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氧指数测定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材料氧指数测定实验

材料氧指数测定实验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综合设计性实验
(设计书)
实 验名称材料氧指数测定实验
实 验班 级安全工程1001
实 验 人 员李东升
电话
日期2013年5月19日
一、简表
实验名称
材料氧指数测定实验
实 验 组 成 员
序 号
姓名
联 系 电 话
实 验中 的分工
签名
1
李子良
2
李东升
3
李江涛
4
李国源
626182
实验摘要
本次试验是测定塑料制品的氧指数,试验要求使用M606B型氧指数测定仪器,在氧氮.
点燃试样:用点火器从试样的顶部中间点燃(点火器火焰长度为1-2cm),勿使火焰碰到试样的棱边和侧表面。在确认试样顶端全部着火后,立即移去点火器,开始计时或观察试样烧掉的长度。点燃试样时,火焰作用的时间最长为30s,若在30s内不能点燃,则应增大氧浓度,继续点燃,直至30s内点燃为止。
确定临界氧浓度的大致范围:点燃试样后,立即开始记时,观察试样的燃烧长度及燃烧行为。若燃烧终止,但在1s内又自发再燃,则继续观察和记时。如果试样的燃烧时间超过3min,或燃烧长度超过50mm(满足其中之一),说明氧的浓度太高,必须降低,此时记录实验现象记“×”,如试样燃烧在3min和50mm之前熄灭,说明氧的浓度太低,需提高氧浓度,此时记录实验现象记“Ο”。如此在氧的体积百分浓度的整数位上寻找这样相邻的四个点,要求这四个点处的燃烧现象为“ΟΟ××”。例如若氧浓度为26%时,烧过50mm的刻度线,则氧过量,记为“×”,下一步调低氧浓度,在25%做第二次,判断是否为氧过量,直到找到相邻的四个点为氧不足、氧不足、氧过量、氧过量,此范围即为所确定的临界氧浓度的大致范围。

保温材料氧指数燃烧测定实验

保温材料氧指数燃烧测定实验

保温材料氧指数燃烧测定实验保温材料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热量传递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设备等领域。

然而,由于保温材料往往是有机材料,其燃烧性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对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氧指数燃烧测定实验。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氧指数。

氧指数是指某种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维持燃烧的最低氧气浓度。

氧指数越高,表示材料对氧气的依赖程度越低,即燃烧性能越差。

氧指数燃烧测定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氧气浓度和样品燃烧速度之间的关系来评估材料的燃烧性能。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待测保温材料制成一定尺寸的试样,通常为矩形条状。

然后将试样固定在一个垂直的支架上,并将其下端点燃。

在试样燃烧的同时,通过控制供氧系统中的氧气浓度,逐渐减少氧气含量,直到试样停止燃烧。

此时的氧气浓度即为该材料的氧指数。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控制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首先,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其次,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排除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此外,还需要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氧指数燃烧测定实验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安全性。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类型的建筑保温材料对氧气浓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建筑物内部的保温材料应具备较高的氧指数,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延缓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氧指数燃烧测定实验常常和其他性能测试方法一起使用,以全面评估保温材料的性能。

例如,还可以进行热导率、热传导系数、抗压强度等方面的测试,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保温材料氧指数燃烧测定实验是评估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氧指数,从而判断其燃烧性能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结合其他性能测试方法,综合评估保温材料的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氧指数的测定【范本模板】

氧指数的测定【范本模板】

氧指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JF—3型氧指数测定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明确氧指数的定义及其用于评价材料相对燃烧性的原理。

3、掌握运用JF—3型氧指数测定仪测定常见材料氧指数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氧指数法模拟材料在大气中的着火条件,如大气湿度、温度、气流速度等,让试样在不同浓度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点燃燃烧,测出能维持试样燃烧50mm或者燃烧时间为180s时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亦称氧指数)。

三、实验仪器1、JF—3型氧指数测定仪燃烧筒、试样夹、玻璃罩、流量测量和控制系统、氧传感器、氧浓度测试系统2、气源纯度为≥99.99%的氧气、纯度为≥99.99%的氮气3、点火器点火器内芯为中空铜芯,可长期火焰朝下点燃使用,但不可以自动打火,需用打火机引燃。

