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一亲历科学

1.也许你认为科学史(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关于电视你想知道什么?

答:电视机为什么会有图像,而且图像还会动?电视机开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发热?为什么看电视会伤眼睛?

4.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这种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

5.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会发现(乒乓球不落下来,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二认识自己

1.记下现在的我的办法是什么?分别用什么来帮忙?

答:勾画轮廓,是眼睛和手来帮忙。量身高和测体重,是尺子和称来帮忙。

2.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3.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4.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些特征是(会改变)的,如:(身高、体重、发型等);有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如:(指纹、胎记、血型等)。

5.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

6.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具有(原来)的(纹理)。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是利用了这一技术。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

1.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我们周围的动物有蚂蚁、

蝴蝶、小猫、小狗、小羊等,植物有小草、杨树、柳树、月季花等。

2.我们在观察动植物时,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3.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4.(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5.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耳朵听。眼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耳能听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鼻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散发出的(气味),舌使我们尝出物体或者物质的(味道)。

四蚯蚓

1.通过实验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2.蚯蚓的身体是(棕红色),有的地方较浅,身体是(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在离大环较(近)的一端,身上长有短而坚硬的(刚毛)。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及时记录。

4.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同时,在观察中我们要积极(思考),多问问(为什么)。

5.科学家使用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几十万)倍。

6.怎样使用放大镜?

答: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五凤仙花

1.我们身边的花和草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种子植物都是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组成。但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

3.凤仙花的花是(红色)的,叶子是(长条形)的,种子是(黑)的,不太圆,果实像一个(小辣椒),还长着(毛)。

4.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环境更(清新)、更(美丽),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们。

5.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树木?

答:(1)按时浇水;(2)不在树上刻、画;(3)不摘花;(4)做爱护花草树木的标牌。六观察土壤

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2.通过对比发现:(1)湿润的土壤:颜色:深手感:松软、潮湿气味:浓

(2)晒干以后的土壤:颜色:浅手感:干燥气味:淡

3.湿润的土壤晾晒后,会发现土壤的颜色变浅了,变干了,说明土壤里的水分蒸发了,从而证明土壤里含有水分。

4.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砂),颗粒较小的是(粘土)。

5.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的。

6.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腐殖质)也是土壤的一部分。

7.肥沃土壤的特点是(腐殖质)较多。

8.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的作用有(增加土壤肥力),对植物的作用(使植物茁壮成长)。

9.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影响?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对不能腐烂的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答:会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的生长;要进行分类处理,能回收的要回收再利用。

10.从农田和河边取一些土壤,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睡,用小棒搅拌后放置在桌子上,沉淀6个小时,观察杯中的沉淀情况。

我的发现:杯中的“土”出现分层,上面的颗粒小,下面的颗粒大,还有东西浮在水面上。现象说明:这两个地方的土壤中含有砂、粘土、腐殖质。

七土壤的保护

1.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

2.课本第26页图,分别向草坪和没有草坪的盒子里浇水,每个盒子里的土壤有什么变化?盒中的草对土有什么作用?

答:种有草的盒里的土壤剩下的比不种草的盒里多。盒中的草对土有保护作用。

3.水和土同时流失的现象叫做(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黄河水变黄的根本原因。

4.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

5.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7.1%。每年有(50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泊。黄河流域水土流失

面积已达(46.5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平均为(16亿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6万)平方千米,每年进入三峡的泥沙就有(5亿多吨)。

6.水土流失可使河床(升高),湖泊(变浅),土壤肥力(衰减),旱涝频繁,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7.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暴雨或洪水能将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8.草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可是草原现在正在慢慢退化,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答:由于过度垦殖和村民的过度放牧造成的。

9.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答:(1)因为黄土高原地面坡度较大,植被少,夏季多暴雨,流水对黄土高原腐蚀强烈,雨水把黄土冲下山坡,最后流入黄河的泥沙多了,黄河水就变黄了。(2)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国家要治理黄河。

八水与生命

1.(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2.(水)(空气)(食物)合称为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三大要素。

3.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固定形状)(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

4.1000克重的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水约(900 )克。

5.1000克重的一条鱼体内,含水约(800 )克。

6.体重100千克的成年人体内,含水约(70 )千克。

7.水果榨完汁以后是果汁多还是果肉多?说明了什么?

