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两种电荷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讲课)精品PPT课件

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氢原子
+8 2
6
氧原子
元
原 子 本 身 不 显 电 性
电荷
得到电子, +8 2 68 带负电
+13 2 8 3
失去电子, 带正电
带电实质
摩擦起电实质:电子的转移
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原子间无规则运动
自由电子
导体和绝缘体
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 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 见 的 导 体
导体和绝缘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 见 的 绝 缘 体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两种电荷
小实验
用塑料尺、 笔杆与头发摩 擦,再靠近碎 纸屑,观察现 象。
电荷
与头发摩 擦过的塑 料梳子吸 引小纸片
电荷
摩擦过的 塑料梳子吸 引水流
电荷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 做带电体,或带上电荷的物体。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 说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物体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1 1
氢原子
+8 2
6
氧原子
元
原 子 本 身 不 显 电 性
电荷
得到电子, +8 2 68 带负电
+13 2 8 3
失去电子, 带正电
带电实质
摩擦起电实质:电子的转移
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原子间无规则运动
自由电子
导体和绝缘体
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 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 见 的 导 体
导体和绝缘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 见 的 绝 缘 体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两种电荷
小实验
用塑料尺、 笔杆与头发摩 擦,再靠近碎 纸屑,观察现 象。
电荷
与头发摩 擦过的塑 料梳子吸 引小纸片
电荷
摩擦过的 塑料梳子吸 引水流
电荷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 做带电体,或带上电荷的物体。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 说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物体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五章:15.1两种电荷 课件(共36张PPT)

– +
++
–
– ––
–
当两物体摩擦时 –
+ +
+ +
++++
+
–
–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 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 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弱不同。
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动手做一做
用塑料笔在头发或衣服上来回摩擦几次,再让它去接近 碎纸屑,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 子带负电. 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 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体也呈电中性.
– +
++ –
–
核外电子 原子核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那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 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 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1、笔杆带了“电”——电荷。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3、用摩擦的方式能使物体带 电。
电荷
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
2
3
4
5
容易导电的物体 5.电荷在导体中能够 定向 移动, 叫作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导体, 叫绝缘体,金属导电靠的 自由电子 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 原子由 原子核 和 电子 组成,其中原子核带 正电 ,电子 带 负电 。 2.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的 转移 。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容易导电 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等。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解析: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用带电体接 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带上等量同种电荷时, 由于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的角度。
1
2
3
4
5
二、原子及其结构 3.如图所示,氢原子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A )
1
2
3
4
5
三、导体和绝缘体 4.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 皮擦、油。他分类的依据是( B ) A.固体和液体 B.导体和绝缘体 C.金属和非金属 D.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这两类第 一类属于导体,第二类属于绝缘体,故选项B正确。
【例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 玻璃棒上 B.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橡胶棒一定带负电 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则毛皮一定带正电 D.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仍不带电,说明这两个物体没有电荷
解析:摩擦起电是带负电的电子转移的结果。丝绸与玻璃棒摩擦, 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弱, 它的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所以选项A错误;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 如果物体的原子核比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则橡胶棒 就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也就是说橡胶棒带何种电荷,取决于和它 摩擦的物体的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弱,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物 体带负电荷,所以选项B错误;由于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一个得到电 子,一个失去电子,所以它们带等量异种电荷,因而选项C正确;相互 摩擦的两个物体不带电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 相同,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并不是没有电荷,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C
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练一练
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
从A移动到了 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实验结论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 导电的。
2.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3)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
金属:自由电子
食盐水溶液:阴离子 阳离子
3.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做一做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摩擦起电 。
一、两种电荷
实验与观察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 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一、两种电荷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做一做
1.自制一个小球验电器 器材:细线、铝箔、玻璃杯、塑料笔杆。
2.使这个验电器带上正电。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人们把最小电荷(也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做元电荷, 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 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2.原子结构
原子 电中性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 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带电?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练一练
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
从A移动到了 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实验结论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 导电的。
2.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3)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
金属:自由电子
食盐水溶液:阴离子 阳离子
3.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做一做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摩擦起电 。
一、两种电荷
实验与观察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 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一、两种电荷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做一做
1.自制一个小球验电器 器材:细线、铝箔、玻璃杯、塑料笔杆。
2.使这个验电器带上正电。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人们把最小电荷(也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做元电荷, 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 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2.原子结构
原子 电中性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 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带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两种电荷》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5.1 两种电荷
电
一、两种电荷
问题一: 请同学们思考电是
怎么产生的呢?
