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生物实验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课件: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

家常用MPTP诱导帕金森动物模型。
(1)该实验方案有两处错误,请你加以修正:(简要写出修正思路即可)
修正一: 设置一组健康鼠作为对照
;
修正二: 人参皂苷Rg1治疗组步骤1应与模型组相同 。
(2)本实验的预期实验结果是 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数目:模型组>人参皂
苷Rg1治疗组>对照组
。
9.某同学利用若干等长的切段 S2、含 14C 标记的赤霉素的琼脂块及空白琼脂块, 设计实验证明赤霉素无极性运输的特点。但只做了一组实验,请在实验 2 的方 框中补充其对照实验,并写出各自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使用标记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 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
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 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③ 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在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
④
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设置0 ℃、37 ℃、100 ℃三个温度进行实 验,记录实验数据
A.实验①
。
提示 如图所示 实验1和实验2中的空白琼脂块中都含有一定量的14C标记的赤霉素
1.(多选)(2021·江苏卷,19)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
实验内容
① 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
②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获取数据的方法
极
D 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涂片
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
解析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 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0.3 g/mL蔗糖溶液,所以将其置于0.3 g/mL蔗糖溶液中会发 生渗透失水,紫色的液泡逐渐变小,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深,B正确;观察洋葱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需要经过解离、漂洗、 染色和制片四个步骤,由于解离液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 的盐酸按1∶1比例混合制成,所以经过解离后根尖细胞已经死亡,不能在显微 镜下观察到染色体的行为变化,C错误;台盼蓝是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 细胞膜的完整性、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台盼蓝染液不能进入酵母细胞,而死亡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染料 可以进入细胞而将细胞染成蓝色,实验所用酵母菌可能部分死亡,D正确。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初中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初中实验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食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观察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种子生长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1. 大白菜、苹果、土豆等不同种类的食物2. 盆子或容器3. 水4. 豆子或其他种子5. 尺子6. 笔记本和笔7.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将豆子均匀地撒在盆子或容器的底部,确保每种食物对应的豆子数量相同。
2. 将不同种类的食物分别放在盆子中与豆子一起,加入适量的水。
3. 将盆子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并每天观察记录不同食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包括发芽率、发芽速度等。
4. 每天测量并记录各组豆子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高度、根长等数据。
5. 每天观察食物中是否出现霉变或腐烂情况,记录并分析原因。
6. 实验结束后,总结各种食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得出结论。
实验要点:1. 实验前要仔细准备实验材料,确保实验过程中不出现意外。
2. 观察记录要及时进行,保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4. 实验结束后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理清不同食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实验意义: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增强对植物生长的认识,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洁实验场地,并做好实验器材的清洁和整理工作。
3. 带上实验记录表,及时记录实验数据,方便后续数据分析和总结。
以上是本实验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祝实验顺利成功!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辅导,请随时与我联系。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八细胞的分化-考点二细胞的衰老和死亡-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八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考点二细胞的衰老和死亡1.(2022浙江6月选考,4,2分)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B.细胞凋亡仅发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C.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D.细胞的呼吸速率随细胞衰老而不断增大答案A细胞凋亡不只发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错误;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断地衰老和死亡,同时又有增殖产生的新细胞来代替它们,人体各组织的衰老并非总是同步的,但从总体上看,人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人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错误;细胞的呼吸速率随细胞衰老而减慢,D错误。
2.(2022山东,1,2分)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B.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C.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D.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答案C 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从而改变细胞核的形态,A正确;APOE可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故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B正确;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与溶酶体有关,不发生在细胞核内,C错误;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是氨基酸,可被再利用,D正确。
3.(2022海南,2,3分)人体细胞会经历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历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的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C.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D.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可清除受损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答案B受抗原等刺激,正常的B淋巴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未改变,不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A正确;细胞分化贯穿于人体发育的各个时期,B错误;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细胞的自噬作用可将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
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

