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验证-实例部分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指南汇编及实例分析》记录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指南汇编及实例分析》记录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指南汇编及实例分析》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3)三、验证前的准备工作 (4)1. 明确验证目的和范围 (5)2. 选择合适的验证方法和技术 (6)3. 建立验证团队和制定工作计划 (7)四、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的实施 (8)1. 验证试验设计的制定 (10)2. 双重检查的制定与实施 (11)3. 结果评价与偏差分析 (12)4. 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14)五、化学分析方法确认的具体步骤 (15)1. 确认试验方案的确定 (16)2. 选择性、准确性和精密度的测试 (18)3. 仪器校准与方法的重现性评估 (19)4. 系统适用性测试 (20)六、案例分析 (22)1. 氯化钠中痕量钾的测定 (23)2. 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24)七、总结与展望 (26)一、内容描述本书首先介绍了化学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阐述了在化学分析过程中,为何需要进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以及它们对于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了化学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基本流程,包括方法的选择、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

这些内容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和实例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本书汇编了多种化学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指南,这些指南涵盖了从传统的化学分析到现代仪器分析的各种方法,如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质谱法等。

每一种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指南都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些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使读者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应用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书还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展示了化学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实际应用。

这些实例涉及了不同的领域,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检测等。

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如何解决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验证,我们才能确保我们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解释数据,并且能够得出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分析方法验证的相关内容,包括验证的重要性、常用的验证方法以及验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验证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验证分析方法的目的是确保所使用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如果我们在分析数据时采用了错误的方法,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会是错误的,这将对决策和预测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验证分析方法是确保我们能够做出准确决策的重要步骤。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验证方法。

首先是交叉验证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验证方法,它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使用训练集来训练模型,再使用测试集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此外,还有留出法验证、自举法验证等方法,它们都是常用的验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验证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样本的选择,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整体的特征。

其次是验证指标的选择,验证指标应该能够准确地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后是验证结果的解释,验证结果应该能够清晰地反映分析方法的优劣,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综上所述,验证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验证,我们才能确保我们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准确的、有效的。

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验证方法,注意样本的选择和验证指标的选择,确保验证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分析方法验证的相关内容。

真实案例解析分析方法的验证、转移和确认

真实案例解析分析方法的验证、转移和确认

真实案例解析分析⽅法的验证、转移和确认摘要: 分析⽅法验证、转移和确认的⽬的是证明分析⽅法的适⽤性,对保证检测结果的⼀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作⽤。

⽅法验证、转移和确认的概念不同,适⽤范围不同,在实际⼯作中存在⼀些模糊概念,⽽分析⽅法验证、转移和确认的⽬的是证明所采⽤的分析⽅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和⽬的,被测样品质量可控,保证得到⼀致、可靠和准确的测定结果,同时也证明检验⼈员有能⼒操作分析⽅法。

⽅法学验证1、⽅法验证、转移和确认相关指导原则法规⽬前国内外和分析⽅法学有关的指导原则和技术⽂件中,⼤部分都是阐述分析⽅法验证的内容,很少有专门阐述分析⽅法转移和确认的⽂件。

美国、欧盟、⽇本、澳⼤利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监管机构以及化组织(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Standardization, ISO) 等国际组织都有专门的关于⽅法学验证的指导原则。

其中美国⾷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U.S.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FDA) 在2000 年和2001布了“⽣物分析⽅法验证指南( guideline onbio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 ”,2012年2 ⽉1 ⽇⽣效,⽤于药代动⼒学和毒代动⼒学研究中⽣物样品定量测定的分析⽅法验证。

ICH 在1995 年和1996 年分别发布了Q2A“分析步骤验证-定义和术语”和Q2B“分析步骤验证-⽅法学”; ISO 17025 于2005 年发布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通⽤要求”第“5.4. 5”章节中对分析⽅法验证提出了⾮常具体的规定和关于⽅法学确认, ISO 17025: 2005 通篇只在“5.4.2”中有⼀⼩段描述: “……在进⾏检测或校准之前,实验室应确认能够正确操作这些标准⽅法。

