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设计

合集下载

综采工作面设计范例

综采工作面设计范例

阳煤集团一矿S8101综采工作面3.3KV供电系统可行性论证报告74~年77年我公司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系统由660V提高到1140V这一电压等级运行了将近25年,在这期间还采取了综采放顶煤工艺产量由过去的1000万吨上升到1845万吨,本次采区电压由1140V提升到3.3KV是对供电系统电气设备又进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我公司领导先后去神符、兖州、晋城、淮南、唐山、大同等现已将采区供电电压提升到3.3KV的兄弟单位调研,最终决定选用:太矿生产的MGTY400-/930/3.3采煤机张家口煤机厂生产的SGZ880/1050工作溜张家口煤机厂生产的SGZ880/1050后部溜西北煤机二厂生产的SZZ-1000/400转载机西北煤机二厂生产的PLM-3000破碎机长沙变压器厂生产的KBSGZY-2000-6/3.3移动变电站德国贝克公司生产的KE3002-450组合磁力真空起动器山东泰安开关厂生产的BXBB500/3.3配套馈电开关天津电缆厂生产的MCPT-3.3KV3×95(mm)2电缆天津电缆厂生产的MCPT-3.3KV3×70(mm)2电缆天津电缆厂生产的MYPTJ-6KV3×95(mm)2电缆天津电缆厂生产的MYPTJ-6KV3×185(mm)2电缆一、方案布置从一矿丈八中央配供至采区供电距离为4500m,供电方式为185(mm)2电缆双回路供电。

3.3KV系统总负荷3630 KW。

(1140V系统负荷为2570KW),(660V系统250.7负荷KW)。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证:二、先进性3.3KV供电系统移动变电站一、二次馈电装置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工控机模式,具备过载、漏电、短路、缺相、漏电闭锁等保护并且直接显示在窗口上并有直观状态时间记忆显示控制。

采用程序语言直接由电控中央处理器CPU发出指令改变状态进行控制,整定方式由面板触模式按键输入,在一次二次装有各自一套PLC工控机,留有信号,闭锁等专用485接口。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位于我国某矿区,工程主要包括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拆卸、运输、安装及调试等工作。

工程涉及设备种类繁多,包括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等,总重量约2000吨。

工程计划于2023年4月1日开始,预计工期为3个月。

二、吊装管理(一)、吊装施工组织流程1. 吊装前准备:办理吊装手续,编制吊装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吊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2. 设备拆卸: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拆卸工艺,对设备进行拆卸,并做好标记,确保设备在安装时的正确位置。

3. 运输:根据设备尺寸、重量,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路线,确保设备安全、准时送达施工现场。

4. 吊装:根据吊装方案,进行设备吊装,包括设备起吊、移位、安装等。

5. 安装调试:设备吊装到位后,进行安装、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验收: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后,组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二)、现场吊装组织机构1. 吊装指挥部:负责整个吊装工程的指挥、协调、调度等工作。

2. 技术部:负责编制吊装方案,指导现场施工,解决技术问题。

3. 安全部:负责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吊装设备、工器具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队:负责具体吊装作业,包括设备拆卸、运输、吊装、安装调试等。

(三)、管理职责1.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对项目进度、质量、安全负责。

2. 技术负责人:负责吊装方案的编制、技术交底,解决现场技术问题。

3. 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安全监督,制定安全措施,预防安全事故。

4. 施工队长:负责组织施工队按照吊装方案进行作业,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5. 施工人员:负责具体作业,遵守施工纪律,确保施工安全。

三、工器具的选用根据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及需求,以下是对工器具的选用要求:1. 起重设备:- 汽车起重机:选用具有足够起重能力的汽车起重机,确保能够满足最大设备的起吊要求。

- 桥式起重机:在室内或有限空间内,使用桥式起重机进行设备吊装。

综采工作面设计

综采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第二节煤层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3上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巷道、切眼掘进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变化不大,煤层平均厚度为7.2m,煤层以亮煤为主,少量镜煤和暗煤,玻璃光泽,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型煤。

