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合集下载

阅读“国家情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并完成阅读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

阅读“国家情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并完成阅读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

阅读“国家情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并完成阅读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

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

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

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

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

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

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

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

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

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

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

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

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

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

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

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

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才39岁。

1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的原因,下面哪个描述正确?()A列强瓜分,国土沦丧B人民被欺凌被压迫C目睹惨景,满怀悲愤D年轻富有音乐才华2文章第二段讲送别,这段话的描写属于哪种描写?()A场面描写B对话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3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整理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异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
之际恳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激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伤心》。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乔羽、舒伯特。

4、悲忿欲绝:欲,将要。

绝,死亡。

溘然长逝:辞,辞别。

5、表现爱国情怀的成语:忠心耿耿、伤时感事、碧血丹心、精忠报国、以身许国
6、表现忘我工作、学习的成语:废寝忘食、彻夜达旦、忘餐废寝、分秒必争
7、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8、背诵课文第 2 自然段。

【习题解答】
习题 3 答案: 1. 悲忿欲绝:沉痛愤慨到了极点。

绝,气味中断、死亡。

2.溘然长逝:永久走开人间。

辞,辞别。

习题 4 答案:1. 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别礼品”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久不要忘掉自己
的祖国。

2.“弥留之际”指病危将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的激烈爱国感
情。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

单元一主备人李宝升执教人李宝升课时第课时课题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要点重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预案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

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不得不离开肖邦波兰指名读第一段。

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并指导朗读。

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来为他送行,肖邦事先并不知道,这从“突然”一词可以看出,而且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是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

请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是何等恳切!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心情。

自由读、男生读,体会老师语气之恳切。

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

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课件展示1、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抓住文本具体语言材料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抓住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实物投影,集体评价,自由读、指名读,集体纠错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自由读、讨论、交流、读思结合、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情感。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背诵重点段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写作要用心抒情,我笔写我心,我心道我情。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1.教师板书课题(3、把我的心脏带回中国)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你读了课题后,从课题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又产生了哪些疑问呢?(信息:“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

疑问:“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3.提问:你对肖邦有哪些了解呢?(请同学们把课前预习搜集的有关肖邦的生平资料给大家读一下: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想要了解一个人就要大量的去阅读有关他的东西,如有关他的书籍、报刊、杂志、网页等,或他的作品等。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读后感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读后感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读后感
读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热爱祖国的音乐家在异国他乡为了祖国的独立而奋斗,最终将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故事。

文章中,主人公肖邦在异国他乡饱受孤独和病痛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用自己的音乐才华,为祖国的独立而奋斗。

最终,他将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忠诚。

在肖邦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有的品质。

他不仅热爱自己的祖国,更用自己的行动和才华为祖国争取了尊严和独立。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时,文章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事实: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许不能像肖邦那样用自己的才华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我想说的是,《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祖国的伟大和重要。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祖国,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该像肖邦一样,始终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名称: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目标:1. 学习理解并背诵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2. 了解并分析诗人的情感,体会家国情怀。

3. 学会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

教案内容:1. 导入新课: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脏吗?那你们知道心脏在我们身体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

2. 学习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朗读,并对课文进行理解和分析。

适当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再次阅读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分析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 点拨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拨指导,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

5. 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

6. 交流展示:学生完成写作后,可以选择进行个人或小组间的交流展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7.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可以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共同回味课文的美妙之处。

教学资源准备:1. 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复印件或投影片。

2. 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用纸和笔。

教学延伸: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家国情怀的相关诗歌或文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好和力量。

2. 引导学生展开对祖国文化的探究,比如地理、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3. 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进行口头讲解,或者提供一些简单的例子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汇总

六年级上册生字词汇总
1我们爱你啊,中国
帕米尔高原景德镇陶瓷屋脊硕果开拓
2郑成功
奴役驻军慷慨激昂隐蔽野兽犁耙
镰刀融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姓肖
肖邦咏唱满腔热血忧虑蜡烛巴黎卡片
古诗两首
涕泪巫峡洛阳默写古诗两首
5.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廉颇姓韩惧怕唇枪舌剑
老迈昏庸
6最后的姿势
姓谭洗漱嘎吱废墟震撼
凹凸感激诠释坍塌生死攸关
7、船长
诺曼底薄弱玛丽哭泣副手
军舰舰艇恐怖
8爱之链
乔依颠簸矮小轮胎袜子发愣
快餐亲吻
9.小草和大树
堪称逆境撇下晚辈狭窄
权衡毅力铅笔钢铁
10轮椅上的霍金
撰写扉页顶礼膜拜名牌打扰
木匠众星捧月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胶带粘补触礁一艘电锯筐子丑陋
12姥姥的剪纸
村屯喂猪刁难岂知庄稼驮着啃食爽快
13牛郎织女
嫂子牛棚衰弱趁早挣扎波涛汹涌心急如焚暴跳如雷
14安塞腰鼓
高粱骤然枣树搏击战栗陌生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锻铸虐杀摧残吟诵卓绝韧劲
16草原
渲染迂回玻璃襟飘带舞彩虹
马蹄羞涩摔跤
7麋鹿
姜子牙哺乳沼泽跋涉繁殖颠沛流离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姓郭婵娟原谅羡慕
19钱学森
前额赶赴富裕诚恳贡献
20詹天佑
轻蔑嘲笑勘测攀山越岭
讥笑泥浆岔道铜像
21鞋匠的儿子
耻辱犹豫尴尬
22古诗两首
鉴别徘徊(默写古诗两首)
23学与问
坚持不懈沈括相辅相成翱翔钥匙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24大自然的文字
虎背熊腰耸立预兆。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理解肖邦你留之际的请求所包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授课过程一、揭示课题。

