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得分表
绿色建筑评分表 绿建评分表

工程项目名称 评价指标 指标序号ⅰ 控制项 评定结果 权重Wi 适用总分 评分项 实际得分 得分Qi 加权得分WiQi 加分项得分Q8 总得分∑Q 绿色建筑等级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节能与 能源利用 2 □满足 0.24 节水与 水资源利用 3 □满足 0.20 节材与材料 资源利用 4 □满足 0.17 室内环 境质量 5 □满足 0.18
节地与 室外环境 1 √满足 0.16 100 60 60.0 9.6
注: (1)适用总分=100-不参评分; (2)得分Qi=实际得分/适用总分×100; (3)加权得分WiQi=Qi×Wi; (4)总得分∑Q=W1Q1+W2Q2+W3Q3+W4Q4+W5Q5+Q8。
节地与 室外环境 1 □满足 0.21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A.8
工程项目名称 评价指标 指标序号ⅰ 控制项 评定结果 权重Wi 适用总分 评分项 实际得分 得分Qi 加权得分WiQi 加分项得分Q8 总司新邕加油站 节能与 能源利用 2 √满足 0.28 82 53 64.6 18.1 节水与 节材与材料资 水资源利用 源利用 3 √满足 0.18 90 48 53.3 9.6 0 57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4 √满足 0.19 74 40 54.1 10.3 室内环 境质量 5 √满足 0.19 84 42 50.0 9.5
绿建筑分级评价计分表A

-2.0
有免評估項目時,新調整總得分RS範圍
≦RS<
≦RS<
≦RS<
≦RS<
≦RS
評價總分RS=
分級評估歸屬級別(請勾選)
綠建築創新科技優惠評估表C(不申請者免填):
主旨:假如本作品具備一些不能量化的設計巧思,或一些結合綠建築技術與環境美學的特殊「綠建築創新科技」,申請單位可提出下表簡要說明,並提送合理可信之相關資料證明該創意之貢獻,本中心將召開綠建築委員會確認該作品對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四範疇之實質貢獻後,再依據委員會的共識與慣例,給予該範疇總得分額外之加權優惠評分。
原總得分RS=
申請優惠加分ΔRS:
特殊貢獻之範疇:生態□、節能□、減廢□、健康□
申請理由概說(證明及補充資料另附):
審查結果:
RS3≦9.0
四﹒日常節能指標
外殼
節
能
辦公類
EEV=
0.80
R41=
RS41=29.76×R41+2.0=
RS41≦12.0
百貨類
EEV=
0.80
R41=
RS41=29.76×R41+2.0=
醫院類
EEV=
0.80
R41=
RS41=11.11×R41+2.0=
旅館類
EEV=
0.80
R41=
RS41=11.11×R41+2.0=
EL=
0.70
R43=
RS43=8.77×R43+2.0=
RS43≦6.0
五﹒CO2減量指標
CCO2=
0.82
R5=
RS5=20.11×R5+2.0=
RS5≦9.0
绿色建筑自评得分表(公建)

XX项目绿色建筑自评得分表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星级:一星级1目录表1 项目基本信息表 (3)表2.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表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8)表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3)表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7)表2.5 室内环境质量 (20)表2.6 提高与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2.7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表1 项目基本信息表3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一览表表2.1 节地与室外环境4567表2.2 节能与能源利用891011表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2131415表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61718表2.5 室内环境质量19202122表2.6 提高与创新232425表2.7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1)适用总分=100-不参评分;注:2)得分Qi=实际得分/适用总分×100;3)加权得分W i Q i= Q i×W i4)总得分∑Q= W1Q1+ W2Q2+ W3Q3+ W4Q4+ W5Q55)26。
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住宅建筑