答:果汁比较多;说明了水果的水分多,也说明水果之所以叫水果的原因。

8.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

答:如果没有水,世界上将不会有生命,如没有动物、植物和人等;也不会有云、雨、雪、霜、露、雾等自然现象;没有江、河、湖、海等,世界将死气沉沉。一片荒凉。

九浮与沉

1.在水中的物体有的(沉),有的(浮),但是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2.把纸币、电池、钥匙、泡沫、钉子、乒乓球、棉花、实心铁球放进水中,能浮起来的物体有(泡沫、乒乓球),立即沉下去的物体有(电池、钥匙、钉子、实心铁球),先浮后沉的物体有(纸币、棉花)。

3.让瓶子沉下去的方法:灌水、装石子、捆上重物、打碎、不盖盖、重物压、在瓶子上钻孔等。

4.让橡皮泥浮上来的方法:捏成船型或者碗型、放在浮的物体上、裹住能浮的物体、捏成空心球等。

5.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液体的比重,还可借助别的物体。

6.我们生活中利用水的浮力的例子:淘米、选种、煮饺子、救生衣、游泳圈、船、水上运输等。

十流动的水

1.自然界中的水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流动)的。流动的水是有(力量的)。

2.流水可以帮助我们(磨面)(发电)(浇地)(行船),也能给我们带来(冲翻船只,冲毁大坝、村庄,造成洪灾)等的危害。

3.(水量大)(水位高)(水冲在轮叶上)可以使小水轮转得快。

(水量小)(水位低)(水冲在轮轴上)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慢。

4.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流动)的水。

十一节约用水

1.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 )份,海水大约占(97 )份,在不足三份的淡水中,冰有占到了( 2 )份,可供利用的淡水还不到(1 )份。

2.淡水的缺乏越来越严重地限制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我国300多个大城市中有(188 )个供水紧张,(40 )多个严重缺水。

3.虽然我国淡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每人平均占有的淡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之二十五),全国大多数地区都面临着(淡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极低,(污染)和(浪费)十分严重。

4.如果把人类需要的淡水平均分成100份,大约(70 )到(80 )份的淡水用于(灌溉),不到(20份)用于(工业),(6份)用于家庭。

5.每年的(3 )月(22 )日是世界水日,呼吁人们要保护水资源。

6.生活中浪费水的行为:①大量使用清洁剂。②用水解冻冷冻食物。③家里的水龙头或者水箱漏水。

7.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①刷牙、洗脸抹香皂时随手关上水龙头。②洗澡抹香皂、搓澡时随手关上水龙头。③淘米或洗菜用过的水用在别的地方。

8.合理利用淡水的建议:(1)更新老化的用水设施,减少跑、冒、滴、漏水的现象;(2)合理安排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做到一水多用。如洗菜水、淘米水的再利用等;(3)分系统供水;(4)采用节水性设备。

9.如果你所在的社区请你写一些节约用水的广告与,你能写出几句吗?

答: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节约用水,尊重生命。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浪费水等于浪费生命。水,生命的源泉。

十二认识空气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气)体。

3.找空气的方法有:用塑料袋装空气,直接觉察空气、将粉笔或土块放进水中观察粉笔或土块中冒出的空气、用扇子扇风感觉空气的流动等。地球表面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确实存在的,人是可以感觉到空气的。

4.通过实验,我发现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5.水和空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试着写出来。

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没有固定形状,都可以流动,都占据空间,都有阻力,都有浮力等;不同点:水是液体,可以看得见;空气是气体,看不见。

十三风

1.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2.刮风时,旗子在风中(飘动),烟柱被风吹的(弯曲),这些现象说明风是有(力量)的。

3.怎样是风车转的快?

答:加大风力,减小提起物体的重量,调整风车迎风的角度,是风车转动灵活,摩擦力减小等都能让风车转得快。

4.物体是怎样被提起来的?

答:物体是通过风车转动时带动车轴的转动,车轴转动慢慢卷起拴在物体上的绳子把物体提起来的。

5.我们对风的利用有哪些方面?

答:利用风推动帆船前进,推动风车磨面,提水、发电,帮植物传份等。

6.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陆上很少见。

7.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沙尘暴更是了不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风减弱下来,变成我们喜欢的风?