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煤层情况表表2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表表3附图一:311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影响:该面煤岩层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小背斜(张庄背斜),背斜西翼走向105°,倾向15°,煤岩层倾角平均10°;背斜东翼走向168°,倾向78°,煤岩层倾角平均10°;根据巷道的实际揭露资料,工作面内构造比较简单,除面北部的巷道揭露断层情况表表4DF12和西部的F29断层外,只在工作面切眼上部揭露一条落差1m的正断层f1,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影响不大,另根据物探资料,在工作面中部有一条落差0~3m的正断层,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在回采过程中预计还会揭露个别小断层。

巷道揭露及物探探明的断层情况详见下表:二、褶曲情况及对回采影响根据现有地质资料,本面基本上无褶曲影响。

三、其它因素对回采影响根据现场工作面掘进巷道实际观察,工作面没有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

附图二:1、311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1:1000)2、3111工作面皮带顺槽下帮、轨道顺槽上帮、切眼西帮巷道素描图(1:500)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一、含水层分析影响回采的含水层主要有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3煤底板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

1、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根据副井实测资料,3煤顶板砂岩含水层累计厚度为29.1m,分为两段:第一段位于3煤以上4.6m,厚度为15.6m;第二段位于煤3以上26.15m,厚度为8.9m。

3煤底板砂岩含水层厚36.18m。

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第一章编制依据1、二○一一年版《煤矿安全规程》2、二0一零年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3、《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4、《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地质报告》5、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6、同煤集团矿井采掘生产技术管理办法7、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图第二章矿井概况一、矿井简介树儿里井田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境内小京庄乡树儿里村南部,距大同市城区西南87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7′54″~112°39′18″,北纬:39°48′28″~39°48′47″。

西部8Km处有右玉至山阴的柏油路,距山阴县岱岳镇45km,在岱岳镇交于大(同)—运(城)公路及北同蒲铁路,北距109国道约23km。

井田内地形平坦,村与村之间有公路相通。

井田位于洪涛山脉的西侧,非梁峁状黄土丘陵区。

为缓坡丘陵,是黄土覆盖在波状起伏的丘陵古地形上而成。

地势总体为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

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处,海拔148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相对高差为。

井田内主要河流有酸茨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无水,只在雨季才有短暂洪流,向西注入原子河,原子河向东南归入桑干河。

井田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流。

井田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南北宽,井田面积。

地质资源量为,工业资源储量为。

设计资源储量为,设计可采储量为。

矿井设计规模为a。

矿井服务年限为,本矿井为单水平开采,水平服务年限为。

二、井田开拓方式本井设计按照调整后井田开拓方式为:新掘主斜井、将原副斜井改为回风斜井、原主斜井调整为副斜井,三个井筒位于一个工业场地内。

原有主斜井坡度25°,斜长428米,砌碹,半圆拱断面,净断面,兼并重组后,将其功能调整为副斜井,由于原有井筒采用砌碹支护,受井筒断面的制约也无法对提升设备进行改造,在确保井筒墙体稳定性和满足支架宽度与提升高度的前提下,拆除井筒内原有胶带,对原主井井筒进行扩刷,铺设30kg/m单轨,提升方式为单钩串车提升,主要担负全矿井提矸、下料等任务,兼做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1212综采工作面设计

1212综采工作面设计

1212综采工作面设计第一章工作面地质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臵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名称1212综采工作面地面标高1655.5-1629.2m 井下开采深度1150-1400m地面相对位臵及建筑物地面位臵为石仙岩沟西北部山梁,地表均为山地森林覆盖区,无公路、建筑物、水体等。

开采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井下相对位臵及掘进时对地面设施的影响1212综采工作面:南部间隔30米为1210采空区;东部为北采区运输、回风巷;北部为实体煤,距法定边界最近处50米;西部距矿界线最近点30米。

整体位于井田西北部。

因地表为山地森林所覆盖,无公路、建筑物、水体等,开采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走向西南-东北走向长186m 倾向西-东倾向长1860 m本工作面可采长度1830米,工作面长186米,可采储量106.9746万吨。

第二节煤层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3上层煤,该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的顶部,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两顺槽、切眼掘进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变化不大,厚度2.2~2.6m,均厚2.4m,9号和10号煤之间夹一层0.1m厚的泥岩层,9+10#煤为中灰、高硫特低磷、发热量高的贫瘦煤,是较好的动力用煤;主要物理性质:黑色、强玻璃状光泽,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阶梯状与参差状断口,性脆,裂隙较发育。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9+10#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灰色,厚层状,质坚硬,性脆,一般含有燧石层及透镜体。

