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
老师课时量计算办法以及课时费发放标准.docx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暂行)一、标准班人数:设计、美术(普通班)为 25 人;雕塑为 20 人,艺术学系班级为 40 人;外语、计算机文化课、体育为 50 人;文学、马列、公共史论为 60 人。
在教师暂时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因教学需要组班人数可适当突破,但原则上一个班最高不超过同类标准班人数的50%;最低不得少于同类标准班人数的60%。
二、教师年额定教学工作量、课时费标准专业课教师外语计算机文学马列史体育课程教课时费标准教师职称年额定教学课程教师教论课程教师师教学工作(元 / 学时)工作量学工作量教学工作量量资深教授180—280140—220150—230160—240120教授240—300190—240200—250210—26085副教授280—320220—250230—260240—27065讲师280—350220—280230—290240—30045助教280—360220—290230—300240—31030三、课时量统计计算办法1、课时统计以课表课时为准。
各系部如对课程表所列课程(任课教师)调整,须经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同意、备案。
擅自调动者无效。
2、专业课课时计算办法(1)专业课班级不考虑学生人数系数,以自然班为基数计算课时量。
(2)一名教师同时给两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倍计算。
(3)一名教师同时给三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 2 倍计算。
(4)主讲教师与助教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1/2 。
(5)多名教师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平均数。
(6)艺术学系的设计、绘画课等也依据此计算办法执行。
3、共同课(含社科部与艺术学系教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史论课程)课时计算办法。
(1)学生人数在标准班以下的按一个标准班计算。
(2)以标准班人数为基数,每增10 名学生,课时系数加,最高系数为2。
4、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程课时计算执行共同课标准,同一课程同一时间段内上课只考虑学生系数,不计算班级系数。
高中课时津贴发放方案(二篇)

高中课时津贴发放方案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多劳多得、责重多得、优质优酬、奖勤罚懒,倡导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科、年级系数1.理化生政史地学科按周正常课时计,即标准系数为1。
2.语、数、外学科按周所教课时数乘系数1.1。
3.音乐、体育、美术、技术学科按周课时数乘系数0.9。
4.高三年级所有文化学科按周课时数乘系数1.2。
5.跨头教师若周教案数为6或6以上的按周课时数乘系数1.2计。
跨头教师若周教案数为5或5以下的按周课时数乘系数1.1计。
6.后勤职工、教辅人员:以基本值(___课时/周)_0.75计。
7.教务员:周上课节数+___节/周;处室干事:周上课节数+___节/周8.兼职实验员:基本津贴___元/学期+每实验补___课时。
电教员、体育器材管理员每学期补贴___元。
9对不满课时教师的课时计算方法a若语数外教师,教一个班则按同年级的教两个班工作量的2/3计。
b其它学科教师不满工作量,则按周课时数+每周补贴___课时计。
二、几点说明1.折算方法:月津贴=周课数_4_学科年级系数_课时值数2.男___周岁以上,女___周岁以上,满工作量的教学人员,学校将给予适当补贴,达一半工作量以上的补足到相应的年级相应学科的满工作量。
3.缺代课缺课扣___元/节代课费___元/节半月以上折算成工作量4.满工作量:语数外___课时/周理化生政史地___课时/周音、体、美、技术___课时/周5.课时值数由校长室根据学校财力情况而定。
6.其它未说明情况及此方案的解释权属校长室。
高中课时津贴发放方案(二)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高中教育逐渐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高中课时津贴作为一种经济激励手段,旨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是对学生付出的一种回报和认可。
课时量与津贴

教师工作量计算与课时津贴发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调动全院师资资源,落实院系两级管理,鼓励教师上好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实施全日制学生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院内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工作量、课时津贴计算与统计。
第二章教师工作量第三条教师工作量包括课堂教学工作量和非课堂教学工作量。
第四条专任教师核定基本教学工作量。
第五条教师基本教学工作量=课堂教学工作量+非课堂教学工作量第六条课堂教学工作量是指教师完成课堂(必修课程表、选修课和实训课表)教学各工作环节(含编写授课计划、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或实训报告或作品、辅导答疑;制订考核方案、命题或制定实训方案、评定成绩;教学总结分析等工作)应计的工作量。
第七条课堂教学工作量=标准课时数×学生人数权重系数。
第八条教学标准班人数:非艺术类、非外语类专业每班50人,表演类专业35人,外语类专业和其他艺术类专业40人。
每增加或减少10人增或减0.1系数,最高为系数为2,最低系数为0.5。
第九条非课堂教学工作量是指并非每一位老师都有的和基本的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工作量。
第十条非课堂教学工作量可冲抵任务课时。
第十一条学院设有专项经费的教学项目不再另行计算课时津贴。
第十二条按各系(部)学年总课表课时量的5%控制非课堂教学工第十三条非课堂教学工作量项目及工作量标准:项目工作量1、撰写新增专业申报材料20课时/专业2、撰写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申报材料20课时/项3、经过验收合格的课程改革20课时/门4、经过验收合格的试题库或其他教学资源建设20课时/门5、指导学生参加比赛6课时/项6、指导新教师10课时/人7、学术讲座4课时/次8、担任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40课时/年9、校内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习4课时/天10、指导毕业设计(作品、论文)3课时/人(篇)11、毕业设计(作品、论文)答辩4课时/天12、学生必读书指导1课时/人13、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访问学者8课时/周14、院内新教师、新理念、新做法培训课实际课时乘215、其他非课堂教学工作视情况定第十四条各系(部)非课堂教学工作量由系(部)核准,总量不得突破。
课时计算标准

