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汇编

合集下载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2006年嘉兴市各县(市)及市区社会发展综合评估结果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2006年嘉兴市各县(市)及市区社会发展综合评估结果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2006年嘉兴市各县(市)及市区社会发展综合评估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7.09.06•【字号】•【施行日期】2007.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物业管理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2006年嘉兴市各县(市)及市区社会发展综合评估结果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关于《2006年嘉兴市各县(市)及市区社会发展综合评估结果》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对照分析,研究对策措施,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七年九月六日2006年嘉兴市各县(市)及市区社会发展综合评估报告根据市政府《关于建立全市社会发展评估报告制度的意见》(嘉政办发〔1999〕143号)和《关于调整嘉兴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嘉政办发〔2005〕47号)精神,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对全市各县(市)及市区2006年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进行了评估。

现将评估结果报告如下:一、各县(市)及市区社会发展水平评估结果嘉善:134.88 市区:134.31 桐乡:129.73平湖:128.74 海宁:128.08 海盐:125.78全市平均水平:129.66二、各县(市)及市区社会发展速度评估结果嘉善:111.65 海盐:110.37 市区:108.51平湖:106.31 桐乡:105.33 海宁:103.60全市平均水平:105.59三、各县(市)及市区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市区: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列第二位,比上年下降一位。

7大领域中有2个领域处于全市首位(人口与经济、文化与卫生),4个领域处于第四至第五位(教育与科技第四位、生态环境第四位、社会保障第五位、公共安全第五位),1个领域处于末位(生活质量)。

48个指标中,居全市首位的有10个指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教育强乡镇占比、每千人医生数、每千人卫生医疗病床数、每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人均生活用电量、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列全市末位的有8个指标(初中毕业生高中段入学率、传染病发病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农村安全卫生饮用水覆盖率、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每万辆机动车交通案件起数、火灾事故损失占生产总值比重)。

嘉兴市2010年(3.6)春汛洪水及灾害成因分析

嘉兴市2010年(3.6)春汛洪水及灾害成因分析

嘉兴市2010年(3.6)春汛洪水及灾害成因分析作者:毛鸿鹏沈严锋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6期摘要:春汛一般发生在3-5月份,以往在南方地区发生几率较小,因此不太重视其危害。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春汛发生次数越来越多,影响愈发突出。

2010年3月,嘉兴市由于持续降雨,引发罕见春汛,由于存在防御经验上的不足,我市损失较为严重。

本文通过对此次洪水及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洪水防御对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成因分析;春汛洪水;嘉兴市中图分类号:[S421] 文献标识码:A1.引言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受东亚季风控制,降水充沛,其中以梅汛和台汛雨量最为集中。

春汛一般是指由于春季冰雪消融而引起江河水位上涨,或因冷暖气流交替,致使霪雨不断,甚至引发汛情,我国南方春汛发生几率较小。

我市建国以来仅有1980年、1993年发生过春汛,但灾害程度均较小。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南方发生春汛的几率不断增加,2010年、2012年、2013年我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春汛灾害,其中以2010年最为典型。

因此,研究2010年(3.6)春汛对于本地区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嘉兴市地处杭嘉湖平原东部,北接江苏吴江,西接东苕溪,东临上海,南靠杭州湾和钱塘江。

全市河网密布,湖荡众多,陆域面积3915km2,地势低平,尤其以秀洲区和嘉善县北部最为低洼,平均田面高程1.3~1.8m,最低处仅1.0~1.2m,沿海有少量低丘和山地[1]。

2.2防洪形势嘉兴市地处浙北,又是太湖流域末端,除了要承接本地暴雨形成的洪水外,西部导流港东泄以及太湖北水南压造成大量客水进入我市,黄浦江潮位顶托导致我市东泄洪水能力减弱,这些特点给我市防洪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近年来嘉兴市开浚河道、梳理水系、大力发展城市防洪工程、圩区工程建设,防洪抗灾能力有所增强,但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杭嘉湖南排工程由于长期运行,已严重老化,工程隐患不断增加,排涝能力逐年下降;各地抗灾能力差异性较大,许多低洼地区尤其是秀洲、嘉善北部、平湖、海盐部分乡镇由于设防标准较低,甚至无设防保护,逢雨必涝,防洪形势还很严峻。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12•【字号】嘉政办发[2010]51号•【施行日期】2010.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的通知(嘉政办发〔2010〕5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年四月十二日嘉兴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最为关键的冲刺之年。