15
在设计阶段已在图纸上选用分散式空调采暖设备时,此项参评。分户空调选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的节能型产品(即第2级);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COP不小于1.8。户式壁挂燃气炉的额定热效率不低于89%,部分负荷下的热效率不低于85%。
(15)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
旧建筑面积在1000m2以上。
8
8
旧建筑面积在1000m2以下。
(5)
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环境噪声是绿色住宅的评价重点之一。根据不同类别的居住区,要求对场地周边的噪声现状进行检测,并对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噪声进行预测,使之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对于不同类别住宅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得分则判定该项达标。
采用集中式采暖(空调)系统时,用户应该具备按照用热(冷)量进行采暖(空调)费用收取的设施。即:楼栋前必须安装楼栋热量表,户内应设置由用户自主调节控制室温的装置阀,住户应设置能进行热(冷)量费用分摊的设施和方法(如,温度阀、散热器热量分配表法、户用热量表阀,或者至少按面积法分摊,即楼内住户根据楼前表和住户面积分摊等)。
8
25
建筑朝向接近南北向,居室夏季避免东、西向日晒。
2/5
东西向的窗户设置外遮阳设施。
6/4
提供相关设计文档证明已做过通风的优化设计。
6/2
提供相关设计文档证明日照、采光方面的优化设计。
3/6
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
绿色建筑评价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得分表w康舒适8.2.2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0.5%的面积与地下室首层面积的比例达到10%以上,得3分;38.2.3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的采光照度值不低于采光要求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4h/d,得3分。
38.3主要功能房间有眩光控制措施。
3 9具有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
89.1采用自然通风或复合通风的建筑,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热环境参数在适应性热舒适区域的时间比例,达到30%,得2分;每再增加10%,再得1分,最高得8分。
89.2采用人工冷热源的建筑,主要功能房间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规定的室内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整体评价Ⅱ级的面积比例,达到60%,得5分;每再增加10%,再得1分,最高得8分。
810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改善自然通风效果。
810.1住宅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在夏热冬暖地区达到12%,在夏热冬冷地区达到8%,在其他地区达到5%,得5分;每再增加2%,再得1分,最高得8810.2公共建筑: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的面积比例达到70%,得5分;每再增加10%,再得1分,最高得8分。
811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改善室内热舒适,评价总分值为9分,根据可调节遮阳设施的面积占外窗透明部分的比例按下表的规则评分。
91建筑、室外场地、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相互之间应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
2场地人行出入口500m内应设有公共交通站点或配备联系公共交通站点的专用接驳车。
3停车场应具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具备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并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无障碍汽车停车位。
4自行车停车场所应位置合理、方便出入。
5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
6建筑应设置信息网络系统。
1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81.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2分;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得4分;41.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不少于2条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得4分。
房屋建筑工程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评分表(2022年)

房屋建筑工程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评分表
— 1 —
— 2 —
— 3 —
注:名词解释:
1.绿色建筑:按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进行评价。
2.装配式建筑:按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进行评价。
3.绿色施工工程:是指绿色施工工作满足《湖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良好及以上等级标准,且在绿色建材选用、绿色工艺采用、绿色技术应用、绿色管理实施等方面有显著成效,按《湖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办法》,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的绿色施工工程。
4.全装修:(居住类)交房前墙面、地面等房屋固定面、水电管线、开关插座等基本设施完成装修安装,厨房和卫生间的固定设施安装到位。
(公共建筑类)交房前公用区域墙面、地面等房屋固定面、水电管线、开关插座等基本设施完成装修安装,各种公用固定设施安装到位。
5.拎包入住:(居住类)具备起居、就寝、盥洗等基本居住功能,提供装修及家具、家电等生活设施的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类)具备办公等基本服务功能,提供装修及家具、家电等办公设施的公共建筑。
6.采用绿色建材比例:按《湖南省建设工程绿色建材使用比例计算细则(试行)》的通知(湘建科〔2018〕65号)计算得。
— 4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评分表

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
2)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
用效率;
3 )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4 . 2 . 1 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居住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3项,得3分;满足4项及
表4.2.2-1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规则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Ag
得分
新区建设
旧区改建
1.0m2≤ Ag<l. 3m2
0.7m2≤ Ag<0.9m2
3
1.3m2≤ Ag<l. 5m2
0.9m2≤ Ag<l. 0m2
5
Ag≥ l. 5m2
Ag≥ l. 0m2
7
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绿地率:按表4. 2. 2-2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
小于0.4,得2分。
4 . 2 . 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场地出人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3分;
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得3分;
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3分。
4 . 2 . 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评价分值为3分。
4 . 2 . 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措
施,得3分;
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2项,
表4. 2. 2 - 2公共建筑绿地率评分规则
绿地率Rg
LEED绿色建筑认证评分表

