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做教书匠》读后感(5篇)

合集下载

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15篇

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15篇

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15篇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1做教师十余年了,特别是做班主任的时候,感触特别多。

也许是自己的思想幼稚和社会阅历不足的原因,所以总是感觉特别操心,特别矛盾。

虽然读一些有思想的书的时候也感觉自己是个有思想的人,但是是一到工作岗位就开始将自己的目标定位:管好班级,学生别出事就好;提高成绩,通过考试就好。

一个假期读完了薛校长的赠书《不做教书匠》,收获很多。

“不做教书匠!”是的,不做机械教育的老师,不做遗忘学生需求的老师,这便是我今天最大的感受!做一名有积极感的教师,做一个把教育当成自己奋斗的事业来做的教师,做一个积极探索、常想一二的老师是我的追求!一、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用心做事的人必然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必然富有创造的活力。

一个真正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关注今天,更关注明天;不不知关注其智力,更关注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关注其创造。

思想源于对教育、对生命、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性实践和理性探索。

没有深刻的思想就没有深刻的教育、智慧的教育;没有深刻的思想,往往就没有深刻的爱、睿智的爱。

”我以前往往认为只靠着年轻和热血沸腾就能把工作做好,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提高学生的成绩,现在看起来是错的,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教师都应该把思想的肤浅的劣根性挖去,要在做的过程去想,去思考,把教育这份神圣的工作做得更深刻,更长远。

让把对教育这份爱变为深刻的、睿智的爱。

二、我们的面子是建立在学生的痛苦之上的吗?我们的成就是建立在戕害学生的青春年华的基础上的吗?我们的荣誉是学生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换来的吗?真的让我们刮骨反思。

学生是个未成年人,可有时我们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弄得两半俱伤。

我们班的李元胜因为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我帮助他,宽容他,可这朵冰山上的雪莲却迟迟不开花,没有再期待,最后和他冲突,让他在家反思,我也反思着。

再来学校时,我已冷静了很多,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教育关怀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1沉浸在管老师那掷地有声的文字里,我时而心潮澎湃,时而热泪盈眶,时而俯首沉思,时而感慨不已。

管老师的叙述让我回想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很多经历都似曾相识。

虽然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的是“全国第一本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做的励志书”、“全国第一本为学校管理而作的的入岗培训书”,但是读过之后就会感觉这本书适合于每一个年龄段的教师。

管建刚老师在书中谈到这个故事:有位哲学家让弟子们在麦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颗最大的麦穗,前提是只许进不许退。

结果,当哲学家说“时间到了”的时候,很多弟子两手空空。

因为他们总在比较中,总以为前面的机会还很多,没有必要过早决定,于是一次次的错失良机。

直到此时,弟子们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麦穗,就有把眼前的那个握在手中,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句话的意思我们都懂。

书中引用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也许很多老师都和管老师一样是为了户口、为了事业单位的稳定等多种原因报考了师范,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但是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从事现在的工作,既然现在你从事了这项工作,就要排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

这是对学生、家长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家长把自己的心肝宝贝、心中的唯一交付到你手中,把一家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你就更应该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告诉自己要倾其所能,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人生在世,正如管老师所说:一个人的活法有很多种,归根到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或者富贵立身。

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告别了“富贵立身”,那么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紧自己手中的麦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这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方向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1在寒假期间我再次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书中句子很短,文字很美,字字扣人心弦,道出了大部分新老师的心声。

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我们教师指明了一些方向。

书中写了八个内容: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

里面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更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

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

很多人,常会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而我们,在踏入教师工作岗位后,要去喜欢它,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具备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

回顾上阶段的教书生活,自己也有了一些想法。

我们需要先树立一个工作的目标,之后责任感、约束感、积极感才会随之增强。

只是,拿什么来实现目标呢?在文中,我找到了答案——要一颗爱的心。

对一个教师来说,爱首要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感。

什么是责任感?责任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我们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呢?我认为,教师的责任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

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职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感。

二是对学生负责。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

三是要对学校负责。

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4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4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4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看了管大的一系列书籍,机缘巧合下熟悉管大,我尊敬他,尊敬他对工作的看法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从教第四年,身边的老师形形色色,坚持专心从敬重同学身心方面动身去教书的同行很少很少,或许每一个老师的教育理念不一样,教育方式不一样,盼望到达的效果也不一样吧!我崇拜管建刚,他教育的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的作文主见更是深得我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体察内在的语言,是一种自我的表达与沟通,只是孩子们不知道这就是作文,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他们发觉生活的琐碎,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分析问题,想到自己也常常会把一些不同寻常的心得体会通过日志写出来,仅仅为了表达内心的想法,他们经常说,我的文字比较细腻,也很朴实,读起来很舒适,我经常一笑而过,究竟那些一个一个码出来的文字是我的内心的情感世界,孩子们也是如此。