厚度为2.50~10.00m,平均厚7.05m。

抗压强度29.5~136.6MPa,均值32.2~53.9 MPa;抗拉强度0.85~4.70 MPa,均值3.30~4.10 MPa;抗剪强度4.54~12.35 MPa,均值5.87~10.82 MPa,为难冒落的坚硬顶板。

局部K2石灰岩与煤层之间夹1.0~1.4米的黑色泥岩层(俗称“小青顶”),极不稳定,易垮落。

9+10号煤层上部分布有2号煤层和6号煤层。

2号煤层距9+10号煤层60.85~99.86m,平均80.35m,煤层厚度0.00~1.18m,平均0.63m,含0~1夹矸,结构简单。

综采工作面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1. 组织架构设计本项目施工组织架构将按照岩层条件、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分析,分别设立生产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安全质量部、后勤保障部等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配合关系。

2. 工作任务安排生产管理部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和落实,技术质量部负责综采工作面的施工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安全质量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后勤保障部负责配合各部门工作所需的物资保障和人员支持等。

3. 施工进度控制制定综采工作面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周密的施工协调和管控,确保施工任务按时完成。

二、安全技术措施1. 安全防护设施在综采工作面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标识、安全警示牌、安全通道等,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 作业环境保障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严格执行作业环境保障措施,如通风、照明、排水等。

3. 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落实施工作业人员的上岗证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安全作业意识和技能。

4.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保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综采工作面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采工作面的安装施工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比较复杂和危险的工作。

因此,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落实。

以下是综采工作面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继续分析:5. 安全监测对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估,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灾害防治措施。

6. 职业健康保护在施工现场设置职业健康检测点,对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进行定期检测,并针对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7. 设备安全管理对参与施工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严禁使用不合格的设备进行施工作业。

8. 安全信息报告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巡检,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并且建立健全的事故隐患报告和处理机制。

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供电系统设计设计校验:解炜机电科长:徐意源机电副总:刘强机电矿长:侯国俊目录一、原始资料 (1)1、巷道布置及掘进方法 (1)2、运输及通风系统 (1)3、电源及负荷 (1)二、工作面配电点与移动式变电站位置的确定 (2)三、供电系统拟定 (2)四、负荷统计与变压器选择 (4)1、选择向皮带供电的660V移动式变电站(1#移变) (4)2、选择向掘进机供电的移动式变电站(2#移变) (4)五、供电电缆的选择 (4)1、确定电缆的型号和长度 (4)2、电缆主芯线截面的选择 (5)(1)向移动式变电站供电的高压电缆选择 (5)(2)低压电缆截面的选择 (7)六、短路电流的计算 (11)1、短路回路阻抗计算 (12)七、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15)1、掘进机配电箱的整定 (15)2、移动式变电站低压侧自动空气开关的整定 (15)3、高压配电箱的整定 (16)附录1 矿用660/1440V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结构尺寸及主要技术参数 (18)附录2 煤矿用6/10kV移动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简介 (19)附录3 35KV地面变电所8000KVA电力变压器参数 (21)附录4 电缆电阻统计表 (22)参考文献 (24)一、原始资料1、巷道布置及掘进方法1001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全长180m,一次采全高3.27米。

综采工作面回采用MCTY-300/700采煤机。

采取三班生产,一班检修的工作方式。

每日回采进米6米。

2、运输及通风系统运输顺槽回采出煤通过1部SGZ830/500型刮板输送机→SZZ830/200转载机→SSJ100/8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集中1部皮带→主斜井皮带→地面架空皮带,最后送入工业场地。

工作面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运输,由无轨胶轮车由辅运大巷→辅运顺槽→工作面。

顺槽通风系统的新鲜风流由主斜井→集中运输皮带大巷→1001运输顺槽→工作面→1001回风顺槽→1001回顺回风绕道→总回风大巷→最后通过风机排至地面。

21127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6011

21127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6011

21127综采工作面供电方案设计一、概况:(一)21127综采工作面为21采区12#煤第三亚阶段北翼回采工作面,南东至21采区21126外上山,北西至工业广场保安煤柱线,上覆7#煤2172、2174、2176采面早已回采结束,本阶段对应的21125上、下分层采面已回采结束。

