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合集下载

蒸馏与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与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与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的目的是掌握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液体的沸点与蒸馏过程的关系,并学会使用沸点仪测定液体的沸点。

二、实验原理蒸馏是一种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液体的沸点是恒定的,但不同物质的沸点却有所不同。

通过加热混合液体,使其沸腾,然后将蒸汽冷凝,得到纯净的组分。

沸点仪是一种用来测定液体沸点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液体沸点时的温度稳定性。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仪器:沸点仪、试管架、酒精灯、温度计、玻璃棒、玻璃管、烧杯等。

实验药品:苯酚、苯。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沸点仪洗净,并用温度计校准其零点。

2. 蒸馏苯酚:将苯酚放入沸点仪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苯酚开始沸腾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同时,将蒸馏出的蒸汽通过冷凝管收集。

3. 蒸馏苯:将苯放入沸点仪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苯开始沸腾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同时,将蒸馏出的蒸汽通过冷凝管收集。

4. 测定沸点:将沸点仪中的液体加热至开始沸腾,此时读取温度计的示数即为液体的沸点。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苯酚和苯的蒸馏,并测定了它们的沸点。

1. 苯酚的蒸馏加热苯酚时,观察到在82℃左右开始出现蒸汽,苯酚的沸点约为182℃。

2. 苯的蒸馏加热苯时,观察到在80℃左右开始出现蒸汽,苯的沸点约为80℃。

3. 沸点测定在蒸馏过程中,我们将温度计放入沸点仪中,当液体开始沸腾时,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苯酚的沸点为182℃,苯的沸点为80℃。

六、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验证了液体的沸点与其物理性质有关,不同物质的沸点是有差异的。

2. 通过蒸馏过程,我们成功地将苯酚和苯分离,并测定了它们的沸点。

3. 实验中使用的沸点仪和温度计的精确度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仪器的精确度。

4.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液体开始沸腾时的变化,这也反映了液体沸点与蒸馏过程的关系。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蒸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和操作方法。

3、学会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和提纯混合物。

4、准确测定液体的沸点。

二、实验原理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差异,通过加热使液体混合物汽化,然后将蒸汽冷凝为液体,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的一种方法。

沸点是液体的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

在一定压力下,纯液体有固定的沸点,而混合物的沸点通常会随着组成的变化而改变。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圈)、橡胶塞、玻璃管等。

2、试剂乙醇水溶液(体积比约为 1:1)四、实验装置图(此处绘制详细的实验装置图,包括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等的连接方式和位置)五、实验步骤1、仪器的安装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搭建蒸馏装置。

首先将铁架台放置平稳,固定好铁圈,然后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

将蒸馏烧瓶用橡胶塞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其底部与石棉网接触。

安装温度计,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将冷凝管通过橡胶塞与蒸馏烧瓶连接,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最后将接引管连接在冷凝管的出口,接引管的末端伸入锥形瓶中。

2、加料将约 100mL 的乙醇水溶液通过漏斗缓慢加入蒸馏烧瓶中,注意不要使液体从支管流出。

3、加热点燃酒精灯,先均匀预热蒸馏烧瓶,然后集中加热。

观察蒸馏烧瓶内液体的变化,当有蒸汽上升到温度计水银球时,温度计读数开始上升。

4、收集馏分当温度计读数稳定在一定值时,开始收集馏分。

调节火焰大小,使馏出液的速度控制在每秒 1-2 滴。

用干净的锥形瓶收集馏分。

5、停止蒸馏当蒸馏烧瓶内的液体剩余约 10-15mL 时,停止加热。

先移去酒精灯,然后停止通水。

6、拆除装置待装置冷却后,按照与安装相反的顺序拆除仪器,清洗并整理好实验台。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记录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读数变化。