答:种植树木、草皮,绿化荒地,禁止乱砍滥伐,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等。

十四纸飞翼

1.纸团和纸片下落方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答:相同点:纸团和纸片在相同的高度,同一时间下落,最后都落在地上。

不同的:纸团垂直下落,下落速度快;纸片无规则的飘落,下落速度慢。

2.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长短与飞翼的什么特征有关?

答:①飞翼的翼面大小。②飞翼的质量。③飞翼的翼面的倾斜角度。

3.飞翼的翼面越小,下落的越快;飞翼越重,下落的越快;翼面倾斜的角度越大,下落的越快。飞翼的翼面越大,下落的越慢;飞翼越轻,下落的越慢;翼面倾斜的角度越小,下落的越慢。

4.降落伞是利用了空气的(阻力)。

5.影响降落伞的下落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降落伞伞面的大小,伞面的材料,伞绳的长短,重物的轻重。

伞面越大、伞面的材料越轻、伞绳越短、伞下的重物越轻,降落伞下落的速度越慢,也就是留在空中的时间越长;伞面越小、伞面的材料越重、伞绳越长、伞下的重物越重,降落伞下落的速度越快,也就是留在空中的时间越短。

十五食物的营养

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哪些?

答: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

2.哪些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

答:肉类、奶类及豆类等食物中。

3.哪些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比较高?

答:水果、蔬菜。

4.矿泉水中含有什么成分?

答:矿物质,如,钙、镁、钾、钠、铁等。

5.一种食物中能含有身体必须的全部营养吗?

答:一种食物中不能含有身体必须的全部营养。

6.从食物标签中可以发现什么?列举出你所知道的。

答:生产日期、贮存方法、保质期、食用方法、绿色食品标志、添加剂、生产厂家等。

7.维生素有(20多)种,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缺少它们容易患(夜盲症)(脚气病)坏血病、(佝偻病)等。而大量的维生素存在动物的(内脏)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8.(营养缺乏)有损健康,(营养过剩)也不利于健康。

9.合理饮食的秘诀:合理饮食很重要,蔬菜水果少不了,大豆牛奶天天有,鱼肉禽蛋要适量,少吃肥肉和荤油,新鲜洁净要记牢。

十六食品的加工

1.家庭烹饪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食品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由(农业)生产提供的。

3.牛奶上餐桌的顺序是挤牛奶、高温灭菌、称重、运输、商店、买回家、上餐桌。

4.哪些叔叔阿姨在为我们喝到纯净的牛奶而忙碌?

答:农民伯伯养牛,工人叔叔操作机器挤奶,灭菌,分装,运输,售货员阿姨卖牛奶等。

5.牛奶的加工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和设备?

答:是经过许多道加工程序才做的,用到的技术有挤奶技术,灭菌技术,分装技术等;设备有挤奶机,灭菌设备,称重分装流水线等。

6.你知道哪些新食品,它们有什么特点?

答:①强化食品:营养更丰富。②太空食品:营养充足、易吞咽。③转基因食品:鱼的个体更大、肉更多;西红柿更耐贮存。④特殊目的的食品:方西瓜更有利于运输。

7.自己设计一种新食品。

食品名称:七彩果味糖。设计目的:满足小孩子爱吃糖果和水果的想法。主要原料:水果、糖、色素。打算采用的技术:果汁浓缩技术。食品态度:一糖两吃,可以直接吃,放在水中就成了果味饮料。市场预测:产品新、奇、销售火爆。广告词:纯天然,无污染。吃、喝随你便的七彩果味糖!

十七保持健康

1.(健壮)的身体,(愉快)的心情才是健康的表现。

2.同学们中间有许多“小胖子”,“小胖子”们常常为自己的体形烦恼,父母也常常告诉他们“都这么胖了,你少吃点”。还有些同学,体形偏瘦,家长们就拼命给他们加营养,鸡鸭鱼肉蛋,顿顿少不了,吃不了,还让他们吃。同学们,你们说这两种家长做的对吗?他们应当怎么做?

答:这两种家长做得不对。过于胖和过于瘦都对身体发育有影响,应当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饮食,做到营养平衡,才能保持健康。

3.有些同学不爱吃瘦肉,有些同学不爱吃水果和蔬菜,这样时间长了,身体会缺乏哪些营养物质?

