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合集下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现实主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现实主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现实主义理论陈玉聃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①在国际关系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马丁・怀特(M artin W ight)认为:“尽管公认的经典性政治研究是政治哲学家的著作,但是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唯一得到认可的经典之作却是修昔底德的一部历史著作。

”②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也指出:“国际关系理论至少与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所记录的理论争论一样古老。

”③保罗・维奥蒂(Paul R.V i otti)和马克・考皮(M ark V.Kaupp i)甚至将修昔底德称为“国际关系学①②③下文简称为《历史》。

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译文,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引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黄贤全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丁・怀特:《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载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汉迪・布尔:《1919—1969年的国际政治理论》,载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第217页。

《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1期(总第9期),第84—114页。

Scien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科之父”①。

然而,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众多、思想繁杂,其中哪些理论观点受到了这部著作的影响?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它的影响?换言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这部著作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演进的影响呢?或许正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书所言:“任何一个国际关系研究者都能从修昔底德的历史巨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获得启发。

”②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界,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了解读,彼此之间也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政治学评论》(Am erican Politica l Science R evie w)围绕这一主题所刊登的论文已不下十篇;《和平研究学刊》(Jou rna l of Peace R esearch)和《国际研究评论》(R evie w of Internationa l S tud2 ies)等重要期刊都曾以专题或论战的形式集中发表过相关文章。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的历史有一最大特点,就是他并非仅以叙述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为满足。

他之所以要写历史,其主要目的是想从其叙述中抽取有关战争一般现象的较大教训,而此种教训应该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testoftime)。

因此,他对若干问题都曾作精密分析。

他想要回答的第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战争爆发的原因。

他首先把所有战争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即所谓远因(underlyingcause)与近因(immediatecause)。

他的这种分类方式为后人所采用,包括波里比奥斯(Polybius),孟德斯鸠(Montesquieu),康德(Kant)等人在内,并且沿用到今天。

什么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远因?他的回答非常简单:使战争无可避免者为雅典权力的成长以及其在斯巴达所引起的畏惧。

换言之,斯巴达害怕的就是与雅典比较其权力地位已在相对地衰颓(relaetivedecline)。

此种观念也被称为修昔底德的霸权战争论(TheTheoryofHegemonicWar),其基础即为权力平衡。

每当有一霸权出现而使权力平衡发生改变时,则必然会引起他国的忧虑和猜忌,这也就会构成任何战争的远因。

其次则为人性(humannature)因素。

修昔底德对于这一点采取悲观的看法。

他也像我国的荀子一样,相信人性本恶,他认为人对权力有天然的爱好,人都有个人的贪欲和雄心,这也构成一切罪恶的主因。

不过,他并不认为人性本恶即为一切战争的远因,因为战争毕竟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其说见后),但人在决策和行动时,又常受人性的影响。

远因可能潜伏很久,若无近因则战争也许不至于爆发。

试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如果没有奥匈帝国皇储遇刺事件发生,则战争可能不会在1914年爆发。

修昔底德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有两个近因:(一)为科孚(Corcyra);(二)为波提达(Potidaea)。

前者本为斯巴达同盟国科林斯的殖民地而倒向雅典方面,后者为雅典的同盟国却受到斯巴达的勾引。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资料——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资料——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左传》是一部相当完整的编年史,其所包括的时代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7年),全部长度为255年,对当时各主要国家的兴衰都有简明记叙。同时也是一部充满战略思想的军事史,对于后世战略家可以提供许多极有价值的教训。全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283篇,记载大小战役共计550次,其中有一部分为我国历史中的决定性会战。左氏对战争的写法可谓要言不烦,极为精简。若无此书,则后人对那个时代的战争将无从了解。
雅典与斯巴达的关系日益恶化,遂终于在公元前457年爆发武装冲突。雅典支配着希腊中部,并拥有优势海权。斯巴达则控制伯罗奔尼撒半岛,为一强大陆权。所以大致说来,双方旗鼓相当,到公元前454年直接冲突停止,并在公元前451年达成休战。于是雅典遂又将全部注意力用在整顿同盟组织的工作上,并利用同盟的资源以对科林斯(Corinth)和埃伊纳(Aegina)扩张其权力,而这与同盟对抗波斯的原有目标毫无关系。
也许最能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进行恰当比较的是春秋时代的《左传》,因为这两部书同为古代的战争史名著。修昔底德的著作到今天仍受西方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所重视,而蒋百里先生则曾指出:“《左传》到现在还是世界上最好的一部模范战争史。”所以,二者的确可以相提并论,不过其间还是有若干差异之存在。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著作者为修昔底德(前460-前406年),其时代和身世大致都可考。《左传》是先有书的存在而由后世替它定名。首先为司马迁,称之为《左氏春秋》,以后班固作《汉书》时,又改称《春秋左氏传》,从此后世遂简称为《左传》。司马迁和班固都确认其作者为盲人左丘明,《论语》中曾提到他,足以证明确有其人,并大致与孔子同时,不过其生卒之年已不可考。概括言之,左丘明似乎比修昔底德大约要早数十年。
摆不定。
从公元前426年起,雅典遂完全放弃伯里克利战略,改用由克里昂(Cleon)拟定的直接攻势战略。富勒认为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李德哈特认为,这样虽能获得若于卓越战术成功,但在战略上不仅要付出较大成本,而且得不偿失。

