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现状、问题、措施和趋势

浅析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和未来趋势

学校: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班级:通0907-4

姓名:何李琴

学号:30901070436

目录

1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历程 (2)

1.1配送的基础知识 (2)

配送与仓储 (2)

配送与物流 (3)

配送与运输 (3)

1.2.配送在中国 (3)

2我国物流配送的现状 (3)

2.1行业配送现状 (4)

2.2配送企业现状 (4)

2.3特殊配送 (4)

3我国物流配送的问题 (5)

3.1配送的环境 (5)

3.2配送的效率依旧不高 (6)

3.3配送的规模较小 (6)

3.4配送的人员素质不高 (6)

3.5配送的技术较为落后 (6)

3.6配送的观念已经落后 (7)

3.7配送的管理粗放 (7)

4我国物流配送的对策 (7)

4.1改善配送环境,扫清配送障碍 (7)

4.2加速物流教育发展速度,提升人员素质 (8)

4.3加速配送行业的建设,走配送企业大型化、国际化 (8)

内部联合 (8)

外部联合 (8)

4.4引进外资和先进设备、管理模式及技术 (8)

引进外资 (8)

引进先进设备 (8)

引进先进技术 (8)

4.5改革配送模式,提高配送效率 (9)

5.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 (10)

6.参考文献 (10)

浅析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和未来趋势

报刊四班何李琴(36)

【摘要】:物流配送是新型物物流手段。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已逐步涉及到各个领域,我国物流配送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配送尚没有成大规模集约化,正在发展中。从趋势看,我国物流配送必须向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基本问题、发展对策、未来趋势。

1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历程

1.1配送的基础知识

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手段,首先是在变革和发展仓库业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配送是仓储业功能的扩大化和强化,但有有别于仓储,与物流和运输有一定的区别。

配送中心是指接受供应者所提供的多品种、小批量的货物,通过集货、倒装、储存保管、分类、分拣、配货以及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后,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将配齐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组织机构和物流设施。

配送中心的具体职能可以分为:保管、倒装、分类、加工、装卸、运输等职能。每个配送中心一般都具备上述职能。

通常,配送中心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1)减少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

(2)产生规模效益。

(3)减少客户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

(4)与多家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能有效而迅速地反馈信息,控制商品质量

配送与仓储

配送中心货物的储存方式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1)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

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

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2)第二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配送与物流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既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要素。可以说物流成果主要是通过配送来实现的。

配送与运输

配送与运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配送是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而运输是大批量、少批次、少品种

(2)配送是支线和前端或末端运输;而运输是干线和中间运输

(3)配送是服务优先、短距离;而运输是效率优先、长距离

1.2.配送在中国

在我国配送发展的初级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配送品种单一、区域狭窄、没有突破体质障碍:之后,我国的配送发展进入了自觉运用配送和配送有所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我国加入WTO之前;进入WTO之后,随着我国流通市场的开放,我国的物流配送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仍较为落后。

2我国物流配送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物流迅猛发展,国家已在十年内建设100个物流中心和7个国家级交易中心。配送,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发展的怎样?下面从行业和具体的企业来探讨这个问题。

2.1行业配送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零售业和电子商务业发展迅速,对于配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零售业方面,随着沃尔玛、家乐福和易初莲花等外资企业的进入,使中国的物流市场更加广阔,同时,中国北京的京客隆、上海的世纪联华等也发展迅猛,这一切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物流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相应地,配送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加的广阔;在电子商务方面,淘宝网、京东商城网和当当网等的迅速发展使其为配送提供了很大的市场需求,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这两个行业外,另一个为配送提供了广阔市场的是农业物资的配送,在这个行业做的比较好的是中国邮政。

2.2配送企业现状

当前的配送企业可以说是鱼目混杂,发展参差不齐。总的看来,有这三种类型的企业。(1)国有独资配送类企业,如中邮物流、中储公司等

(2)企业自建配送中心,如上海华联、北京物美、王府井百货、苏宁电器、国通配送等(3)外资或中外合资配送中心,如沃尔玛配送中心、安吉天地等

2.3特殊配送

特殊配送主要指短期的奥运物流配送和世博物流配送以及长期的烟、盐和药物的配送。

奥运物流配送

在半个月的时间中,北京奥运会用到的物资按性质可分为32类,包括6类通用物资、19类专用物资、7类特殊物资,种类达约2万种,数量达几千万件。北京奥运物流中心共计配送137万多件,其中最大的物资是58.75立方米的船艇架,最长的物资是10.9米皮划艇,特殊尺寸的物资是8.8立方米的蹦床,最小物资是奥运纪念徽章和U盘。配送中心设立研发、加工、制作、包装、配送等部门,中心和北京市及全国各主要物资供应基地建立联系,需要哪种物资可以直接从基地运到中心,在中心进行加工、制作、包装和配送。

世博物流配送

在184天里,上海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为可口可乐品牌在世博园区内所有仓库及配送点提供物流服务,累计配送可口可乐饮品50多万箱。他们还于3月29日启动世博志愿者物流

配送项目,按照上海世博志愿者组委会的要求,将志愿者所需物品配送至全市881个服务站点。

其余三种配送基本是由国家垄断的。

3我国物流配送的问题

配送发展在我国是近几十年的事,从目前看来,发展表现出来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配送的环境

配送作为一个小小的社会行业,面临的环境状况并不太好,主要表现在这三方面;

制度环境有待改善

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主要是指融资制度、人才使用制度、产权转让制度、市场准入与推出制度等,而当前的制度并不完善,特别是在发生纠纷时,不容易解决。但是基本特征是沿原有的条条块块轨道进行的,最典型的是各地方政府、各相关中央部委的物流发展规划,彼此难以衔接,更谈不上整合和统筹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也在于扩张、建设,而不在于整合和市场的培育。这反映了当前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直接影响到物流的发展。

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配送需要的基础设施最重要的就是交通运输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村村通、路路通”,但现有的公路让难以满足配送的需求

商业环境较为落后

我国的商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商业信誉却是制约配送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配送企业对客户物料、商品供应的了解,容易使企业的计划外漏,配送企业与客户之间缺少信誉,所以,这是目前配送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3.2配送的效率依旧不高

据零点公司对国内304家已经开展配送企业的调查,发现没有一家配送企业能够实现100%的统一配送,20%企业的统一配送率在40%左右,超过67%的介于50-70%,而能够达到70-90%的企业不足15%。配送中心不能实现统一和百分百的配送,无疑也葬送了自身的发展。

3.3配送的规模较小

我国现有的配送中心规模都不大,跟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一般都只能区域都不大,而国外甚至有国际化的配送中心。

3.4配送的人员素质不高

国外物流教育和培训很发达,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而我国在这方面还非常落后。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及课程的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更是贫乏。可见,停留于传统操作形态、费用高、时效低的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大阻力。

为此,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一是在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二是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三是在各国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和配送的职业教育。

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在高等院校中设有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10所左右,仅占全部高校的1%,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

3.5配送的技术较为落后

物流配送中心设施薄弱,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国外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装卸搬运由吊车、电动叉车和传送带完成。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使储存向空间延伸。美国的立体仓库大部分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存取搬运都利用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日本已呈现出采用尖端物流技术的趋势,如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和搬运特殊物品的机械手,高速分拣装置和特殊运货车辆等,而我国的大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