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影响

合集下载

美联储历史利率曲线表

美联储历史利率曲线表

美联储历史利率曲线表1. 定义和解释:美联储历史利率曲线表是一种工具,用于显示不同期限的美国国债收益率。

利率曲线通常以横轴表示债券的到期期限,纵轴表示相应期限的利率水平。

这些利率是市场上交易的债券的利率,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的预期。

2. 利率曲线的形态:利率曲线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如正斜率(正常曲线)、负斜率(倒挂曲线)或平坦曲线。

正常曲线表示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这通常是经济扩张期的典型形态。

倒挂曲线则表示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可能预示着经济衰退。

平坦曲线则表示长期和短期利率接近。

3. 影响利率曲线的因素:利率曲线的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预期、通胀预期、市场流动性等。

美联储通过调整短期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来影响利率曲线的形态和整体利率水平。

4. 利率曲线的经济意义:利率曲线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和风险偏好。

正常曲线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良好的信号,而倒挂曲线可能预示着经济衰退。

央行和投资者可以利用利率曲线的信息来制定货币政策、预测经济走势和进行投资决策。

5. 利率曲线的历史趋势:美联储历史利率曲线表可以展示不同时间段的利率走势。

例如,在经济衰退期间,美联储通常会降低短期利率,导致利率曲线出现倒挂。

而在经济复苏期间,随着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提高,利率曲线可能逐渐恢复到正常或平坦的状态。

总结起来,美联储历史利率曲线表是一种记录美国历史上利率水平和形态的工具,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和预测作用。

货币政策、经济预期和市场流动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利率曲线的形态和整体利率水平。

通过研究利率曲线,央行和投资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发展路径分析

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发展路径分析

金融现察FINANCIAL REVIEW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发展路径分析最近的曲线陡峭、利差扩大的主因是中长期利率上升,而短期利率平稳甚至下降:,未来影 响曲线形状的主要因素有:美岡计划增发中长期国债,同时逐步缩减短期国债发行,以及 对馈务结构进行缩短放长的调牿,:文/陆晓明编辑/孙艳芳築围国债利率是全球金融资产定价 的®耍基准:疫情以来,特别是最近的 a苏期间,美丨⑴|彳债利率及其曲线和利 差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报告拟深入探讨 该曲线及利差的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及 所处位a.并分析预测其未来走势、关 键指秘及联储r•预的触发点和作用。

疫情以来美国国愦收益率曲线及利差变 化特征收益率曲线及期限利差的历史特征历史上收益率曲线及反映其斜率的 期限利蒂的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它们 依M商业周期波动,且会逍循金融资产 价格波动的均侦M归一般规律。

但它们 很少稳定停留在均值区间,而通常足从 极端冋归均值后立即向另一极端移动; 也很少在极端停留.而是在触及极端后 立即逆转方向,上下起伏绵绵不绝,U 区时宽度较大例如1〇年/2年利差敁低 可达-2,14%,最高则达2.77%, 10年人3 个月利差最低达-0.7%,最高达4.15%。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虽然整条曲线 趋势性下降,但利差曲线斜率及利差的 这拽特征并米改变(见图1 )。

就曲线上行变陡峭的历史过程看, 美国过去50多年,特别是80年代到2008 年的四次经济周期的共同特征是:陡峭 都站山短期利率下降、长期利率上升形 成。

K背后的原因则是经济衰退前夕曲 线下降利兹收窄丑至倒挂,并且通常邰 伴随经济过热和通胀美联储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胀推升利率引发经济H退,在衰退之初通常会大幅调降利率,使短期利率降幅领先长期利率,以使收益率曲线再次变陡峭,利差从倒挂转为正常、而当收益率曲线和利差回升jf-超过均值时,商业周期、通胀率及通胀预期则仍处在下降阶段。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首先,在市场温和的情况下,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通常说明美国经济整体发展情况良好,这时市场中的资金会从国债市场流出,流向股票市场或者信贷市场,用于基础产业的发展;反之,当国债收益率下降时,意味着市场资金从其他市场流回到国债市场中,市场的投资机会不多,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衰退的时期。

例如,有研究指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与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经济领先指标(ECRI)基本一致,这反映了国债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经济领先指标。

其次,由于通货膨胀率反映的是名义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之差,因此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也意味着市场通货膨胀率的扩大,适度的通货膨胀意味着经济的振兴;反之,如果国债收益率下降,则说明市场通货膨胀程度较低,这也说明可能市场出现疲软的情况。

