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林学概论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和管理B. 木材加工技术C. 森林生态学D. 森林病虫害防治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林学的分支学科?A. 森林生态学B. 森林培育学C. 森林保护学D. 土壤学答案:D3.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什么?A.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B.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C.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D.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的生态效益?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增加就业D. 净化空气答案:C5.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主要依靠以下哪项?A. 森林采伐B. 森林保护C. 森林培育D. 森林开发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培育的主要目标?A. 提高森林覆盖率B. 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C. 提高森林经济效益D. 减少森林面积答案:D7. 森林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防止森林火灾B. 防治森林病虫害C. 保护森林资源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人工防治答案:D9.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方面?A. 木材利用B. 非木材林产品利用C. 森林生态旅游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A. 保护优先B. 科学利用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持续发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林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B. 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C. 森林资源的利用和管理D.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答案:ABC2. 森林资源的培育包括哪些方面?A. 森林种植B. 森林抚育C. 森林更新D. 森林采伐答案:ABC3. 森林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森林防火B. 森林病虫害防治C. 森林资源监测D. 森林资源评估答案:ABC4.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哪些方面?A. 木材的合理采伐B. 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利用C. 森林生态旅游D. 森林资源的保护答案:ABC5.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A. 森林资源的调查和评估B. 森林资源的规划和利用C.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D. 森林资源的法律和政策制定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

林业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林业的主要功能?A. 木材生产B. 土壤保持C. 野生动物保护D. 城市交通答案:D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一类生物是主要的生产者?A. 昆虫B. 树木C. 鸟类D. 微生物答案:B3. 以下哪个术语是描述森林覆盖面积的?A. 林分B. 林相C. 林冠D. 林地答案:D4. 林业中的“近自然林业”是指什么?A. 人工种植的森林B. 完全模仿自然生长的森林C. 保护自然森林D. 森林的自然恢复答案:B5. 以下哪种树木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代表性树种?A. 松树B. 橡树C. 桦树D. 棕榈树答案:B二、填空题6. 林业中的“_______”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分布。

答案:林相7. 森林的“_______”是指森林中树木的年龄结构。

答案:林龄8.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效益,这被称为“_______”。

答案:三效益原则9. 森林的“_______”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林层10. 林业中的“_______”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林带三、简答题11. 简述林业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林业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维持水土流失的控制,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12. 描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答案: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指从生产者(如树木)到消费者(如昆虫、鸟类、哺乳动物)再到分解者(如真菌和细菌)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传递关系。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消费者通过捕食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获取能量,分解者则分解死亡的生物体,将营养物质返回土壤,供生产者再次利用。

四、论述题13. 论述如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其次,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避免过度采伐,确保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再次,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林业的经济收益;最后,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众对林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9年西林区事业单位考试林业常识及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9年西林区事业单位考试林业常识及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9年西林区事业单位考试《林业常识及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下桉树类型中最耐寒的是()。

A、尾叶桉B、巨桉C、邓恩桉D、赤桉【答案】C2、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

A、预防为主,死看死守B、预防为主,积极消灭C、预防为主,全民动员D、预防为主,重惩重罚【答案】B3、气候干旱、水源不足的地方,苗床宜用()。

A、高床B、低床C、平床D、高垄【答案】B4、在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需经()批准。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D、国务院【答案】B5、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持枪猎捕的,应当依法取得公安机关核发的()。

A、持枪证B、狩猎证C、特许捕猎证D、特许猎捕证【答案】A6、无林地,包括()、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的林地。

A、采伐迹地B、苗圃地C、未成林地D、疏林地【答案】A7、单位面积用种量最大的是()。

A、撒播B、条播配点播D、宽带条播【答案】A8、影响苗木质量的关键时期是()。

A、出苗期B、幼苗期C、速生期D、硬化期【答案】C9、收集自然情况资料如气象,水文等资料是造林施工设计工作的()阶段。

庆、准备工作B、外业工作C、内业工作D、设计工作【答案】A10、需要贮藏的种子,必须把种子干燥到()。

A、气干含水量8、安全含水量配自然含水量D、烘干含水量【答案】B11、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主要包括精选、消毒、()等环节。