为确保完成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嘉兴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嘉兴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前四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制定嘉兴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以污染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环境准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等为重要手段,坚持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配合、综合推进,确保实现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减排目标根据嘉兴市“十一五”前四年减排任务完成情况,我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与“十五”期末相比下降了13.1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十五”期末相比下降了18.17%,已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总任务。

为确保两项主要污染物顺利实现“十一五”减排总目标,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确立201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5%的年度削减目标。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0年,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的年均浓度限值相比较,海口市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占0.9%;青岛、昆明等82个城市达到二级标准,占72.6%;太原、南京等30个城市超过二级标准,占26.5%。

)年均浓度值达到一级标准的有海口、拉萨、环保重点城市中二氧化硫(SO
2
福州、深圳、湛江、珠海、克拉玛依、吉林、汕头、湖州、泉州、北海、合肥13个城市,占11.5%;达到二级标准的有厦门、镇江等87个城市,占77.0%;超过二级标准的有淄博、乌鲁木齐等13个城市,占11.5%。

与上年同期相比,年均浓度下降的有北京、天津等67个城市,占59.3%。

)年均浓度值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其中达到环保重点城市中二氧化氮(NO
2
一级标准的城市有湛江、张家界等78个,占69.0%;达到二级标准的有渭南、石家庄等35个城市,占31.0%。

与上年同期相比,年均浓度下降的城市有上海、汕头等42个,占37.2%。

)年均浓度值达到一级标准的有海口市,环保重点城市中可吸入颗粒物(PM
10
占0.9%;达到二级标准的有湛江、拉萨等89个城市,占78.8%;超过二级标准的有兰州、乌鲁木齐等23个城市,占20.3%。

与上年同期相比,年均浓度下降的城市有枣庄、乌鲁木齐等44个,占38.9%。

2005年以来,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呈稳步下降趋势,较2005年同期,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26.3%和12.0%,二氧化氮基本持平。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

嘉兴市农村生态建设现状与对策

嘉兴市农村生态建设现状与对策

嘉兴市农村生态建设现状与对策曹小明1一、当前嘉兴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一)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1.土地资源短缺嘉兴有海无滩、没有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有限,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垦荒运动,基本消灭了荒地,全市自然保留地面积基本上只有分散居住的农民宅基地及其附属用地,后备资源贫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交通、能源、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需求量剧增。

“十二五”期间,按照GDP增长来测算,全市年均用地需求量为3.5万亩以上;而今后十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可用量年均只有1.5万亩左右,仅为“十一五”年均用地量的三分之一。

表12011年度农用土地利用增减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2011年内减少2011年内增加净增减合计4154.354154.35耕地1700.921637.41-63.51园地1377.48-1377.48林地 6.64-6.64草地277.94-277.9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91.1711.05-380.12资料来源:嘉兴市国土资源局目前,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1亩产,已处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最低警戒线0.8亩/人以下。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几十年内嘉兴的总人口还将继续增加,耕地面积有可能进一步减少,耕地负荷不断加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保护耕地形势更加严峻。

表2嘉兴市耕地面积变动情况单位:公顷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人均耕地(总人口)0.0630.0530.0520.0510.0500.04920.0471资料来源:2011年嘉兴统计年鉴2.水质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水质性缺水是指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丰富,但由于水源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而造成的缺水。

2011年,嘉兴市环保局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全市境内64个市控以上级别断面的地表水常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1作者系嘉兴市委党校经济管理室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和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断面分别有14个、19个和31个,各占21.9%、29.7%和48.4%,全市水质以Ⅴ类水和劣Ⅴ类水为主。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08~2010年)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08~2010年)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08~201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1•【字号】•【施行日期】2008.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防治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08~2010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08~201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二〇〇八年九月一日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08~2010年)为加快推进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08〕7号)精神,结合嘉兴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畜牧业生产及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一)畜牧业生产现状。

