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及输血指导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贫血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

妊娠合并贫血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
妊娠合并贫血
01
妊娠合并贫血
疾病概述
贫血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人体外周血红细胞 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 症状
贫血在妊娠各期均可对母儿造成一定危害 妊娠各类型贫血中,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妊娠合并贫血
妊娠贫血分度
血红蛋白 <110g/L
血细胞比容 <0.33
妊娠 贫血
轻度: 血红蛋白>60g/L
3. 加强产前检查:血常规、预防感染
妊娠合并贫血
护理措施 ——治疗配合
分娩期
—— 重度贫血者临产前配血备用 —— 近预产期少量多次输血,严格控制滴速,预防心衰 —— 加强母儿监护,给予低流量吸氧 —— 预防产后出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产褥期护理
—— 遵医嘱补充铁剂,使用抗生素
妊娠合并贫血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 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 提供心理支持,以缓解焦情绪
健康教育
—— 指导休息和活动,合理安排活动和工作量 —— 增加营养,避免偏食和挑食 —— 指导补充铁剂的方法
妊娠合并贫血
护理评价
妊娠期间,母儿能否维持最佳身心状态
孕产妇是否健康
孕产妇能否叙述焦虑感受,保持情绪稳定
小结
1. 疾病概述 2. 相互影响 3. 临床表现
妊娠合并贫血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 孕妇因长期乏力引起倦怠心理 —— 出现紧张、焦虑情绪 —— 对贫血认知程度不足,支持系统不完善
妊娠合并贫血
护理问题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导致的疲倦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贫血引起的头晕、眼 花等症状有关
焦虑 与担心自身和胎儿健康有关
妊娠合并贫血
护理目标
妊娠期间,母儿维持最佳身心状态

妇产科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要点

妇产科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要点

0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可见孕妇皮肤、口唇黏膜、睑 结膜稍显苍白。
重者。孕妇可有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食欲差、腹胀、腹泻、 皮肤黏膜苍白、毛发干燥、指甲薄而脆、口腔炎、舌炎等表现。
03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血象。外周血涂片所见为小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3.5×1012/L,血细胞
05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应多卧床休息,指导左侧卧位,间断吸入氧气。病室内保持经常通风、安静、整洁,保证 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指导患者穿防滑和大小合适的鞋,避免摔倒。
巡视患者。经常巡视患者,倾听患者主诉,询问是否有头晕、心悸、恶心、乏力等症状,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监测胎儿情况。定时听胎心,并告知孕妇胎心听诊结果,如有异常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报告医生进一步检查原因。教会 孕妇自数胎动,监测胎儿宫内情况。
保证生活所需。患者卧床或治疗期间,护十应协助满足患者所需,如上厕所、清洁身体等,将呼叫器及生活用品放在患 者伸手可及之处,避免因如厕或起床等体位改变时引起的头晕跌倒。
评估与观察要点
观察要点
患者生命体征:每日4次监测脉搏、 血压、呼吸、体温,有无头晕、心悸、 恶心等感觉。 胎心变化:每日4次听诊胎心,如有 异常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 2L/min,帮助孕妇左侧卧位,通知 医生处理。
感染迹象:监测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分 类,患者体温有无升高等感染迹象。
评估
健康史:询问孕妇既往是否有月经过多、痔疮出 血等慢性失血性疾病,有无长期偏食、妊娠早期呕 叶、胃肠功能紊刮等导致营养不良病史。评估孕周 是否接近足月、有无胎膜早破等。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ppt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ppt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妊娠合并贫血概述 •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原则 • 妊娠合并贫血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 分娩期护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妊娠合并贫血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01
妊娠合并贫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妊娠合并贫血是指孕妇在孕期发 生的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
动,以降低贫血的风险。
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孕妇可适当 服用铁剂、叶酸等药物治疗贫
血。
输血治疗
对于严重贫血的孕妇,医生可 能会建议输血治疗,以快速补 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理支持
孕妇在接受治疗期间,应得到 充分的心理支持,以缓解焦虑 和压力。
生活护理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充足的休息、合理的饮食 和适当的运动等,以促进康复
健康教育
了解贫血症状
合理饮食指导
教育孕妇了解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心悸 、气短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就医。
指导孕妇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尤其关注铁、叶酸、维生素B12的摄入。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心理疏导
教育孕妇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 习惯,保持作息规律。
针对贫血可能带来的心理压力,对孕妇进 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保持乐观的心态。
注意胎动情况
关注胎儿宫内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 医。
03
妊娠合并贫血的药物治 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原则
体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消除病因
,改善贫血症状。
补充铁剂
02
对于缺铁性贫血,应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妊娠期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妊娠期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肌内注射
100 mg肌内注射
25 mg/d
蔗糖铁
5
100
静脉滴注
100~200 mg/ 次,2~3 次 / 周
《指南》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输 血 当Hb ≤60g/L 时、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行剖宫产手术者,应少量、多次输红细胞悬液或全血,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指南》
输血 输注浓缩红细胞是治疗重度贫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Hb<70g/L者建议输血;Hb在 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手术与否和心脏功能等因素,决定是否需要输血。 由于贫血孕妇对失血耐受性低,如产时出现明显失血应尽早输血。 有出血高危因素者应在产前备血。所有输血均应获得书面知情同意。
重度贫血产妇于临产时配血备血。 严密监护产程,可阴道助产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伤。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或静脉注射缩宫素10~20U。 如无禁忌证,胎盘娩出后肌内或静脉注射麦角新碱0.2mg,同时缩宫素20U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持续至少2小时。 产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产时及产后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出血多时应及时输血。
01
一、缺铁性贫血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2014解读
《指南》
母体铁储存耗尽时,胎儿铁储存也随之减少。补铁可增加母体铁储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病率为 19.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妊娠早、中、晚期 IDA 患病率分别为 9.6%、19.8% 和 33.8%。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治疗至Hb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产后3个月。
一般原则:
饮食 口服铁剂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适当运动
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 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 ,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保持心情愉悦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情绪波动和压力过大,以减轻
身体负担和不适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孕妇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妊娠合并贫血的家庭护理与自 我管理建议
家庭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孕妇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 了解血红蛋白水平,以便及时发现贫 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饮食调整
孕妇应增加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 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绿 叶蔬菜等,以补充铁质和营养素。
补充营养
孕妇应增加富含铁、叶酸和维 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
物肝脏、绿叶蔬菜等。
避免感染
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 染,以降低感染性贫血的风险

