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合集下载

把栏杆拍遍的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的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的读后感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篇【一】也许这个故事你并生疏——一位老人,在一个山住了15年,与许多人一起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与风沙抗争,虽已经81岁了,但他依然留在这里,准备好了棺材,在付出心血的山里等待死亡。

也许他没有周恩来总理的为人民服务,即使生病也在病床上批改文件的令人感动,也没有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道别的隆重,有的只是在山沟中绿化便留在这绿色遍野的山沟中,等待死亡。

他用这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山沟里的树没有白杨的挺拔,没有街旁边树的公整如一,为城市增添魅力,而只是稍微倾斜,有的已被被雨水冲刷的七零八落,但他们所在的山坡上,已经形成了一层一层的梯形。

老人说:“这些树下有2米多的淤泥呀。

”那些树便像老人一般坚守自己的职责,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老人从中年到老年,身体渐渐虚弱,拄着拐杖,每一天在自己的小院门口看着自己的成果,有时拿起自己快不能拿动的锄头与树苗,一种下,浇水。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坚守。

15年做成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巨大任务。

并还将自己的辛苦换来的钱全给大家,一冬天,便为村民一人买下了一个彩电。

山,绿色与微风相映成趣,满山的翠绿,生机勃勃,老人已与这山融为一体。

他的生命更已经转化成了青山,永远不老。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篇【二】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

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

《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

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精选10篇)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精选10篇)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精选10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有一位词人,血洒战场,有一位武将,文采飞扬。

这个人,便是辛弃疾。

一位从小习武,苦修剑法,在22岁便有了自己的实力,与侵略蹂躏的金人抗争,在屡次奔走战场,器宇轩昂的之后,一次所谓的南归,将这位满腔报负,一心为国的将军的利剑夺走,却只是换来一根让他欲哭无泪的笔。

但,这位将军并没有放弃,他在词中挥洒自己的才华,一首《破阵子》点破自己的忧愁,一首《水龙吟》释放心中的悲愤,一首《永遇乐》写满了对自己嘲笑。

一位词人,本应像其他人一般在诗中,将心中的“美”写在纸中,而他,诗中散发着一种禀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这位亡国游子的悲愤谁能品味?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如他的名号“稼轩一般”将近五十,只能回家种地。

这位豪放派的诗人只能叹息。

报国无门,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

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因此成为了婉约派,细腻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沧桑。

郭沫若说过:“将军本色是诗人。

”而辛弃疾,虽是词人,但词中尖锐无比,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武将。

辛弃疾,是一位传奇。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2“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是那么脍炙人口!而它们都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诸葛亮。

1800年前,诸葛亮在与曹魏的战争中去世,蜀国一时失去栋梁,霎时间,蜀国像一个没有支柱的楼摇摇欲坠,举国上下无不悲痛,在民心难违,武侯寺就这样建成了,是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合庙,在人们心中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仿佛跃然心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

又仿佛看到了他身着八卦衣,借东风的场景,这位哲人,就这样在人们心中扎根,仿佛还能看到他为蜀国凝神沉思的情景,正如梁衡所说:“我看到了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军灰飞烟灭,我看到了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浑浊泪,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是那一颗无私的心……1700年前,他输给了曹魏,但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成为了我们的榜样,也许曹魏并没有那么”恶”但诸葛亮却像在眼前一般,手挥羽扇,微微笑着的那么亲切。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的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

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

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

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

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

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

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

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

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5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5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篇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篇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篇《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以下是整理的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篇1 有一位词人,血洒战场,有一位武将,文采飞扬。

”被这个时代孤立,无人能欣赏他的才华。

而它们都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诸葛亮。

”而他便是死的重于泰山,深深的记载我的脑海里,无法忘记!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篇4 积北宋两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但居里夫人辛苦地为寻找镭而操劳时,她的外貌已不知不觉的被大量的化学材料所侵蚀。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篇6 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从历史这本书里慢慢去翻阅去找寻,壮志难酬的人真不少。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篇8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题目,它就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

这个社会正是有千万个像辛弃疾这样的痴心苦命的平凡的人认定守候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即使失败也始终不渝,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社会希望的亮光。

