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

合集下载

乐山大佛景区景点介绍

乐山大佛景区景点介绍

乐山大佛景区景点介绍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心的峨眉山脚下,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胜和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
1.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之一,高达71米,是唐代著名佛教僧人贺陵的建议和倡导下修建的。

大佛坐落于岷江、青衣江、嘉陵江三江交汇处的岩石上,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2. 九曲栈道:九曲栈道是一条长达2.5公里的盘山栈道,沿途景致秀丽,风景如画。

栈道旁边是陡峭的峭壁,栈道上有多处观景平台,可俯瞰岷江和乐山城区的美景。

3. 九龙潭:九龙潭是一处清澈见底的池塘,水质纯净。

传说中此处曾有九条龙在潭中游弋,故名九龙潭。

周围绿树环绕,景色宜人。

4. 宝顶山:宝顶山是景区内的一个小山丘,山顶有一座宝顶寺。

宝顶寺历史悠久,初建于唐代,是乐山地区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山顶广场可俯瞰乐山市区和岷江风光。

5. 洗心潭:洗心潭是一处云雾缭绕的清潭,水清沙白。

潭旁有石桥、石阶、石穴等景点,形态各异,十分别致。

6. 雷洞坪:雷洞坪是一个山峰平顶上的一片开阔地,是游客观赏乐山大佛的最佳位置。

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景区的美景。

除了以上景点,景区内还有众多的文化、历史景点,如摩崖石刻、古建筑等,深受游客喜爱。

- 1 -。

关于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

关于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

关于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
四川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区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制坐佛。

乐山大佛始建于713年,由唐代著名僧人贺朝士发起建造,历经90余年才完成。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份详细的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希望能为您的旅行提供帮助。

导游词如下:
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石刻艺术和佛教宝库的宝地——乐山大佛景区!我是今天的导游,将带领大家一同领略这座宏伟壮丽的景点。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乐山大佛的概况。

乐山大佛坐落在峨眉山的南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坐佛。

大佛高达71米,脚长24米,脚底可容纳100人场地。

乐山大佛始建于713年,历经了90多年才完工。

它是由唐代著名僧人贺朝士发起兴建,目的是为了镇守漳、蜀二江的水怪,并祈求国泰民安。

乐山大佛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壮丽的规模,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

大家现在站在的位置是大佛的左边观景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乐山大佛景区的美景。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大佛背后的峨眉山,峰峦叠翠、气势磅礴。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其次,我们还可以看到春江、沱江两江交汇的景象,水流湍急,悠然宛转,给人一种平静、舒适
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饱览乐山大佛的宏伟与庄重,它耸立在蜀江之滨,伫立于峰石之间,令人敬畏。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步行进入乐山大佛景区,一同领略大佛的魅力。

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佛教圣地

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佛教圣地

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佛教圣地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佛教圣地乐山大佛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也是我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它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东岸峨眉山的乐山市中心,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下面将从乐山大佛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以及景区特色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意义乐山大佛修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它由一座巨大的石刻佛像组成,高达七十一米,耸立在峨眉山一侧,面朝江水。

这座佛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刻佛像,也是古代中国雕刻艺术的杰作之一。

乐山大佛的修建和保存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佛教文化的象征。

乐山大佛的修建历时多年,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其中蕴含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修建过程中岩石的开凿、雕刻和佛像的塑造技术等,都彰显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水平。

乐山大佛可以说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它的存在和修建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二、文化价值乐山大佛是佛教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佛教精神和信仰。

佛教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乐山大佛作为佛教的圣地,吸引了无数的朝圣者和游客。

佛教信仰和思想体系通过乐山大佛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宣扬。

同时,大佛所在地乐山市也因为这座佛像的存在而成为了重要的佛教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许多佛教文化节庆。

乐山大佛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大佛所在的峨眉山地区,素有“天下名山”之称。

这里的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

游客可以在欣赏佛像的壮丽之余,还能体验到峨眉山的独特魅力。

同时,乐山大佛所在的乐山市也是历史名城,保留着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观光资源。

三、景区特色乐山大佛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宏伟的规模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景区内设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游客可以乘坐观光电梯或者步行登山欣赏大佛。