如果标准⽅法发⽣了变化,应重新进⾏确认”。

最早发布相应技术⽂件专门企业⽽制定的,规定制药企业在制定药品分析⽅法时需要验证哪些参数,⽤于向药品监管机构证明该⽅法可⾏,产品质量可控。

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和验证

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和验证

第三节 药物分析中的有效数字 一、有效数字 (一)定义:分析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
根据测定方法和使用仪器的准确程度来确定,只有最
后一位欠准,欠准度为±1。
例: 电子分析天平读数0.3526 滴定管体积读数22.25
2、有效位数确定 (1)0在数据中位置不同,作用不同。
例:1.002---4位,0.0980---3位,2.0×103---2位
第三章 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和验证 第一节 药物分析方法的分类和设计 一、分类
常量分析(0.1~1g或10~100mL)
按取样量分
半微量 (10~100mg或1~10mL)
微量分析 微量 (0.1~10mg或10uL~1mL)
超微量(<0.1mg或10uL)
按测定原理与操作方法 分
重量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滴定或容量分析法
一、误差及其分类 (一)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二)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系统误 差
(1)方法误差
解决方法
(2)仪器和试剂误差 (3)操作误差
对照或空白试验 校正仪器
2、随机误差-----多次平行测定
3、测量结果检验-----方差分析 (t检验、G检验、F检验)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准确度(Accuracy)
50.11.45 0.281 50.11.4 0.3 51.8
(二)乘除法 以有效数字最少的那个测量值为准(相对误差最大)。
例:0.231× 20.24÷3.2=14.9618 ≈15
三、药物含量测定结果的表达法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取决于仪器的精确度和要求。一 般滴定和重量分析取4位有效数字;仪器分析取3 位有效数字。
实例分析
苯溴马隆

推荐 ICH-Q2分析方法验证课件 精品

推荐 ICH-Q2分析方法验证课件 精品

范围:
分析方法的范围是指样品中分析物的上限和下限 浓度的区间,该区间内分析方法被证明具有合适 的精密度、准确性和线性。
耐用性:
分析方法的耐用性是指化验参数适当的发生微小 改变时,测量保持不受影响的能力,可用于说明 正常使用时的可靠性。
不同类型检测的推荐验证项目
检验项目 \ 验证 内容 \ 准确度 杂质测定 鉴别 - 定量 + 限度 含量分析及溶出 度 (仅用于检测) + 含量/效 价 特殊分析 +4
三、Q2 分析方法验证
Q2是讨论药物在欧盟、日本和美国注册 申请时,作为注册申请的一部分递交的分析 方法验证所需要考虑的项目。分析方法验证 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方法能够满足其预期目的。 分析方法验证常见以下四种类型: 1、鉴别试验 2、杂质含量的定量试验 3、杂质控制的限度检查 4、原料药或制剂中活性成分以及制剂中选定 组分的定量检验。
二、Q1 回顾 Q1包括五部分
Q1A(R2)------新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 Q1B------------稳定性试验:新原料药和制剂的 光稳定性试验; Q1C-----------新剂型的稳定性试验; Q3D-----------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时间的交 叉和矩阵设计; Q1E-----------稳定性数据的评价; Q1F-----------第III和第IV气候带注册申请的稳 定性数据。
精密度-重复性
精密度-中间精密 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 +2 -
+
+ + -3 + + +
+ + -
+
+1 +5 + +

实例分析方法

实例分析方法

实例分析方法在研究和学术领域中,实例分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以揭示普遍的规律和原则。

实例分析方法在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实例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步骤和优势,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应用。

一、实例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实例分析方法,又称为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实例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个别案例,以获取对整体情况的深入认识。

实例可以是个人、组织、事件或社会现象等,研究者通过对实例的详细观察和细致分析,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特征。