答:时间长了,不爱吃瘦肉的同学会缺少蛋白质,不爱吃水果和蔬菜的同学会缺少维生素。

4.为了有利于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1)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按时、认真地刷牙;按时洗澡、更换衣服;使用自己的卫生用具。

(2)合理饮食:不喝生水;定时定量吃饭;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偏食、不挑食。

(3)积极锻炼:按时做眼保健操;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

(4)按时作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的眼睛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2、大多数纸的原料来自(木材),用(废纸)、(稻草)、(就棉布)也可以用来造纸。 3、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有(6)条腿。头上有(1)对触角 4、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壳),身体软软的,头上有(2)对触角,用(腹足)爬行。 5、(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6、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之为(天然材料),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使之性质特点发生改变的,我们称之为(人造材料)。 7、蚂蚁太小了,我准备用(放大镜)来仔仔细细地观察它。 8、我们通过闻知道水是(没有气味)的,通过尝知道水是(没有味道)的。 9、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10、我们来测量一杯水的多少,选择工具时一般用(量筒) 11、宣纸、新闻纸、牛皮纸,吸水性最强的是(宣纸)。 1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工具仪器来测量。 13、请选用恰当的观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比较小的东西,用肉眼很难看清楚时,我们借用(放大镜);很远的东西,用肉眼无法看到时,我们借用(望远镜);很渺小的东西,用肉眼根本看不见时,我们借用(显微镜)。 14、塑料是一种人工材料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它(不容易)分解,人类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尽可能(少)利用。 15、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16、(空气)和(水)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它们。 17.塑料的最大缺点是(不易分解)。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 18、(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20、我们能在校园内观察到的小动物有(蚂蚁)、(蜗牛)等。 21、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是(淡)水。 22、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海洋)、(冰川)和(地下)等许多地方 23、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4、(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25、英国医生(琴纳)发现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26、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纸鹦鹉的底部别着别针)。 27、物体(上轻下重),就不容易倒。 28、(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29、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0、我认识的科学家有: (琴纳)、(爱迪生)、、(李时珍)、((牛顿)。 31、我们做过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等。 32、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33、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34、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35、观察树皮的时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观察树皮的结果记录下来。 36、(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发明的。 37、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靠(鳍)运动。 38、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水)。 39、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等。 40、在地图和地球仪上蓝色代表(海洋),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42、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得(越高)。 43、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44、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45、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46、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47、我们周围的一些活动会污染到水资源,如:(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48、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咸水变(淡水)。 49、铺地砖的地面容易返潮是水的(毛细现象)引起的。 50、树叶上的小水珠是球形的,是由水的(表面张力)形成的。 51、我们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时,在试管上滴几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发)。 52、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53、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里。() 3、对于缺乏液体了解时,我们可以用鼻子闻或者用口尝试。() 4、一棵成才的树木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要节约实用木材。() 5、用图画、拓印作记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6、塑料和陶瓷都是天然材料。() 7、一般来说,大雪碧大约可以装5毫升的水。() 8、我们可以在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9、地球上供人类的淡水资源很多很多,用不完。() 10、在观察活动中应该注意安全,但可以随便接触你想接触的动物。() 11、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树木。() 12、同学之间有的指纹是相同的。() 13、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 14、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一(填空题) 1、一片完整的树叶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2、植物的茎分为两大类;象松树的茎是______ ;象狗尾草的茎是______. 3、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它们都是有______的物体. 4、蚂蚁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三部分;头上有______对触角;有______对脚. 5、蜗牛是用______爬行的;蚯蚓是用______ 爬行的;金鱼是用______游泳的. 6、通过观察;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蚂蚁喜欢生活在______;鱼喜欢生活在______;蜗牛喜欢生活在______. 7、______材料可以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 8、不同的材料;他们在______ 、______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9、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好. 10、我国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______发明的. 11、材料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造材料;另一类是______. 12、水是一种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 ;没有______;______的物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___;像石头、铅笔这样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像空气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 13、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等都是液体. 14、拿水与空气比较;相对较轻的是______;流动性较好的是______ . 15、物体的形态有______、______ 、______ 等三种. 16、我会用工具;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比较大树的粗细;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测量液体有多少毫升. 17、比较物体的______时;我们可以用划痕的方法. 1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_____看、用_____摸、用_____听、用______闻;还可以借助______来测量.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二(判断题) ()1、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2、在观察完小动物后可以把它踩死. ()3、我们观察树叶时可以在树上随意摘树叶. ()4、蜗牛的身体有伸缩性;所以不能测量它的大小. ()5、树是活的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6、一次性筷子既方便又环保. ()7、蜗牛喜欢吃菜叶. ()8、蜗牛的粘液是用来标识路线的. ()9、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组成. ()10、记录树叶形状;我们可以用画画、拓印等方法. ()11、树木都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 ()12、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3、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4、像狗尾草那样的茎叫木质茎. ()5、我能用各种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大小、形状和粗细. ()6、小草、树木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这些小小的生命. ()7、站在远处用眼睛看一棵大树;就可以说是在观察大树了. ()8、所有植物都是在强光下生长的好;在弱光下生长不好. ()9、小草、树木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这些小小的生命. ()10、比较树叶的大小只能用数方格的方法. ()11、植物叶子的形状虽然各不相同;但叶脉是一样的. ()12、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它颜色漂亮;却臭气扑鼻. ()13、躲在树洞里的小动物;我们可以用手伸进去去捉. ()14、、蜗牛、蝗虫和蚂蚁是同一种动物. ()15、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16、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 ()17、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18、蚂蚁和苍蝇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含答案

