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

合集下载

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双方几度停战,最后斯巴达获胜。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

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

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不但对古代希腊而且对历史学本身有重要的意义。

它本身是第一次科学地、历史学地被记录下来的史实: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事件,这个纪录到前411年冬中止。

修昔底德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原因和背景,他的分析对欧洲的历史学是有先驱作用的。

修昔底德后色诺芬在他的《希厄洛》中继续了修昔底德的工作,记录了前411年后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人并不称这场战争为伯罗奔尼撒战争,这个名称是后来的人起的。

修昔底德本人称之为伯罗奔尼撒人与雅典人之间的战争:“雅典的修昔底德纪录了伯罗奔尼撒人与雅典人之间的战争。

他在战争爆发时开始了他的纪录,他当时想到这场战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比此前的战争都有历史意义。

他这样想因为战争双方使用了它们所有的手段,而其它的希腊城市迟早参加了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深刻地影响了希腊和一部分野蛮人,可以说这场战争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

”提洛同盟是希波战争中由希腊的自由城市自愿成立的一个同盟。

希波战争50年后,这个同盟已经退化,成为雅典保持和加强其在爱琴海的霸权的权力和强制工具。

此外,雅典建立了一垛“长墙”,城墙将雅典与其海港比雷埃夫斯连在一起,使得这条对雅典来说俨如“生命之路”的地区不受陆上敌人的威胁。

斯巴达领导下的伯罗奔尼撒联盟,是提洛同盟的霸权的对抗者。

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冲突早在前460年就开始了。

触发的事件是米加腊退出伯罗奔尼撒联盟,投靠雅典。

这场冲突从前460年一直持续到前446年,被称为是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一般被看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奏。

伯罗奔尼撒战争梳理

伯罗奔尼撒战争梳理

伯罗奔尼撒战争梳理一。

战争前奏前435年的埃皮达姆诺斯事件导致科尔居拉和科林斯之间的战争埃皮达姆诺斯求助母邦科尔居拉,遭拒转而求助科林斯。

科林斯出兵埃皮科尔居拉围攻埃皮达姆诺斯海峡科林斯远征科尔科尔胜利埃皮同时投降战败的科林斯准备(招募水手,造战船)科尔害怕求助雅典(科林斯,背后有伯罗奔尼撒同盟。

科尔居拉请求与雅典结盟)两科同时出席公民大会(1 科尔居拉是通往西西里的重要据点2 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雅典与科尔结盟叙伯塔战役:科尔居拉和科林斯在叙伯塔小岛附近开战,在雅典的帮助下,科尔居拉最终胜利。

前433,波提达埃亚反叛雅典麦加拉法令(叙伯塔战争时,麦加拉帮助过科林斯。

雅典通过一道法令:将麦加拉逐出雅典集市和诸港口,严重打击了它的经济)伯罗奔尼撒战争原因:在斯巴达的两次公民大会(第一次,斯巴达盟友们对雅典破坏三十年和约的事提起诉讼。

斯巴达公民大会判定雅典人确有过失。

第二次,科林斯人发表演说游说同盟里的一些内陆小国,"柯林斯的重要战略地位,沿海,有利于保护内陆小国的安全,利于进出口贸易。

伯罗奔尼撒人资源充足,足以确保战争胜利"最后多数票通过发动战争)伯罗奔尼撒初期战争情况(),及地图,资源对比分析战略资源:军队:雅典的水军,数量,规模,经验取胜。

陆军:伯罗奔尼撒人占绝对优势资金:雅典:伯里克利事先准备,战前就积累储金,贡金集中放在卫城内,且用于战争时可以向女神借贷。

伯罗奔尼撒:处于劣势,无储金,但得到了波斯的资金援助。

底比斯人进攻普拉提亚底比斯夜袭普拉提亚前431底比斯俘虏被处死雅典支持普拉提亚进攻加剧了战争的爆发(国王阿基达姆斯率领三分之二的伯罗奔尼撒军队。

雅典人在此之前将家人,财产等转入到了优卑亚岛。

入侵者步步紧逼,伯里克利不允许军队出城抵抗。

入侵者转而北进,最后抵达彼奥提亚。

)前431第一次入侵阿提卡雅典人的海上进攻(对美塞尼亚沿岸的迈索内发起进攻,斯巴达军官布拉西达斯顽强抵抗,无果。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内容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内容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内容
伯罗奔尼撒战争( 431-404年)是古希腊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争,由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强大的城邦领导的两个联盟之间展开。

