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方法论第四讲:论证
【荐】法学方法论94561284课件精心整理

【荐】法学方法论94561284课件精心整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法学方法论》的第三章“逻辑推理”和第四章“证据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及其在法律分析中的应用,如何构建有效的法律论证;证据的分类、评估和运用,以及证据链的构建。
二、教学目标1. 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并能运用到法律分析中。
2. 学会构建法律论证,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
3. 了解证据的分类和评估方法,掌握证据链的构建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逻辑推理在法律分析中的应用,证据链的构建。
教学重点: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法律论证的构建,证据的分类和评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分析一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逻辑推理和证据分析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
2. 逻辑推理基本形式讲解(15分钟):介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举例说明在法律分析中的应用。
3. 法律论证构建(15分钟):讲解法律论证的构成要素,指导学生如何构建有效的法律论证。
4. 证据分类与评估(15分钟):阐述证据的分类,介绍证据评估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证据的价值。
5. 证据链构建(10分钟):讲解证据链的构建技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证据有机地串联起来。
6. 随堂练习(20分钟):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巩固课堂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逻辑推理基本形式及其应用2. 法律论证的构成要素3. 证据分类与评估4. 证据链的构建技巧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结合案例事实,进行逻辑推理和证据分析,完成法律论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相关法学方法论著作,深入了解逻辑推理和证据分析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逻辑推理在法律分析中的应用2. 法律论证的构建3. 证据分类与评估4. 证据链的构建一、逻辑推理在法律分析中的应用3. 类比推理:通过对两个相似案例的比较,从一个已知案例的法律结论推导出另一个未知案例的法律结论。
第十五章 法律论证

第十五章 法律论证
第二节 法律论证的方法 一般认为,法律论证的方法有三种:逻辑、修辞和对 话。 一、逻辑:逻辑方法要求形式有效性,要求任何法律 结论在逻辑上能够被重构即通过解释、推理得出判 决结论的过程能够被逻辑语言(大、小前提、结论) 表述出来,且符合逻辑规则。逻辑方法职能保证形 式正确,不能保证实质正当与合理。(它是建立在 大前提正确基础上的)
第十五章 法律论证
三、法律论证的概念: 法律论证(广义):为了一个已知的法律 结论寻找正当性理由的思维过程(立法、 司法、生活等领域); 法律论证(狭义):指司法裁判过程中, 法官、律师或当事人等就案件事实与法 律规定进行辩论,寻求裁判结论正当化 的思维过程。
第十五章 法律论证
四、法律论证的特征: 1、法律论证贯穿整个司法裁判过程一种基本的 法律思维方式; 2、法律论证是对判决结论合法性、合理性进行 证立(证明成立)的过程; 3、法律论证是论题学取向的思维方式,强调通 过对话寻求对纠纷的解决途径。 4、法律论证是排除司法专断的有效措施,是对 法治理论的证立。
第十五章 法律论证
二、法律论证于法律推理 联系:1、两者都体现出对法治理论大支持(恪 守法律,排除干扰,防止司法断); 2、两者都使用形式逻辑的方法(三段论) 在法律推理中,形式三段论的作用是从法律 规范和案件事实的蕴涵关系中得出判决结论; 在法律论证中,利用三段论重构从前提到结论 的逻辑关系,表明从前提到结论是合乎逻辑的, 为结论的存在寻求正当化理由。
第十五章 法律论证
第三节 法律论证与其它法律方法的关系 一、法律论证与法律解释 联系:1、二者都是对传统的法律形式主义 三段论的批判; 传统三段论:(法条+案件事实=判决) 法律论证与解释是对大小前提的质疑修正。 2、法律论证是在解释之后使用的一种方法。
法学方法论本科版第四讲法律推理

两大模型的图示
制定法模型:司法三段论 (演绎-涵摄模型)
• 法律规则(大前提)
•
判例法模型:类比模型
法律规则(大前提)
R(F-D)? IFR 非正式法源
IFR 非正式渊源 D1 判决
R(F-D)?