伯罗奔尼撒战争梳理

伯罗奔尼撒战争梳理

伯罗奔尼撒战争梳理一。

战争前奏前435年的埃皮达姆诺斯事件导致科尔居拉和科林斯之间的战争埃皮达姆诺斯求助母邦科尔居拉,遭拒转而求助科林斯。

科林斯出兵埃皮科尔居拉围攻埃皮达姆诺斯海峡科林斯远征科尔科尔胜利埃皮同时投降战败的科林斯准备(招募水手,造战船)科尔害怕求助雅典(科林斯,背后有伯罗奔尼撒同盟。

科尔居拉请求与雅典结盟)两科同时出席公民大会(1 科尔居拉是通往西西里的重要据点2 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雅典与科尔结盟叙伯塔战役:科尔居拉和科林斯在叙伯塔小岛附近开战,在雅典的帮助下,科尔居拉最终胜利。

前433,波提达埃亚反叛雅典麦加拉法令(叙伯塔战争时,麦加拉帮助过科林斯。

雅典通过一道法令:将麦加拉逐出雅典集市和诸港口,严重打击了它的经济)伯罗奔尼撒战争原因:在斯巴达的两次公民大会(第一次,斯巴达盟友们对雅典破坏三十年和约的事提起诉讼。

斯巴达公民大会判定雅典人确有过失。

第二次,科林斯人发表演说游说同盟里的一些内陆小国,"柯林斯的重要战略地位,沿海,有利于保护内陆小国的安全,利于进出口贸易。

伯罗奔尼撒人资源充足,足以确保战争胜利"最后多数票通过发动战争)伯罗奔尼撒初期战争情况(),及地图,资源对比分析战略资源:军队:雅典的水军,数量,规模,经验取胜。

陆军:伯罗奔尼撒人占绝对优势资金:雅典:伯里克利事先准备,战前就积累储金,贡金集中放在卫城内,且用于战争时可以向女神借贷。

伯罗奔尼撒:处于劣势,无储金,但得到了波斯的资金援助。

底比斯人进攻普拉提亚底比斯夜袭普拉提亚前431底比斯俘虏被处死雅典支持普拉提亚进攻加剧了战争的爆发(国王阿基达姆斯率领三分之二的伯罗奔尼撒军队。

雅典人在此之前将家人,财产等转入到了优卑亚岛。

入侵者步步紧逼,伯里克利不允许军队出城抵抗。

入侵者转而北进,最后抵达彼奥提亚。

)前431第一次入侵阿提卡雅典人的海上进攻(对美塞尼亚沿岸的迈索内发起进攻,斯巴达军官布拉西达斯顽强抵抗,无果。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者:修昔底德译:徐岩松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摘要:古希腊在希波战争以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形成为两个敌对阵营。

雅典和斯巴达为了争夺在希腊的霸权,从公元前431年至前404年时断时续地进行了二十七年之久的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

这次战争是古希腊历史的转折点,希腊奴隶制城邦开始由繁荣走向衰落。

古希腊历史家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述了这次战争的绝大部分史实。

关于这次战争的起因,修昔底德认为,主要是由于雅典势力的扩张而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

雅典在希波战争期间建立了以其为首的提洛同盟,通过对同盟其他城邦,进行经济勒索、政治控制、军事移民,达到了富国强兵。

在希波战争后,雅典巩固和发展了它在黑海方面的势力,随后力图向意大利、西西里扩张,以便控制富饶的粮食产地,这一扩张影响了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在西西里的利益。

