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1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2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水是有力量的3水空气食物合称为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三大要素。
4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因为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其中还有一部分未被杀死的微生物;再加上管道输送途中还会混入新的微生物;因此不能直接饮用;需要煮沸以后才能饮用。
5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基本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水的分布极其广泛。
6、1000克的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水900克。
1000克重的一条鱼体内含水800克。
体重100千克的成年人含水70千克。
7水果榨完后;果汁和果渣哪样多?说明了什么?答:水果榨完后会看到果汁多;说明了说过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8水能调节气候。
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时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能缓慢的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9水和生命有什么关系?答:水和生命有直接的关系又有间接的关系。
直接的关系:人要喝水动物要喝水植物生长需要水。
间接的关系:人需要植物;植物需要水。
人需要动物;动物需要植物;植物需要水。
10流水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答:流水可以推动水车;很久以前可以帮助我们磨面、纺织、炼铁等。
流水可以发电;供我们生活、生产。
流水可以造成洪水;淹没农田房屋冲翻船只等;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
浮与沉1钓鱼时鱼钩臣在水里;浮子(鱼漂)会浮在水面上。
2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3当物体重量不变时;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4物体的沉浮和他的大小轻重有关。
5为什么在水中能把一个人(重的物体)托起来;在岸上却托不起来?答:在水中的人或者重物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所以用很小的力就能托起来;在岸上人或者重物不会受到水的浮力;所以很难托起来。
6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的浮力?答:船游泳圈;救生衣;淘米、煮饺子、木筏、浮桥、橡皮艇、潜水艇等都用到了水的浮力。
7有两个塑料球一个浮在水面上;另一个沉在水底;请你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答: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球是空心的;沉在水底的塑料球里面可能装满了沙子。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课复习题(打印版)

第2课认识自己1、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等四大部分组成。
2、在人的一生中,(指纹)(胎记)(有无耳垂)(有无酒窝)等特征是不会变的;(发型)(指甲长短)(戴眼镜)(梳小辨)等特征是可以改变的。
3、我们找自己的特征时可以用很多方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用(眼睛)看,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称)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
4、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具有(原来)的纹理。
因此可以利用指纹来(侦破)案件。
5、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
计算机中的(指纹登录)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6、我们每个人都(不相同),没有两个长的(完全一样)的人。
7、量身高用(尺子),量体重用(称),测心率用(秒表),测腰围用(卷尺),如果没有(卷尺),可以用(直尺和绳子)。
第2课认识自己1、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等四大部分组成。
2、在人的一生中,(指纹)(胎记)(有无耳垂)(有无酒窝)等特征是不会变的;(发型)(指甲长短)(戴眼镜)(梳小辨)等特征是可以改变的。
3、我们找自己的特征时可以用很多方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用(眼睛)看,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称)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
4、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具有(原来)的纹理。
因此可以利用指纹来(侦破)案件。
5、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
计算机中的(指纹登录)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6、我们每个人都(不相同),没有两个长的(完全一样)的人。
7、量身高用(尺子),量体重用(称),测心率用(秒表),测腰围用(卷尺),如果没有(卷尺),可以用(直尺和绳子)。
三年级上册冀教版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冀教版科学复习资料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一) 一、填空1、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2、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组成的。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又包括上臂、前臂、手,下肢包括大腿、小腿、足,躯干包括胸部和腹部。
3、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该变,皮肤损伤后,新的指纹仍具有原来的纹理。
4、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 (物体 )的距离,直到看清为止。
5、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蚯蚓的身体是(棕红色)的,身体中间有一个大环,头在靠近大环的一端。
78、(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
9、在寻找动物和植物时,不了解的动植物不要直接用手摸。
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10、凤仙花是红色的,叶子是长条形的。
