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实有人口填表说明

6实有人口填表说明
6实有人口填表说明

《实有人口(常住、寄住、未落户人口)

基本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填表范围:本辖区所有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员(包括人户分离和空挂户人员)、在此居住的寄住人员和未落常住户口人员填写此表。其中,常住户口人员,居住在本辖本址的仅填写“基本信息”;常住户口人员,离开户口所在的,在本市其他地方居住的,填写“基本信息”和“有户无人信息”;常住户口人员,离开本市6个月以上,到其他地方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人员,填写“基本信息”、“有户无人信息”和“流出信息”。寄住人员填写“基本信息”和“寄住信息”。未落常住户口人员,填写“基本信息”和“未落户信息”。寄住人口中租赁房屋居住的,填写“出租屋租赁人信息”。

一、基本信息

填写范围:常住户口人员(包括人户分离和空挂户人员)、寄住人员、未落常住户口人员,均应首先填写本栏信息。

1、“常住户口人员”由派出所民警先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打印出“常住人口基本信息”,由采集人对照当事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和本人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住址等主要项目,与本人信息不一致或需要变更更正的,采集人员应向当事人说明,按照相关规定到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审批手续,不能在项目栏内直接变更。其他副项信息有变化或错误、信息项不全的,按当事人实际情况填写。“寄住人口”按照当事人身份证(户口簿)填写主要登记项目,其他副项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未落常住户口人员”,的主要登记项目按当事人所持证件填写,其他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

2、“别名绰号”是指未正式登记使用过的小名或诨名。不属必填项,普通公民可不填写,重点人口及关注对象如有就要填。

3、“出生地”,填写常住人口出生所在地国家、省、市、区(县)名称。“出生地详址”,填写常住人口出生的具体地址或医院名称。

4、“户籍地详址”,填写户籍登记地由社区民警编定的此房屋的标准门牌号码。“实际居住详址”,填写现居住房屋的标准门牌号码;人户分离或空挂户人员,填写在武汉市内的现住地住址或流向地的住址。

5、“籍贯”,填写国家、省、市、区(县)名称。

6、“专长”,填写有何具体的爱好手艺和特长。

7、“文化程度”,依据国家相关部门正式承认的最高学历填写。正在学校读

书的学生可填写“本科在读”、“初中在读”等。

8、“服务处所”栏:填写公民工作单位,在校学生填写就读的学校名称;“职业类别”填写公民从事的具体工作。“部门职务”,填写在本工作单位担任的具体职务。

9、“政治面貌”,填写具体的党团组织。

10、“身份”,填写知名人士、知识分子、公务员、工人、农民、其他。“信息级别”,不填。

11、“兵役状况”,填写退出现役、未服兵役、军官预备役、士兵预备役、服现役、其他。

12、“宗教信仰”,填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他、无。

13、“婚姻状况”,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的人员必须填写此栏。选择填写未婚、有配偶、离异、丧偶、未知、其他等项目。尽量请当事人出示相关证件,如果无法出示相关证件的,经反复询问后按照当事人说明填写,并签字确认。“有配偶”的人员,必须填写配偶姓名和公民身份号码。

14、“身高”,按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单位为厘米,如某人身高1米75,填写为175CM。“血型”,填写A型、B型、O型、AB型、未知、其他。

