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烷烃异构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烷基化系列基础知识及发展前景

烷基化系列基础知识及发展前景深度好文‖烷基化系列基础知识及发展前景,值得收藏!一、烷基化利用加成或置换反应将烷基引入有机物分子中的反应过程。
烷基化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手段,广泛应用于许多化工生产过程。
1、简介烷基化是烷基由一个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分子的过程。
是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烷基(甲基、乙基等)的反应。
如汞在微生物作用下在底质下会烷基化生成甲基汞或二甲基汞。
工业上常用的烷基化剂有烯烃、卤烷、硫酸烷酯等。
铅的烷基化产物为烷基铅,其中四乙基铅常作为汽油添加剂,作防爆剂(烷基化工艺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烷基化工艺图在标准的炼油过程,烷基化系统在催化剂(磺酸或者氢氟酸)的作用下,将低分子量烯烃(主要由丙烯和丁烯组成)与异丁烷结合起来,形成烷基化物(主要由高级辛烷,侧链烷烃组成)。
烷基化物是一种汽油添加剂,具有抗爆作用并且燃烧后产生清洁的产物。
烷基化物的辛烷值由所用的烯烃种类和采用的反应条件有关。
大部分原油仅含有有10%-40%可直接用于汽油的烃类。
精炼厂使用裂解加工,将高分子量的烃类转变成小分子量易挥发的产物。
聚合反应将小分子的气态烃类转变成液态的可用于汽油的烃类。
烷基化反应将小分子烯烃和侧链烷烃转变成更大的具有高辛烷值的侧链烷烃。
将裂解,聚合和烷基化相结合的过程可以将原油的70%转变为汽油产物。
另一些高级的加工过程,例如烷烃环化和环烷脱氢可以获得芳烃,也可以增加汽油辛烷值。
现代化炼油过程可以将输入的原油完全转变为燃料型产物。
在整个炼油过程中,烷基化可以将分子按照需要重组,增加产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2、反应类型图二:反应式烷基化反应可分为热烷基化和催化烷基化两种。
由于热烷基化反应温度高,易产生热解等副反应,所以工业上都采用催化烷基化法。
主要的催化烷基化有:①烷烃的烷基化,如用异丁烯使异丁烷烷基化得高辛烷值汽油组分;②芳烃的烷基化,如用乙烯使苯烷基化;③酚类的烷基化,如用异丁烯使对甲酚烷基化。
烷基化也可以指金属烷基化,最典型的例子。
我国烷基化装置及工艺技术发展史、现状、趋势及措施建议

我国烷基化装置及工艺技术发展史、现状、趋势及措施建议[摘要]全文介绍了烷基化工艺的由来,在我国的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阐述了烷基化油在汽油池中的作用,尤其是国V和VI标准的实施,异构化和烷基化油组分不可缺少;还列出了主要工艺技术和专利商。
分析了我国烷基化装置产能即将进入全面过剩,并给出了发展建议。
1烷基化技术由来烷基化油是由C4异丁烷与低分子烯烃(一般是C3-C5烯烃),在强酸催化剂(液体或固体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长链异构烷烃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异辛烷。
烷基化油与含有大量烯烃的催化汽油和大量芳烃的重整汽油相比,具有辛烷值较高、辛烷值敏感性小、调和性能优、挥发性低、不含烯烃、不含芳烃、硫含量低等优点,将其调入汽油中可以稀释降低汽油中的烯烃、芳烃组分的含量,同时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抗爆性能,是理想的清洁车用汽油组分。
由于上个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对航空汽油需求量极速上升,为解决高辛烷值航空汽油的供应而诞生的一项清洁汽油炼制工艺烷基化技术。
在我国汽油升级的发展过程中,汽油标准总体上朝着低硫、低烯烃、低芳烃的方向发展,烷基化油在汽油质量升级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我国烷基化油的发展2.1 我国烷基化发展第一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对含铅汽油添加剂的逐步禁止,以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为主体的石化企业为解决禁铅之后带来的高辛烷值汽油组份的缺口,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二十余套氢氟酸烷基化和硫酸烷基化装置。
但由于当时烷基化的主要原料--液化气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引进的装置在设备腐蚀、废酸处理以及安全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这些装置大多处于开开停停的状态。
后续随着锰剂的引入以及我国重整装置建设的逐步跟上,逐渐填补了高辛烷值组份的空白,故而当初引进的烷基化装置大多废弃或者改建做了它用,只有大连石化、武汉石化、燕山石化等几套装置一直在开开停停地生产,也不是满负荷运行。
2.2 我国烷基化发展第二阶段进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些年,地方炼厂炼油装置的建设具有市场响应快,效率高的特点,新上了一批烷基化装置,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市场统筹、一窝蜂上的问题。
