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业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 用推广的Euclid算法求67 mod 119的逆元解:初始化:(1,0,119), (0,1,67)1:Q=119/67=1,(0,1,67) , (1,-1,52)2:Q=67/52=1,(1,-1,52), (-1,2,15)3:Q=52/15=3,(-1,2,15), (4,-7,7)4:Q=15/7=2,(4,-7,7), (-9,16,1)所以67-1 mod 119=1610.设通信双方使用RSA加密体制,接收方的公开钥是(e,n)=(5,35),接收到的密文是C =10,求明文M。
解:由n=35,易知35=5×7,进而ϕ(n)=ϕ(35)=24,由RSA加密体制可知,ed≡1 mod ϕ(n),即5d≡1 mod 24,所以d=5∴M=C d mod n=105 mod 35=511. 已知c d mod n的运行时间是O(log3n),用中国剩余定理改进RSA的解密运算。
如果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代价,证明改进后的解密运算速度是原解密运算速度的4倍。
证明:RSA的两个大素因子p,q的长度近似相等,约为模数n的比特长度log n的一半,即(log n)/2,而在中国剩余定理中要计算模p和模q两个模指数运算,与c d mod n的运行时间规律相似,每一个模指数运算的运行时间仍然是其模长的三次幂,即O[((log n)/2)3]= O(log3n)/8,这样在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总的运行时间为两个模指数的运行时间之和,即O(log3n)/8+O(log3n)/8=O(log3n)/4,得证。
12. 设RSA加密体制的公开钥是(e,n)=(77,221)。
(1) 用重复平方法加密明文160,得中间结果为1602(mod 221)=185,1604(mod 221)=191,1608(mod 221)=16,16016(mod 221)=35,16032(mod 221)=120,16064(mod 221)=35,16072(mod 221)=118,16076(mod 221)=217,16077(mod 221)=23,若敌手得到以上中间结果就很容易分解n,问敌手如何分解n解:由以上中间结果得16016(mod 221)=35=16064(mod 221),此即16064-16016=0 (mod 221)即(16032-1608) (16032+1608)=0 (mod 221)(120-16)(120+16)=0 (mod 221)104×136=0 (mod 221)由gcd(104,221)=13及gcd(136,221)=17,可知221的分解为221=13×17(2) 求解密密钥dd=e-1mod ϕ(221)=77-1 mod 12×16由扩展Eucild算法可得d=5。
第4章 经营决策作业

第四章短期经营决策1.乙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每年需用C零部件18000个,若企业自行生产,每个零部件的生产成本为125元,包括:直接材料45元,直接人工20元,变动制造费用13元,固定制造费用47元。
C零部件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每个零部件的购买价为90元,外购零部件的质量与自行生产的相似而且能保证及时送货上门。
外购形成的闲置生产能力可用于承揽加工业务,每年可获得9000元的收入。
要求:从相关成本的角度做出C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2. 英豪公司生产乙产品,年生产能力为60000件,单位售价650元,其单位成本如表1所示。
根据目前的生产状况,企业尚有40%的剩余生产能力未被充分利用,可以继续接受订货。
现有一客户要求再订购一批乙产品,每件出价320元。
要求:试就以下不同情况进行决策:(1)客户要求订购的乙产品共24000件,且对这批订货有某些特殊要求,需另行购置一台价值100000元的专用设备,是否接受该批订货?(2)如果不接受这24000件的订货,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为其他企业代加工某零件,可获得加工收入250000元,是否接受该批订货?(3)如果该批订货的数量是26000件,接受订货不需要增加专属设备,剩余生产能力也不可转作他用,是否接受该批订货?(1)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收入=24000*320=7680000(元)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成本=24000*单位变动成本+专属成本=24000*300+100000=7300000(元)差别利润=7680000-7300000=380000(元),可以接受。
(2)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收入=24000*320=7680000(元)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成本=24000*单位变动成本+专属成本+机会成本=24000*300+100000+250000=7550000(元)差别利润=7680000-7550000=130000(元),可以接受。
(3)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收入=26000*320=8320000(元)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成本=26000*单位变动成本+机会成本=26000*300+2000*(650-320)=8460000(元)差别利润=8320000-8460000=-140000(元),不接受。
第四章作业

1 2
溢流阀 原始状态阀口关闭,阀芯为两个台 阶,密封长度短
减压阀
顺序阀
原始状态阀口常开, 原始状态阀口关闭, 阀芯为三个台阶 阀芯为两个台阶, 密封长度长
出油口压力控制阀 芯移动 泄油方式为外泄 出口压力稳定 进油口压力控制阀 芯移动 泄油方式为外泄 出口压力由负载决 定,但打开阀口所 需压力由弹簧调定 在液压系统是一个 压力控制开关
4-7 将两个内控外泄的顺序阀XF1和XF2 串联在油路上, XF1在前调定压力为 10MPa, XF2在后,调定压力由5MPa 增至,10MPa,问调节XF2时, XF1的 进口压力如何变化?其阀芯处于什么状 态?
