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哈尔滨中考作文题目

合集下载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考点】字音字形【答案】D【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A项“炽”读“chì”;B项“省”读“ xǐng”;C项“束”读作“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考点】字音字形【答案】C【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字形。

A项中的“引颈受戳”应该是“引颈受戮”;B 项“通霄达旦”应该是“通宵达旦”;D项的“正襟威坐”应该是“正襟危坐”。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考点】修改病句【答案】A【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的病因是“领会”“形象”搭配不当。

“领悟形象”也不正确,可以将“领会”改为“感受”。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考点】文学名著【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搭配。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连云港
2016江苏连云港中考作文题目:让自己美好
盐城
2016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目:有那一抹色彩
泰州
2016江苏泰州中考作文题目:学着这样做
宿迁
2016江苏宿迁中考作文题目:迎着风
福建
福州
2016福州中考作文题目公布: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
河北
-
2016河北中考作文题目:“不可怕”
江西
-
2016江西中考作文题目: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天津
-
2016天津中考作文题目:值得_____
湖北
黄冈
2016湖北黄冈中考作文:解开缚心的绳索/“陋室铭”
孝感
2016湖北孝感中考作文:陪你一起_____/材料作文“驯鹿”
荆州
2016湖北荆州中考作文题目:哇,好香
东营
2016山东东营中考作文题目:雨,_____
青岛
2016年青岛中考作文题目:有……陪伴滋味长
潍坊
2016山东潍坊中考作文题目:“自行车比赛”
枣庄
2016山东枣庄中考作文题目:修炼“挫商”
德州
2016年山东德州中考作文题目:陪伴
临沂
2016山东临沂中考作文题目:他(她、它)让我感到/我们一起来
浙江
宜昌
2016湖北宜昌中考作文题目:“和、静、怡、真”
十堰
2016湖北十堰中考作文:___的光芒/话题作文“追赶”
湖南
怀化
2016湖南怀化中考作文题目:我依然_____
邵阳
2016湖南邵阳中考作文题目:成长的记忆/阅读让我____
娄底
2016湖南娄底中考作文题目:新力量/____创建活动刍议
衡阳
2016湖南衡阳中考作文题目:翅膀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D【解析】做这类题时要注意名音字和形声字中不读声旁的字。

A“炽痛”的“炽”读“chì”;B“归省”的“省”读“xǐn g”;C“束缚”的“束”读“shù”。

【考点】辨识汉字字音2.【答案】C【解析】A引颈受截—引颈受戮;B通霄达旦—通宵达旦;D正襟威坐—正襟危坐。

【考点】正确书写词语3.【答案】A【解析】A指配不当,应把“领会”改成“感受”。

【考点】修改病句4.【答案】B【解析】阅读名著时要知道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故事情节。

B项中“舌战群儒”的是“诸葛亮”。

A指配不当,应把“领会”改成“感受”。

【考点】识记名著常识5.【答案】D【解析】小亮所说的话要委婉,既要告诉小明自己不去的原因,又要告诉小明其中存在的危险,劝阻小明不要去。

A项没有达到劝阻小明的效果:B,C两项语言过于生硬,不礼貌。

【考点】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6.【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整段话,可以发现所填句子与前面的内容相反。

“狂风呼啸”对“微风拂面”;“暴雨倾泻”对“屋檐滴水”;“闪电肆虐”对“萤火流逝”。

【考点】衔接句子7.【答案】(1)只有香如故(2)树木从生(3)不以疾也(4)了却君王天下事(5)关山度若飞(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解析】根据课本原文熟背可得8.【答案】(1)郭:外城(2)去:离开【解析】翻译时要把关建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

二、阅读9.【答案】(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解析】翻译时要把关建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

【考点】翻译文言文句子10.【答案】人和【解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中,可以看出来“人和”最重要。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11.【答案】菊花都是黄色的。

【解析】“这”前指的是前句话中人们对菊花颜色的错误认识,即“菊花都是黄色的”。

全国各省市区中考作文真题汇编(2016)

