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报告格式

工艺设计报告格式
工艺设计报告格式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姓名: 梁泽年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 112 学号: 1886110210 指导教师: 高伟霞姚洁 2013年12月 19日 安徽科技学院理学院

目录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一、实习目的 1.现代生活离不开电,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及电工操作技能。 2.通过电子工艺实训可使我们学会一些常用电工工具、仪表、开关元件等的使用方法及 工作原理。 3.接触电学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基本要求

1、分析调幅接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 2、安装调试及测量结果 3、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按照老师要求至少 调出两个电台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实习器材介绍: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 , 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 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5号电池。 1) 组成框图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相对于直接放大式收音机而言的,超外差放大式收音机结构框 图如图: 超外差收音机先将高频信号通过变频变成中频信号,此信号的频率高于音频信号 频率,其频率固定为465kHz 。由于465kHz 取自于本机振荡信号频率与外部高频 信号频率之差,故成为超外差。 即: f 中频 = f 0(本振) - f s(高频调幅信号) 465KHZ 1000~2070KHZ 535~1605KHZ 2)DS05-7B (七管)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 变 频电路 输入电路 中 放 检 波 音频放大 功率放大

印刷工艺与制作调研报告

印刷工艺与制作调研报告 姓名:****学号:***** 班级:****** 一、印刷工艺的种类 印刷工艺通常可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孔版印刷 4大类。凸版印刷所用印版的图文部分隆起,其中又包括雕版、活字版、铅版、铜锌版、感光树脂版及柔性版印刷等。由于柔性版印刷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较大的发展,其印机结构及印刷基材与一般凸印又有所不同,故有的国家把柔性版印刷作为一个独立的印刷种类。凹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又分为雕刻凹印、照相凹印和电子刻版凹印 3类。平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基本处于同一平面,通常即指胶印,但实际上石印 (已基本淘汰 )及珂 版印刷(作为独特工艺保存)也均属平印范畴。孔版印刷主要是丝网印刷,即以丝网制成图文部分能透过油墨而非图文部分不透油墨的印版进行印刷。誊写版油印也属孔版印刷。 二、印刷机械的种类与性能 1、凸版印刷机 凸版印刷是用凸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凸版印刷机是使用凸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这里所说的凸版是指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的印版,如活字版、照相凸版和感光性树脂版等。 首先由匀墨辊1和着墨辊2在印版滚筒3(圆柱形的印版支承物)的印版上着以油墨,然后进纸,在纸的背面由压印滚筒5(圆柱形的压印体)施以印刷压力,从而使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纸上。此种印刷方法属于直接印刷方式,即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2、凹版印刷机 凹版印刷是用凹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机是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这里所说的凹版是指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主要有照相凹版和雕刻凹版。 凹印机的着墨方法与凸印机不同,即采用短墨路系统。首先使整

创新设计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创新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创新项目心得体会 一、创新实验理解 创新性实验是旨在引导、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实验,利于大学生开拓思维,进行创新性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性标准,在大学校园我们学到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由理论到实践之间有一个过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就给我们这个实践的平台,给我们实现自我的机会。 我们理解到,举办创新实验旨在探索和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模式,以调动学生自主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充分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知识和实践完美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同时,由于我国的高校教育模式中存在实践和教学衔接薄弱,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的不足之处。无论是大学毕业直接进入社会,还是读研继续深造,自主创新能力极其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尝试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心态,以便更好的和社会实践或者研究性学习相融合。这也就显示出了创新实验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二、实验过程中的感悟 举办创新实验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实 验实践能力。这也就要求参与者有自主实验和创新的能力,在项目实践中得到锻炼。自确定课题以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我们的实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本项目。通过这次参加创新实验,使我们受益匪浅。下面谈谈在参加实验过程中我们的体会。 1、在实验初期,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实验进度很慢,我们及时调整方案,先花一段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我理解到实验最重要的是把实验原理吃透,再对实验设计详细的实验步骤做出合理合乎实际的设计,最后才能取得预期成果。 没有这次创新实验,我们不会了解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也不会了解到太空诱变育种的特点,更不会有实现个人想法的机会。这就体现了创新实验的一个目的:在充分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所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知识和实践完美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在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感悟到实验最根本的是把原

电子工艺实践A报告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工艺实践A 一、实验目的: 1、识别和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2、熟悉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 3、掌握用Altium Designer 软件设计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 4、掌握电路的焊接、安装、检查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uA741测试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2、使用Altium Designer 软件绘制原理图和pcb图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 3、印制电路板设计、焊接工艺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内容: 1、软件绘制的原理图及PCB图; 2、装配焊接电路过程;