同时,景区附近还有许多寺庙、庵堂遗址等其他佛教文化景点,可以一次性游览多个景点,体验佛教文化的魅力。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乐山大佛,又称大佛梵刹,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的峨眉山脚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造像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乐山大佛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代,历经千余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然保存良好。

乐山大佛是巍峨屹立于岷江与洒池江的交汇处的悬崖峭壁上,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东大佛”、“西大佛”、“南大佛”与“北大佛”。

四个方向的佛身分别代表四个佛教神仙,合称为“乐山大佛”,形成了佛教的宏伟壮丽。

整个乐山大佛分为头前山、落山、摩崖舍利塔等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悬崖峭壁上的佛像。

大佛像采用了露头山法,从佛头到脚趾共17层,高达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佛胸脖间进深约13.25米,可容纳数十人同时登顶,俯瞰周围的美景。

乐山大佛的造型庄严肃穆,塑造工艺精湛,给人一种庄严的气势和宏伟的感觉。

大佛的脸上表情慈祥,宛如微笑,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也成为乐山大佛的一大特色。

大佛两侧则雕刻了栩栩如生的佛教故事和各类神兽,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精华。

乐山大佛的修建充分考虑到了水流问题,设计了一套精巧的疏浚引水系统,确保了佛像在长时间内不被水侵蚀。

此外,景区保护环境的工作也十分到位,保持了乐山大佛的原貌,使来访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到其壮丽与神奇。

乐山大佛所在的峨山山脚下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山势起伏,森林茂密,风景如画。

除了欣赏大佛的壮丽之外,游客还可以乘船游览峨眉山、观赏乐山花灯表演、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

乐山大佛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特别是每年的佛诞节期间,乐山大佛会举行盛大的法会活动,成千上万的信徒会聚集在此,虔诚地祈祷和朝拜,场面非常庄重隆重。

总之,乐山大佛以其巍峨壮丽的身姿,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与朝拜。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瑰宝,也是佛教信仰的象征,对于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和历史,感受它的神圣与庄严,乐山大佛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乐山大佛是一个历史悠久、雄伟壮观的佛教景点,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大佛景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佛像,也是我国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的象征。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朝,历经数百年建造完成,其规模和气势令人震撼,成为了我国文化和佛教艺术的一大奇迹。

1. 历史渊源乐山大佛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年间,当时是为了消除乐山地区的水患祸害而兴建的。

大佛的主要发起人是当时的宰相魏征,他深知佛教的力量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因此提议在乐山大佛的位置开凿大佛,祈求大佛的庇佑能消除水患。

经过数百年的建造,乐山大佛终于在唐朝末期完工,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像。

2. 建筑结构乐山大佛依傍峨眉山,背倚岷江,始建于713年唐朝。

大佛坐落在峨眉山脚下的凌云寺,整个佛身长达71米,肩宽28米,头高14.7米,两耳长7米,鼻高6米,眉宽5.6米佛目宽1.3米,嘴宽3.3米,肩宽24米,手掌宽8.3米。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石刻造像,其背后的岩石是佛像的一部分,使得整个造像更加壮观。

3. 文化价值乐山大佛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佛教信徒前来朝拜和观赏。

大佛所在地的峨眉山更是佛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大佛的存在更加增添了峨眉山的宗教意义。

大佛建成后,乐山也因此而得名“佛国”,可见其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之高。

总结回顾:乐山大佛作为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景点,其历史、建筑结构和文化价值无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对乐山大佛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其雄伟壮观的建筑风貌,更能够深入探寻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化内涵。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往乐山,亲身感受这尊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的震撼和美丽。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位佛教信徒,我对乐山大佛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敬仰。

大佛的雄伟气势和深远的历史内涵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感染力,也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我相信,乐山大佛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一件连接历史与现实、连接人与自然、连接心灵与信仰的伟大杰作。