果实像小辣椒,还长着毛 1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13、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砂,颗粒较小的是粘土。
14、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
15、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腐殖质,也是土壤的一种成分。
16、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
1 7、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是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
18、保护土壤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多植树造林。
19、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答356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7.1%,每年有50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泊。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6.5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平均为16亿吨。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6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入三峡的泥沙平均就有5亿多吨。
20、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21、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
(精简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精简版)一亲历科学1.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2、风雨雷电的形成、秋天里树叶的飘落、人不会掉下来,都说明了(科学)的存在。
3、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4、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5、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6、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分科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二认识自己1、.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2、躯干又分为(胸)和(腹);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3、上肢包括(上臂)、(前臂)和(手);下肢包括(大腿)(小腿)和(足)。
4、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5、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具有原来的(纹理)。
因此,可以利用指纹来(侦破案件)。
6、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7、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
8、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1、上学路上,(鸟儿欢唱);林荫道旁,(柳枝)轻扬。
校园内处,(花儿)开放,欢歌笑语,格外嘹亮。
2、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
3. 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4、各种树木的树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皮(粗糙),有的树皮(光滑)。
5、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6、(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7.(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耳朵)听,是运用感觉器观的正确方法。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aaa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题(一)一单元亲历科学《1亲历科学》1、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p2)2、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打雷),因为(光比声传播速度快)。
3、秋天里树叶会漂落,因为(植物为了躲避寒冷和聚集营养)。
4.坐“过山车”时报答什么不会掉下来?(P2)答:“过山车”开动时具有很大的惯性,人受惯性的鞭策,再加上保险扣的感化,所以掉不下来。
5.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P3)6.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P4)《2认识本身》1、记下现在的本身,最好用(轮廓图)。
量身高用(尺子),量体重用(称),量腰围用(卷尺),没有卷尺用(直尺和绳子)。
P52、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组成的。
(P5)四肢包孕上肢和下肢,(上肢又包孕上臂、前臂、手,下肢包孕大腿、小腿、足,)躯干包孕胸部和腹部。
3、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P74、在人的一生中,会改变的特征有(指甲长短)(是否戴眼镜)(胖瘦)、(梳小辨)等,不会改变的特征有(指纹)(胎记)(单双眼皮)(有无耳垂)(酒窝)、(“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特征。
(P7)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皮肤损伤后,新的指纹仍具有本来的(纹理)。
(P8)5、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范畴,计算机中的(指纹登录)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P8二单元动物和植物《3寻找动物和植物》1、、在寻找动物和植物时,不了解的动植物不要(直接用手摸)。
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2、简答题、我们周围有哪些动物和植物?(P10)答:动物:猪、狗、牛、羊、马、蚂蚁、蜗牛、蝴蝶、蜜蜂、猫等。
植物:树类、花类、草类等。
3、去什么地方找动物和植物?答:田野、树林、花园、操场等。
21、植物的保留环境各不相同,哪些植物生活在陆地上,哪些植物生活在水中?(两个例子)答:陆地植物——柳树、杨树、(小麦、玉米、大豆)。
