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合集下载

PPP运作模式详解

PPP运作模式详解

PPP运作模式详解一、管理外包类1.O&M概念O&M是Operations&Maintenance的缩写,即委托运营。

是指政府保留存量公共资产的所有权,而仅将公共资产的运营维护职责委托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并向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支付委托运营费用。

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不负责用户服务的PPP运作方式。

适用项目类型:存量项目合同期限:≤8年。

2.MC概念MC,ManagementContract,是指政府保留存量公共资产的所有权,将公共资产的运营、维护及用户服务职责授权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的项目运作方式,政府向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支付相应管理费用。

适用项目类型:存量项目合同期限:≤3年。

二、特许经营类1.BLT概念BLT,Build-Lease-Transfer,即建设一租赁一转让,是指政府出让项目建设权,由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和建设管理,在项目建成后租赁给政府,并由政府负责项目运行和日常维护,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用政府付给的租金收入回收项目投资、获得合理回报,租赁期结束后,项目所有权移交给政府。

适用项目类型:新建项目2.BTO概念BTO,Build-Transfer-Operate,即建设-移交-运营,是指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为设施融资并负责其建设,完工后即将设施所有权移交给政府,随后政府再授予其经营该设施的长期合同。

适用项目类型:新建项目3.BOT/BOOT概念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或者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是指由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承担新建项目设计、融资、建造、运营、维护和用户服务职责,合同期满后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等移交给政府的项目运作方式。

适用项目类型:新建项目合同期限:20~30年。

4.TOT概念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是指政府部门将存量资产所有权有偿转让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并由其负责运营、维护和用户服务,合同期满后资产及其所有权等移交给政府的项目运作方式。

ppp项目运作模式

ppp项目运作模式

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是指通过向金融机构或其他投资者发行债券 、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债权融资的优点在于融资期限较长,能够满足PPP项 目长期资金需求,且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债权融资的不足在于对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压 力,增加债务负担,同时债权人对项目公司的经营决
策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作为PPP项目 的投资方之一,直接投入资金参
对PPP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
项目移交
移交准备
制定详细的移交计划,确保项目移交的顺利 进行。
项目移交
按照移交计划,将PPP项目的所有权和管理 权移交给政府或公共部门。
04
CATALOGUE
PPP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分担
风险识别
政治风险
包括政府更迭、政策稳定性、法律变更等。
与项目建设。
政府投资的优点在于能够为项目 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减轻社会
资本的出资压力。
政府投资的不足在于可能会增加 政府债务负担,且政府投资可能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风险分担机制

06
CATALOGUE
PPP项目的监管与绩效评价
监管机构与监管方式
监管机构
通常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担任,负责对 PPP项目进行全程监管,确保项目合规、透 明和高效。
02
CATALOGUE
PPP项目的主要类型
经营性项目
总结词
此类项目具有明确的收费基础,通过向用户收费获得投资回报,具有稳定现金 流。
详细描述
经营性项目通常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通过向用户收取通行 费等方式获得收益,能够实现投资回报。
准经营性项目

PPP模式及运作方式介绍

PPP模式及运作方式介绍

PPP模式及运作方式介绍(公私合营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与民营机构组织(或更广义点,任何国营/民营/外商法人机构,下同)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厂、水厂等)或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监狱、警岗等)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有主要有垂直和水平两种方式;而BOT是指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授权民营机构进行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的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BOT主要有BOT、BOOT和BOO三种基本形式和十多种演变形式,如BT、TOT等,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模式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PPP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置环节.这种模式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和考虑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这是值得探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推介的第一批1043个PPP 项目中,已签约项目达到329个,占推介项目数量的比例为31。

5%。

运作方式:一、BOT(build—operate—transfer)BOT即建设-经营—转让的一种社会经济,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中国一般称之为“特许权”,是指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包括外国企业)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

PPP模式

PPP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的是政府与社会资本通过合作来提供公共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

广义的PPP 是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具体可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类。

狭义PPP 仅指政府与私营部门以合资组建公司的形式展开合作,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我国推广的PPP 项目运作形式包括O&M,MC,BOT,TOT,ROT,BOO 等多种类型,可见我国官方的PPP 应为广义PPP。