这场战争得名于希腊半岛的两个地理区域:伯罗奔尼撒半岛和伯罗奔尼撒地区。

导火索是由于雅典在对待毗底亚的政策、对待斯巴达的威胁以及各城邦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

这次战争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1.阿基德战争(431-421年):战争爆发后的最初10年,斯巴达及其盟友试图通过地面战争来打败雅典,但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此期间,雅典通过强大的海军和保护城墙使得自己相对安全。

2.拜占廷和西西里战争( 421-413年):此时期是战争的短暂停战时期,双方试图达成和解。

然而,雅典在西西里岛上的军事行动失败,斯巴达的胜利意图重新燃起了战争的烈焰。

3.衰退与战争结束( 413-404年):雅典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包括战败、内部政治动荡和财政困难。

最终,斯巴达在阿尔戈斯盟约的协助下,攻陷了雅典,强迫其接受各种条件,最终结束了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古希腊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雅典的影响。

这场战争导致了雅典的实力削弱,让斯巴达成为了希腊的主导力量。

战争期间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动荡也对希腊城邦的整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希腊城邦体制的衰落和马其顿王国的崛起。

1/ 1。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演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演讲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多利亚同盟与斯巴达联盟之间的一场长期战争,其战争历史在古希腊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塞浦路斯·希罗多德所著的一部关于该战争的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战争中的各种复杂变化,这部作品不仅在历史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于理解古希腊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与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原因可以追溯至雅典崛起和斯巴达霸权的崩溃。

在希腊城邦的历史中,雅典与斯巴达一直是两个最为强大的城邦,而斯巴达联盟与多利亚同盟则代表了两者之间的政治与军事集团。

在这一背景下,雅典的扩张与对外征服导致了斯巴达的不满,而两者之间的冲突最终演变成了全面的战争。

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战场与策略伯罗奔尼撒战争在希腊半岛上展开,其战场不仅包括了陆地战,同时也有海战的重要角色。

在战争中,两大联盟均采取了各种策略以争夺优势地位,比如雅典利用了海军力量来扩张势力范围,而斯巴达则通过多次联合其它城邦来形成对抗。

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希罗多德详细记载了该战争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比如伯罗奔尼撒之战、墨利安之战、萨利米斯之战等等。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对于了解战争的具体过程、战略布局有着重要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走势。

四、《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为古希腊历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其历史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它为后人提供了关于古希腊战争的详尽资料,包括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过程、战争的影响等,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希腊历史;它记录了古希腊的政治风云,对于了解古希腊政治体制、各个城邦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它也为人类社会政治军事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希腊历史著作,它对于研究古希腊历史以及人类社会政治军事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介绍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介绍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介绍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介绍,希望你喜欢。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分析中文名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参战部队:提洛同盟(雅典领导),伯罗奔尼撒联盟(斯巴达领导)战争结果:伯罗奔尼撒联盟胜利时间:前431年–前404年4月25日地点:古希腊,安纳托利亚,西西里人物:伯利克里阿希达穆斯二世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详情雅典人同意了伯里克利的意见,城外公民举家搬进城中。

这次迁移,对于雅典人来说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

世世代代过惯了农村生活的雅典人,一下子要抛离家园和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神庙、墓地,心中是很悲凉的。