通常,30年期的长期债券是市场衡量通货膨胀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后,当市场整体风险较高时,投资者避险意识会上升,这也会使得市场资金流回到国债市场,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因此国债收益率的较为激烈和突然的变化也透露出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大小程度。

如何影响经济一般来看,美元的走势受利率的影响很大,因此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当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时,意味着市场对美国经济持乐观态度,这种乐观情绪扩散至股市和汇市,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同时本国资本流出减少,导致美元供不应求,这意味着美元走强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当收益率下降时,意味着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持有悲观的态度,这种悲观情绪也会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造成本国资本大量流出,外国资本流入减少,美元供过于求,这时的美元走弱的概率较大。

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大量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的情况下,凭借着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资本从日本和西欧流入美国,也使得美元高挺。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即如果美国国债收益率比我国国债收益率高出一定程度,会使得资金从我国向美国流动,卖出人民币同时买入美元,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涨;反之亦然。

美国国债利率周期及影响因素分析

美国国债利率周期及影响因素分析

美国国债利率周期及影响因素分析美国国债利率是指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的利率水平,是市场上衡量资金成本和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

国债利率的周期和影响因素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的影响,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美国国债利率的周期1. 长周期:长周期是指国债利率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内的周期波动。

长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宏观经济的供需关系和通胀预期。

当经济增长强劲、就业市场紧张时,资金需求会增加,对应的国债利率会上升。

而当经济增长疲软、就业市场疲软时,资金需求下降,国债利率会下降。

此外,通胀预期也是长周期变动的重要因素,如果市场预期通胀加剧,国债利率会上升,反之则会下降。

2. 短周期:短周期是指国债利率在数年内的周期波动。

短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货币政策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供需关系。

当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时,国债利率会上升;而当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时,国债利率会下降。

此外,供需关系也会对短周期变动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市场上需求旺盛、供应不足,国债利率会上升,反之则会下降。

二、美国国债利率的影响因素1. 经济增长及劳动市场状况:经济增长的强弱和就业市场的紧张程度对国债利率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强劲且就业市场紧张时,资金需求增加,国债利率上升;反之,经济增长疲软且就业市场疲软时,资金需求减少,国债利率下降。

2. 通货膨胀:通胀预期对国债利率有重要影响。

当市场预期通胀加剧时,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利率来抵消通胀对投资回报的影响,国债利率上升;反之,当市场预期通胀放缓时,国债利率下降。

3.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国债利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债务规模和财政赤字上。

当政府增加债务融资规模或财政赤字扩大时,市场上的供应增加,对应的国债利率上升;反之,当政府减少债务融资规模或财政赤字缩小时,国债利率下降。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调控国债利率的重要手段。

当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时,国债利率上升;反之,当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时,国债利率下降。

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一览)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有些什么呢?美联储加息对汇率的影响大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美联储加息对债券是利空的,因为加息会导致债券利率上行,以往老的债券收益率会低于新发行的债券,就会使债券形成熊市,不过债券收益由利率和债券价格来决定,而债券利率和债券价格呈反比,所以即便是债券处于熊市,投资者也能获得一部分收益。

美联储全称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制定货币政策的机构,和我国的央行一样,职责都是维持地区合理通胀水平,稳定金融市场,即在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比如加息,而在通货紧缩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降息。

美联储加息对汇率的影响美联储加息是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将联邦基金利率等重要利率提高的行为。

这一政策措施不仅直接影响美国金融市场,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别从金融市场、全球经济、个人和企业等方面分析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

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美联储加息意味着货币政策紧缩,通过提高短期利率来控制通胀水平。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加息会对股票、债券、外汇等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1.股票市场加息将使得借款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股票的估值,进而引起股票市场的下跌。

而由于美国股市的国际影响力,这种下跌很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的股市,导致全球股票市场的动荡。

2.债券市场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更加直接。

随着市场利率的上升,已经发行的债券利率变得低于市场利率,因而市场上的债券价格下跌。

持有这些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损失。

不过,随着美国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支持美元汇率的稳定,进而推动美元上涨。

3.外汇市场加息将吸引资本流入美国,推动美元汇率升值,从而对其他货币产生压力。

在此背景下,全球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可能会出现下跌,加重了外国投资者的负担。

美国国债未来的趋势

美国国债未来的趋势

美国国债未来的趋势
根据当前的经济情况和市场预测,美国国债未来的趋势可能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利率变动:美联储对利率的决策可能会影响国债收益率。

如果美联储决定加息,国债收益率可能上升;反之,如果决定降息或维持利率不变,国债收益率可能下降。

2.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与国债价格走势密切相关。

如果经济增长强劲,投资者可能会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较高但回报率更高的资产,从而导致国债需求下降,国债价格走低;相反,如果经济增长乏力,投资者可能会转向较为安全的资产,因此国债需求可能会上升,国债价格走高。

