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王东讲解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3 月11 日目录1目的与原理 (4)1.1 关于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目的 (4)1.2 原理 (4)2总体设计 (6)2.1 程序设计说明 (6)2.2 选择计算机语言 (6)3程序设计 (9)3.1 流程图: (9)3.2 习题实例 (10)4总结 (18)参考文献 (19)1目的与原理1.1关于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目的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破坏多半是由于短路故障引起的,发生短路时,系统从一种状态剧变成另一种状态,并伴随复杂的暂态现象。

所谓短路故障,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发生通路的情况。

根据所给的电力系统,编制短路电流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调试,最后完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力系统计算应用程序。

通过自己设计电力系统计算程序使同学对电力系统分析有进一步理解,同时加强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1.2原理①计算机计算原理应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计算,首先要掌握电力系统相应计算的数学模型;其次是运用合理的计算方法;第三则是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语言编制计算程序。

建立电力系统计算的相关数学模型,就是建立用于描述电力系统相应计算的有关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的数学方程式。

该数学模型的建立往往要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即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而忽略一些次要因素,使数学模型既能正确地反映实际问题,又使计算不过于复杂。

运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就是要求所选用的计算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得出正确结果,同时还应要求在解算过程中占用内存少,以利提高计算机的解题规模。

选择合适的语言编写程序,就是首先确定用什么计算机语言来编制程序;其次是作出计算的流程图;第三根据流程图用选择的语言编写计算程序。

然后上机调试,直到语法上无错误。

所编制的程序难免存在逻辑错误,因此先用一个已知结果的系统作为例题进行计算。

某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某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某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某系统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电力系统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3. 帮助学生了解短路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与保护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公式、图表等进行短路计算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软件进行短路计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工程问题的探究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结合。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短路计算基本原理:包括短路故障类型、对称短路与不对称短路的特点、短路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教材章节:第二章 短路故障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2. 短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讲解并推导常用的短路计算公式,如短路电流、短路电压、短路功率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3. 短路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短路计算在电力系统保护、设备选型、故障分析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短路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4. 短路计算软件应用:介绍常用短路计算软件,如PSS/E、DIgSILENT PowerFactory等,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教材章节:第四章 短路计算软件及其应用5.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短路计算,分析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短路计算实例分析教学进度安排:共8学时,分配如下:1. 短路计算基本原理与公式推导(2学时)2. 短路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学时)3. 短路计算软件应用(2学时)4. 实例分析及讨论(2学时)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短路计算的知识与技能。

短路计算暂态课程设计

短路计算暂态课程设计

短路计算暂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短路计算暂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电力系统中的暂态问题。

1.掌握电力系统短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理解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熟悉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短路计算公式和参数。

4.能够运用短路计算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电力系统中的暂态问题。

5.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短路计算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短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短路计算公式和参数。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电力系统短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短路计算公式和参数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短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短路计算公式和参数。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运用短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电力系统中的暂态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短路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暂态的相关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2.参考书:提供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暂态的相关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的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过程和原理。

4.实验设备:提供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的程序实现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的程序实现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和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班级0310405指导教师钟建伟2013年4月14日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电力系统图及初步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电力系统图及设计任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初步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牛顿-拉夫逊法简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一般概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潮流计算的修正方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直角坐标表示的修正方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程序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潮流计算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三相短路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计算原理:利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注意:上述计算方法以及公式来源于电力系统分析上册P136-P137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三相短路计算流程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两相断线)smalolo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两相断线)smalolo

目录 第一章 系统概述............................................................................... 11.1 设计目的 ........................................................................................ 1 1.2 设计要求 ........................................................................................ 1 1.3 设计内容 ........................................................................................ 1 1.4 课题分析 ........................................................................................ 1 第二章 短路计算设计题目............................................................... 2 2.1 设计题目 ........................................................................................ 2 2.2 计算流程图.................................................................................... 3 第三章 两相断线故障的手工计算................................................... 4 3.1 电力系统等值网络图..................................................................... 4 3.2 复合序网图.................................................................................... 5 第四章 两相断线故障计算源程序................................................. 11 4.1 两相断线故障计算源程序.......................................................... 11 4.2 程序运行结果.............................................................................. 19 参考文献 ........................................................................................... 24第一章 系统概述1.1 设计目的1、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短路容量计算课程设计