15、“社保状况”,填写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未办理、其他。

16、“监护人”,未成年人必须填写监护人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监护关系。

17、父亲、母亲姓名和公民身份号码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均应填写。

二、寄住信息

填写范围:寄住人员填写本栏相关信息。

1、寄住原因,填写务工经商、房屋拆迁、投亲靠友、两处以上住房、求学入托、分配调动工作、分换住房、其他。

2、“房主姓名”,填写房屋所有权人姓名。“房主身份证号码”,填写房主的居民身份证编号。

3、“户主姓名”、“户主身份证号码”,填写该房屋常住户口人员户口簿上的户主姓名和身份证编号。该房屋没有常住户口人员,填写房主姓名和身份证编号。

4、“与户主关系”,填写与户主或房主的如下关系,“本人、配偶、子女、父母、亲戚、朋友、雇佣、租赁、其他”。

5、“寄住时间”,填写寄住人口在此居住的起始日期(年月日)。

三、未落户信息

填写范围:未落常住户口人员填写本栏相关信息。

1、“未落户时间”,填写未落常住户口人员未落户起始日期(年月日)。

2、“未落户原因”,填写“持证未落、证件遗失、出生未落、外流注销、其他”。

3、“原户籍所在区县”,填写未落常住户口人员原户籍地省、市、区(县)名称。出生未落人员不填。

4、“持证种类”,填写“户口迁移证、刑释解教证、复转证、出生证、护照、其他”。

5、“证件编号”,填写未落常住户口人员手持证件上的编号,没有的不填。

四、有户无人信息

填写范围:在本辖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员离开户口所在的,在本市其他地方居住的填写本栏相关信息。

1、“起始时间”,填写常住户口人员中人户分离和空挂户人员,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日期(年月日)。

2、“原因”,填写“求学入托、探亲靠友、务工经商、房屋拆迁、他处另有住房、其他”

3、“其他住址区县”,填写人户分离人员和空挂户人员的户籍登记地以外的其他住址的省、市、区(县)名称。

4、“其他住址详址”,填写人户分离人员和空挂户人员的户籍登记地以外的其他住址的详细地址。

五、流出信息

填写范围:在本辖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员,离开本市6个月以上,到其它地方工作、生活、学习等人员填写本栏相关信息,未离开本市的人员不填。

1、“流出日期”,填写常住户口人员离开本市的起始日期(年月日)。

2、“流出原因”,在栏目内对应项目上打“√”。

3、“流出去向”,在栏目内对应项目上打“√”。

4、“流出省市”,填写人员流向的地区(国家)、省、市名称。

5、“流出详址”,填写人员流向的具体地址,选择填写。

六、出租屋租赁人信息

填写范围:寄住人口中,租赁房屋居住的填写此栏。

1、“与房主关系”,在对应栏打“√”。

2、“租住时间”,填写租住的起始日期(年月日)。

3、“代理人”,“代理人联系电话”,填写房屋租赁代理人姓名和联系电话。本表填写完毕后由被采集人签字确认,采集人签字,填写采集时间,交由社区民警审核。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一、填表范围 流动人员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设区市的市区,在其它地区居住三日以上的人员。湖北省范围内所有的流动人员都应填写《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一人一表。 二、填表要求 1、照片:收取采集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本省范围内十六周岁以上、未办二代证的人员以及外省流入本省、十六周岁以上人员必采。现场采集应符合JPG 格式,图像文件大小应符合警综平台标准。 2、统一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填写。 3、表中黑体加粗体字的项目为必填项。 4、凡有“○”的项目,只能单项选择,在对应项目前打“√”。 5、填写带*栏时,请对照字典填写。 6、本表填写完毕后由采集人签字,填写采集时间,交由社区民警审核。 三、有关具体填表说明 1、姓名:按登记人身份证或户口簿上的姓名填写(未落户的新生儿按已取姓名填写)。 2、别名:包括未正式登记使用过的小名、诨名和绰号。 3、政治面貌、专长、身份、文化程度、监护关系、信息级别、职业类别属字典选项,在基础信息字典表中查询填写。 4、管理类别:A类指有固定职业、稳定收入、合法身份且遵纪守法,配合公安机关登记管理的人员;B类指暂住时间不到半年,职业不稳定,经济来源不稳定或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人员;C类指按规定应当列为重点人员的;有重大作案嫌疑的;无正当理由逃避公安机关登记办证的;青壮年男子、年轻女子单独或结伙居住有可疑情况的;昼伏夜出、形迹可疑的;无正当职业、经济状况良好、收支明显不符的;有摩托车又行踪诡秘或房屋内存放有来历不明物品、摩托车、管制刀具或者其它可能用于作案工具的;可能藏有危险物品的人员。 5、社保状况:填写被采集人参加社会保险类别。 6、信息级别应由民警填写。 7、“居住处所”若为“租赁房屋”则“入住时间”、“与房东关系”为必填项。 8、被采集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则要填写监护人信息、监护关系,未成年人还需填写预防接种和就学信息。 9、居住地址:按流动人员的实际居住地址填写至室号,并与实有房屋信息表上地址一致。 10、入住时间:是指登记人入住暂住地的时间。 11、租住时间:为拟租住时间,以月为单位填写。 12、同室关系:指在一室内生活、居住人员之间的关系。 13、出租人(代理人)姓名:是指出租房屋的所有人,或出租房屋所有人委托、指定管理房屋的人。 14、房屋租赁备案证号:按房屋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屋租赁证》的号码填写。 15、到达日期:按登记人申报时间。 16、登记日期:以填此表日期为登记日期。 17、暂住证号码、有效期限两项,武汉市由系统自动生成,其他市州核对填写暂住证编号。 18、婚育证号:按计生部门颁发的《婚育证》上的号码填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1) 1.1年龄构成............................................................................................................................. 1 1.2教育程度............................................................................................................................. 2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 . (2) 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 ................................................................................................. 2 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 ............................................................................. 4 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 (7)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总人数1339724852人。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1年龄构成 0-14, 16.60% 15-59, 70.14% 60-64, 4.39% 65以上, 8.87% 0-1415-5960-6465以上 图1:年龄段比例 图