点火器内气体用完后,可在商店购买成品气体.4、秒表、排烟装置四、实验准备1、仪器的安装(1)把仪器放入通风橱内或者工作平台上。

(2)把配置的橡胶管一端分别插入仪器背面O2、N2接口,另一端对应插入O2、N2钢瓶接口;尼纶管(白色管子)一端接燃烧柱底座,另一端接背面O2+N2接口.(3) 取出燃烧筒内金属网,放入配给的玻璃珠,再放入金属网、试样夹,套上玻璃燃烧筒。

2、仪器的校正(1) 校正满度:接通仪器电源,开启已知氧浓度值(该实验所用氧气的浓度为≥99.99%)的氧气瓶总阀并调节减压阀,使压力值为0。

2-0.25MPa;顺时针调节仪器面板右下角“稳压"阀,使仪器压力表指示值大约在0.1-0。

15MPa 之间,逆时针调节右边压力表上方的“流量"旋钮,使流量计指示值为10L±0。

5L/min,此时仪器数显表显示的数值应符合已知氧浓度值,否则应调节“满度”,使数显值与钢瓶中的氧气浓度一致。

(2)“满度”校准完毕后,将氧气流量全部关闭,氮气流量全部打开到10L,此时如果数显表数字能在1。

0以下,说明仪器是准确的,然后就可以做实验了;如果数值在1。

氧指数检测作业指导书

氧指数检测作业指导书

氧指数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了解材料的热物理特性,为合理使用与选择有关的功能材料提供依据。

2、范围适应于测定匀质保温及墙体材料。

3、执行标准3.1《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1部分:导则》 GB/T 2406.1-20083.2《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 GB/T 2406.2-20094、仪器设备4.1氧指数测定仪SK-YZS75/精度:±5%,测量范围:0-80%;输入压力:0.25-0.4MPa。

4.1.1设备要求:a)气体98%纯度的氧气和氮气,含氧气20.9%清洁空气(体积分数)。

除非试验结果对混合气体含湿量不敏感,否则含湿量应小于0.1%(质量分数)。

b)夹具应平滑,使上升气流受到干扰最小。

c)燃烧筒高(500±50)mm,内径(75至100)mm,顶端限流孔,收缩口直径40mm,高10mm,排气流速至少90mm/s。

d)气体测试与控制装置,测量燃烧筒混合气体氧浓度(体积分数),准确至±0.5%,当在23℃±2℃通过燃烧筒气流为40mm/s±2mm/s时,调节浓度精度±0.1%。

e)点火器,末端2mm±1mm能插入燃烧筒并喷出火焰点燃试样,燃料未混入空气的丙烷,当管子垂直插入时,应调节燃料供应量以使火焰向下喷射16mm±4mm。

4.2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和环境要求检验人员应是通过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

