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医学绦虫概述

合集下载

医学寄生虫-绦虫

医学寄生虫-绦虫

囊尾蚴 猪,人 人 囊尾蚴 牛 人 棘球蚴 偶蹄类动物 犬 泡状蚴 啮齿、食虫类动物 狐、犬 似囊尾蚴 昆虫 鼠类、人 似囊尾蚴 昆虫 鼠类、人 似囊尾蚴 昆虫 猪 似囊尾蚴 昆虫 犬、猫 似囊尾蚴 昆虫 鼠类
五、绦虫的致病:
致病机制: 夺取营养 机械性损伤 化学性损伤
幼虫的致病:囊虫病、包虫病、裂头蚴病、 泡球蚴病等
2、寄居的阶段:成虫 部位:小肠上段 方式:吸盘、小钩、体壁微毛
3、离体的阶段:孕节 方式:随粪便排出
4、发育的时间:从感染到成虫:2~3个月
(二)在中间宿主(人、猪)体内的发育:
(三)猪囊尾蚴:
二、猪带绦虫生活史:
虫卵(随孕节排出)
成虫
六钩蚴
囊尾蚴
成虫
人(终宿主)
猪(人)(中间宿主)
人(终宿主)
二、猪带绦虫生活史:
5、寿命:成虫可存活25年
三、生活史各阶段的发育: (一)在终宿主(人)内的发育:
1、感染的阶段:囊尾蚴 途径及方式:误食或生食“米猪肉” 进入人体后2~3个月发育为成虫。
7、寿命:数年
6、发育的时间:从虫卵至成熟约3个月
5、离体的阶段:无
4、寄居的部位:人 皮下、肌肉、脑、眼、心、肝、肺等 ( 猪 四肢、腰肌、心肌、舌肌等)
3、寄居的阶段:囊尾蚴
c:自体内感染
b:自体外感染 肛门-手-口
3、临床分型: (1)皮下及肌肉型囊虫病:
(2) 脑囊虫病: 癫痫样发作、颅内压增高症 状、精神症状
葡萄状囊尾蚴:在脑底部具有分支或葡萄样突起的囊尾蚴
(3) 眼囊虫病:
五、诊断:
(一)猪带绦虫病:
1、询问病史: (1)、是否去过流行区

3-1医学绦虫概述 ppt

3-1医学绦虫概述 ppt

微绒毛
绦虫概述
一.绦虫的共同特征 1.形态
• 带状,背腹扁平,分节
• 颈部具有生发功能
• 无口、无肛、无体腔
• 雌雄同体
睾丸
子宫
卵巢
绦虫概述
一.绦虫的共同特征 1.形态 2.生活史
• 裂头蚴 • 囊尾蚴 • 棘球蚴 • 泡球蚴 • 似囊尾蚴
虫卵
钩球蚴 六终宿主
绦虫概述
一.绦虫的共同特征 二.绦虫的分类
带绦虫
绦虫纲
圆叶目 棘球绦虫
膜壳绦虫
假叶目 裂头绦虫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长膜壳绦虫 短膜壳绦虫 曼氏叠宫绦虫*
绦虫概述
一 蛔.绦虫虫:成的虫共钻同孔特习征性导致系列并发症 钩1.虫形:态成虫吸血特性引起贫血 丝2.虫生:活成史虫阻塞淋巴回流导致象皮肿或乳糜尿
3.致病
线虫危害性:成虫 > 幼虫
绦虫概述
一.绦虫的共同特征 1.形态 2.生活史 3.致病
绦虫危害性:幼虫 > 成虫 线虫危害性:成虫 > 幼虫
绦虫概述 (Cestode)
带虫 (Tapeworm)
绦虫概述
一.绦虫的共同特征
绦虫概述
一.绦虫的共同特征 1.形态
• 带状,背腹扁平,分节
绦虫概述
一.绦虫的共同特征 1.形态
• 带状,背腹扁平,分节 • 颈部具有生发功能
头节是考核疗效的依据
绦虫概述
一.绦虫的共同特征 1.形态
• 带状,背腹扁平,分节 • 颈部具有生发功能 • 无口、无肛、无体腔

医学寄生虫学之绦虫及原虫章节的课件PPT课件

医学寄生虫学之绦虫及原虫章节的课件PPT课件
等。
控制策略
监测与调查
药物治疗
建立寄生虫病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流行病 学调查,了解疫情分布和传播情况,为制 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针对不同种类的绦虫和原虫感染,选用合 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吡喹酮、阿苯达唑 等。
疫苗接种
国际合作与交流
针对某些特定种类的寄生虫病,研究并推 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染 风险。
绦虫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 区,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和 饮食文化有关。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食用生的或未 煮熟的猪肉或牛肉传播, 此外,水源污染也是传播 途径之一。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 童和青少年更容易感染。
02
原虫概述
原虫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原虫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完 整的细胞结构,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 动。