武汉市实有房屋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武汉市实有房屋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填表范围:凡武汉地域内房屋都应填写《武汉市实有房屋信息采集表》。居住房屋一户(套、间)一表,单位房屋一栋一表。 1、房屋编号由房产和规划部门编制,无需填写。 2、房屋座落:是指房屋所处的区域和详细地址;同一门牌号码内多间出租房的要按每套(间)填写室号。 3、小区/实名组:填写小区或村湾名称。 4、房产证登记座落:指房产证上所登记的房屋座落。 5、建筑物名称:指建筑物实体标牌的名称。 6、建筑物管理业主:指建筑物的物业管理单位法人。 7、房屋户型:成套住宅按“一室一厅”,“二室二厅”格式填写,非成套住宅填写房屋间数,按“1间”,“2间”格式填写。 8、填写个人或单位资料时,必须填写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其中一项内容。 9、现使用人信息为必填项。 10、有房屋有房产证的,“房屋权证号”为必填项,“房产证登记座落”为必填项,“发证日期”为必填项。 11、“权属信息”中,有房屋土地证的,“土地权证号”为必填项,“发证日期”为必填项。 12、产权人信息:是指房屋所有人的信息,包括单位和个人。个人产权人或单位产权人,必须填写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其中一项内容。 13、现使用人信息:是指房屋正在使用人的信息。可以是单位或个人,也可以是产权人或承租人。“现使用人信息”中,是“产权人”的,只填写“产权人信息”;是“承租人”的,只填写“承租人信息”;既不是“产权人”也不是“承租人”的,直接填写现使用人信息。使用人性质是“个人”的,只填写个人信息,是“单位”的,只填写单位信息。 14、出租面积:是指出租房屋的建筑面积。 15、出租间数:是指出租人实际出租房屋的间数。 16、月租金:是指出租屋的金额。包括单位出租和个人出租。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的按合同上的金额填写;未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按承租人申报的金额填写。 17、管理类别:由社区民警填写。在对应项前打“√”,只能是单项选择。 18、签订治安计生责任书:由社区民警填写。在对应项前打“√”,只能单项选择。 本表填写完毕后由采集人签字,填写采集时间,交公安民警。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各省各市都有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人口信息采集填表说明

人口信息采集填表说明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附件3: 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填表说明 一、表中加*项是关键数据项,加*项及加粗项为主要数据项。 二、已婚育龄妇女采集表中标题下划线里填入该住户下的已婚育龄妇女姓名,已婚育龄妇女采集表应该和常住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数是相对应的。 三、采集卡中各选项说明: 1.户人口基本情况填写说明: 凡是涉及到日期的内容,无特别说明的,均填写年月日8 位日期。有代码表的按代码表中代码及汉字填写。 (1)户所在地:填写该户所在地的详细地址,要求到门牌号。 (2)户主姓名:填写该户户主姓名。 (3)户编码:共18位,前面12位是行政区域码,13、14位为组队编号,最后四位在组内对户进行连续编号。 (4)户口类型:(采用国标代码) (5)公安户口编号:填写该户的户主的公安户口本编号。 (6)联系电话:填写该户的一个固定电话号码,格式为区号+电话号码。