3. 政府债务:美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和财政状况也可能对国债的走势产生影响。

如果政府财政状况良好,债务水平可控,市场对国债的信心可能增加,导致国债价格上升;然而,如果政府财政状况恶化,债务水平上升,市场可能对国债的前景感到担忧,从而导致国债价格下降。

总体而言,美国国债未来的趋势会受到经济状况、利率政策和政府财政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然而,预测国债走势是非常复杂的,受到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未来的情况很难确定。

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经济发展,以做出明智的
投资决策。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前景及影响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前景及影响

市场震荡。国债利率是基础性利率,对 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具有重要影 响 。经历2 0 2 0 年3月 的 暴 跌 后 ,在超低 利 率 与无限流动性支撑下,美股表现 与实体经济相背离,快速反弹至历史纪 录 高 位 ,泡沫化风险上升。在此背景 下 ,美国长端国债收益率短期内快速攀 升 ,有可能引发美股大幅度调整。一方 面 ,股价折现率上升,会导致股票价值 重估与价格下跌。回顾2013年5月2 0 曰
第 二 ,基础利率抬升将加剧金融
32
至6月2 4 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 1.97%快速攀升至2 . 5 7 % ,标普5 0 0 指数 随之下挫5.6%。考虑到当前美股已处于 历史高位,被动投资、抱团投资现象严 重 ,股价下跌幅度将更大,可能再度面 临踩踏抛售风险。另一方面,长短端利 差走扩,将促使股票板块表现分化,高 成长高估值的科技板块面临更严重的沽 空压力。而美国股市的剧烈调整也将引 发全球风险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
金融现察 FINANCIAL REVIEW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前景及影响
当 前 中 国 金 融 市 场 并 未 受 到 美 债 收 益 率 上 涨 的 直 接 冲 击 ,但 中 闽 仍 需 耍 进 一 步 提 升 自 身 金 融 体 系 的 靭 性 ,谨 防 美 债 收 益 率上行的溢出效应 文/赵雪情邹子昂编辑/张美思
美国国债是基础性资产,与财政货 币政策、经济金融形势紧密相关;美国 国债收益率是基础性利率,是美国乃至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美国长端国债收益 率自2 0 2 0 年年末以来持续抬升,并在 2021年呈加速上涨态势。截至2021年3 月2 2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 6 3 % , 较2020年年末提高70个基点, 创 -年 来 最 髙 水 平 (见图1 ) 。同时,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加陡峭化,1 0 年 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由8 0 个基点 扩 大 至 148个 基 点 ,为2 0 1 5 年年末以来 最高水平。这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以下 笔者将对美债走高的原因、前景与影响 进行分析。

美国联储降息:对国际债市的影响

美国联储降息:对国际债市的影响

美国联储降息:对国际债市的影响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在降息,对于国际债市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系列降息举措使得美国国内资金成本降低,同时也对国际债券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波动。

下面将探讨美联储降息对国际债市的影响。

首先,美联储降息导致国际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

美联储的降息将提供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国内资金成本的降低。

这使得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向债券市场转移,导致国际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

特别是一些被动型基金经理在债券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将相关债券纳入其组合,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债券市场的上涨。

其次,降息对于债市规模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产生更大的影响。

美联储降息导致全球投资者热衷于寻找高收益率的资产,进而投资于相对较高风险的发展中国家债券市场。

这一趋势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债券收益率下降,但同时也增加了这些国家面临的外部融资风险。

因此,这些国家需要谨慎监管国际债务,防范可能发生的外部资本突然流出。

此外,美联储降息对国际债市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降息的结果可能是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由于利率下降使得债券市场变得极度脆弱,一旦出现金融市场不稳定,国际投资者可能会急于脱手抛售债券,导致了较大的波动。

此外,降息也可能导致资金流向股市等其他领域,进一步影响国际债市的稳定性。

然而,美联储降息也对一些国际债券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

降息使得融资成本降低,加速了企业发债的步伐,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这进一步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债市的深度和流动性。

同时,企业利用低成本融资扩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的增长。

这对于那些希望加强与国际债券市场的联系,提升境内债市地位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综上所述,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降息政策对国际债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尽管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但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此,各国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维护国际债市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和石油价格暴跌冲击,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金融市场巨幅动荡,美联储再次降息至零利率,并启用无上限量化宽松(QE)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市场恐慌。