3、万能板上制作的电路,正面、反面实物图; 4、通电测试,各级波形图及参数; 5、扩展要求:通过Multisim 软件仿真uA741测试电路,观察仿真波形。 四、心得体会及建议: 在这次实习当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学会了怎么利用电阻的色环读出阻值,基本掌握电子工艺的焊接技能。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体会最深的是:做好一件事,认真的态度是必需的。 做任何事,没有认真的态度是很难做好的,这是从小就知道的,但那时候只是知道,并没有自己悟出其中的真正的道理。这学期很多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认真的态度对完成一件事的重要性。这次实习更是让我再一次明白,任何事都要仔细认真对待,也许一个小的疏忽都将导致整个工作前功尽弃。相反,如果认真去做事,可以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就可以用所学的知识一步步探索,解决一般的问题是没有问题的。在实习的第一天,上午我们听完老师讲解实习要求和内容后,就开始检查原件是否完整,并把电阻分类。按照老师提出的方法,我们先自己读出电阻的阻值,比较难读的或者不肯定的就再去用万用表测出来。在读数的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对待的话,会导致在安装电阻的时候出现错误,最终导致万用表误差很多或者不能用。在焊接过程中,我们许多人都是初学者,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束手无策,但是后来经过认真研究和观察各个元件的性能与特点,还是有不少人可以完美把焊接做好,同时认真的观察总结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效率。

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

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 1

研发工艺设计规范 1.范围和简介 1.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研发设计中的相关工艺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研发工艺设计 1.2简介 本规范从PCB外形,材料叠层,基准点,器件布局,走线,孔,阻焊,表面处理方式,丝印设计等多方面,从DFM角度定义了PCB的相关工艺设计参数。 2.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面是引用到的企业标准,以行业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3 术语和定义 2

细间距器件:pitch≤0.65mm异型引脚器件以及pitch≤0.8mm的面阵列器件。 Stand off:器件安装在PCB板上后,本体底部与PCB表面的距离。PCB表面处理方式缩写: 热风整平(HASL喷锡板):Hot Air Solder Leveling 化学镍金(ENIG):Electroless Nickel and Immersion Gold 有机可焊性保护涂层(OSP):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s 说明:本规范没有定义的术语和定义请参考<印刷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IEC60194) 4. 拼板和辅助边连接设计 4.1 V-CUT连接 [1]当板与板之间为直线连接,边缘平整且不影响器件安装的PCB 可用此种连接。V-CUT为直通型,不能在中间转弯。 [2]V-CUT设计要求的PCB推荐的板厚≤3.0mm。 [3]对于需要机器自动分板的PCB,V-CUT线两面(TOP和BOTTOM 面)要求各保留不小于 1mm的器件禁布区,以避免在自动分板时损坏器件。 3

图1 :V-CUT自动分板PCB禁布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自动分板机刀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离板边禁布区5mm的范围内,不允许布局器件高度高于25mm的器件。 采用V-CUT设计时以上两条需要综合考虑,以条件苛刻者为准。保证在V-CUT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到元器件,且分板自如。 4

印刷实训报告

学校名称 印刷实训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期: 印刷厂实训

一、实习时间: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 二、地点: 丹东市正泰印刷厂 三、实训任务: 印前阶段:主要任务是明确字体,字号的合力应用,根据不同原稿内容选用不同风格的字体。掌握文字排版的规则,熟悉各种制版软件在生产中的使用,图文设计合理,色彩运用自然协调,满足印刷工艺的要求,并能晒制出上机印刷的阳图形PS版。 印刷阶段:主要任务是明确平版印刷基本原理,掌握平版印刷工艺流程及流程中各工序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标题,了解平版印刷的五大要素。 印后加工装饰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印刷产品需要采取的各种印后装饰加工,以满足产品的使用性和美观欣赏性的需要。 实训目标 熟悉印前部分:印中部分和印后部分的各种印刷设备、器材和常用印刷材料。明确从原稿设计到生产出印刷品的一系列工艺流程。掌握各工序的具体操作内容及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四、实训目的: 1. 熟悉印前部分,印中部分,和印后部分的各种印刷设备、器材 和常用印刷材料。 2.明确从原稿设计到生产出印刷品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3.掌握各工序的具体操作内容及要求。 4.培养学生的时间动手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5.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五、实训的步骤及收获: (Ⅰ)、印前制版 制版是印刷三大工序的第一工序,是印刷的基础。没有好的印版,就无法印出好的产品。制版质量的高低,样稿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样稿(原稿)制作的要求: 设计样稿前要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和要求,结合印刷对原稿质量的要求,要精心设计,重点突出所要宣传的产品,版式力求做到新颖别致,色彩的运用要在版面色调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设计某一产品时,要抓人眼球,以与生产逼真的色彩或衬以相反色,乃至互补色,重点呈现处该产品或采用其他各种手段,只要达到突出和强化宣传效果即可。 对于线条原稿,要求先天清晰,无断笔,线条流畅且粗细均匀,细线条若缩小复制是仍清晰可见,线条放大复制时,边缘不能毛糙,底色与线条色,明度反差要大,若底色和线条色都是彩色的,要尽量使颜色搭配有利于照相时能够分成明显的密度等级。 总之,彩色原稿要符合制版要求,必须满足下列质量要求: 1.原稿要无偏色,与实物色彩应基本一致 2.原稿反差要适合值班要求 复制品受油墨纸张等材料的限制,最高密度一般在1.5左右,根据实践,原稿的密度范围在0.3-2.1,即反差为1.8时最为合适,若原稿反差小于2.4,复制时经合理压缩,效果仍欠佳。 3.原稿层次丰富 整个画面不偏暗,也不偏亮,高调,中间调,暗调均有密度变化,级数多,阶调 4.原稿的清晰度要高 有清晰度高才能更好的表现景物细部的层次,使画面轮廓也有较好的锐度,但清晰度也不易过高,一般彩色印刷品制版的网线较大多数在150~175线/英寸,最高在200线/英寸,所以制作样稿的分辨率不能大于400dpi。 (二)、制版工艺流程: 1.剪片 胶片由照排车间送到制版车间后,首先要做的是把胶片的空白部分剪掉,即剪片。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把胶片正面朝上放置在看版台上,先看清版号的奇偶,如果是奇码版,则剪掉胶片左边的空白部分;如有中缝,剪切时要尽可能靠里侧,以免拼版人员再加工;如果为偶码版,则剪掉胶片右边。以上为黑白版胶片的剪切方法,如果为彩色版胶片,一般需要在上下各留一个对位标记。 2.拼版 拼版分书版与报版两种拼法。8开报版一般采用书版拼法,常见的版数有4、8、16、24及32版,偶尔也会有4曰版或64