美佛儿国际学校课时计算标准
1.教师岗位员工满工作量标准的制定
课时标准核算量:
(1)幼儿园:每周满工作量24课时/周
(2)小学:每周满工作量为22课时/周
(3)初中:每周满工作量为20课时/周
(4)高中:每周满工作量为18课时/周
2、课时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教学人员的实际授课课时,然后根据课程类别分别乘以下表所列课时系数,最后得到该教学人员的实际工作量。
3、课时工资标准:
跨高中和初中的教师标准课时按照高中初中的均值算。
目前专教高中的老师和代高三课程的老师按高中教师核算岗位工资和课时费,其它老师按初中老师核算。
幼儿园教师实行包班制,不进行课时工资核算。
根据标准工作量核算出的课时工资包含在岗位工资中,不另行发放。
4、教务与政教主任计算标准
教务与政教主任目前均按照半个满工作量核算课时标准,今后随着学生的增多,可以考虑专职不兼课。
5、兼职津贴
教师兼职按照课时标准折算,标准如下:
中小学班主任津贴特别计算:小学250元/月.班,中学350元/月.班,电话补贴不含在内。
幼儿园实行包班制,另行核算。
班主任津贴每月另行考核核发。
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暂行)一、标准班人数:设计、美术(普通班)为25人;雕塑为20人,艺术学系班级为40 人;外语、计算机文化课、体育为50人;文学、马列、公共史论为60人。
在教师暂时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因教学需要组班人数可适当突破,但原则上一个班最高不超过同类标准班人数的50%;最低不得少于同类标准班人数的60%。
二、教师年额定教学工作量、课时费标准三、课时量统计计算办法1、课时统计以课表课时为准。
各系部如对课程表所列课程(任课教师)调整,须经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同意、备案。
擅自调动者无效。
2、专业课课时计算办法(1)专业课班级不考虑学生人数系数,以自然班为基数计算课时量。
(2)一名教师同时给两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倍计算。
(3)一名教师同时给三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2倍计算。
(4)主讲教师与助教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1/2。
(5)多名教师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平均数。
(6)艺术学系的设计、绘画课等也依据此计算办法执行。
3、共同课(含社科部与艺术学系教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史论课程)课时计算办法。
(1)学生人数在标准班以下的按一个标准班计算。
(2)以标准班人数为基数,每增10名学生,课时系数加,最高系数为2。
4、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程课时计算执行共同课标准,同一课程同一时间段内上课只考虑学生系数,不计算班级系数。
(各系自开的专业史论课作专业课计,不执行此款规定)。
四、课时费计算外语、计算机课程课时费系数为,文学、马列、史论(含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课程课时费系数为,体育课程课时费为,其他课程不计算课时费系数。
五、课时费每学年统计计算一次。
教务处2004年6月17日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 -200 学年教师工作量统计。
早晚自习费发放方案