(7)户成员编号:2位,对该户中的所有成员进行编号,户主的编号应为“01”。 (8)姓名:填写居民身份证或户口本中登记的姓名。 (9)与户主关系: 在登记家庭成员时,应先登记户主信息,在家庭户中,按以下优先级确定户主: 本户中的已婚育龄妇女(港澳台或外国人除外);本户中公安户籍登记中为户主的; 本户中年长的人为户主。 户主确定后,按以下代码填写户成员与户主关系(采用国标代码):

(10)公民身份证号码:填写18位或15位的公民身份证号码。 (11)性别:(采用国际代码)。 (12)民族:(采用国际代码)。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 市数据统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 15~64岁人口约:人,占%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 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实有人口(常住、寄住、未落户人口)

《实有人口(常住、寄住、未落户人口) 基本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一、填表范围 本辖区所有常住户口人口(包括人户分离和空挂户人员)、在此居住的寄住人口和未落常住人口填写此表。 二、填写要求 1、照片:本省16周岁以上尚未办理二代证的人员必采。收取被采集人员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现场采集应符合JPG格式,图像文件大小应符合警综平台标准。 2、统一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填写。 3、表中加粗黑体字的项目为必填项。 4、凡有“○”的项目,只能单项选择,在对应项目前打“√”。 5、填写带*栏时,请先行采集后,对照字典录入。 6、本表填写后由采集人签字,填写采集时间,交由社区责任区民警审核。 三、有关具体填表说明 (一)基本信息:常住人口(包括人户分离和空挂户人员)、寄住人口、未落常住户口人口,均应首先填写相关信息。 1、姓名:按登记人身份证或户口簿上的姓名填写(未落户的新生儿按已取姓名填写)。 2、别名:填写未正式登记使用过的小名、绰号、诨名。 3、出生地:填写具体地址或医院名称。 4、籍贯:填写国家、省、县(市、区)名称。 5、信息级别:此项由民警审核填写。 6、职务/职称:填写被采集人现任职务和职称,职称为副高以上的填写。 7、现居住地址:填写当前居住的住址信息。 8、社保状况:填写被采集人参加社会保险类别。

9、租赁住址详址:在其他地区有租赁房屋的填写此项。 10、被采集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则要填写监护人信息、监护关系,未成年人还需填写预防接种和就学信息。 (二)寄住信息:同一县(市、区)和市区内,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其他住所居住的常住人口,填写相关信息。 1、房主/代理人:对应基本信息中的“现居住地址”相关信息填写。 (三)未落户信息:未落常住户口人员,填写相关信息。 1、未落户时间:填写未落常住户口人员未落户起始日期。 2、原户籍所在地:填写原有户籍所在地详址,出生未落户的此项填写“无”。(四)有户无人信息:离开户口所在地6个月以上的人员,填写相关信息。 1、起始时间:填写离开户口所在地的日期。 2、其他住址详址:填写户籍登记地以外的其他住址的详细地址。 (五)流出信息:常住户口人员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它县(市)工作、生活、学习等人员填写相关信息。到本市不同区之间的除外。 1、流出日期:填写离开户籍地的起始日期。 2、流出地址:填写人员流向的具体地址。

