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华夏之祖教材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华夏之祖教材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华夏之祖教材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2)禅让制

禅让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首领推选制度。禅让主要涉及到尧、舜、禹三个历史人物,采取的方式是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进行推选,推选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也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只有被公众认同的推举人,才有可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要注意禅让制和世袭制的不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原因。

引导学生评价禅让制,分析禅让制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民主建设提供借鉴。

(3)禹建夏朝的标志性结果

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因而成为一种标志。禹由部落联盟的首领变成了国王,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原始社会”由“奴隶社会”所取代。

夏朝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2.难点

相关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背景资料的识读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流域、人文初祖、王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历史名词在本课出现很多。作为刚接触历史的初一学生来说,正确理解非常困难。如果单独拿出时间来讲述,又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可以把这些专用名词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作为背景资料用学案的形式下发给学生。

孙中山的祭文和毛泽东的《祭黄帝文》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资料,教师可以邀请语文教师参与,翻译成现代文印发给学生,解决学生的阅读障碍。

三、学法指导

1.范例导学法

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取“人文初祖”一目作为学习范例。教师详细分析知识点及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层次隶属关系,教会学生从纷纭复杂的历史信息中归纳总结重要的知识点,如掌握黄帝、炎帝的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然后让学生运用有关“人文初祖”的学习方法,围绕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有关尧、舜、禹等人物的学习。

2.情景模拟法

教师通过编写有关禅让制的课本剧,让学生理解禅让制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观看、编写、表演课本剧,进一步认识禅让制,加深对禅让制涉及的三个人、选人的标准与方式、影响及作用的认识。

3.歌谣学习法

本课基础知识比较少,但距离学生生活现实遥远。再加上初一学生比较喜欢顺口溜或歌谣,因此可以考虑用歌谣学习法。本节课可以尝试编成以下歌谣。

我文明,五千年,黄河长江部落现,

有炎黄,黄河传,那时部落常争战。

东蚩尤,涿鹿战,炎黄败尤把盟联,

互促进,共发展,华夏渐成族主干。

建宫室,造车船,挖井制衣基础奠,

妻嫘祖,教养蚕,黄帝嫘祖做贡献,

文字创,乐谱编,人文初祖美名传。

尊初祖,因贡献,炎黄子孙盼团圆。

黄帝后,尧舜禹,黄河首领最杰出,

尧爱民,更俭朴,房子简陋衣饭粗,

舜宽厚,禹同苦,三过家门而不入。

尧年老,共推举,品质高尚舜成主。

同办法,舜让禹,禅让制度入未路。

禹在位,生产足,生活提高助私欲,

建夏朝,国家出,文明时代刚起步。

4.归纳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以本节课突出的两个历史人物──黄帝和禹为核心,组织学习。将本课的相关知识点贯穿在这两个核心人物身上,以了解人物为主线索,从而轻松完成历史学习。

黄帝的主要事迹:①距今四五千年,是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②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成为以后华夏族的主干。③造宫室、作衣裳、教挖井、创舟车以及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禹的主要事迹:①治水有功,公而忘私,是“禅让制”制度下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成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5.编故事法

以一个或几个典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故事原型,小组合作,按照故事的基本构成要求,完成一至两个故事的创作。

主要素材如下:炎黄战蚩尤、黄帝的发明、大禹治水。要求:生动有趣,故事性强。

四、中考命题分析

从近两三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本节课的知识不是考查重点,分值多数在2-4分之间,题型多数是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有部分中考试题中出现材料分析题,但分值一般为2分。

命题重点多集中在人文初祖、禅让制、禹建夏朝或原始社会结束,有时也会考查黄帝的贡献、涿鹿之战等知识点。所有题目能力要求都不高,基本上处在“了解”这一认知层面,偶尔涉及几个主要历史人物的辨析之类的题目。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7年,扬州)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题目的信息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做此题的关键是要全面了解传说中黄帝的主要贡献,①、②、③、④均为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答案:D