烷基异构化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烷基异构化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烷基异构化反应,即烷基化学式的变化,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原位转化反应。
这种反应对于合成一些高分子或低分子材料、生产燃料和有机化学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探讨烷基异构化反应的机理以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一、烷基异构化反应的机理烷基异构化反应是用于烷基转化至其同分异构体的一种方法。
在有机化学中,异构化反应主要包括C-H键断裂和C-C键形成两个步骤,它通过一系列单步或多步的反应产生异构化产物。
其反应机理涉及到自由基、卡宾、卡比林和碳离子等中间体的生成和转化等过程。
一种最被广泛应用的烷基异构化反应是使烷基转化为低分子量异构体,这种反应需要引入一个外部反应剂或催化剂。
一般而言,催化剂会引发C-H键的活化,这将使分子结构处于更加活跃的状态,使烷基分子更容易发生异构化反应。
催化剂种类非常多,包括铂、钌、铑、钯、镍等金属或化合物,不同的催化剂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和精确度。
因此,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于不同的烷基异构化反应非常有必要。
二、烷基异构化反应的应用烷基异构化反应在化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烷基异构化反应用于材料合成烷基异构化反应可以用于有机合成。
这种反应在制备高分子材料时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固体聚合反应中的异构化反应被用于生产具有高密度和抗压特性的结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另外,烷基异构化反应也可用于有机试剂、催化剂、分子传感器等原料的制备。
这些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学、药物研究、分析化学和高级材料等领域。
2、烷基异构化反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和药物生产烷基异构化反应在生物化学和药物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生物化学家和药物制造商,烷基异构化反应可用于合成和分离有机分子,例如医药领域的成键有机化合物、原位PEG化合物、疫苗、抗癌和抗病毒等等。
其中,在生物医学中,烷基异构化反应被用于DNA分析和RNA合成。
烷基化油市场分析

烷基化油市场分析一、什么是烷基化油烷基化油是一种重要的汽油组分,其成分是以异辛烷为主的C8异构烷烃,纯度高的烷基化油也可以称为异辛烷。
炼油工业的烷基化一般是异丁烷在强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与C3~C5烯烃发生反应生成烷基化油的过程。
自从1938年世界上烷基化工艺首次实现工业化以来,烷基化油已成为炼油厂产品组成中重要的调合组分。
通常所说的汽油标号(即辛烷值),是指汽油的抗爆性指标。
“辛烷值”就是以异辛烷命名的,异辛烷的辛烷值规定为100。
而实际上,由于烷基化油含有一部分异辛烷之外的C8异构烷烃,其辛烷值在93-97期间。
烷基化:利用加成或置换反应将烷基引入有机物分子中的反应过程。
二、烷基化油的生产工艺图1:烷基化主反应烷基化油的生产工艺原理见图1。
根据所使用催化剂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硫酸法和氢氟酸法。
全球48%的烷基化产能采用硫酸法,52%采用氢氟酸法。
美国的烷基化装置产能中,硫酸法和氢氟酸法基本平分天下。
欧洲的烷基化装置产能中,约80%采用氢氟酸法,20%采用硫酸法。
国内老装置氢氟酸法居多,仅中石油抚顺、中海油惠州、西太平洋石油石化的装置采用硫酸法,近两年兴起的地炼新装置则主要是硫酸法。
由于氢氟酸排放存在较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威胁,在美国建设新的氢氟酸法烷基化产能几乎不可能。
因此,大多数新建的烷基化装置使用硫酸催化剂。
国内烷基化装置主要引进杜邦Stratco 硫酸法技术和菲利普斯的氢氟酸法技术。
近两年,国内地炼新建烷基化装置多采用国内消化的杜邦Stratco 技术。
但不管采用硫酸还是氢氟酸类液体酸做为催化剂合成烷基化油,均存在腐蚀、有毒和废液回收等环保问题,因此研究开发环境友好的固体酸烷基化工艺一直是其烷基化油热点研究方向。
固体酸烷基化工艺具有以下优点:消除了使用腐蚀性液体酸带来的安全问题;副产物酸溶油的生成减至最低限度;反应器不需制冷, 也无需相应的合金材料;对进料C4烯烃组成变化的敏感性降低, 并允许含有较多杂质的进料;维修费用和投资降低。
我国化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化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化学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分析我国化学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化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解放初期的起步阶段到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期,我国化学产业的规模和水平都取得了显著提升。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国之一,以及重要的化学品进出口国。