”是谁,面对双溪名胜,长叹一声,只道:“载不动许多愁!”。

最令我耳目一新的,莫过于辛弃疾了,他是沙场将军,人尽皆知,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他再也没有机会驰骋沙场了!他只能用笔、用墨、用泪去挥洒宣纸;他再也不能血溅战袍了!他只能仰问苍天,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以及无苦奈何,“可怜白发生!”他也只能自嘲地笑笑,热泪横流。

”梁衡先生这么评价:“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遍一遍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空想血洒大漠,临江水,望长安,拍栏杆,泪空流……在今天这个浮华、喧嚣的时代里,我们没了昏君,却也失了真正看透世俗的伟人。

(精)心得体会: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最新)

(精)心得体会: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最新)

(精)心得体会: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最新)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1)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

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

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

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

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

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

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

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

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

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3篇)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3篇)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精选3篇)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精选3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收集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

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

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假设隐假设现。

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

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

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

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刚接触这本书是在高中时期,近来读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境。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提醒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

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是该词引用的一个典故: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

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作者认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是那么脍炙人口!而它们都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诸葛亮。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整理的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1)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

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

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

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

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

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

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

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

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双语学校七年级一班马菡敏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就算你把栏杆拍遍,那又能如何?你心中的忧愤却仍然无法释怀罢了。

把栏杆拍遍,振聋发聩的呐喊中包含了你多少的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与企盼。

怎奈世上英雄豪杰大多都折在了功高震主的这个令人讳莫如深的词语中,你自然也不是例外。

历史的动荡、时代的磨练、庸人的排挤使你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法施展,只能填词,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倾诉于笔端,把自己满腹的惆怅寄托于栏杆,把自己无边的寂寞抒发给鸥鹭。

报国无门的痛苦与压抑只能发泄在“拍栏杆”中了,让人唏嘘不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当年征战沙场,杀敌报国,何等英勇,何等无畏,看,那敌人闻风丧胆,正值酣畅之际。

只可惜,哎!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你)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

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梦境多么好,要是能成真就好了,也不至于沦落至此,空有一身抱负无法施展。

满腔悲愤又有几人在乎!
你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

你太爱国了,你太爱人民了,当时的朝廷又有几人能像你如此尽职尽责!你成了他们共同的敌人,弹劾的目标,没有为什么,对的人在错的时间里做了对的是,终究也是无济于事啊。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永遇乐》几声感叹,字字读来,令人心惊。

满腔抱负,如今溶于墨汁,挥毫下笔,是用烈火将一颗心煎熬又煎熬,凝结出来的用血铸成的词。

为官40多年,20年弃用,剩余的20年就在断断续续的征战中度过。

朝廷有点战事就派他出征,战完了再继续弃用,根本就是兔死狗烹,
读者都看不下去,而辛弃疾却好像是很乐意,为什么,只能说他太爱国了,他根本不去计较于这些功名利禄。

从一个爱国战士,到一个爱国诗人,他经历了太多的蜕变与打击,唯一不变的,还是那颗怎么也不知悔改的爱国心啊!
人生的任何挫折,都不能击垮我们那些最珍贵的本质的东西。

也许世界对于我们真的是不公平,但这也许意味着命运之神更加垂青于你,《孟子·告子下》中,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几米也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爱他的芬芳!”我们经历的挫折多,或许,我们真的是比较芬芳,所以上帝咬的也就更大一点。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不忘初衷,不放弃,我们可以去换一种方式来施展抱负,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辛弃疾的诗,不也鼓励了很多的人吗?也许我们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只要心在,一切也在。

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辛弃疾如果放弃了,他也许知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无名小卒,但他溶悲愤于诗,虽然没有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战士,但他却成为了一名豪放派的代表性诗人。

人生,再怎么苦也要咬牙坚持下去,这是命,这是上帝给你的特殊的磨练机会,就像辛弃疾一样,他体悟到了许多当时之人无法体味的东西,所以才得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正如作者所说: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
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心病了吧,在21世纪,让我们用心去倾听那位把栏杆拍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用一生谱写的不屈与内心永恒不变的那份对国家痴心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