大批的人员涌入城内,只有少数人有自己的房子住,少数人能托庇在亲朋好友的屋宇下;大多数人只得栖息在神殿和庙宇中,或在一切可以找到的空地上安下家。

在搬迁的同时,雅典人也对同盟国发出了号令,使100条准备开往伯罗奔尼撒的战船整装待发。

第1年麦收时节,斯巴达的军队推进到了阿提卡的边境小镇伊诺。

由于阿基达马斯的趑趄不前,雅典人得以从容地把财物转移到城内,坚守不出。

斯巴达人没有得到同雅典人交战的机会,就开始破坏埃莱夫西斯一带和色利亚平原,逐渐推进到阿卡奈。

此地是阿提卡的重要农业区,距雅典城不过6英里。

眼看自己的家园被蹂躏,许多人、特别是阿卡奈人,怒火中烧。

他们强烈要求打出去。

伯里克利一面坚持不出战的策略,同时加强城防工作;另一方面,经常派骑兵出击,防止敌人破坏雅典近郊的农村。

雅典还派出100条战船绕伯罗奔尼撒半岛航行,途中又得到科尔居拉派来的50条战船和当地同盟国派出的一些战船的增援。

斯巴达人在阿提卡一直驻留到军粮不济的时候,才撤退回国。

雅典方面绕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舰队,则仍沿着海岸线航行,在适当的时机,他们就上岸,攻城拔寨,获得不少胜利,大约与此同时,雅典人还派出了30条船环绕罗克里斯航行,同时保卫优卑亚,在这年的夏季,雅典人把厄吉那人连同他们的妻子儿女逐离家乡,把战争的主要责任归咎于他们。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介绍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介绍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介绍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31至前404年,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最终以雅典战败、提洛同盟解散告终。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介绍,希望你喜欢。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雅典的不断扩张引起的,其背后是雅典的贪婪与野心膨胀后造成的结果。

触发的事件是米加腊退出伯罗奔尼撒联盟,投靠雅典。

这场冲突从前460年一直持续到前446年,被称为是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一般被看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奏。

前446年,双方打了个平手,米加腊又回到了伯罗奔尼撒联盟。

在签署和平条约时,双方觉得彼此力量均衡,故决定互相尊重对方的联盟,在冲突情况下由一个裁判来决定谁对谁错。

“中立”的城市国家被排除在这和平条约之外,这后来被证明是一个大错。

前430年代,在希腊世界的边缘,一根导火线被点燃,其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最后引导了战争的爆发。

一、雅典野心的扩张雅典在公元前478年以抵抗波斯威胁为目的,联合当时大量的希腊城邦组成提洛同盟,而稍后雅典即利用自己的领导地位逐渐将同盟变成为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海上帝国,已经形成了霸权扩张的势头,而此时的斯巴达当然感觉到了这势头对自己的威胁,所以率先发动了战争。

二、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社会和文化的差别雅典和斯巴达的社会差别很大,文化与经济上,前者繁荣发达,后者却相对封闭保守。

最大的不同在于政体上,雅典实行民主制而斯巴达则实行贵族寡头统治,所谓“民主制”和“寡头制”的矛盾十分强烈。

伯罗奔尼撒战争带来的后果伯罗奔尼撒战争改变了古希腊,也终结了一个时代。

在战争中,几乎所有希腊城邦都参与进来,此战过后,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在战争期间内政与外交息息相联。

雅典丧失了其强国地位。

但战争的结束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希望,尤其人们希望和平和自由。

色诺芬是这样来描述雅典的投降的:“雅典接受和平条约后赖山德尔进入比雷埃夫斯。

伯罗奔尼撒战争名词解释

伯罗奔尼撒战争名词解释

伯罗奔尼撒战争名词解释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发生时间为前431年至前404年,两大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通过在希腊本土和海外的角逐争夺霸权而引发了这场战争。

本文将分步骤解释该战争涉及的相关名词。

第一步:争夺霸权争夺霸权是指国家、政治势力或个人在某个范围内获得主导地位,掌握决策和管理权的竞争和斗争。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和斯巴达在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区展开长期争夺霸权的竞争,最终引发了战争。

第二步:海上联盟与伯罗奔尼撒联盟海上联盟(又称阿提卡同盟),是由雅典领导的包括各个希腊城邦的联盟,主要目的是共同对抗波斯。

而伯罗奔尼撒联盟,是由斯巴达领导的希腊城邦联盟,成员主要是临近雅典的希腊城邦,两个联盟的对抗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达到了高峰。

第三步: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1.两个霸权国家之间长期的争夺霸权;2.不同的政治制度冲突:雅典是民主制度,而斯巴达则是寡头制度;3.疆土争端:雅典扩张政策干扰了斯巴达的利益;4.经济利益的冲突。