嘉兴市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

全市涉农镇(街道)66个,耕地面积318.47万亩。

2007年,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1585.18亿元,农业产值172.91亿元,其中畜禽养殖业产值58.50亿元,占农业产值的33.83%,畜牧业产量、产值均位居全省第一。

2007年末,全市生猪存栏282.91万头,牛存栏3836头,羊存栏75.43万头,家禽存栏1798.75万羽,兔存栏67.01万只。

牛、羊、禽、兔均折合成猪,全市平均每亩耕地载畜量为1.19头猪(详见附件一)。

新丰等15个镇(街道)存栏生猪154.24万头,占总存栏的54.52%,平均每亩耕地载畜量超过1.5头猪,其中,南湖区新丰镇平均每亩耕地载畜量超过4头猪;嘉善县惠民镇、姚庄镇平均每亩耕地载畜量超过3头猪;南湖区凤桥镇、海盐县沈荡镇、西塘桥镇、于城镇平均每亩耕地载畜量超过2头猪(详见附件二)。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九日目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1)淡水环境 (5)海洋环境 (23)大气环境 (29)声环境 (35)固体废物 (38)辐射环境 (42)自然生态 (46)土地与农村环境 (50)森林 (54)草原 (57)气候与自然灾害 (59)专栏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70)环境执法检查 (71)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72)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 (73)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情况 (74)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75)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76)环境状况公众满意度调查 (77)环境经济政策主要进展 (78)化学品管理 (79)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80)环境卫星工作进展情况 (81)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0-2012年) (82)环境宣传教育 (83)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 (84)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性文件总体情况与进展 (85)第一届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 (86)2010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防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华社记者摄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新华社记者摄2010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

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把工作重点更多地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来,妥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0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

2010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

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环境保护部公布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环境保护部日前公布了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据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

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重点湖库未发生大面积水华,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为轻度污染。

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国酸雨污染依然较重。

重点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夜间噪声污染相对较重。

典型农村地区地表水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良好。

从环境监测结果来看,"十一五"以来,全国地表水水质持续好转,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但个别地方和区域污染指标超过国家标准,污染依然严重,全国环境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地表水Ⅰ~Ⅲ水质比例上升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51.9%,较2009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较2005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20.8%,与2009年基本持平,较2005年降低了6.6个百分点,达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22%)要求。

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年平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较2009年下降了3.9%,较2005年下降了31.9%,好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氨氮年平均浓度超过Ⅲ类水质标准,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西南诸河、海河、长江、黄河等水系共有40个断面出现铅、汞等重金属超标现象。

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9.6%,较2009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较2005年提高了18.6个百分点,达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43%)要求。

七大水系中,长江干流水质为优,支流水质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一)基本情况1、地表水环境质量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2010年全市境内64个市控以上级别断面的地表水常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性酚、氰化物、总汞、铅、镉、砷、六价铬和总磷等12项。

评价结果如下: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的主要超标项目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

64个断面中,池家浜水文站、民主水文站、海盐南北湖、乌镇北4个断面水质满足功能区类别要求(以河网常规断面评判),为Ⅲ类,占6.2%;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有8个、27个和25个,各占12.5%、42.2%和39.1%。

与2009年相比,Ⅲ类断面所占比例上升了4.6个百分点,Ⅳ类下降了10.9个百分点,Ⅴ类上升了7.8个百分点,劣Ⅴ类减少了1.5个百分点,详见图1。

Ⅲ类, 6.2%Ⅳ类, 12.5%劣Ⅴ类, 39.1%Ⅴ类, 42.2%图12010年嘉兴市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类别百分比2、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嘉兴市监测的近岸海域3个功能区分别为九龙山(C01Ⅲ)三类区,面积28.7平方千米;独山(D01Ⅳ)四类区,面积59平方千米;乍浦-海盐(D02Ⅳ)四类区,面积166.3平方千米。

2010年嘉兴市3个近岸海域功能区现状类别劣于第四类,功能区水质均未达标。

无机氮的污染最严重,超标倍数最高达到4.3倍,活性磷酸盐超标倍数在1倍以下。

嘉兴市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均劣于第四类。

超标项目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最大超标项目为无机氮,超过二类标准限值6.8倍,其余监测项目中除溶解氧的个别监测值外均能达到一类标准。