传播疾病
部分原虫是某些疾病的传播媒 介,如疟疾、阿米巴病等。
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通过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组织 活检等手段确诊原虫感染。
治疗方法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选择相应 的药物治疗,如甲硝唑、氯喹等。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污染水源 接触,加强饮食卫生管理等。
05
绦虫与原虫的预防和控制
原虫病的流行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地区 和人群的感染率差异较大。
预防与控制
针对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等。
03
绦虫的致病性
绦虫对人体的危害
肠道刺激症状
绦虫在肠道内寄生,可能会刺激 肠道黏膜,引发腹泻、腹痛等症
医学寄生虫学之绦虫 及原虫章节的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绦虫概述带绦虫

人体寄生虫学——绦虫概述带绦虫

孕节
假叶目绦虫的成虫形态——
成节
头节和颈部
成虫为带状,分为头节、颈部 和链体 。 链体有可分为生殖器官不成熟的幼节、成熟的成节 和孕节
孕节
假叶目和圆叶目的区别主要在于头节。圆叶目的头节呈球 形,四个吸盘;假叶目的头节呈梭形,含两个吸槽。
Reproduction and digestive system of cestode
牛囊尾蚴标本
Life cycle of Taenia
Schematic diagram of Taenia life cycle
人小肠 (囊尾蚴发育为成虫)
粪便 (孕节、卵)
中间宿主肌肉 (囊尾蚴)
中间宿主全身 血管、淋巴管
(六钩蚴)
中间宿主肠壁 (六钩蚴)
Life cycle of Taenia solium
第七章 绦虫概述和带绦虫 (Introduction & Taenia)
教学重点:
1、猪囊尾蚴的异位寄生。 2、猪、牛肉绦虫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要点、常用
实验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教学难点:
1、两种带绦虫的形态、生活史和诊断方面的区别。 2、猪肉绦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机理。
“面条”成了“带绦虫”
近日我室接诊了一名患者。该患者近几个月来起床后经常 会在床单上发现2~3cm白色可活动物质。到某医院就诊 ,消化科医生和检验科医师均认为是未消化的“面条”。 来我室后,镜检怀疑为“带绦虫”,经槟榔南瓜子治疗, 排出一条长约4m左右的“牛带绦虫”。
消化系统:无口和消化道,营养的摄取靠 皮层的吸收
生殖系统:发达,雌雄同体
2、圆叶目和假叶目绦虫幼虫的区别
囊尾蚴
棘球蚴
圆叶目

《绦虫概述》课件

《绦虫概述》课件

第三小节
绦虫对人体的危害
对肠道的影响
绦虫在肠道内寄生,可能会刺激肠道黏 膜,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 肠道刺激 肠道炎症 肠道梗阻 绦虫感染有时会导致肠道炎症,进一步 加重腹泻、腹痛等症状。 绦虫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 导致肠套叠、肠扭转等脏内寄生,可能会引起肝脏 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肝脏病变 绦虫幼虫可能通过血液传播至肺部, 引发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 绦虫幼虫可能通过血液传播至脑部, 引发脑部病变,如脑炎、脑膜炎等。 脑部病变
第二小节
绦虫的传播途径
食物传播
绦虫卵或幼虫通过污染的水、蔬菜、 水果等食物进入人体,并在肠道内 孵化,形成新的绦虫。 食物传播的特点是范围广、速度快, 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绦虫感染。 食用被绦虫污染的食物是绦虫传播 的主要途径之一。
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感染了绦虫的人或动物, 通过接触粘附在皮肤或手上的绦 虫卵或幼虫而感染。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绦虫感染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 作用,使人体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免疫抑制 绦虫感染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 疹、呼吸急促等症状。 过敏反应
第四小节
绦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饮食卫生 加强家畜管理 提高公众意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可 能带有绦虫卵的动物或其粪便。 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不吃生食,特别是肉类 和鱼类。 对家畜进行定期检查和驱虫,防止动物粪便污染 水源和食物。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绦虫病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
肉类检验 严格执行肉类检验制度,对猪肉、牛肉等肉 类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肉品安全。 食品检查 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 等环节的卫生监管,防止绦虫污染食品。 餐饮业管理 加强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管,确保餐饮场所的 卫生条件符合要求,防止食物被绦虫污染。