D1 判决
案件事实 ( 小前提) F1
案件事实 F1 F
(五)模式比较及结论
(四)对所认定事实进行法律判断的基础
1、基于感知的判断 2、基于对人类行为理解(解释)的判断 3、基于其他社会经验的判断 4、基于价值判断的判断
• F
R 对价值判断的依赖性最重。
(五)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的分离问题
• 1、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能否完 全分离 • (1)实际发生的生活事实及其 陈述,只要不涉及法律适用, 是可以和法律问题完全分离的。 • (2)需要被法律规范涵摄因而 需要被解释的案件事实(陈述) 是无法与法律问题完全分离的。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疑难案件之 中。 • 原因:与法律适用相关的案件 事实,有些必须用法律概念或 者术语被陈述。 • 2、事实与规范之间的思维循环 • (1)良性循环:为了正确地适 用法规范,而准确地解释事实; 为了准确地涵摄事实,而正确 地解释法规范。 • (2)恶性循环:为了迎合法规 范,而任意裁剪事实;为了迎 合事实,而任意曲解法规范。
导论:
• • • • • • 1、法律推理的概念 2、法律推理的特征 3、法律推理的功能 4、法律推理的类型 5、形式推理的局限 6、实质推理的本质
• 回顾法 律推理 的概说
一、法律推理的基本逻辑模型
• (一)制定法模型 • 1、大陆法系的司法传统 • 2、法律推理的大前提是 制定法。 • 3、法律推理的基本逻辑 模型是司法三段论或者演 绎-涵摄模型。
法律论证方法及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论证是法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涉及到法律事实的认定、法律规范的适用以及法律效果的确定等方面。
法律论证方法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法律论证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二、法律论证方法1. 演绎论证演绎论证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其基本结构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在法律论证中,演绎论证主要用于证明法律规范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
例如:案例:甲在公共汽车上抢夺乙的财物,乙报案。
法院审理认为,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判处甲有期徒刑三年。
分析:法院在审理此案时,首先确认了甲的行为属于抢夺,即小前提;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抢夺行为构成抢夺罪,即大前提;最后,法院得出结论: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应受到有期徒刑三年的处罚。
2. 归纳论证归纳论证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其基本结构为“个别事实、一般结论”。
在法律论证中,归纳论证主要用于从具体案例中总结出普遍的法律规则。
例如:案例:近年来,我国法院审理了多起因网络侵权引起的纠纷。
法院在审理这些案件时,逐步形成了关于网络侵权的法律规则。
分析:法院在审理这些网络侵权案件时,从每个案件的具体事实出发,逐步归纳出关于网络侵权的法律规则,为后续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参考。
3. 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比较相似案件来论证某一法律问题的方法。
在法律论证中,类比论证主要用于解决法律规范不明确或新出现的问题。
例如:案例:甲在商场购物时,不慎将商品掉落在地上。
商场要求甲赔偿损失。
甲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但商场认为,甲的损失并非由商品缺陷造成,因此不承担赔偿责任。
分析: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将甲的损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进行类比,认为甲的损失不属于该法条所规定的赔偿范围,因此商场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案件论证逻辑(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件论证逻辑是指在法律实践中,运用逻辑推理和论证方法,对案件事实、法律依据、争议焦点等进行严密分析、推理和论证的过程。