2、计算收集到的馏分的体积。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
a:蒸馏速度太快,瓶内蒸汽压>大气压,烧瓶炸裂,造成
事故。 ������ b:被蒸馏物过热分解。
2、蒸馏装置的安装
注意接好冷却水的进出水管
3、蒸馏操作
顺序不 得有误
(1)加料 将待蒸液体工业乙醇30 ml倒入圆底烧瓶
安装好蒸馏装置 液体体积为烧瓶 容积的 2/3 ~ 1/3
将沸石小心放入圆底烧瓶
始馏温度: 纯度:
乙 醇
沸 终馏温度: 程 沸 蒸馏速度稳定在1~2 回收量及收率: 点 滴/秒时的温度:
六、注意事项
1. 加热速度的控制
开始加热速度可以快一点,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 沸腾,蒸汽逐渐上升,上升至水银球时,温度计水银柱急 剧上升,这时保持适当加热温度,使蒸汽不是立即冲出冷 凝管而是冷凝回流,水银球上保持有液滴,通常以蒸出液 滴出以每秒1-2滴为宜。
常压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蒸馏和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意义
2、掌握常压蒸馏的方法
3、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意义:
1、沸点 (boiling point, b.p.)
沸点:液体化合物在一定的温度下
蒸气压/mmHg*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乙醚 丙酮 水
具有一定的蒸汽压,将液体加热,
它的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当液体的蒸汽压增大至与外界施与
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指大气压)相
等时,就有大量的气泡从液体内部 逸出,即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
溴苯
为液体的沸点。
沸点与大气的压力相关

有机化学实验三蒸馏与沸点的测定

有机化学实验三蒸馏与沸点的测定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沸点和蒸馏的意义;(2)掌握蒸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操作方法;(3)掌握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蒸馏和沸点的意义;(2)微量法和常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主要实验仪器:温度计沸点管毛细管Thiele管(即b形管)酒精灯液体石蜡温度计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沸石主要化学试剂:95%乙醇(化学纯,b.p78.5)乙酸(化学级,b.p117.9)酒精(工业级,b.p78.2)四.实验装置图:微量法沸点测定管五.实验原理:1.定义:液体受热时,其蒸气压升高。

当蒸气压达到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

此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在此压力下的沸点。

2.测定沸点的原理:所谓蒸馏就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利用蒸馏可将沸点相差较大(如相差300C)的液态混合物分开。

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逸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

当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中的速度相等,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

它对液面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实验证明,液体的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

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部逸出,即液体沸腾。

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沸点(沸程0.5-1.5 oC)。

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测定纯液体有机物的沸点。

又称常量法。

但是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化合物,因为某些有机化合物常和其它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它们也有一定的沸点。

蒸馏是将液体有机物加热到沸腾状态,使液体变成蒸汽,又将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过程。

通过蒸馏可除去不挥发性杂质,可分离沸点差大于30 oC的液体混合物,还可以测定纯液体有机物的沸点及定性检验液体有机物的纯度。

实验1-3蒸馏与沸点的测定由于某...

实验1-3蒸馏与沸点的测定由于某...

实验1-3 蒸馏与沸点的测定1、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答:(1)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2)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再补加,切忌在加热过程中补加,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甚至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有时会引起着火。

(3)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因液体已被吸入沸石的空隙中,再加热已不能产生细小的空气流而失效,必须重新补加沸石。

2、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答: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3、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怎么处理?答: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同时补加沸石,再重新加热蒸馏。

如果不将冷凝管冷却就通冷水,易使冷凝管炸裂。

4、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答:蒸馏时加热过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馏瓶局部过热现象,使实验数据不准确,而且馏份纯度也不高。

加热太慢,蒸气达不到支口处,不仅蒸馏进行得太慢,而且因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或瞬间蒸气中断,使得温度计的读数不规则,读数偏低。

5、在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符合要求会带来什么结果?答: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气还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支管流出,测定沸点时,将使数值偏低。

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馏份,则按此温度计位置集取的馏份比规定的温度偏高,并且将有一定量的该收集的馏份误作为前馏份而损失,使收集量偏少。

