向竞赛培训
电场方向 磁场方向 Y
X
无线电测向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感应电动势成8字型 感应电动势成 字型
当用耳机作为测向机指示器时, 所发声音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而 变化。若转动磁性天线一周,当 磁棒轴线正指电台时,耳机声音 最小或完全无声,此时称小音点 或哑点;当磁棒轴线的垂直方向 对着电台时耳机声音最大,此时 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 大音面,或大音点。在测向中, 只要转动磁性天线,找出哑点, 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 直线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测双 向定线。
短距离测向的培训和竞赛规则
第五 在培训和比赛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测向机损 坏或丢失按原价赔偿(75元)。 第六 培训时间定于下周一至周五(14号-18号)的 下午。每天下午两批培训,第一批时间为13:00-15: 30第二批时间为15:30-18:00。共培训10批,每批 不多于50组(150人)。培训时需要签到,未参加培训 的组将取消参赛资格。由于器材有限每组同学只有一 次培训机会。 第七 培训时对于不听从老师和管理人员安排,在操场 打闹,大声喧哗者,取消参赛资格。
无线电测向竞赛培训
李东伟 ldw99106@
培训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 无线电测向竞赛的历史 无线电测向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短距离测向的培训和竞赛规则
无线电测向竞赛的历史和现状
历史背景 本世纪20年代,美国无线电爱好者,首先利用无线电 波来寻找发讯台。40年代挪威、丹麦、英国等陆续展 开无线电测向活动 1960年在莱比锡举行了首次欧洲国际无线电测向竞赛 1980年第一界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波兰举行。 1983年中国首次出征第27界国际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夺得4个第一。 亚太锦标赛从1993年至2003年举行了五届,中国共夺 得35金、21银、18铜的好成绩。

“无线电测向”培训班(广州市萝岗区少年宫胡钢强)

“无线电测向”培训班(广州市萝岗区少年宫胡钢强)

v f
• λ —无线电波长(米) • v—无线电传播速度(米/秒) • f—无线电波频率(赫兹)
29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
• 按无线电波传播途径, 可分为地波、 天波、直接波、地面反射波四种
30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
• (一)地波传播 • 频率的高低或波长的长短及障碍物的大小。 频率越低绕射能力越强;障碍物越大绕射越 困难。因此,160米波段绕射能力最强,80 米波段绕射能力较强,除陡峭山峰对电波的 传播影响较大外,一般的丘陵均可逾越,2 米波段电波的绕射能力很弱。由于地面情况 稳定,地波在传播过程中不与高空的电离层 接触,通讯质量高而可靠,因此,被广泛应 用于中波广播和通讯中,160米波段测向和 80米波段测向,均采用地波。
45
• 2.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双向”测 定) • 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 波传播方向平行,磁场方向与磁棒轴 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 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 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 电势为零。 电台 • 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 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 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 46
23
无线电测向原理
•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 • 三、天线基本概念
24
第一节、无线电测向原理
• 无线电波既看不见,也 • 我国目前开展的无线电 摸不着,却充满了整个 测向运动涉及三个频 空间。广播、移动通讯、 段: 电视等,已经是现代社 • 频率为 1.8—2 兆赫的 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 中波波段,波长为 分。 150-166.6 米,称 160 米波段测向; • 频率为 3.5-3.6 兆 赫 的短波波段,波长为 83.3-85.7 米,称 80 米波段测向; • 频率为 144-146 兆赫 的超短波段,波长为 2.08-2.055 米,称 2 米波段测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