创新创意设计报告 最新版本

创新创意设计报告 系(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 学生姓名:盖秋柱 学号:1150351112 班号:1503511 任课教师:王郁黎 上交日期:2016年7月1日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

目录 项目一智能垃圾桶 (2) 项目二智能家居 (3) 项目三虚拟现实(VR) (4)

项目一:智能垃圾桶 一、项目背景 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在这种大背景下,环保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因此,开发环保产品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有潜力的市场。垃圾桶作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遍布在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之中。然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封闭式垃圾桶,开盖时均需采用手动或脚踩的方式实现,这种开盖方式有时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卫生或不方便。 二、项目设计目的 目前智能垃圾桶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再加上我们所设计的新型智能垃圾桶功能更加齐全,性能更具人性化,从实用的角度上来说它也更贴合消费者的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球倡导爱护环境的大背景下,智能垃圾桶肯定将会占很大份额,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三、项目设计内容 1、实现开盖,封装智能化,方便人的操作与应用。 2、结构的设计符合机械原理,力学原理和人性化特征。实现方案: 1、应用单片机程序控制实现垃圾桶的自主智能控制。 2、自行设计与制作重要机械部件,并且完成机械部件的合理组装。 四、项目总结 目前智能垃圾桶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再加上我们所设计的新型智能垃圾桶功能更加齐全,性能更具人性化,从实用的角度上来说它也更贴合消费者的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球倡导爱护环境的大背景下,智能垃圾桶肯定将会占很大份额,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Summary of electronic process practice report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篇一 一、实习目的: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具体如下: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

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二、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实验室 四、指导老师:杨老师、李老师 五、实习内容: 1讲解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练习焊接 3分发与清点元件。 4讲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5讲解收音机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