2.(2007年,宜昌)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解析:此题的考查了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以孙中山先生的祭文创设了一个新的情景,从文中的“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不得难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

六、随堂检测

1.“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下列关于部落联盟的首领禅让的顺序,正确的是()

A.舜→禹→尧 B.禹→尧→舜

C.尧→禹→舜 D.尧→舜→禹

2.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

C.实行禅让制 D.文字的出现

3.“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上文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中山陵

B.黄帝陵

C.炎帝陵

D.秦始皇陵

4.在涿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A.约公元前3070年 B.约公元前2070年

C.约公元前1800年 D.约公元前1600年

6.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7.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8.炎帝和黄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主要生活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闽江流域

9.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水患,造福于民。这个历史人物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反映同一人物的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他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所说的历史人物是谁?

(2)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3)请简单介绍他的事迹。

11.猜谜语:山下有条虫,像龙不是龙。(打一传说中的历史人物)

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B 6.A 7.D 8.A 9.D

10.(1)禹。(2)①领导人民治理洪水。②具有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3)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取得成功;通过禅让的办法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11.蚩尤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许定虎 任何课程的设计都体现着一定的指导思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题目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题目,加深对祖国的酷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聪明,养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这一指导思想,首先阐明了初中历史课程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学会熟悉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惟习惯,为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构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建立远大理想。总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取得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其次揭露了为到达课程设计目的必须遵守的原则——必须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适应性的同一。我通过学习以后,有以下的心得和收获。 一、教学标准设计具有的新的教学观念 1.要建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有人说,乐学可以常使精神气力有余,有人创造的“乐学法”可进步学习效力N倍。乐学靠教师的“鼓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奇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进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特别应当特别重视历 2.要建立全面进步学生历史素养的理念。具体的说,学生的基本素养应当包括对祖国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法制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方面。历史教学的设计要在进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上下苦工夫。 3.要建立大历史观。历史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历史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科学、深入地理解“学史明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等古训的思想内涵。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4.要建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究题目的观念。历史学习的进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进程,这个进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进程。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终究将甚么也学不到。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当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末,教师要不要讲?怎样讲?固然要讲,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wps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请你计算一下,隋朝从建立到最后的灭亡,前后仅经历了:() A.36年B.37年C.28年D.29年 2.以下关于唐朝盛世繁荣时社会风貌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A.国人饮茶之风盛于唐朝,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B.妇女以穿着男装、幼年缠足、骑马出游为时尚。 C.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在中原受到追捧。 D.长安城里云集边疆各族和世界许多国家的留学生。 3.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丞相制 4.表示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是:() A.回纥 B.吐蕃 C.契丹 D.女真 5.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树立威信 6.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 ①出现了曲辕犁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创建了四十多处水利工程④出现了翻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有“千佛洞”之称的艺术宝库是:() A.敦煌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云冈石窟 D.大同石窟 8.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设计的: A.李春 B.鲁班 C.李冰 D.鉴真 9.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刘守仁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他可以办到的事有:() ①清晨,去大慈恩寺观看佛事活动。 ②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 ③傍晚,西出金光门,遥观夕阳下的大明宫。 ④上午,去东市选购朝鲜人参。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10.“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这里的“颜公”指的是:() A.欧阳询B.柳公权C.颜真卿 D.赵孟頫 11.“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12.下列哪一项的搭配是错误的?() A.女真—阿骨打—金 B.契丹—阿保机—北宋 C.党项—元昊—西夏 D.蒙古—忽必烈—元 13.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北宋中期,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A.银子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一:初一历史上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21_2021上学期 郭春荣 2021.9 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4、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 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王素枝 2021.9 篇二: 2021---202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21---202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蔡口集初中黄天鑫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课,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初一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指导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指导思想