实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要素:1. 个案选择:研究者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信息丰富度的个案,以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和适用性。

2. 数据收集:研究者通过多种方法收集个案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以获取全面且准确的数据基础。

3. 数据分析:研究者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揭示个案的内在联系和内涵含义。

4. 结论推断: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进行合理推断和解释,从而得出对于普遍性规律和原则的认识。

二、实例分析方法的步骤实例分析方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科学问题,以指导后续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2. 选择个案:在确定研究目的后,研究者需要选择适当的个案,以确保个案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3. 数据收集:研究者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收集个案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4. 数据分析:研究者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揭示个案的内在联系和内涵含义。

5. 结论推断: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进行合理推断和解释,从而得出对于普遍性规律和原则的认识。

三、实例分析方法的优势实例分析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研究深入:实例分析方法可以对个案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获得详细和全面的信息,从而对研究对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以H2SO4-SO42-为有机破坏试剂(消解剂),通过 消解-蒸馏-滴定三步操作完成含氮药物的定量测定。
R-NH2
H2SO4 K2SO4
(NH4)2SO4 NaOH (NH4)HSO4
NH3↑
NH3↑+H3BO3→NH4BO2 →H2SO4滴定
13
前处理方法-湿法破坏
பைடு நூலகம்
凯氏定氮法(kjeldahl nitrogen determination)
间接法 水-NaOH溶液 硫 浓H2O2溶液与水 磷水 硒 硝酸溶液(1→30)
22
前处理方法-干法破坏
氧瓶燃烧法(oxygen flask combustion method ) 3.样品制备
固体样品(研细) 无灰滤纸 液体样品 纸袋
样品研细后放中间,按 虚线折叠 固定于铂丝下端螺旋 处.
23
前处理方法-干法破坏
氧瓶燃烧法(oxygen flask combustion method )
4.实例-碘苯酯的含量测定(P163)
I
CH3
CH (CH2)8 COOCH2CH3
24
例1. 氧瓶燃烧法中的装置有 A. 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 B. 磨口软质玻璃锥形瓶 C. 铂丝 D. 铁丝 E. 铝丝
25
例2.选择氧瓶燃烧法所必备的实验 物品 A. 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 B. 铂丝 C. 普通滤纸 D. 氢气 E. 无灰滤纸
一方法测定
回收率%= 测定对照品量平均结值果比×较100%
加入对照品的量
33
分析方法验证的效能指标
—— 1.准确度 (accuracy)
(一)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2.制剂准确度
用本法测定 结果与已知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课件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课件
实验操作
按照验证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和异常情况。
数据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确保数据准确性 和完整性。
验证结果评估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方法的准确 度、精密度和可靠性。
评估结论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验证结论,判断方 法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异常处理
对实验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 提出改进措施。
对比验证
将新开发的化学分析方法与已通过验证的成熟方 法进行对比,以评估新方法的性能和可靠性。
02
验证流程
验证计划
确定验证目的
明确验证范围、验证标准和预期结果。
制定验证方案
包括验证方法、实验步骤、所需设备和试剂等 。
分配任务和责任
确保参与验证的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合作。
验证实验
实验准备
确保实验设备和试剂符合要求,实验环境符合标准。
验证的目的
验证的目的是确保化学分析方法在应 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精密度、准确度 和检测限,能够提供可靠、准确的分 析结果。
验证的重要性
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通过验证,可以确保化学分析方法在使用过 程中产生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避免误差和 偏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提高分析效率
