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路设计说明
三级公路两阶段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1.概述本设计为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三级公路两阶段设计,里程桩号为K11+310~K18+500.504,全长共为7.19km,在整个设计中包括道路线行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以及路基与路面的设计等。
全线为山岭重丘区设计,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7.5m,采用双车道形式。
本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及其它各种设计规范的要求而做的。
2.路线设计选线:由于本次设计是山岭重丘的三级公路设计,考虑到造价及适用等要求,选线时应尽量沿着等高线布线,依山势而走;少占或不占农田与高产区经济林;若不必要,尽可能不跨河流,从而减少造价。
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的平面反映了道路平面的弯曲状况,所以为了满足道路的圆顺及流畅,设计中需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在设计地形中,若一片区域比较平坦,可以选择用直线,因为直线是汽车在行驶中视觉最好,距离最短,运营最经济,最容易选定的线形;若地形比较复杂,如山、池塘、河流等,这时就需要设置曲线了,依据规范,三级公路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m,极限最小半径为30m,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180 m(同向曲线一般值)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实际设计中:在适应地形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大半径,线形在前后衔接上要协调,使之连续、均衡。
路线纵断面设计:纵断面图反映了道路中线原地面的起伏情况以路线设计的纵坡情况。
纵断面设计中依规范需注意以下几点:最大纵坡不得大于8%;三级公路越岭线的平均纵坡一般应接近5.5%和5%为宜;为了路基排水需要,防止水分渗进路基,均应设置纵向纵坡,不小于0.3%,此三级公路为0.5%;在纵坡设计中,如果不限制最小坡长,会造成边坡点过多,车辆行驶颠簸,导致乘客感觉不适,所以在我国《公路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最小坡长为100m。
3.基路面及排水3.1.1 路基工程路基横断面设计在本段设计中,根据公路设计的等级及设计车速(三级山岭公路双车道,设计车速为30km/h),采用7.5m的宽度,其具体的布置可以参看标准横断面图。
三级公路的标准

三级公路的标准三级公路是指连接城乡的次要道路,其标准和要求相对较低,但也是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级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交通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设计标准、路面要求、交通设施和管理维护等方面来详细介绍三级公路的标准。
首先,三级公路的设计标准应符合当地的交通需求和实际情况。
在平原地区,三级公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为30~40km/h,而在山区、丘陵地区,设计车速一般为20~30km/h。
此外,三级公路的设计标准还应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坡度、曲线半径等参数,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其次,在路面要求方面,三级公路应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和舒适性。
路面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应符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交通量,以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此外,三级公路的路基应具备良好的排水和抗冻融能力,以应对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交通设施方面,三级公路应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以引导车辆安全通行。
在交叉口、桥梁、隧道等特殊路段,应设置明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此外,三级公路的沿线应设置必要的护栏、路灯和应急设施,以应对突发事件和夜间通行的需要。
最后,在管理维护方面,三级公路的管理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
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查和养护,及时修补路面损坏和排除隐患。
加强对交通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保证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清晰有效。
加强对交通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总之,三级公路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交通通道,其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才能确保三级公路的安全畅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交通互联互通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三级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出行环境。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三级公路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交通枢纽,其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在制定三级公路设计标准时,需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定位、交通量、车辆类型、地形地貌等因素,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通行性和舒适性。
首先,三级公路设计标准需要根据道路的功能定位来确定。
不同功能定位的道路对设计标准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城市快速路需要考虑车流量大、车速快的特点,而乡村道路则需要考虑通行车辆类型多样、道路曲线较多等因素。
因此,在确定设计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实际使用情况,以满足不同道路的特殊需求。
其次,交通量是确定三级公路设计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交通量等级,需要确定不同的车道宽度、路肩宽度、坡度等设计参数。
对于高交通量的道路,需要保证道路宽度和坡度能够满足车辆的高速通行需求,同时要考虑到交通流量的分流和汇聚,以确保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另外,不同类型的车辆也需要考虑在三级公路设计标准中。
比如,货车和客车对道路的要求有所不同,货车需要更宽的车道和更大的荷载能力,而客车则需要更舒适的行驶条件。
因此,在确定设计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车辆的特点,以满足其通行需求。
最后,地形地貌也是确定三级公路设计标准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对于山区、平原、湿地等不同地形地貌,需要采取不同的设计标准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比如,在山区需要考虑到大坡度、大曲线半径等因素,而在湿地需要考虑到排水和防滑等问题。
因此,在制定设计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的特点,以确保道路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三级公路设计标准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定位、交通量、车辆类型、地形地貌等因素,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通行性和舒适性。
只有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标准,为三级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三级公路施工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一、工程概述本合同项目为工程,全长米,路面设计宽度为7米,路基为填土路基,含箱涵2座,圆管涵9座;结构层设计为22cm C30混凝土面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石渣垫层。