这是经济上的原因。

但其中也有其政治因素,政治统治形式不同: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斯巴达实行贵族寡头统治。

双方都想将自己的政治形式推广到希腊的其他城邦,雅典支持各邦的民主派,斯巴达支持各邦的寡头派,互相敌对,各不相让,矛盾日趋尖锐。

双方的军事力量按其地理环境而各有优势。

雅典领导的同盟主要由爱琴海中的岛屿和滨海城市组成,因此它们的强处在于海战。

雅典作为最大的海上霸权,主要依靠它的海军和同盟。

雅典的海军最主要的是它的三列桨战舰和爱琴海的地理。

三列桨战舰是轻型战舰,实际上不能在深海中远航。

假如天气变坏,它们必须立刻寻找避风港。

最好的避风港是沙滩,但是爱琴海边上沙滩很少,大多数海岸是岩石和海礁,适当的避风港往往是港口城市,因此对于希腊的海军来说,同盟的港口是非常重要的。

对雅典来说,提洛同盟对它的贸易和作战同样重要。

斯巴达的联盟主要由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希腊中心地区的城市组成,它们是陆地国家,长处在于它们的长矛兵。

雅典还有一个间接的强处:通过它的贸易的收入它比斯巴达的经济力量强一些。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23页文档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23页文档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伯罗奔尼撒战争①——起因

伯罗奔尼撒战争①——起因

伯罗奔尼撒战争①——起因西波战争之后,雅典达到鼎盛时期。

雅典的鼎盛不单单因为雅典城邦的发展,这里还包括提洛同盟!提洛同盟是爱琴海沿岸各城邦自发组织起来的,目的是维护共同的海上权益!实力超群的雅典被推举为领导者,并逐渐成为同盟的主导力量。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夕,整个同盟只有莱斯博斯岛和希俄斯岛有自己的舰队,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其他城邦只需要每年向雅典上缴贡金即可,这些贡金用来支撑雅典的舰队和整个帝国的运转。

以雅典为主导力量的提洛同盟完全就是雅典帝国。

我们以前在学习古希腊历史时,说到古希腊城邦林立、无法统一的原因。

但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古希腊正在走向统一。

在古希腊,这样的同盟还有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伯罗奔尼撒同盟是斯巴达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发展起来的,它的历史要远远早于提洛同盟。

图片发自简书App历史悠久与否已经不重要了,此时的实力才是关键。

一山不容二虎,古希腊世界两强并立,必有一争!西波战争让全希腊团结起来抵抗波斯帝国,并且斯巴达成为希腊的盟主,但这场战争让雅典极其同盟发展了起来!战争之后就是和平,和平之后就是战争。

雅典修缮城墙的行为刺痛了一下斯巴达人的神经,原本的好兄弟日渐生隙。

之后斯巴达国内发生黑劳士(为斯巴达提供农业的奴隶)起义。

从名义上来说,雅典与斯巴达还是共同抵抗波斯的盟友,所以雅典派出援军支援斯巴达!但是,斯巴达却公开拒绝了雅典人的支援,要求他们离开斯巴达!而这样的拒绝只给了雅典,把雅典的大脸打的啪啪响。

雅典很生气,后果就是国内亲斯巴达的客蒙垮台,并被驱逐。

随后不久,雅典与斯巴达北方宿敌阿尔戈斯缔结盟约!雅典与斯巴达在政治上公开决裂!在这之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内部的科林斯和墨伽拉爆发战争,前459年,墨伽拉撑不住了,但是斯巴达却不肯在盟邦之间调停!墨伽拉转向求助雅典,因为墨伽拉特殊的地理位置,雅典同意支援墨伽拉。

接下来就是长达十五年的战争,斯巴达和雅典都卷入其中!但结果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墨伽拉叛变雅典,在失去战略要地墨伽拉后,斯巴达轻松攻入阿提卡(雅典所在地区),然而斯巴达关键时刻撤退,双方签订和约——《三十年和约》!《和约》是雅典和斯巴达代表各自同盟承认的,前446到前445年生效。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精编版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精编版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新译本有感前言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修习世界史方向的研究生,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是必看的。

