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3.3 比热容

第3节 比热容
导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
来 自 大 自 然 的 疑 问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 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 这是为什么呢?
素养目标
13.3
2.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 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1.认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了解比热容 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探究新知 实验准备
(1)比什么?拿谁比?怎么比? (2)怎么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热量多? (3)要记录哪些数据?
实验设计
探究新知
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如食用油和水), 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物质的种类
表一
水
食用油或 (沙子)
升高的温度 (℃)
加热的时间 (min)
A
B
C
D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热量的计算
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你能根 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升高 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
吸收的热量: Q=4.2×103 J/(kg·℃)×0.4 kg×(70 ℃-20 ℃) =8.4×104 J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13.3
钢筋水泥都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炎炎夏季,都市气 温往往比郊外要高3 ℃ ~ 5 ℃,这就是热岛效应, 应该如何应对呢?
巩固练习
例
由
c Q mt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C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知识: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
3.科学思维:培养分析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的能力。
导入1.1教师行为:通过提问学生对水和金属在日晒下温度变化的观察,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1.2学生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提出对不同物质吸热后温度变化差异的疑问。
1.3 过程点评:通过观察和提问,激发学生对物质吸热特性的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2.1 教师行为: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单位以及物理意义。
2.2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记录比热容的相关知识。
2.3 过程点评:确保学生理解比热容的基本概念。
2.4 教师行为:通过图表展示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数值,引导学生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5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表,讨论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6 过程点评:通过图表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2.7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如水、沙子、金属)的比热容。
2.8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记录不同物质在相同加热条件下的温度变化。
2.9 过程点评: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比热容差异的认识,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kg·℃)。
•比热容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状态。
•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对加热温度变化的影响。
作业布置3.1 教师行为: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利用比热容差异的实例,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3.2 学生活动:学生搜集信息,记录实例,并尝试解释其科学原理。
3.3 过程点评:通过调查和解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4.1 教师行为:总结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影响因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4.2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

第3节 比热容
栏目索引
解析 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凉水,利用凉水先对手进 行冷却,凉水遇到热的馒头,会汽化,汽化吸收手上的热,使手的温度降低, 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升温较慢,避免手被烫伤,故B正确。 答案 B 点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对于同一状态下的同一物质,比热容 是不变的,跟热量、质量和温度无关。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放热本 领,比热容大表示吸热本领强;或者说物质的比热容大,它的温度就难以 改变。
第3节 比热容
栏目索引
题型三 热量的计算
例3 (2017重庆中考A卷)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大家饮用烧开后的水。用
天然气灶烧水的过程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将5 kg初温为20 ℃的水烧开,需
吸收热量
J。[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解析 用天然气灶烧水的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a)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
(2)甲液体第30 s的内能
第35 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
第3节 比热容
栏目索引
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b)中0至30 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
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
是什么? 解析 (1)由图(a)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58 ℃;(2)由图(b)
栏目索引
答案 (1)58 (2)小于 (3)正确 甲、乙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
同的温度,由于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c= Q 可知,甲液
mt
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点拨 分析解答该类实验题时注意“控制变量法”实验思想的应用。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办法:一是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加热相同的时间(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时间就表示了吸收热量的多 少),看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变化值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二是将质量相同 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 力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 内能第3节 比热容

四 热量的计算
观察与思考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c Q m(t2 t1)
Q:吸收的热量 m:物体质量 t1:物体初温度 t2:物体末温度
热量的计算公式:吸热公式:Q吸 cm(t2 t1)
放热公式:Q放 cm(t1 t2 )
一般公式:Q cmt
(4)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除了与 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外,还可能与什么有 关?
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实验与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实验方案 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 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器材 烧杯、电加热器、天平、钟表、温度计、搅拌器.
观察与思考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 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 好处?
水的比较容大,等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吸收同样的热量, 水的温度升得慢,吸热或制冷效果好;降低同样的温度,水放 出的热量比较多,取暖效果较好.
观察与思考
如图,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 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 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 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 你能解释原因吗?
种草种树,增加水蒸气蒸腾
修建人工湖,利用水的吸热 本领强,来调节气温.
归纳与小结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 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很多,有利于作冷却剂或用 来取暖.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 很多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多,有利于调节气温.
课堂小结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3节 比热容

