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武则天科举改革的措施

武则天科举改革的措施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则天盛世”。
其中一项重要的政
治改革是科举制度的改革。
为了提高选官的质量,武则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她规定了考试科目和内容,并且增加了难度。
她废除了世袭官职,使得官员的晋升只能依靠考试成绩和表现。
武则天还规定了年龄和资格的限制,防止过于年轻或不合适的人进入官场。
这些改革措施大大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效率。
通过科举考试,人才得以选拔,而不是靠家世和背景。
同时,废除世袭官职也打破了官僚阶层的封闭性,使得社会上更多的人有机会晋升为官员。
武则天的科举改革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带来了重要的变革。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政府效率,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公平性。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与效果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与效果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的统治下,实施了一系列治国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探讨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效果。
首先,武则天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她削弱了朝廷的权力,将重要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她还整顿了官僚体制,减少了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
此外,她还通过创立内廷,选拔儿女进入政府,以确保自己家族的继承权。
这些政治措施使武则天能够稳定掌握政权,并推动中国社会朝着一个更加稳定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在经济方面,武则天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她加强了对外贸易,积极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达到了繁荣国内经济的目的。
她还实行租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刺激了农业生产。
另外,她注重发展手工业和纺织业,扩大工业规模。
这些经济措施使得中国经济获得了不小的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在文化方面,武则天倡导并积极推动儒家和佛教的普及。
她提倡儒家思想,推行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以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她也重视佛教的传播,建造了许多佛寺,推动了佛教的兴起。
这些文化措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状况。
她的政权稳定,为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她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她注重军事建设,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她还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虽然武则天的执政被一些人批评,但她的治国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开创了新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局面。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④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⑤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⑥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发展(明朝):八股取士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2)推动教育发展。
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时间:618年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的宰相。
初一历史试题

初一历史试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你所穿的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 )A .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看见胸口的黑痣。
B .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C .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多彩D .唐朝丝织品数量多2.下边涉及我国文字演变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 .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C .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D .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隶书3.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下图“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 )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清朝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 .灭亡西夏 B .定都大都C.统一蒙古D.建立元朝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河”中心就是现在的()A.北京 B.南京 C.洛阳 D.杭州6.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7.澶渊之盟是()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8.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相对应的朝代是()A.汉朝 B.五代十国 C.明朝 D.清朝9.下列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甲:发生于秦汉时期,其主要思想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乙:发生于战国时期,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
丙:战国时期100位思想家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A.乙B.丙C.甲、乙D.甲、丙10.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问题解答(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问题解答(岳麓版)1、什么是“贞观遗风”?武则天统治半个世纪中,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史称有“贞观遗风”。
2、讨论一下,为什么武则天墓前立的是无字碑?谈谈你的推测。
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
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土,为之赞叹不已。
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
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
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
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用人有何共同点?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都励精图治,选贤任能,革新政治。
如唐太宗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武则天创殿试、开武试、选拔人才,重用狄仁杰等;唐玄宗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
4、什么是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为什么能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有才干的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地方官的人选,提倡节俭,使唐社会安定、生产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的基本国策,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5、观察《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说一说长安城布局严整的表现。
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建筑规模宏伟;城内宫殿、衙署、坊、市分开,井然有序。
6、根据上文,说一说姚崇、宋璟为官各有何特点。
武则天的政绩及治国方略

浅论武则天的政绩及治国方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从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成为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桥梁,对促使唐朝成为空前隆盛的封建王朝乃至世界上强大、繁荣的文明大国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在武则天统治的大约五十年间,她通过镇压异已,草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等治国方略,使唐朝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这些政绩的取得无不显示出武则天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也充分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风范。
一、重视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武则天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她认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ⅸ建言十二事》,其中第一条就是“劝农桑,薄赋徭”。
由此可见,她对农业的重视程度。
武则天执政时期,继续推行“均田制”,而且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她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她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性水利工程有19项;同时,武则天还注重对农业的管理,她曾亲自督编农书《兆人本业记》,颁发天下,指导农业生产一在剥削制度方面,武则天除了要求农民负担均田制的调庸之外,不曾增加苛捐杂税,也没有征收过汉代已有的盐税、铁税;她还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官员贬职,甚至“非时解替”。
武则天的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其一,粮食丰实,不仅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地方储粮也很丰富。
其二,户口显著增加,据统计,全国登记在册的户数从贞观时的380万户增至则天临终时的615万户,几乎增加近一倍。
这些都是当时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力证据,是武则天治农方略的重大成果。
二、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大胆使用有识之士,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是武则天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与效果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与效果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自唐高宗李治去世后,先后统治了唐朝时期的两个皇帝,共计15年时间。
武则天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君主,她采取了许多治国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加强中央集权
武则天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朝廷的权力更加集中。
她将宰相的权力削弱,减少了地方官员的权力,并且通过设置中央官府,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二、优化法律制度
武则天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改革,加强了法治建设,使得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她还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建立了更为公正的选官机制。
三、改革农业生产
武则天还注重农业生产,推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措施,如在荒地上推广种植茶叶、桑蚕等经济作物,建立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等设施,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
武则天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她推崇孔子儒学,重视经典教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她还对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保持开放态度,使社会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武则天是一位有智慧、有远见的君主,她的治国措施
和政策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汇总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雏形出现: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________时代,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________的初始形态。
答案:龙山文化国家解析:雏形出现: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宋书》记载:“江南……至于元嘉(424年—453年)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江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北民南迁充实了劳动力②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③南方政局的相对稳定④国家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出现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由材料“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可知,这反映了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出现农业丰收,经济繁荣的景象。
由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主要有: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南朝时期,国家南北分裂,没有出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④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C 项、D项。
故选B项。
小提示:3、夏朝的统治①中央:________是最高的统治者。
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②地方: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________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答案:夏王直接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夏王,其下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在地方上,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生活在唐朝,你 会感觉幸福吗?为 什么?
梦醒十分——返回今朝
想一想: 唐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博大而宏放 的精神风貌 ?
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积极进 取,奋发向上,把祖国的未来与 个人成长紧紧相连!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看了这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感想?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 说: 我们所知道的 最早的考试制度, 是中国所采用的选 举制度,及其定期 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孙中山说过: 现在各国的考 试制度,差不多都 是学英国的。追其 源头,英国的考试 制度,原来是从我 们中国学过去的。
梦回唐朝1——我是考生
现在请你阅读教材,结合录像说一说唐朝科举考试需 要考哪些内容?
你也想参加科举考试,你会考哪一科目,为什么?
明经:其中的一种考题叫贴经,就是把经书前后遮盖,留下一行, 在遮去几个字,让考生默写出来 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社会 实际政事的能力)、经史、杂文(后来专考诗赋)
梦回唐朝2——我在唐朝
正因为科举制给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 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自信和热情,他 们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后,开创出政 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 赋予了社会的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影响 衣食住行和社会风貌 着那个时代的衣食住行和社会风貌。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集市小贩 节日盛况 马球图
唐太宗统治时期,由于政治比较清明,经济 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开元 盛世”。
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 生产继续发展,史称“开元遗风”。 唐玄宗统治时期,由于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被誉为“贞观之治”。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雁塔题名” “独占 鳌头” “金榜题名” “状元 及第”
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 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有公卿 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 和礼仪 .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 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 的事情,也不能称职.你认为他的话 是否有道理呢?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日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