以上因素共同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第四步:战争的发展伯罗奔尼撒战争历时27年,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事件,战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前五年:雅典占据优势,斯巴达处于被动,但未能击败对手;2.中间十年:斯巴达逐渐反击,占据上风,雅典遭受严重挫折;3.后十二年:斯巴达最终取得胜利,雅典无法支撑战争,在前404年投降。

第五步:战争的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希腊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中,雅典、斯巴达等古希腊城邦的领导地位发生了转变,斯巴达成为最强势的希腊城邦。

战争也加速了希腊城邦的相互矛盾,为后来的马其顿帝国征服希腊打下了基础。

同时,伯罗奔尼撒战争还加速了希腊城邦的衰落,直接导致了希腊文明的衰退。

结语: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这场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都非常复杂,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通过对本文所述名词的解释,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罗马非一日建成—伯罗奔尼撒战争

罗马非一日建成—伯罗奔尼撒战争

罗马非一日建成—伯罗奔尼撒战争1战争因素战争背景雅典组成提洛同盟,不断接管他国海军斯巴达组成伯罗奔尼撒同盟,对抗雅典雅典和斯巴达不断争夺奴隶雅典向周边各国灌输民主理念军事实力雅典强于海战斯巴达强于陆战政治文化雅典具有民主政治,文学艺术经济繁荣斯巴达贵族统治,保守,文化鄙俗2伯罗奔尼撒战争过程1战争起因斯巴达的同盟城邦科林斯侵占雅典的同盟城邦克基拉,雅典排除海军前往科林斯城附近军事演习,科林斯求助于斯巴达。

由于雅典与斯巴达的信息不对等,加上长期的互相猜疑,终于雅典与斯巴达开战了。

2战争过程第一阶段雅典方面:在陆地上采用防守姿态,伯利克里计算了一笔经济账,料想斯巴达人不会坚持太久就会自动撤兵。

雅典公民相信了伯利克里的判断,举国都搬到了雅典城,可以由于人口一下子增多,雅典出现了瘟疫,大部分人死去,包括了伯利克里。

在海上,雅典将舰队开往伯罗奔尼撒,并在初期获得了较大的优势,最终在优势下雨斯巴达签署了50年的和平条约。

斯巴达方面:在寡头统治阶级的反复考量下,出兵雅典,并死死围住了雅典城,并顺路洗劫了雅典的同盟城邦。

可是最后由于海战的失利,交换了雅典同盟殖民地,签订了和平条约。

3战争过程第二阶段雅典方面:与斯巴达的敌对城邦阿格斯建立了同盟关系,但后者不久就被斯巴达击败。

这时候,雅典人中的激进分子控制了民主,在多次的辩论中,采取了出征西西里岛的战略,由于作战准备和意图都不明显,最终导致远征西西里岛的海军全军覆没。

雪上加霜的是,与斯巴达与波斯的联合海军作战中,先胜后败,彻底丧失了海上优势。

又过了多年,雅典的财政出现了重大危机,迫不得已,向斯巴达投降。

斯巴达方面:在得知死敌阿格斯结盟雅典后,迅速将其击溃,避免了两线作战。

之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采用了远交近攻的方略,与波斯组成联合舰队,在初期被雅典海军击败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海上的优势。

最终彻底将雅典封锁在城中,没了贸易的雅典经济崩溃,宣布投降,斯巴达人接管雅典。

3战争的后果由伯利克里创造的繁荣时代直线崩溃,雅典彻底的丧失了强国地位,并被拆除了城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个原因: 波提狄亚争端
科林斯的移民国 波提狄亚 ╣ 雅典的纳贡同盟国
波提狄亚在马其顿及部分伯罗奔尼撒同盟国的帮助下,计划叛离雅典, 最终失败。
雅典和伯罗奔尼撒人的矛盾加深
波提狄亚事件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召开了同盟代表 大会常会 同盟国纷纷控诉雅典,要求斯巴达行动。斯巴达国 王阿奇达穆斯要求人们保持冷静,却未能成功,最 终斯巴达决议,雅典违反了三十年停战合约,应该立 即对雅典宣战。
西西里战争(公元前415~前413,战争的新阶段)
公元前416年,公元前415年,雅典人在阿尔基比阿德斯的鼓动 下,介入西西里岛希腊城邦之间的争端。公元前415年夏初,开 始西西里远征。这是雅典历史上最壮美、开支最大的一次启航 Reality