它是法律工作者在处理案件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权威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案件论证逻辑进行论述。
二、法律案件论证的逻辑结构1.前提法律案件论证的前提是指用于推导结论的基础事实、法律依据和已知条件。
在论证过程中,前提的准确性、充分性和合理性至关重要。
(1)事实前提:事实前提是指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论证过程中,应确保事实前提的真实性,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
(2)法律依据前提:法律依据前提是指法律条文、司法解释、案例等法律规范。
在论证过程中,应确保法律依据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避免曲解法律或适用错误。
(3)已知条件前提:已知条件前提是指案件背景、当事人情况、案件性质等已知信息。
在论证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为论证提供有力支持。
2.结论法律案件论证的结论是指根据前提推导出的法律观点、判决结果或处理建议。
结论的合理性、明确性和可行性是论证成功的关键。
(1)法律观点:法律观点是指对案件事实、法律依据和争议焦点的综合评价。
在论证过程中,应确保法律观点的合理性、明确性和权威性。
(2)判决结果:判决结果是法律案件论证的直接目的,包括实体判决和程序判决。
在论证过程中,应确保判决结果的公正、合理和可执行。
(3)处理建议:处理建议是指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包括调解、和解、行政处罚等。
在论证过程中,应确保处理建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论证过程法律案件论证过程是指从前提推导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
在论证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一致性原则:论证过程中,前提、结论和推理过程应保持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
(2)充分性原则:论证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已知信息和法律规范,确保论证的充分性。
(3)逻辑性原则:论证过程中,应遵循逻辑推理规则,确保论证的逻辑性。
司法考试法律逻辑学复习课件 法律论证

犬可以为羊。中项不周延。
对于非形式谬误,有以下方法:
1、破斥偷梁换柱式诡辩:揭露谬误,以牙还
牙;
第二节 法律论证的基本方法
2、破斥诉诸公众式诡辩: 3、破斥人身攻击式诡辩: 4、破斥强词夺理式诡辩:
第三节 法律论证的评价
一、法律论证的评价
法律论证的评价指依据一定的标准与步骤对某
法律逻辑学
第十二章 法律论辩逻辑(论证)
本章内容
本章介绍法律论辩的基本方法:法律论证,它包 括证明和反驳。
主要内容:法律论证的特征与建构方法、法律论 证的具体方法与规则及法律论证的合理性评价。
第一节 法律论证概述
一、什么是法律论证?
法律论证指涉法思维中的论证,包括法律论辩
中的证明与反驳。
例:赫梅尔的反驳
第二节 法律论证的基本方法
2、间接反驳法
间接反驳是通过证明与被反驳论题相反的论
题(矛盾命题和反对命题)为真,从而根据矛盾
律确定被反驳的论题为假的反驳方法。它又分为
两种:
(1)独立证明法
步骤:被反驳论题: A
设立 A 的相反论题:非 A
独立证明:非 A 真
根据矛盾律: A 假
第二节 法律论证的基本方法
二、反证法与选言证法(间接证法或迂回证法)
1、反证法:通过说明与自己所主张的论点相矛
盾的论题为假,再根据排中律确定原论点正确的论
证方法。
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反证法的逻辑根据是排中
律,所以,在设立反论题时,反论题必须与原论题
是矛盾关系,不能是上反对关系(可同假)。
法律论证的语言、模式和方法ppt实用资料

法律论证的实战方法举隅