实有房屋实有人口信息采集表

附件1 实有人口信息采集表 区(县市)派出所 房屋信息基 本 信 息 房屋地址街(路、巷、乡、镇)村小区(组)门牌号房屋类型 □电梯高层□小高层□筒子楼□别墅□自建小楼 □独立平房□棚户□其他产 权 □产权人身份证号码产权证号产权性质□自有□租赁□借用□单位名称联系电话房屋面积平方米户型□单间□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二室二厅□三室一厅□三室二厅□四室一厅□四室二厅□其他 出 租 信 息 治安责任人姓名治安责任人证码联系电话租赁备案证号 出租面积出租用途□居住□经商□生产□仓储管理类别□Ⅰ□Ⅱ□Ⅲ出租时间月租金出租间数实际租住人数是否签订责任状□是□否 实有人口基本信息序 号 人员 分类 姓名 证件 类型 证件号码 出生 日期 性 别 联系电话 政治 面貌 宗教信仰 婚姻 状况 国家 地区 文化 程度 服务处所职业关系1 2 3 4 管理信息 流动人口管理信息未落户人口信息寄住人口18-49周岁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对应 序号 居住 事由 来本市 日期 居住证 编号 发证 日期 有效 期限 居住处所 类别 未落户原因 未落户起 始时间 寄住原因寄住时间 孕 情 计生证号码 发证 日期 周岁以下 子女情况1 2 3 4 录入人:填表人:填表日期: 1

附件2 单位(法人)信息采集表 区(县市)派出所 房屋信息基 本 信 息 房屋地址街(路、巷、乡、镇)村小区(组)门牌号房屋类型 □电梯高层□小高层□筒子楼□别墅□自建小楼 □独立平房□棚户□其他产权人身份证号码产权证号产权性质□自有□租赁□借用单位名称固定电话房屋面积平方米户型□单间□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二室二厅□三室一厅□三室二厅□四室一厅□四室二厅□其他 出 租 信 息 责任人姓名责任人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出租面积出租用途□居住□经商□生产□仓储管理类别□Ⅰ□Ⅱ□Ⅲ出租时间月租金出租间数租赁备案证号是否签订责任状□是□否 实有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行业类别 注册地址营业执照号单位电话 法定负责人法定责任人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税务登记号 要害部位全称要害部位数 列入要害理由 □危爆物品□涉毒物品□细菌产品或传染源□放射源□贵重物品□信息中心□监控中心□电源□水源□其他可能引起群死群伤的部位 □其他单位安全工作影响大的部位 经营范围经营规模消防等级 单位分类 □特种行业□公共场所□企业事业单位□涉外单位□上网服务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开锁行业 □技防单位□旅馆业□其他 治安许可证号 管理信息 企业事业危险化学品单位文教单位(职工、师生数)物防技防 保卫负责人负责人身份证号码 保卫组 织名称、 形式 签订责任 书时间 退休 人员 数 货物 类别 副本许 可范围 职工(师 生)人数 港 澳 台 少数 民族 外籍 室外电 视监控 探头 室内 探头 周界报警 及门禁系 统 110联 网报警 要害部位防 盗门、窗 2

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福州市统计局 2011年6月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711537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38601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29357人,增长11.42%,年平均增长率为1.0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177483户,家庭户人口为63532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7人减少 0.55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30096人,占51.02%;女性人口为3485274人,占48.98%。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

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28%下降为104.16%。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31136人,占14.49%;15-59岁人口为5224094人,占73.42%;60岁及以上人口为860140人,占12.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84126人,占8.2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8651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66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9648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1032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4946人上升为12459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353人上升为1695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4572人上升为3649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4216人下降为25442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属性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 数据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

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

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当然,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促使了自然增长率的降低。

【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各街道镇常住人口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各街道、镇常住人口数据 1、浦东新区:5044430人 潍坊新村街道100548人 陆家嘴街道112507人 周家渡街道144668人 塘桥街道76916 人 上钢新村街道104932人 南码头路街道107130人 沪东新村街道112031人 金杨新村街道206017人 洋泾街道146237人 浦兴路街道177468人 东明路街道121449人 花木街道221327人 申港街道20219 人 川沙新镇369032人 高桥镇184486人 北蔡镇276547人 合庆镇132038人 唐镇129267人 曹路镇186012人 金桥镇81537 人 高行镇137625人 高东镇110552人 张江镇165297人 三林镇360516人 惠南镇213845人 周浦镇147329人 新场镇84183 人 大团镇71162 人 芦潮港镇27850 人 康桥镇174672人 航头镇110060人 六灶镇51013 人 祝桥镇105807人 泥城镇62519 人 宣桥镇59567 人 书院镇59831 人 万祥镇24346 人 老港镇37408 人 外高桥保税区1349 人 金桥出口加工区5514 人