印刷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2014-2015学年工作校历》手册的 印版制作工艺 学生姓名:尹秉政 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 系别:印刷工程系 专业:印刷工程 班级:印刷2011级2班5组 指导教师:穆东明、郭丽娜 2014 年7 月10 日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第二章设计作品的印制工艺流程 (1) 2.1 原稿的设计流程 (1) 2.1.1 图像扫描 (1) 2.1.2印前图文制作处理 (2) 2.1.3 拼版,组版 (2) 2.1.4 打样输出 (2) 2.2 胶片输出流程 (2) 2.2.1 RIP处理 (2) 2.2.2 激光照排机曝光与冲洗机定影 (2) 2.3 印版的制作流程 (2) 2.4 印刷流程 (2) 2.4.1 印前准备 (2) 2.4.2 装版试印 (2) 2.4.3 正式印刷 (3) 2.4.4 印后处理 (3) 2.5 印后加工流程 (3) 第三章设计作品的印版制作工艺 (3) 3.1印版制作工艺要求 (3) 3.2 工艺内容 (3) 3.3 工艺过程 (4) 3.4 主要工艺参数 (4) 第四章印版制作工艺中的质量检测与故障排除 (4) 4.1 印版外观质量的检查 (4) 4.2 版式规格的检查 (5) 4.3 图文内容的检查 (5) 4.4 胶印印版色别的区别和检查 (5) 4.5 印版图文和非图文部分的检查 (5) 总结 (5) 参考文献 (6)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针对学生己经掌握的印刷工艺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 一次综合应用的训练。课程设计中学生要能够完成规定印刷活件的印前制作与处理过程,完成胶片的发排、冲洗显影,制作相应的胶印PS版,并使用该印版进行胶版印刷,完成印刷品的折页、装订及裁切等印后加工工序,最终获得印刷成品。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印前制作、输出、制版、印刷的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和技术处理方法。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的设计工作校历手册,工作校历的成品规格为185X260mm,大度8开单色双面印刷,正度16开骑马钉装钉。我的任务主要内容是印版的制作,总共26张胶片,所准备的印版至少26张未曝光,版面平整,没有折痕,大度8开,470X400mm的阳图光分解型预涂感光板,印版制作前的工艺为胶片输出,对此环节的要求是胶片平整,表面无折痕,如果不符合此要求的胶片将无法晒版在完成印版的制作后将是印刷过程。将印版交于印刷小组。事实上印版制作和印刷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既要制作印版又要印刷,一旦印刷中出现印版损毁,那就重 新制作印版。 第二章设计作品的印制工艺流程 2.1 原稿的设计流程 2.1.1 图像扫描 图像扫描是通过平面扫描仪获取图像的方式。 平面扫描仪获取图像的方式是先将光线照射在扫描的材料上,光线反射回来后由CCD光敏元件接收并实现光电转换(图1). 为:放置原稿——预扫——参数设置——正式扫描。 滚筒扫描仪操作步骤:扫描操作步骤主要分为: 放置原稿——预扫——参数设置——正式扫描。 图1 扫描仪 2.1.2印前图文制作处理 数字印前图文图像制作处理以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为主。 Photoshop软件是印刷印前处理的主要软件,可以用于色彩管理进行颜色设置, 设置工作空间和色彩管理方案,也可以用于改变图像色彩模式便于印刷输出。 Photoshop是一个功能丰富、性能强大的软件,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处理。例如:改变色阶、调整明度饱和度、色彩平衡、亮度饱和度等。该软件自带了很多预设的滤

创新项目设计报告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理论实践一体化 实训报告 项目创新项目设计 姓名李松 学号1101415119 专业班级自动化1141 学院工学院 指导教师李方园 2012 年 5 月 20 日 1任务训练:电梯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1.1电梯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简单使用方法(紧

《自动化综合实践》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报告 急情况下面有解决方法) 目前载人电梯都是微机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不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操作驾驶,普通乘客只要按下列程序乘坐和操作电梯即可。 (1)在乘梯楼层电梯入口处,根据自己上行或下行的需要,按上方向或下方向箭头按钮,只要按钮上的灯亮,就说明你的呼叫已被记录,只要等待电梯到来即可。 (2)电梯到达开门后,先让轿厢内人员走出电梯,然后呼梯者再进入电梯轿厢。进入轿厢后,根据你需要到达的楼层,按下轿厢内操纵盘上相应的数字按钮。同样,只要该按钮灯亮,则说明你的选层已被记录;此时不用进行其他任何操作,只要等电梯到达你的目的层停靠即可。 3.电梯行驶到你的目的层后会自动开门,此时按顺序走出电梯即结束了一个乘梯过程。 如图1 电梯电梯结构图电梯内部结构图 - II -

2任务训练:在QP上绘制出虚拟的电梯2.1创建新的项目,及配置硬件模块 (1)创建新的Project:如图2 图2 (2)配置硬件模块:如图3 如图3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学生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3) 1.设计任务 (3) 2.设计要求 (3) 三、原理电路 (3) 1.以锁存器为中心的编码显示电路 (4) 2.脉冲产生电路 (5) 3.倒计时显示电路 (5) 4.音响电路 (6) 5.整体电路 (7) 四、电路调试过程及结果 (7) 五、总结 (8) 六、心得体会 (8) 七、参考文献 (9)

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 一、设计题目 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可供4名选手参加比赛的智力竞赛抢答器。用数字显示抢答倒计时间,由“9” 倒计到“0”时,无人抢答,蜂鸣器连续响1秒。选手抢答时,数码显示选手组号,同时蜂鸣器响1秒,倒计时停止。 2)设计要求 (1)4名选手编号为:1,2,3,4。各有一个抢答按钮,按钮的编号与选手的编号对应, 也分别为1,2,3,4。 (2)给主持人设置一个控制按钮,用来控制系统清零(抢答显示数码管灭灯)和抢答的 开始。 (3)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和显示的功能。抢答开始后,若有选手按动抢答按钮,该选手 编号立即锁存,并在抢答显示器上显示该编号,同时扬声器给出音响提示,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4)抢答器具有定时(9秒)抢答的功能。当主持人按下开始按钮后,定时器开始倒计时, 定时显示器显示倒计时间,若无人抢答,倒计时结束时,扬声器响,音响持续1秒。参赛选手在设定时间(9秒)内抢答有效,抢答成功,扬声器响,音响持续1秒,同时定时器停止倒计时,抢答显示器上显示选手的编号,定时显示器上显示剩余抢答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5)如果抢答定时已到,却没有选手抢答时,本次抢答无效。系统扬声器报警(音响持 续1秒),并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选手超时后抢答,时间显示器显示0。 (6)可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或者555定时器产生频率为1H z的脉冲信号,作为定时计数器的 CP信号。 三、原理电路 电路主要由脉冲产生电路、锁存电路、编码及译码显示电路、倒计时电路和音响产生电路组成。当有选手抢答时,首先锁存,阻止其他选手抢答,然后编码,再经4线7段译码器将数字显示在显示器上同时产生音响。主持人宣布开始抢答时,倒计时电路启动由9计到0,如有选手抢答,倒计时停止。电路系统结构如图13:

印刷工艺实习报告

印刷工艺实习报告 时间过得飞快,转瞬间短暂的印刷工艺实习就结束了,在这为期8天的实习过程中,我从印前制作到印后加工,从单色印刷到彩色印刷,从纸张和油墨的特点到印刷机械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说有关印刷的方方面面在工厂师傅的讲解和操作演练下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也学到了许多有关印刷这一行业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我进入北京印刷学院第一次参加印刷领域的实习,因此我倍加珍惜,同时也感到此次实习比以往的任何实习收获都要多。 第一天我们组的实习项目是樱井印刷机的实习。樱井公司是日本生产印刷机械设备的一个重要企业,同时也是世界知名印刷机械生产企业之一。我们学校工厂拥有一台樱井公司664SD四色印刷机。起先师傅就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这台机器的结构,师傅从印刷机的三大组成部分,即输纸机构、印刷机构和收纸机构,小到一个开关的作用,大到一个机构的功能,无一例外都给我们逐个做了详尽的讲解,使我们对印刷机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印刷机的操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樱井664SD所用的是高的输纸机构和收纸机构,这是根据其印刷特点所决定的。在输纸机构部分师傅给我们重点讲解了它的飞达结构,我们从师傅的讲解中可以知道它的每一个细小的改进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例如,它所用的吸嘴不是普通飞达所用的单孔式的一个橡胶圆盘,而是开有两个吸气孔的橡胶圆盘,这一小小的改进有利于防止双张输纸的出现。而且它的飞达结构可以前后左右多角度的调节,可以适应多种纸张的不同角度的输纸方式。在印刷机构部分,师傅给我们介绍了每

组机器的各个滚筒的作用,以及它们的调节方式,印刷机构部分也是印刷机的核心部分,因此师傅给我们讲的特别仔细,也教了我们许多的技能,例如怎样装版和卸版,怎样调节四个机组印版的位置,怎样清洗墨辊和橡皮布辊筒等等,这使我们对操作印刷机的基本功有了初步的掌握。这台印刷机的各个数据的调节都是自动控制的,因此了解和掌握控制台也尤为重要,师傅对控制台上的每一个按钮和结构都做了讲解,而且还给我们讲了怎样去调节印刷机的各个参数。师傅也特意给我们留出了一段时间来给我们实际操作练习,让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从它的操作控制中心我们也可以看到它的先进之处,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机器的每一个动作,可以实时监控机器的运转情况。这台樱井664SD印刷机的安全系数也非常的高,安全保障工作可以说是做得非常的细致,只要开启机器的任何一个罩盖机器就无法启动,这样有效地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该机器是对开幅面的印刷机,因此所用的高收纸机构,这有利于提高收纸的效率。在讲解收纸机构时,师傅教了我们如何在印刷过程中抽检印刷产品等实用技能。我们学校的这台樱井664SD印刷机还配备有上光设备和烘干设备。根据师傅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上光设备和烘干设备的作用,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条件,特别是使用烘干设备时特别要注意安全,因为使用烘干设备时其温度非常的高,很容易点燃纸张和汽油等易燃物品,因此在使用这一设备时我们必须先清理设备周围环境,清除机器底下的废纸屑等,而且在使用时最好在旁边放置一些灭火设备。一般上光设备和烘干设备是同步使用的。虽然这台

智能创新实践设计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智能创新实践设计报告 题目:红外循迹小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自动化4班 姓名:林明渝 学号: 201038787149 日期:2013年11月

一、设计的目的 智能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本设计主要体现多功能小车的智能模式,设计中的理论方案、分析方法及特色与创新点等可以为自动运输机器人、采矿勘探机器人、家用自动清洁机器人等自动半自动机器人的设计与普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小车可以作为玩具的发展对象,为中国玩具市场技术含量的缺乏进行一定的弥补,实现经济收益,形成商业价值。 二、总体的设计 本课题设计主要是制作一款能进行智能判断并能做出正确反应的小车。小车具有以下几个功能:自动避障功能;寻迹功能(按路面的黑色轨道行驶);无线遥控功能。作品既可以对高端智能化进行剖析,也可以作为高级智能玩具发展对象,同时可成为大学生学习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作品以两直流电动机为主驱动,通过各类传感器件来采集各类信息,送入主控单元AT89S52单片机,处理数据后完成相应动作,以达到自身控制。电机驱动电路采用高电压,高电流,四通道驱动集成芯片L293D;避障采用红外线收发来完成,自动寻迹采用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完成;无线遥控则是采用带有PT2272解码的TDL-9915接收模块和带有PT2262编码的TDL9988-4发送模块完成最后由控制单元处理