林学概论考试资料

林学概论考试资料

林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林学概论:是对林学学科这个广阔知识领域的概括论述..通只论述狭义林学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及基础学科..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库;蓄水库;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我国最新定义:森林:面积大于或等于0.667公顷的土地、高度可以达到2米或2米以上、郁闭度等于或大于0.2;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达到以上标准的竹林、天然林或人工幼林未成林幼林;两行以上;行距小于或等于4米或树冠幅度等于或大于10米的林带以及特定的灌木林..主要相关学科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物之间及其与森林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学科..研究内容:森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因子、森林生物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目的:阐明森林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为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高其生物产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和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树种特性、种群消长、种间关系、系统结构、物能流动、信息传递等运动规律..林业气象学是研究林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的学科..其任务是为发展林业生产、改造自然、实现大地园林化服务..主要内容是:①研究各地区的气象条件与各种树木的生态关系;为提出合理的造林计划;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实现林木速生丰产提供依据;②研究不同树木受害的气象指标;作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各种自然灾害;③研究森林的气象效应;揭示森林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的一门学科..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类群的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建立植物进化系统和鉴别植物的科学最基本..造林学:是研究森林营造和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科学;包括森林造林和森林抚育学及森林主伐更新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即森林经营管理 ;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心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对森林资源进行的区划、调查、编制计划、森林的经营决策和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等..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测树学:测树学是以林木、林分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土壤学: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第二章世界林业概况及发展趋势2 1.1 世界森林分布①寒带针叶林;又称“泰加林”..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50°~70°;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东西伸展..形成了由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②温带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在北纬40°~60°的欧洲西缘、北美洲东缘和亚洲东缘③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所以又称“夏绿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分布在北半球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温暖地区..·落叶阔叶林是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也是华北暖温带的地带性植被..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我国的落叶阔叶林类型很多:典型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和河岸落叶阔叶林..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区;通常两层乔木;林下有灌木和草本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不多;但蕨类植物丰富;没有板状根和茎花现象的植物..动物资源丰富..⑤热带雨林:在赤道南北纬5°—10°;亚马孙流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热带雨林区世界上三大热带地区都有它的分布..最大的一片在美洲、热带亚洲、热带非洲刚果盆地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1.3 世界林业生产的特点:·⑴人工林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工业用材的主要来源..·⑵世界林产品生产及消费快速增长·⑶世界木材加工产品出口占总量的比重有所增加..1.4 林业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⑴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是世界各国林业经营的共同指导原则;⑵森林培育学将有较快的发展;⑶林业生物工程将取得重大突破;⑷森林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全球的重要课题;·⑸森林生态与环境的研究将是最热门课题;⑹城市森林研究方兴未艾;⑺防治荒漠化是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第四章森林的结构特征与生态功能⑴构成森林的植物成分·枯立木:林木中常常由于自然枯死或感染病虫害而枯死的林木称为枯立木..·森林是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一立木层:是所有乔木树种的总称..每一株树木称为立木或林木....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它是群落中数量最多的树种;它决定着群落特点;支配环境..·主要树种:又称目的树种..