你了解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自己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二、检查预习1、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深渊雾霭呐喊盛满疾驰蜡烛维斯瓦河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病(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悲愤欲绝:绝:气息终止,死。

十分伤心,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与世长辞辞:告别。

和人世永别了。

指去世。

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指导。

1、自学提纲你认为课文体现了肖邦怎样的精神?课文的哪些句子和段落体现了他的这种精神?说说自己的体会。

2、自学,交流A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句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B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C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

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体现出肖邦爱国)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
(忘我的工作)
总——分——总
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
弹琴。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句话是谁说的?是 在什么时候说的?
(3)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yǒnɡchànɡ yōu lǜ là zhú bā lí kǎ 咏 唱 忧 虑 蜡 烛 巴黎 卡车 chē ( )( )( )( )( ) 一qiāng 腔 热 血 悲 tòng 痛 yù 欲 jué 绝 yī rè xuè bēi ( ) ( ) 与 shì 世 ch 长 肖 bān 邦g yǔ áng 辞 cí xiāo ( ) ( ) (姓肖 ) xiāo 卡车 ) kǎ( chéng ( 盛饭 ) 肖 盛 卡 生肖 ) xiào( shèng( 茂盛 ) qiǎ (卡住) 肖像
咏唱送别曲
深情送别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希望肖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 样做的?
绝:气自中止。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 可是,没过多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 悲愤欲绝 做 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进行曲》。那
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 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
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 咏唱送别曲 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
《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 老师的叮嘱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 赠送银杯 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
) (
bā lí
)
kǎ chē
( )
chéng ( mǎn qiānɡ rè xuè 盛 ( ) shèng( 二、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说说词语的意思: • 悲痛欲绝( ) 与世长辞(
) ) )

三、填空 1、“特殊礼物”指( ) 2、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
3、 “弥留之际”指( ) 4、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 )思想感情。 5、肖邦弥留之际还想着国家,我国古代也有一位诗人在 临终前还不忘祖国,并写下一首诗,这位诗人是祖国?
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 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 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 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 不得不 体现肖邦的悲愤之情。 己的祖国。
第一段(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
指祖国波兰的泥土
“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
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
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
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第二段: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
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 给肖邦? 因为他希望肖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 记自 己的祖国。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才39岁。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 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
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 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 表现了肖邦至死不忘祖国。 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A:1、摘抄文中反映肖邦爱国的句子。 2、写出几个我国的爱国音乐家的名 字。 B:拓展:肖邦弥留之际还想着国家,我 国古代也有一位诗人在临终前还不忘祖 国,并写下了一首诗,这位诗人是 全诗是:
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 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 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1、“特殊礼物”指( 祖国波兰的泥土 ) 2、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地下。”
(2)“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句话是谁说的?是 在什么时候说的?
(3)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肖邦
(因为肖邦至死不忘祖国。所以请姐姐把 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 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 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 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 的地下。”
第三段: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 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
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 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 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答:因为他希望肖邦无论走到哪里,都 不要忘记自己祖国。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 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 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 2、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因为肖邦至死不忘祖国,所以请姐姐把他的心 脏带回祖国。 3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与世长辞 与人世长久地告别。 当时他才39岁。
辞:告别
第四段(5-6):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此时,你 最想说些 什么?
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 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 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
完成以下作业:
答: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的爱国情感。
拓展题

肖邦弥留之际还想着国家,我国古代也 有一位诗人在临终前还不忘祖国,并写 陆游 下一首诗,这位诗人是_________ 死去元知万事空, 全诗是: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yǒnɡ chànɡ yōu lǜ
( ) ( ) (
là zhú
(2)“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句话是谁说的?是 在什么时候说的?
肖邦
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 弥留之际 弥留之际,肖邦紧 钢琴家。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 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 岁学习作曲, 8岁便在音乐会上 登台演出, 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 手,喃喃地说:“我死 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 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 有句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被称为 “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