活动三、热量的计算
如果用 -- 比热容 m -- 质量 t0 -- 加热前温度
t -- 加热后温度
请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公式, 写出计算物质吸收热量和 放出热量的公式:
示,用t0和t分别表示物质加热前后的温度,比热容用C表 示。请你模仿密度定义公式ρ=m/v的写法,根据比热容的
定义写出比热容的定义公式:
C
Q吸
m(t t 0)
3、比热容的单位 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4.物理意义:C水 =4.2×103 J/(Kg·℃)表示的物理意 义是:
质量为1Kg的水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
物 质 质 量 升高温度 加热时间 吸收热量
水 相 同 相同
长
多
食用油 相 同 相 同
短
少
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在升高相同的 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即不同种物质吸 热能力一般不同。)
活动二、探究--比热容 1.定义:比热容(C)-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和升高
温度的乘积之比
2、公式:若物质吸收的热量用Q表示,物质的质量用m表
6、应用比热容解释下列现象
1、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 一样?
这是由于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 全相同,即它们吸收的热量 相同 , 但是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 大 , 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 水降温比沙子慢。
2、人们在汽车发动机的水箱中选择 装水做冷却剂,让水从发动机中吸热 给发动机冷却,而不选用油等液体, 这是为什么?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
13.3比热容

初中物理教研组
跟踪练习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甲的温度/℃ 乙的温度/℃ 0 30 30 1 34 38 2 38 46 3 42 54 4 46 62
_ 质量 初温 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 (1)实验中应取___和 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 升高的温度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 即 加热时间 ____ 相同时,通过比较 弱。 (2)当两种液体都加热到46℃时,通过比较 加热时间 来判断 吸热能力的强弱。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甲 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初中物理教研组
探究知识点三:热量的计算 阅读课本第14页“想想议议”,分小组讨论总结 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吸热公式: Q吸=cm(t﹣t0) 。 放热公式: Q放=cm(t0﹣t) 。 t0:初温。t:末温。 为了计算简便,温度的变化量可以用Δt表示。
初中物理教研组
例题:
5kg的水,温度升高5℃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初中物理教研组
你能帮助解决吗?
问题一 :清晨起床后,小明想吃完方便面后再 去学校,暖瓶中又无热水,但时间已经不多了, 小明是烧开半壶水来煮方便面呢?还是烧开一壶 水煮方便面?
问题二:如果现在有质量相等的温水和凉水, 你应该选择哪种水呢?
初中物理教研组
探究知识点一:比较物质的吸热本领 如下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要研究 质量 和____ 初温 相 这个问题,必须保持水和煤油的____ 同,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教研组
1.(2017•无锡)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 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 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 分析错误的是( ) 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 时间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 温度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案 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

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方式一【问题导入】有一句关于新疆的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
”为什么新疆的昼夜温差会这么大呢?这与什么有关呢?导入语:要科学地解释这一问题,那就开始我们今天“比热容”的学习吧。
方式二【情景导入】同学们有没有这种生活体验——夏天的中午,在河边玩耍时,脚踩在沙石或泥土路面上与泡在河水里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回答)导入语: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学习比热容的知识你就能自己来解答了。
方式三【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图13-3-1三峡水库的修建大大增加了当地的水域面积,这对当地的气候有无一定的影响?小华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段资料:“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 2 ℃左右,冬天气温将比原来升高 2 ℃左右。
”导入语:专家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预测?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便能揭开谜底。
1.帮助学生建立比热容概念(1)在概念上:可将比热容解释为表示物质吸热本领(能力)的物理量,可利用打比方的方法解释:质,这完全可以将其与密度相类比(例如:一杯水和半杯水的密度是相同的,比热容也是相同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比热容同样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典型实例与相关解释(1)问: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为了保护秧苗不受冻,傍晚向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是为什么?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夜间秧田里的水的温度变化小,秧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秧苗就不致冻坏。
(2)问:为什么说水最适合做冷却剂?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在温度变化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较多,冷却效果较好,所以水最适合做冷却剂。
例如:机动车上设有水箱,用水来给机器散热降温。
(3)问:暖气片和暖气管道中为什么用水做传热、散热的物质?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在温度变化相同时,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在锅炉里吸收的热量多,在室内放出的热量也多。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PPT第13章第3节比热容