短路容量计算课程设计

短路容量计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短路容量的概念,掌握短路容量计算的基本原理;2. 学会应用短路容量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电力系统中的短路问题;3. 掌握影响短路容量的因素,能够分析不同因素对短路容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力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短路容量计算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短路容量计算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短路容量计算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短路容量计算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安全意识,使其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电力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短路容量基本概念- 短路容量的定义与意义- 短路类型及其特点2. 短路容量计算原理- 短路容量计算公式推导- 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方法3. 影响短路容量的因素- 电力系统参数对短路容量的影响- 系统运行方式对短路容量的影响4. 短路容量计算方法- 简化计算方法及应用- 计算工具的使用与操作5. 短路容量计算案例分析- 实际电力系统短路容量计算案例- 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安排:1. 引言与短路容量基本概念(1课时)2. 短路容量计算原理及公式推导(2课时)3. 影响短路容量的因素(1课时)4. 短路容量计算方法及计算工具使用(2课时)5. 短路容量计算案例分析及讨论(2课时)教学进度根据以上安排进行,共计8课时。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南昌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3年11月30日成绩:评语:指导教师:年月日南昌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学生:日期:自2013年11月18日至2013年11月30日指导教师: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教研室:电气工程教研室主任:附录:短路点的设置如下,计算时桥开关和母连开关都处于闭合状态。

一、取基准容量:SB=100MVA基准电压:UB=Uav二、计算各元件电抗标幺值:(1)XL=0.401Ω/km,L1=16.582kmL2=14.520km,Xd1=Xd2=X''=0.0581,d=0.0581,两条110kV进线为LGJ-150型系统电抗标幺值X''d线路长度一条为16.582km,另一条为14.520km.。

(2)主变铭牌参数如下:1﹟主变:型号SFSZ8-31500/110接线YN/YN/d11变比110±4×2.5%∕38.5±2×2.5%∕10.5短路电压(%)UK(1-2)=10.47UK(3-1)=18UK(2-3)=6.33短路损耗(kw)PK(1-2)=169.7PK(3-1)=181PK(2-3)=136.4空载电流(%)I0(%)=0.46空载损耗(kW)P0=40.62﹟主变:型号SFSZ10-40000/110接线YN/YN/d11变比110±8×1.25%∕38.5±2×2.5%∕10.5短路电压(%)UK(1-2)=11.79UK(3-1)=21.3UK(2-3)=7.08短路损耗(kW)PK(1-2)=74.31PK(3-1)=74.79PK(2-3)=68.30空载电流(%)I0(%)=0.11空载损耗(kW)P0=26.71(3)转移电势E∑=1目录第一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 (1)1.1短路概述 (1)1.2标幺值……………………………………………………………………………………3第二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5)2.1计算的条件和近似 (5)2.2简单系统''I计算 (5)2.3计算短路电流时的简化条件 (6)第三章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与计算 (7)3.1对称分量法 (7)3.2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定 (8)3.3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运用 (8)3.4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与计算 (9)3.5正序等效定则 (12)第四章算例 (14)4.1各元件电抗标幺值计算 (15)4.2K1点短路电流计算 (16)4.3K2点短路电流计算 (19)4.4K3点短路电流计算 (22)4.5短路计算结果统计表 (25)4.6计算结果总结 (25)参考文献 (27)第一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1.1短路概述1.1.1短路的定义及类别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故障,其中大多数是短路故障。

两相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两相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两相短路计算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两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公式和计算工具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两相短路的基本概念,掌握两相短路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两相短路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两相短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理解两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两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公式和计算工具。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相关公式和计算工具进行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2.能够分析两相短路计算结果,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两相短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两相短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理解两相短路与单相短路和三相短路的不同之处。

2.两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两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包括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介绍常用的计算工具和软件。

