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j简介

合集下载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公元624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 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 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 皇帝。 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 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 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 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 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 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 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 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 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 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对于武则天为 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纵观诸说,主要有三种说法:“夸耀功德”说、“罪孽 深重”说、“自知之明”说。果真如此吗?非也。不少 史学专家对武则天其人其事早有评说。
(1)武则天的政绩:首先,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第二,重视发展农业 生产。这是武则天对历史最重要的贡献。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国势仍在 持续上升,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的时代,既使唐太宗 政策得以继续贯彻执行,又为“开元盛世”做了铺垫。 (2) 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杰 出的政治家.她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重视选拔人才,创立武举,殿试和自荐求官 等,打击士族残余,设置西域都护府,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在她统治时期,唐朝 经济发展,国力不断上升,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但她也是一个有负面 影响的人物,如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寺庙,晚年奢侈腐化等,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她功大于过。

女皇帝武则天的个人简介

女皇帝武则天的个人简介

女皇帝武则天的个人简介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生平武曌亦作武瞾、武照,本名不详,通称武则天或武后,祖籍并州文水,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

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武则天,女,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村内现建有武则天庙)人,字“曌”(zhào,含义是日月当空,“曌”是武则天为自己发明的字),故也称武曌。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于隋朝皇室,父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人),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

十四岁时因长得很美,豆蔻年华,美艳绝伦,光彩照人,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

高宗时为昭仪,后封为皇后,又上尊号为“天后”。

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

武氏期望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故而改名瞾,意为日月凌空。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读音"照"),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690~705年在位。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性巧慧,多权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这并没有改变门阀观念,只是武则天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个表现。
再次,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骆宾王写下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

三一文库()〔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导语: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名人,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广元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享年:82岁在位时间:690年―705年陵寝:乾陵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14岁入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赐号“武媚”。

后为高宗立为皇后。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武则天统治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

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原为山西木材商人,从军结识唐高祖李渊,官路享通,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武则天童年时期跟随父亲在各地生活,少而好学,喜读文史诗集,颇有才气。

武则天12岁时父亲去世,她和母亲受到族兄的虐待。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即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武则天被召还入宫,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排斥异己,使高宗实现了君主集权。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初患风疾,开始让武后处理部分政务。

从此,武后参与朝政,处事也都符合高宗旨意。

在此期间,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朝政十分顺利,特别是在隋末唐初屡屡受挫的高丽战场,自显庆五年后频频告捷,唐朝疆域也得到扩大。

随着唐高宗病情的加重,武则天独自处理朝政的机会越来越多,在朝廷上就慢慢有了公开的势力,引起了唐高宗的不满。

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和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决定废掉武则天,这个阴谋却最终因武则天反应敏捷、处理得法而流产了。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

人称“武媚娘”,性巧慧,多权术。

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

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690—705年在位,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氏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以皇后身份参政时,“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因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便正式委托武氏掌管国家大事,裁决一切。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亦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

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

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

出身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首都长安,即今陕西西安。

其父武士彠以经营木材为业,家境殷实,富有钱财。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从功臣”历官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职。

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

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入宫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则天长得明媚娇艳,楚楚动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称武媚娘。

武则天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有一次,当她听说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烈马,无人能够驯服,便主动对唐太宗说:“妾能制之,然须三物。