与2009年相比,总体水质类别无变化,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的超标率上升,无机氮超标率持平,但浓度上升明显,最大超标倍数达到6.8倍。

3、污染物排放情况2010年我市废水排放量为31660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9074吨,详见表1。

表1 2010年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表(二)行动和措施2010年我市启动了贯泾港水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工作,与贯泾港水厂饮用水源地生态湿地建设配套实施;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专项检查、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完成了《2010年度嘉兴市地表水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自查报告》等工作;制定了《嘉兴市区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确定了三个区的交接断面考核点位;严格执行太湖流域13个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建设重点污染源动态管理数据库,强化重点源的监控;深化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加快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健全污染源“三量”台账,加大新增污染物控制力度,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加快现有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和提高排放标准的基础设施的改造等各项工作;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全市新建污水收集管网368.06公里,已建成污水收集管网达3431.64公里,新增污水处理量7.4万吨/日,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到94.5万吨/日,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达到84.1%,排放达标率为84.3%。

大气环境(一)基本情况嘉兴市区、海宁市、桐乡市、平湖市、海盐县、嘉善县6个城市大气功能区均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2010年,全市6个城市均采用自动监测数据,主要污染物的监测结果统计如下:可吸入颗粒物:全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范围为0.066-0.096毫克/立方米,均低于二级标准限值,其中海盐县最低,嘉兴市区最高。

全市平均浓度为0.087毫克/立方米,与2009年持平。

各城市日均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全市平均超标率为9.77%。

与2009年相比,嘉善县的PM 10年日均浓度持平,海盐县和海宁市有所下降,嘉兴市区、平湖市和桐乡市有所上升,详见图2所示。

二氧化硫:全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范围为0.017-0.043毫克/立方米,均低于二级标准限值,其中平湖市最低,嘉兴市区最高。

全市平均浓度为0.032毫克/立方米,同比(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3.0%。

各城市中仅嘉兴市区和海宁市的日均值超标,超标率分别为0.30%和0.18%。

与2009年相比,嘉兴市区和桐乡市有所上升,其他城市均有所下降,详见图3。

0.000.020.040.060.080.100.12嘉兴市区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P M 10(毫克/立方米)2009年2010年PM 10国家二级标准为0.1毫克/立方米图2 2010年各城市PM 10年日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0.000.010.020.030.040.050.06嘉兴市区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S O 2(毫克/立方米)2009年2010年SO 2国家二级标准为0.06毫克/立方米图3 2010年各城市SO 2年日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 二氧化氮:全市二氧化氮年日均值范围为0.031-0.046毫克/立方米,均低于二级标准限值,其中海盐县最低,嘉兴市区和嘉善县最高。

全市平均浓度为0.040毫克/立方米,同比(0.032毫克/立方米)上升25.0%。

除海盐县外,其他城市的日均值都存在超标情况,全市平均超标率为0.48%。

与2009年相比,嘉善县和海宁市的二氧化氮年日均值持平,桐乡市略有下降,其他城市均有所上升,其中嘉兴市区上升明显,详见图4。

0.000.020.040.060.08嘉兴市区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N O 2(毫克/立方米)2009年2010年NO 2国家二级标准为0.08毫克/立方米 图4 2010年各城市NO 2年日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酸雨:全市降水pH 年均值范围为4.05-4.89,pH 年均值为4.50,同比上升0.12个单位,酸雨样品率为91.3%,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详见图5、图6。

3.003.504.004.505.005.50嘉兴市区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p H 值2009年2010年酸雨控制线为pH 值小于5.60图5 2010年各城市降水pH 年均值同比变化情况20406080100嘉兴市区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酸雨率(%)图6 2010年各城市降水酸雨样品率同比变化情况 降尘:全市降尘年均值范围为2.67-8.41吨/平方公里·月,其中海盐县最低,嘉善县最高,嘉善县和桐乡市超过省控标准(8.0吨/平方公里·月)。