一、两种电荷
实验一:
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做法用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纸屑,观察实验现象。
1、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 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做摩擦起电。
一、两种电荷
问题二:摩擦后的这些物体所带的电一样吗?
三、原子及其结构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原子结构
原子 电中性
质子
原子核 带正电
正电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四、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请同学们归纳: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一、两种电荷
问题三:用什么方法检验电荷的 存在呢? 方法一: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方法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二、验电器
(1)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绝缘垫
金属球
金属箔
金属杆
接线柱
金属罩
一、两种电荷
问题四:为什么摩擦可以产生电 荷呢?
一、两种电荷
实验步骤:
(1)用毛皮摩擦两根橡胶棒,手持一根橡胶棒, 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橡胶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 生。 (2)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一、两种电荷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可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可用“-”表示。
15.1 两种电荷
电
一、两种电荷
问题一: 请同学们思考电是
怎么产生的呢?
一、两种电荷
实验一:
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做法用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纸屑,观察实验现象。
1、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 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做摩擦起电。
一、两种电荷
问题二:摩擦后的这些物体所带的电一样吗?
三、原子及其结构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原子结构
原子 电中性
质子
原子核 带正电
正电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四、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请同学们归纳: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一、两种电荷
问题三:用什么方法检验电荷的 存在呢? 方法一: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方法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二、验电器
(1)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绝缘垫
金属球
金属箔
金属杆
接线柱
金属罩
一、两种电荷
问题四:为什么摩擦可以产生电 荷呢?
一、两种电荷
实验步骤:
(1)用毛皮摩擦两根橡胶棒,手持一根橡胶棒, 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橡胶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 生。 (2)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一、两种电荷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可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可用“-”表示。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15.1两种电荷(共16张PPT)

本课第1课时 本课课型
累计10课时 新课
课题: 第1节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环节 板书设计 反思后记 教学资源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2.初步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3.了解验电器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导体和绝缘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导体和绝缘体。
下午4时46分43秒下午4时46分
•
计划用时 5分钟
教师活动
3、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 电荷。
(1)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 荷叫做正电荷; (2)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 荷叫做负电荷。
学生活动
二次修改
教学环节
计划用时 5分钟
教师活动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排异吸
教学环节
计划用时 10分钟
教师活动
小结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过程 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学生活动
为什么说摩擦起 电而不说摩擦生 电
举例说明什么是 导体什么是绝缘 体
二次修改
教学环节
计划用时 4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结
二次修改
1、用验电器来 检验。
2、能否吸引轻 小物体。
3、电荷之间相 互作用的性质。
二次修改
教学环节
计划用时 5分钟
教师活动
四、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符号:Q 2、单位:库仑,符号:C 五.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核质子 中子
原子 电子
二次修改
学生活动 为什么物体 会摩擦起电 的呢?
累计10课时 新课
课题: 第1节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环节 板书设计 反思后记 教学资源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2.初步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3.了解验电器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导体和绝缘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导体和绝缘体。
下午4时46分43秒下午4时46分
•
计划用时 5分钟
教师活动
3、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 电荷。
(1)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 荷叫做正电荷; (2)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 荷叫做负电荷。
学生活动
二次修改
教学环节
计划用时 5分钟
教师活动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排异吸
教学环节
计划用时 10分钟
教师活动
小结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过程 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学生活动
为什么说摩擦起 电而不说摩擦生 电
举例说明什么是 导体什么是绝缘 体
二次修改
教学环节
计划用时 4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结
二次修改
1、用验电器来 检验。
2、能否吸引轻 小物体。
3、电荷之间相 互作用的性质。
二次修改
教学环节
计划用时 5分钟
教师活动
四、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符号:Q 2、单位:库仑,符号:C 五.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核质子 中子
原子 电子
二次修改
学生活动 为什么物体 会摩擦起电 的呢?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课件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2021/3/52021/3/52021/3/5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52021/3/5March 5, 2021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 荷的多少
四、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 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五、元电荷
1.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 子 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思考?
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 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并且显得比较蓬松,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 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 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 花。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你 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现象发 生的原因吗?