早晚自习费发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结合学校实际,特拟定教职工超工作量计算、早晚自习辅导费用发放标准如下:
一、教师教学工作超工作量计算办法。
1、教师所有学科标准工作量为10节每周,每周超出10节的课时为超课时,超课时计数单位为“节”。
2、带新生军训按每天1节早自习辅导和2节晚自习辅导计算课时
3、月考、半期考试、学期考试的监考课时按2节每场计算。
4、评阅试卷按2节每次计算课时。
5、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及社团活动的课时据实统计计算。
二、各处室人员超工作量计算办法。
1、学校中层领导核定超课时为正职6节每周,副职5节每周;特殊。
岗位办公室主任和总务主任为10节每周2、各处室工作人员核定超课时为5节每周;教务处2名学籍管理员为每人8节每周,成教处网络管理人员为2节每周,教研组长为1节每周。
三、教师值日超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上班期间值日24小时吃住在学校,按超课时4节每天计算生活补助;教师假期值日24小时在学校,按超课时3节每天计算生活补助。
四、班主任津贴按《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执行发放。
五、超课时及早晚自习辅导费用发放标准。
1、超课时按40元每节发放。
2、早自习辅导费按20元每节发放晚自习辅导费按40元每节发放七、本方案自年月日起执行。
2015年4月2日。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讨论稿)教学工作量是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教学工作量标准第一条教师教学工作量指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工作量和本办法所规定的教学相关工作量.第二条教师教学工作量以标准课时为计算单位(每标准课时:授课时间为45分钟、授课班级学生人数为45人).第三条专任教师每周授课原则上不超过20个标准课时。
第四条以教学为主的双肩挑人员,含系(部、中心)主任、副主任、系专干等人员和以行政为主的双肩挑人员每周授课不超过4个标准课时,超过部分不计工作量。
第二章教学工作量计算第五条教学工作量是指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包括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平时测验命题、期末考察阅卷等。
第六条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是:教学计划课时数×学生人数系数×课程系数。
第七条学生人数系数和课程系数的取值.(一)学生人数系数取值1。
实验类课程(含计算机上机课):大班实验课,学生人数在261-45人的班级,学生人数系数取值1.0;小班实验课,学生人数在25人以下的班级,学生人数系数取值0.8。
2. 音乐、美术、艺术(形体)和体育类专业课程:学生人数在25人以下(含25人), 学生人数系数取值0.8;学生人数在26-45人,学生人数系数取值1.0。
3。
由于招生原因导致上课人数低于规定基数时,报请学院教务处审定。
(二)课程系数取值1。
专业理论类课程(含音乐、美术、艺术类专业理论课程)、公共类课程(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普通话、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课程系数取值1.0。
2。
新开跨专业课程(按规定程序审批,在本校首次开设的理论课程)第一次主讲,课程系数取值1。
教师课时费发放通知

教师课时费发放通知尊敬的各位教师:大家好!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教师课时费的发放工作,保障各位教师的合法权益,现将本学期教师课时费的发放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发放原则1、按劳分配原则根据各位教师实际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合理分配课时费,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公平公正原则在计算和发放课时费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3、激励导向原则通过合理的课时费发放制度,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发放标准1、基本课时费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如理论课、实践课、体育课等)和授课对象(如本科生、研究生等),设定不同的基本课时费标准。
例如:(1)本科理论课每课时_____元。
(2)研究生实践课每课时_____元。
2、教学质量系数根据学生评教、教学督导评价等结果,确定教学质量系数。
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系数相应提高;教学质量不达标的教师,系数适当降低。
3、额外补贴对于承担新开课程、双语教学、课程设计等特殊教学任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额外补贴。
三、计算方法1、课时费=基本课时费 ×实际授课课时数 ×教学质量系数+额外补贴2、实际授课课时数以教务处或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的统计为准。
四、发放时间本学期教师课时费将于具体发放日期发放到各位教师的工资卡中,请大家注意查收。
五、注意事项1、请各位教师务必认真核对自己的授课课时数和相关信息,如有疑问,请在核对截止日期前与教务处具体联系人联系。
2、对于因教学事故、违反教学纪律等原因导致课时费扣减的情况,将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3、课时费发放后,如有教师对发放金额有异议,可在申诉截止日期内向学校财务处提出申诉,学校将进行核实和处理。
最后,感谢各位教师在本学期为学校教学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学校名称通知发布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暂行)
一、标准班人数:
设计、美术(普通班)为25人;雕塑为20人,艺术学系班级为40 人;外语、计算机文化课、体育为50人;文学、马列、公共史论为60人。
在教师暂时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因教学需要组班人数可适当突破,但原则上一个班最高不超过同类标准班人数的50%;最低不得少于同类标准班人数的60%。
二、教师年额定教学工作量、课时费标准
三、课时量统计计算办法
1、课时统计以课表课时为准。
各系部如对课程表所列课程(任课教师)调整,须经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同意、备案。
擅自调动者无效。
2、专业课课时计算办法
(1)专业课班级不考虑学生人数系数,以自然班为基数计算课时量。
(2)一名教师同时给两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1.5倍计算。
(3)一名教师同时给三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2倍计算。
(4)主讲教师与助教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1/2。
(5)多名教师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平均数。
(6)艺术学系的设计、绘画课等也依据此计算办法执行。
3、共同课(含社科部与艺术学系教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史论课程)课时计算办法。
(1)学生人数在标准班以下的按一个标准班计算。
(2)以标准班人数为基数,每增10名学生,课时系数加0.1,最高系数为2。
4、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程课时计算执行共同课标准,同一课程同一时间段内上课只考虑学生系数,不计算班级系数。
(各系自开的专业史论课作专业课计,不执行此款规定)。
四、课时费计算
外语、计算机课程课时费系数为1.25,文学、马列、史论(含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课程课时费系数为1.20,体育课程课时费为1.15,其他课程不计算课时费系数。
五、课时费每学年统计计算一次。
教务处
2004年6月17日
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 -200 学年教师工作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