是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般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主要树种同时又是优势树种;是比较理想的;但是有些天然林中;主要树种不一定数量最多;次生林中;往往缺少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即辅佐树种..它是陪伴主要树种生长的树种;伴生树种的作用是促使主要树种干材通直;抑制其萌条和侧枝发育..在防风为主的防守林带中;伴生树种可增加树冠层的厚度和紧密度;提高防护效益..·次要树种:又称非目的树种..它是群落中不符合经营目的要求的树种;经济价值低..木材松软的软杂木多属次要树种..次生林大多由次要树种组成..先锋树种:不怕日灼霜害;不畏杂草的喜光树种;依靠结实和传播的能力;适者生存抢先占据地盘的树种..二下木层·下木即林内的灌木;但其高度一般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一半;种类和多少因地区和建群种而异;阳性树种为优势树种的林下一般下木数量多..·森林形成后;原有的灌木种类减少或消失;森林采伐后;原林下的下木种类又会减少或消失..下木对防护、更新有重要影响;也具有经营上的意义..三地被物层·死地被物层:指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层..它是林地腐殖质和肥力的来源;对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活地被物层:是林内的草本植物和半灌木、小灌木、苔藓、地衣、真菌组成的植物层次;居林内最下层;分为草本层和苔藓层..有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如人参、天麻、三七、何首乌、半夏、党参四层外植物;又称层间植物..是林内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成分..如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以及土壤中的细菌、真菌、藻类等..层外植物往往是湿热气候的标志;层外植物利害具有双重性:有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的缠绕在树干上可使林木致死;被称为“绞杀植物”..·林分的树种组成;指乔木树种所占的比例;以十分法表示;称为组成式..计算各树种的比例一般按其株数、蓄积或胸高断面积;在幼龄林中多用株数比例..树种数量上不及2%;应在组成式后加注“-”;若数量占林分总蓄积量的2-5%;应在组成式后加注“+”;各种树种前的数字称为组成系数..·林分由一个树种组成者;称为纯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组成者;称为混交林..·树种组成;是决定林分价值的重要标志..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多混交林;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树种组成简单;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多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西南高山林区多云杉纯林、冷杉纯林..2林相林层:乔木林冠的层次状况 ..林冠集中在一个层次;称为单层林;林冠分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称为复层林;林冠层次不清;上下连接构成垂直郁闭者;称为连层林..标准:一般层间高差要大于20%;每层林木要有一定的数量·疏密度:主林层不小于0.3;次林层不小于0.2;次林层平均直径在8cm以上 ..3林龄:林分的年龄;它是按龄级划分的..龄级是按树种的生长速度和寿命确定的·绝对同龄林:所有树木年龄完全相同;如人工落叶松;不超过一个龄级的为相对同龄林;相差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异龄林..·龄级:林木在一定年龄范围内5、10、15年;这个年龄范围称为龄级用ⅠⅡⅢ……表示..·20年:适用于生长慢、寿命长的树种;如云杉、冷衫、红松、樟、栎等;10年:适用于生长和寿命中庸的树种;如桦木、槭树、油松、马尾松和落叶松等;5年一个龄级:适用于速生树种和无性更新的软阔叶树种;如杨、柳、杉木、桉树等;竹子一般1年或2年一个龄级;因为它生长迅速;龄级期长了就反应不出它的变化;对指导生产不利..4疏密度用每公顷蓄积与相同条件下“标准林分”的蓄积量或断面积之比来表示..·郁闭度:即林冠相互衔接的程度..以林冠在林地投影所占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的十分法表示..1.0最高郁闭;0.1-0.2郁闭度为疏林地;密度: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株数..直接影响未来森林的形成速度和质量..5林型是对林分的分类..它是根据一系列的综合特征确定的..如;白桦落叶松林、河岸落叶松林、高山偃松林、杜鹃白桦林等..6森林起源即森林的形成方式;一般指林分的繁殖方式..实生林:由种子发芽成长形成林分;主干通直;生长高大;根系良好;寿命较高;不易感染病虫害..无性繁殖林:由插条;伐根萌芽、根蘖方式形成的森林..发生快、衰老早、易感病虫害;不宜培育大径材..次生林中;实生林为乔林;萌生林为矮林;上层实生;下层为萌芽;林业上称为中林..三、森林的分布规律㈠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⑴世界:北半球自北到南:寒带苔原→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欧亚大陆中部和北美中部;自北向南:苔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⑵我国: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西部内陆;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隆起:温带荒漠、半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寒山地灌丛草原带..2.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⑴世界:北美的中部;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但被经向的落基山脉所阻隔;植被从东向西依次更替为:东森林地带→草原地带→半荒漠地带→荒漠地带→森林地带西落基山脉..㈡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山体的植被垂直带;是反映山体所处的一定纬度和一定经度的水平地带性的特征;植被垂直地带性是从属于水平地带性的特征;在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相互关系中;水平地带性是基础;它决定着山地垂直地带的系统..·1.某一山体植被垂直带分布;与山体所处的纬度开始到极地为止的水平植被带分布顺序相对应..·2.体现经度地带性的山体垂直带的组成情况;还与该经度地带所处的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高山是处于热带的荒漠地区;则山麓平地的地带性的植被类型为干荒漠;随着山地的上升;依次的理想分布为干草原或稀树草原→疏林灌丛→常绿阔叶林→夏绿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地→高山冻原→冰雪带..四、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㈠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森林能提供大量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能生产果品、药材、皮毛、松香、橡胶等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产品..