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冼星海音乐创作的主要成就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课后习题】第5章~第8章【圣才出品】

第5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的中国新音乐1.简述贺绿汀的创作特色、成就和影响。
答:(1)创作特色钢琴曲保持着民族化、大众化的传统,以其十分通俗、亲切的风格而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
抗日歌曲结构严谨,音乐语言质朴流畅,手法冼练。
合唱曲格调清新,乡土气息浓郁,充满革命乐观主义。
独唱曲具有强烈悲愤的激情、接近于歌剧咏叙调,表现了鲜明的革命倾向和完美的艺术技巧。
电影音乐注重通过优美、抒情的旋律对人物的内心做深入细致的刻画,注重歌曲风格的民族化和大众化。
(2)成就①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带有清新质朴的民族风格和创意的钢琴织体。
《闹新年》,带有创造性的民族特色。
②抗日歌曲:代表作品有《游击队歌》《上战场》《保家乡》等。
③合唱曲:进行曲性质的合唱曲《游击队歌》《胜利进行曲》,无伴奏混声合唱《垦春泥》,④独唱曲:代表作品有《嘉陵江上》。
⑤电影音乐:代表作品有《秋水伊人》《怨别离》《春天里》《天涯歌女》和《四季歌》。
⑥音乐理论研究和批评:编译出版了英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普劳特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撰写了一系列富于现实意义的评论,如《音乐的时代性》《中国音乐界的现状及我们对音乐艺术所应有的认识》《从“学院派”、古典派、形式主义谈到目前救亡歌曲》等。
(3)影响鲜明地表示了他对提高抗战歌曲创作的关注,也对当时进步音乐界某些不利于音乐界团结的“左”的观点进行了及时的批评。
2.简述吕骥的创作特色、成就及影响。
答:(1)创作特色吕骥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和群众性。
在题材、形式、音调的构成上显示了他的创作个性。
他创作的民歌风格的作品,吸收了民间音调,在结构上采用了新的手法。
八声部及四声部混合使用的5个乐章的大型合唱《凤凰涅》,是他对以戏剧性、叙事性为主导的一类音乐体裁,在曲调创作、结构形式、风格特点以及音乐内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新的探索。
(2)成就吕骥为后人留下了400余篇理论、学术文章,创作了近300首歌曲。
代表作品有《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以及根据郭沫若长诗《凤凰涅盘》谱写的大合唱等歌曲。
删减版中外音乐史题库

删减版中外音乐史题库中外音乐史试题库一、填空1、1927年,蔡元培与萧友梅一起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独立的专业高等音乐学校是___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声乐体裁获得极大发展,其中意大利最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________;法国著名的世俗音乐体裁是________。
3、.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________创作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其中最精彩的两部清唱剧是《创世纪》和《四季》。
4、在浪漫主义时期,“无言歌”是由________首创的;交响诗体裁是________首创的。
5、浪漫主义晚期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创作的一部交响声乐套曲是________,其歌词采用了中国的唐诗。
6、总体序列音乐代表作曲家________被称为“现代音乐之父”。
7、宋人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称_______________,百戏杂剧演出的场所称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是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的传统音乐,又名丽江古乐。
9、明清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理论成就,是朱载堉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即十二平均律。
10、在俄罗斯作曲家兼钢琴家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中,贺绿汀的____________荣获了一等奖。
11、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_________________开创了说唱性的叙事歌曲体裁,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
12、在古希腊时期,一种源于对酒神的祭祀、显示古希腊人的非凡天赋、具有崇高价值的综合艺术是_________________。
13、“奏鸣曲”一词源于意大利语“Sonare ”,其意为_____________ 。
14、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注重音乐的_____________ 。
15、南宋王灼所撰《碧鸡漫志》是一部研究_____________ 的专著。
16、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于_____________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所体制较完备、规模较大和独立设校的音乐教育机构。
为人民创作的音乐家冼星海