3.两相短路计算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两相短路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意义,包括系统稳定性和保护配置等方面的考虑。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两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两相短路计算的应用和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进行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本课程的教材,提供全面、系统的两相短路计算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某系统短路计算系部:电力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工程12-3学生姓名:王东学号:2014220040指导教师:刘华完成日期:2015年01月16日电力工程系课程设计答辩情况记录表答辩教师:年月日新疆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课程设计评定意见设计题目:某系统短路计算学生姓名:王东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工程12-3 评定意见: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定意见参考提纲: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新疆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14/15学年1学期2014年12月18日短路点短路电流的计算所需的部分参数都已经标注在电路图中,本组成员计算所需系统G等的电抗标幺值。

发电机:电压标幺值E eq,零序阻抗的额定标幺值取0.15;a.求系统C的正序电抗;三相短路时故障点电流;c.求K点发生abc分别提供的故障电流。

线路单位长度的参数见电力系统分析教材。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摘要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

电能具有许多优点,它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别种形式的能,它的输送和分配易于实现;它的应用规模也很灵活。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破坏多半是由短路故障引起的。

发生短路时,系统从一种状态剧变到另一种状态,并伴随产生复杂的暂态现象。

所谓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发生通路的情况。

在三相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短路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接地短路。

对于各种不对称短路,都可以对短路点列写各序网络的电势方程,根据不对称短路的不同类型列写边界条件方程。

联立求解这些方程可以求得短路点电压和电流的各序分量。

【关键词】短路、对称短路、不对称短路AbstractElectric pow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modern society, is also the most convenient source of energy. Electric energy has many advantages, it can be easily transformed into other forms of energy, it is easy to realize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t is also flexible application scale.Most of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failure is caused by short circuit fault. When a short circuit occurs, the system from one state to another state of upheaval, and accompanying transient phenomena complex. The so-called short, refers to the occurrence of path or phase between all not normal phase conditions. In the three-phase system, short circuit may occur: three phase short circuit, two phase short circuit, two phase short circuit to ground and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For a variety of asymmetric short circuit, can be classified the EMF equation to write each sequence network on the short poi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asymmetric short-circuit column write boundary condition equations. The sequence component of simultaneous solution of these equations can be solved by the short point of voltage and current.[keyword]: symmetric asymmetric short-circuit short-circuit目录1 设计任务 (1)2 设计原理 (2)2.1 两相短路 (2)2.2 三相短路 (4)3 计算过程及步骤 (6)3.1 系统C的正序电抗计算 (6)3.2 K点发生两相短路时故障点电流计算 (7)3.3 K点发生abc三相短路时故障点电流 (8)3.4 K点发生abc三相短路时发电机G和系统C分别提供的故障电流 (9)4 仿真实验 (10)4.1交直流电力系统分析程序功能 (10)4.2仿真结果部分截图 (11)结果分析 (15)总结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1 1 设计任务如图所示发电机G ,变压器T1、T2以及线路L 电抗参数都以统一基准的标幺值给出,系统C 的电抗值是未知的,但已知其正序电抗等于负序电抗。

在K 点发生a 相直接接地短路故障,测得K 点短路后三相电压分别为 120∠1=∙b U , 120-∠1=∙c U 。

图1 电路原理图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求系统C 的正序电抗;(2) 求K 点发生bc 两相短路和abc 三相短路时故障点电流;(3) 求K 点发生bc 两相短路和abc 三相短路时发电机G 和系统C 分别提供的故障电流(假设故障前线路中没有电流)。

25.0=G Z2 设计原理2.1 两相短路1. 两相短路各序网络的制定应用对称分量法分析计算不对称故障时,首先必须作出电力系统的各序网络。

为此,应根据电力系统的接线图,中性点接地情况等原始资料,在故障点分别施加各序电势,从故障点开始,逐步查明各序电流流通的情况。

凡是某一序电流能流通的元件,都必须包括在该序网络中,并用相应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表示。

除中性点接地阻抗,空载线路以及空载变压器外,电力系统各元件均应包括在正序网络中,并且用相应的正序参数和等值电路表示,如图2所示;负序电流能流通的元件与正序电流的相同,但所有电源的负序电势为零。