·森林中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仅热带雨林中的物种就占地球上全部物种的50%..·现代的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能源生产者..由于森林的面积大;同化层厚;多年生;所固定的日光能量大..·森林在史前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实质上我们现在所用的煤和石油等能源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森林所固定积聚的日光能..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森林是土壤的绿色保护伞..茂密的枝叶能够截留降雨;减弱水流对土壤的冲刷;林下的草本植物和枯枝落叶层;既能吸水;又能固定土壤;庞大的根系纵横交错;对土壤有很强的粘附作用..另外;森林还能抵御风暴对土壤的侵蚀..·森林是巨型蓄水库..降雨落到树下的枯枝落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会被蓄积起来;就像水库蓄水一样..森林对于减轻旱涝灾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在水分循环中起到了“绿色天然水库”的作用..㈢防风固沙;护田保土·防护林带和农田林网不仅能够降低风速;还能增加和保持田间湿度;减轻干热风的危害..·许多地区的实践证明;在结构合理的防护林带背风面的15—20倍林带高度的范围内;森林的这种防护作用是明显的..如果将林带联成体网;并与衬宅植树、成片造林结合起来;形成防护林体系;则其效果将更为显着..防护林带的设计重要的是;森林确实能改善邻近地段的小气候;如减少温差;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减少平流寒害;干热风危害及地表风蚀的危害..㈣降低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森林是地球生物圈中大气成分平衡的主要调节者..㈤森林是良好的吸尘器·携带各种粉尘的气流遇到森林;风速就会降低;一部分尘粒降落地面;另一部分就被树叶上的绒毛、粘液和油脂等粘住.. 树木茂密的枝叶能够降低风速;而且叶表面不平;多绒毛;能分泌粘性油脂及汁液;而使大粒灰尘沉降;吸附大量飘尘..㈥森林是自然界的卫生保健医生·释放出负氧离子;保健作用强大;森林浴―森林吸氧.. ·吸毒杀菌..㈦森林是绿色的隔音墙:林木有减轻噪音的作用;一般4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音10~15分贝..㈧对环境变化的监测指示作用·酸性土指示植物:茶、杜鹃、芒萁·钙质土指示植物:南天竹、碎米蕨、铁线蕨、肾·盐碱土指示植物:多种碱蓬、海蓬子·石灰性土壤指示植物:柏木·富氮土壤指示植物:葎草粘重土壤指示植物:杜草·SO2指示植物:一年生早熟禾、芥菜、堇菜、菠菜、莴苣、萝卜、胡萝卜、百日草、欧洲蕨、苹果树、颤杨、美国白蜡树、欧洲白桦、紫花苜蓿、牵牛花、万寿菊、秋海棠、大麦、荞麦、南瓜、杉树、油松、红松、杨树、桉树、美洲五针松、加拿大短叶松、挪威云杉;以及苔藓和地衣等..·HF指示植物:对HF特别敏感的植物是唐菖蒲;因此常用它作生物监测器..此外;金荞麦、葡萄、玉米、郁金香、桃、杏、落叶杜鹃、北美黄杉、美国黄松、小苍兰等..·O3指示植物:美国白蜡、菜豆、黄瓜、葡萄、牵牛花、洋葱、松树、马铃薯、菠菜、烟草、西瓜 ..·C2H4 乙烯指示植物:洋玉兰最为有名..其他有麝香、石竹、蕃茄、玫瑰、香豌豆、黄瓜、万寿菊、皂荚树、香石竹等..·监测NH3的指示植物:向日葵、悬铃木、枫杨、女贞等.. ·监测C12的指示植物:荞麦、向日葵、萝卜、曼陀罗、百日草、蔷薇、郁金香、海棠、落叶松、火炬松、油松、枫杨等..·PAN过氧乙酰硝酸:牵牛花、瑞士、甜菜、菜豆、蕃茄、长叶莴苣、芹菜、大丽花以及一年生早熟禾等..·气候指示植物:如椰子的开花是热带气候的标志;生长桫椤、莲座蕨的地区表明为热带或亚热带潮湿气候带..·矿物指示植物:如问荆、云杉可用以指示金矿;海州香薷可指示铜矿;喇叭茶可指示铀矿..·潜水指示植物:可指示潜水埋藏的深度、水质及矿化度;如柳属是淡潜水的指示植物;骆驼刺为微咸潜水土壤的指示植物..第五章森林与环境森林forest是指一个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其它生物;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并显着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复合体..环境是指生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及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森林环境指森林生活空间包括地上空间、地下空间和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对森林有影响的种种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按环境的主体分类:人类环境、生物环境;按环境的性质分类: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境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即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光的变化规律:由于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地形特点等的不同;以及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使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也随之变化 ..1光照强度有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包括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坡向;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2光谱成分:由于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辐射强度减弱;光谱成分光质也发生变化..太阳高度升高;紫外线和可见光所占比例增大;反之;变小;长波光比例增加..在空间变化上;低纬度处短波光多;高纬度长光波多;同时;随海拔升高短光波随之增多..在时间变化上;夏季短光波多;冬季长光波多;中午短光波多;早晚长光波多..3光照长度:日照长度随纬度变化而进行不同的周期性变化..随着纬度的增加;最长日和最短日的差距越来越大;即纬度越高日照长短的变化越明显..2.温度的变化规律: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和土温的变化.. 1空间变化纬向变化:纬度决定一个地区太阳入射高度的大小及昼夜长短;因此也就决定了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量也大;昼夜长短差异小;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在北半球随着纬度北移;太阳辐射量减少;温度逐渐降低..纬度每增加1度;年均温度大约降低0.5℃..海拔变化: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水蒸气和CO2含量低;地面的辐射散热量大;所以尽管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还是较低..通常海拔每升高100 m;平均温度降低0.5-0.6℃;相当于纬度北移1度..2时间变化分为季节变化公转和昼夜变化自转;平均温度10-22℃..3土温变化:白天土壤表面受热后;热量从表土向深层输送;夜间土表冷却后;热量从深层向表层流动..