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9-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X-推荐word版 (2页)

2019-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X-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X201X年1月5日讯,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X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详细列出了截至201X年10月31日毕业生就业数据库中,高校各专业的就业率,动物医学、水产、中国史、力学、图书情报等冷门专业就业率高达100%。
仅有3所高校就业率未达90%据了解,截至201X年10月31日,201X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共有 22.3万余人,其中专科(含高职)毕业生3.4万余人, 本科毕业生近11.3万人,硕士毕业生6万余人,博士毕业生约1.5万人。
截至201X年10月31日,北京地区高校有87所高校就业率超过90%,有3所高校就业率未达到90%。
这三所学校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201X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6.64%,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较高水平。
截至去年10月31日,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已就业人数为168241人,其中,北京生源为57159人,京外生源为111082人。
京外生源中,50623 人在北京就业,占非京籍生源的45.6%。
六成学生企业就业 1/4去了机关事业单位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哪些专业最好就业?统计结果显示,很多人们意识中的“冷门专业”在就业时就业率却高达100%,比如力学、水产、图书情报、军队指挥、资源勘探、兵器科学与技术等。
201X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去各类型企业就业的比例为61.1%, 高于机关(5.3%)和事业单位(19.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和制造业是201X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行业,就业比例分别占总毕业生数的11.6%、10.6%、9.6%。
西南科技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西南科技大学编2019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重要发现 (1)第二部分总体分析 (4)一就业与培养达成 (4)(一)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与学校办学定位基本吻合 (4)(二)培养达成方面:专业培养达成效果、能力知识培养结果有提升空间 (10)(三)就业质量方面:毕业生的收入水平较高,就业现状满意度有提升空间 (12)二培养过程评价 (17)(一)近九成毕业生对教学表示满意,教学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17)(二)师生交流频率有继续提升的空间,部分学院需重点关注 (17)(三)核心课程整体培养水平取得一定成效,个别专业的核心课程效果有提升空间 (19)三校友评价 (22)(一)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和推荐度均较高,学生的在校体验较好 (22)第一部分重要发现1、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与学校办学定位基本吻合就业率达九成以上,本校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3.0%,从供求数量上反映出学校培养取得较好成效。
深造意愿较强,毕业一年后24.3%的人读研和留学,其中读研和留学毕业生的比例是全国非“211”本科2018届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水平(13.3%)的近2倍。
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对本校毕业生的吸纳水平较高,本校2018届就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较大的行业分别为现代服务业(48.2%)、制造业(24.1%)、建筑业(21.6%)。
对本省贡献度较高,本校2018届六成以上(63%)就业毕业生在本省就业,为本省贡献较多人力。
2、培养达成方面:专业培养达成效果、能力知识培养结果均有提升空间专业培养达成效果可进一步提升,本校2018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专业培养达成效果可进一步提升。
能力知识培养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本校2018届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核心知识满足度(均为82%)反映本校的能力知识水平可进一步提升。
3、就业质量方面:毕业生的收入水平较高,就业现状满意度有提升空间毕业生薪资水平为5613元,本校2018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月收入为5613元,从行职业月收入来看,在互联网、计算机等战略新兴产业就业的毕业生市场价值表现较好。
辽宁工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辽宁工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辽宁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2020年1月目录学校概况 (5)数据说明 (8)总体结论 (9)一、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去向 (9)二、就业分布 (9)三、就业质量 (10)四、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10)五、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 (11)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2)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12)(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及性别结构 (12)(二)学院及学科结构 (12)(三)生源结构 (14)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14)(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14)(二)各学院的就业率 (15)(三)各专业的就业率 (16)三、就业流向 (18)(一)就业地区分布 (18)(二)就业行业分布 (18)(三)就业职业分布 (19)(四)就业单位分布 (19)(五)毕业生就业重点企业名单 (20)四、国内升学 (20)第二篇:就业创业工作主要举措 (22)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主体责任 (22)二、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毕业生在辽就业 (22)三、加大就业创业工作投入,全力保障就业创业工作顺利进行 (23)四、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水平 (23)五、加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 (24)六、注重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引导学生积极就业 (24)第三篇: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分析 (25)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25)(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评价 (25)(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优势能力评价 (25)(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胜任能力评价 (26)(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加强能力评价 (26)二、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关分析 (27)(一)获取岗位信息渠道 (27)(二)薪酬水平 (28)(三)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8)(四)工作满意度 (28)(五)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 (29)第四篇: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30)一、就业率稳中有升 (30)二、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成主流,升学比例成上升趋势 (30)三、民营企业就业为主,制造业产业流向突出 (31)四、省内外就业比例分布稳定,省内就业为主流 (32)第五篇: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33)一、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33)(一)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33)(二)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36)二、对招生和专业设置的影响 (36)三、对就业服务工作的影响 (37)(一)对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 (37)(二)就业服务工作的反馈 (39)辽宁工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坐落于依山傍海、交通发达的辽宁西部中心城市--锦州。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2013年毕业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2013年毕业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机电学院研究生会发展规划中心2014年5月一.毕业生总规模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2013年毕业研究生共257人(非定向生245人)。
2013年毕业研究生中共有男生208人,女生49人,男女比例为4.25:1。
二.就业率和就业结构(一)毕业生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率,是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其中,深造包含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就业包含签三方就业协议(以下简称“签三方就业”)和灵活就业两种形式,灵活就业是指不签署三方协议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就业合同就业,以及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
定向委培生毕业后回定向委培单位就业,本报告以下统计均不包含定向委培毕业生。
我院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其中,签三方就业比例为92.24%,国内升学比例为7.35%,出国(境)留学比例为0.41%(表1);机电学院2013年各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表2)。
表1毕业生毕业去向毕业去向毕业研究生国内升学7.35%出国(境)留学0.41%未就业 3.5%表2机电学院2013年各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情况19190192.2.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4.4.车辆工程(工学车辆工程(工学车辆工程(工学))43145.5.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学)38344386.6.微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工学)12111127.7.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工学)54158.8.电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工学)41349.9.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211210.10.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工学工学))10371011.11.工业设计工程工业设计工程110112.12.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44413.工业设计与工程211214.机械工程2119221(二)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总体而言,我院研究生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单位为主,签约人数最多的公司为: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表3)。