与此同时,美联储持有的美债规模从3月初的2.5万亿美元扩张至6月底的约4.2万亿美元,而国债收益率曲线与2019年相比仍明显陡峭化,这表明危机期间QE的有效性减弱。

为了遏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加速膨胀,以及能够快速降低中长端利率以应对经济衰退,美联储需要启用新的政策工具。

在上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后,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对未来美国经济再次面临衰退时可供美联储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箱进行过前瞻性描述,包括降息至零利率、前瞻性指引、量化宽松、长期利率目标和负利率等。

目前,美联储除了长期利率目标和负利率政策未启用外,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已使用到极致。

由于负利率政策存在法律及实操约束以及负作用尚有待评估等不确定性,美联储目前选择负利率政策的可能性较小。

与QE相比,长期利率目标(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下文简称“YCC”)能够帮助美联储在避免大规模购买美债的情况下控制住收益率曲线,并迅速压低中长端利率和降低美债的波动性,具有QE无可比拟的优点,成为美联储政策工具的下一个可能选项。

QE提振美国经济的边际效用显著下降QE边际效用显著下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对公共债务的影响机制发生了变化。

在金融危机前,美联储主要通过控制短期国债利率,同时释放信息影响通货膨胀和风险贴水因子,进而改变长期利率。

金融危机后,美国短期利率已降至极限,货币政策对长期利率的传导机制失效,美联储开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直接购买长期债券来压低长端利率。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市场偏好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于国债的期限偏好存在系统性差异,如养老金等投资机构有配置长期债券的需求,而货币市场基金则偏好短期债券。

由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不同期限的国债市场之间套利不完全,因此,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通过改变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的供给,可以改变两者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到整个收益率曲线的形状。

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来看,2008~2012年间,在短期利率逼近“零下限”后,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成功压低了长端国债收益率,改变了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

不过,在量化宽松政策的后期,QE的边际效用明显减弱,在QE1阶段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每扩张1美元,货币供应量M1增加0.96美元;而在QE3阶段,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每扩张1美元,货币供应量M1仅增加0.28美元。

这是因为天量资金滞留在金融系统内部,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实体经济,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成为最终需求。

新形势下QE难以有效管理国债收益率曲线。

首先,QE继续管理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存疑。

QE通过改变长期和短期国债数量的供给来间接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危机期间难以快速降低长端国债收益率至足够低的水平以应对经济衰退。

与2019年相比,本次危机期间美债的收益率曲线仍明显陡峭化。

其次,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负担愈加沉重。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从2019年8月的约3.8万亿美元低位迅速扩张至2020年6月初的逾7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扩张的可持续性存疑。

最后,QE退出艰难。

一方面,市场沟通难度较大,2013年5月美联储在提及QE终结时曾引发退出恐慌(Taper Tantrum);另一方面,当美联储停止或减少购买国债后,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快速抬升。

因此,新形势下美联储需要启用新的政策工具以有效管理国债收益率曲线。

收益率曲线控制成为美联储政策工具的下一个选项收益率曲线控制是指货币当局设定一个收益率目标,并通过购买足够多的债券以保证利率在目标下方。

比如,当联邦利率已经达到“零下限”而2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时,美联储可以宣布有意维持2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在0.25%的水平,为增强该利率上限的有效性,美联储必须承诺在利率高于0.25%时购买2年内到期的国债。

由于债券的收益率与价格负相关,美联储可以以更高的市价买入这些债券,以保证其收益率在目标下方。

QE侧重债券数量的购买,YCC侧重债券价格的控制,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传导机制的不同以及对不同期限利率的影响。

在QE框架下,美联储侧重于购买长期债券,以降低它们的收益率。

QE的效果是通过降低债券的风险及流动性溢价来实现的,同时也影响短期利率的预期。

在YCC框架下,美联储侧重于钉住中长期利率,主要通过传递美联储对短期利率的预期路径向市场释放信号。

这两种政策可以被同时使用以降低中长期利率,也都可以配合前瞻指引工具来向市场传递美联储关于短期利率的预期路径。

YCC是美联储政策工具的下一个可能选项。

与QE相比,YCC在应对新形势下的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如果市场认为YCC政策可信,美联储可以在不大规模购买美债的情况下控制住收益率曲线,这对资产负债表加速膨胀的美联储而言尤为重要。

其次,如果市场认为YCC政策可信,美联储能够立即将债券价格移动到目标水平,从而钉住收益率水平。

最后,YCC拥有自动退出机制,副作用更小。

当美联储钉住的国债收益率到期后,YCC会自动退出,不会给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造成持续的影响。