下伏14#煤尚无工程。

(二)回采工作面采用MG200/600-WD型机械采煤机,并采用ZY3800/15/33型掩护式液压支架管理顶板。

(三)煤的运输方式:1.采面采用SGZ 764/2×250型刮板输送机。

2.21127运巷采用SGB-40T/2×55刮板输送机、SPJ-1000/2×75型胶带输送机。

3.214石门采用3部SPJ-800/55型胶带输送机运至煤仓,进入主运输系统。

21127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布置表二、移动变电站位置的确定:(一)根据21127采面工作面巷道布置设计和采区变电所的分布情况,在214石门安设移动变电站对采面进行供电,供电电源来自1400变电所,供电方式采用干线式。

(二)供电线路分高压和低压两路,高压电缆从1400变电所→214石门,低压电缆沿214石门→21127运巷→21127采面。

三、负荷统计及变电站容量选择(一)负荷统计(二)动力变电站的选择1.移动变电站容量、台数的确定:使用2台移动变压器,分组对综采工作面进行供电,具体分组容量计算如下:1)I组:采煤机、采面刮板输送机。

总负荷:∑P=598.5+500=1098.5KwN按需用系数法(式1-1)验算变电站容量是否满足需求:wmdeNcaK P S cos∑=(1-1)式中 :S ca ——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kVA ;∑N P ——具有相同需用系数K de 的一组用电设备的额定负荷之和,kW; ϕcos wm ——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查表6-2,取ϕcos wm =0.7; K de 需用系数,查表6-2,取K de =0.6求得KVA 57.9417.06.05.1098S =⨯=ca 由S ca =941.57KVA <S e =1000KVA ,可得使用KBSG-1000/6型移动变电站可以足供电容量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30201综采工作面设计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编制:二〇一六年四月十日目录第一节工作面概况3第二节地貌概况4第三节煤层与围岩性质4一、煤层性质 4二、围岩性质 4第四节水文地质5一、水文地质条件5二、回采期间涌水量预计方法及预计涌水量6第五节影响采掘的其它地质因素7一、瓦斯 7二、煤尘 7三、煤的自燃性7第六节巷道布置及掘进安排7第七节工作面布置及参数要求8一、工作面的几何参数9二、巷道的布置9第八节工作面支护及设备选型11一、工作面的支护11二、输送机13三、转载机13四、破碎机14五、液压支架 14六、超前支架 16七、顺槽输送机17八、自移装置 17九、阻化多用泵17十、隔爆型潜污水电泵18第九节容量计算19一、工作面负荷统计19二、变压器容量选定19三、将胶带输送机和牵引绞车用一台变压器,编号为3#,其计算容量为:20第十节供电方式、供电设备及电缆选型配备20一、供电方式及供电设备的确定20二、工作面设备的电压等级21三、综采工作面主要低压电缆的选择 21第十一节生产系统23一、回采运煤路线23二、掘进运煤路线23三、辅助运输 23四、回采工艺 24五、工作面工序安排24六、回采方式 24第十二节通风系统24一、通风 24第十三节安全技术措施26一、一般规定 26二、预防破碎性顶板安全技术措施29三、“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测安全技术措施29四、机电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32五、工作面处理大块煤(矸)安全措施34六、工作面、上下端头出口防片帮、冒顶安全技术措施35七、综采工作面使用供电安全技术措施39二、作业前的准备40三、设备操作及检修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41四、大型设备起吊安全技术措施42五、控制刮板输送机上下窜动时行人安全技术措施43六、扶倒架、处理咬架安全技术措施45七、工作面机头(尾)拉底、飘溜、起桥安全技术措施47八、联巷、尾巷管理措施48九、防止液管崩裂等设备误伤人措施 48十、拉设备列车安全技术措施48二、设备安全 50三、人员安全 51四、拉列车后续工作53五、防跑车措施54六、设备列车文明生产管理措施54七、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55八、个人防护安全技术措施55九、其它安全管理技术措施57第十三节灾害预防及应急预案60一、灾害预防 60二、火灾防治 61三、瓦斯防治 64四、煤尘防治 65五、顶板灾害防治66六、灾害预防措施67第一节工作面概况矿井30201工作面位于302盘区东部,为302盘区首采工作面,工作面地表高程范围为+1155m~+1215m,工作面标高为+1085m~+1103m,煤层埋深厚度52~130m,平均埋深89m。