动物医学课件:绦虫

动物医学课件:绦虫

③孕卵体节(节片)
最后部分的体节,子宫 内已蓄积成充满虫卵而 生殖器官的其他部分都 已萎缩或退化,这些 (部分体节)叫孕卵体 节(节片)。
Uterus(子宫)
绦虫孕卵节片
第二节 基本发育过程
• 寄生在家畜的各种绦虫均需要一个或两 个中间宿主参与才能完成整个生活史, 中间宿主是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和螨等以及各 种脊椎动物。绦虫幼虫阶段又称中绦期 即绦虫蚴期。
(3)排泄系统
• 链体两侧有纵排泄管, 每侧有背、腹两条,位 于腹侧的较大。纵排泄 管在头内形成蹄系状联 合;纵排泄管在每个节 片的后缘处有横管相连。 总排泄孔开口于首次出 现的最后节片的游离边 缘的中部。当此头一个 节片脱落后,就失去总 排泄管。
(4)生殖系统
• 除个别外,均为雌雄同体。其生殖器 官特别发达;链体就是由一连串的生 殖器官构成的,即每个节片中都有雄 性和雌性生殖器官各一组或两组。生 殖器官的发育是从紧接颈节的幼节开 始的,最初的节片尚未出现任何性器 官,继后逐渐发育,开始先见到节片 中出现雄性生殖器官,而后出现雌性 生殖器官。
两组生殖器官
一组生殖器官
圆叶目绦虫的节片受精后,雄性生殖 器官渐趋萎缩而后消失,雌性生殖器官则 加快发育,至子宫扩大充满虫卵时,雌性 生殖器官中的其他部分亦逐渐萎缩消失。
至此即成为
孕节,充满虫
卵的子宫占据
了整个节片。
• 而在假叶 目,由于 虫卵成熟 后可由子 宫孔排出, 子宫不如 圆叶目绦 虫发达。
• 实质组织内充满着海绵状组织,亦 称为髓区,生殖器官等均埋置于其 中。整个体壁构造很像一个翻转的 肠壁。循环和呼吸系统均无,行厌 氧呼吸。
(2)神经系统
• 神经中枢在头节中,由几个神经节和 神经联合构成;自中枢部分通出两条 大的和几条小纵神经干,贯穿各个体 节,直达虫体后端。纵神经干之间由 横向联合神经相连,形成神经环,发 出细神经支配肌肉组织和生殖器官等。

医学原虫学- 绦虫

医学原虫学- 绦虫

二、生活史
成虫
剑水蚤
蝌蚪
虫卵 水 钩球蚴
原尾蚴
裂头蚴
成虫
经皮肤 黏膜侵入 经口食入(穿肠壁入腹腔)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 终宿主主要是猫和犬,还有虎、豹、狐等肉食动物。 • 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 • 第二中间宿主为蛙 • 转续宿主为蛇、鸟类和猪等多种脊椎动物。 • 人可成为其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或终宿主。
裂头蚴 成虫
(鱼、蛇、鸟、人等)
转续宿主
圆叶目绦虫生活史
(终宿主)
成虫
孕节(虫卵)
六钩蚴
(中间宿主)
囊尾蚴 似囊尾蚴 棘球蚴 多头蚴
成虫
常见种类: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短膜壳绦虫
中绦期(metacestode)
①囊尾蚴(cysticercus) 俗称囊虫(bladder worm) ②棘球蚴(hydatid cyst) & 原头蚴(protosco1ex) ③泡球蚴(a1veo1ar hydatid cyst) ④似囊尾蚴(cysticercoid) ⑤多头蚴(coenurus) ⑥原尾蚴(procercoid) ⑦裂头蚴(plerocercoid)
第38章 绦虫
第一节 概论
绦虫( cestode )
• 绦虫(cestode)又称带虫(tapeworm) • 寄生于人体绦虫有30余种,我国有10余种 • 成虫和幼虫均营寄生生活 • 生殖方式--世代交替 • 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
一、形态
外形:带状,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分节 颜色:白色或乳白色 大小:体长数 mm~数 m 固着器官:吸盘、吸槽、顶突、小钩等 无体腔:实质组织充填 无消化道:靠体壁吸收营养 雌雄同体:每节片有一套雌、雄生殖系统