冀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复习背诵资料

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应知应会1、测量长度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使用前应该仔细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的位置,读出其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测量身高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
测量腰围用卷尺很方便,测量大树的周长用皮尺。
4.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运近,一拃的长度大的14厘米。
5.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6.分别用”步”和“皮尺”测量教室的长度,用皮尺测量更准确。
7.生活中的刻度尺有直尺、皮尺、卷尺,折尺等。
8.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9.直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要将直尺的零刻度线与测量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2、测量体积1.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高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2.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粗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3.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4.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上标有刻度和单位,测量前要观察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
5.测量水的体积时,要将杯中的水沿筒壁缓缓倒入筒中,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6.固体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1毫升=1立方厘米。
7.测量体积时,量筒的量小刻度值越小测量得越准确。
8.测量胡萝卜的体积: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将胡萝卜直接放入量筒,观察液面的变化,用胡萝卜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得出胡萝卜的体积。
(如果胡萝ト体积太大。
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可以将胡萝ト切成小块后再放入量筒测量。
)9.测量小木块的体积时,小木块浮在水面,可以用细长针将木块压入水中。
10.自制量杯:量取20mL水倒入杯中,并标记刻度→再量取20mL水倒入杯中,并标记刻度→做好量杯。
2023年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一亲历科学1.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旳, 但它并不(神秘)。
2.当你对周围旳事物产生了(好奇), 并思索(为何)旳时候, (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有关电视你想懂得什么?答: 电视机为何会有图像,并且图像还会动?电视机开旳时间长了为何会发热?为何看电视会伤眼睛?4.向两张纸中间吹气, 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 这种现象与(空气旳流动)有关。
5、闪电和打雷时同步发生旳, 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 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 再慢慢放开手, 会发现(乒乓球不落下来, 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二认识自己1.记下目前旳我旳措施是什么?分别用什么来帮忙?答: 勾画轮廓, 是眼睛和手来帮忙。
量身高和测体重, 是尺子和称来帮忙。
2.我们旳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3.世界上(没有)完全同样旳人。
4.在每个人旳毕生中, 有些特性是(会变化)旳。
如: (身高、体重、发型等);有些特性是(不会变化)旳。
如: (指纹、胎记、血型等)。
5.要懂得自己旳特性有诸多措施, 例如, 要懂得有无双眼皮, 可以运用(镜子)看;要懂得有几根肋骨, 可以用(手)摸;要懂得身高, 可以运用(尺子)量;要懂得心脏在哪里, 可以运用(听筒)听。
6、每个人旳(指纹)都不相似, 并且终身(不会变化)。
皮肤损伤后, 新生旳皮肤仍然具有(本来)旳(纹理)。
近年来, 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 计算机中旳(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运用了这一技术。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1.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 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
我们周围旳动物有蚂蚁、蝴蝶、小猫、小狗、小羊等, 植物有小草、杨树、柳树、月季花等。
2.我们在观测动植物时, 不理解旳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 不要去(危险)旳地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各单元习题大全(含答案)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各单元习题⼤全(含答案)第⼀单元知识点⼀、填空。
1. 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了( 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向两张纸中间吹⽓,你会看到纸⽚(会向中间靠拢),这种现象与(空⽓的流动)有关。
4、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这是因为(光⽐声传播速度快)。
5、⽤⼿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颈⼝向下吹⽓,再慢慢放开⼿,会发现(乒乓球不落下来,却在漏⽃颈⼝上下跳动)。
这种现象与(空⽓的流动)有关。
6、.我们的⾝体分为(头)、(颈)、(躯⼲)和(四肢);躯⼲⼜分为(胸)和(腹);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上肢包括(上臂)、(前臂)和(⼿);下肢包括(⼤腿)、(⼩腿)和(⾜)。
7、世界上(没有)完全⼀样的两个⼈,每个⼈都有⾃⼰的(特征)。
8、在每个⼈的⼀⽣中,有些特征是(会改变)的。
如:(⾝⾼)、(体重)、(指甲长短)等;有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
如:(胎记)、(指纹)、(平⾆卷⾆)。