(一)编织依据按现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质量评定及验收规程、相关规程标准等文件,同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以往公司施工过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通过现场考察、分析、研究编织而成。
(二)技术标准工程项目单位指标公路等级三级设计速度公里/小时30路基宽度米10路面宽度米7设计荷载公路-II(三)工程数量(详见投标文件中的工程数量清单)二、施工部署(一)项目经理部的组建为加强管理,便于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对本工程实行项目管理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织各类专业优秀人员成立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是整个标段的生产指挥机构,负责与业主联系、接受业主监督、协调对外关系;负责整个标段的总体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调度、安全管理、材料供应、工程款结算和分配、协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等。
项目经理部下设综合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工程技术室、质检试验室、财务室、安全科、材料供应科、机务科。
下设有不同施工小组和施工分队。
本合同段拟设路基土石方施工组、桥涵施工组、基层施工组、砼路面施工组。
建稳定土基层拌合站、水泥砼拌和站一座,各施工作业组配置充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及相应的机械设备,在项目经理的统一协调指挥下,按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和安排,独立完成各项工程施工作业。
(二)临时驻地和机械布置本合同段拟在线路上设一个临时驻地和1个拌和场区,共占地4亩。
(三)水、电供应水:生活用水主要以当地自来水。
生产用水就近利用灌溉用水。
电:拌合站及生活用电采用系统电,并配备有75kw发电机组一台作为备用。
(四)工程进度计划(见横道图)(1)总体计划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建设单位的要求,招标文件中规定工期为天,我公司拟在120天内完成,即于2017年9月6日开工,2018年1月6日完工。
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1 绪论1.1 地理位置图(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1.2 路线及工程概况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 ⨯0.5米,行车道为2 ⨯3.250米。
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1981.451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
设计路线共设置了6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个变坡点,5个凸形竖曲线,3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1800、4700、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米。
1.3 线自然地理特征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三面临水、四周环山。
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
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南与浑江市、通化市毗邻。
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3636平方公里。
吉林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而寒冷。
全区年平均气温3℃-5℃,气温受地形影响,由西、西北向东、东南气温逐渐降低。
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一般在零下18℃-20℃,七月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在21℃-23℃,极端最高气温36.6℃。
山区无霜期120天,平原区可达130-140天。
全年降雨量约700毫米左右。
全区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全年总辐射量为1150千卡/平方毫米。
1.4 研究主要内容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吉林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
三级公路路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路基部分)一、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TD33-2012);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 D32-2012);以及其他有关的国家及地方强制性规程、标准。
二、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设计一)、路基横断面设计新建山区三级公路现状路基宽度7。
5米:由0.5米(土路肩)+2X3.25米(行车道)+0。
5米(土路肩)组成.路线设计线位于路中桩,路基设计标高位置位于路中桩.二)、路基设计1、路基设计原则路基必须做到密实、均匀、稳定,路基回弹模量值应不小于40MPa,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
路基填筑材料因地制宜,合理采用当地材料或工业废料。
路基设计应经济、耐用,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求。
路基设计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景观,同时注意工程景观效果。
2、路基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路线中心路面顶标高。
新建山区三级公路路面横坡为双向2%。
3、路基填料及压实度要求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并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并注意不同填料的填筑顺序。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强度及压实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本项目立交区土石方中,挖除的I类土不得作为路基填料使用,可作为绿化及边坡培土。
其余非膨胀性挖方土(或经过改良后的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方用土,尽量做到土石方就地利用.填方高度大于2m的填方路基和土质或全、强风化泥岩段的挖方路基,于路面下1。
5m范围内(路床+上路堤),进行砂砾石填筑(换填)处理.4、路基边坡(1)路堤当边坡高度小于20m,且基底无不良地质现象时,一般土质路堤边坡坡率如下:路肩以下0~8m边坡坡率采用1:1。
公路改建工程优秀设计说明

说明书一、概述重庆市万盛至南川三级公路改建工程,位于重庆市境内。
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服务水平,发挥路网整体效益,改善出行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万盛至南川三级公路改建工程路线全长2.768596公里。
本项目设计内容包括路线设计(平、纵),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桥涵,挡墙设计等工作。
1、任务依据(1)《毕业设计指导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运输部颁布的有关勘测、设计标准、规范等。
2、设计标准(1)公路等级:三级公路(2)设计行车速度:40km/h(3)路基路面宽度: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2x3.5米。
(4)桥涵设计荷载:新建桥涵设计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
(5)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50,小桥、涵洞为1/25。
3、执行的标准、规范、规定、规则《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交通运输部及重庆市交通、建设部门的其它现行勘察设计标准、规范、规程、办法等。
设计说明3级公路

设计说明3级公路设计说明:三级公路一、概述三级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与县镇、乡村的次干道,其交通流量较大,服务范围广,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设计说明将围绕三级公路的道路设计、交通设施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道路设计1.道路纵横向布局:三级公路应根据地形地貌、交通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确保道路的通行性和便捷性。