如果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下或液面之上,测定沸点时,数值将偏高。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沸点测定的意义2 掌握常量法(蒸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操作技术3 掌握微量法测定沸点的操作技术4 了解蒸馏操作的应用二、实验原理1 沸点的定义:液态物质受热时,蒸汽压增大,当蒸汽压增大到和外界大气压或所给的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沸点。

2 纯的液态有机物有固定的沸点,沸程在0.5~1.5℃之间;不纯净的液体没有恒定的沸点,蒸馏过程中温度变化大。

3 蒸馏包括沸腾气化与冷却两个过程4 蒸馏操作的应用:(1)分离液体混合物蒸馏仅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相差较大时(≥30℃)才能有效地分离,沸点低者先蒸出。

(2)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沸腾时的温度)(3)提纯除去不挥发性杂质(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5 为消除过热和爆沸,必须加入止爆剂(助沸剂),引入气化中心。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仪器: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套管温度计直形冷凝管尾接管接收瓶(圆底烧瓶或磨口锥形瓶)电热套铁架台(带铁圈、铁夹)2 药品:工业酒精(b.p78.15℃)四、仪器安装仪器安装要求:(1)蒸馏烧瓶内的液体体积占烧瓶容积的1/3~2/3(2)仪器装配原则先下后上,从左至右(3)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与支管口的下缘持平(4)铁夹不应夹得太紧或太松,应夹在烧瓶的口径壁厚处(5) 130℃以上用空气冷凝管,130℃以下用水冷凝管冷凝(6)各仪器的轴线要求在同一平面上,整套仪器准确端正,无扭曲。

五、蒸馏操作(1)液体经由漏斗加入(2)加入沸石(3)检查是否造成密闭体系(4)先通冷凝水,后加热(5)控制蒸馏速度1~2滴/秒,收集馏分。

(6)烧瓶内残留0.5~1ml时,停止蒸馏或当温度骤降时停止蒸馏,千万不能蒸干,否则易发生事故。

(7)停止蒸馏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水(8)拆卸仪器与安装时相反。

七、思考题1.蒸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仪器的安装和蒸馏操作两部分的注意事项。

2.沸石的作用:沸石是多孔性物质,当加热液体时,孔内的小气泡形成气化中心,使液体平稳地沸腾。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熟悉蒸馏和测定沸点的原理,了解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意义(1)测定化合物的沸点(2)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3)提纯,除去不挥发的杂质(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掌握沸点测定的方法。

2 掌握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的使用方法,学会蒸馏装置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逸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

当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中的速度相等,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

它对液面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实验证明,液体的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

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

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但是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化合物,因为某些有机化合物常和其它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它们也有一定的沸点。

蒸馏是将液体有机物加热到沸腾状态,使液体变成蒸汽,又将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过程。

通过蒸馏可除去不挥发性杂质,可分离沸点差大于30 oC的液体混合物,还可以测定纯液体有机物的沸点及定性检验液体有机物的纯度。

三、药品和仪器药品乙醇仪器蒸馏瓶温度计直型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量筒四、实验装置主要由气化、冷凝和接收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1、蒸馏瓶: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1/3-2/3。

液体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宜。

(为什么)?在蒸馏低沸点液体时,选用长颈蒸馏瓶;而蒸馏高沸点液体时,选用短颈蒸馏瓶。

2、温度计:温度计应根据被蒸馏液体的沸点来选,低于100o C,可选用100o C温度计;高于100o C,应选用250-300o C水银温度计。

3、冷凝管:冷凝管可分为水冷凝管和空气冷凝管两类,水冷凝管用于被蒸液体沸点低于140 o C;空气冷凝管用于被蒸液体沸点高于140 o C(为什么)。

蒸馏及沸点的确定

蒸馏及沸点的确定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

借助蒸馏还可以测定化合物的沸点和定性地检验物质的纯度。

蒸馏是有机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操作训练。

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蒸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微量法测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蒸馏的基本操作。