试验环境:温度(23±2)℃。

6、试样要求6.1应按材料标准进行取样,所取样品至少要能制备15根试样,也看按GB/T 2828.1-2003或ISO 2859-2:1985进行。

6.2已知氧指数在±2以内波动的材料,需要15根试样,对于未知氧指数的材料,或显示不稳定燃烧特性的材料,需15至30根试样。

氧指数试验作业指导书

氧指数试验作业指导书

WX057: LFY-606氧指数测定仪作业指导书一. 操作步骤:1.组装好点火器。

(点火头配购合适的瓶颈打火机气体,如553324号的韩国宝利来高级打火机气体)。

注意:点火卡盘要装正,不要有气体泄漏!2.试验装置检查:将控制箱后盖板下端两侧分别与氧气瓶、氮气瓶连接。

其中与前面板对应的右侧为氧气管,左侧为氮气管。

将后盖板下端正中的气管与与混合气体供应阀相连。

首先顺时针旋紧氮气、氧气流量控制阀,关闭混合气体供应阀,然后打开氮气、氧气气瓶供气阀观察氮气、氧气流量计的浮子是否固定不动,若不动说明装置不漏气。

关闭所有阀门,准备试验。

3.试样氧浓度的初步选择;当试样氧指数值完全未知时,可将试样在空气中点燃,如试样迅速燃烧,则氧气浓度可以从18%左右开始。

如果试样缓和的燃烧或燃烧的不稳定,选择初始氧浓度大约21%。

若试样在空气中不能继续燃烧。

选择初始氧浓度不小于25%。

据此推定的氧浓度,从标准GB/T5454—97附录B中查出相应的氧流量和氮流量。

4.将试样装在试样夹中间并加以固定,然后将试样夹连同试样垂直安插在燃烧玻璃筒内的支架上。

5.先打开氧气、氮气瓶阀门,再打开混合气体供气阀。

用氮、氧气流量调节阀调节从附录B中查出的相应的氧气和氮气流量,让调节好的气流在试样点火之前流动冲洗燃烧筒至少30s,在点火和燃烧过程中保持此流量不变。

6.用点火器点燃试样:将点火器头上方的阀头按逆时针方向打开,用打火机从气嘴细长管口处点燃点火器。

将点火器伸入燃烧玻璃筒内在试样上点火。

待试样上端全部点燃后(点火时间应控制在10—15s内),移去点火器,顺时针方向关闭点火器阀头,并立即开始测定续燃和阴燃时间,随后测定损毁长度。

7.初始氧浓度的测定:以任意间隔为变量,以“升—降法”按下述步骤进行:7.1.试样点燃后立即熄灭,续燃、阴燃时间不到2min,或者损毁测定不到40mm时,都是氧浓度过低,记录反应为“0”,则必须提高氧浓度。

7.2.试样点燃后立即续燃、阴燃时间超过2min,或者损毁测定超过40mm时,都是氧浓度过高,记录反应为“×”,则必须减小氧浓度。

实验报告 材料的氧指数

实验报告 材料的氧指数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检查气路,确定各部分连接无误,无漏气现象。
2.确定实验开始时的氧浓度:根据经验或试样在空气中点燃的情况,估计开始实验时的氧浓度。如试样在空气中迅速燃烧,则开始实验时的氧浓度为18%左右;如在空气中缓慢燃烧或时断时续,则为21%左右;在空气中离开点火源即马上熄灭,则至少为25%。根据经验,确定该地板革氧指数测定实验初始氧浓度为26%。氧浓度确定后,在混合气体的总流量为10l/min的条件下,便可确定氧气、氮气的流量。例如,若氧浓度为26%,则氧气、氮气的流量分别为2.5l/min和7.5l/min。
1.材料剪裁的情况不够好或者材料表面不够平整光滑,影响燃烧的结果。
2.实验过程中压力表因机器自身或外界触碰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的结果。
3.气流比调定后没有等够足够的时间,使测试时燃烧气体中的氧含量与气体不符。
4.点火器火焰长度过大导致点火器从试样顶部的边缘开始点燃材料从而引起测量误差。
5.点火时深入材料的距离和在材料上的方位不符合要求影响燃烧时间和燃烧长度的测定。
79.5
77
76.5
76
75.5
燃烧时间(s)
31
50.9
134
87
13
24
105
90
燃烧长度(mm)
6
8
50
50
5
35
50
50
燃烧结果
O
O
X
X
O
O
X
X
回装绳:OI=(19.5%+20%)/2=19.75%<27%属易燃物品
地板革:OI=(23.5%+24%)/2=23.75%<27%属易燃物品
七、误差分析
7.在上述测试范围内,缩小步长,从低到高,氧浓度每升高0.4%重复一次以上测试,观察现象,并记录。

极限氧指数的测试

极限氧指数的测试

极限氧指数的测试实验一材料的氧指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明确氧指数的定义及其用于评价高聚物材料相对燃烧性的原理;2.了解HC-2型氧指数测定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运用HC-2型氧指数测定仪测定常见材料氧指数的基本方法;4.评价常见材料的燃烧性能。