答:(1)如果负载的压力低于 10MPa时,XF1与XF2都不能打开, 阀口全闭。 (2)如果负载的压力高于10MPa时, XF1进口压力与负载压力相等,XF1 与XF2都能打开,阀口全开。
起限压、保压、稳压的作用。 减压阀是通过调定弹簧的压力,控制出油 口的压力,保证出口压力恒定。出油口与 减压回路相连。泄喽形式为外泄式。常开, 出口压力低于进口压力,出口压力稳定在 调定值上。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为串联, 起减压、稳压作用。
顺序阀是通过调定弹簧的压力控制进油路 的压力,而液控式顺序阀由单独油路控制 压力。出油口与工作油路相连。泄漏形式 为外泄式。常闭,进出油口相通,进油口 压力允许继续升高。实现顺序动作时串联, 作卸荷阀时并联。不控制系统的压力,只 利用系统的压力的变化控制油路的通断。
(2)当流经阀口的流量增大使阀的开口增大 时,弹簧会进一步被压缩而产生一个附加弹簧 力ΔFt=Kx,同时液动力Fs也发生变化,这将导 致阀的进口压力p随之增大。显然,通过额定 流量的进口压力ps为最大值。一般用调压偏差 Δp= ps- pk来衡量溢流阀的静态特性。另外也 可用开启压力比pk /ps = nk予以评价,滑阀式直 ≤ 动型溢流阀的nk<85%,额定压力ps ≤2.5MPa 。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作业及答案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两家公司同属丙公司的子公司。
甲公司于20×1年3月1日以发行股票方式从乙公司的股东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
甲公司发行1500万股普通股股票,该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
乙公司在20×1年3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甲公司在20×1年3月1日资本公积为18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00万元。
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万元。
A. 1200B. 1500C. 1820D. 480【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000×60%)。
2.甲公司出资1 000万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控股权,假如购买股权时乙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价值为1 500万元,甲、乙公司合并前后同受一方控制。
则甲公司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万元。
A.1000B.1500C.800D.120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15 00×80%=12 003.A、B两家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
A公司于20×1年7月1日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份。
该固定资产原值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7月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
B公司20×1年7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
A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万元。
A 1500B 1050C 1200D 125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为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
此题应为作为投资对价的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第四章 数组作业

第四章数组4.1 选择题1. 以下关于数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数组的大小是固定的,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的数组元素B. 数组的大小是可变的,但所有数组元素的类型必须相同C. 数组的大小是固定的,所有数组元素的类型必须相同D. 数组的大小是可变的,可以有不同的类型的数组元素2. 以下对一维整型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
A.int a(10);B. int n=10,a[n];C.int n;D. #define SIZE 10scanf("%d",&n); int a[SIZE];int a[n];3. 在C语言中,引用数组元素时,其数组下标的数据类型允许是( )。
A. 整型常量B. 整型表达式C. 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D. 任何类型的表达式4. 以下对一维数组m进行正确初始化的是( )。
A. int m[10]=(0,0,0,0) ;B. int m[10]={ };C. int m[ ]={0};D. int m[10]={10*2};5. 若有定义:int bb[ 8];。
则以下表达式中不能代表数组元bb[1]的地址的是( )。
A. &bb[0]+1B. &bb[1]C. &bb[0]++D. bb+16. 假定int类型变量占用两个字节,其有定义:int x[10]={0,2,4};,则数组x在内存中所占字节数是( )。
A. 3B. 6C. 10D. 207. 若有以下说明:int a[12]={1,2,3,4,5,6,7,8,9,10,11,12};char c='a',d,g;则数值为4的表达式是( )A. a[g-c]B. a[4]C. a['d'-'c']D. a['d'-c]8. 以下程序段给数组所有的元素输入数据,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入( )。