4.练习蒸馏的仪器的装卸。

二、实验原理什么是蒸馏?蒸馏是一个过程。

即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它蒸发变为蒸汽,再把蒸汽冷凝。

蒸馏的目的:提纯、分离液体有机物。

要求:样品中各组分沸差30 C。

蒸馏的原理:(1)蒸气压、饱和蒸气压液体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液面逸出变为气体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蒸气压来度量。

实验证明,液体的蒸气压与体系中存在的液体量及蒸气量无关,只与温度有关。

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见图1)。

(2)沸点将液体加热,它的蒸气压就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图1)。

当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时就有大量气泡图2.2-1 温度与蒸气压关系图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

此时液体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b.p)。

显然,液体的沸点与外压有关。

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在大气压力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在其它压力下的沸点应注明压力。

例如水的沸点应记为100C(101324.7Pa)或95C(85326.1Pa)。

(3)共沸点纯净液体有机物在压力一定时有一定的沸点,但压力一定时混点一定者未必是纯净的液体有机物。

这是因为某些有机化合物常常和其他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它们也有一定的沸点。

例如:乙醇+水二元共沸物(含乙醇95.5%,含水4.5%, b.p78.2︒C)苯+乙醇+水三元共沸物(含苯74.5%, 乙醇18.5%,含水7.4%, b.p 90.7︒C)(4)利用蒸馏分离提纯液体有机物将混合液体蒸馏,先蒸出的主要是低沸点组分,后蒸出的主要是高沸点组分,不挥发性组分则留在瓶底。

由此将混合液体中各组分分开,但要注意:b.p30︒C。

三、仪器和药品仪器:圆底烧瓶(50ml)、蒸馏头、冷凝管、接引管、水银温度计、锥形瓶、电热套、铁架台、b形管、毛细管、小试管等药品:工业乙醇(每组20mL)、甘油、沸石等四、仪器装置蒸馏的仪器装置如图2.2-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沸混合物
有一定的沸点,但不是纯粹的有机化合物。
如95%乙醇就是一种二元共沸物,而非纯粹物 质,它具有一定的沸点和组分,不能用普通蒸 馏法分离。
纯水 沸点:100℃ 纯乙醇 沸点:78.4℃ 共沸混合物(沸点:78.1℃, 沸程73- 78℃) 各组分质量百分数:纯水4.5% 纯乙醇95.5%
定的蒸汽压,将液体加热,它的蒸
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液 体的蒸汽压增大至与外界施与液面 的总压力(通常指大气压)相等时, 就有大量的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 即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 的沸点。
溴苯
0 20 40 60 80 100120140 O 温度/ C 温度与蒸气压关系图 * 1mmHg=133Pa
温度计读数会突然下降。此时应停止蒸馏。
切记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它
意外事故。
六、本次实验的成败关键:
1、仪器装配符合规范 2、热源温控适时调整得当 3、馏分收集范围严格无误
七、安全须知
1、检查装置是否完好无损,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2、注意装置与大气相通 3、注意是否添加沸石 (不能中途添加; 要补加,需将液体冷至室温后再加。) 4、先停加热,稍冷后再停通水。
2、蒸馏装置的安装 3、蒸馏操作
装、拆各练习一次
将沸石小心放入圆底烧瓶 (1)加料 将待蒸液体工业乙醇180ml倒 顺序 入 不得 液体体积为 有误 圆底烧瓶 烧瓶容积的 (2)通冷却水 安装好蒸馏装置 2/3 ~ 1/3
(3)加热 观察并记录
(4)接收馏出液
前馏分与主馏分 要用不同的瓶子 接收

六、实验报告 目的 原理 实验预习报告 步骤 画装置图 数据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思考题