二.实验原理物质燃烧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不同的可燃物,燃烧时需要消耗的氧气量不同,通过对物质燃烧过程中消耗最低氧气量的测定,计算出物质的氧指数值,可以评价物质的燃烧性能。

所谓氧指数(Oxygen index),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即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表示(即在该物质引燃后,能保持燃烧50mm长或燃烧时间3min时所需要的氧、氮混合气体中最低氧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作为判断材料在空气中与火焰接触时燃烧的难易程度非常有效。

一般认为,OI<27的属易燃材料,27≤OI<32的属可燃材料,OI≥32的属难燃材料。

HC-2型氧指数测定仪,就是用来测定物质燃烧过程中所需氧的体积百分比。

氧指数的测试方法,就是把一定尺寸的试样用试样夹垂直夹持于透明燃烧筒内,其中有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向上流动的氧氮气流。

点着试样的上端,观察随后的燃烧现象,记录持续燃烧时间或燃烧过的距离,试样的燃烧时间超过3min或火焰前沿超过50mm标线时,就降低氧浓度,试样的燃烧时间不足3min或火焰前沿不到标线时,就增加氧浓度,如此反复操作,从上下两侧逐渐接近规定值,至两者的浓度差小于0.5%。

三.实验装置HC-2型氧指数测定仪由燃烧筒、试样夹、流量控制系统及点火器组成。

燃烧筒为一耐热玻璃管,筒的下端插在基座上,基座内填充一定高度的玻璃珠,玻璃珠上放置一金属网,用于遮挡燃烧滴落物。

试样夹为金属弹簧片,对于薄膜材料,应使用U型试样夹。

流量控制系统由压力表、稳压阀、调节阀、转子流量计及管路组成。

点火器火焰长度可调,试验时火焰长度为10mm。

氧指数实验指导书

氧指数实验指导书

氧指数实验指导书1.实验目的氧指数(Oxygen Index)又叫临界氧浓度(COC)或极限氧浓度(LOC),它是用来对液体或固体材料可燃性进行评价和分类的一个特性指标。

它适用于评价塑料、橡胶、树脂、织物、木材、绝缘液体等材料的可燃性或阻燃性。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掌握固体材料氧指数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氧指数测定仪进行固体材料氧指数的测定。

2.实验原理氧指法模拟材料在大气中的着火条件,如大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让试样在不同浓度的氧和氮的混合气中点火燃烧,测出能维持该试样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即氧指数),用混合气中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3.实验装置采用JF-3型氧指数测定仪,图1为实验装置示意图,该仪器是根据GB/T2406的技术要求生产的。

4.主要仪器材料和试剂4.1JF-3型氧指数测定仪4.1.1燃烧筒:内径75mm、高300mm由耐热玻璃制成,垂直安放在可通过氧、氮混合气流的基座上。

底部用直径3~5mm的玻璃珠充填,充填高度为80~100mm。

在玻璃珠的上方装有金属网,可防止燃烧碎片阻塞气体入口和配气通路。

4.1.2试样夹:能固定在燃烧筒轴心位置上,并能竖直夹住试样;分为自撑材料和试样夹和非自撑材料试样夹两种。

图2为非自撑材料试样夹。

4.1.3流量测量和控制系统:由稳压器、调节阀、转子流量器、气体混合器等组成。

能控制和测量进入燃烧筒的气体流量。

4.1.4氧浓度测试系统:由氧浓度传感器及数字显示仪表组成,可测试、读取通入燃烧筒气体的氧浓度。

4.2气源:氧、氮气钢瓶和压力调节装置。

氧气钢瓶上应有充气标定值,气体压力不低于1MPa。

4.3点火器见图2 。

有一根长金属管,尾端有内径2mm的喷嘴,能伸入燃烧筒内点燃试样。

气瓶内为可燃气体。

点燃后,当喷嘴竖直向下时,火焰长度为16+4mm。

使用时首先将旋钮“1”顺时针关闭,再顺时针拧紧旋钮“2”,之后缓慢打开旋钮“1”同时将喷嘴点燃并按要求调节火焰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的氧指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氧指数的定义及其用于评价材料相对燃烧性的原理;
2.了解HC-2型氧指数测定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运用HC-2型氧指数测定仪测定常见材料氧指数的基本方法;
4.评价常见材料的燃烧性能。