远征军先在科西拉与盟国支援部队汇合,然后驶抵南意大利。 雅典远征军一到西西里就与叙拉古人展开了激战。由于长途跋 涉和指挥官的优柔寡断,以及斯巴达人和科林斯人对叙拉古的 支援,雅典几次胜机都没把握住,战争很快陷入持续状态。 Creativity Identity Creativity 414年9月3日,双方发生激烈海战,长期作战,疲惫不堪的雅 典人不敌对手,最后全军覆灭。西西里之战后,雅典伤亡惨重 ,国力大损。从此以后,雅典海上同盟开始瓦解,称霸希腊的 梦想灰飞烟灭。
雅典战败(公元前413年—公元前404年)
泽凯利亚(德克莱亚)战争(公元前413~404) 西西里战争后,斯巴达加强陆上攻势。前413年,斯巴达军入侵 阿提卡,并长期占领德凯利亚,破坏和消耗雅典力量。雅典与外 界联系受阻,农业生产完全瘫痪,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为作最后 决战,雅典罄其财力再建舰队,于前411年在阿拜多斯、次年在基 齐库斯先后打败斯巴达海军。斯巴达在波斯的援助下扩建舰队, 以与雅典海军决战。(雅典于公元前411年进行寡头政变,以失败 告终) 前405年,斯巴达海军在来山得指挥下,重创雅典海军于赫勒 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附近之羊河河口,继而从争过程
阿希达穆斯 战争
从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21年的,这个时 期是以斯巴达的国王和将军阿希达穆斯二 世命名的
三阶段
尼西阿斯和平
从公元 前421年到公元前 413年,并签订了《尼西阿 斯合约》
从公元前413年到公元前404年 雅典最终战败
雅典战败
十年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战争第一阶段) 亦称阿基丹姆战争或阿斯达穆西战争。
LOGO
伯罗奔尼撒战争
Peloponnesian War