#include<stdio.h>main(){int a[10],i=0;while(i<10) scanf("%d",________ );┇}A. a+(i++)B. &a[i+1]C. a+iD. &a[++i]9. 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变量k中的值为( )。
第四章 测验信度作业

第四章测量信度一、单选题1.速度测验的信度应以( c )取得。
dA.奇偶法 B.筛选法 C.反应时法 D.重测法2.在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测验长度和信度之间的关系是( d )。
bA.测验越长,信度越低B.测验越长,信度越高C.没有关系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3.计算一项测验的分半信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 b )。
A.测验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得分。
B.奇数项目与偶数项目的得分。
C.将测验随机分为两部分,比较这两部分的得分。
.D.上述方法都可以。
4.一个40道题目的测验其奇偶分半后的信度为0.50,那么该测验的信度接近多少?( b )A. 0.50B. 0.67C. 0.80D. 1.05.当测验的信度减少(接近0)时,测量的标准误将会怎样变化(c )?A.减小,趋向于零。
B.只要趋向于1.0,它就会要么增大,要么减小。
C.增大,趋向于测验的标准差。
D.增大,逼近无限大。
6.再测信度所考虑的误差来源是(d )所带来的随机影响。
A.形式的不同B.题目的不同C.考生的不同D.时间的不同7.在考查评分者信度时,如果三人以上评阅数份试卷,则需计算( a )。
A.肯德尔和谐系数B.等级相关系数C.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D.克伦巴赫α系数8.(a )是指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9.信度只受(d )的影响。
bA .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恒定效应 D.概化理论10.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
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效。
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 c )上的等值性。
dA.时间B.题目C.评分D.内容11.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效。
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 d )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
第四章作业(第1、9题)

• 19 10 11 12 1 14 3
2640 0 2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1651 0 0 1 2 0 3 0 1 2 0 1 0 0 1
1770 3 0 2 1 2 0 0 1 0 1 0 1 0 0
1440 0 0 0 0 1 0 1 1 1 2 2 0 3 0
x7=0 • 目标函数值=300(根)
• 注解4.全部方案都要: • min X1+X2+X3+x4+x5+x6+x7 • +x8+x9+x10+x11+x12+x13+x14 • s.t 2x2+x7+x12+x14≥80 • x3+2x4+3x6+x8+2x9+x11+x14≥350 • 3x1+2x3+x4+2x5+x8+x10+x12≥420 • x5+x7+x8+x9+2x10+2x11+3x13≥10 • xi≥0 • x1=75,x2=40,x3=0,x4=175,x5=10,x6=0,
• (b)利用库存来调节生产,库存费用为60元/ 吨·月,最大库存能力为1000吨。
• 请为该企业构造一个线性规划模型,在满足 需求的前提下使四个月的总费用为最小。
• 假定该企业在一月初的库存为零,要求四月底 的库存为500吨。
• 解:设Xj为第j个月正常生产的产品数 (吨)。
• 设yj为第j个月加班生产的产品数(吨)。 • 设Zj为第j个月末库存的产品数(吨)。 • J=1,2,3,4. • 使用下列的一般关系式: • 本期产量+上期末库存量-本期末库存=本
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生产者选择(1)一、选择题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D )A.存在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只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D.B与C2、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3、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10%,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 D )A.产出增加10% B.产出减少10% C.产出的增加大于10% D.产出的增加小于10%4、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 C )A/劳动的平均产量为负B劳动的平均产量为零C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D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5、当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正但递减时,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D )A正 B 零C负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7、当劳动L的边际产量为负时,我们是处于( C )A L的第一阶段B L的第二阶段C 的第三阶段D 上述都不是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9、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D )A. 