1.玩具里的科学 1.把有趣的玩具记录下来: 2.读读下边的这些话,你觉得这些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2)树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3)汽车做成流线形主要是为了美观。 (4)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将它拆开研究。 3.做个小游戏:在玻璃杯中放半杯水,在杯口放一块硬纸片,在纸片上放一枚鸡蛋,迅速把硬纸片抽走,结果会怎样呢?快来试一试吧! 我的猜想: 我的发现: 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4.万吨货轮为什么能在海上航行?说说其中的道理。 5.生活中有好多玩具是充气的,如果放了气或充气不足,还能玩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6.我来猜想: (1)布娃娃会说话,里面有: (2)电动小车里面有:

7.我的创新设想: 设计或改进一件玩具。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或画出来。 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1.选择: (1)下列观察植物的方法中,比较科学的是()。 A.观察图片上的植物,做好观察记录。 B.到自然界中观察植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这句话是()说的。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3)我们在研究科学时,要先提出问题,再对问题进行(),然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A.验证 B.猜想与假设 C.观察与汇报 (4)下列物体中,有生命的是()。 A.火 B.松树 C.石头 (5)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是()。 A.没有关系 B.相互竞争的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2.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壁虎为什么能在墙上爬? (2)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 (3)蚂蚁是怎样认路的? 3.科学探究:一棵小草的根。 (1)选择一棵生长旺盛的小草。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每节课知识点 一亲历科学 1. 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 4?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二认识自己 1. 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2.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具有(原来)的纹理。 3.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 (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4. 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 (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 1. 地球上的生物有(150)多万种 2?(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我们在观察动植物时,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4.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

5. 各种树木的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皮(光滑),有的树皮(粗糙)。 6. 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四蚯蚓 1. 通过实验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 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的观察,及时(记录)。3.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 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4. 在观察中我们要积极(思考),多问问(为什么)o 5. 蚯蚓的头在(靠近)大环的一端,身上长有短而坚硬的(刚毛)。 五凤仙花 1. 我们身边的花和草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我们身边的花草一般都有六种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o 3. 凤仙花的叶子是(长条)形的,种子是(黑)色的,不太(圆)。 4. 凤仙花的花瓣有(五)片;它的(花)可以用来染指甲。 5. 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环境更(清新)更(美丽)。 六观察土壤 1.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o 2. 通过对比发现:湿润的土壤,颜色(较深),手感(较粘),气味(较浓);干燥的土壤,颜色(较浅),手感(较硬),气味(较淡)。 3. 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砂),颗粒较小的是(粘土)。 4. 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的。 5. 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腐殖质)也是土壤的一部分。 6. 肥沃土壤的特点是(腐殖质)较多。 7. 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的作用有(增加土壤肥力),对植物的作用(使植