非常幸运的是给予我授课的徐老师就是这两本书的译者和资深的古希腊罗马历史研究学者。

今年初,幸运的得到徐老师的亲笔签名版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新译本,大大的提高了我对古希腊罗马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我自知自己的学识及其浅薄,对本书也只能有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但我还是很开心能够阅读此书,并且记录下自己的一些笔记和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引出阿诺德·汤因比的《文明经受着考验》(1988,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一章:我的历史观里面的一段话:“1914年的战争,正赶上了我向攻读罗马,希腊古典语文的贝利尔学院(牛津大学)的大学生讲述修昔底德。

当时我的理解上忽然有了一种领悟,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早已为修昔底德在他那个世界中经历过了。

我带着一种新的理解重读了他——他的著作的意义,以及在他的文字后面隐藏的情感。

对于这些,在我陷入那曾经激发他去写那些著作的类似危机中之前,我一直都没有感受到,现在看来,修昔底德早已出现在这块土地上了,他那一代人先于我及我们达到了这个历史经验的阶段。

”修昔底德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2400多年了,但是从人类的思想、哲学上来看,我们是处于同时代的,那一段历史对我们今天也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我们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

一、关于开篇的地图和序言在这里专门说开篇的地图和序言,是因为这两个部分对我们初学者阅读此书的帮助非常之大。

记得刚开始翻阅徐老师此书的新译本时,开篇即被五张地图上纷繁的地名搞得脑袋一团浆糊,除了大概的雅典、斯巴达、科林斯、西西里、米利都这些地名比较熟悉外,其余的大多都是似曾相识。

但开始阅读此书的正文之后,穿插着内容返回来看地图,又继续阅读文章时,思路慢慢的明晰了,体会到了开篇五张地图的重要性,让读者对本书的内容更加的具体化和更具空间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新译本有感前言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修习世界史方向的研究生,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是必看的。

非常幸运的是给予我授课的徐老师就是这两本书的译者和资深的古希腊罗马历史研究学者。

今年初,幸运的得到徐老师的亲笔签名版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新译本,大大的提高了我对古希腊罗马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我自知自己的学识及其浅薄,对本书也只能有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但我还是很开心能够阅读此书,并且记录下自己的一些笔记和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引出阿诺德·汤因比的《文明经受着考验》(1988,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一章:我的历史观里面的一段话:“1914年的战争,正赶上了我向攻读罗马,希腊古典语文的贝利尔学院(牛津大学)的大学生讲述修昔底德。

当时我的理解上忽然有了一种领悟,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早已为修昔底德在他那个世界中经历过了。

我带着一种新的理解重读了他——他的著作的意义,以及在他的文字后面隐藏的情感。

对于这些,在我陷入那曾经激发他去写那些著作的类似危机中之前,我一直都没有感受到,现在看来,修昔底德早已出现在这块土地上了,他那一代人先于我及我们达到了这个历史经验的阶段。

”修昔底德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2400多年了,但是从人类的思想、哲学上来看,我们是处于同时代的,那一段历史对我们今天也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我们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

一、关于开篇的地图和序言在这里专门说开篇的地图和序言,是因为这两个部分对我们初学者阅读此书的帮助非常之大。

记得刚开始翻阅徐老师此书的新译本时,开篇即被五张地图上纷繁的地名搞得脑袋一团浆糊,除了大概的雅典、斯巴达、科林斯、西西里、米利都这些地名比较熟悉外,其余的大多都是似曾相识。

但开始阅读此书的正文之后,穿插着内容返回来看地图,又继续阅读文章时,思路慢慢的明晰了,体会到了开篇五张地图的重要性,让读者对本书的内容更加的具体化和更具空间感了。

当阅读完本书又返回去看地图时,地图仿佛变活了,随着脑袋的联想呈现出史诗巨片里的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恢弘场景。

徐老师的序言包括四个方面,一、作者生平,二、《战史》的主要内容,三、主要贡献,四、几个相关问题,一共31页。

在初看此书,首先查看序言的时候,感觉是对本书、对作者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内容的框架也有了大概的掌握。

序言内容的充实也大大的有利于非专业的读者阅读此书,即是本书浓缩出来的精华,又是本书最靓丽的标签。

在通读全书之后,回过头来再次阅读本书的序言,混乱的结构和内容被序言第二点:《战史》的主要内容梳理成形,而遗忘的一些主要内容也得到查缺补漏,指引自己再去文中查找、阅读,并且还能通过序言中修昔底德的主要贡献和几个相关问题的介绍得以启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第19页“雅典人对包括奴隶在内的原提洛同盟诸邦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是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兵源充足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20页“修昔底德认为,既然人的本性始终如此,历史也同样会不断重演,因而其著作是永远不会失去价值的。