张江高科技园区23617 人 2、新黄浦区: 原黄浦区429891人+原卢湾区248779人=678670人 原黄浦区: 南京东路街道:66285人 外滩街道:64896人 半淞园路街道:89776人 小东门街道:74994人 豫园街道:61042人 老西门街道:72898人 原卢湾区: 五里桥街道82403 打浦桥街道59085 淮海中路街道57931 瑞金二路街道49360 3、静安区:246788 江宁路街道75182 石门二路街道34392 南京西路街道36451 静安寺街道29218 曹家渡街道71545 虹口区:852476 欧阳路街道73394人,曲阳路街道102586人,广中路街道122756人,嘉兴路街道12575 5人,凉城新村街道98196人,四川北路街道86688人,提篮桥街道114013人,江湾镇街道129088人。 杨浦区:1313222 定海路街道100480 平凉路街道85870 江浦路街道95382 四平路街道92505 控江路街道105613 长白新村街道70195 延吉新村街道90334 殷行街道192554 大桥街道124954 五角场街道149090 新江湾城街道27251 五角场镇178994 徐汇区:1085130人 天平路街道———60533人

人口信息采集填表说明.doc

附件 3: 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填表说明 一、表中加 * 项是关键数据项,加 * 项及加粗项为主要数据项。 二、已婚育龄妇女采集表中标题下划线里填入该住户下的已婚育龄妇女姓名,已婚育龄妇女采集表应该和常住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数是相对应的。 三、采集卡中各选项说明: 1.户人口基本情况填写说明: 凡是涉及到日期的内容,无特别说明的,均填写年月日 8 位日期。有代码表的按代码表中代码及汉字填写。 (1)户所在地:填写该户所在地的详细地址,要求到门牌号。 (2)户主姓名:填写该户户主姓名。 (3)户编码:共 18 位,前面 12 位是行政区域码, 13 、14 位为组队编号,最后四位在组内对户进行连续编号。 (4)户口类型:(采用国标代码) 代码名称说明 1 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 2 农业户口农村居民 9 其他 (5)公安户口编号:填写该户的户主的公安户口本编号。 (6)联系电话:填写该户的一个固定电话号码,格式为区号+电 话号码。

(7)户成员编号: 2 位,对该户中的所有成员进行编号,户主的编号应为“ 01 ”。 (8)姓名:填写居民身份证或户口本中登记的姓名。 (9)与户主关系: 在登记家庭成员时,应先登记户主信息,在家庭户中,按以下优 先级确定户主: 本户中的已婚育龄妇女(港澳台或外国人除外 );本户中公安户籍登记中为户主的; 本户中年长的人为户主。 户主确定后,按以下代码填写户成员与户主关系(采用国标代码): 代码与户主关系说明 01 本人在集体单身宿舍住者推选的 02 户主户口代理人。其成员为非亲属 03 小集体户户主 10 配偶 11 夫 12 妻