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7、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8、纸鹦鹉这所以能站在手指上是因为(保持平衡)的原因。 第二单元: 1、校园里(花草)、(树木)、(小鸟)、(蝴蝶)、(蚂蚁)、(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3、(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动物中又包括我们(人类)。 4、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随时记录)、(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小生物)、(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5、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6、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7、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头上有(两对触角),(腹足)可以运动。 8、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9、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对刺激有反应)等。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三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班姓名 一单元 一、填空题 1、()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吉特发现了人眼具有() 3、()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二、判断题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物体上轻下重,就不容易倒。() 3、我们探究世界的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没有关系。()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三、你喜欢或你知道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名字。( )( )( )( ) 四、写出你已知道的科学探究步骤。()—()—()—()二单元 一、填空题 1、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 2、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 二、判断观察活动中下列行为是不是正确 1、注意安全。() 2、不惊吓小动物。() 3、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4、保持安静。() 5、外出观察要获家长同意,或者有成人陪同。() 三、问答题 1、分别写出你认识的动物、植物(每种写5个) ()()()()() ()()()()() 2、给下列动物分类:鸽、海鸥、螳螂、斑马、乌龟、非洲象、大熊猫、娃娃鱼、蜻蜓、蛇、蛙。 哺乳动物()()() 鸟()() 昆虫()()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三单元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是白色透明的物体。() 2、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3、固体、气体、液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里。() 4、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用不完。() 5、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 A 木屑B 洗衣粉C沙子D面粉 2、在水中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物质是() A 塑料B铁丝C纸巾D 卵石 3、在装满水的杯中加入曲别针,水溢不出来的原因是水有() A 浮力 B 溶解性 C 压力D表面张力 4、我们家乡的水资源是() A 丰富B 缺乏C 一般D不关我的事 5、人体内含有水分约是() A 65% B 85% C 95% D 100% 三、回答题 1、为什么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2、自然界水污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为了避免污染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单元 一、填空题 1、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为();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材料的性质特点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为()。 2、大多数纸的主要原料来自(),()()()也可以用来造纸。 3、()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中提炼出来的。 4、我们采用()()()等方法,发现了金属的性质有()()()等。 5、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二、连线题 把材料的名称与它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结实 较为结实 棉线吸水性强 吸水性弱 燃烧时散发出烧纸的气味 人工合成纤维燃烧时散发出刺鼻气味 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燃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5、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也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3.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4.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6.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7.将冷集气瓶放在有烟的热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瓶子;将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 8.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热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9.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物质。 2.验证土壤成分的实验:(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上出现水迹: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2)把土块放入水中,土块中冒出了气泡:证明土壤中有空气。(3)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的在下,细小颗粒的在上,水面漂浮一层黑色物质:证明土壤中有沙粒、黏粒和腐殖质。 3.土壤可分为三种类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水和空气,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2、蚯蚓的身体是由口、肛门、环带三部分组成 3、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4、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 5、植物的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组成。 6、动物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7、常见的材料有金属、木头、塑料、玻璃、纸(纤维,橡胶)等等。 8、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生的周期。 9、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壳,身体软软的,头上有 2 对触角,用腹足爬行。 10、物质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存在于我们周围。 二、选择题。 1.蚂蚁是用( A )来交流信息的。 A、头上的触角 B、声音 C、舞蹈 2、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用( C )方法唤醒它。 A、敲打它的外壳 B、使劲喊 C、放入水中 3、鱼在水里嘴巴一直在一张一合的是在( B )。 A、喝水 B、呼吸 C、吃东西 4、陶瓷和砖都是由( B )烧制而成的。 A、木材 B、黏土 C、塑料 5、下面这些纸中,吸水性能最好的纸是(C )。 A、白纸 B、牛皮纸 C、餐巾纸 6、( B )可以准确测量出水的多少。 A、试管 B、量筒 C、滴管 7、打足气的足球能跳得很高,是因为( A )。 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 B、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 C、皮球的皮富有弹性 8、用腹足爬行的动物是( A )、( C )和( D )。