我国化工行业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具备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为国内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我国化学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国化学产业的发展仍然依赖于进口原材料和技术。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石化资源,但在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端装备领域,我国仍然存在技术上的差距。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是我国化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过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
未来,我国化学产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化学产业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
政府将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对绿色生产的要求不断增加,我国化学产业将面临更高的环保和节能要求。
企业需要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推动绿色化学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同时,政府也将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监管措施,促使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此外,我国化学产业还将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将成为我国化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企业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化合作,推动我国化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
此外,我国化学产业还将面临一系列的机遇。
首先,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我国化学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4年浅谈我国当前有机化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2024年浅谈我国当前有机化学发展趋势与展望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其反应机理,对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入发展,我国有机化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逐步向世界科技前沿迈进。
一、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众多分支学科。
自19世纪初有机化学从无机化学中分离出来以来,它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吸引着无数科学家的目光。
有机化学不仅关注化合物的结构、性质,更深入研究它们的合成路径和反应机理。
这既包括了基础的理论研究,也涉及了实际的应用研究,为药物合成、材料制备、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研究现状与技术进步当前,我国有机化学研究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高素质的研究人才脱颖而出。
在技术进步方面,现代分析仪器如核磁共振、质谱、X射线衍射等的普及和应用,为有机化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此外,计算机模拟和计算化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复杂反应体系的模拟和预测成为可能,为实验设计和机理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在研究领域方面,我国有机化学在金属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金属有机化学在催化剂设计和合成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应用领域拓展有机化学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上,更在于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在医药领域,有机化合物是新药创制的重要来源,我国在创新药物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在材料科学领域,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的研究与应用,为我国的材料科学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有机化学在环境科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我国有机化学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烷基化基础认知,国内外市场分析讲诉