(三)设问以诱,引其入彀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田文昌先生,有“中国刑辩第一人”之 誉,他就这个方法有一个说明:在设问时要把辩论目的深藏不露,绝不能让对方察 觉设问真正意图。尤其是第一问,一定要让对方在尚未了解发问意图的情况下予以 回答,只要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下个问题就由不得他不回答了。等到对方自觉难以 自圆其说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种使对方处处被动、自打嘴巴的战术,不失为一 种极有效的辩论手段。其结果只能是让对方在不自觉中接受律师(或设问方)的观点, 出其不意而辩胜。这也可称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实战方法。
处理逻辑谬误时,我们在法律论证过程中应注意:一是发现对方的谬误并予以严正指出,二是要尽量回避自己陷入逻辑谬误。
法法律律论 文那证秘的专么布业局教通和学过模资式源这选库择︱种辽系宁政统法职思业维学院的方法,即使面对的是一个案件,也可以有十几 (法三律)设论问个证以的甚诱布,局至引和其几模入式十彀选择个辩护模式。
法律论证的语言、模式和法法律逻辑
法律论证的语言
其一,案情陈述,要言不繁,会摘录关键,“时空人事因果 ”要素齐备。这里以“公文语体”应用为当。其二,法官的裁判 ,因有公平、正义的要求,其语言以“公文语体”应用为常规。 其三,控、辩双方,按理仍以“公文语体”应用为当,但由于诉 讼活动的功利性,为获取陪审人员、旁听甚至法官的支持,其语 言应用往往变换多端,以至夸张煽情。
法律论证的语言、模式和方法法律逻辑
法律论证的布局和选择
在论辩发言前准备充分,对调查取证掌握的材料有自信,因而在庭审阶段敢于果断出击,以达到先入为主、占领主动的效果。 法律论证的语言、模式和方法 法律逻辑 法律论证的语言、模式和方法 法律逻辑 法律论证的实战方法举隅
试论法律论证的概念_意义与方法

试论法律论证的概念、意义与方法□ 葛洪义 内容提要 法律根本上是说理,说理离不开论证。
法律论证是通过合乎逻辑、事实或理性的方式来证明立法意见、司法决定、法律陈述等有关法律主张的正确性和正当性。
正确的主张是建立在正确的判断标准和推理过程之上的,推理问题主要涉及形式逻辑,而判断标准作为法律推理的前提则是形式逻辑本身无法解决的,所以,提出法律论证的概念,其目的就是克服法律推理中形式逻辑的局限性,考察作为推理前提的规则本身的正当性。
相应地,法律论证首先必须确立论证的优先规则,进而根据优先规则,通过正当的法律语言使用规则和程序,证明相关主张的正确性和正当性。
关键词 法律论证 概念 意义 方法作者葛洪义,男,1960年生,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
(西安 710063) 法律论证问题受到法学界和法律界的普遍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71年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第5届国际法哲学—社会哲学协会(IVR )世界大会上,法律论证始被作为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
①法律论证直接提出了法律以及司法决定的说理性与正当性问题。
比较起在我国已经经过多年讨论的法律推理、法律解释诸问题,应该说,法律论证这个概念是最容易让人们联想起司法活动的正当性问题的语词了。
②因此,它是一个与我国法律实践联系非常密切的研究课题;同时,由于这个课题是在西方语言学转向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又包含着一定的复杂性。
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个课题在我国的研究,本文拟对法律论证理论的概念、意义与方法问题进行一些初步地介绍和探讨,以期更多的朋友关注这个问题。
一、法律论证的概念及其理论平台论证是指通过一定的理由来支持某种主张、陈述、判断的正确性。
可见,论证也是我们的一种存在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依靠广泛的交往活动而形成的社会中,交往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所以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语言表现自己的存在,通过论证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证
• 练习:用图示法分析下述论证的结构