数据后通过汇编程序有序合理的将各模块信号整合在一起并完成相应动作,实现了智能控制,相当于简易机器人。 三、各模块分析选择 通过查阅资料,浏览范文,以及根据设计任务及扩展功能,确定此设计小车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检测和控制核心,由轨迹探测模块、后轮驱动兼转向模块及电源模块等四大模块组成。如下图所示: 3.1 采用AT89S51单片机来作为整机的控制单元。红外线探头采用市面上通用的发射管与及接收头,经过比较芯片调制处理后由控制系统接收。路线寻找采用红外线管对路面信号采集,送到单片机系统处理,同样包括无线遥控信号和语音控制信号。此系统比较灵活,采用软件方法来解决复杂的硬件电路部分,使系统硬件简洁化,各类功能易于实现,能很好地满足题目的要求 3.2 采用红外线避障,利用单片机来产生38KHz信号对红外线发射管进行调制发射,发射出去的红外线遇到避障物的时候反射回来,红外线接收管对反射回来信号进行解调,输出比较电平。外界对红外信号的干扰比较小,且易于实现,价格也比较便宜。

电工电子工艺设计实习报告

电工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学 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时 间: 201541 2015426 地 占 : 综实D505和C509

指导老师: 电工技术实习 实习项目一 电工实习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掌握常用电工器件的使用 3、掌握电工基本技能 二、实习原理: 1、安全用电常识 2、电工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及其使用 3、导线及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 4、布局和走线 三、实习过程: 1、整理铜质电线,用剥线钳剥除两根导线的一端,大概裸露4—5cm的铜芯,注意选择适当大小的剥线口径,以免将导线剪断; 2、将两根导线交叉,弯曲成九十度,然后用虎口钳夹住交叉点的一边,用尖嘴钳将另一端进行缠绕4—5圈,呈螺旋状紧密排列,缠绕时要注意调整间距,使得缠绕的导线排列紧密整齐; 3、调换两边,虎口钳夹住另一端,再用尖嘴钳缠绕剩余的一端4—5圈; 4、用虎口钳调整,压实交叉点,完成导线的连接; 5、收拾实验台,整理工具后,离开实验室。 四、注意事项: 1、用剥线钳剥离导线绝缘皮时需注意选择适当大小的剥线口径,以免将导线剪断; 2、两根导线交叉时,两根导线两端各预留1cm以便缠绕; 3、缠绕时要注意调整间距,使得缠绕的导线排列紧密整齐; 4、缠绕完成后对于交叉点的修整不可过度,否则易导致导线折断或出现裂

痕; 5、导线连接后,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还有绝缘胶带的隔离,防止漏电和进水。 五、实习小结: 这次的实习项目让我学会了导线与导线之间的几种连接方法,同时也知道了怎样使倒显得连接正确和安全。我也在这次的实习中学会了试用尖嘴钳、虎口钳等工具是如何使用的,学会了许多实际应用技能。 实验项目二 简单照明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2、学习安装简单的照明线路。 二、实验原理: 用电器支路通电,获得电流,用电器工作。 简单照明电路电路图如下: N L 闸刀 三、实习过程: 1、两根导线分别连接闸刀开关的零线和火线,闸刀向上推为闭合状态,连接时确保闸刀开关与电源断开;接线时注意不要使连接插头的两根导线的裸露部分相互接触

微电子工艺课程设计

微电子工艺课程设计 一、摘要 仿真(simulation)这一术语已不仅广泛出现在各种科技书书刊上,甚至已频繁出现于各种新闻媒体上。不同的书刊和字典对仿真这一术语的定义性简释大同小异,以下3种最有代表性,仿真是一个系统或过程的功能用另一系统或过程的功能的仿真表示;用能适用于计算机的数学模型表示实际物理过程或系统;不同实验对问题的检验。仿真(也即模拟)的可信度和精度很大程度上基于建模(modeling)的可信度和精度。建模和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是研究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开发产品、制定决策的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关建模和仿真方面的研究论文已占各类国际、国内专业学术会议总数的10%以上,占了很可观的份额。 集成电路仿真通过集成电路仿真器(simulator)执行。集成电路仿真器由计算机主机及输入、输出等外围设备(硬件)和有关仿真程序(软件)组成。按仿真内容不同,集成电路仿真一般可分为:系统功能仿真、逻辑仿真、电路仿真、器件仿真及工艺仿真等不同层次(level)的仿真。其中工艺和器件的仿真,国际上也常称作“集成电路工艺和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Technology CAD of IC),简称“IC TCAD”。