一、电荷
➢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 说明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用验电器来检验
思考: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 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 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 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 电?
三、验电器
➢ 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 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结构:金属球、金属
杆、金属箔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 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 么?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 只有两种电荷。
人教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共17张PPT)

两种电荷
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
程 识,在学习完新课内容后,
序 我会让学生回忆和概括本
节课知识,加深对知识的
理解。
两种电荷
板书设计
教
两种电荷
学 程
一、摩擦起电 二、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序 三、验电器
四、电荷量:Q
单位:库仑(C)
两种电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请评委点评!
(本环节的设计从生活出发, 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想出好的
程 办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究
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
两种电荷
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教 (一)体验摩擦起电现象
学 让学生根据手中的道具体验摩
过 程
擦起电现象,并思考生活当中 的摩擦起电现象(抓住事物的 本质特征,有助于学生理解摩
擦起电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
两种电荷
学 为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
法 识和技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分 翁,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自主 析 探究法、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
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程序
导入新知 感悟新知 课堂小结
两种电荷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 学 过
在没有胶水,没有透明胶情况 下如何将气球沾到黑板上?
)
两种电荷
(二)然后是关于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 以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
(1)提出问题:带电体所带电荷的种
教
类,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以及毛皮 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种类有什么
学 过 程
关系? (2)猜想与假设:带电体可能会被玻
璃棒吸引而被橡胶棒排斥,也可能会被 玻璃棒排斥而被橡胶棒吸引。 (3)实验设计: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排异吸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考考你
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 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为什么?
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 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为什么?
练习1
用绝缘细线悬挂A B C三个带电小球, 在所示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已知A球带负
电,则B球、C球的带电情况是( c)
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若用 摩擦后的毛皮与丝绸靠近会出现 吸引 现象。 (吸引或排斥)
3、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
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C )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 两种电荷
课时一
问题1:电荷及两种 小实验1
电荷的产生
用塑料尺、 笔杆与头发摩 擦,再靠近碎 纸屑,观察现 象。
小实验2
与头 发摩擦 过的塑 料梳子 吸引小 纸片
小实验3
摩擦 过的塑 料梳子 吸引水 流
电荷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 做带电体,或带上电荷的物体。 我们就说 体带了“电”,或者说 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物体
常 见 的 绝 缘 体
八、导体 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试一试:连线 空气 塑料 陶瓷 玻璃 石墨 橡胶
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 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元电荷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 中子 (不带电) 电子 “-”
说出你的猜想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电荷, 你知道丝绸带的是_____电荷吗?用毛 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电荷,你知 道毛皮带的是_____电荷吗?
为什么通过摩擦的方法能使物体带 电呢?
为什么物体摩擦会起电的呢?
•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不同。
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 摩擦起电的质:电子的转移
金属导体为例: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 见 的 导 体
导体和绝缘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A、A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B、B 球、C球都带正电 C、B 球、C球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A
B
C
练 习2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用丝 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如A球带正电,C球一定带正电
B、如A球带负电,C球一定带正电
C、如B球带正电,A球一定带正电
且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 张开的角度越大。 4、检验方法: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 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说 明物体 带了电。
小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用验电器来检验。 2、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3、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问题4: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符号:Q
2、单位:库仑,符号:C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
电叫做摩擦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 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 正电荷;
•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 负电荷。
小结:玻 正 橡 负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C球一定都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
C则可能不带电
AB
C
练习3
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去靠近挂在 绝缘细绳下的轻质导体小球,小球被吸 引,如果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小球, 则( D ) A、小球也将被吸引 B、小球将被排斥 C、小球将静止不动 D、小球有可能被吸引,也有可能被排斥
问题3:验电器
1、构造:金属球、金属箔、 金属杆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 正 电荷;经皮毛
Hale Waihona Puke 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 负 电荷。
巩固所学内容: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 电荷互相排
斥,异种 电荷互相吸引。
5、电荷的单位是 库仑 ,符号
是C 。 6、实验室常用 验电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
电,它是利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的
原理来工作的。
练习
1、电荷的多少叫 电荷量 ,实验室常用来检 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 验电器,它是利 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中和现象
1、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完全抵消的现象 叫中和现象。
2、中和现象并不是电荷的消失,而是电荷发 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抵消。
巩固所学内容:
1、物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我
们就说物体带了 电 ;或者说带了 电荷 。
2、带电后物体叫 带电体 ,它具
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3、自然界只有正、负 两 种电荷。经丝绸摩
两种电荷.swf
问题2:电荷之间 的相互作用
实验: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 胶棒跟毛皮摩擦后,分别 靠近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 和橡胶棒。观察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带电体 与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
现象 互相排斥
与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
互相排斥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 互相吸引 的橡胶棒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 桶带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 两种电荷
课时二
二、原子结构 元电荷
1、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
原子
肉眼下的玻璃 棒
原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 玻璃棒
原子核
电子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且电子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 电。且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 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 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练习:
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 属球相接触,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
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B )
A、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 B、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 C、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 D、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 消的情况,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考考你
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 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为什么?