经过验证的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更快地获得准 确结果,提高分析效率,缩短分析周期。
THANKS
降低成本
通过验证,可以避免因使用不合适的分析方 法而导致重复实验和样品浪费,从而降低分 析成本。
验证的分类
1 2 3
方法验证
对全新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验证,包括准 确度、精密度、检测限等指标的评估。
常规验证
对已经通过验证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常规的验证 ,以确保该方法在长时间内仍然具有可靠性和准 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35-页
8.7-溶液加热降解 • • 方法: 样品:称量大约等量20mg的样品,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 加入20ml稀释剂,并超声处理10分钟。稀释到刻度。 取4ml溶液并转移到坩埚内。与105C加热2小时。冷 却到室温。过滤。 标准品:4ml的工作标准液转移到坩埚内。与105C加 热2小时。冷却到室温。过滤。
第-14-页
6.1-线性 • 方法 • • • 计算 • • 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斜率,Y轴截距 按照分析方法要求,均匀选择6个点,配制标示量 的0.02%到1.0%含量标准溶液 分别进样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15-页
6.2-准确性 • 方法 • • • 计算 • • 按峰面积用回归线性方程来计算测量浓度 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 配制杂质浓度的标准溶液 进样6次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18-页
6.5-检测限度 • 用系统重复性实验中的标准偏和线性回归方程中的斜 率差计算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19-页
7.0-m-盐酸氟西汀验证 • 项目: • • • • • 线性 检测限度 定量限度 准确性 精密度 • • 方法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4-页
2.0-精密度 • 项目: • • • 系统重复性 方法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5-页
2.1-系统重复性 • 方法 • • • 计算 • 峰面积平均值与相对标准偏差 按照分析方法要求,配制盐酸氟西汀标准溶液 重复进样5次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16-页
6.3-系统重复性 • 方法 • • • 计算 • 峰面积的平均值与相对标准偏差 配制工作浓度的0.02%和0.05%标准溶液 分别进样6次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17-页
6.4-定量限度 • 用系统重复性实验中的标准偏和线性回归方程中的斜 率差计算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33-页
8.5-氧化降解 • • 方法: 样品:称量大约等量20mg的样品,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 加入20ml稀释剂,并超声处理10分钟。加1ml的30%过 氧化氢。放置5小时。稀释到刻度。过滤。 标准品:称量大约22mg的标准品,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 加入20ml稀释剂,2ml的30%过氧化氢。放置5小时。 稀释到刻度。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11-页
5.1-标准品准确性 • 方法 • • • 计算 • 准确性 • 测定浓度值用峰面积按照回归方程进行 计算 按照分析方法要求,配制盐酸氟西汀标准溶液 重复进样5次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12-页
5.2-样品准确性 • 方法 • • • 计算 • 回收率 • 测定浓度值用峰面积按照回归方程进行 计算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32-页
8.4-碱降解 • • 方法: 样品:称量大约等量20mg的样品,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 加入20ml稀释剂,并超声处理10分钟。加1ml的5N氢 氧化钠。放置18小时。用5N盐酸中和到pH5.5。稀释 到刻度。过滤。 标准品:称量大约22mg的标准品,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 加入20ml稀释剂,加2ml的5N氢氧化钠。放置18小时。 用5N盐酸中和到pH5.5。稀释到刻度。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24-页
7.5-准确性 • 方法 • 在已知m-盐酸氟西汀含量的样品中分别在 0.4%,0.5%和0.6%3个水平加入m-盐酸氟西汀 标准品 每组3个样品中 回收率 实际检测值用峰面积按照回归线性方程计算
徐禾丰
第-25-页
• • 计算 • •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4.0-范围 • 方法 • • • • 计算 • •
正常20mg样品含量分析浓度50%到200%范围 内 均匀选5个点 配制盐酸氟西汀样品溶液 分别进样 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斜率,Y轴截距
徐禾丰