为人民创作的音乐家冼星海作者:陈伟龄栾宁丽来源:《档案与建设》2021年第10期萦绕在人们记忆中的优美旋律是经年传唱不息的经典。
冼星海以《黄河大合唱》奠定了他音乐家的历史地位,他一系列爱国歌曲为中国抗战事业唤醒民众、鼓舞士气,做出积极贡献。
他的许多音乐作品振聋发聩地喊出了民众守卫家园的心声,吹响了唤醒民族意识的冲锋号角。
从一个贫穷船工家庭出身的有志少年,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再到信念坚定的革命者,冼星海的人生成就与他自身求学经历、理想追求以及音乐素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冼星海在贫困生活中坚持音乐梦想。
他祖籍广东番禺,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
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支持他学习,他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岭南大学。
冼星海从广东辗转去北京和上海学音乐。
体会到民间艰难生计,遍尝人生困苦百态,他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
他最初的音乐理想是创作出中国的交响乐曲,自己能像“乐圣”贝多芬一样青史留名。
他希望能用音乐唤醒麻木沉睡的为奴者心灵,用激昂的旋律激起民众反抗压迫和侵略的斗志。
冼星海在异域艰难求学中坚持人生追求。
1931年,26岁的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进入高级作曲班,他是第一位中国考生。
青年冼星海身材颇高,面孔的轮廓并不像一般的广东人,面色微黑,有胡子,眼睛深邃而富有神采。
他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
洋溢着法国大革命精神的激越歌曲《卡马尼奥拉》,表现在民族存亡危机面前法国人民为国而战的《马赛曲》,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没有殷实的家境支撑学业,他只能半工半读,先后做过招待、洗碗工、服务生、茶房工、清洁工等苦力活,也有过在街边拉小提琴乞讨,被陌生的中国留学生辱骂,只得洒泪而去的苦难经历。
有一回,冼星海在一家华侨饭店服务,过度疲劳的他端菜上楼时,一不小心连人带菜摔倒了,自己也受了伤,老板发怒,说他破财,冷漠地炒了他的鱿鱼。
曾经多次失业,冼星海饥寒交迫晕倒在街头,却始终不愿放弃音乐的梦想。
高中音乐课件-聂耳与冼星海

冼星海的歌声温暖人心,深深地触动了无 数听众的情感。
聂耳与冼海是中国音乐界的传奇组合,共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2
代表作品
《东方红》是聂耳和冼星海合作创作的经典之作,代表了团结和奋斗的精神。
合作成果
音乐风格
聂耳和冼星海的合作作品融合了两位作曲家的 独特音乐风格,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影响力
聂耳的音乐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 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
冼星海
冼星海简介
冼星海是中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和作曲家,深 受人们喜爱。
代表作品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 誉为中国音乐的丰碑。
冼星海的音乐成就
1 音乐风格
2 影响力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和力量,展现 了中国音乐的深厚底蕴。
高中音乐课件-聂耳与冼 星海
这个课件将介绍中国音乐史上两位伟大的作曲家:聂耳与冼星海。
聂耳
聂耳简介
聂耳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的音乐承载了热血与激情。
代表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激发了整个国家的士气。
聂耳的音乐成就
音乐风格
聂耳的音乐风格充满民族情感,融合了西方和 中国的音乐元素。
影响力
他们的音乐作品感染了无数人,并且对后来的 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聂耳与冼星海的音乐贡献
聂耳与冼星海为中国音乐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音乐感动并激励了整个国家。
对后人的启示
聂耳与冼星海的音乐教导我们要热爱生活、奋发向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冼星海

冼星海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中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200多首群众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剧、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1部交响诗、1部大型管弦乐曲,以及许多室内性的器乐独奏、重奏和声乐独唱曲。
一般讲,在他创作生涯的初期,以创作室内性的器乐、声乐创作为主(如他的女高音、单簧管、与钢琴三重奏《风》等)。
而在他1935年回国以后的创作成熟时期,他写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其中包括为电影、话剧所写的配乐和插曲(如独唱曲《夜半歌声》、合唱曲《拉犁歌》、《茫茫的西伯利亚》等),为抗日歌咏活动开展所写的各种形式的群众歌曲(如著名的《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在太行山上》等),以及为进一步推进抗日民主根据地音乐活动而写的几部大型声乐套曲(如《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和其他大型声乐作品,如歌剧、歌舞活报等。
而在他的创作后期(即他居留在苏联的时期)他写下了一生中所有了各种类型的交响音乐(如他第一、第二交响曲,及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和以古诗词和现代诗词所创作的艺术歌曲。
所有上述作品,特别以他1936至1940年所写的声乐作品,其社会影响最大,历史影响也最长,是我国近代音乐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无论是交响音乐、大合唱、歌剧、群众歌曲、抒情独唱曲、以及儿童歌曲等等,都鲜明地贯穿着爱国、救亡、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的主题。
这些主题正是我国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生活和政治斗争中最迫切的问题,也是一切革命者所最关心的问题。
冼星海的创作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如下几点:一,他始终不渝地坚持了以聂耳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战斗传统,并且以自己的天才和毕生的努力进一步发展了这个传统。
他的创作绝大部分都取材于现实生活,选取与当时政治斗争密切联系的、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题材。
二,冼星海对音乐创作的认识,不是很肤浅地认为仅仅是一个题材问题,更不是单纯喊喊"政治口号"的问题,他要求自己坚定地站在革命的立场上,正确地认识现实,深刻地反映现实,以强烈的革命热情去反映人民的斗争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音乐天才冼星海的艺术成就概述