制定并实施一个侵蚀和沉积防控方案(ESC) 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制订一个侵 蚀和沉积控制方案,考虑采用 向永久性播种、铺护盖物、筑 土堤、淤泥栅栏、路面洒水、 沉积坑和凹地等相关措施
分数7.2热岛效应,屋面
1
1.斜面屋顶(斜率大过2:12)所采用的屋面 或覆盖材料的太阳反射指数(SRI达最少29 2.确保屋面或覆盖材料的提交数据中包括生 产商提供的材料太阳反射指数(SRI)、或 发射率(Emissivity)和表面反射参数 (Reflectance)的资料及产品数据 3.须在屋顶材料采购前获LEED顾问及其他相 关单位同意
LEED绿色建筑认证 友邦金融中心二期
LEED评分依据 LEED评分标准 1、可持续发展建筑场地 2、水资源有效利用 3、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4、材料及资源有效利用 5、室内环境品质 6、创新设计 1、认证级(26-32分) 2、银级(33-38分) 3、金级(39-51分) 4、铂金级(52-69分) 可持续发展建筑场地 (SS) 评分条件 前提1施工污染防治(必须达标) 分数 要求 可用的技术和措施 项目指针 方案应符合当地标准中的指引或美国环保署标准并 按当中最高之要求作业 计划满足以下目标: 1.防止因雨水和地表泾流冲刷或风化引起的水土流 失 2.防止由于雨水排放或冲积使受体造成沉积 3.防止扬尘和颗粒物造成大气污染 呈交文件 1.合同签订30日内提交侵蚀 和沉积防控方案(ESC) 2.每月提交侵蚀和沉积防控 实施报告 呈交文件说明 每月提交侵蚀和沉积实施报告必须 包括: .描述水土流失和沉积控制的实施 情况 .提供有日期的工地照片 .各项措施的监测/记录表 .其他相关文档
考虑屋面种植和高反光 (high-albedo)设置以降低 热吸收,SRI根据标准ASTM E1980 计算,反射率根据标准 ASTM E903、ASTM E1918、 ASTM C1549测量,发射率由标 准ASTM E408或ASTM C1371测 量 水资源有效利用(W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种植无需永久灌溉的植物
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
2
6.2.7
蒸发量的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积水保障水体水质 1)对景观水体的雨水采取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
2)利用水生动、植物进行水体净化
小计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1
控制项
1
7.1.1 不得采用国建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Ⅱ
政策项
1)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
调蓄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Rs
1
4.2.13
2)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 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性设施,并采取相应的流径污染控制措施
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
5.2
评分项
Ⅰ
基本项
1
8.2.2(1)
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构件及相邻房间的空气隔声性能达到现行标准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标准限值
2 8.2.3(1) 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建筑平面、空间的采光系统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 要求,且卧室、起居室的窗地面积达到一定比例Sc
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
3)水系统、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
6
5.2.9
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照明系统采取分区、 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
7
5.2.11 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用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
1)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
5.2.10 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规定的目
小计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1
控制项
1
6.1.1 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源
2
6.1.2 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完善、安全
3
6.1.3 应采用节水器具
3.2
评分项
Ⅰ
基本项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1)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好的管材、管件
序号 条文
评价内容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1
控制项
1
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
2
4.1.2
场地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 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3
4.1.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4
4.1.4 建设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2)钢结构: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Sq
Ⅱ
优选项
1
7.2.1 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规定的建筑形体规则,择优选择建筑
小计
5
室内环境质量
5.1
控制项
1
8.1.1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级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
8.1.2
3)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
6
6.2.11 冷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资源占总用水量的比例Rnt
Ⅱ
政策项
合理使用非传统水资源
1
6.2.10 1)有市政再生水供应的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Ru
2)无市政再生水供应的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Rx
Ⅲ
优选项
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1
6.2.12 1)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并在此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等节水设施
1.2
评分项
Ⅰ
基本项
1
4.2.2
1)场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住区绿地率Rg 2)场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Ag(㎡)
2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率Rr
1)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光比N
3
4.2.4 2)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行业标准
Ⅲ
优选项
1
8.2.5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建筑与相邻建筑的直接间距超过18m
2
8.2.2(2)
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标准《民用建 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标准限值
5
4.2.9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并采取以下措施项:(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
6 4.2.10(2) 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2)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
停车场使用效率;(3)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300m;(2)
8
5.2.12 》GB 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
2)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
Ⅱ
政策项
合理利用再生能源
1)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Rhw
1
5.2.16 2)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量和热量比例Rch
3)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Re
Ⅲ
优选项
1
5.2.1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形体、朝向、楼距、窗体进行优化设计
2
7.1.2 混泥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400MPa的热轧带肋钢筋
3
7.1.3 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4.2
评分项
Ⅰ
基本项
1
7.2.2 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达到节材效果
2
7.2.3 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住宅建筑与装修一一体化设计的户数比例S
5 4.2.10(1) 设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措施
6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自然水域、湿地 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的生态补偿措施
7
4.2.1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
8 4.2.15(2)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居住建筑绿地配置乔木数量T(株/100㎡)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
1)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场地出入口到达公交站的步行距离≤
500m,或者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800m
4
4.2.8 2)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场地出入口步行800m范围内设置的公
共交通站点A(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
3)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积比例Rt
Ⅲ
优选项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1
4.2.1 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A(㎡)
2
4.2.5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建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1.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5m/s,且室外风速
放大系数<2
3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 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
3
8.1.3 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
4
8.1.4
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满 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规定
1)重要功能区域供暖、通风与空调工况下的气流组织满足热环境设计参数要求 2)避免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盗其他空间或室外
活动场所
Ⅱ
政策项
1
8.2.8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外窗和幕墙透明部分中,有可 遮阳调节的措施面积比例Sz
2 8.2.3(2) 减少噪声措施,采用同层排水或其他降低排水噪声的有效措施,且使用率不少
2
5.2.4 (2)户内采用分体空调:暖通设计说明中明确分体式空调选用符合国家标准《
房间空调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和《转速可控性房间空
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中规定能效等级至少为2级的节
(3)户内采用多联式空调:暖通设计说明中计算多联式空调的制冷综合性能系
数,并且系数满足要求。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
3
5.2.5
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等的有关规定,且空 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规定值低20%
2)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
4
6.2.6 使用较高的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
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
1)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水处理措施;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
5
6.2.8 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
2)运行时,冷却塔的蒸发耗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
4 8.2.7(2) 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