推荐2019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精品习题:第3课华夏之祖

第3课华夏之祖 知识梳理 一炎黄战蚩尤: 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2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所以,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自称是“炎黄子孙”。) 二黄帝——“人文初祖” 1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的原因: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所以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2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禅让”传说 (1)“禅让”方式: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继承人。 (2)“禅让”顺序:尧→舜→禹。 (3)尧舜禹受人爱戴的原因: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巩固,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2原始社会的终结: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课堂预习 知识点一炎黄战蚩尤 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鹿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知识点二黄帝——“人文初祖” 2.后人认为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其妻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其部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为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卓越的贡献,因此尊称黄帝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3.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 4.传说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首领还有尧、舜、禹,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5.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互动课堂 知识点一炎黄战蚩尤 1.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生活在( A ) 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2.我们经常自称“华夏儿女”,是华夏族的后人,华夏族是哪个民族的前身(C ) A.壮族 B.回族 C.汉族 D.满族 知识点二黄帝——“人文初祖” 3.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B )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尧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C ) A.嫘祖 B.盘古 C.黄帝 D.女娲 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2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the ancestor of Chin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2篇 前言: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 2、篇章2:华夏之祖教学设计 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尧舜禹的 “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后人把黄帝尊称‘人文初 祖’?”“传说与神话包含哪些历史信息?”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课本图片、从具体材料分析入手,推导结论的能力。 通过对炎黄等远祖的事迹,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 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 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2、难点:正确理解尧、舜、禹“禅让制”的含义。 禅让是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实质是原始 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选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教学过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 华夏之祖 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华夏之祖(说课稿) 桑植县澧源中学陈照平 一、教材分析 《华夏之祖》这一课讲到了原始社会的终结,奴隶社会的开始,为第二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学情分析 本教学设计面向的是平均水平较高的重点中学学生。这类学生都基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有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熟悉“三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有完善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课,自觉完成定向自学,有着良好的小组讨论和学生交流的经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合作学习,归纳共同点,寻找历史线索,提高抽象归纳能力,逐步学会从历史表象看实质。[过程与方法] (1)学生定向自学,共同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 (2)通过互相讨论、全班交流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3)总结归纳,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4)巩固提升,对过学生阅读课文,课堂练习,进一步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同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使主题得到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炎黄子孙”的源头和由来,加深民族认同和自豪感。(2)通过比较思考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提高分辨是非、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2、难点:正确理解尧、舜、禹“禅让制”的含义。 禅让是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选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及时指导,提纲挈领并适时总结归纳。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 (出示图片以及相关网页)2007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和他的夫人在河南参加了一个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而与他同时参加的,共有4万人之多。而近来又有一份报纸用了很大的篇幅,探讨寻根祭祖活动盛行,甚至上升到国家级别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祭拜黄帝陵那么受重视?我们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根又在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二周《华夏之祖》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系列 与其用眼泪悔恨昨天,不如用汗水耕耘今天。 第7页 第8页 静海实验中学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主备:王玉齐 审核:七年级备课组 课题:3.华夏之祖 课型:授新 授课时间:2014---2015(一) 第二周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故事,认识涿鹿之战的意义。 2.理解黄帝是“人文始祖”的含义。 3.知道禅让制。 4.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并初步了解对事实判断的方法和认识其重要性。 【学习重点】 1.黄帝和中华民族形成及与中华文明产生的关系。 2.禅让制的实质。 【学法提示】 1.查找历史名人事迹,讲述名人故事。 2.认真阅读课内文字和图片,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仔细阅读全文,快速搜索以下历史信息,并做好读书标记) 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 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2.从课本中划出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 ,时间 ,结果 。 3.黄帝建造宫室, ,还教人们挖井,发明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 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 发明了文字, 编出了乐谱。后人尊称黄帝为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 4.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接触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 、 。 5.从课本中划出什么叫“禅让制”。 6.约公元前 年,禹建立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 国家的国王。原始社会到此结束, 开始了。 二、问题解决 1.讲述涿鹿之战的历史故事,讨论这一次战役的意义。 2.小组讨论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3. 课本中介绍了一些神话,你认为那些是可信的,为什么? 4.谈一谈尧舜禹时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三、延伸悟史 历史史实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她们也应该建在真实基础上。通过本课中关于“神话”材料的运用我们知道史实也是需要有依据,有证据支持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论从史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通过本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四、训练反馈 练习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纲要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 授课时间:22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目标: 1、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知道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及其概况,认识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2)知道“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能对唐太宗的历史作用作出初步评价。 (3)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能理解其主要影响。 (4)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5)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基本史实。 (6)通过学习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理解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7)以赵州桥的建造和雕版印刷、火药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知道唐诗的繁盛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2、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建立及其先后并立的情况。