• (1)中原公司与陶德华签订的《房地产求购确认书》属于居间合同性质,(2)其中 第2.4条的约定,属于房屋买卖居间合同中常有的禁止“跳单”格式条款,(3)其本 意是为防止买方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却“跳”过中介公司购买房屋,从而使 中介公司无法得到应得的佣金,(4)该约定并不存在免除一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 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5)应认定有效。(6)根据该条约定,衡量买方是否 “跳单”违约的关键,是看买方是否利用了该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机会等条件。 (7)如果买方并未利用该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机会等条件,而是通过其他公众可以 获知的正当途径获得同一房源信息,则买方有权选择报价低、服务好的中介公司促成 房屋买卖合同成立,而不构成“跳单”违约。(8)本案中,原产权人通过多家中介公 司挂牌出售同一房屋,(9)陶德华及其家人分别通过不同的中介公司了解到同一房源 信息,并(10)通过其他中介公司促成了房屋买卖合同成立。因此,(11)陶德华并 没有利用中原公司的信息、机会,(12)故不构成违约,(13)对中原公司的诉讼请 求不予支持。
•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
• 一个语篇是论证还是说明,主要是看它的目的。如果它的目的是确立某个命 题Q的真,并为达成这个目的提出其它命题P来支持它,那么是论证;如果已 经知道Q是真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提出任何理由来支持它是真的,但我们 可以对它为什么真给出一个说明。
一、论证
• 6.论证、说明与修辞
• (1)结论和前提的提示词。
• 结论的提示词:所以(therefore),因此(hence),因而(thus),由此可见 (accordingly),于是(in consequence),可得(consequently),据此证明(proves that),之所以(as a result),为此(for/based on this reason),我们能知道(we can know),这意味着(which means/implies/entails that)……
• 给小费不能提高服务质量;如果能提高,出租车司机将比航空服务员更有礼貌。
一、论证
• 5.复杂的论证语篇
• 实际论证有可能是很复杂的。我们必须努力理解作者推理的流程。比如: • (1)看来用动物进行试验进行科学研究的做法并不是靠不住的。(2)在使用脊椎动
物进行试验之前,试验的草案必须经过公共机构委员会的审查,并且(3)在研究期间, 动物的医疗 和卫生情况得到定期观测。(4)研究者需要健康的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 医学研究,因为(5)不健康的动物可能导致错误的研究结果。(6)这激励科学家确 保他们使用的任何动物健康并且营养良好。此外,(7)用动物进行研究是昂贵的,因 为(8)科学研究的资金受到限制,(9)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通过有力的竞争获得 对研究的支持。——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Science, Medicine, and Animals
• (1)解析法:用清楚的语言和逻辑顺序来表明论证中的命题。
• 现代鸟类并非从直立行走的兽脚类恐龙进化来的,主要有三个理由。首先,大多数类 鸟兽脚类恐龙化石发源时间比初始鸟类遗留的化石晚七千五百万年。……其次,鸟的 祖先必定已适宜飞行,而兽脚类恐龙并不是适宜飞行。第三个理由在于……兽脚类恐 龙都有锯状牙齿,而鸟类没有。
• 因为出现在非洲人种身上的线粒体变种最多,科学家推断,非洲人种的进化史最长, 这表明非洲人种很可能是现代人类的起源。
• 已婚者比单身者身体更健康,经济更稳定,婚生子女在各项指标上都表现的更好。因 此婚姻是一种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在税收法里必须以某种方式贯彻对婚姻予以支持的 原则。
一、论证
• 4.论证的辨识
定。无疑,那些对此做出不明智选择的人,应为其导致健康恶化的后果负责。
• (3)非陈述形式的前提
• 如果安乐死的权利基于自己的决定,那么将其限制到垂死病人就是不合情理的。如果 人们有死亡权,那么为什么必须要等到濒临死亡的时候才能行使这个权利呢?
一、论证
• 4.论证的辨识
• (4)未明确陈述的命题
• 这项研究(对胚胎干细胞使用的研究)是非法的,这是因为:故意杀死人类胚胎是这 项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论证的结构:图尔敏模型
• 1.基本要素
• (1)结论:有待证立的主张(claims need to be justified) • (2)根据(grouds):
• statesments specifying particular facts about a situation; • these facts are already accepted as true, and can therfore be relied on.