二、 综述 这次课程设计要求是:设计一个均匀掺杂的pnp 型双极晶体管,使T=346K 时,β=173。V CEO =18V ,V CBO =90V ,晶体管工作于小注入条件下,最大集电极电流为IC=15mA 。设计时应尽量减小基区宽度调制效应的影响。要求我们先进行相关的计算,为工艺过程中的量进行计算。然后通过Silvaco-TCAD 进行模拟。 TCAD 就是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 ,指半导体工艺模拟以及器件模拟工具,世界上商用的TCAD 工具有Silvaco 公司的Athena 和Atlas ,Synopsys 公司的TSupprem 和Medici 以及ISE 公司(已经被Synopsys 公司收购)的Dios 和Dessis 以及Crosslight Software 公司的Csuprem 和APSYS 。这次课程设计运用Silvaco-TCAD 软件进行工艺模拟。通过具体的工艺设计,最后使工艺产出的PNP 双极型晶体管满足所需要的条件。 三、 方案设计与分析 各区掺杂浓度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对于击穿电压较高的器件,在接近雪崩击穿时,集电结空间电荷区已扩展至均匀掺杂的外延层。因此,当集电结上的偏置电压接近击穿电压V 时, 集电结可用突变 结近似,对于Si 器件击穿电压为 4 3 13 106- ?=)(BC B N V , 集电区杂质浓度为: 3 4 13 34 13)1106106CEO n CBO C BV BV N β+?=?=()( 由于BV CBO =90所以Nc=*1015 cm -3 一般的晶体管各区的浓度要满足NE>>NB>NC 设N B =10N C ;N E =100N B 则: Nc=*1015 cm -3 ;N B =*1016 cm -3 ;N E =*1018 cm -3 根据室温下载流子迁移率与掺杂浓度的函数关系,得到少子迁移率: s V cm ?==/13002n C μμ;s V cm P B ?==/3302μμ;s V cm N E ?==/1502μμ 根据公式可得少子的扩散系数:

印刷工艺实习报告

印刷工艺实习报告 姓名:林伟娟 班级:视传1302 学号:130900219 指导教师:刘文玉

一.实习时间 2015年12月1日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目的 学校印刷厂 (1)熟悉不同印刷方式的制版流程及要求,各类印刷生产的工艺流程,印刷设备的种类,型号,特点,不同印刷品所需印刷材料 的特点,印刷车间的布局,印刷生产的管理方法等。 (2)通过实习,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专业知识视野,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3)本次实习是以平面设计为课题的关于印刷方面的专业见习,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提前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做铺垫为目 的的一个必要过程。希望通过这次实习能对专业有一个更深刻 的认识,对一般的印刷方式及其设备,材料,,工艺等有一个基 本的认识了解,与此同时,也希望以此增加自己往后的就业几 率和就业范围。 四.印刷基本知识 1.以下所说的一般以彩印(胶印)为主。正常平张纸规格分为大度和正度,大度全张规格为:119cm×89cm(47英寸×35英寸),切开成两张叫对开,切开四张叫四开,切开八张叫八开(A3)切成16张为16开(A4)。正度纸全张规格为:108cm×78cm(43英寸×31英寸),同样切开两张为正度对开,以此类推。一般要留1cm机器咬住纸张的咬口和两边0.5cm十字线套色套准位。 2.纸张和印刷:纸张一般分为胶版纸,如普通的复印纸,书写纸;铜版纸,哑粉纸,200g以上厚度的称为卡,如铜板卡等,大部分用于画册和广告彩色单;白纸板,白卡纸,大部分用于纸盒包装盒;还有无碳复写纸,不干胶纸,硫酸纸,特种纸,还有纸箱的面纸,芯纸,牛卡纸等。纸张的厚度一般以克数g计算,一般说157g铜版纸就是指这种铜版纸的厚度是每平方米

创新设计报告

创新设计报告

《金工实习A》之“创新设计制作”项目 报 告 书 设计日期: 7 月 13 日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任务 采用CAD软件设计一个由两个或以上的非标准件组成的产品,该产品能够任意定义,但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和美观性。 2、要求 1)完成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设计,出具总装的外观图、爆炸图、装配图以及非标件的零件图。 2)完成产品的设计说明书。 3)写出非标件的制造工艺流程。 二、任务分工表 三、设计说明书 1、产品功能定位 1.底座:首先主要用于支撑总体;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作用