9、要知道⾃⼰的特征有很多办法,⽐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可以利⽤(镜⼦)看;要知道有⼏根肋⾻,可以⽤(⼿)摸;要知道⾝⾼,可以利⽤(尺⼦)量;要知道⼼脏在哪⾥,可以利⽤(听筒)听。
10、每个⼈的(指纹)都不相同,⽽且终⽣(不会改变)。
⽪肤损伤后,新⽣的⽪肤仍然具有(原来)的(纹理)。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登录系统)和(银⾏储蓄系统)就利⽤了这⼀技术。
11、留指纹时⼀般留(右)⼿(⾷)指的指纹。
⼆、简答题。
1、秋天黄树叶为什么会飘落?植物为了躲避寒冷和聚集营养,到了秋天就会落叶。
2、关于电视,你想知道什么?电视为什么会有图像、电视为什么会有颜⾊、电视为什么能发出声⾳。
3、⼤⾃然中的哪些现象可以⽤科学来解释?(请说出五种)为什么会打雷、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鱼为什么⽣活在⽔⾥、⼩鸟为什么能飞上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一亲历科学1.也许你认为科学史(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关于电视你想知道什么?答:电视机为什么会有图像,而且图像还会动?电视机开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发热?为什么看电视会伤眼睛?4.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这种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
5.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会发现(乒乓球不落下来,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二认识自己1.记下现在的我的办法是什么?分别用什么来帮忙?答:勾画轮廓,是眼睛和手来帮忙。
量身高和测体重,是尺子和称来帮忙。
2.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3.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4.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些特征是(会改变)的,如:(身高、体重、发型等);有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如:(指纹、胎记、血型等)。
5.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
6.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具有(原来)的(纹理)。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是利用了这一技术。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1.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
我们周围的动物有蚂蚁、蝴蝶、小猫、小狗、小羊等,植物有小草、杨树、柳树、月季花等。
2.我们在观察动植物时,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3.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4.(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5.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耳朵听。
眼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耳能听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鼻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散发出的(气味),舌使我们尝出物体或者物质的(味道)。
四蚯蚓1.通过实验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2.蚯蚓的身体是(棕红色),有的地方较浅,身体是(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在离大环较(近)的一端,身上长有短而坚硬的(刚毛)。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及时记录。
4.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同时,在观察中我们要积极(思考),多问问(为什么)。
5.科学家使用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几十万)倍。
6.怎样使用放大镜?答: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五凤仙花1.我们身边的花和草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种子植物都是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组成。
但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
3.凤仙花的花是(红色)的,叶子是(长条形)的,种子是(黑)的,不太圆,果实像一个(小辣椒),还长着(毛)。
4.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环境更(清新)、更(美丽),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们。
5.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树木?答:(1)按时浇水;(2)不在树上刻、画;(3)不摘花;(4)做爱护花草树木的标牌。
六观察土壤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2.通过对比发现:(1)湿润的土壤:颜色:深手感:松软、潮湿气味:浓(2)晒干以后的土壤:颜色:浅手感:干燥气味:淡3.湿润的土壤晾晒后,会发现土壤的颜色变浅了,变干了,说明土壤里的水分蒸发了,从而证明土壤里含有水分。
4.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砂),颗粒较小的是(粘土)。
5.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的。
6.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腐殖质)也是土壤的一部分。
7.肥沃土壤的特点是(腐殖质)较多。
8.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的作用有(增加土壤肥力),对植物的作用(使植物茁壮成长)。
9.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影响?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对不能腐烂的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答:会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的生长;要进行分类处理,能回收的要回收再利用。
10.从农田和河边取一些土壤,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睡,用小棒搅拌后放置在桌子上,沉淀6个小时,观察杯中的沉淀情况。