专题八实验与探究[考纲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考纲圈定的教材基础实验1.观察类实验操作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主要)显微镜玻片标本染色剂生物材料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叶绿体高倍临时装片无黑藻叶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泡高倍临时装片无紫色洋葱表皮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观察染色体高倍临时装片龙胆紫(醋酸洋红)洋葱根尖2.物质鉴定和提取类实验3.模拟、调查类实验4.验证、探究类实验的变量设置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生根数目pH、温度等1.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A.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B.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C.患糖尿病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D.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自变量是是否含有桑叶提取液,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应该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一组小鼠正常,另外两组制成患糖尿病的小鼠,A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小鼠的血糖浓度,因此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B正确;患糖尿病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为实验组,同时其前后可以自身对照,C正确;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则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溶解桑叶提取液的溶剂,D错误。
高考生物 专题八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专题八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专题检测题组 A组1.卒中是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科研人员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来制备血管内皮前体细胞(EPC)原液,使卒中患者在短时间内修建组织细胞,进而促进神经修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PS细胞制备EPC的过程既进行有丝分裂也进行细胞分化B.iPS细胞制备EPC的过程体现了iPS细胞的全能性C.卒中患者脑细胞缺氧,导致消耗的O2少于产生的CO2D.卒中患者体内因缺血导致的神经元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答案A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其他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细胞的分裂和分化,A正确;iPS细胞制备EPC的过程中并没有分化为其他各种细胞或者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此人体细胞无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其消耗的O2量始终等于产生的CO2量,C错误;卒中患者体内因缺血导致的神经元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
2.英国科学家戈登通过实验把蝌蚪的小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并培育出成体青蛙,因此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该项研究证明( )A.蝌蚪的小肠细胞还没有分化B.蛙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C.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答案C蝌蚪的小肠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通过实验把蝌蚪小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进入去核的蛙卵中,成功培育出成体青蛙,此实验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易错警示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只能体现移植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其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而不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3.2017年,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小分子组合,建立了具有高发育潜能的干细胞——CiPS 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单个细胞就可以分化形成胚胎。
科学家首先将Oct4基因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在化学小分子组合的作用下,最终获得CiPS细胞。
【师说】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第1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课件

解析:(1)酒精发酵后可进行醋酸发酵。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 流失。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C6H12O6+ 酶 6CO2+6H2O+能量。缺氧时:C6H12O6 ――→ 酶 2C2H5OH 6O2 ――→ +2CO2+能量,因此在制作果酒时,应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醋 酸菌是好氧细菌,能够利用糖在有氧时生成醋酸,即C6H12O6+ 酶 2CH3COOH+2CO2+2H2O+能量;在糖源不足时,将 2O2 ――→ 酶 CH3COOH+ H2O。 乙醇变为醋酸,即C2H5OH+ O2――→
(6)若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 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不能。因为醋酸菌的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果酒发酵时的缺 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的生长
(7)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8 ________ ~25℃ ,醋酸发酵 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 30~35℃。 (8)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 ________来检测酒 精的生成,酒精与之反应呈现________ 灰绿 色。
(4)若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个数的平均 值为233,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个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 液的体积为0.2 mL)________ 。 1.17×109
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细菌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选择合 适的稀释倍数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 素作为唯一氮源,这样可以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利于目的菌的 生长,因此应除去含有氮的NaNO3。这种细菌属于异养型微生 物,除添加尿素作为氮源外,还应添加有机碳源,以满足其生命 活动的需要。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在含有高浓度食盐的选择培养基 中生长繁殖,其他微生物则不能,利用这一特点可将金黄色葡萄 球菌筛选出来。大肠杆菌在含有伊红和美蓝的鉴别培养基中出现 深紫色菌落,并带有金属光泽,以此菌落特点可鉴别食品、饮用 水中微生物是否超标。根据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菌落个数的 平均值为233,判断0.2 mL培养液中的细菌个数为233×106,则每 毫升样品中的细菌个数是233×106÷ 0.2≈1.17×109。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 植物的激素调节

[规律技巧]
利用“三看法”判断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某同学将三组含有不同浓度(C1、C2 和 C3 三种,均达不到抑制胚芽鞘生长浓
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顶胚芽鞘左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
曲角度(与右侧水平面夹角)的值分别为 α1、α2 和 α3。若三组琼脂块所含生长
素浓度关系为 C1>C2>C3,则实验结果对应的弯曲角度关系不可能为 ( )
和可行性 。
四、深化认知——突破重难迷点 1.理解生长素的三类运输方式