医学人体寄生虫学带绦虫

医学人体寄生虫学带绦虫

免疫学诊断
研发新型抗体检测试剂, 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带 绦虫感染。
影像学诊断
借助超声、CT等影像学手 段,观察带绦虫在体内的 寄生情况。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药物治疗
研究新的抗寄生虫药物,以替代 传统药物,减少副作用和提高疗
效。
免疫治疗
通过疫苗或免疫调节剂,激发人体 免疫系统对带绦虫的清除能力。
微创治疗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普及带绦虫的传播途径 和预防方法,提高公众 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
饮食卫生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避 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 食用被污染的水产品。
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勤洗手、不随地吐
痰、不共用餐具等。
动物管理
加强家畜和宠物的管理 ,避免人与动物的交叉
感染。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02
03
成功案例
介绍一些带绦虫治疗的成 功案例,分享治疗经验和 注意事项。
预后情况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 况,评估预后的效果和可 能的风险。
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 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治疗 后如何预防再次感染。
05
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型诊断方法的研发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DNA探针、PCR等技 术,提高带绦虫诊断的特 异性和敏感性。
形态特征
囊尾蚴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体,外 观透明或略带黄色,肉眼可见其内部 的小钩蚴。
03
带绦虫对人体的影响
致病机制与症状
致病机制
带绦虫通过吸附在人体小肠黏膜上,吸取人体营养,引发疾病。
症状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节课我们进入医学绦虫部分的学习,我们先来看概述部分。

绦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均营寄生生活。

寄生于人体的绦虫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圆叶目和假叶目,共有30多种。

绦虫成虫大多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生活史大多相对复杂,需要1-2个中间宿主。

人可以作为一些带绦虫的终宿主或中间宿主。

我们详细学习圆叶目的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长膜壳绦虫和短膜壳绦虫,以及假叶目的曼氏迭宫绦虫。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首先,我们来看绦虫的形态。

1. 形态
带绦虫的成虫细长成带状,背腹扁平,分节,白色或乳白色,体长数毫米至数米不等,因虫种而异。

虫体一般分为头节、颈部和链体。

头节上有附着器,如吸盘、沟槽及突盘。

颈部一般比头节细,不分节,具有生发细胞。

在驱虫治疗后,如果头节仍然留在体内,基于它颈部具有生发功能,大约两三个月后又可长出一条完整的成虫,因此检查头节是否被排除是考核疗效的依据。

链体的节片由颈部向后芽生。

靠近颈部的节片较细小,其内的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称为未成熟节片或幼节。

往后至链体中部节片逐渐增大,生殖器官逐渐在发育成熟,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节片称为成熟节片或成节。

在链体后部,子宫中已有虫卵的节片称为妊娠节片或孕节。

末端的孕节体积最大,可从链体上脱落或裂解,新的节片又不断从颈部长出来,因此虫体可以保持一定的长度。

绦虫无口、无肛门、无体腔,靠体壁吸收营养。

成虫生活在宿主肠道里,直接浸浴在宿主半消化的食物中。

皮层通过扩散和主动运输等方式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带有尖棘的体表微毛既有固着作用,又增加了吸收面积,大大提高了营养吸收效能。

绦虫雌雄同体,链体成熟节片内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

雄性生殖系统有数个至数百个呈圆形滤泡状睾丸,散在分布于节片中。

雌性生殖系统有一个卵巢,大多分成左右两叶,输卵管自卵巢发出后,再与子宫相通,子宫呈管状或囊状,假叶目绦虫有子宫孔,开口于腹面,圆叶目绦虫没有子宫孔。

孕节中的子宫随着虫卵的增多和发育膨大,子宫可向两侧分支几乎占满整个节片。

绦虫的交配和受精可以在同一节片或同一虫体的不同节片间完成,也可以在两条虫体间进行。

2. 生活史
绦虫的生活史相对复杂一些,绦虫的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虫卵自子宫孔排出或随孕节脱落而排出。

假叶目绦虫生活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虫卵排出后必须进入水中才能继续发育。

孵出的幼虫称为钩球蚴,体内有3对小钩,体外被有一层纤毛,能在水中游动,被水中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

第二中间宿主为鱼或蛙等脊椎动
物,在其体内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若能进入终宿主肠道内才能发育为成虫。

圆叶目绦虫生活史只需一个中间宿主,个别种类甚至无需中间宿主。

虫卵在子宫中已经开始发育,内含一个无纤毛的六钩蚴。

由于圆叶目绦虫没有子宫孔,虫卵随孕节自链体脱落排出体外,孕节被挤压或自身活动破裂后,虫卵散出,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孵出六钩蚴,转入宿主肠壁随血流到达组织内,发育成中绦期幼虫,如囊尾蚴、棘球蚴、泡球蚴、似囊尾蚴等。

中绦期幼虫被终宿主吞食后,在肠道内受胆汁的激活脱落或翻出头节,逐渐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存活的时间随种类而不同,有的仅能活几天到几周,有的可长达几十年。

3. 致病
我们回顾一下线虫纲中线虫的主要致病危害,蛔虫的成虫钻孔习性可导致系列并发症;钩虫成虫吸血特性引起贫血;丝虫成虫阻塞淋巴回流导致象皮肿或乳糜尿。

线虫的成虫危害性大于幼虫,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绦虫,其幼虫危害性大于成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