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 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为什么?
练习1
用绝缘细线悬挂A B C三个带电小球, 在所示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已知A球带负
电,则B球、C球的带电情况是( c)
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若用 摩擦后的毛皮与丝绸靠近会出现 吸引 现象。 (吸引或排斥)
3、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
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C )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 两种电荷
课时一
问题1:电荷及两种 小实验1
电荷的产生
用塑料尺、 笔杆与头发摩 擦,再靠近碎 纸屑,观察现 象。
小实验2
与头 发摩擦 过的塑 料梳子 吸引小 纸片
小实验3
摩擦 过的塑 料梳子 吸引水 流
电荷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 做带电体,或带上电荷的物体。 我们就说 体带了“电”,或者说 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物体
常 见 的 绝 缘 体
八、导体 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试一试:连线 空气 塑料 陶瓷 玻璃 石墨 橡胶
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 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元电荷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 中子 (不带电) 电子 “-”
说出你的猜想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电荷, 你知道丝绸带的是_____电荷吗?用毛 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电荷,你知 道毛皮带的是_____电荷吗?
为什么通过摩擦的方法能使物体带 电呢?
为什么物体摩擦会起电的呢?
•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不同。
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 摩擦起电的质:电子的转移
金属导体为例: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 见 的 导 体
导体和绝缘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A、A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B、B 球、C球都带正电 C、B 球、C球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A
B
C
练 习2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用丝 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如A球带正电,C球一定带正电
B、如A球带负电,C球一定带正电
C、如B球带正电,A球一定带正电
且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 张开的角度越大。 4、检验方法: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 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说 明物体 带了电。
小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用验电器来检验。 2、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3、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问题4: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符号:Q
2、单位:库仑,符号:C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
电叫做摩擦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 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 正电荷;
•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 负电荷。
小结:玻 正 橡 负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C球一定都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
C则可能不带电
AB
C
练习3
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去靠近挂在 绝缘细绳下的轻质导体小球,小球被吸 引,如果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小球, 则( D ) A、小球也将被吸引 B、小球将被排斥 C、小球将静止不动 D、小球有可能被吸引,也有可能被排斥
问题3:验电器
1、构造:金属球、金属箔、 金属杆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 正 电荷;经皮毛
Hale Waihona Puke 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 负 电荷。
巩固所学内容: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 电荷互相排
斥,异种 电荷互相吸引。
5、电荷的单位是 库仑 ,符号
是C 。 6、实验室常用 验电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
电,它是利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的
原理来工作的。
练习
1、电荷的多少叫 电荷量 ,实验室常用来检 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 验电器,它是利 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中和现象
1、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完全抵消的现象 叫中和现象。
2、中和现象并不是电荷的消失,而是电荷发 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抵消。
巩固所学内容:
1、物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我
们就说物体带了 电 ;或者说带了 电荷 。
2、带电后物体叫 带电体 ,它具
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3、自然界只有正、负 两 种电荷。经丝绸摩
两种电荷.swf
问题2:电荷之间 的相互作用
实验: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 胶棒跟毛皮摩擦后,分别 靠近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 和橡胶棒。观察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带电体 与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
现象 互相排斥
与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
互相排斥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 互相吸引 的橡胶棒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 桶带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 两种电荷
课时二
二、原子结构 元电荷
1、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
原子
肉眼下的玻璃 棒
原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 玻璃棒
原子核
电子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且电子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 电。且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 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 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练习:
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 属球相接触,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
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B )
A、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 B、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 C、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 D、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 消的情况,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