避免长时间站立
孕妇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过度 劳累,以减少出血和贫血的风
险。
并发症处理方法
输血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贫血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建议输 血以迅速纠正贫血。
发病原因
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缺铁、缺乏叶酸 或维生素B12、失血过多、慢性感染 等。此外,妊娠期孕妇的血容量增加 ,血液稀释,也容易导致贫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妊娠合并贫血的典型表现包括疲乏、无力、头晕、心悸、气 短等。严重贫血时,孕妇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水肿、心率加 快等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孕妇的Hb(血红蛋白)浓度低于 110g/L即可诊断为贫血。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 贫血(Hb 90-109g/L)、中度贫血(Hb 60-89g/L)和重度 贫血(Hb低于60g/L)。

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院《产科输血指南》解读【精编版】

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院《产科输血指南》解读【精编版】

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院《产科输血指南》解读近年来,对患者血液管理的要求增多。

依循证医学原则,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工作人员需要适用于全孕产期的,包括规范输血流程、血液成分选择、配型要求及输血替代治疗的输血专科指南。

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院(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于2015年5月发布了《产科输血指南》第2版(以下简称“该指南”)[1]。

该指南的发布,有助于临床医师决定孕产妇输血的时机,有助于产科医师了解输血工作流程,有利于抢救时各科室协作沟通,同时也为编制我国产科输血指南提供了参考。

现将该指南的主要推荐和建议解读如下。

一、孕期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该指南推荐,采用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BCSH)规定的孕期贫血诊断标准,即早孕期血红蛋白水平<110 g/L,或中、晚孕期血红蛋白水平<105 g/L,或产后血红蛋白水平<100 g/L。

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妊娠合并贫血的定义相比,这一诊断标准更为详尽地划分了妊娠不同时期的血红蛋白水平[2]。

虽然该指南并未给出孕期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但该指南提出,由于铁缺乏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故血清铁蛋白测定是诊断铁缺乏的最有意义的试验[3]。

为明确是否有孕期贫血,并明确贫血的原因,孕产妇在首次产前检查和28孕周时,均应接受贫血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多胎妊娠的孕妇,应在20~24孕周加做1次全血细胞计数检查。

该指南推荐,对已经诊断为孕期贫血的孕妇,若为正细胞性或小细胞性贫血,应首先考虑试验性口服铁剂治疗。

虽然静脉补铁治疗较口服补铁所需治疗时间更短、且起效更快,但是静脉补铁治疗价格昂贵,并且操作具有侵入性。

仅在以下情况时,才考虑静脉补铁治疗,如孕妇无法耐受口服铁剂治疗,口服吸收效果欠佳,孕妇依从性差,或缺铁性贫血患者即将分娩,没有充足的时间等待口服铁剂起效等。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完整版)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完整版)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完整版)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的发病风险,以及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羊水减少、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风险。

据调查,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9.1%,其中妊娠早、中、晚期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9.6%、19.8%和33.8%。

因此,本指南旨在指导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诊治。

本指南的循证证据等级评价及推荐建议说明如下:证据等级Ⅰ指证据来自至少1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Ⅱ-1指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2指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或者病例对照研究;Ⅱ-3指证据来自比较不同时间或地点干预措施效果的差异;Ⅲ指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者专家委员会报告等的专家意见。