工作面范围内分布有1号地质钻孔,邻近有5-7钻孔,预计上覆基岩厚度50~98m,松散层厚度0~32m。

,走向平均坡度不足-1°,北临井田北部边界线,西临30202工作面(未形成),南临3-1煤辅助运输巷,东临原301盘区30112工作面采空区。

30201工作面均采用“刀把子”回采。

30201工作面切眼开口在30201回风顺槽2344米处,切眼走向长度以178米推进402米时,正常回采。

30201工作面位于辅运大巷4800米处。

矩形断面,工作面主运顺槽长2250m 宽,高3m,净断面。

工作面辅助运输顺槽长2250m,宽,高3m,净断面。

工作面回风顺槽长2250m,宽,高3m,净断面。

三巷均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工作面倾向长295m,走向长约2250m 。

可采煤层为3-1煤层。

3-1煤层厚度~,平均厚度。

30201可采储量万t。

此工作面对应的地表从井上下对照图上看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主要对地面的坟墓及水塔存在影响,地面道路为简易土路,可以通过采后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理。

第二节地貌概况30201工作面地表主要为风积沙丘地貌,整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工作面地势南部相对较平缓,工作面整体范围内被车尔沟主沟及其3条支沟侵蚀严重,沟深最深达35m,沟底有基岩出露,工作面范围内地表多为沙地或农耕地,植被覆盖率差。

工作面主运顺槽距切眼100m范围内上覆有坟4座,工作面南部地表有1座水塔,工作面地表范围内有3条简易小路,无电力线、通讯线路等。

工作面地表高程范围为+1155m~+1215m,工作面标高为+1085m~+1103m,煤层埋深厚度52~130m,平均埋深89m。

工作面范围内分布有1号地质钻孔,邻近有5-7钻孔,预计上覆基岩厚度50~98m,松散层厚度0~32m。

第三节煤层与围岩性质一、煤层性质30201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延安组第三段3-1煤层,该面煤层厚度~,平均,属中厚煤层,倾角1°~3°,平均1°,属缓倾斜煤层。

夹矸1~2层,一般1层。

煤类以不粘煤(BN31)为主,块状、沥青光泽、条痕为褐黑色、棱角状、参差状断口、条带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属半暗~半亮型煤。

二、围岩性质1.顶板:直接顶为粉砂岩,厚度米,灰色,有水平互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变形层理,含钙。

老顶为细粒砂岩,厚度米,灰色,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及暗色岩屑,含云母,泥质胶结,有平行层理和脉状层理。

2.底板直接底为粉砂岩,厚度米,灰色,具水平层理,含大量植物化石,夹有煤屑及煤包体,底部含钙。

老底为细粒砂岩,厚度米,灰白色,微波状斜波层理,顶部夹深灰色粉砂岩薄层。

第四节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条件1.含隔水层特征直接充水含水层为3-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为承压水,顶板含水层段主要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厚~,平均厚,砂岩厚~,平均厚.其主要含水层为3-1煤层顶板砂岩,岩性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为粗粒),泥质胶结、裂隙不发育,砂岩厚0~,平均厚。

该段渗透性差,富水性极弱。

据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s·m(水7-6),渗透系数d,水位标高,具承压性,矿化度l,属HCO3~Na型水。

2.相邻区域涌、积水情况东部为30112工作面采空区,30112工作面回采期间最大涌水量为34m3/h,正常涌水量为8~12m3/h。

工作面北部上覆为2-2上煤层20103工作面采空区,根据我矿在30201工作面各顺槽及切眼对采空区施工钻孔,钻孔内有少量漏风,其中切眼2段钻孔内涌水较大,切眼1段有少量积水涌出,水量均匀,目前正处于疏放中。

工作面0-1800m 范围内上覆分布有2-2上煤火烧区,经施工疏放钻孔验证,仅回风顺槽1700-1800m 及主运顺槽400-500m 范围内钻孔有较大涌水,目前水量较小。