请同学们实验操作
通常所说的沸点是在0.1Mpa(即760mmHg)压力下液体的沸腾温度。
例如水的沸点为100oC,即指大气压为 760mmHg时,水在100oC时沸
腾。在其它压力下的沸点应注明,如水的沸点可表示为 95oC/85.3kPa。 注意: 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沸点。可初步 鉴定物质。但是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化合物, 因为某些有机共沸混合物也有一定的沸点。
沸点与大气的压力相关
沸点与大气压强成正比
二、实验原理及意义:
1、沸点 (boiling point, b.p.)
——液态物质的蒸汽压与其所处体系的 压力相等时的温度 物质处于沸点时: 液态物质沸腾 液态与气态平衡
纯净的液态物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均有 固定的沸点(共沸物) 不同化合物有不同的沸点 鉴别有机物 沸程范围反映液态物质的纯度
加热套
标准接口的磨口玻璃仪器
常压蒸馏装置的安装及要求
冷凝水出口
温度计水 银球位置

自下而上 从左到右 平稳端正 横平竖直 连接紧密 通大气
十字架 开口朝 上
接收瓶
冷凝水进 口
常 压 蒸 馏 装 置 的 拆 卸
从右到左 自上而下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1、接好冷却水的进出水管
注意检查进出水管、冷凝管是否完好 !
4. 称量计算回收率

将产品倒入量筒,记录产品的产量, 计算其产率。 测定纯度(用酒精计) 5、结束蒸馏 切断电源,停止加热 移去接收瓶, 关掉冷凝水 冷却后拆卸仪器
6、数据记录 乙 醇 沸 程 沸 点
始馏温度 终馏温度 蒸馏速度稳定在 1~2滴/秒时的温 度 纯度:
回收量及收率:
需的产品,记录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的第一滴
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该馏分的沸程。
--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常有低费点的先蒸
出,这部分蒸出液称为“前馏分”,也叫“馏头”
--纯的液体沸程一般不超过1-2℃
思考: 工业酒精蒸馏mL)液体时, 温度不变,即可停止蒸馏. 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含有高沸点杂质,在所 需馏分蒸出后,若继续升温,温度计读数会 显著升高, 若维持原来的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
实验三
常压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工业酒精的精制) 附加: 薄层层析板的制备
三峡大学医学院 化学教研室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蒸馏和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意义
2、掌握常压蒸馏的方法
3、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
4、掌握薄层层析板的制备方法

沸点
液体化合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具有一
蒸气压/mmHg*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乙醚 丙酮 水
2、蒸馏(distillation) ——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将 蒸气冷凝为纯净液体的过程
蒸馏的用途
液体物质的分离与纯化 测定化合物的沸点 回收溶剂或浓缩溶液 液体化合物 的沸点相差 较大(>30 oC)
常用术语 沸程: 始馏温度~终馏温 度 馏分:不同温度范围的馏出液 前馏分: 某一馏分之前的馏出液
3. 加热速度的控制
开始加热速度可以快一点,加热一段时间 后,液体沸腾,蒸汽逐渐上升,上升至水 银球时,温度计水银柱急剧上升,这时保 持适当加热温度,使蒸汽不是立即冲出冷 凝管而是冷凝回流,水银球上保持有液滴, 通常以蒸出液滴出以每秒1-2滴为宜。
3. 沸点记录与馏分收集

前馏分蒸完后,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所
蒸馏方法
常压蒸馏 适于沸点较低且比较稳定的液体化合物 减压蒸馏 适于沸点较高或较不稳定的液体化合物 水蒸气蒸馏
适于沸点较高(但有一定蒸汽压)、容易 分解且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的选择:
冷凝水
冷凝水
常压蒸馏装置
常压蒸馏装置的仪器介绍
冷凝管夹 十字架
蒸馏头
直形冷凝管 圆底烧瓶 铁架台 接液管 温度计
八、思考题
1、用蒸馏法测沸点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过高或过低,
将会有什么误差?
2、液体转入蒸馏烧瓶,应如何操作?不按此操作可能导致 什么后果? 3、蒸馏时为什么必须加入沸石等助沸物? 4、向冷凝管通水,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为什么?
5、蒸馏速度过快或过慢,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6、当加热后有馏出液时,才发现未通冷凝水,能否马上 通水?应如何正确处理? 7、判断:有恒定沸点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