我的发现:杯中的“土”出现分层,上面的颗粒小,下面的颗粒大,还有东西浮在水面上。
现象说明:这两个地方的土壤中含有砂、粘土、腐殖质。
七土壤的保护1.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
2.课本第26页图,分别向草坪和没有草坪的盒子里浇水,每个盒子里的土壤有什么变化?盒中的草对土有什么作用?答:种有草的盒里的土壤剩下的比不种草的盒里多。
盒中的草对土有保护作用。
3.水和土同时流失的现象叫做(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黄河水变黄的根本原因。
4.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
5.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7.1%。
每年有(50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泊。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6.5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平均为(16亿吨)。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6万)平方千米,每年进入三峡的泥沙就有(5亿多吨)。
6.水土流失可使河床(升高),湖泊(变浅),土壤肥力(衰减),旱涝频繁,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7.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暴雨或洪水能将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8.草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可是草原现在正在慢慢退化,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答:由于过度垦殖和村民的过度放牧造成的。
9.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答:(1)因为黄土高原地面坡度较大,植被少,夏季多暴雨,流水对黄土高原腐蚀强烈,雨水把黄土冲下山坡,最后流入黄河的泥沙多了,黄河水就变黄了。
(2)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国家要治理黄河。
八水与生命1.(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2.(水)(空气)(食物)合称为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三大要素。
3.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固定形状)(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
4.1000克重的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水约(900 )克。
5.1000克重的一条鱼体内,含水约(800 )克。
6.体重100千克的成年人体内,含水约(70 )千克。
7.水果榨完汁以后是果汁多还是果肉多?说明了什么?答:果汁比较多;说明了水果的水分多,也说明水果之所以叫水果的原因。
8.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答:如果没有水,世界上将不会有生命,如没有动物、植物和人等;也不会有云、雨、雪、霜、露、雾等自然现象;没有江、河、湖、海等,世界将死气沉沉。
一片荒凉。
九浮与沉1.在水中的物体有的(沉),有的(浮),但是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2.把纸币、电池、钥匙、泡沫、钉子、乒乓球、棉花、实心铁球放进水中,能浮起来的物体有(泡沫、乒乓球),立即沉下去的物体有(电池、钥匙、钉子、实心铁球),先浮后沉的物体有(纸币、棉花)。
3.让瓶子沉下去的方法:灌水、装石子、捆上重物、打碎、不盖盖、重物压、在瓶子上钻孔等。
4.让橡皮泥浮上来的方法:捏成船型或者碗型、放在浮的物体上、裹住能浮的物体、捏成空心球等。
5.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液体的比重,还可借助别的物体。
6.我们生活中利用水的浮力的例子:淘米、选种、煮饺子、救生衣、游泳圈、船、水上运输等。
十流动的水1.自然界中的水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流动)的。
流动的水是有(力量的)。
2.流水可以帮助我们(磨面)(发电)(浇地)(行船),也能给我们带来(冲翻船只,冲毁大坝、村庄,造成洪灾)等的危害。
3.(水量大)(水位高)(水冲在轮叶上)可以使小水轮转得快。
(水量小)(水位低)(水冲在轮轴上)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慢。
4.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流动)的水。
十一节约用水1.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 )份,海水大约占(97 )份,在不足三份的淡水中,冰有占到了(2 )份,可供利用的淡水还不到(1 )份。
2.淡水的缺乏越来越严重地限制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我国300多个大城市中有(188 )个供水紧张,(40 )多个严重缺水。
3.虽然我国淡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每人平均占有的淡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之二十五),全国大多数地区都面临着(淡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极低,(污染)和(浪费)十分严重。
4.如果把人类需要的淡水平均分成100份,大约(70 )到(80 )份的淡水用于(灌溉),不到(20份)用于(工业),(6份)用于家庭。
5.每年的(3 )月(22 )日是世界水日,呼吁人们要保护水资源。
6.生活中浪费水的行为:①大量使用清洁剂。
②用水解冻冷冻食物。
③家里的水龙头或者水箱漏水。
7.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①刷牙、洗脸抹香皂时随手关上水龙头。
②洗澡抹香皂、搓澡时随手关上水龙头。
③淘米或洗菜用过的水用在别的地方。
8.合理利用淡水的建议:(1)更新老化的用水设施,减少跑、冒、滴、漏水的现象;(2)合理安排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做到一水多用。
如洗菜水、淘米水的再利用等;(3)分系统供水;(4)采用节水性设备。
9.如果你所在的社区请你写一些节约用水的广告与,你能写出几句吗?答: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
节约用水,尊重生命。
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浪费水等于浪费生命。
水,生命的源泉。
十二认识空气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气)体。
3.找空气的方法有:用塑料袋装空气,直接觉察空气、将粉笔或土块放进水中观察粉笔或土块中冒出的空气、用扇子扇风感觉空气的流动等。
地球表面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确实存在的,人是可以感觉到空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