推荐建议A指证据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B指证据较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C指现有的证据间不一致;D指有一定证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E指有相当证据建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F指没有足够的证据。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如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妊娠期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时,可诊断为妊娠合并贫血。

根据Hb水平分为轻度贫血(100-109 g/L)、中度贫血(70-99g/L)、重度贫血(40-69 g/L)和极重度贫血(<40g/L)。

目前,铁缺乏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本指南建议,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20μg/L时,可以诊断为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根据储存铁的水平分为三期:(1)铁减少期,体内储存铁下降,血清铁蛋白低于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及Hb正常;(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红细胞摄入铁降低,血清铁蛋白低于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15%,Hb水平正常;(3)缺铁性贫血期,红细胞内Hb明显减少,血清铁蛋白低于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15%,Hb低于110g/L。

妇产科输血指南

妇产科输血指南

妇产科输血指南一、妊娠合并慢性贫血1、输血原则⑴妊娠合并慢性贫血通常采用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等辅助疗法。

⑵产前HB﹥100-110g/L,分娩时失血量小于自身血容量的20%,一般可不输血。

2、血液品种的选择主要选择红细胞,输血指征如下:⑴Hb≤50g/L,持续时间<36周;⑵Hb≤60g/L,持续时间﹥36周;⑶Hb在50-70g之间,持续时间﹤36周,有缺氧证据(初期的心力衰竭、肺炎或其他严重的细菌感染症状);⑷Hb在60-70g之间,持续时间﹥36周,有缺氧证据。

3、注意事项⑴正确判断妊娠合并贫血的原因。

⑵采用对症治疗,输血指征从严掌握。

二、产妇急性失血1、输血原则⑴妊娠期血液学的改变导致纤溶系统受到抑制,血栓形成变得容易,用晶体液维持血容量可以预防DIC。

⑵为防止产妇出现DIC意外,首先去除诱因,其次考虑用肝素等阻断凝血。

⑶DIC早期暂不考虑输注冷沉淀或浓缩血小板等血液制剂,以防加速血液的凝集速度。

⑷一旦怀疑可能为DIC,在等待凝集试验结果的同时立即着手处置,不可拖延。

2、血液品种的选择⑴红细胞急性失血应启动应急程序,直接选用与受者相同血型的红细胞,输血的同时等待交叉配型的报告,亦可用O型红细胞输注,最好是Rh(D)阴性血。

⑵冷沉淀当PT或APTT延长,及纤维蛋白原降低时,可输注冷沉淀。

⑶新鲜冰冻血浆(FFP)可作为冷沉淀替代品。

大量输血时为预防稀释性凝血因子障碍,初始剂量可按照15ml/kg输注FFP不少于800~1000ml,或每输4~6单位的红细胞或库存全血加输1单位FFP。

⑷血小板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可输注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控制产科DIC出血时很少需要血小板,但抢救重症DIC时,一次性快速输注3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效果较好。

3、注意事项⑴由于妊娠产生的生理改变,产科大出血的低血容量休克特征并不明显,除非失血量相当多,因此,应该准确判断失血量。

临床判断失血量的方法有三种:根据临床表现判断失血量、根据实际测量(测量丢失血量+估计的失血量 = 总失血量)、根据临床检测报告(血红蛋白:每下降1g,失血量约400~450ml;红细胞计数:每下降1.0×1012/L,Hb约下降3~4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妊娠合并贫血及输血指导
作者:覃碧静覃宜飞韦小梅蓝冬妹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关键词:妊娠;贫血;输血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222-02
1 妊娠合并贫血
妊娠期较常见的合并症,属于高危妊娠范畴,对孕妇及胎儿均造成一定的影响。

可分为生理性贫血和病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是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

病理性贫血根于病因不同,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

2 诊断标准标准与分级:
WHO推荐妊娠期Hb
3 贫血原因: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贫血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主要是因为妊娠期铁的需要量增加导致孕妇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巨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DNA合成障碍所致的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质的缺陷导致造血功能障碍,引起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地中海贫血是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生成受抑制所引起的遗传性血红蛋白病。

4 临床表现:
轻者无明显症状,或只皮肤、口唇皮肤粘膜苍白,重者可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

消化道症状:缺乏食欲、腹胀、腹泻、口腔炎舌炎等。

周围神经炎症状:手脚麻木、针刺、冰冷、行走困难。

其他:低烧、水肿、脾大、表情淡漠等。

[2]
5 危害:
贫血孕妇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对分娩、手术和麻醉耐受能力差,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的风险增加,严重时可导致孕妇贫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经胎盘供养和营养物质不能满足胎儿生长所需,容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胎儿窘迫、流产、早产或死胎等。

6 实验室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