(1)极性运输方 方式 向: :形主态动学运上输端 →形态学 下端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 筛管 进行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 能感受 刺激 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
解析: K+、Cl-等无机盐离子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其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 渗透压起着重要作用;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结合水和自由水, 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化合物,在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对 水分的吸收;KCl 为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根据题干 信息“用 KCl 代替 Suc 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可知,蔗糖不是 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 IAA 作用效果的;置于 IAA+Suc(或 KCl)溶液中的胚芽 鞘伸长率比单独置于适宜浓度的 IAA 或单独置于一定浓度的 Suc(或 KCl)溶液 中的胚芽鞘伸长率都高,说明 IAA 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 Suc 或 KCl 而提高。 答案:C
解析:胚芽鞘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且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 的最适浓度,所以左侧生长快,导致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A 合理;由于生长 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而根对生长素反应最敏感,所以该浓度 的生长素对根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左侧生长慢,导致幼根向左弯曲生长,B 不合理;生长素在胚芽鞘和幼根中的运输均属于极性运输,所以都能从形态学 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C 合理;由于在生长素最适作用的两侧,存在不 同浓度但作用效果相同的点,所以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时,胚芽鞘的弯曲 度可能相同,D 合理。 答案:B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
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名师点拨](1)由于该细菌能够分解原油,所以应该以原油 为唯一碳源来筛选,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2)菌株的接种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 布平板法。
(3)菌株分解周围的营养物质,出现分解圈,分解圈大说明 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名师点拨]洗涤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 离纯化,加入的是生理盐水,红细胞内液与生理盐水是等渗的, 所以可以防止细胞破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 众多的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较少。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 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
集洗脱液,这使得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简化了操作。
[答案]D
【典例 3】(2012 年深圳六校联考)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 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
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 在 筛 选 过 程 中 , 应 将土壤样品 稀 释 液 接 种 于以
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 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微生物的利用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 他方面的应用 酶的应用 (5)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6)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7)植物的组织培养 (8)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9)PCR 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实 验 与 探 究 能 力
酵母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生物实验
一.高中生物实验常见的颜色反应
1.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苏丹Ⅲ+脂肪→ ;苏丹Ⅳ+脂肪→红色
3.碘液检测淀粉:淀粉+碘液→
4.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还原糖+斐林试剂→(必须进行)
5. DNA的染色:DNA+ →绿色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鉴定原理:DNA+ →蓝色
6.线粒体的染色: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7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8.CO2的检测: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在变黄。
二、盐酸的作用
1.“DNA和RNA在细胞在的分布”中 8%盐酸的作用:
(1)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
(2) 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2.“有丝分裂观察”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15%盐酸能够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
3.“酶活性受PH影响实验”和“生物组织中PH维持稳定的机制”盐酸用来变PH值
三、酒精的作用
1.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作用:洗去浮色.
原理:苏丹Ⅲ是弱酸du性染料,易溶于体积分数为50%酒精.
应用:脂肪的鉴定实验.在该实验中,用苏丹Ⅲ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在薄片上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被染玻片标本上的苏丹Ⅲ染液浮色.
2.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作用:① 解离;② 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原理:① 解离原理: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② 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的原理:DNA不溶于酒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95%的冷冻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解于酒精.
应用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②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3.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
作用:消毒杀菌
原理: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能够顺利地渗入到细菌体内,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而失去功能,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应用:学习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在接种开始时,待用肥皂将双手洗干净后,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棉球擦拭双手,然后在进行接种操作.
4.无水酒精:
作用:提取色素.
原理: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均是有机物,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各色素在无水酒精中的溶解度较大,且酒精无毒,方便操作.
应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5.工业酒精(一般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作用:燃烧加热
应用:此处包括各类必须加热的实验,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自身固氮菌的分离等实验.
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