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合集下载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故事《森林中的绅士》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2. 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教学活动:1. 展示故事封面,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2.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第二章:朗读故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和语言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教学活动:1.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角色对话、情景描述等。

第三章:角色扮演1.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感和行为。

教学内容: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角色的情感和行为,如高兴、生气、惊讶等。

第四章:故事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行为。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行为,如为什么角色会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后果?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公平、正义、友谊等。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1.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拓展思维。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2.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2.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其他森林故事、动物故事等。

第六章:识字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故事中的生词。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了解课文所涉及的动物特点和森林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分析和描述。

3. 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词典,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动物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短文。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森林中的绅士》,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其他关于动物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3. 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能力。

2. 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情况。

3. 学生对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理解和描述。

4.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中的绅士——狐狸,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狐狸的生活习性2. 狐狸的特点3. 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1. 狐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四、教学难点:1. 狐狸的特点及其在森林中的生存智慧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狐狸的图片、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2. 视频素材:狐狸的生活片段3. 教学卡片:狐狸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4.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等第一章:狐狸的生活习性1.1 引入: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的外貌特征。

1.2 学习狐狸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观察狐狸的生活片段,了解狐狸的生活习性,如捕猎、休息、嬉戏等。

1.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第二章:狐狸的特点2.1 引入: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的特点。

2.2 学习狐狸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狐狸的图片,了解狐狸的特点,如体型、毛色、尾巴等。

2.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特点在生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第三章:狐狸的生存智慧3.1 引入: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的生存智慧。

3.2 学习狐狸的生存智慧:让学生观察狐狸的生活片段,了解狐狸的生存智慧,如捉猎技巧、伪装等。

3.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生存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第四章: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1 引入:展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在其中的作用。

4.2 学习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控制猎物数量、维持生态平衡等。

4.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人类与狐狸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

第五章:实践活动——画出我心中的狐狸5.1 引入: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狐狸。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并评价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明观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2)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中的绅士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理解和体会。

2. 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后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思考广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提交的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课文知识点的应用水平。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总结词
提升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 力和表达能力。
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
总结词
拓展知识面
详细描述
推荐学生阅读与《森林中的绅士》主 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以拓展知识面 ,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设计评价策略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 答问题的质量和小组讨论的贡献 ,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和应用。
作业和项目
布置相关作业和项目,要求学生 按时提交,通过完成情况和质量
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测验和考试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 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
力。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性
04
教学过程
导入
01
02
03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森林和动物有 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 趣,引出课文主题。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的画 面,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 丽与神秘,引导学生进入 课文情境。
提问导入
提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
讲授新课
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 学生理解课文提供背景知识。
应用能力
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 践相结合的能力。
学习态度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投入度,以评估学生的学习 品质和习惯。
06
作业布置
抄写生词与短语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学生需要抄写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以加深对 词汇的印象,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中的绅士——狐狸,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良好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狐狸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2. 狐狸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3. 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保护狐狸和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狐狸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狐狸的图片,了解其外形特征。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狐狸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3. 实践法:动手制作狐狸模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讲授法:教师讲解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狐狸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狐狸模型的制作材料。

3. 提前布置课堂,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一森林中的绅士。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狐狸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3. 深入学习:教师播放狐狸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狐狸模型,增强对狐狸特征的理解。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狐狸和森林生态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制作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狐狸模型,关注其对狐狸特征的理解和创意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力、合作意识和观点阐述。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氛围的营造等。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和建议。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材分析《森林中的绅士》是人教版选修课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森林中的一位绅士——狐狸的故事,揭示了狐狸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生存智慧。

本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阅读和讨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分析狐狸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森林中的生存智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推断狐狸的心理活动和思考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从狐狸的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狐狸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森林中的生存智慧。

3. 课文中的细节描述和情节推断。

四、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从狐狸的故事中提炼生活智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森林中的狐狸,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提问:“你们对狐狸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狐狸是怎样的动物?”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狐狸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森林中的生存智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4. 写作练习: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从狐狸的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环节的积极性,以及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创造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知识点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词汇练习。

八、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狐狸的生活环境。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概念。

2.理解寓言的特点和功能。

3.理解《森林中的绅士》的寓意,并从中领悟道德教育的意义。

4.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和特点。

2.理解《森林中的绅士》的寓意。

3.培养学生思辨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道德教育的意义。

2.如何巩固学生对寓言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课文《我们的节日》,并简要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森林中的绅士》。

