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发生装置的选择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从实验室制取氧气出发,迁移引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
体的方法。
知识讲解
一、制取CO2的原理 联系所学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你所知道哪些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 反应?
反应物有气体,生成气体不纯净
反应物有气体,生成气体不纯净
反应物有气体,气体量少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编号 实验内容
1
Na2CO3粉末和稀 盐酸
2
CaCO3粉末和稀 盐酸
3 石灰石和稀硫酸
4 石灰石和稀盐酸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应剧烈
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应剧烈
开始反应有气泡,一 会儿就无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产生 气泡速率比较适中
a
c.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大小
√b
气体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收集CO2选择什么装置?
b
c
二、制取CO2的装置
1.发生装置选择: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选择:CO2的性质

√√

3.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检 查装置气密性
装入大理石(或石灰 石),塞紧双孔橡胶塞
收集气体 检验气体是否集满
由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 使液面浸没长颈漏斗末端
谐音简记为“茶庄莫收盐”
燃着的木 条熄灭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3.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
思考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一段时间后长 2.颈上漏述斗实的验液装面置不中变,,长则颈气漏密斗性为良什好么。要伸到液面以下?

二氧化碳的制取优质课ppt课件

二氧化碳的制取优质课ppt课件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2、原料: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3、装置:
反应物 生成物
稀盐酸
固态
CaCl2 H2O
稀溶液
CO2
气体
条件: 常温下进行。
4、步骤: 检、装、收、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收集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 因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以便收集较纯净的CO2 。
(4).长颈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逸出

(5).实验时,二氧化碳始终收集不满的原因, 可能是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长颈漏斗的下端未浸入液面。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下图是某同学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说出其 中的错误:
1、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插入液面以下 ; 2、锥形瓶中的导管插入到了液面以下 ;
3、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探究

2KClO3M=n△=O22KCl+3O2↑
MnO2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O2密度比空气大 且不与空气反应 O2不易溶于水且 不与水反应
➢生物体的呼吸作用
➢酒精或蜡烛的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
碳酸钙与稀盐酸常温下反应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ppt课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ppt课件

验证得到的气体就是 所要制取的气体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随堂练习
1.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②按要求组装好仪器;③向锥形瓶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 ④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主题情境·拯救水草大行动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水草上的气泡从何而来?
水草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光 叶绿体
有机物 + 氧气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水草日益腐烂,原因何在?
一周后
一周前
小贴士 绿色植物生长五要素: 水 空气 阳光 养分 温度

P38
P133
P9
气体不纯,不利于收集 温度高,不易操作

P113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哪一反应更适合实验室制取?
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实验探究 1.实验试剂:
小贴士: 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任 务 1 确定为水草提供二氧化碳的反应 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实验探究
1. 生活中哪些途径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气体不纯,不利于收集
蜡烛燃烧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呼吸作用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任 务 1 确定为水草提供二氧化碳的反应
23.这回些忆反你应学可过否哪用些于反简应易可制以取产二生氧二化氧碳化?碳气体?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第1课时 课件 (29张PPT内嵌视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第1课时 课件 (29张PPT内嵌视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02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发生 装置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收集 装置
体 的 性

密度;是否与空气成分反应 溶解性;是否与水反应
02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比较
制取原理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CO2
稀盐酸与大理石 (或石灰石)
H2CO3 == H2O+CO2↑ 碳酸易分解 总反应为:CaCO3+2HCl == CaCl2+H2O+CO2↑
01 巩固练习
下列化学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C ) A.木炭燃烧 B.人体的呼吸作用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高温煅烧石灰石
01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回顾:实验室制取O2的思路
新课导入
生活、生产和实验室都需要C反应是否同样适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呢?
工业制取CO2的原理:CaCO3 =高=温= CaO+CO2↑
反应条件 要求高
实验室制取CO2
01的化学反应原理
01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
交流讨论:联系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列举能生成CO2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第1课时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 反应原理
02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学习比较、分析、 归纳等科学方法。 2.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学会依据探究目标 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体会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 要作用。

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 课件(共23张PPT)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    课件(共23张PPT)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铃声伴读
1.CO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CO具有可燃性,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可用作燃料)。
3.CO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该性质可用于冶金工业。
4.CO还原氧化铜的现象:黑色固体变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5.CO中毒的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6.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注意开窗通风。如果发
能 溶于水
不 与水反应
能 与水反应
排水法
第六单元
向上排空气法
碳和碳的氧化物
向上排空气法
化学
【归纳总结】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确定制取气体的
化学反应原理
设计制取气体的
实验装置
验证得到的气体就
是所要制取的气体
知识补充 制取气体时,若要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还需要考虑除杂、
干燥装置。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干燥氧气、二氧化碳等。
AC(或AE)
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化学
1.(2023秋滨州期末)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C )
A.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C.反应条件一定相同
D.检验方法一定不同
2.(2023德州中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必须用到的仪器
化学
(2)确定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气体收集
方法。
密度比空气的大——向 上 排空气法
气体收集方法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的小——向 下 排空气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的制取PPT课件(初中科学)

二氧化碳的制取PPT课件(初中科学)