”第22页“他还正确分析了经济因素与战争成败之间的关系,认为特洛伊战争延续10年之久,不是由于希腊联军人数不足,而是由于经济资源匮乏;如果联军给养充足,他们会很容易取胜的。

”这些都让我们知道了,学习历史,不能只是肤浅的看到历史史实的表面,看到一些浅层的东西,而应该多方面,综合的考虑,抓住历史的本质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演说词的精彩运用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按照中译的文字数计算的话,演说词约占其中正文的四分之一,前前后后大大小小总共141篇。

其中有很多精彩的篇章,不仅充实了本书的内容,也成为本书突出的特色之一。

正如徐老师所说,这些演说者,就如同电影里的角色一样,被修昔底德巧妙的运用来借以表达出了他们行动的背景和动机。

在大战爆发前夕,科林斯与科基拉即将爆发战争,双方均派使者到雅典,科基拉意在从雅典获得支持,科林斯意在阻止科基拉和雅典联合起来,双方的演讲都很精彩,其中科基拉人发言“在目前这场较量中,我们的处境极其险恶,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你们欢迎我们加入同盟,我们是会从心里永远感激你们的。

”(新译本57页)“你们务必牢记,一方面,不论你们怕不怕,你们的势力都将使你们的对手有所畏惧;另一方面,不论你们的信心是否来自拒绝我们加入同盟,你们的削弱都会使强大的敌人无所畏惧了。

”(新译本59页)通过科基拉人的演说表达了雅典和科基拉建立同盟的合理性,雅典也不希望看到科基拉这样的海上强国落入科林斯的手中,从而日后对自己造成严重的威胁。

而科林斯人在伯罗奔尼撒同盟大会上的发言也不乏亮点,“在技艺上的法则和政治上的一样,新陈代谢是不可逆转的。

对于一个没有纷争的公民集体来说,固定不变的习惯尽管是最好的,但连续不断的行动的需要必定是与方法策略的不断改进相伴随的。

因此,雅典所拥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使他们在革新之路上把你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在此,点出了雅典自从希波战争以来,放弃陆地,登上舰船,一步一步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海上民族,如阿尔基比阿德斯所说“城邦和其他任何东西都一样,不能长期保持在静止状态中,只有在战斗中,才会经常取得新的经验。

”雅典在逐渐变得强大时,引起了拉西代梦人的恐惧,从而战争不可避免。

另外还有伯里克利著名的葬礼演说,通过演说可以看到他极大的赞颂了雅典人民优良的民族性格和品质。

“真正勇敢的人无疑应属于那些最了解人生的灾患和幸福的不同而又勇往直前,在危难面前从不退缩的人。

”(新译本153页)“他们宁愿在抵抗中牺牲,也不愿在屈服中偷生;他们没有做不光彩之事,他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阵地;霎时间,在他们命运的顶点,不是恐惧的顶点,而是他们光荣的顶点,他们就离开我们而长眠了。

”(新译本154页)像这样精彩的演说词书中还有很多,通过演说词的描写,更加直观的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史实和人们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一定的人本主义的历史观。

演说词的应用也让战史的记述更加鲜活和充实。

三瘟疫对这场战争的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决定雅典命运与发展方向的转折点,而在战争的第二年爆发的瘟疫在这场战争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瘟疫给予雅典同盟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雅典不仅损失了大量的人民和军队,还牺牲了他们最优秀的统帅伯里克利,从而丧失了战斗的勇气和决心,从此为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修昔底德在本书中详细的描述了这一场瘟疫。

关于瘟疫的起源,爆发和过程在这里不用详说,相比这些最为惨重的是伯里克利这位优秀的统帅也在这场瘟疫中死去,关于伯里克利,修昔底德的描述是这样的“伯里克利无论就其地位、才能,以及他众所周知的正直而言,都确实是一位能够独立控制民众的人物——简言之,是他领导民众,而不是民众领导他。