二.实验内容
测量回转绳、地板革的燃烧氧指数,对应不同氧气浓度、氮气浓度下,测量材料的燃烧时间(或燃烧长度),最后总结燃烧结果。

三.实验仪器
HC-2型氧指数测定仪,秒表。

氧指数测定仪由燃烧筒、试样夹、流量控制系统及点火器组成(示意图见下)。

1—点火器;2—玻璃燃烧筒;3—燃烧着的试样;4
—试样夹;5—燃烧筒支架;6—金属网;7—测温装
置;8—装有玻璃珠的支座;9—基座架;10—气体预
混合结点;11—截止阀;12—接头;13—压力表;14
—精密压力控制器;15—过滤器;16—针阀;17—气
体流量计。

图1 氧指数测定仪示意图
燃烧筒为一耐热玻璃管,高450mm,内径75~80mm,筒的下端插在基座上,基座内填充直径为3~5mm的玻璃珠,填充高度100mm,玻璃珠上放置一金属网,用于遮挡燃烧滴落物。

试样夹为金属弹簧片,对于薄膜材料,应使用140 mm×38mm的U型试样夹。

流量控制系统由压力表、稳压阀、调节阀、转子流量计及管路组成。

流量计最小刻度为0.1l/min。

点火器是一内径为1~3mm的喷嘴,火焰长度可调,试验时火焰长度为10mm。

四.试样
1.材料:回转绳、地板革
2.试样数量:每组应制备4个标准试样
3.外观要求:试样表面清洁、平整光滑,无影响燃烧行为的缺陷。

4.试样的标线:距离点燃端50mm处划一条刻线。

五.实验原理、方法
物质燃烧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不同的可燃物,燃烧时需要消耗的氧气量不同,通过对物质燃烧过程中消耗最低氧气量的测定,计算出物质的氧指数值,可以评价物质的燃烧性能。

所谓氧指数(Oxygen index),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即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表示(即在该物质引燃后,能保持燃烧50mm长或燃烧时间3min 时所需要的氧、氮混合气体中最低氧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作为判断材料在空气中与火焰接触时燃烧的难易程度非常有效。

一般认为,OI<27的属易燃材料,27≤OI<32的属可燃材料,OI≥32的属难燃材料。

HC-2型氧指数测定仪,就是用来测定物质燃烧过程中所需氧的体积百分比。

该仪器适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泡沫塑料及各种固体的燃烧性能的测试。

氧指数的测试方法,就是把一定尺寸的试样用试样夹垂直夹持于透明燃烧筒内,其中有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向上流动的氧氮气流。

点着试样的上端,观察随后的燃烧现象,记录持续燃烧时间或燃烧过的距离,试样的燃烧时间超过3min或火焰前沿超过50mm标线时,就降低氧浓度,试样的燃烧时间不足3min或火焰前沿不到标线时,就增加氧浓度,如此反复操作,从上下两侧逐渐接近规定值,至两者的浓度差小于0.5%。

氧指数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材料燃烧性能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对窗帘幕布、木材等许多新型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作出准确、快捷的检测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氧指数法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条件和检测方法,但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已成为评价燃烧性能级别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实验步骤
1.检查气路,确定各部分连接无误,无漏气现象。

2.确定实验开始时的氧浓度:根据经验或试样在空气中点燃的情况,估计开始实验时的氧浓度。

如试样在空气中迅速燃烧,则开始实验时的氧浓度为18%左右;如在空气中缓慢燃烧或时断时续,则为21%左右;在空气中离开点火源即马上熄灭,则至少为25%。

根据经验,确定片材氧指数测定实验初始氧浓度为26%。

氧浓度确定后,在混合气体的总流量为10l/min的条件下,便可确定氧气、氮气的流量。

例如,若氧浓度为26%,则氧气、氮气的流量分别为2.5l/min和7.5l/min。

3.安装试样:将试样夹在夹具上,垂直地安装在燃烧筒的中心位置上(注意要划50mm标线),保证试样顶端低于燃烧筒顶端至少100mm,罩上燃烧筒(注意燃烧筒要轻拿轻放)。