并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这时期冼星海音乐 星海无法回到延安,被迫羁留在外。长期劳 这些作品大多以民间音乐为基础,进行一定
方面的天赋开始崭露头角,由于擅长吹奏黑 累和供给匮乏使他的肺病加剧。但在此期间 的艺术加工而成。与那个时代通常反映劳动
管而拥有了“南国萧手”的美誉。1926 年,冼 仍抱病完成了 《民族解放交响乐》、《满江 人民痛苦生活的作品不同,冼星海创作的劳
档案·溯源·da ng'a ns uyua n
冼星海
入巴黎音乐学院,进入肖拉·康托鲁姆作曲 入到人民中间去,从思想上与人民相结合,
班学习,他也成为该班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学 使音乐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冼星海的重要
生。这期间冼星海发表了早期作品《d 小调 作品几乎都创作于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这
小提琴奏鸣曲》、《风》、《游子吟》 等。1935 时期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抗日战争,
年,冼星海回国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 抗日爱国也成为其创作的主旋律。而从题材
运动中,开始创作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担 来说,他所创作的歌曲可以大致分为几类。
任进步影片《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 (1)充满战斗力的歌曲,如《救国军歌》、《战
进行曲》等的音乐指导,1937 年为话剧《复 歌》、《到敌人后方去》、《青年进行曲》、《路是
量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具有鲜明民族风格 乐运动。从回国至 1938 年,冼星海创作了 《到敌人后方去》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歌曲。
的音乐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他 《救国军歌》、《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 (2)抒情类的歌曲,主要有《黄河之恋》、《在
于 1939 年所作的大型声乐作品 《黄河大合 《在太行山上》等许多歌曲。这年冬天,武汉 太行山上》、《做棉衣》、《夜半歌声》 等作品。
洗星海

1934年由聂耳、田汉、任光、安娥、吕 骥等正式成立了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他 们积极地介绍和宣传苏联革命音乐和马克思 主义的音乐观,呼吁造就真正能为劳动群众 所接受的大众化的“新兴音乐”。1933年 起,他们有意识地组织革命音乐工作者参加 当时的进步电影和戏剧等活动,为进步电影 和戏剧配乐作曲,如《渔光曲》、《桃李 劫》、《自由神》、《风云儿女》、《都市 风光》、《扬子江暴风雨》、《放下你的鞭 子》、《复活》等一批影片和戏剧的主题歌 和插曲为广大民众所传唱,风行全国。
左翼音乐家介绍
任光(1900-1941),浙江人,早年在法国学习钢琴 修理和作曲,回国后从事歌曲创作和电影、戏剧配乐等 工作。其代表作有《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王 老五》等。前期创作抒情婉约,后期创作雄壮坚毅。还 写有中国乐器合奏《彩云追月》(1935年)等。对抗 日歌曲在国内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曙(1909-1938),安徽人。1926年入上海艺术大 学音乐科,后入国立音专主修声乐。其代表作有《日落 西山》、《丈夫去当兵》、《打豺狼》、《洪波曲》等。 1938年在桂林死于日本飞机的轰炸中。 吕骥(1909- ),湖南湘潭人。曾在国立音专学习, 30年代是左翼音乐家的早期参加者和重要领导者。其 重要作品有:《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 《大丹河》等。 麦新(1914-1947)和张寒晖(1902-1946)等也是 这一作曲家群的骨干力量。
思考题
《毕业歌》中多处采用了休止符、丰富的 句式和短句,请问这对塑造音乐形象有什么 作用?
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气魄,造成急速 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塑造了 一种斩钉截铁的形象,虽有停顿,但其中有 《义勇军进行曲》 《前进歌》 《码头工人》 《新女性》组歌 《铁蹄下的歌女》 《塞外村女》 《卖报歌》 《只怕不抵抗》
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创作的探析