武则天介绍

武则天介绍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天,风和日丽的,唐 太宗在一群妃嫔的拥簇之下来看马来了。这之中就有 武则天,她进宫许久,还没引起皇帝的格外关注呢。 太宗围着狮子骢转了一圈,不由得叹息:这真是一匹 好马呀,可惜就是没人能驯得了。其他的妃嫔都默不 作声,一片寂静。突然,武才人挺身而出,说:陛下, 我能治服它!唐太宗吃了一惊。武则天款款地说道: 不过,我需要三样东西。第一,铁鞭;第二,铁锤; 第三,匕首。唐太宗说:这可不是驯马的东西啊,你 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啊?武则天笑道:陛下,这马如此 暴烈,必须用特殊手段。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不 服,我就用铁锤锤它脑袋,如果它还不服,我就一匕 首捅了它。哎呀!唐太宗听了心里是哇凉哇凉的:面 前这个娇弱如花的小姑娘,怎么说起话来这么狠呢! 一时半会儿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过了好一会儿, 太宗终于讷讷地说了一句:你真了不起。
• 家庭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亲属 父亲:武士彟(字信),五十九岁逝世 母亲:杨氏,一说名牡丹,号太真(或太贞)夫人,九十二岁逝世 长兄:武元庆 次兄:武元爽 姐:武顺(字X则),即后来的韩国夫人 妹:名不详,夭折 前夫兼公爹 唐太宗 李世民 丈夫 唐高宗 李治 子 代王李弘 谥“孝敬皇帝” 潞王李贤 谥“章怀太子” 中宗李显 (曾用名李哲) 睿宗李旦 (曾用名李旭轮、李轮) 女 安定思公主,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 太平公主,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侄 武三思,谥“梁宣王”。 武承嗣,官至宰相。
• 3· 武后专权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初患 风疾,武后参与朝政,处事都符合高宗旨 意。 武则天参政后势力逐增,引起了唐 高宗的不满。麟德元年(664年),唐高 宗和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决定废掉武则 天,这件阴谋最后被挫败。随后,武则天 开始垂帘听政。 武则天还参加了泰山封 禅,还提议高给大臣赐爵加价,收买人心。 将唐高宗的皇帝称号改为“天皇”;自己 则称“天后”,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此后,她开始扶植外戚,为改朝换代做准 备;同时武则天针对当时情况向唐高宗提 了十二条建议,开始制定施政纲领 ,上 元二年(675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 病死,改立李贤为太子,不久武则天又借 故将其废黜,立三李显为太子。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武则天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武则天

三一文库()〔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武则天〕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你对她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武则天的写作素材,欢迎查阅,谢谢。

1、武则天简介武则天(624~705) 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名瞾。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父士彟,贩卖木材的大商人,隋末为鹰扬府队正,与李渊有交往,李渊晋阳起兵后,士彟从至长安,贞观(627~649)中,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母杨氏,隋室疏宗。

2、武则天趣事▲(1)武后怕猫传说武则天施展手段取得皇后地位以后,原来的王皇后和萧妃被囚于冷宫中。

这冷宫全部密封了起来,只在墙壁上留有一个孔,用来传送饭食。

高宗虽然废了王皇后和萧妃,对她们仍然念念不忘,有一次他偷偷地跑去看望她们两人,王皇后对高宗说:“若是皇上还念旧情,使我们两人能重见天日,那就求皇上把这座院子取名为回院。

”谁知高宗皇帝的这次会见不但没有让王皇后、萧淑妃重见天日,反使她们惹下杀身之祸。

已经权柄在握的武则天怎能容忍王,萧复出,危及自己的地位呢?因此,当武后知道高宗皇帝探望冷宫后,大为震怒。

她瞒着皇帝传令将王、萧二人杖责一百,并残酷地砍去手足,扔入酒瓮中。

没几天,王、萧二人就命赴黄泉了。

萧淑妃死前一直咒骂武则天,说道:“阿武妖狐,这样凶残地置我们于死地。

愿我以后转世为猫,阿武转世为鼠,我世世代代。

咬断她的喉咙。

”萧淑妃的诅咒,使武则天心惊肉跳。

从此以后,她总是在梦中看见王、萧的鬼魂出来作祟,她们就像死时那样恐怖。

武则天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就劝高宗皇上移居东都洛阳,终生不归长安。

从此,武后一见到猫就担惊受怕,她在洛阳期间,严禁宫中养猫。

▲(2)天后好谄武则天在朝廷中地位日渐巩固后,在宫中与高宗皇帝并称“二圣”,被高宗皇帝封为“天后”。

也许是女人的天性使然,她特别爱听好听话,于是就有好事之徒想方设法讨好她。

有一次,襄州人胡延庆用朱砂调漆,在一只大乌龟的腹部写着“天子万万年”,以此冒充天生神物进呈朝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狮子骢事件
Hale Waihona Puke 狮子骢是一匹马的名字,由于鬈毛像狮子似的,所以叫做狮子骢。这匹马长得高大 威猛,神骏异常,但是性子暴烈,没有人能驯得了它。唐太宗是个爱马之人,为此 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带着一群妃嫔到马厩来看这匹马。唐朝的统治者有北方胡人 的血统,受此前北方民族的影响,对妇女的束缚比较少。妇女不缠足,经常参加户 外活动,比如踏青啊,打猎啊,打马球啊。特别是宫廷妇女,常常需要陪伴皇帝一 起狩猎,对马并不陌生。
神龙政变