会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藉此理解宋元时期民族融汇的进一步发展。 (2)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有关史实,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初步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3)初步了解宋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 (4)以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为例,体会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5)知道《资治通鉴》这一重要史学成就。 (6)知道宋词、元曲的繁荣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与发展: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初步认识强化专制统治造成的影响。 (2)知道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主要史实,从中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知道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与巩固。 (4)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客观评价郑和的功绩。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能初步分析其历史影响。(6)以北京故宫、长城为例,初步理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帝国特点在建筑艺术中的反映。 (7)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认识这一时期在科学技术发

七年级历史华夏之祖.doc

七年级历史华夏之祖 . 第三课:华夏之祖学习目标:1、了解华夏族形成的过程。 2、理解并熟练掌握好:炎帝、黄帝的有关基础知识,尧舜禹的禅让,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知识。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祖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和他们征服自然的精神,说明华夏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上进的民族,,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炎帝、黄帝、尧舜禹和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难点:华夏族形成、禅让。学习过程:一、提问、导入新课、认识学习目标、学前指导:略。二、自己先学:首先在理解和领会的基础上通读全文一遍。(2-3分钟)本课知识框架: 1、炎黄战蚩尤 2、炎帝和黄帝 3、尧舜禹的禅让 4、夏朝三、在理解的基础上,看哪些同学能快速找出!最后要明白、记熟:(10分钟先自己找,找不准的小组讨论。)(一)炎黄战蚩尤1黄帝和炎帝都是流域的部落首领,生活在距今年。2涿鹿之战:时间,地点,结 果。3哪件事之后华夏族形 成?。形成华夏族的主要人物是 谁?。(二)炎帝和黄帝4炎帝的主要贡献是:1、发明了,2、教会了人们进 行。5黄帝的主要贡献是:建造,

制作,还教人们,发明,为后世的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发 明,他的属下发明了文字, 编出了乐谱。6人文初祖、华夏始祖指的是谁?我们自豪地称自己为。 2019-10-09 . 第三课:华夏之祖学习目标:1、了解华夏族形成的过程。 2、理解并熟练掌握好:炎帝、黄帝的有关基础知识,尧舜禹的禅让,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知识。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祖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和他们征服自然的精神,说明华夏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上进的民族,,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炎帝、黄帝、尧舜禹和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难点:华夏族形成、禅让。学习过程:一、提问、导入新课、认识学习目标、学前指导:略。二、自己先学:首先在理解和领会的基础上通读全文一遍。(2-3分钟)本课知识框架: 1、炎黄战蚩尤 2、炎帝和黄帝 3、尧舜禹的禅让 4、夏朝三、在理解的基础上,看哪些同学能快速找出!最后要明白、记熟:(10分钟先自己找,找不准的小组讨论。)(一)炎黄战蚩尤1黄帝和炎帝都是流域的部落首领,生活在距今年。2涿鹿之战:时间,地点,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华夏之祖教材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2)禅让制 禅让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首领推选制度。禅让主要涉及到尧、舜、禹三个历史人物,采取的方式是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进行推选,推选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也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只有被公众认同的推举人,才有可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要注意禅让制和世袭制的不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原因。 引导学生评价禅让制,分析禅让制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民主建设提供借鉴。 (3)禹建夏朝的标志性结果 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因而成为一种标志。禹由部落联盟的首领变成了国王,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原始社会”由“奴隶社会”所取代。 夏朝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2.难点 相关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背景资料的识读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流域、人文初祖、王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历史名词在本课出现很多。作为刚接触历史的初一学生来说,正确理解非常困难。如果单独拿出时间来讲述,又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可以把这些专用名词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作为背景资料用学案的形式下发给学生。 孙中山的祭文和毛泽东的《祭黄帝文》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资料,教师可以邀请语文教师参与,翻译成现代文印发给学生,解决学生的阅读障碍。 三、学法指导 1.范例导学法 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取“人文初祖”一目作为学习范例。教师详细分析知识点及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层次隶属关系,教会学生从纷纭复杂的历史信息中归纳总结重要的知识点,如掌握黄帝、炎帝的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然后让学生运用有关“人文初祖”的学习方法,围绕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有关尧、舜、禹等人物的学习。 2.情景模拟法 教师通过编写有关禅让制的课本剧,让学生理解禅让制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观看、编写、表演课本剧,进一步认识禅让制,加深对禅让制涉及的三个人、选人的标准与方式、影响及作用的认识。 3.歌谣学习法 本课基础知识比较少,但距离学生生活现实遥远。再加上初一学生比较喜欢顺口溜或歌谣,因此可以考虑用歌谣学习法。本节课可以尝试编成以下歌谣。 我文明,五千年,黄河长江部落现,