与纵轴相交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横轴相交10、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B )A. 增加投入B. 保持原投入不变C. 减少投入D. 上述均不正确11、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四、分析讨论题1、已知生产函数Q=AL1/3K2/3,判断:(1)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支配?(提示判断dMP/dL 的值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2)长期属于规模报酬的哪一种类型?解:(1)因为Q=F(L、K)=AL1/3K2/3,于是有:F(tL、tK)= A(tL)1/3(tK)2/3=t·F(L、K)所以,生产函数Q=AL1/3K2/3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L (1) : Pe 10 Da 1 4k 2 (1 ) 1.24 Pe C PH3 4 0.59 Pe Pe ( (1 )) ( (1 )) (C PH3 ) 0 2 2 2 (1 ) e (1 ) e 2
第四章
作业评讲
用脉冲输入法在反应器进口流体中加入KMnO4示踪剂溶液。 从加入示踪剂开始,测的出口液体中的KMnO4溶液浓度列 于下表。
t(s) C(t)(g/l) 0 0 300 2 600 6 900 12 1200 12 1500 10 1800 5 2100 2 2400 2700 3000 1 0.5 0
E (t )
Qc(t ) m
c(t )
0
c(t )dt c(t )t
t 0
c(t )
F(t ) E(t )dt E(t )t
0 0
t
t tE(t )dt
0
tc(t )dt tc(t )t
0
c(t )dt
0
t 0
0
0.039604 0.158416 0.39604 0.633663 0.831683 0.930693 0.970297 0.990099 1 1
0
11.88119 71.28713 213.8614 285.1485 297.0297 178.2178 83.16832 47.52475 26.73267 0
c(t )t
t 0
tE (t )t
t 0
t E(t )dt t
2 t 2 2 0
t c(t )dt
2 0
t
2
2 t c(t )t t 0
c(t )dt
0
c(t )t
t 0
t t 2 E (t )t t 2
0
3564.356 42772.28 192475.2 342178.2 445544.6 320792.1 174653.5 114059.4 72178.22 0
∑
50.5
—
t
—
1
—
1214.851
1708218
E (t )
c(t )
c(t )t
t 0
F(t ) E(t )t
(1)试绘出F(t)和E(t)的曲线; (2)计算平均停留时间; (3)若反应器中的流动可以用轴向扩散模型描述。计算Pe数值。 解:依据题意,已知脉冲输入法的响应曲线,求平均停留时间, F(t), E(t) 及非理想流动模型参数Pe
Qc(t ) E (t ) m
t
m Qc(t )dt
0
2
12.7
2
2 2 2 (1 e Pe ) Pe Pe
4.3磷化氢在高温下分解为一级不可逆反应: 4PH3 ( g ) P4 ( g ) 6H2 ( g ), r kcPH3 已知945K下k=2.92*10-6s-1,PH3初始浓度为400mol/m3。分解 在945K下等温进行。进气流量Q0=2.78*10-5mol/s(操作状态 计)。反应器容积VR=1m3.试求: (1)若流动可用轴向扩散模型描述,Da/uL=0.1。试求出口 气体中PH3的浓度; (2)若流动可以N=3的多釜串联模型描述,其他条件相同, 试求出口气体中PH3的浓度。 解:已知非理想流动模型参数,求出口浓度
t /s
tE (t ) t 1214 .85s E (t )
2 t E (t ) 2 2 t t 232357 .3 2.32 105 E (t )
t /s
2
Pe
t2
t
2
2
0.157439
1 0.078 0.01 Pe
Pe 11.61
0
2 6 12 12 10 5 2 1 0.5 0
0
0.000132013 0.000396040 0.000792079 0.000792079 0.000660066 0.000330033 0.000132013 0.000066007 0.000033003 0.000000000
0
0.039604 0.118812 0.237624 0.237624 0.19802 0.09901 0.039604 0.019802 0.009901 0
CPH3 0.59 400mol/ m3 236mol/ m3
1 (2)已知 k 2.92 10 s , N 3, 4.65 10 5 s 3
6 1
1 (1 k ) 1 x AN
N
x AN 0.6724
CPH3 400mol/ m3 (1 0.6724 ) 131.04mol/ m3
0
t tE (t )t
t 0
t 2 E (t )t t 2
2 t t 0
0.0008 0.0006 0.0004 0.0002
1.0 0.8
E(t)
F(t)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0.6 0.4 0.2
0.0000
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 t 0
t( s)
C(t)(g/ l)
△t(s)
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E(t)(s-1)
E(t)△t
F(t)
tE(t)△t(s)
t2E(t)△t(s2)
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