PPP 通常以政府和社会资本签订合同的形式来实现,按照社会资本承担的风险大小和介入的程度高低,合同类型可分为服务合同、管理合同、租赁合同、特许经营权合同等。

特许经营权合同中,社会资本在合同期内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等大部分工作,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

我国目前大力推广的PPP 模式正是以基于特许经营权合同为主。

一、当前为何要大力推广PPP?今年以来政府力推PPP 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城镇化建设和基建投资带来巨量融资需求,而地方政府依赖的土地财政却难以为继,信贷刺激的老路也被证明遗患无穷。

城镇化是本届政府在经济领域要打好的第一仗,据财政部测算,预计2020 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42 万亿。

且从中短期来看,在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持续萎靡的情况下,基建投资是稳增长重要抓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之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卖地”,但人口红利将尽,地产大周期面临拐点,土地财政恐难以为继。

调结构的目标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定调又堵住了信贷扩张的老路,而通过PPP 可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

第二,PPP 的推出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且与预算改革和地方债改革相得益彰,将隐性债务转变为显性债务,各级政府能做到“心中有数”。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票务管理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票务管理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安全运营作者简介:马培卿(1992—),男,助理工程师城市轨道交通 PPP 项目票务管理重难点分析及对策马培卿1,郭华军1,汪 伟2(1. 太原中铁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2. 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1015)摘 要: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 PPP 项目目前面临的票务管理问题,文章首先阐述 PPP 项目的运作模式,再从相关政策、票务界面划分、系统测试及A PP 端非客运业务收入界定 4 个方面分析 PPP 项目票务管理的重难点,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 PPP 项目票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票务管理;重难点;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F572.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利好的不断出现,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大跨步发展时期。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因此仅靠政府注资已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

为解决这一制约性问题,引入市场化融资模式势在必行,其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 )模式(即成立PPP 项目公司专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是经常采用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在实际执行中,该模式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在票务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以期为提高PPP 项目票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1 PPP 项目运作模式PPP 模式是指社会资本参与项目部分或全部投资,并借助一定的合作机制与公共部门(政府)分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的融资和项目管理模式。

在PPP 模式下,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资本各自的优势,节约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 113号),采用PPP 模式项目(以下简称“PPP 项目”)的具体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6种,即委托运营(O&M )、管理合同(MC )、建设-运营-移交(BOT )、建设-拥有-运营(BOO )、转让-运营-移交(TOT )和改建-运营-移交(ROT )。

PPP模式分类

PPP模式分类

PPP模式分类1.融资性质从广义的层面讲,公私合作(PPP)应用范围很广,从简单的,短期(有或没有投资需求)管理合同到长期合同,包括资金、规划、建设、营运、维修和资产剥离。

PPP安排对需要高技能工人和大笔资金支出的大项目来说是有益的。

它们对要求国家在法律上拥有服务大众的基础设施的国家来说很有用。

公私合作关系资金模式是由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对拥有和维持资产负责的合作伙伴所决定。

PPP广义范畴内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建造、运营、移交(BOT)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被授权在特定的时间内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基础设施组件(和向用户收费),在期满后,转交给公共部门的合作伙伴。

(2)民间主动融资(PFI)PFI是对BOT项目融资的优化,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需要建设的项目,通过招投标,由获得特许权的私营部门进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并在特许期(通常为30年左右)结束时将所经营的项目完好地、无债务地归还政府,而私营部门则从政府部门或接受服务方收取费用以回收成本的项目融资方式。

(3)建造、拥有、运营、移交(BOOT)私营部门为设施项目进行融资并负责建设、拥有和经营这些设施,待期限届满,民营机构将该设施及其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方。

什么是BOOTBOOT,建设一一拥有一一经营一一转让,是私人合伙或某国际财团融资建设基础产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拥有所有权并进行经营,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

BOOT与BOT的区别一是所有权的区别。

BOT方式,项目建成后,私人只拥有所建成项目的经营权;而BOOT 方式,在项目建成后,在规定的期限内,私人既有经营权,也有所有权。

二是时间上的差别。

采取BOT方式,从项目建成到移交给政府这一段时间一般比采取BOOT方式短一些。

每一种BOT形式及其变形,都体现了对于基础设施部分政府所愿意提供的私有化程度。

BOT意味着一种很低的私有化程度,因为项目设施的所有权并不转移给私人。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