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

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

大佛为弥勒佛坐象,它造型庄严,设 计巧妙,排水设施隐而不见,使它历经千 年风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 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 三江汇流之处 ,集嘉州山水之精华,汇乐 山风光之秀色 .
乐山大佛景区包括乐山大佛、灵 乐山大佛景区包括乐山大佛、灵 宝塔、凌云禅院、海师洞、九曲— 宝塔、凌云禅院、海师洞、九曲— 凌云栈道、巨型睡佛、东方佛都、 佛国天堂、麻浩崖墓、乌尤山等 乐山大佛以人文遗产精粹和自 然遗产的有机结合为特色,它体态 雍容,深情自若。比例匀称,山水 交融,与峨眉山遥相呼应。数十里 外都可以看到。大佛背靠山崖,面 临大江。当游客们观赏大佛时,同 时也就游览了凌云山的胜景。
凌云栈道
东坡楼
东坡楼也叫东坡读书楼。位于栖鸾峰巅, 系由楼、廊、亭组成的庭院建筑。东坡楼 为歇山式单体木质两重楼房。门额横匾 “东坡楼”三字是集黄庭坚手书而成,楼 东坡楼”三字是集黄庭坚手书而成,楼 堂正中苏东坡斜倚坐像。东坡楼正对临崖 堂正中苏东坡斜倚坐像。东坡楼正对临崖 处有一亭,即清音亭。在清音亭凭栏远眺, 江天悠远,山清水秀。
乌尤寺
乌尤山即古离堆,相传为秦时蜀郡守李冰 乌尤山即古离堆,相传为秦时蜀郡守李冰 开凿,以“避沫水之害” 开凿,以“避沫水之害”。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位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的溢洪 麻浩崖墓位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的溢洪 河道东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川西, 河道东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川西, 特别是乐山地区则流行一种凿山为墓的一 种墓葬形式,其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的 砂质岩层由人工凿成方形洞穴,然后安葬 遗体和殉葬品。从外部看去,是一个个神 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 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故称东汉崖墓。麻浩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故称东汉崖墓。麻浩 崖墓早年就以规模大,画像雕饰精美而被 誉为“南安各墓之冠” 誉为“南安各墓之冠”。墓中保存着汉代 画像石和汉崖墓出土的精美文物。

乐山大佛的景点特色介绍

乐山大佛的景点特色介绍

乐山大佛的景点特色介绍
乐山大佛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的标志性景点,下面
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乐山大佛的景点特色。

首先,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被誉为“东方
巨佛”。

它位于乐山市峨眉山市区的岷江和大渡河交汇处的乐山大
佛景区内。

乐山大佛的造型宏伟壮观,高达71米,耸立在悬崖峭壁上,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作之一。

它的面容庄严肃穆,栩栩如生,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其次,乐山大佛所在的景区环境优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
得益彰。

乐山大佛背靠峨眉山,面临岷江和大渡河,四周山水环绕,风景秀丽。

在乐山大佛景区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风光,
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乐山大佛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始建于唐代,
历经数百年的修建,见证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

乐山大佛所在的
峨眉山是佛教圣地之一,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在乐山大佛景区内,游客可以参观佛教寺庙,感受佛教文化的熏陶。

此外,乐山大佛景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岷江和大渡河,欣赏乐山大佛的壮丽景象;也可以徒步登上峨眉山,体验登山的乐趣;还可以参观乐山市区的其他名胜古迹,如峨眉山金顶、乐山市博物馆等。

总而言之,乐山大佛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景点特色。

它的巨大规模、壮丽的山水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活动,使其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对于佛教信徒还是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乐山大佛都是一处值得一游的景点。

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

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位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的溢洪 河道东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川西, 特别是乐山地区则流行一种凿山为墓的一 种墓葬形式,其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的 砂质岩层由人工凿成方形洞穴,然后安葬 遗体和殉葬品。从外部看去,是一个个神 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故称东汉崖墓。麻浩 崖墓早年就以规模大,画像雕饰精美而被 誉为“南安各墓之冠”。墓中保存着汉代 画像石和汉崖墓出土的精美文物。
世界文化遗产
___乐山大佛
一、中国世界遗产
1996年12月峨眉 山—乐山大佛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遗 产委员会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世 界遗产专家桑塞尔 博士· 席尔瓦教授实 地考察时,赞誉 “乐山大佛堪与世 界其他石刻如斯芬 克司和尼罗河的帝 王谷媲美”。

大佛为弥勒佛坐象,它造型庄严,设 计巧妙,排水设施隐而不见,使它历经千 年风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 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凌云栈道
东坡楼