烷基化烷基化汽油基础知识一.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途径目前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技术主要有催化重整技术、烷基化技术、异构化技术和添加汽油辛烷值改进剂(抗爆剂)。
(一)催化重整主要是提高汽油中的芳烃和异构烷烃的量来提高汽油辛烷值,其中芳烃对提高辛烷值的贡献更大,通过重整来提高汽油辛烷值的不利方面是芳烃含量及苯含量升高。
(二)烷基化汽油是用LPG中的异丁烷与丁烯-1、丁烯-2、异丁烯反应生成异辛烷,所以烷基化汽油组分全是异辛烷,它辛烷值高、敏感度好、蒸气压低、沸点范围宽,不含芳烃、硫和烯烃的饱和烃,是理想的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组分。
(三)异构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最便宜的方法之一,可使轻直馏石脑油(C5/6)中的直链烷烃转化为支链烷烃,从而提高汽油辛烷值10%~22%。
各种添加剂能显著地提高汽油抗爆性的能力,如MTBE是开发和应用最早的醚类辛烷值改进剂,但由于它们不是汽油的组分(烃类),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添加剂的价格往往很高。
二.汽油的基础组分美国的汽油构成大致为催化裂化汽油占1/3,催化重整汽油占1/3,其他高辛烷值调合组分占1/3。
西欧催化裂化汽油27%,催化重整汽油47%,剩余部分主要是其他高辛烷值组分。
我国汽油中催化裂化汽油比例高达75%,重整汽油、烷基化油、MTBE等比例很低,汽油组成的差别使得我国汽油质量与国外有明显差距。
我国目前车用汽油质量的主要问题是,烯烃含量和硫含量较高附加:辛烷值代表汽油抗爆性能高低,“马达法”辛烷值测定条件苛刻,更贴近于汽车在高速、重负荷条件下行驶过程中汽油的抗爆性;而“研究法”辛烷值测定条件温和,反映汽车缓慢行驶时汽油的抗爆性。
对同一种汽油,其研究法辛烷值比马达法辛烷值高大约0~15个单位。
研究表明,中国研究法标号90号相当于美国马达法标号的82号;中国研究法标号93号相当于美国马达法标号的85号;中国研究法标号97号相当于美国马达法标号的87号。
也就是说,国产最好的97#汽油,仅仅相当于美国品质最差的87#汽油。
2024年烷烃市场分析现状

烷烃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烷烃是一类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在化工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烷烃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趋势等方面,以了解烷烃市场的现状。
2. 市场规模烷烃市场规模庞大,据统计,全球烷烃市场在2019年达到 XX 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能源需求的推动,特别是来自汽车工业和化工行业的需求增加。
此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对烷烃市场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3. 市场竞争烷烃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几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垄断。
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优势,能够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此外,行业内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品质、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4. 市场趋势4.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烷烃的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烷烃的需求增长较为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新兴市场中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推动了对烷烃的需求增加。
4.2 环保压力增加近年来,全球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着环保压力。
这使得烷烃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例如对绿色烷烃产品的需求增加、对高效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等。
绿色环保已经成为烷烃市场的发展方向。
4.3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化工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引入使得烷烃的生产更加高效和环保。