一、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一般情况下,PPP模式是公私合营各种模式的统称。

此处是作为一种独立而具体的模式。

就此而言,PPP 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

首先,政府针对具体项目特许新建一家项目公司,并对其提供扶持措施,然后,项目公司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融资来源包括项目资本金和贷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特许企业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运营,而贷款人除了可以获得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外,还可获得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

20世纪90年代后,一种崭新的融资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流行起来,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在大型、一次性的项目,如公路、铁路、地铁等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PPP模式是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作为合作的基本理念,其典型的结构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中标单位组建的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特许合同(特殊目的公司一般是由中标的建筑公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目进行投资的第三方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

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这个协议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采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PPP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第一,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

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ppp项目运作模式

ppp项目运作模式

社会资本方承担责任逐渐增大 政府承担责任逐渐变小
(三)PPP操作模式(发改投资【2014】2724号)
使用者付费 政府付费
政府方 付费
模式
可行性缺口补助 (VGF)
政府方 可行性缺口补贴
按可用性付费 使用量付费 绩效付费
三种付费模式
项目公司 服务 付费
项目公司 服务 最终PPP合同体 系使用者
项目公司 服务
类型
模块式 外包
服务外 包 管理外 包
外包类
特许经营类
私有化类
整体式 外包
DB DBMM O&M DBO
转让-经 营-转让
TOT PUOT LUOT
建设-经 营-转让
BOT BLOT BOOT
其他
DBTO DBFO
完全私 有化
PUO BOO
部分私 有化
股权转 让 其他
社会资本方承担责任小
政府承担责任大
适不适 合搞 PPP? 能不能 搞起 PPP? 通过 可行 定量 不 可 行 传统模式 通过 可行 按照PPP 操作指南 规范运作
定性
备选项目
PPP物有所值评价
财政承受 能力评估 不 可 行
暂不开展或 其他模式
20
(一)项目识别阶段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是物有所值评价的两种方法,现阶段强制 开展定性评价,鼓励开展定量评价。
政府从新建、改建项目或存量公共资产中筛选、排序、确定备选项目。 财政部门应根据筛选结果制定项目年度和中期开发计划。
对于列入年度开发计划的项目应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产出说明、
存量公共资产的历史资料、初步实施方案等相关资料。
(一)项目识别阶段
03物有所值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P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建造、运营、移交(BOT)
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被授权在特定的时间内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基础设施组件(和向用户收费),在期满后,转交给公共部门的合作伙伴。

(2)民间主动融资(PFI)
PFI是对BOT项目融资的优化,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需要建设的项目,通过招投标,由获得特许权的私营部门进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并在特许期(通常为30年左右)结束时将所经营的项目完好地、无债务地归还政府,而私营部门则从政府部门或接受服务方收取费用以回收成本的项目融资方式。

(3)建造、拥有、运营、移交(BOOT)
私营部门为设施项目进行融资并负责建设、拥有和经营这些设施,待期限届满,民营
机构将该设施及其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方。

(4)建设、移交、运营(BTO)
民营机构为设施融资并负责其建设,完工后即将设施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方;随后政府
方再授予其经营该设施的长期合同。

(5)重构、运营、移交(ROT)
民营机构负责既有设施的运营管理以及扩建/改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及其运营管理,期满将全部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6)设计建造(DB)
在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设计和制造基础设施,以满足公共部门合作伙伴的规范,往往
是固定价格。

私营部门合作伙伴承担所有风险。

(7)设计、建造、融资及经营(DB-FO)
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设计,融资和构造一个新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以长期租赁的形式,运行和维护它。

当租约到期时,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将基础设施部件转交给公共部门的合作伙伴。

(8)建造、拥有、运营(BOO)
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融资、建立、拥有并永久的经营基础设施部件。

公共部门合作伙
伴的限制,在协议上已声明,并持续的监管。

(9)购买、建造及营运(BBO)
一段时间内,公有资产在法律上转移给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

建造、租赁、营运及移
交(BLOT)
(10)只投资
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通常是一个金融服务公司,投资建立基础设施,并向公共部门
收取使用这些资金的利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