土壤温度的变化比大气要缓慢且稳定;所以冬暖夏凉..水体温度变化:光线穿过水体时;辐射强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对数值下降;因此太阳辐射增温仅限于水体最上层..夜晚;特别在寒冷季节;水面温度下降;表层水密度增加而下沉;深层温暖的水上升;上下层水体发生对流、交换充分混合..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是由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的交接空间构成的..最显着的特点是有大量的生物存在;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气候因子也称地理因子;包括光光强、光质和光周期、温度平均温度、积温、节律性变温和非节律性变温、水分、空气等..土壤是气候因子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包括土壤结构、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等..地形因子如地面的起伏、坡度、坡向、阴坡和阳坡等;通过影响气候和土壤;间接地影响植物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一、光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二、1.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中性植物和阴性植物耐阴植物..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达到一定强度后实现饱和;再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2.光质的生态作用与植物的适应: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利用可见光区400-760nm;这部分辐射通常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约占总辐射的40-50%..可见光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成分;其次是蓝、紫光;绿光生理无效光此外;长波光红光有促进延长生长的作用;短波光蓝紫光、紫外线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并抑制茎的伸长..3.光照长度与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带来了地球上日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长期生活在这种昼夜变化环境中的动植物;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的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是指在日照时间长于一定数值14小时以上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冬小麦、大麦、油菜和甜菜等..短日照植物则是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14小时以上的黑暗才能开花的植物;如水稻、棉花、大豆和烟草等..日中照植物的开花要求昼夜长短比例接近相等;如甘蔗等..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是中间型植物;如番茄、黄瓜和辣椒等..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间短的热带、亚热带;长日照植物在温带和寒带;在生长发育旺盛的夏季..二、温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1.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在零下几度到50℃左右之间..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2.温度对生物发育的影响即有效积温法则: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N·T-T031低温对生物的影响温度低于一定数值;生物便会受害;这个数值为临界温度..寒害是指温度在0℃以上对喜温生物造成的伤害;主要原因有蛋白质合成受阻、碳水化合物减少和代谢紊乱等..冻害是指0℃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植物在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会在细胞间隙形成冰晶;原生质。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的主要功能?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净化空气D. 增加噪音答案:D2. 以下哪种树木不属于针叶树?A. 松树B. 柏树C. 橡树D. 冷杉答案:C3.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不包括以下哪项?A. 合理采伐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单一树种种植D. 森林更新答案:C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人工降雨答案:D5. 森林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比农田土壤要高,这是因为:A. 森林土壤更肥沃B. 森林土壤更贫瘠C. 森林土壤更湿润D. 森林土壤更干燥答案:A6. 以下哪种植物不是林下植被?A. 蕨类植物B. 苔藓植物C. 草本植物D. 仙人掌答案:D7. 森林火灾的主要危害不包括以下哪项?A. 破坏森林生态B. 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C. 增加土壤侵蚀D. 促进森林更新答案:D8. 森林经营的目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高木材产量B. 保护森林生态C. 提高森林景观价值D. 减少森林面积答案:D9. 以下哪种动物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A. 狼B. 鹰C. 鹿D. 熊答案:C10.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碳汇的作用?A. 减缓全球变暖B. 提高生物多样性C. 改善空气质量D. 增加土壤肥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土壤多样性答案:A, B, C12.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实施森林禁伐C. 推广可持续林业D. 增加森林砍伐量答案:A, B, C13. 森林土壤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有机质含量高B. 土壤结构良好C. 土壤肥力低D. 土壤水分充足答案:A, B, D14.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人工降雨答案:A, B, C15.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加强火源管理B. 提高公众防火意识C. 增加森林砍伐量D. 建立防火隔离带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资料