3.面内及周围钻孔工作面分布有1号钻孔,相邻范围分布有5-7钻孔,封孔质量均合格。

4.涌水形式分析预计回采期间涌水形式为煤帮渗水、顶板淋水、采空区涌水,以采空区涌水为主。

二、回采期间涌水量预计方法及预计涌水量1.采用大井法计算涌水量: 辅助公式:r +R =。

R 0式中: K 为渗透系数; h0为动水位高度; r0 为系统半径;R0 为影响半径;H 为含水层厚度; Q 为正常涌水量;M 为煤层厚度。

2.工作面涌水量计算工作面最低标高为 1085m, 3-1煤层顶板含水层为承压水含水层, S = , H = K = /d; r0 =677m R =34m R0 = r0 + R =711m 。

将有关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得: Q= 124m 3 /d= m 3 /h 。

οοοr R h M M H KQ lg lg )2(366.12---=KS R 10=4b a y r +=ο3.涌水量确定工作面上覆2-2上煤层采空区内积水分布情况不清,现有钻孔无法准确分析采空区内积水情况,综合考虑确定工作面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涌水量35m3/h。

第五节影响采掘的其它地质因素一、瓦斯煤层中瓦斯、二氧化碳大部分为零,氮气含量分布不均,最高为100%。

最低为%,本煤层属二氧化碳-氮气带。

二、煤尘井田内可采煤层煤尘爆炸样的火焰长度均大于40mm,抑制岩粉用量40%-75%,均有爆炸危险。

在掘进过程中应限制风速,加强综合防尘工作,防止煤尘爆炸事故发生。

煤的容重为m3.三、煤的自燃性煤层具有自燃发火的倾向,煤的自燃发火期为3个月左右。

第六节巷道布置及掘进安排巷道采用矩形断面。

30201三条巷道坐标分别为:主运顺槽开口坐标为:X=, Y=.932 方位为:334°50ˊ32〞;30201辅运顺槽开口坐标为:X= Y=.278 方位为:334°50ˊ32〞;30201回风顺槽开口坐标为:X=, Y=.441 方位为:334°50ˊ32〞。

主运断面尺寸为长×宽×3m=,辅运和回风顺槽断面尺寸为长×宽×3m=,巷道均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掘进方式采用综掘机掘进。

根据巷道围岩特性及服务时间,井下回采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开切眼采用顶部锚杆支护,开切眼宽度较大可根据情况增加锚索。

附:30201工作面巷道断面尺寸及支护方式见表巷道断面联巷和倒车硐室对照表第七节工作面布置及参数要求一、工作面的几何参数30201工作面的回风为30112工作面的辅运顺槽,该顺槽已形成,走向长度为2354米,倾斜长度为295m,主运顺槽宽度为,回风顺槽和辅运顺槽掘宽为。

掘高依据煤层的厚度,约为米。

二、巷道的布置1.主运顺槽30201工作面主运顺槽设计长度4787米,开口位置位于辅运大巷4800m。

开口坐标为X=, Y=.932 方位为:334º50ˊ32〞;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工程量为2250m。

设备列车胶带输送机设在此巷。

作为工作面的进风巷。

2.辅运顺槽30201工作面辅运顺槽设计长度为1250m,开口位于辅运大巷4812m。

开口坐标为X= Y=.278 方位为:334º50ˊ32〞;主要用于工作面的辅助运输及进风巷道。

3.回风顺槽30201工作面的回风为30112工作面的辅运顺槽,该顺槽已形成,走向长度为2354米。

4.切眼待工作面顺槽施工到位后以方位为:334º50ˊ32〞施工,断面为矩形宽高3m形成切眼。

附:工作面设计平面图30201工作面平面图5.回撤通道30201工作面辅回撤通道开口位于主运顺槽100米处,宽米,矩形断面,X= Y=.096 方位为:64º50ˊ32〞掘至回风顺槽。

主回撤通道开口位于30201主运顺槽125米处,宽米,X= Y=.266 方位为:224º50ˊ32〞矩形断面,掘至回风顺槽。

在两回撤通道之间平均位置(65米)掘3个联巷方位为:334º50ˊ32〞。

两巷均采用锚杆、锚索、锚网联合支护。

6.联络巷30201辅运和主运联巷从100米开始每400米掘一个。

掘宽米,掘高3米,断面m2 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