东坡楼也叫东坡读书楼。位于栖鸾峰巅, 系由楼、廊、亭组成的庭院建筑。东坡楼 为歇山式单体木质两重楼房。门额横匾 “东坡楼”三字是集黄庭坚手书而成,楼 堂正中苏东坡斜倚坐像。东坡楼正对临崖 处有一亭,即清音亭。在清音亭凭栏远眺, 江天悠远,山清水秀。
乌尤寺

乌尤山即古离堆,相传为秦时蜀郡守李冰 开凿,以“避沫水之害”。


三江并流

相传,开凿之日,万众瞩目,喜形 于色,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 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否则不让开工。 海通和尚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 “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 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 “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 的佛财!”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自 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 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 场。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 佛立刻开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年寺
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 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重修时,明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为峨眉山上最早六大古寺 之一,是峨眉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全国重点寺院。寺内还有 称为峨眉镇山之宝的佛牙、贝叶经、御印,但是不对外开放。
魏晋时佛教传入,改观为寺,修建了普贤寺,从此峨眉山开始了 长达一千多年的普贤信仰。唐宋以后,佛教兴旺、寺庙增多、规模 逐渐扩大,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峨眉山与五台山、 九华山、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有文物古迹点164 处,寺庙及博物馆的藏品689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定级保护的文物 850多件,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报国寺
位于峨眉山麓的凤凰坪下,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占地60余亩, 海拔533米。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百亩,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 庙、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始建 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报国寺,历史上经过数次修葺, 寺院得以完整保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维修、扩 建的次数最多,1993年,又新建了钟楼、鼓楼、茶园、法物流 通处,使报国寺更加庄严。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以东三十多公里的凌云山中部,与乐山城区隔 江相望,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位于临江石壁上, 为弥勒佛坐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建成与 普贤道场兴盛,一起迎来了佛教在中国西南方的鼎盛时期,象征光 明吉祥希望。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 势,普渡众生而发起,召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 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 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
报国寺殿宇雄伟,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普贤殿四重 屋宇,依山而建,逐级升高。报国寺原为山中第一大寺,其原 址在伏虎寺对岸的瑜伽河畔,康熙皇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 “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
洗象池 清音阁
洪椿坪
仙峰寺
伏虎寺
雷音寺
峨眉山寺庙建筑,历史悠久,规模 宏大,构筑精巧,布局合理,与雄 伟旖旎的山水景色融为一体,是丰 富瑰丽的人文景观与得体独厚的自 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其梵宇宫殿、 庭阁桥廊,或隐于密林处,或立于 翠峰之颠,或建于幽壑之上,或依 于危崖之畔,依山取势,不拘一格, 飞角重檐,令人叫绝。
建于明代的无梁砖殿,为了避免 发生火灾,四壁都由红砖砌成,没 用一木一瓦,人称无梁砖殿,圆顶 方墙,直观朴素的体现中国古代天 圆地方的宇宙观。
宋代铸造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 铸像一尊,高7.38米,重62吨,距今 已有一千余年,殿内供奉着普贤骑象, 为北宋古物,早在1961年,这座铜铁 佛像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像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原来供有 3000小铁佛像,现尚存328尊。
乐山大佛又称隐型睡佛,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联 襟而成,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上, 仰面朝天,慈祥凝重,与峨眉山遥相呼应,形成了罕见的佛教人文景观。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 成部分。