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历史(下)

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历史(下) 单元目标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 A、北周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的是()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4、隋唐时期创立先拔官吏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科举制 C、策问制 D、推举制 5、体现唐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 B、民族政策 C、物质生活 D、精神生活 6、唐朝时期被拥戴为西北少数民族的共同君主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中宗 7、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基础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金城公主入藏 C、唐蕃会盟 D、拉萨大昭寺 8、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A、司马迁 B、玄奘 C、鉴真 D、晁衡 9、在点苍山与唐朝政府会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突厥首领 B、南诏首领 C、吐蕃首领 D、回纥首领 10、下列生产工具是唐朝时期创造的() A、耧车 B、曲辕犁 C、水排 D、翻车 11、唐朝时期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A、杭州 B、苏州 C、南京 D、长安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A、《春秋》 B、《左传》 C、《汉书》 D、《金刚经》 1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是由于具备了哪些条件() 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发达③实行开放的政策④交通发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坐落在() A、浙江省 B、河北省 C、河南省 D、山西省 15、我国的四大发明在唐朝时出现的是()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作者是() A、唐玄宗 B、杜牧 C、杜甫 D、唐太宗 17、以下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程纲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九年义务教育历史必修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课时:25课学时 授课教师:王霞 授课学校:郑州外国语中学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第一部分:课程总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叙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四个重要时期;知道并掌握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2.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中国历史(史前——南北朝时期)的学习,能够初步识读历史图表,养成左图右书的历史学习方法;通过对课本补充材料的研读,初步理解并学会论从史出,理解历史学习的严谨性和实证性;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起,能够阅读普及型的历史读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 1.概述 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备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东汉的版图大致