想到前几天开学第一课,我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班会课,新的学期,做一个有想法的人,孩子们写出来的日记五花八门,上次圣诞节,孩子们送给我的贺卡,其中一个超级内向的女孩子,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一篇文章表达了对我的爱~~看完管大的一系列书,几百次有冲动,我要把管大的作文主见和作文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去,到实践中去检验管大的作文主见,用实践去检验理论,也盼望自己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中找到新的方向,体验到不一样的工作乐趣和美好!加油吧,2023,愿自己不再迷茫中堕落!!!《不做教书匠》读后感2读完好本书之后,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这样一句话“用士气制服课堂”。

作为一名新老师,一名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同学。

从你入职开头,同学真的就这样一个个消失在你的眼前,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开头有不一样的意义,他们可能会笑,可能会仿照,可能从今会轻视你。

士气对你来说,是一件宝贝。

还记得为预备开学第一课,我怀着那样担心的心情入眠,正是由于我缺少了士气。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亮出自己的士气。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1沉浸在管老师那掷地有声的文字里,我时而心潮澎湃,时而热泪盈眶,时而俯首沉思,时而感慨不已。

管老师的叙述让我回想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很多经历都似曾相识。

虽然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的是“全国第一本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做的励志书”、“全国第一本为学校管理而作的的入岗培训书”,但是读过之后就会感觉这本书适合于每一个年龄段的教师。

管建刚老师在书中谈到这个故事:有位哲学家让弟子们在麦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颗最大的麦穗,前提是只许进不许退。

结果,当哲学家说“时间到了”的时候,很多弟子两手空空。

因为他们总在比较中,总以为前面的机会还很多,没有必要过早决定,于是一次次的错失良机。

直到此时,弟子们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麦穗,就有把眼前的那个握在手中,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句话的意思我们都懂。

书中引用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也许很多老师都和管老师一样是为了户口、为了事业单位的稳定等多种原因报考了师范,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但是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从事现在的工作,既然现在你从事了这项工作,就要排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

这是对学生、家长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家长把自己的心肝宝贝、心中的唯一交付到你手中,把一家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你就更应该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告诉自己要倾其所能,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人生在世,正如管老师所说:一个人的活法有很多种,归根到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或者富贵立身。

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告别了“富贵立身”,那么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紧自己手中的麦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这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方向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不做教书匠》范文〔通用6篇〕《不做教书匠》范文〔通用6篇〕《不做教书匠》1走上老师这个工作岗位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了,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触特别多。

也许“红烛”“春蚕”“园丁”等对老师的美誉已经不假设早年那么让人动容,但十六年与学生共度的光阴让我深入地认识到:老师仍然称得上是这个社会上最光芒又伟大的职业,这是一份“走心”的良心活,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偶尔读到《不做教书匠》这本书,很有共鸣,推荐给大家。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作者管建刚老师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向我们阐述了怎样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和有智慧感的老师,他用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读后心得与诸位分享:一、教育:需要努力,回绝借口。

“我有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多远。

”翻开《不做教书匠》,这几行字印入了我的眼帘。

这是朱永新先生对教育的呼唤,更是多少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而得出的人生真谛。

我感慨颇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不例外。

而我为什么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彷徨?苦苦反思、追寻这几年来我走过的路,结论是:我为自己寻找了太多的“借口”,而教育,需要的是努力,教育,回绝任何借口!有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科罗拉多州朗峰的山坡上躺着大树的残躯,它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闪电击中14次;400多年来,无数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战胜了它们。

但是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了这棵树,使它倒在了地上。

那些甲虫从里往外咬,就只靠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的攻击,渐渐伤了它的元气,使它终于倒了下来。

而借口,正像是这些小甲虫的咬噬——即使你曾经是一棵身经百战的大树。

二、握紧你手中的麦穗管建刚老师在书中谈到这么个故事:有位哲学家让弟子们在麦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颗最大的麦穗,前提是只许进不许退。