2.道路宽度:根据交通流量预测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主干线和支线的宽度,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3.车道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通行能力,设置合理的车道数目,确保车辆顺畅通行。
4.路面设计:采用合适的路面材料和结构设计,确保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5.路肩和人行道:设置宽度适中的路肩和人行道,方便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增加道路的安全性。
6.路灯设置:在需要的路段设置路灯,确保道路的照明条件,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三、交通设施规划1.路口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要求,合理设置交叉口、环岛和立交桥等交通设施。
2.交通信号灯: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段设置交通信号灯,引导和控制车辆的通行。
3.标志和标线:设置道路标志和标线,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注意事项,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4.公交站点:根据公交需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公交站点,便利市民出行。
5.服务区和停车场:设置服务区和停车场,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休息和停车的便利条件。
四、环境保护1.绿化设计: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增加道路的美观性和生态效益,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
2.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道路在雨季能够顺畅排水,防止积水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噪音控制:采取隔音屏障、路面减振等措施,降低道路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环保材料使用:选择环保材料进行道路建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总结三级公路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重要交通通道,设计和规划应充分考虑道路的通行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本设计说明从道路设计、交通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三级公路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公路设计说明
三级公路是指交通量和行车速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主干道,通常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之间的重要交通干线。
三级公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高效、安全、快速的交通运输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一、设计标准:
1.交通量: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根据通行能力和预测交通需求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年通行能力要求。
2.行车速度:三级公路的设计行车速度应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时速要求。
3.路面宽度:三级公路的设计路面宽度应根据交通量、行车速度和车道数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路面宽度要求。
4.车道数:三级公路的设计车道数应根据交通量和行车速度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车道数要求。
5.设计荷载:三级公路的设计荷载应根据交通量和货运需求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6.设计标准:三级公路的设计标准应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二、设计要点:
1.路线选择:三级公路的路线选择应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最优路线。
2.断面设计:三级公路的断面设计应考虑交通量、行车速度、车辆类型等因素,确定最适合的断面形式。
3.路基处理:三级公路的路基处理应考虑地基承载力、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采取适当的路基处理措施。
4.路面结构: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应根据交通量、车速、荷载等因素确定,采用适当的路面结构形式。
5.路灯设置:三级公路的路灯设置应根据交通量、行车速度、路段特点等因素确定,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6.交通标志标线:三级公路的交通标志标线应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7.设计速度: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应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确保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
8.设计排水:三级公路的设计排水应考虑降雨量、地形地貌等因素,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三、设计流程:
1.前期调研:进行路线勘测、地质勘查、交通量测算等调研工作,确定设计基础数据。
2.路线选择: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最优路线。
3.断面设计:根据交通量、行车速度、车辆类型等因素,确定最适合的断面形式。
4.路基处理:根据地基承载力、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采取适
当的路基处理措施。
5.路面结构设计:根据交通量、车速、荷载等因素,确定适当的路面
结构形式。
6.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适当的交通标
志标线设置。
7.设计速度确定: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适当的设计速度。
8.设计排水:根据降雨量、地形地貌等因素,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9.设计施工图:根据上述设计要点,绘制三级公路的设计施工图。
10.审查和审批:将设计施工图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审批。
11.施工和监理: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监督施工质量。
12.竣工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交付使用符合设计要求。
四、设计注意事项:
1.交通安全:设计要充分考虑行车安全,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提
供合适的交通管控措施。
2.环境保护:设计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对周围
环境的影响。
3.可持续性:设计要充分考虑公路的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效果。
4.经济性: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合理控制投资成本,提高公路的
使用效益。
5.社会影响:设计要充分考虑公路对社会的影响,合理规划公路沿线
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
综上所述,三级公路设计要充分考虑交通量、行车速度、路面宽度、
车道数、设计荷载等因素,合理选择路线、设计断面、处理路基、确定路
面结构等,确保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性。
设计过程中
需要进行前期调研、路线选择、断面设计、路基处理、路面结构设计、交
通标志标线设计、设计速度确定、设计排水等工作,最后进行审查和审批、施工和监理、竣工验收等步骤。
设计时要注重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可持
续性、经济性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