A、蚯蚓 B、蟋蟀 C、蜗牛 D.蛇 E.蚂蚁 9、我们可以从材料的( A )、( B )、( C )及( D )等方面来描述它的性质。 A. 硬度 B. 柔韧性 C. 吸水性 D. 在水中沉浮的能力 10、空气能( A ),会( B ),有( C )。 A.占据空间 B.流动 C.重量 D.固定的形状 E.固定的体积 三、判断题。 (√)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2、在观察活动中应该注意安全,但可以随便接触你想接触的动物。(×)3、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大小是各不相同的,颜色都是绿色的。(√)4、看到哪里有蚯蚓的粪便,就容易找到它 (×)5、因为蜗牛的身体十分柔软,所以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6、蚂蚁和蝗虫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7、对液体缺乏了解时,我们可以用鼻子闻或者用口尝试。 (×)8、塑料和陶瓷都是天然材料。 (√)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0.有同学说纸相当便宜,我们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11、塑料不易被分解,所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2、木头和纸相比,木头的吸水性要好得多。 (×)13、沙子和牛奶都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14、满满一杯水,水的液面会高于杯口,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15、地球其实是一个“水球”、“气球”,是我们生命的摇篮。 四、连线题。 1、对号连接。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题新版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题 姓名: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 2.热空气,流动,冷空气,向下。 3.空气总是运动的,空气的形成风。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答:。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相当于 回形针的质量。 6.为什么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 答: 。7.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 答: 。 二、研究土壤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它具有一定的,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2.土壤中有大颗粒的、中等颗粒的和细小颗粒的。 3.人们根据三处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叫 作,黏粒含量特别多的叫作,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 4.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越。 5.人们常用、和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 6.土壤为植物生长。为动物生存。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 的、等食物息息相关。 7.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受到的威胁。 8.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答:。

三、固体和液体 1.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或,但物体的 没有改变。 2.液体没有固定的,但有确定的。 3.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我们称之为。 4.物质能溶于水的量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 的。 5.固体有确定的。 6.分离水中的溶解物可以用的方法。 7.分离水中的不溶解物可以用的方法。 8.物体混合前后,质量的大小,占据空间的大小。 9.把50毫升的石子和50毫升的沙混合,总体积采是100毫升吗? 答: 。 10.盐在水中已无法溶解,你有办法让盐继续溶解吗? 答:。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 1.自然界中,有的大,多,如; 有的小,少,如。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 有,如。 2.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也是许多生物的。 3.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由于地表土质,一部分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4.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 5.海洋里生活着生物,其中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 6.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 7.为珍惜水资源,你有哪些节水措施? 答:。 8.中国有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都是小科学家 1、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什么?答: 2、袁隆平是一位农业专家,他进行的是()研究。 3、()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18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5、科学家李时珍编著了医学百科全书(),居里夫人发现了( )。 6、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是( )、( )、( )、( )。 7、科学家瓦特改良了(),万有引力的发现者是()。 8、1824年,英国人()发现人眼有暂时记忆的能力,人们后来根据这一原理 制作成了电影。 第一单元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 1.小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 2.我知道的科学家有()、()、()、()。第二单元第一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我见过的有生命的物体有()、()、()、()。 2.我们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大致可以分为()()()。 3.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 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4.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第二单元第二课校园里的植物 1.校园里的植物有()()()()。 2.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二单元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 1.不同的生物生活在()的环境里,如:鱼生活在(),蚂蚁生活 在(),老虎生活在()里。 2.蜗牛是用()爬行的,它喜欢吃()。 3.昆虫分为()()()三部分。蚂蚁有()对足, ()对触角。 4.给下列动物分类:家鸽斑马乌龟娃娃鱼蜻蜓青蛙大象螳螂蝴蝶答:分类标准:按生活环境分(1)天上飞的:(2)地上走的:(3)、水里游的: 5.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键入文字]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植物的叶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 2、植物茎的分类:从软硬区分为_______茎和_______茎. 3、秋季时;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_______. 5、空气流动产生________.根据炊烟、旗子、纸条在风中飘扬的方向来测_______. 6、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我们可以把这种材料做成_______ 、_______等物品;因为塑料具有绝缘性;我们常用这种材料做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品. 7、像石头、木头这样;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的物体叫做_______;像空气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的叫气体;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跟水一样的物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校园里的植物多种多样;当我们带着目的去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用的观察方法有用眼睛_______、用手_______、用鼻子_______、用耳朵_______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并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_______等. 9、蜗牛的背上有一个_______;身体软软的;头上有_______对触角;用_______爬行.