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创作的探析冼星海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音乐家、歌唱家和作曲家,他以其抒情、自由、坦率的演唱风格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抒情独唱歌曲的代表人物。
同时,冼星海的创作也为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文将对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的创作进行探析。
一、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30年代,冼星海已经成为了抒情独唱歌曲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演唱风格自由、坦率、情感丰富,并较早地将西方声乐技巧融入到中国歌曲中。
而在其音乐创作方面,他则是在前辈们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抒情独唱歌曲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二、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的创作特点冼星海的抒情独唱歌曲的创作有着鲜明的特点。
首先,他的音乐语言深受西方古典音乐的影响,尤其是意大利歌剧和德国艺术歌曲,同时也汲取了中西方音乐的共同之处,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形成了特有的旋律和节奏感。
其次,冼星海的歌曲具有情感真挚、表现力深厚的特点。
他的歌曲音乐和歌词环环相扣,富有感人肺腑的情感力量,能将情感直接传达给听众心中,使得人们深情地沉浸于其歌曲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去。
三、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的意义和价值冼星海所创作的抒情独唱歌曲不仅仅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作品,更是中华民族音乐传统与世界先进音乐元素的有机融合,标志着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在歌唱表演艺术方面,冼星海的表演方式深远影响了中国唱腔艺术,是无数年轻歌唱家学习的楷模。
在音乐创作方面,他将西方古典和民族音乐力求整合,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乐语言,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奠定了基础。
总之,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他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艺术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精神和艺术价值将与时俱进地永载史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冼星海音乐创作的主要成就。
答:冼星海(1905—1945)早年曾入北平艺术专门学校和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音乐。
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小提琴和理论作曲。
1935年回国,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歌咏运动中,并成为主要骨干之一。
同时他还积极创作抗战歌曲,写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1938年,他来到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在延安期间,他创作了多部大合唱,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就创作于这个时期。
1940年被派往苏联,生活不定仍坚持创作,写下了许多首古诗词歌曲和交响乐作品。
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死后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一生创作了数百首歌曲,多部大合唱,歌剧,交响乐、管弦乐曲、以及多首小提琴、钢琴等乐器、重奏作品。
他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多产的作曲家,而且在声乐创作中也是成功率较高的作曲家,他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广泛的体裁形式,具有号召性的旋律,鲜明而有力的节奏及简练的音乐结构来塑造各样的音乐形象,从而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群众性的进行曲《救国军歌》、《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
战斗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群众歌曲《在太行山上》,《做棉衣》;儿童歌曲《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以及电影、戏剧插曲《在茫茫的西伯利亚》、《热血》、《夜半歌声》等,以及《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合唱曲,《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满江红》等交响乐作品。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它创作于1939年,以诗人光未然所写的长诗《黄河呤》为歌词,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自始至终充满了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和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念。
该曲由《序曲》、《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套乐诗朗诵)、《黄水谣》、《河边对口词》、《黄河怨》、《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想吼吧!黄河》合唱九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串,各个乐章在内容、形象、主题、表演形式等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个套曲音乐的发展具有非常严密的内在统一性,它的音乐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民间对唱的音调和形式特点,又借鉴了西方近代多声部合唱技术,使音乐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有新时代特征,同时还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这种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对后来的中国大型合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黄河大合唱1.作曲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光荣历史,广阔的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巨人般的形象,向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警号2.整个旋律的发展建立在三个主题上:力量,崇高,苦难。
既象征着斗争和力量的主题《黄河船夫曲》,象征宽广崇高自由奔放的《黄水谣》,表现中国人民苦难的《怒吼吧!黄河》这个主题3全乐章相对独立,相互间在内容形式及表演上都形成对比,丰富多彩,同时又围绕共同的主题“黄河”,在音乐上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统一为一个主题4音乐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明快简练,这部具有交响性史诗性的大合唱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群众性的特点,并反应时代精神,对后世的大合唱及其他形式的音乐创作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