所以不觉得热;冬天,海水由于外界温度太低而要放出大 量的热,使气温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不觉得冷。 ④沿海水多,内陆砂石、泥土多,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 的大,白天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温升高较小,砂石、 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大;而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砂石、泥 土又会降得较多。
0.46×103 0.39×103 0.14×103 0.13×103
知2-练
1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的物 理意义是_1_k__g_的__煤__油__在__温__度__升__高__或__降__低__1_℃__时__ __所__吸__收__或__放__出__的__热__量__是__2_.1_×__1_0_3__J_,将一杯 煤油倒掉一半后,它的密度__不__变____,它的质 量_变__小_____,它的比热容__不__变____。 (后三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知1-导
问题
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你能根 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 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
吸收的热量 =4.2×103 J/(kg·℃)×0.4 kg×(70 ℃-20 ℃) =8.4×104 J
归纳
知1-导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吸= cm(t1-t0)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放= cm(t0-t1)
CHU ZHONG WU LI JIAO XUE KE JIAN PPT
CONTENTS
1 课堂讲解 •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大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热容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2.甲乙两种物质的初温分别是20℃和30℃.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3:2,吸收了相同的热量,最终甲的温度是50℃,则乙最终温度是()A.90℃B.120℃C.10℃D.40℃3.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暖气片内用水来做循环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B.电热器工作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自身内能的C.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处气体温度降低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不变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
由此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5.金属块和液体的质量、比热容都不同,金属块的温度高于液体的温度。
把金属块投入液体中足够长的时间后,两者之间不再发生热传递(不计热量散失)。
最后()A.液体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金属块降低的温度B.液体的温度一定低于金属块的温度C.液体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金属块放出的热量D.液体的内能一定等于金属块的内能6.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比热容大,不适合作为冷却介质B.2kg的煤油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2.1×103JC.质量和初温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水升温快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多7.甲、乙两物体吸收相等热量后,甲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大。
如甲物体的比热容为c甲,质量为m甲,乙物体比热容为c乙,质量是m乙,则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A.若m甲=m乙,则c甲<c乙B.若c甲=c乙,则m甲<m乙C.若m甲>m乙,则c甲>c乙D.若c甲<c乙,则m甲<m乙8.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A.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B.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C.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D.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9.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两种物质加热时(不计热量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C.若a、b质量相等,则a的比热容小于b的比热容D.若a、b是同种物质,则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10.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B.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和乙杯一样多D.若甲杯中水的质量为0.5kg,则加热2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4J11.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体积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已知液体A和B的密度之比为5:4,两种液体末温均未达到它们的沸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和B的比热容之比为1:2B.A的比热容和B的比热容之比为8:5C.加热相同的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要使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的热量更多12.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已知c冰=2.1×103J/(kg•℃),c水═4.2×103J/(kg•℃),由图象可知()A.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B.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C.冰的熔化热λ为3.36×105J/kgD.在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4J二.填空题(共8小题)13.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是5: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
14.烈日夏季,白天河岸上沙土热得烫脚,但河水却非常凉爽,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或“小”),清澈河水看起来比实际深度要(选填“深”或“浅”),容易造成误判,因此不要贸然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15.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利用水的特性。
某品牌汽车行驶100km路程消耗汽油7kg,则油箱中剩余汽油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填“改变”或“不变”);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初温为52℃、质量为2kg的水吸收4.2×105J热量后温度将升高℃。
17.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0.1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如果这些热量由酒精燃烧提供,至少要完全燃烧g酒精。
(q酒=3.0×107J/kg)18.酒精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燃料,其比热容是2.4×103J/(kg•℃),其热值是3.0×107J/kg,其密度0.8×103kg/m3,1kg初温为36℃的酒精,温度下降20℃时所放出的热量是J。
19.铜的比热容为0.39×103焦/(千克•℃),它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铜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为0.39×103焦。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块、铝块、铁块三个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的温度升高得最多;假如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后,放出的热量最多。
(已知c铜<c铁<c铝)20.小明用煤气灶将初温为20℃,质量为2kg的一壶水加热到80℃,这是通过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变大;2kg的水体积为m3,如果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则至少需要燃烧kg的煤气[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1.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m甲<m),如图为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加热过程中两种液体每秒吸乙收的热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甲液体第30s的内能(后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35s的内能,甲液体的比热容乙液体的比热容。
22.小强随家人到海边玩耍时,发现阳光下的海水和岸边的沙子温差很大。
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想比较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差异。
实验过程中所使用仪器规格完全相同。
请你来帮他完成实验:(1)测量出相同的水和沙子,然后安装仪器,并记下沙子和水的初始温度。
(2)在实验时只要控制相同就可以确定水、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图乙为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可知沙子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完成实验后小强认为本套实验装置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请你帮他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四.计算题(共3小题)23.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1)水吸收的热量;(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24.实验测得1kg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1=4.2×103J/(kg•℃),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
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2)求该物质在第10~14min内吸收的热量;(3)求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2。
25.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大约需要10min,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J/m3.求:(1)水吸收的热量;(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被水吸收,烧开这壶水需要多少天然气?参考答案1-5:CBCCC 6-10:DCBCB 11-12:BC13、3:114、大;浅15、比热容大;不变16、4.2×103;改变;48。
17、1.1218、4.8×10419、1;铜;铝20、热传递;2×10-3;0.0221、相同;小于;大于22、:(1)质量;(2)加热时间;小于;(3)用搅拌棒对沙子和水进行搅拌,让其受热均匀23、:(1)水吸收的热量为1.68×108J;(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为33.3%;(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0.075m3可燃冰。
24、:(1)小于;(2)8.4×104;(3)2.1×103J/(kg•℃)。
25、:(1)水吸收的热量为1.008×106J;(2)烧开这壶水需要0.048立方米的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