2023年《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3篇

2023年《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3篇

2023年《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3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1在读完《不做教书匠》之后,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彻彻底底的教书匠,让烦恼和急躁占去太多。

同时,也让我感到热血澎湃,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

书中说到“教师职业相对稳定,前面没什么大诱惑,也没什么大障碍,这种状况,对人生来说,实在不是件幸运的事。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小学语文阅读从精神世界的角度,初看这本书有奴性化的倾向,也一度让我放下书本,为管先生不值。

可不值之余,在反思其“所谓”败笔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因素,也慢慢体会管先生的良苦用心和一片赤忱。

细细研读,换一种心情,所看到的字里行间莫不透出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和对从事这项光辉事业的骄傲,所看到更多得是作者对年轻的同行的谆谆教导,其关爱之心跃然纸上。

慢慢评来,这不过是浅层次的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碰撞。

碰撞之余如果读者不仅能领悟到管先生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那份坚毅、那份执著、那份胸怀、那份以身相许、至死不悔真情,还能在这份真情的感召下,重组和优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深层次交流后的收获。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时常荡漾起一股轻柔充盈的暖流。

有了这股暖流,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始终能漾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平静;有了这股暖流,我们边能抵挡一切寒冷与饥饿,风再大、浪再猛,我们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与浮躁,清澈依旧。

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物,而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人。

(《不做教书匠》第14页)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物,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从而产生一种所谓的满足与畅快。

但是,拥有众多的物并不意味着能拥有众多真心爱戴你、尊敬你的人。

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有时也会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很多时候,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工资、成绩等,忙于应付,苦于无趣,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其实我已经获得了很多比物更能让我受人尊敬的东西了。

“当你投入地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感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时,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

实用文_《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6篇

实用文_《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6篇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6篇《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应该多读书,特别是有益于我们教师发展的书籍。

《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是这个学期学校要求人必读的校本教研培训教材,通过阅读收获颇多,感触较深,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一些感受:本书作者:管建刚,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指引、激励着广大教师。

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阅读《不做教书匠》1、使我深刻理解了教师应当具有心灵的力量。

教育就应该是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的气氛,人文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和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2、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

教师应有启发学生思想,引领学生感情的素养。

今天的教师可以只有一杯水,但是必须懂得如何教会学生取水,带着责任心走进课室,走上讲台,让孩子们在你的点拨下受到启发,从而步入知识的殿堂。

3、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教师要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有肚里有货,才有生产的本钱;教师只有让肚中之货日趋壮大,才有生命的产生,才能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本书,一面镜子。

《不做教书匠》,就是我们大家的一面镜子。

当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时候,别忘了捧起它;当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时候,别忘了照照它。

我想,它会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使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

管老师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应努力成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专业感,有奋斗感,有亲和感,有智慧感的教育者。

人生在世,正如管老师所说:一个人的活法有很多种,归根到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或者富贵立身。

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告别了“富贵立身”,那么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紧自己手中的麦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这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方向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不做教书匠》读后感(5篇)
当我读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听课,听一名资深教师在谈教师的方向、约束、责任、上进、奋斗、专业、亲和与智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中那些精致深刻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小典故,娓娓道来,令我耳目一新,深感管校长所言极是;七年从教,漫漫求索,既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困惑与感慨,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快感与写意;第三遍读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的时候,感觉自己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就像一个整装待发的战士,急于奔赴沙场,去领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的豪情。

所以,借用今天的机会把自己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在挫败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贬值"
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

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

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

请记得,你没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
你惊喜。

读着渐舒展。

我认同了作者的观点,也在这观点中让自己再次找到了激励和自信。

短暂的肤浅的阅历,印证着在挫败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贬值的深层含义。

"成功的人永远在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在找借口。

"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育不要找借口。

现在想想确实如此,我总感觉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而不从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基础应该去找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守着一成不便的老方法当然行不通。

学生基础好,老师在教学上比较累,就要想方设法在教学上另劈途径,这也是教学能力的提高,由此想到这样一句话,懒妈妈的孩子勤劳,勤劳的妈妈孩子懒惰。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不要埋怨班级的好坏,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他们,不是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吗,放宽心,耐心教吧,找借口只能给自己,别人带来更多的烦恼,因为事情总得做下去。

不过找借口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有很强的责任感,正因为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面对不如意的现状,才会说两句话,从而在心理上找到些安慰罢了。

老师们,请不要放弃。

朝着奋斗的目标,坚持,你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教育的天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