• 图示法可以在直观上理解论证的结构。
一、论证
• (2)图示法
• 在有些论证中,必须将前提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支持结论的目的。比如:
• 如果一个行动能够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又不侵犯其他人的利益,那么这个行动在道德 上是可接受的。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安乐死能够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又不侵犯其他人 的利益。因此,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安乐死是道德上可接受的。
• 穆斯林思想的真正来源是《古兰经》及神圣先知的言论。因而很显然,穆斯林哲学并 不是希腊思想的复制品,其所关心的主要是那些来自穆斯林和穆斯林相关的特定问题。
• 惩罚罪行不是因为罪行已经发生,而是为了不发生新的罪行。过去的罪行不能被取消, 但是可以预防将来的罪行。
一、论证
• (2)论证的层数:有些论证中,其结论并不是直接从前提(集)中得出的, 而是要经过中间的环节;经过n个中间环节,就有n+1层论证。
一、论证
• (3)值得注意的几点:
• (3.1)只有具有支持关系的命题组构成论证。 • (3.2)并不一定前提在前,结论在后。比如:
• 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应当立即禁止烟草买卖。要知道,抽烟是导致死亡的一种最可预防 的原因。
• (3.3)论证可能用同一个句子来表述。比如:
• 凡法皆恶,因为凡法皆为自由之违背。
• 前提的提示词:因为(since),由于(because/for),根据(as),从……中推出(follows from), 正如……表明(as indicated by),理由是(the reason is that)……
一、论证
• 4.论证的辨识
• (2)语境中的论证
• 有些论证中不一定出现上述提示词。论证的出现可以由话语的背景或意义来表明。 • 是否吸烟是在拥有关于烟草对健康的致命影响的充足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的有意识的决
一、论证
• (2)图示法:给论证中出现的每一个命题一个序号。然后在序号中使用箭头 符号来展示其中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比如:
• 现代鸟类并非从直立行走的兽脚类恐龙进化来的,主要有三个理由。首先,大多数类 鸟兽脚类恐龙化石发源时间比初始鸟类遗留的化石晚七千五百万年。……其次,鸟的 祖先必定已适宜飞行,而兽脚类恐龙并不是适宜飞行。第三个理由在于……兽脚类恐 龙都有锯状牙齿,而鸟类没有。
一、论证
• 5.复杂的论证语篇
• 在有些论证中,有些命题会重复出现或省略,从而使分析工作复杂化。此时我们需要 用相同的数字来表示相同命题的不同表述。比如:
• (1)宇宙大爆炸理论正在瓦解。(2)根据正统知识,宇宙起源于大爆炸——200亿年 前的一次巨大的、非常匀称的爆炸。问题是(3)天文学家通过进一步观测证实:现存 的巨大星系团因为体积太大,完全不可能在仅仅200亿年内形成。通过人造卫星所收集 的新材料的研究,以及较早前的地面测量表明,(4)星系聚集成绵延数十亿光年的巨 大带状,(5)而且星系之间有亿万光年的距离。因为(6)据观测,星系移动的速度 远不及光速,数学家证明(7)聚集成这么大的物质团必须要经过至少1000亿年时间— —是假设的大爆炸时间的五倍。(3)像那么大的一种结构现在看起来不可能在200亿 年间形成。 ——Eric J. Lerner, For Whom the Bang Tolls
F1
F2
Support
•
•
•
Fn
•
G (Grouds)
C
C (claim)
二、论证的结构:图尔敏模型
• 1.基本要素
• 例1(主张与根据):
• 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鱼儿透出水面,看来要下雨了。 • 张三具有美国国籍,因为他是在美国出生的。 • 找出下面论证中隐含的根据: • 对我来说似乎很明显,未来科学家永远不会找到一种逆时间发送信号的方法。如果他
• (3.4)单一命题不可能构成论证。
• 如果火星在其具有与地球相似的大气层和相似气候的早期曾有生命演化,那么目前科 学家确信的在我们的星系中存在的无数颗其它星球上也会有生命演化。
一、论证
• 2.论证的分析:有些论证是简单的,但多数论证是相当复杂的。一方 面,论证的前提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支持结论;另一方面,前提 的数量和命题顺序也有所不同。我们通常借用解析与图示这两种方 法来分析论证。
法律方法论
第四讲:论证
一、论证
• 1.论证:一个具有如下形式的命题组:一个命题从其它命题推出,后 者给前者提供支持或根据。
• (1)前提:用以支持其它命题的命题。 • (2)结论:被其它命题所支持的命题。 • 最简单的论证是由一个前提与一个结论所组成。比如:
• 在地球上最先出现生命时无人存在。因此,任何关于生命起源的陈述都应视为理论的 而非事实的陈述。
• 此时我们将一个托架置于前提下,因为在这个例子上两个前提都不能独立地 支持结论。有时可以很容易展示 出原本很难说清楚的东西。比如:
• 沙漠高低是天文观测的良好场所。其高度使得它们坐落在大气层之中,使得星光不用 穿越整个大气层而到达望远镜。沙漠的干燥度也使之相对较少受云雾干扰。云雾对天 空的遮蔽会使许多天文观测归于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