10、通过观察;我认为水的味道是______________;水的气味是______________;水的颜色是_______. 11、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用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下列各种物品中;用天然材料做成的是______________;用人造材料做成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木椅子②塑料餐具③铝锅④棉衣⑤竹制一次性筷子⑥玻璃杯⑦导线 二、选择题. (1)金鱼是用_______呼吸的.A、鳃B、气孔C、肺 (2)观察大树的粗细可以用_______工具.A、放大镜B、量筒C、绳子和尺 (3)我们知道_______ 仪器可以延伸人的感官. A、收音机B、X光机C、电视机 (4)材料_______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硬度B、延展性C、导热性 (5)一热水瓶水大约是_______毫升.A、2000毫升B、2500毫升C、3000毫升 (6)蜗牛背上有一个硬壳;从小到大这个壳是_______ . A、不能长大 B、慢慢长大 C、小时候有;大时候没有 (7)国画写意画一般用______宣纸.A、生宣B、熟宣C、半生熟宣(8)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 A、导电性B、光泽C、延展性 (9)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_____ .A、蜗牛B、螳螂C、蜈蚣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亲历科学 1. 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 4. 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铃声)。 二认识自己 1. 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2.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具有(原来)的纹理。 3.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4. 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 1. 地球上的生物有(150)多万种,至少还有(三四千万)种生物等待我们去

发现。 2. (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我们在观察动植物时,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4.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 5. 各种树木的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皮(光滑),有的树皮(粗糙)。 6. 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四蚯蚓 1. 通过实验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的观察,及时记录。 3.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4. 在观察中我们要积极(思考),多问问(为什么)。 5. 蚯蚓的头在(靠近)大环的一端,身上长有短而坚硬的(刚毛)。 五凤仙花 1. 我们身边的花和草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我们身边的花草一般都有六种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植物的叶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 2、植物茎的分类:从软硬区分为_______茎和_______茎。 3、秋季时,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_______。 5、空气流动产生________。根据炊烟、旗子、纸条在风中飘扬的方向来测_______。 6、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我们可以把这种材料做成_______ 、___ ____等物品;因为塑料具有绝缘性,我们常用这种材料做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物品。 7、像石头、木头这样,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的物体叫做_______;像空气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的叫气体;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跟水一样的物体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校园里的植物多种多样,当我们带着目的去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用的观察方法有用眼睛_______、用手_______、用鼻子_______、用耳朵_____ __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并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_______等。 9、蜗牛的背上有一个_______,身体软软的,头上有_______对触角,用_ ______爬行。 10、通过观察,我认为水的味道是______________,水的气味是________ ______,水的颜色是_______。

11、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用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下列各种物品中,用天然材料做成的是______________,用人造材料做成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木椅子②塑料餐具③铝锅④棉衣⑤竹制一次性筷子⑥玻璃杯⑦导线 二、选择题。 (1)金鱼是用_______呼吸的。 A、鳃 B、气孔 C、肺 (2)观察大树的粗细可以用_______工具。 A、放大镜 B、量筒 C、绳子和尺 (3)我们知道_______ 仪器可以延伸人的感官。 A、收音机 B、X光机 C、电视机 (4)材料_______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硬度 B、延展性 C、导热性 (5)一热水瓶水大约是_______毫升。 A、2000毫升 B、2500毫升 C、3000毫升 (6)蜗牛背上有一个硬壳,从小到大这个壳是_______ 。 A、不能长大 B、慢慢长大 C、小时候有,大时候没有 (7)国画写意画一般用_______宣纸。 A、生宣 B、熟宣 C、半生熟宣 (8)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 A、导电性 B、光泽 C、延展性 (9)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_______ 。 A、蜗牛 B、螳螂 C、蜈蚣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上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 2.风有()、()的不同。 3.天气谚语可以分为()、看风、()和看物象四类。 4.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火柴、这是因为放大镜有()的作用。 5.磁铁能够吸(),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 二、我会选(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留有一条缝隙,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2.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竺可桢 C.袁隆平 3.“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谜底是()。 A.下雨 B.下冰雹 C.沙尘暴 4.蚕的头很小,头上有适于咀嚼桑叶的()。 A.牙齿 B.口器 C.舌头 5.“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A.直射 B.放射 C.折射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3.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4.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绸就是蚕丝制作而成的。() 5.磁铁有无数个磁极。() 6.照相机镜头中的透明镜片是凸透镜。() 7.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9.熄灭酒精灯时,用嘴一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防止火灾。() 10.我们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数据可以通过报纸发布。() 四、我会连(每连对一条得1分,共6分) 小孔成像折射张衡发明液体温度计 平面镜反射牛顿发明了“相风铜鸟” 三棱镜直射雷伊色散实验 五、我会答(共4分)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四种)(4分)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