因此,把正序网络中各元件的参数都用负序参数代替,并令电源电势等于零,便得到负序网络如图3所示;在短路点电流施加代表故障边界条件的零序电势时,由于三相零序电流大小及相位相同,他们必须经过大地才能构成通路,而且电流的流通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情况及变压器的接法有密切的关系,如图4所示。

利用各序的网络图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各序阻抗。

图2 系统的正序网络图3 系统的负序网络----图4 系统的零序网络2. 不对称三相量的分解对称分量法是分析不对称故障的常用方法,根据对称分量法,一组不对称的三相量可以分解为正序、负序、零序三相对称的三相量。

在三相电路中,对于任意一组不对称的三相相量(电压或电流),可以分解为三组对称的相量,当选择a 相作为基准相时;三相相量与其对称分量之间的关系为:式(2-1)中,运算子 ,且有 分别为a 相电流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并且有最后可得到电压的三相相量与其对应的序分量之间的关系也与电流的一样。

()121111131b 22)3()2()1(-⎥⎥⎥⎥⎥⎦⎤⎢⎢⎢⎢⎢⎣⎡⎥⎥⎥⎦⎤⎢⎢⎢⎣⎡=⎥⎥⎥⎥⎥⎦⎤⎢⎢⎢⎢⎢⎣⎡∙∙∙∙∙∙式c a a a a I I I a a a a I I I ()22)0()0()0()2(2)2()2()2()1()1()1(2)1(-⎪⎪⎪⎭⎪⎪⎪⎬⎫======∙∙∙∙∙∙∙∙∙∙∙式a c b a c a b a c a I I I I a I I a I I a I I a I b )3-2()0()2()1()0()2(2)1()0()2()1()0()2()1(2)0()2()1(式⎪⎪⎭⎪⎪⎬⎫++=++=++=++=++=∙∙∙∙∙∙∙∙∙∙∙∙∙∙∙∙∙∙c c c a a a c b b b a a a b a a a a I I I I I a I a I I I I I I a I a I I I I I 2402120,j j e a e a ==)0()2()1(,,10132a a a II I a a a ∙∙∙==++。

、-2.2 三相短路正序等效定则:是指在简单不对称短路的情况下,短路点电流的正序分量与在短路点各相中接入附加电抗而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电流相等。

三种不对称短路电流的正序分量的计算和三相短路电流在形式上很相近,只是阻抗为△)1(Z Z +∑,△Z 是附加阻抗。

在单相短路时附加阻抗为∑)2(Z 和∑)0(Z(或f Z Z3)0(+∑)的串联;两相短路时附加阻抗为∑)2(Z (或f Z Z+∑)2();两相短路接地时为∑∑)0()2(ZZ和 (或f Z Z3)0(+∑)的并联。

因此,对于任一种不对称短路,其短路电流的正序分量可以利用图5所示的正序增广网络计算。

图5 正序增广网络在图5中,阻抗Z △为附加阻抗,对于任一种不对称短路,其短路电流的正序分量可以利用图5所示的正序增广网络计算。

故障相短路电流的值和正序分量有一定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上式中 Z △------正序增广网络中附加阻抗; M -----故障相短路电流对正序分量的倍数。

表2-1列出了各种短路时Z △和M 的值,对于两相短路接地,表中的M 值只适用于纯电抗的情况。

表2-1各种短路时的Z △和M 值)式(4-2)1(△)1()3()1(⎪⎪⎭⎪⎪⎬⎫=+∑=∙∙f f eqf MI I Z Z E I )3()1(f I ∙3 计算过程及步骤3.1 系统C 的正序电抗计算应用对称分量法分析各种简单不对称故障时,都可以写出各序网络故障点的电压方程式(3-1),当网络的各元件都只用阻抗表示时,方程可写成 式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即是短路发生前故障点的电压。

a 相接地短路时,故障处的三个边界条件为:用对称分量表示为:经整理后便得到用序量表示的边界条件为根据边界条件式)(4-3和方程式(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