美联储可能选择2年期限左右的美债收益率作为YCC目标。

美联储此次更可能选择钉住2年期左右的中期利率,而非长期利率。

这主要是因为如果美联储选择钉住长期利率,由于短期利率传导至长期利率路径过长,钉住政策缺乏稳定性,而且在过长的购买期内,经济不确定性较大,钉住政策也缺乏可信性,这会导致市场可能大规模出售债券给美联储。

与金融危机前比较,美联储在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3个月和2年期的美债波动率皆明显下降,而10年期的美债波动率仍然很高,这表明美联储对于中短端美债收益率的影响力更为显著。

此外,美国财政部新发行的国债期限结构以中短期为主,在2009~2019年,短期国债占比为73.16%,中期国债占比为24.57%,长期国债占比仅为2.27%,从压低财政融资成本的角度来看,由于短期利率已逼近0,YCC钉住中期国债收益率的意义更大。

美联储实施YCC政策的潜在利弊与溢出效应日本经验显示YCC提振经济和推高通胀的效果不明显,但可减缓中央银行购买国债速度。

与美国不同,在启用YCC之前,日本10年期及其以下的国债收益率都已进入负利率,因此,日本选择的是钉住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0附近。

2013年日本开始实行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大规模购买日本政府债券,日本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随之快速扩张。

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间,日本中央银行持有的日本政府债券余额从131.9万亿日元增加至396.4万亿日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也扩张了约2.67倍。

自YCC启动以来,日本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的速度明显放缓,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间,日本中央银行持有的日本政府债券余额仅增加了约82万亿日元,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基本稳定在零利率附近。

如果没有实施YCC政策,日本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将如何表现已不得而知。

不过,从最终结果来看,YCC 提振经济和推高通胀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确实减缓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张速度。

此外,2020年3月澳大利亚开始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与其经济条件相似的新西兰则选择了量化宽松,结果发现澳大利亚的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性明显低于新西兰。

YCC有助于减缓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降低财政融资成本和通缩压力。

首先,由于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美联储仍将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如何保证资产负债表可持续是美联储必须考虑的长期隐患。

如果承诺可信,YCC能够帮助美联储在避免大规模购买美债的情况下控制收益率。

其次,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美国财政赤字达到空前规模,财政压力巨大。

在YCC 政策下,美联储将国债收益率固定在一定低的水平上,并减少美债的波动性,能够直接降低财政融资成本。

最后,YCC将中期利率降至足够低水平后,有助于鼓励企业投资和家庭消费,降低通缩压力和经济衰退程度。

YCC可能损害美联储的信誉,并助推资产价格泡沫。

第一,YCC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是市场相信中央银行对钉住的承诺是可信的,如果市场对此持怀疑态度,美联储可能不得不购买更多的债券,以使得债券收益率维持在目标水平。

第二,YCC要求中央银行承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钉住利率,如果在此期间通货膨胀意外回升,美联储可能被迫在放弃钉住利率和不坚持既定的通胀目标之间作出选择,而这两个选择都会危及中央银行信誉。

第三,在YCC框架下,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丧失,尤其是在实体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大量资金可能不会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一步助推资产价格泡沫。

YCC直接控制财政融资成本,更接近财政赤字货币化。

财政赤字货币化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融资,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直接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才被称为财政赤字货币化。

独立的QE不能算做严格意义上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因为它不是中央银行直接从一级市场购买国债,而且只是增加了货币供应,并没有增加资产。

但是,QE搭配财政赤字,则是迂回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因为一方面这种政策组合增加了资产和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虽然中央银行没有直接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国债收益率仍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但中央银行大规模增持国债实际上压低了中长端国债收益率,从而降低了财政融资成本。

在YCC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通过钉住利率直接控制财政融资成本,搭配QE 和财政赤字,将更加接近实际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与在一级市场直接购买国债已没有本质区别。

美联储实施YCC会对中国产生溢出效应。

根据历史经验,美国长期利率变化能够解释亚洲地区长期国债收益率变化的三分之一以上。

资本账户开放度高的国家国债收益率受美国的影响程度更大。

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美国长期利率变化会通过资本流动、利率和资产价格等渠道对中国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

首先,目前中美长期国债收益率基差已超过200个基点,处于历史高位。

如果美联储实施YCC,等于对中期国债收益率设置了天花板,巨大的利差会吸引跨境资本从美国流向中国,造成资本流入压力。

其次,中国中央银行需要在资本开放和汇率稳定之间权衡。

美联储实施YCC,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升值压力,“蚕食”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

最后,在中美经济基本面相近的情况下,美联储实施YCC 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中国货币政策外部约束,提升货币政策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