B A
D E
课堂小结
1)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 CO2↑


化 碳
2)装置图


室 制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向集气瓶倒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
择___A___,收集装置应选择
__D_E__。
D C
E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产生装置 应选择__B__C__,收集装置应选择 ___D___。
F
3、已知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 体,密度比空气的重,能溶于水。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为:常温下用固态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 有硫化氢气体逸出。请问:制取硫化氢的产生装置,可 选用_____的气B 体产生装置,收集时可用_____法。C
4、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
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产生装置;③
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正确的
排列顺序是(C )
A、① ② ③ ④ ⑤ ⑥
B、 ② ① ④ ③ ⑤ ⑥
C、② ① ③ ④ ⑤ ⑥
D、 ② ③ ④ ① ⑤ ⑥
课堂练习2
B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产生装置应选
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我们通过下面对照实验进行探究 注意视察反应现象,并分析原因,然后填写下表
实验1: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
现象 分析
有大量气泡产生,大理石逐渐溶解 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控制。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碳酸和氯化钙: CaCO3+2HCl=CaCl2+H2CO3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
将气体通入澄清
条熄灭,则证明集满,否则没有集满
气密度大
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生成的气
体是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
CaCO3+2HCl=
CaCl2+H2O+CO2↑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右图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为什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实验室制取CO2常选用 和稀盐酸,其反应原理是 。2.发生装置的确定取决于 和 ;CO2气体只能用 收集,是因为 。3.CO2的检验与验满:检验CO2气体通常用 ,验满的方法是 。
①②⑦⑧
大理石和稀盐酸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5.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2)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制取O2
制取CO2
密度与空气比较
是否溶于水
装置选用
密度与空气比较
是否溶于水
装置选用
大于空气
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气或排水法
气体收集装置选用
大于空气
易溶于水
向上排气
反应仪器的选择
根据上述比较,在下图所列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也可另选或自制仪器,或利用替代品),组装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为什么插入集气瓶的导气管要接近瓶底?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讲课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讲课

3、下图是某同学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说出其中的 错误: 1、 长颈漏斗末端没有插入液面以下 ; 2、 锥形瓶中的导气管太长 ; 3、 收集气体的方法不对 ;
4、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A 酒精灯 B 锥形瓶 C 铁架台 D 导气管
5、左下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 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 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 CO2 气体压回长颈漏斗, 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 CO 2,可起 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下面的B、C、D装置
a
A
B
C
D
E
F
G
H
已知H2S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H2S用块状的 FeS2和稀硫酸反应,其发生装置应选 B ,收集装置应选 H 。 但如果选用上述正确的发生装置还存在一个缺点是 不能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 , 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或将长颈漏斗改为装有稀硫酸的注射器 改进的方法: 。 上图中a的名称叫 锥形瓶 ,实验室中我们还可以用别的仪器 试管;广口瓶;烧瓶 代替a,它们是 。(至少写两个) 已知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 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的方法制取。其发生装置应 选 D ,收集装置应选 G 。如果将其发生装置用来加热 KMnO4制取氧气,必需注意 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
请回答: 钙元素 (1)包装标签上“钙”含量是指: (2)为了检验此食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 庭厨房中可选用的物质是 食醋 (3)取100克这种食盐溶于水,加足量的盐酸, 生成1.32克CO2,计算此盐中钙的质量分数? 根据CO2的质量,求出CaCO3的质量,再计算 出Ca的质量,从而求出此盐中钙的质量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种 固体和固体反应 气体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和液体反应 发生 液体和液体反应 装置
反应条件: 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
气体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向上排气法 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的——向下排气法 装置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是
药 品
KMnO4
H2O2溶液和MnO2
KClO3 和MnO2和
反应原理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2KClO3==2KCl+ 3O2↑
反应
物状态
固体 固体、液体
固体
反应条件 加热
不需加热 加热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反应物 实验现象(注意产生气体的速率是快、慢、适中) 是否适于实验室制取CO2 碳酸钠与稀盐酸 反应特别快,有大量气泡产生 不适合 碳酸钠与稀硫酸
反应特别快,有大量气泡产生
不适合

B
A
A

石灰石与稀盐酸 反应速率适中,有气泡产生
适合 石灰石与稀硫酸
开始有气泡产生,但一会儿就没有气泡产生了
不适合
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反应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原因:固体和液体混合,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
紧闭导气管出口,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若长颈漏斗下端形成稳定的水柱 则气密性良好。

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瓶内), 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
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CO 2 净化:如果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并进行干燥)。

注意事项1锥形瓶中长颈漏斗必须插到液面以下,否则生成地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 导管伸入发生装置内不能太长,更不能插到液面以下
导管伸入集气瓶时,末端必须插到集气瓶底,便于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更纯净
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工业制法:CaCO 3
CaO+CO 2↑
8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
⏹ 无色无味,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 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
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 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 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a
b
CO 2
(2)
CO 2
(1)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9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第四朵小花变红;⑤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和H2CO3=H2O+CO2↑
【注意事项】
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纸花必须是干燥的。

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CO2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

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2+C2CO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
是还原剂)。

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一种方法。

10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原因: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
能支持燃烧。

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
剂。

⏹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温室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