全国各省市区中考作文真题汇编(2016)
湛江
2016年广东湛江中考作文题目:我真想_______
山西
山西
2016年山西中考作文题目:因为,我爱上读书
陕西
西安
2016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那片海
内蒙古
呼和浩特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作文题目:我们班的故事
包头
2016年内蒙古包头中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节日”
辽宁
大连
2016年辽宁大连中考作文题目:餐桌上的故事/远与近
2016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题目:留香
常州
2016年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群
无锡
2016年江苏无锡中考作文题目:比分数更重要的
连云港
2016年江苏连云港中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让自己美好
淮安
2016年江苏淮安中考作文题目:经历是一种收获
盐城
2016年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目:有那一抹色彩
泰州
2016年江苏泰州中考作文题目:学着这样做
眉山
”“拨动了我的心弦”
内江
以“的味道”为题
德阳
以“起点”为题目
巴中
2016年四川巴中中考作文题目:感谢有你相伴
凉山
任意选做一题
学会______,
不要抱怨
达州
2016年四川达州中考作文题目:桥/那一股暖流
广东
广州
2016年广东省卷中考作文题目:我真想_______
深圳
2016年广东深圳中考作文题目:我的表情包里没有_______
绥化
_______催我前行/话题作文“给力
齐齐哈尔
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好想,
龙东六市
青春的味道/格言话题作文
大庆
话题作文“尝试与成长”

哈尔滨历届中考作文题目大集锦另附中考作文写作技巧

哈尔滨历届中考作文题目大集锦另附中考作文写作技巧

哈尔滨历届中考作文题目大集锦另附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暑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明年的中考又离我们近了一步。

小编特地给即将初四的同学们整理了哈尔滨历年中考作文的题目(2009年——2016年),顺便附上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希望大家能够在暑假好好的研究一下,争取明年取得佳绩。

哈尔滨历届中考作文2016哈尔滨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1)命题作文《现代汉语词典》对“入门”一词的解释是:“得到门径;初步学会。

”找不到路径,不得其门而入,能永远做门外汉。

只有先初步学会,才能再精钻深研,成为行家里手。

请以“入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2)给材料作文客厅里有一红一绿两只鹦鹉。

绿鹦鹉说话是时髦粗俗,常常是客人们逗引的对象。

而红鹦鹉只会说“您好”“再见”“慢走”等少数礼貌用语,身边的“粉丝”屈指可数。

绿鹦鹉对红鹦鹉说:“哥儿们,你跟我学着点儿,看我多风光!”而红鹦鹉却不为所动,常说的仍然是那几句话。

一天,因生意不顺,主人心情非常沮丧。

绿鹦鹉的一句粗话让主人大为光火,将其痛打了一顿。

主人的夫人说:“把这个可恶的东西扔掉!”主人的父亲阻止了他们,将这只犯错误的鹦鹉带回了自己的卧室。

从此以后,开始教它说文明用语。

没过多久,绿鹦鹉也成了家中的文明天使。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做人要有主见;对于犯了错误的人,不要轻易抛弃而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言谈要文明得体。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2015哈尔滨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1)命题作文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歌唱得很完美,甚至有人可能唱得不成曲调。

2016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篇一: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2李传鹏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3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2016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6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6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公布,还在核对成绩的同学快来看看吧!这次的书面表达题不是很难呢,题目要求是假如你是张鹏,转学去了杭州。

你的好友王新来信询问你的近况,并告诉你他暑假要来看你。

请根据以下提示,绐王新写一封回信。

写作要点: 1. 表达你收到他来信后的激动心情。

2. 介绍新学校。

(1) 设施:一个大操场,一个图书馆。

(2) 师生:友善,易于相处。

3. 针对他独自乘火车来杭州提出具体建议。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卷)语文(带解析)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卷)语文(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到2016年4月,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 核数量近1800万左右。

B .杨绛先生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C .今年传奇欧美音乐界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100周年诞辰。

D .5月21日,2016年世界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在江苏昆山落幕,使中国羽毛球女队击败韩国队卫冕成功。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沸沸扬扬。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蛔蝈在窃窃私语。