武则天称帝后,将原来的皇帝李旦称为“皇 嗣”,按照父系社会的传统,中国古代的皇权都 是在一家一姓中传递的。这种继承方式让武则天 大受困扰:如果让儿子继承帝位,那倒是一家了, 但却跟自己不是一个姓;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子, 跟自己是一个姓了,可又不是一家。武的侄子武 承嗣为了能当上太子,连出狠招,把皇嗣李旦折 腾得死去活来;经过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说,契丹、 突厥先后打出匡复李唐的旗号反周,加上武氏子 弟的不成器,武则天最终下定决心立已经被废为 庐陵王的李显为太子。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后, 武则天已经没有什么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她便 志得意满,加上年龄的增长,武则天开始耽于享 乐。
登帝准备
显庆五年(660年), 高宗初患风疾,武 后参与朝政,处事 都符合高宗旨意。 武则天参政后势力 逐增,引起了唐高 宗的不满。麟德元 年(664年),唐高 宗和宰相上官仪商 议对策,决定废掉 武则天,这件阴谋 最后被挫败。 随后,武则天开始 垂帘听政。 武则天 还参加了泰山封禅 ,还提议高给大臣 赐爵加价,收买人 心。 将唐高宗的皇 帝称号改为“天皇 ”;自己则称“天 后”,提高了自己 的政治地位。此后 ,她开始扶植外戚 ,为改朝换代做准 备;
无字丰碑

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 碑”。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 “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 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 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 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 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 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 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 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 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 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 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 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 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 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 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 还有一种说法,那块碑根本不是武 则天立的,是她死后别人立的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天,风和日丽的,唐 太宗在一群妃嫔的拥簇之下来看马来了。这之中就有 武则天,她进宫许久,还没引起皇帝的格外关注呢。 太宗围着狮子骢转了一圈,不由得叹息:这真是一匹 好马呀,可惜就是没人能驯得了。其他的妃嫔都默不 作声,一片寂静。突然,武才人挺身而出,说:陛下, 我能治服它!唐太宗吃了一惊。武则天款款地说道: 不过,我需要三样东西。第一,铁鞭;第二,铁锤; 第三,匕首。唐太宗说:这可不是驯马的东西啊,你 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啊?武则天笑道:陛下,这马如此 暴烈,必须用特殊手段。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不 服,我就用铁锤锤它脑袋,如果它还不服,我就一匕 首捅了它。哎呀!唐太宗听了心里是哇凉哇凉的:面 前这个娇弱如花的小姑娘,怎么说起话来这么狠呢! 一时半会儿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过了好一会儿, 太宗终于讷讷地说了一句:你真了不起。

登上皇位

永淳二年(683年) 高宗去世,中宗李显 即位,武氏为皇太后。 第二年,废李显,立 李旦为帝,开始临朝 称制。并在佛教经典 《大云经》中找到了 女人称帝的依据,为 自己称帝大造舆论。 载初元年(690年), 武则天废睿宗,自称 圣神皇帝,改国号为 周,定东都洛阳为神 都,史称“武周”。 武则天以67岁的高 龄君临天下,成为中 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 皇帝。

生平简介 1·出入宫廷 贞观十一
年(637年),14岁的 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 的才人(正五品),唐 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 赐名“武媚娘”。随后 被冷落,做了十二年才 人。649年太宗死武则 天和部分嫔妃们一起入 感业寺为尼,期间,仍 与高宗李治保持在太宗 病重间建立的感情。
后宫生涯

武则天27岁才产下长女,王皇后 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其女死亡, 高宗大怒,于是起了废后的念头。 唐高宗欲借“废王立武”重振皇 权,打击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 大臣势力。于是,武则天开始成 为高宗政治上的“战友”。拉拢 很多中层官员形成了“拥武派”, 打破元老势力。后来功臣元老中 的李勣也默许了唐高宗“废王立 武”的想法。于是在永徽六年 (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随后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杀;李弘 成为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 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 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 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 了君主集权。
评价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毛泽东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 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 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 的也不少。 宋庆龄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 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 好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