第-10-页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5.0-准确性 • 项目: • • 标准品准确性 样品准确性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44-页
10.2-析因设计因素
项目 柱 流动相 溶液A 溶液B 流量 温度 进样量 检测器 稀释剂 规格 Shandon, Hypersil BDS C-8, 5, 1504.6mm 溶液A:溶液B(55:45) 三乙胺缓冲液:乙腈:四氢呋喃(75:15:10) 三乙胺缓冲液:乙腈:四氢呋喃(65:20:15) 1.4 - 1.6mL/min 30C (2 C) 10L UV detector = 227nm, Flow Cell = 10mm. 溶液B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36-页
8.8-粉末加热降解 • • 方法: 样品:称量大约等量20mg的样品,转移到合适的试管中。 于100C加热4小时。冷却到室温。转移到50ml容量 瓶,加入20ml稀释剂,并超声处理10分钟。稀释到刻度。 过滤。 标准品:称量大约等量45mg的标准品,转移到合适的试 管中。于100C加热4小时。冷却到室温。转移到 100ml容量瓶。稀释到刻度。过滤。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8-页
3.0-线性 • 方法 • • • • 计算 • •
正常含量分析用标准溶液浓度的50%到200% 范围内 均匀选择5个点 并配制相应浓度的盐酸氟西汀含量标准溶液 分别进样 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斜率,Y轴截距
徐禾丰
第-9-页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39-页
9.0-标准与样品溶液的稳定性 • 项目: • • 标准溶液 样品溶液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40-页
9.1-标准溶液稳定性 • 方法: • • 配制标准溶液,冷藏于4C-8C放置30天以上 与两个新配制的标准溶液一道测试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37-页
8.9-系统适应性 • • • • 系统适应性按照规定方法进行。 氟西汀与m-氟西汀间分离度应不小于2.0。 氟西汀峰拖尾因子应不大于2.0。 氟西汀的典型保留时间大约在9.5到10.0分之间。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38-页
8.10-空白 • • 分析两个批号的空白与氟西汀,并分析混合样品 没发现干扰峰
7.6-重复性 • 项目: • • 方法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26-页
7.61-方法重复性 • 方法 • • • 计算 • • • 平均值 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
徐禾丰
第-27-页
按照要求配制溶液 反复进样6次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7.62-中间精密度 • 方法 • • • • 计算 • 含量及相对标准偏差 另外一个分析员,在不同日期,另外的仪器上按 照方法重复性方法 配制溶液6次 分别进样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28-页
8.0-选择性
1.降解
1) 原样 2) 酸降解 3) 碱降解 4) 氧化降解 5) 日光降解 6) 溶液加热降解 7) 粉末加热降解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2.系统适应性 3.空白
徐禾丰
第-29-页
8.1-简介 • 降解产物的选择性试验是分析方法稳定性指示性验证 的一个重要部分 主要目的是通过试验证明各种降解的产物与所要分析 的物质可以完全分开 本试验中的主要设备是二极管矩阵检测器。并通过计 算:纯度角,匹配角,纯度阈值,匹配阈值,含量来证明峰 的纯度
徐禾丰
第-41-页
9.2-样品溶液稳定性 • 方法 • • 配制样品溶液,冷藏放置48小时 重新分析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42-页
10.0-耐用性 • 项目: • • 提取效率 析因设计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43-页
10.1-提取效率 • 方法 • • 取三个样品,按照要求配置溶液,但超声分为 5,10和15分钟 每个样品测定3次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30-页
8.2-原样品 • 方法: • • 20mg胶囊按照规定的方法进样分析 标准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样分析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第-31-页
8.3-酸降解 • • 方法: 样品:称量大约等量20mg的样品,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 加入20ml稀释剂,并超声处理10分钟。加1ml的浓盐酸。 放置18小时。用10N氢氧化钠中和到pH5.5。稀释到 刻度。过滤。 标准品:称量大约22mg的标准品,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 加入20ml稀释剂,加2ml的盐酸。放置18小时。用10N 氢氧化钠中和到pH5.5。稀释到刻度。
徐禾丰
第-20-页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7.1-m-盐酸氟西汀简介 • • • m-盐酸氟西汀是产品中的一个杂质 m-盐酸氟西汀在0.05%-1.0%区间呈线性 相对响应因子(对盐酸氟西汀) • F=132.73952/74859534=1.8
人用药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徐禾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