4.通气并调节流量:开启氧、氮气钢瓶阀门,调节减压阀压力为0.2~0.3MPa,然后开启氮气和氧气管道阀门(绿色瓶为为氧气,黑色瓶为氮气,应注意:先开氮气,后开氧气,且阀门不宜开得过大),然后调节稳压阀,仪器压力表指示压力为0.1±0.01MPa,并保持该压力(禁止使用过高气压)。

调节流量调节阀,通过转子流量计读取数据(应读取浮子上沿所对应的刻度),得到稳定流速的氧、氮气流。

检查仪器压力表指针是否在0.1Mpa,否则应调节到规定压力,O2+N2压力表不大于0.03Mpa或不显示压力为正常,若不正常,应检查燃烧柱内是否有结炭、气路堵塞现象;若有此现象应及时排除使其恢复到符合要求为止。

应注意:在调节氧气、氮气浓度后,必须用调节好流量的氧氮混合气流冲洗燃烧筒至少30s(排出燃烧筒内的空气)。

5.点燃试样:用点火器从试样的顶部中间点燃(点火器火焰长度为1-2cm),勿使火焰碰到试样的棱边和侧表面。

在确认试样顶端全部着火后,立即移去点火器,开始计时或观察试样烧掉的长度。

点燃试样时,火焰作用的时间最长为30s,若在30s内不能点燃,则应增大氧浓度,继续点燃,直至30s内点燃为止。

6.确定临界氧浓度的大致范围:点燃试样后,立即开始记时,观察试样的燃烧长度及燃烧行为。

若燃烧终止,但在1s内又自发再燃,则继续观察和记时。

如果试样的燃烧时间超过3min,或燃烧长度超过50mm (满足其中之一),说明氧的浓度太高,必须降低,此时记录实验现象记“×”,如试样燃烧在3min和50mm 之前熄灭,说明氧的浓度太低,需提高氧浓度,此时记录实验现象记“Ο”。

如此在氧的体积百分浓度的整数位上寻找这样相邻的四个点,要求这四个点处的燃烧现象为“ΟΟ××”。

例如若氧浓度为26%时,烧过50mm的刻度线,则氧过量,记为“×”,下一步调低氧浓度,在25%做第二次,判断是否为氧过量,直到找
到相邻的四个点为氧不足、氧不足、氧过量、氧过量,此范围即为所确定的临界氧浓度的大致范围。

7.在上述测试范围内,缩小步长,从低到高,氧浓度每升高0.4%重复一次以上测试,观察现象,并记录。

8.根据上述测试结果确定氧指数OI。

七. 实验结果及处理
1.实验数据记录
说明:第三、四行记录的分别是氧气和氮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需将流量计读出的流量计算为体积百分比浓度后再填入)。

第五、六行记录的燃烧长度和时间分别为:若氧过量(即烧过50mm的标线),则记录烧到50mm所用的时间;若氧不足,则记录实际熄灭的时间和实际烧掉的长度。

第七行的结果即判断氧是否过量,氧过量记“×”,氧不足记“Ο”。

2.数据处理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试样的氧指数值OI,即取氧不足的最大氧浓度值和氧过量的最小氧浓度值两组数据计算平均值。

八.实验注意事项
1.试样制作要精细、准确,表面平整、光滑。

2.氧、氮气流量调节要得当,压力表指示处于正常位置,禁止使用过高气压,以防损坏设备。

3.流量计、玻璃筒为易碎品,实验中谨防打碎。

九.预习和思考题
1.什么叫氧指数值?如何用氧指数值评价材料的燃烧性能?
2.HC-2型氧指数测定仪适用于哪些材料性能的测定?如何提高实验数据的测试精度?
十.实验报告
1.写出实验目的、内容、步骤
2.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
3.材料性能评价:根据氧指数值评价材料的燃烧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