《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资料

《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资料《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一、填空题:1、林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生产周期长;②位于偏远地域;③资源的可再生性;④森林(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2、林业功能:林产品的供给功能、林业的就业增收功能、、林业的生态保护功能、林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和林业的文化传承功能。

3、林业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和贸易业、人造板工业、林产化学加工业、机械加工业、野生动物保护和繁殖业,以及森林旅游业等。

4、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植物和动物5、我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比1949年的8.6%净增11.76个百分点。

我国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五位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英文缩写UNFCCC,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7、现存于地球上的植物,估计约为50余万种,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8、在树木的分类中,依树木对热量因子的适应能力分为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和寒带亚寒带树种。

?9、在树木的分类中,依树木对土壤因子的适应能力分为喜酸树种、耐碱性树种、耐瘠薄和海岸树种。

?依树木对照光照因子的适应能力分为阳性树、中性数、阴性树。

10、根据根的发生情况,可分为主根、侧根和须根。

11、根据茎的质地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根据茎的生长特性可分为直立茎、平卧茎、匐茎、攀缘茎、缠绕茎。

12、在芽的分类中,按芽鳞的有无可分为鳞芽和裸芽;按芽的活动状态可分为生长芽和休眠芽。

13、一典型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托叶等三部分组成。

林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在以下文章中,我将为您提供有关林业考试试题及答案的相关信息。

文章将按照合适的格式进行撰写,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林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是由动植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b) 森林生态系统中只包括植物和土壤。

c) 森林生态系统不包括动物群落。

d) 森林生态系统只包括森林内的生物群落。

答案:a) 森林生态系统是由动植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a) 干旱天气。

b) 人类活动。

c) 高温天气。

d) 高湿度。

答案:d) 高湿度。

二、填空题1. 森林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层次。

答案:上层阔叶树层和下层灌木草本层。

2. 林业资源开发的四项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科学利用、合理配置、循环经营、创造保护。

三、简答题1. 试述森林培育的目的和方法。

答案:森林培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方法包括选优育优、高效经营、防护管理等方面。

通过选择适合生态条件和经济要求的树种,合理配置种植密度和疏伐方式,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以提高森林的质量和产量。

四、论述题森林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案:森林在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全球气候、调节水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森林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食物、药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同时,森林还能够吸纳二氧化碳,缓解全球变暖的程度。

再者,森林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贡献。

森林木材的生产和销售,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提供了支持。

综上所述,森林不仅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确保其对社会经济的持续贡献。

西林历年理论考试真题汇总

西林历年理论考试真题汇总

QQ:736288718
10.乔灌木种植工程的步骤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论述我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试论述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 2012 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绿地率 2.城市湿地 3.生物多样性 4.解构主义 5.一点透视 6.枯山水 7.点景 8.奥姆斯特德 9.艮岳 10.天人合一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包括坚持相地合宜、____、____、美学原则。 2.园林中的照明方式主要有明视照明及___两大类。 3.在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训中综合公园位置的选择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___来确定。 4.在公园水体设计中,无护栏的木桥,汀步附近 2 米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___米。 5.《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 CJJ / T85-2002 )中,按各类公园绿地的主要功能和内容, 将其分为___、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6.我国“园林”一词出现始于___时期,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的___期。 7.园林构成四大要素是指__、__、__、建筑,其中__被称为园林的灵魂:__被称 为园林的骨架;__被称为园林的毛发。 8.日本园林一般可分为枯山水、__、__、平庭、__、露地__、观赏式、坐观式、舟 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 9.园林设计可以分为__、__、混合式三种类型。 10.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是指:___、___和东方园林。 11.被称为苏州四人园林的是:___、___、留园、沧浪亭。 12.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帝王宫苑是_____。 13.圆明园中,由西方传教士设计了___、___等西洋楼景区的景点。 14.1969 年,滨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麦克,哈格发表 《 ____ 》 一书,标志着综合性的 生态规划思想的出现。 15.西方现代园林的代表人物有玛莎.舒沃茨、___、___等。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动水能给人以清新明快、变化多端、激动和兴奋的感觉,我国古代就利用动水形成( )。 A.曲水流筋 B.一池三山 C.喷泉 D.曲径通幽 2.道路附属绿地由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组成。 A.停车场绿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