力集中于中心轴部,使其机身在使用时更稳定,牢靠;还有螺纹顶端有花型牙齿方便与水果压榨。 2.外壳杯:主要功能是承载压榨出来的果汁。 3.中部瓶:其一主要用来储水果,瓶壁上的孔用于压榨时,果汁的外流;其次还用于支撑整个机身。 4.顶部螺纹:用于压榨果汁,在使用时只需拧顶部螺纹就能够充分压榨水果;螺纹末端和底座设计相同也有花型牙齿方便与水果压榨。 2、产品的外观设计 首先产品外观呈酒杯状,漂亮美观。其次本产品体型小,比市场中卖的水果压榨机要小好多,方便携带,能够随时随地用水果压榨鲜美的果汁。 3、产品的结构设计(功能实现设计) 本产品主要由底座,外壳杯,中部瓶,顶部螺纹四部分组成,其中顶部螺纹与底座运用螺纹的功能实现了对水果的压榨,中部瓶实现了水果的储放,瓶身上有30个小孔实现了果汁的外流,而外壳杯实现了果汁的储放。 4、产品的创新点和优势

创新点: 1.使用螺纹来实现水果的压榨过程。 2.机体体积小能够现压现喝。 优势: 1.本产品比市场上卖的压榨机要小得多,体积小便于携带。 2.本产品是手动操作的自己能够随时随地给自己压榨果汁。 3.本产品外观呈酒杯状,精巧美观。 4.本产品的由铝合金和高强度塑料组成,轻巧。 四、设计图纸 1、三维效果图 2 装配图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定稿版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4、整形电路 5、定时电路 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五、电路装配、调试与结果分析 六、设计、装配及调试中的体会 七、附录(包括整机逻辑电路图和元器 件清单)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通过这一实训课程,能让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非门、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 掌握整机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过的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红外线心率计就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但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的波动是很微弱的,因此需要一个高放大倍数且低噪声的放大器,这是红外线心率计的设计关键所在。整机电路由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滤波电路、3 位计数器电路,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首先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把血液中波动的成分检测出来,然后通过电容器耦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如图4所示。 图4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由三脚输入信号,六脚输出信号

印刷制版工艺设计实验报告内容doc

湖南工业大学 包设1106 专业共页第页 实验报告2013年月 实验者徐晶欣年级 1 1级 一、实验名称 印刷工艺及机械的了解(实验一) 二、实验目的 1、全面了解印刷各工序和制版工艺; 2、了解印刷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各种印刷方式的最新研究和应用,了解印刷包装企业生产的全过程; 3、认识从原稿到印刷品所需要经过的工艺流程,了解并熟悉各工序和不同工艺的实际操作技能。 4、通过实验,了解各种印刷机械的各种功能装置结构及其功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各种印刷设备及各种印刷器材。 四、实验内容 1、认识印刷各种类型原稿、分色片、成品、半成品实物; 2、了解各种类型的承印物如纸X、油墨、塑料的性能、特点、分类、使用X围,印刷工艺的选择; 3、了解印版的分类、特点,了解四大印刷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五、实验步骤 1、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的了解 根据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将彩色图像原稿进行颜色分解,使其分解成为适合印刷复制的黄、品、青、黑四个单色分量的制版原版(通常称作菲林)。 完成以上色分解过程的设备有照相分色机、电子分色机和桌面出版系统。

2、印版制作的了解 不同的印刷方式印版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对于平版印刷方式,主要是阳图型PS 版的 晒制。它的制作步骤是:曝光→显影→水冲洗→除脏→拷版→擦显影墨→涂保护胶。 凹版印版的制作方法也有很多,有腐蚀制版法、雕刻制版法、复制制版法。其中腐蚀制 版法中的影写法的制作步骤是:碳素纸敏化处理→晒网线→晒阳图→过版→显影→填版→腐蚀→去胶膜和保护墨→镀铬。 丝网制版法有手工制版法、感光制版法。其中感光制版法中的直接制版方法的步骤是: 绷网→丝网前处理→涂布感光胶→晒版→显影→晾干、全面曝光→修边处理。 柔性印版材料不同,制作方法也不同,其中使用较广泛的是固体硬化型感光树脂版,它 的制作步骤是:曝光(包括主曝光、背面曝光)→冲洗→干燥→后处理→后曝光→防粘处理。 3、印刷材料的了解 (1)了解各种印刷承印物的用途、尺寸规格,及各种印刷用纸的印刷适性,如纸X 的 平滑度、吸墨性、含水量、丝缕方向、表面强度、白度、尺寸稳定性等等。 (2)了解印刷油墨的组成、用途及其印刷适性,如流动性、粘度、触变性、屈服值、 墨丝长度、干燥性能等等。 4、印刷过程的了解 (1)了解和掌握平版印刷的原理和特点。 平版印刷的工艺过程是:印刷准备(包括印刷用纸、油墨、润版液、水绒辊的准备、印 版质量的检查、色序的安排、装版、印刷压力的调整等)→试印刷→正式印刷。 (2)了解和掌握凹版印刷的原理和特点。 凹版印刷的工艺过程是:原材料的准备(包括承印物、油墨)→印版滚筒的安装→刮墨 刀的安装与调节→试印刷→正式印刷。 (3)了解和掌握柔性版印刷的原理和特点。 Y 印版 Y 阴片 Y 阳片 C 彩色原稿分解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