代码与户主关系 20 子 22 长子 23 次子 24 三子 25 四子 26 五子 27 养子或继子 28 女婿 29 其他子 30 女 31 独生女 32 长女 33 二女 34 三女 35 四女 36 五女 37 养女 38 儿媳 39 其他女儿 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外孙 40 女 41 孙子 42 孙女 43 外孙子 44 外孙女 45 孙媳妇或外孙媳妇 46 孙女婿或外孙女婿 47 曾孙子或外曾孙子 48 曾孙女或外曾孙女 49 其他孙子 /孙女或外孙子 /外 孙女 50 父母 51 父亲 52 母亲 53 公公 54 婆婆 55 岳父 56 岳母 57 继父或养父 58 继母或养母 59 其他父母关系 说明 包括前妻或前夫的儿子包括前妻或前夫的儿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 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表三)(学生样表)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表三)(学生样表)_荆州_县(市、区)_城南_街办(乡、镇) __新风__社区居委会(村)_________组 采集人:*** 采集时间:2010年10月15日审核人: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一、填表范围 流动人员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设区市的市区,在其它地区居住三日以上的人员。湖北省范围内所有的流动人员都应填写《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一人一表。 二、填表要求 1、照片:收取采集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本省范围内十六周岁以上、未办二代证的人员以及外省流入本省、十六周岁以上人员必采。现场采集应符合JPG 格式,图像文件大小应符合警综平台标准。 2、统一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填写。 3、表中黑体加粗体字的项目为必填项。 4、凡有“○”的项目,只能单项选择,在对应项目前打“√”。 5、填写带*栏时,请对照字典填写。 6、本表填写完毕后由采集人签字,填写采集时间,交由社区民警审核。 三、有关具体填表说明 1、姓名:按登记人身份证或户口簿上的姓名填写(未落户的新生儿按已取姓名填写)。 2、别名:包括未正式登记使用过的小名、诨名和绰号。 3、政治面貌、专长、身份、文化程度、监护关系、信息级别、职业类别属字典选项,在基础信息字典表中查询填写。 4、管理类别:A类指有固定职业、稳定收入、合法身份且遵纪守法,配合公安机关登记管理的人员;B类指暂住时间不到半年,职业不稳定,经济来源不稳定或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人员;C类指按规定应当列为重点人员的;有重大作案嫌疑的;无正当理由逃避公安机关登记办证的;青壮年男子、年轻女子单独或结伙居住有可疑情况的;昼伏夜出、形迹可疑的;无正当职业、经济状况良好、收支明显不符的;有摩托车又行踪诡秘或房屋内存放有来历不明物品、摩托车、管制刀具或者其它可能用于作案工具的;可能藏有危险物品的人员。 5、社保状况:填写被采集人参加社会保险类别。 6、信息级别应由民警填写。 7、“居住处所”若为“租赁房屋”则“入住时间”、“与房东关系”为必填项。 8、被采集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则要填写监护人信息、监护关系,未成年人还需填写预防接种和就学信息。 9、居住地址:按流动人员的实际居住地址填写至室号,并与实有房屋信息表上地址一致。 10、入住时间:是指登记人入住暂住地的时间。 11、租住时间:为拟租住时间,以月为单位填写。 12、同室关系:指在一室内生活、居住人员之间的关系。 13、出租人(代理人)姓名:是指出租房屋的所有人,或出租房屋所有人委托、指定管理房屋的人。 14、房屋租赁备案证号:按房屋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屋租赁证》的号码填写。 15、到达日期:按登记人申报时间。 16、登记日期:以填此表日期为登记日期。 17、暂住证号码、有效期限两项,武汉市由系统自动生成,其他市州核对填写暂住证编号。 18、婚育证号:按计生部门颁发的《婚育证》上的号码填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局)

统计局:中国人口近13.4亿10年增7390万 2011-04-28 10:37: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有20173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38)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以下为公报全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常住人口1035.79万 昨日从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深圳常住人口为1035.79万。记者同时了解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深圳10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长3.98%。 全市总人口1322万 “深圳常住人口十年来年均增长3.98%,低于上一个十年(1990-2000)6.34%的增长,但仍快于全国(0.57%)、全省(1.90%)的平均水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过去十年,深圳人口仍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流入量较大。十年来,深圳经济保持较高增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市外人员到深圳工作和生活。深圳常住人口中,约有798万人是非户籍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77%;二是户籍人口增长较快。十年间,深圳采取多项措施,降低了入户门槛,加快了户籍人口增长步伐。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达251.03万人(未剔除流出市外半年以上人口),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1.48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130万人,增长1.1倍,年平均增加13万人,年平均增长7.53%。 1035.79万的人口数字是否偏少?统计局负责人表示,这一数字是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统计时点的常住人口数据,而这一时点的全市总人口为1322万,与我市相关部门此前公布的数字相当。 性别结构男多女少 “深圳男少女多的人口性别结构在十年中已悄然改变,现在与全国一样,也是男多女少。”统计局人士介绍。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1.40万人,占54.20%;女性人口为474.39万人,占45.8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18.34,同2000年“五普”的97.74对比,10年间,我市人口性别比上升了20.6个百分点。同期,广东省人口性别比上升5.2个百分点;全国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