展示内容
战争起因
战争 概况
战争过程 战争结局 战争影响
伯罗奔尼撒战争又称“雅典斯巴达”战争
以雅典为首的 提洛同盟
VS
以斯巴达为首的 伯罗奔尼撒同盟
希腊地区
触发事件
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冲突早在前460年就开始 了。触发的事件是米加腊退出伯罗奔尼撒联盟 ,投靠雅典。这场冲突从前460年一直持续到 前446年,被称为是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 一般被看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奏。前446 年,双方打了个平手,米加腊又回到了伯罗奔 尼撒联盟 前446年,雅典和斯巴达签署了三十年休战合 约
雅 斯 雅典暴政以及对其 典 巴 达 同盟国的侵略, 斯巴 达成为希腊人民解放 者的角色, 因此, 舆 政治奴役:雅典在同盟中显示 论的情感大致是倾向 霸权地位, 这招致了同盟国的 于斯巴达一方面的, 反感,出现暴动, 尤其是因为他们宣布 了他们的目的就是解 放希腊。
政治体制的不同
民主 战争后期公民大会陷入混乱,不负责任, 政治 不受约束,暴力原则,道德的奔溃 的缺 陷
前404年4月,雅典投降,接受屈辱的和约:解散提洛同盟,参 加伯罗奔尼撒同盟。
战争结果:斯巴达取胜
前405年,斯巴达海军,重创雅典海军于赫 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附近的羊河河 口,继而从海陆两面包围雅典。 前404年4月,雅典投降,接受屈辱的和约 :解散提洛同盟,参加伯罗奔尼撒同盟;拆 毁长墙工事,只保留12艘战船。
公元前431中3月,伯罗奔尼撒盟国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布拉底, 引起战端。同年5月,斯巴达国王阿基丹姆二世率军入侵阿提卡, 战争全面展开。 公元前427年前后,米蒂利尼等城邦发生反雅典起义, 陆上形势对雅典不利。 公元前425年,雅典海军攻占美塞尼亚两岸的皮洛斯及 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岛,并煽动斯巴达的奴隶暴动, 使斯巴达也陷入困境。
公元前422年,双方在爱琴海北岸重镇安姆菲波利斯激战,雅 典主战派首领克里昂和斯巴达将军伯拉西达均战死。次年方 签订《尼基阿斯和约》。
尼西阿斯和平(公元 前421年—公元前413年)
公元前422年克勒昂死了,斯巴达虽然占领了安菲波 利斯,但它最优秀的将军布拉西达也在这场战役中阵 亡,由于双方的强硬派没有了,因此和谈终于有了希 望。这个和平条约是由尼西阿斯谈判得成的,因此被 称为尼西阿斯和平 。 公元前421年所签署的尼西阿斯和约的宗旨是保持双 方的均衡。和平条约的签订,只不过是交换了一纸关 于“和平”的空文。双方都没有履行他们的诺言,谁 也不愿意交出土地。在签约后的几年中,虽然没有进 行大的战役,但违犯条约的事时有发生。
雅典
公民大会在进行决策时缺乏有效地监督制 约机制, 只能依靠老百姓的整体的正确判 断力
斯巴达
贵族寡头政治的稳定性与延续性保证了国家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政策的高效执行
战争的影响(对希腊政治的影响)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为着消解雅典在希腊世界越来越扩张的霸 权而发起的,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结束了雅典的霸权 ,更使整个希腊奴隶制城邦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没有真正的战胜者。希腊无可挽回地 衰落了,希腊人无比珍视的城邦制度和生活方式一去不复返 ,古希腊的世界在外族的入侵和外来文化的消解下最终崩塌 。希腊的精神逐渐凝结为历史,人类的精神和道德也随之滑 入波谷,开始了向另一种辉煌的进发。 这场战争,使得斯巴达称霸于全希腊,使其寡头政制得以 推行;各邦民主势力同时遭到迫害。寡头政制的蛮横统治 又引起各国的强烈不满,许多城邦起兵反抗,伯罗奔尼撒 同盟趋于瓦解。
根本原因
雅典和斯巴达对希腊控制权的争夺
雅典 斯巴达
海上霸主
●提洛同盟实则为雅典争夺希腊海 上霸权的强制工具 ●其领导的提洛同盟组织松散,同 盟内暴动频发
陆上强国
●雅典的海上实力阻断了斯巴达与其 他外部地区的贸易
●雅典与同盟国的摩擦显示出雅典想 要称霸希腊的野心
●为了同盟国的利益,斯巴达决定宣 战
●作为希波战争后日渐崛起的大国 ,雅典试图扩大其在希腊地区的控 制权
以农业经济为主 (稳定,不易受到战争 冲击)——基础
雅 典
VS
斯 巴 达
在后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西西里战争中, 斯巴达得 到了叙拉古提供的战舰和 军需品的支持
.
西西里战争后, 斯巴达获得了波 斯的经济支持并 扩建了海军
同盟的稳固性是重要因素
经济压榨:筹措战争资金而加 收贡款——同盟国的人民不堪 重负;最终造成提洛同盟的终 结。 贵族寡头统治国家, 将各同 盟国紧 紧地控制在手中;
希腊所有国家——不论胜负,都遭到了严重 破坏
希腊奴隶制度加速解体 希腊的国际威望下降 波斯强国的地位有新的加强
斯巴达与雅典的优劣势对比:
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胜败
以工商业经济为 中心 : 商贸 城市(让人向往 有利可图)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缺陷: 粮食为进口最大宗 (对外依赖性太强) 财政收入来源: 同盟国的贡款 (战争时期各联盟脱离, 停止缴纳贡款)
战争的起因
◆ 第一个原因:伊庇丹奴争端 即“反科林斯” (公元前435) 科林斯 VS 科西拉 伯罗奔尼撒同盟 与雅典签署防御协定
结果:雅典在休战合约还有效的时期内援助科西拉, 向伯罗奔尼撒盟国作战。 科西拉胜,雅典与科林斯结怨。
◆ 第二个原因: “反米加腊” (公元前433年) 雅典公民大会决定对米加腊实行禁止贸易 在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后,用雅典和米 加腊就相当敌对了,因此它与科林斯联合要 求斯巴达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