2019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

2019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
(编者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我省从2014年开始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旨在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反映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现状。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编写了《2019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以教育部规定的五大指标体系(毕业生基本情况、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关分析、高校就业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就业状况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反馈)为基础,全面反映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2019届高校毕业生的整体情况、就业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体现了大数据时代教育工作的精准理念,为明年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使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更相匹配,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本报告第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及第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分析中所用数据采用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系统统计数据,截至时间为2019年7月15日。
第四部分基于面向陕西省2019届全体毕业生实施的大规模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及其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反馈。
调查回收有效样本共8710份,有效回收率为2.8%。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前 言 ...................................................................................................................................1 第一章 就业大数据 . (2)一、生源结构大数据 (2)(一)生源性别结构 .........................................................................................2 (二)生源区域结构 .........................................................................................3 二、毕业生就业大数据 .. (7)(一)各系就业数据 .........................................................................................7 (二)各专业就业数据 .....................................................................................8 (三)党员毕业生就业数据 .......................................................................... 10 (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数据 ................................................................. 10 (五)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数据 ................................................................. 11 (六)毕业生升学数据 .................................................................................. 12 三、就业单位及区域大数据 (12)(一)招聘单位数量 ...................................................................................... 12 (二)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 12 (三)就业单位行业情况 .............................................................................. 14 (四)就业单位区域情况 (15)第二章 就业质量及第三方评价 (17)一、就业质量 (17)(一)就业率保持高位,九成毕业生就业于央企 .................................... 17 (二)就业紧紧依托行业,服务区域经济效果显著 ................................ 17 (三)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17 二、第三方评价 (18)(一)麦可思第三方评价 .............................................................................. 18 (二)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评价 .. (19)第三章 就业工作措施 (21)一、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就业工作高效开展 (21)(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21)(二)完善建全就业工作制度,夯实就业工作保障 (21)二、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21)(一)依托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21)(二)适应现代企业人才培训需求,打造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 (22)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搭建毕业生就业新市场 (22)(一)学院领导带队积极走访,扩宽就业渠道 (22)(二)搭建信息平台,多渠道推送就业信息 (22)(三)密切关注就业市场最新变化动态 (23)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夯实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23)(一)全员参与,营造浓厚就业氛围 (23)(二)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指导系列活动 (23)(三)关注家庭困难学生,助力帮扶就业脱贫 (23)(四)热情服务用人单位,形成全方位服务流程 (24)第四章就业形势研判 (25)一、利好形势分析 (25)(一)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5)(二)基础设施投资回升势头明显 (25)(三)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需大量人才支撑 (26)二、不利形势分析 (27)(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7)(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发生变化 (27)(三)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慢 (28)第五章工作建议 (29)一、做好人才需求调研,加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29)二、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29)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29)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73年,地处陕西渭南,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院、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教育部百千万交流计划中方院校单位、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西北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毕业生类别 专科 本科 硕士 博士
表 1-1 各学历层次毕业生规模构成 总毕业人数 2062 3462 1881 157
所占比例 27.27% 45.78% 24.87% 2.08%
硕士 24.87%
博士 2.08%
专科 27.27%
专科
本科 45.78% 本科 硕士
博士
1.2 各院系(培养单位)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分布情况
1
2
西北大学 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13.6 创新思维和改革精神 ............................................................................................ 25 14.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 ....................................................................... 26 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 27 15.统一思想认识,健全领导体制,科学规划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整体思 路 ......................................................................................................................................... 27 16.落实基本要求,完善保障机制,不断优化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基本条 件 ......................................................................................................................................... 29 17.实施系统工程,强化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指导的规模与水平 ............... 30 18.搭建就创平台,狠抓就创服务,努力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工作目标 ................... 32 19.健全反馈体系,定期走访调研,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层次 ....................... 34 20.严格过程管理,注重收效成果,大化革新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繁冗旧 务 ......................................................................................................................................... 35 21. 发挥群策群力,深化工作创新,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内涵和水平 ..... 36
华东理工发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龙源期刊网
华东理工发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作者:
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9年第22期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发布2019届就业报告:截至2019年8月31日,该校2019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6.74%,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6.23%,研究生就业率为97.43%。
从就业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本科生深造比例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就业单位流向以企业为主,面向大型国有企业等重点单位就业的比例持续增加,毕业生奔赴基层建功立业的意愿增强等。
硕士研究生(不含MBA)平均签约月薪9247.83元、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6389.42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95%和6.39%。
據了解,华东理工大学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