(法布尔《绿色蝈蝈》)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D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第II卷(非选择题)二、作文(题型注释)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青春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阅读下面三则格言,任进其中一则,提取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人类有一种爱美的本性。

——【法国】罗曼·罗兰(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徐特立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600字以上。

三、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驻守荒原》一文,回答下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哈尔滨中考作文题目【篇一: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6-07-02李传鹏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3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 b.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徽风拂面c.徽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 d.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2),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3)虽乘奔御风,。

(郦道元《三峡》)(5)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6)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掭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

二、阅读(45分)(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10题(8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郭:(2)去: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0.(2分)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二)阅读《菊花》,回答11-14题(11分)菊花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

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

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

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

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

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

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

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

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

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

(选文有改动)11.(2分)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2.(3分)阅读③至⑤段,说说菊花具有哪特点?(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30个字)13.(3分)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1)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2)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3)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14.(3分)读完文本后,请你给准备栽培菊花的朋友提三条建议。

(三)阅读,《父亲的“城池”》回答15-19题(14分)父亲的“城池”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

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

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

此外,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

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

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

②不仅如此,父亲还想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

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

他满城奔走,挨门挨户给我们送来他的“劳动成果”,放下东西后擦把汗,便转身扬长而去??③和父亲一样的还有大哥。

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

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

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城里有什么好,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探望父亲,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

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因之前抢收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

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

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固守着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⑤时间长了我们都很担心。

初秋的一天,天气炎热,我们放下手里的事物,约好一起到“城池”看父亲。

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竟像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暴怒地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全都停步侍立。

父亲竟如此对待我们!强烈的刺激,使我的头脑清醒起来,我的心中凉意渐生。

随后我们第一次真切地观察到了父亲在“城池”中形单影只躬耕劳作的情形,我的心中涌起丝丝寒意。

父亲的“城池”近在眼前,作为子女,我们却都从未走进去过,我的心中寒意更浓了。

父亲依然自顾自地在“城池”中劳作,而站立在“城地”之外的我们却相视默然。

我,不寒而栗。

⑥不多久,父亲便病倒了。

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所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选文有改动)15.(5分)分析文中父母亲的心理。

(1)(3分)母亲“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母亲应该是怎么想的?(2)(2分)从第②段划线句能看出父亲当时是怎样想的?16.(2分)为什么大哥来时,“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17.(3分)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说明“我”当时心中有所感悟,那么当时“我”感悟到了什么?请写出你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的话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18.(2分)结尾的梦境,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子女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19.(2分)文章题目中“城池”一词既指,又指。

(四)阅读《要和谐必有诚》,回答20-23题(12分)要和谐必有诚①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要和谐必有诚。

②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

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确是一无所获。

不难想象,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诚,交流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做事时就会“未肯全抛一片心”。

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

③诚是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

诚不仅是建立和谐的基石,还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

“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可以延伸和谐之路。

原本和谐的关系,不靠真诚维系,结果和谐也会丧失。

蔺相如与廉颇一文一武,和谐共处,齐心协力辅佐赵王,而在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后两人关系产生裂痕,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使“将相和”的佳话千古流传。

当前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毒奶粉”“地沟油”等缺乏诚信的事件的出现,危害到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所以没有诚信作为保障,社会和谐很难长久维系。

④诚还能检验和谐的真伪。

拿些表面的和谐,禁不住诚的检验,在诚的面前就会原形毕露。

楚汉合盟这个因利益建立起来的假和谐,不就在项羽背弃承诺之后而烟消云散了吗?⑤要和谐必有诚。

要想诚满天下,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

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对违约诈骗的,就要靠制度约束,靠法律制裁,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

⑥有了诚,和谐才能成长;有了诚,和谐才能维系;有了诚,和谐才能禁得住考验。

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

(选文有改动)20.(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1.(2分)请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

()()22.(4分)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23.(3分)为什么说“要和谐必有诚”?【市区学生作答】三、作文(50分)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现代汉语词典》对“入门”一词的解释是:“得到门径;初步学会。

”找不到路径,不得其门而入,只能永远做门外汉。

只有先初步学会,才能再精钻深研,成为行家里手。

请以“入门”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