因为他从来没有使用不当的手段来追求权力,他也从来没有被迫逢迎他们,相反,因为他享有崇高的威望,以致他敢于提出相反的意见,甚至向他们发怒。

”“他的继任者们的情况就不同了。

他们彼此间大都不相上下,每个人都想力争居于首要地位,最终他们竟准备牺牲靠整个城邦的利益来迎合民众的心血来潮。

”(新译本169页)伯里克利长期担任十将军中的首席将军,其威望与才干在当时是无人能够相比拟的,在他逝世之后,雅典公民权利的无限膨胀使得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公民大会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鼓吹和实现政治野心的工具,他们为个人野心与利益不惜损害民众和盟国的利益,在对外西西里远征时还出现了内杠,导致了雅典西西里远征的惨败。

这种党争带来的内耗使得雅典国力元气大伤,最终走向了失败的深渊。

四雅典对同盟诸邦的压迫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文化繁荣的社会物质基础是其奴隶制的大发展,而雅典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兵源充足的最根本原因是其对包括奴隶在内的原提洛同盟诸邦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雅典对同盟诸邦的利用以及压迫在米列提涅使者对拉稀代梦人的发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战时,他们尽力讨好我们,因为他们害怕我们;在平时,我们尽力讨好他们,因为我们害怕他们。

在一般情况下同情是信任的基础,而我们之间靠的是相互畏惧,我们的同盟关系主要是依靠相互畏惧,而不是友谊来维持的。

”(新译本204页)而雅典对待米列提涅人暴动的态度,也能体现雅典对同盟诸邦的压迫,“假如我们在很早以前,对待米列提涅人和对待其他同盟者一样,他们就不至于忘记自己的身份,因为人性从来就是由尊重而产生傲慢的,正像由态度强硬而导致敬畏一样。

”(新译本219页)雅典以其高度的民主制度闻名于世,但其民主的范围仅仅是限制在雅典的城邦内部,而对其同盟诸邦则采取了严厉的专制压迫政策,将其同盟诸邦附庸于自己以图从中谋利。

最终雅典在战争的进程中,伴随着同盟诸邦一个个的叛逃,走向了失败的结局。

五这个时代的神袛观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古老的观念,在古希腊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并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当时的希腊人对神是非常敬畏的,认为神灵支配着人的命运,并决定着战争的成败,国家在军队出征和战役开始之前要祭神,以乞求神灵的保佑。

在本书中,迷信神谶,将灾难和奇异天象解释为征兆的例子很多,其中以斯巴达人最为典型。

在战争的进程中,斯巴达人多次求神问卜,甚至因为迷信而一次又一次地取消军事行动,从而错失战机。

在雅典这一边,公元前422年,雅典人一度以渎神的罪名将提洛人从提洛岛上赶走,然而次年,雅典人又遵照德尔斐神谶的指示重新把提洛人迁回提洛岛。

在雅典人正为远征西西里作准备的时候,发生了赫尔美斯神像被毁事件,雅典人认为赫尔美斯神像的被毁是阴谋推翻民主制的征兆,预示着神对雅典的惩罚。

为了抚平神的愤怒,更重要的是为了乞求获得神的保佑,雅典人把各种无关紧要的传言都当作怀疑的理由最典型的就是由于怀疑阿尔基比阿德斯与此案有关,他们罢免了阿尔基比阿德斯远征军指挥官的职位,并将雅典远征军全权交给尼基阿斯。

后来,雅典人在西西里遭到重创,决定从西西里撤军,这时发生了日食,尼基阿斯和大多数雅典士兵都相信这是神的征兆,决定等到三个九天之后再讨论撤军问题,这使得叙拉古包围并几乎全歼了雅典军队。

正是包括尼基阿斯在内的大多数雅典人的虔诚直接导致了雅典人在西西里的灾难。

由此可见,当时的希腊城邦无法摆脱对神的恐惧和希望,他们自己也会担心其扩张行为是非道德的,从而引发神的惩罚。

同时,他们又满怀希望,通过遵守预言家的语言以及严惩那些不敬神的行为,能够获得神的保佑。

关于修昔底德,针对这一点,在本书第20页中指出他本人已经有了人本主义的历史观:“他努力用科学的方法,去说明自然现象,而不把它们视为吉凶的预兆。

他痛心疾首地斥责雅典远征军的统帅尼基阿斯因日食而延误撤军日期,他认为神谶是一种骗术,有的神谶是因为发布者接受了贿赂而捏造出来的;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