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5. 总结烷烃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市场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炎烃市场的需求增长迅速,并受到环保压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也为烷烃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绿色环保和技术创新将成为烷烃市场的发展重点。
以上是对烷烃市场现状的分析,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烷烃异构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王敏(辽宁省辽中辽河化工厂,110200)为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汽油中应增加异构烷烃的量,增加异构烷烃的方法有多种,而异构化则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我国炼油工业中尚无异构化装置,应及早的开发和工业化。
3 X% Y. k' w( E关键词:炼油工业烷烃异构化辛烷值% t+ R8 [. }6 _8 O/ | I. A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汽油无铅化变成现实,炼油企业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七五”至“八五”期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建设了不少高辛烷值组分生产装置。
如催化裂化(主要是催化剂的改进,使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达到90以上)、催化重整、烷基化、催化叠合、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使我国汽油的辛烷值上了一个台阶,由十几年前的马达法辛烷值(MON)70(相当于RON 76~80)提高到80(相当于RON 90)以上,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由6左右提高到8左右,汽车百公里油耗下降了20%。
汽油的无铅化,使先进的电喷装置和三元催化剂转化器能可靠地应用于现代汽车中,汽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但是电喷装置和催化转化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发动机采用电喷装置后,燃烧室温度提高,汽油容易在喷嘴、进气阀、甚至燃烧室形成积炭,产生局部高温,尾气中NOx增加。
烯烃极容易影响喷油和排放,解决的方法可以有两种,其一是汽油中加入清净分散剂,这已经在国内外大量采用了;其二是减少汽油中烯烃和芳烃的含量。
国外新配方汽油都对烯烃和芳烃含量进行了限制,例如美国(各州略有不同)一般新配方汽油要求芳烃不大于25%,烯烃不大于5%。
现在一般国内外生产的汽油均达不到此要求,如美国炼油厂重整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多,美国重整汽油和催化汽油各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是烷基化油、异构化油(占汽油组分的10%)、加氢裂化汽油,还有2.5%的MTBE。
重整汽油含芳烃较多而催化汽油含烯烃较多,所有新配方汽油达不到对烯烃和芳烃的要求。
我国汽油组分中催化汽油占75%,直馏汽油约占18%,其余是加氢裂化、重整、焦化汽油、烷基化油和MTBE。
我国汽油辛烷值主要由烯烃和芳烃供给。
由于理想的汽油组分棗异构烷烃的含量较少,汽油的“绿色度”不高,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仍然较大。
$ ^# M' B! \: W* T O- k$ {: ?) Q为了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就要增加汽油中的异构烷烃含量,而异构化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通过异构化可以使石脑油的辛烷值提高20~30个单位,如果将正已烷异构化为2,3-二甲基丁烷,辛烷值可以增加74个单位(见表1)。
国外C5/C6异构化工艺开展很早,已有近100套装置运行或在建,采用的工艺主要有:①英国石油公司的BP法;②壳牌石油公司和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完全异构化法(TIP);③环球油品公司(UOP)的Penex法。
采用异构化反应与分离过程联合的所谓“完全异构化”时,产物的研究法辛烷值(RON)可以达到90~92。
我国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炼油厂研究所和华东理工大**合开发的GI-50Pd /氢型丝光沸石,C5/C6异构化催化剂性能与美国Hysomer和UOP1-7催化剂类似,1990年通过1 kt/a 中试装置考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CI-154非金属异构化催化剂,其价格仅为贵金属催化剂的四分之一,说明异构化装置的工业化已经基本具备条件。