七年级历史下课程纲要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 授课时间:6课时 授课教师:吕银萍、刘继红、李红军 授课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课程目标: 2、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建立及其先后并立的情况。会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藉此理解宋元时期民族融汇的进一步发展。 (2)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有关史实,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初步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初步了解宋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 (4)以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为例,体会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5)知道《资治通鉴》这一重要史学成就。 (6)知道宋词、元曲的繁荣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课程内容: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讲述:960——1368年(400年历史)。包含三个阶段的历史:1.宋与辽和西夏并立。2.南宋与金对峙。3.元朝大一统局面。这一时期历史主要特点是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影视作品、歌曲、网络资源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二)学习方式让学生收集照片、票证和物件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三)课时安排 每一节课为一课时, (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通过拟订访谈提纲、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整理记录、收集资料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精神和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 课程评价: (一)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评价 (1)教师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 (2)学生对一阶段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是自我评语或简要的自评报告。 (3)学习小组对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开展互评,形成简要的评价报告。 (4)在各项学习活动中临时组成的协作小组,在合作基础上展开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华夏之祖教材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2)禅让制 禅让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首领推选制度。禅让主要涉及到尧、舜、禹三个历史人物,采取的方式是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进行推选,推选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也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只有被公众认同的推举人,才有可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要注意禅让制和世袭制的不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原因。 引导学生评价禅让制,分析禅让制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民主建设提供借鉴。 (3)禹建夏朝的标志性结果 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因而成为一种标志。禹由部落联盟的首领变成了国王,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原始社会”由“奴隶社会”所取代。 夏朝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2.难点 相关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背景资料的识读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流域、人文初祖、王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历史名词在本课出现很多。作为刚接触历史的初一学生来说,正确理解非常困难。如果单独拿出时间来讲述,又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可以把这些专用名词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作为背景资料用学案的形式下发给学生。 孙中山的祭文和毛泽东的《祭黄帝文》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资料,教师可以邀请语文教师参与,翻译成现代文印发给学生,解决学生的阅读障碍。 三、学法指导 1.范例导学法 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取“人文初祖”一目作为学习范例。教师详细分析知识点及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层次隶属关系,教会学生从纷纭复杂的历史信息中归纳总结重要的知识点,如掌握黄帝、炎帝的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然后让学生运用有关“人文初祖”的学习方法,围绕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有关尧、舜、禹等人物的学习。 2.情景模拟法 教师通过编写有关禅让制的课本剧,让学生理解禅让制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观看、编写、表演课本剧,进一步认识禅让制,加深对禅让制涉及的三个人、选人的标准与方式、影响及作用的认识。 3.歌谣学习法 本课基础知识比较少,但距离学生生活现实遥远。再加上初一学生比较喜欢顺口溜或歌谣,因此可以考虑用歌谣学习法。本节课可以尝试编成以下歌谣。 我文明,五千年,黄河长江部落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11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共25道题。请将每题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它的对外交往不包括() A.亚洲国家 B.非洲国家 C.欧洲国家 D.美洲国家 3、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4、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5.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金 C.辽 D.元 6.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 ①出现了曲辕犁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③创建了四十多处水利工程④出现了翻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8、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 9、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10、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交子 B瓦子 C关子 D 会子 11.“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12.“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13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七年级历史课程纲要

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程纲要 君召初中政史地组 2014年8月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登封市君召乡初级中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人教版教科书 设计教师:白金福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课时:30课时左右 【课程总目标】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道德课堂”要求,全面推进新课改理念,.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课堂中贯彻民主平等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3、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了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基本了解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其具体内容 1、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华夏之祖 2、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3、第三单元: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4、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课程实施】

初中历史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茂租镇附中杨顺国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新课标》和《新课标解读》,通过学习让我受益非浅。下面就谈谈我对初中七年级历史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一、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原来的材料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内容多、程度深、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而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围绕三个维度尤其把情感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以学生发展为主”。我们从教材的使用情况认识到,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确实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论作为整套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经过比较,我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1.课文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 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导语(传说、故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阅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动脑筋(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活动与探究、课后自由阅读卡(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几个学习栏目。这样的课文设计和编排,使新的历史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本。 2.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这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中特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 第三课华夏之祖 测试题

1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 第三课 华夏之祖课 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注意:将选择题答案填入题后的答题栏内,否则不得分) 1.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①建房 ②造船 ③制衣 ④造车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 右图是宜昌市西陵山的螺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蚕母娘娘”的螺祖。相传,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 A .尧 B .舜 C .炎帝 D .黄帝 3. 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 说。图1反映的是 A. 大禹治水 B. 精卫填海 C. 后羿射日 D. 夸父逐日 4.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 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4.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物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 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 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 5. 今年立春以来,长沙地区阴雨不断,省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哪一人物最早治理过黄河 A. 禹 B. 李冰 C. 王景 D. 郦道元 6.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7. 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A .尧 B .炎帝 C .舜 D .黄帝 8.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9. 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第一站就拜谒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10. 2010年4月5日,主题为“从文明的展开到文明的展台” 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图 1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

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二、课程基本理念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