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现存有寺庙约26座,其中最著 名的有金顶华藏寺、报国寺、万年寺、洗象池、清音阁、伏虎寺、 洪椿坪、仙峰寺,称为峨眉山八大寺。
金顶——华藏寺
金顶在地理概念上是指峨眉山的山顶,建筑概念 上是指峨眉山上的镏金屋顶,被称为金顶。明代朱 元璋第二十一子朱模笃信佛教,赏赐黄金3000两在 峨眉山最高处建――“大峨山金殿”,因金殿的瓦、 柱、门、棂等皆铜质渗金,阳光照耀之下,金光灿 烂,故俗称金顶,是全国最大的金殿。
大坪霁雪
严冬之时,峨眉山处处雪树冰花, 全山宛似银色世界,晴雪出霁。大 坪和环绕周围的群峰,组成了一朵 庞大的雪莲花,大坪如同花芯, “大坪霁雪”凝聚了峨眉山雪的形、 色之美。大坪观雪和登上金顶观雪 大不一样。金顶观雪是站在高峰之 巅,凭栏无瞩,遥望"岷山千里雪"; 而大坪观雪则在站在群峰环合的孤 峰平顶之上,环顾四壁峰林的"红 妆素裹",光朗空明的大千世界。
灵岩叠翠
灵岩地处峨眉金顶三峰的 后山麓。在灵岩寺遗址上, 向北眺望,迎面便是一幅万 山重叠的天然图画。近处, 青峰绵延起伏,茂林修竹, 点缀其间;远处,万佛顶、 千佛顶、金顶宛似座巨型翠 屏横亘天际,气象雄伟,三 峰挺拔而柔和的轮廓线十分 清晰。
龙门飞瀑
龙门峡“两山相对,如合水 从中出,绀碧无底”。两岸岩 石卓立,色如碧玉,刻削光 润”。入峡“千余尺,有两瀑 布各出一岩顶,从相对七、八 百尺高处倾下,岩根有盘石承 之, 激为飞雨溅沫,发出震耳 欲聋般轰鸣,这就是著名的龙 门飞瀑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在墨西哥举行的第20届全委会上,全票通过峨眉 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 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
峨眉山最初为人们所知并非佛教,而是道教,这里曾是道教看好的 风水宝地,被道教封为第七洞天——虚灵太妙洞天。从东汉年间,道 教在四川境内鹤鸣山诞生以来,峨眉山长期一直是道教胜地,与鹤鸣 山、青城山号称道教“蜀中三山”的代表。峨眉山至今还保留着很多 道教的地名,如天柱峰、玉皇坪、真人峰、玉蟾洞、三仙洞、遇仙洞、 雷洞坪等。传说公元九世纪末,被道家奉为北五祖的吕洞宾来这里修 仙问道,吕洞宾道号纯阳子,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这座纯阳殿, 是峨眉山中最负盛名的道观。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位于峨眉山主峰上,海拔 3077米,与万佛顶相邻,是峨眉游山的终点,佛教 重点寺院之一,始建于唐朝,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 最集中的地方,名胜云集,为峨眉精华所在。金顶 祥光由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组成。 十方普贤菩萨于2006年建成,高48米,代表阿弥陀 佛的48个愿望,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峨眉金 顶的中心。
小熊猫
枯叶蝶
白鹇
• 峨眉山的灵猴是野生藏酋猴,是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属于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这里的猴子极通人性,见人不惊、跟人嬉戏、与人同 乐,常结队向游人讨食,给游人带来许多乐趣,成为峨眉山的一道 活景观。
• 峨眉山生态猴区位于峨眉山清音阁、一线天至洪椿坪之间,为一段 狭长的幽谷,占地25公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猴保护区。
自然景观
峨眉山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完好,自然遗产极其丰富,有天然“植物王国”、 “动物乐园”之称。2007年,峨眉山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 景区。
由于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土壤结构,为各类生物物 种的生长繁衍创造了绝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方圆1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长着 高等植物3200多种。
峨眉山—乐山大佛
汇报人:张建华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 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 成,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在青衣江、大渡河之间 拔地而起,因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 美而艳”而得名,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三千万年前,峨眉山地层强烈褶皱断裂抬升,经 历复杂作用后,形成了今天山顶与峨眉平原2700多 米的巨大高差。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M,高 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山的生物、土壤、气候 垂直带明显,形成繁多的动植物种类和丰富多彩的 自然景观,从山麓至山顶,就是“一日有四季,十 里不同天”的景象。
珙桐是珍稀植物,有“植物活化石”、“绿色大熊猫” 之称。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
桫椤是峨眉山最古老的蕨类植物,是距今约1.8亿多年前, 中生代侏罗纪留唯一幸存的木本蕨类。
珙桐
桫椤
杜鹃
峨眉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茂盛的植物,为众多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繁殖的生态环境,全山共有 2300多种野生动物。四川的两栖动物为全国之冠,而峨眉山的占全川的36.7%;节肢动物中,以中华枯 叶蛱蝶和凤蝶最著名优美。目前全山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29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