7 j7 r& P: w; Q8 T4 L表1 各烷烃辛烷值组分RON正戊烷% o( o, V# R' V! g9 N/ K. p 6261异戊烷3 J2 E, Q% b+ U5 N" P) ~' v9390正己烷5 [2 _+ n e+ O& ^% Y: l L 30252,2-二甲基丁烷# P/ ?- g" x$ y3 \0 ?$ m 93932,3-二甲基丁烷& \) E* T5 t9 ^+ C, H+ g: J 104942-甲基戊烷) P% R7 ?2 k1 L7 j H8 |73733-甲基戊烷! V) S& k* g" v6 F$ K v! G, P h 74 74正庚烷, E( t. v n( ?2,2-二甲基戊烷: L: G/ i( [9 n9 U/ ? 95.692.82,2,4-三甲基戊烷- K0 B, n& ?$ j! O 100100正辛烷( u! Z- S5 b! a2 I8 ~ -19受到化学反应平衡的限制,一次通过的异构化工艺不可能将原料中的正构烷烃完全转化为异构烷烃(更不能一次将甲基戊烷转化为二甲基丁烷)。
现在我们要求汽油的RON在90以上,而且要以异构烷烃为主,就需要采用循环的异构化过程,即将异构烷烃分离出去,将剩余的正构烷烃再返回到反应器中以期获得更高的转化率。
UOP等国外公司开发了多种分离工艺,有液相分子筛吸附分离(Molex)、气相分子筛吸附分离及脱异己烷塔分离等。
+ u5 L* I7 Q# _' ~1 L8 D, D; C. A' B (1)液相分子筛吸附分离(Penex/Molex流程)是一个简单的在液相下操作的连续过程,在低温低压时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主要设备有一个装有分子筛的固定床吸附器,从异构化装置稳定塔连续出来的塔底油与丁烷脱吸剂同时进入吸附器。
在吸附器中分离成为含正构烷烃的抽出油和含异构烷烃的抽余油,两者均用脱吸剂稀释,并分别在两个脱吸剂回收塔中进行解吸,解吸出的丁烷返回吸附器,抽出油(主要是正构烷烃)在循环到异构化装置,继续进行异构化反映,而抽余油(基本上是异构烷烃)即为高辛烷值组分,用于调和汽油。
N" c& d8 R. S& @& e( S9 F 还有一种模拟移动床吸附器,它采用连续逆向流动的吸附方法,通常分8个床层依次进行操作,所有物料的进出采用一个旋转阀进行控制。
! Q5 R# e0 r3 H! S3 N/ OPenex/Molex系统在处理典型的直馏石脑油时,原料可先经异构化,后分离。
但原料中如含有一定量的苯和烯烃时,或者原料中正构烷烃含量较少时,则应先经吸附分离。
: Z: x$ M2 {+ D4 o (2)Penex/DHI流程,采用DIH可将高辛烷值的二甲基丁烷与低辛烷值的甲基戊烷分开。
塔顶出来的高辛烷值的二甲基丁烷及低沸点组分作为产品,侧线抽出的正己烷及甲基戊烷循环回异构化装置,而塔底物C7及环状化合物组分通常送入重整装置或作为塔底物一起送出装置。
3 B4 l1 } o. k, d2 B4 Y (3)IsoSiv流程是一种气相吸附分离工艺(Melex是液相工艺)。
: f7 p# U7 U& o7 o! @. ~ (4)Par-Isom流程。
这是UOP公司最新改进型流程是采用LPI-100催化剂。
LPI-100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它的强度高而且可以再生。
该工艺投资较少,还可以将闲置的重整装置和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异构化装置。
) ~$ @0 b$ g, u! B/ M2 u(5)IPSORB和HEXORB工艺是IFP(法国石油研究院)推出的节能型异构化工艺,它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分离技术将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分离。
' O- a2 C3 G) N; f 以上几种工艺的主要不同在于催化剂的类型和分离方法,以及采用反应蒸馏的技术。
- x1 }; r# c+ R- I 异构烷烃不仅是汽油的优良组分,而且是航空煤油、柴油、润滑油的优良组分。
航空煤油对芳烃和烯烃都有限制,而对烷烃却没有限制。
因为正构烷烃太多会使航煤的冰点升高,例如正癸烷的冰点-30 ℃,而2,2,6-三甲基庚烷的冰点-105 ℃。
这就是说航煤中如果有大量异构烷烃存在,则冰点将大幅度下降。
柴油的十六烷值是以正十六烷为100,以α-甲基萘为0的,烷烃越多十六烷值越高。
正构烷烃的凝固点比较高,癸烷就是一例,它的异构体2,2,6-三甲基庚烷凝固点在-100 ℃以下,可以用来生产极地柴油(例如-80#柴油)。
现在东北、西北冬季使用的柴油很多是脱蜡的方法生产的(真正脱除了正构烷烃),14~23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它们的凝固点在5~50℃之间作为石腊产品凝固点太低,一般不用这些牌号。
这些被称之为软腊的正构烷烃,炼油厂将其作为石腊的一部分,送去做催化裂化的原料,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大多变成了汽油,而且有一半左右是烯烃,使柴油的收率降低,不是一种好办法。
如果能将正构烷烃进行催化异构化为异构烷烃,不仅能使柴油的质量提高(低凝固点、高十六烷值)而且收率提高,但柴油成本增加不少。
大分子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反应,主要在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国外已研制成功,且用于润滑油的生产了。
国外为了提高润滑油的粘度指数,降低其凝固点,就将其基础油进行“异构脱蜡”,来生产高质量润滑油。
) I( X6 q. b) S 综上所述,烷烃异构化工艺在我国炼油工业中,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地。
为了争取烷烃异构化工艺的早日国产化、工业化,提高汽油质量,减少汽油中芳烃和烯烃的含量,21世纪生产以异构烷烃为主要组分的“绿色汽油”、“绿色柴油”,要求炼油工作者付出极大的努力。
, z7 E1 [1 L$ e, t) h7 ] P; n 作者简介:王敏,女,1936年8月出生,1962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
高级工程师,原辽宁省辽河化工厂技术副厂长。
共发表论文12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