全市平均值为5.57吨/平方公里·月,同比(6.10吨/平方公里·月)下降8.7%。

各城市中仅海宁市和海盐县月均降尘浓度未出现超标现象,全市平均超标率为20.8%。

与2009年相比,海盐县降尘年日均浓度持平,其他城市均有所下降,详见图7。

0.002.004.006.008.0010.0012.00嘉兴市区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降尘(吨/平方公里·月)2009年2010年图7 2010年各城市降尘年均值同比变化情况(二)行动和措施建立嘉兴市清洁空气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清洁空气行动,对市区燃煤锅炉进行清洁能源替代;启动机动车尾气治理和油气回收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审核发放;对港区和海盐大桥新区的化工园区废气恶臭进行监测,责令4家废气超标企业限期整改;高度重视市区北部废气污染问题,在24小时环保110值班的基础上,开展夜间暗查和突击检查,查处废气污染企业6家次;下发《进一步深化市区北部区域废气治理工作的通知》,制定9条治理措施,对10家重点废气污染企业进行整治,对其中三家企业下发《环境监察意见书》,并邀请市领导参加现场督查。

省内控制线为8.0吨/平方公里·月声环境(一)基本情况1、功能区噪声2010年嘉兴市区进行了4次功能区噪声和高空噪声的监测,其余5个城市上、下半年各进行了1次功能区噪声监测,采用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监测统计结果见表1~表3。

2010年嘉兴市功能区噪声的昼间、夜间和昼夜综合超标率分别为11.7%、22.0%和16.9%,昼间仅4类功能区平均噪声达标,夜间仅3类功能区平均噪声达标。

嘉兴市区3类功能区和4类功能区昼间平均噪声达标,其他均未达标;其余5个城市中,嘉善县、海宁市和海盐县各个功能区的昼间、夜间平均噪声均能达标,平湖市的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桐乡市3类功能区昼间噪声超标。

高空噪声测点位于嘉兴市紫阳街紫阳宾馆高44.0m处,昼间、夜间和昼夜等效声级为56.4 dB(A)、50.7dB(A)和58.5 dB(A)。

表1 嘉兴市2010年功能区噪声监测统计单位:dB(A)注:Ld-昼间噪声等效声级;Ln-夜间噪声等效声级。

“√”为达标,“×”为超标表2 嘉兴市2010年功能区噪声超标率统计表3 嘉兴市2010年高空噪声监测统计单位:dB(A)2、区域环境噪声嘉兴市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一年监测1次。

2010年嘉兴市区域环境噪声共监测762个网点,监测覆盖面积达113.35平方公里,详见表4。

6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Leq平均值范围为53.2~54.7dB(A),与2009年相比,平湖市持平,其他城市都有所下降,海盐县下降较明显,如图8所示。

从影响区域环境噪声的声源类型来看,主要噪声源是生活噪声源和交通噪声源,分别占50.5%和28.7%,其它噪声源相对较少,详见图9。

不同等效声级下的区域面积分布中,51~55dB(A)的区域最大,占总面积的49.7%,其次是56~60dB(A)的区域,占29.9%,其他等效声级下的区域面积相对较小。

表4 嘉兴市2010年区域环境噪声统计52.052.553.053.554.054.555.0嘉兴市区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d B (A )2009年2010年图8 2010年各城市区域噪声同比变化情况施工, 14.5%其它, 0.9%交通, 28.7%生活, 50.5%工业, 5.4%图9 2010年嘉兴市城市环境噪声声源构成情况3、交通噪声嘉兴市各城市交通噪声一年监测1次。

2010年交通噪声监测点(路段)228个,控制的道路总长度249.56公里,详见表5。

监测期间嘉兴市区的平均车流量最大,为1556辆/小时,海盐县平均车流量最小,为891辆/小时。

6个城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范围在62.9~68.6dB(A)之间,海盐县最高。

监测结果见表4。

与2009年相比,海盐县和桐乡市上升,其他县市下降,详见图10。

表5 嘉兴市2010年交通噪声监测统计单位:dB(A)60.062.064.066.068.070.0嘉兴市区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d B (A )2009年2010年图10 2010年各城市交通噪声同比变化图(二)行动和措施加强对建筑工地和敏感区工业企业巡查力度,对不执行规定、噪声超标排放的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查处,确保广大市民有一个安静的生活、工作和休息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