2. 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和特点(15分钟)教师介绍寓言故事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隐含的道德寓意,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1.你们都看过什么寓言故事?它们讲了什么事情?2.你们知道什么是道德吗?道德是干嘛用的?3.为什么有些故事会隐藏道德寓意?4.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3. 阅读《森林中的绅士》,理解其寓意(30分钟)教师初步讲解《森林中的绅士》的故事情节,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再回答一些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1.故事中的猴子为什么想抓鸟?2.树根和光辉都是一斤多,为什么光辉能救树根?3.狼是不是绅士?为什么?4.故事中的小阿凡早期生活过得很苦,他为什么不抢别人的东西?5.故事结尾的寓意是什么?4. 思考道德教育的意义(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寓意以及其意义。

帮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从《森林中的绅士》中学到了什么道理?2.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身边有哪些人值得学习?3.你们平时有没有类似于小阿凡的行为?5. 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要点和难点。

对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进行补充,并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寓言故事《森林中的绅士》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寓言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和功能,并从中领悟道德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开州区丰乐中学蔡星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把握豪猪的特点。

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关于人类生存的启示。

3、学会分析散文的虚与实。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地体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现实意义
`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作者写作意图以及散文蕴含的对人类生存的启示。

2、学会分析散文的虚与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一组动物图片)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意盎然。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动物。

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森林中的绅士》,认识一种新的动物。

(出示豪猪与绅士的图片)
豪猪,别名刺猪,体形肥胖,全身棕褐色,体背部密布长刺,最长的可达半米。

像一支支利箭,所以又叫箭猪,遇见敌害时,竖起臀部的长刺自卫。

豪猪生活在草地或密林中,在靠近农田的山坡草丛或密林中数量为多。

豪猪行动缓慢、反应较差,夜出觅食常循一定的路线行走,并连续数晚在同一地点觅食。

"
绅士,绅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一般说来当时的英国绅士通常会手拿文明棍,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足登亮皮鞋。

所谓绅士,要有考究的着装,文雅的举止,尊重女性,尊重人格。

我们用哪些词去形容他们
明确:衣冠得体,谈吐高雅待人谦和,彬彬有礼
豪猪和绅士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一起到这篇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二、课文分析
1.我们分别了解了绅士和豪猪,那他们之间到时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森林中的绅士就是豪猪。

(第一段明确的告诉我们)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豪猪为森林中的绅士概括豪猪的绅士风度表现在那些方面
明确:
/
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
待人接物:保持距离,有分寸
生活方式:决不旅行,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逍遥自得
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
娱乐方式:无病呻吟
概括一下,豪猪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明确:懒散而悠闲
3.作者主要运用什么修辞塑造豪猪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作者主要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塑造豪猪的形象。

首先,拟人方法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豪猪的外在特点;
@
其次,拟人方法准确到位地表现了豪猪的“绅士风度”;
第三,拟人手法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绅士们”的典型特征,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4、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
满身长着钢针似的刺毛。

刺毛的作用在于:
(1)与同伴保持相当的距离。

(2)当它从高处跌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3)落水时,可以起到救生衣的作用。

(4)是绝妙的自卫武器。

5.“得天独厚”的“绅士”怎会渐有绝种之忧呢

*最后一段中说“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寒心”二字可见出批评,豪猪的生活方式的实质:懒散、无所用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豪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导致面临灭种的危险
*生物进化史上优胜劣汰是客观存在
6.豪猪的种族命运揭示了什么哲理作者写这些仅仅是介绍森林中一种动物吗有何用意
•揭示了现代都市社会所滋生出的“绅士”生活方式的巨大隐患。

•过度的懒散悠闲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

(这也是本文的主题)•.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40年代,作者的用意在于提醒艰苦年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7.写作手法:虚实相生
“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

“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实与虚的关系:

实为表现虚服务,只有实的形象十分饱满而富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

所以作家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运用各种手法来突出实的形象特点,从而更好地表现虚。

总结本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如果像豪猪那样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话,最终会是什么命运(灭亡)
拓展延伸
试用“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析下列诗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
注释:【烟花】原野云烟缭绕,百花盛开的景象。

字面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是抒情。

写景是实,抒情是虚。

--以实写虚,借景抒情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比喻的手法,把多而不绝的“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形象地表达出来。

--化虚为实,以实写虚。

你见过这样的题目吗
题型:文中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点就在于弄清文章中的实与虚
答题模式:
手法+“实”的形象特点+思想情感(“虚”)
,
小试牛刀
阅读《都江堰》第二部分中的一段: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
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
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
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

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

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问题: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段描写都江堰的水。

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都江堰的水富于野性而又驯顺的特点,表达作者对人征服水的赞美。

学习本文后,豪猪的命运让你产生哪些联想联系人生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有何感想
写一写,说一说
从现在起,做一个____ 的人,____________;
从现在起,做一个____ 的人,____________;
从现在起,做一个____ 的人,____________;
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愧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