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需求和功能分析
电子病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子病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电子病历虽然还存在着缺乏法律效力、数据标准、安全保密、系统稳定和人员素质等问题,但电子病历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统一的数据标准,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人员法律意识及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完善。
标签:电子病历;现状;问题;对策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简称EMR)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1]。
电子病历符合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特点,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1国内电子病历的发展现状我国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发展大概经历了:源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独立发展-与HIS集成三个阶段[2]。
目前,国内电子病历系统正在快速发展中,各省市如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均开始了EMR的建立工作,部分二级医院也在积极推动EMR建立。
据e 医疗网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医院经过政府采购的电子病历建设实施项目,软件实际签约额在1亿~1.5亿元之间,2011年电子病历软件市场总量达到2.5亿元。
据统计,2012年初,32.1%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电子病历系统[3]。
当前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在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方面。
尽管很多大型医院已经拥有了医护工作站、移动医护工作站、药房系统、全院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系统,可以实现部分界面和工作流程的集成,但由于不在一个平台上,大量临床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很难实现高效方便地获取患者信息系统。
眼科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眼科医院电子病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纸质病历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需求。
纸质病历存在着易丢失、易损坏、查询效率低下等问题,而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病历管理方式,它能够将患者的病历信息以电子化的形式进行存储、管理和传输。
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查询速度,降低错误率,还能够实现多部门、多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整个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
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医生可以更加便捷地查询患者的病历信息,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历史,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功能完善、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患者病历信息的电子化存储、管理、查询和统计,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于推动医疗信息化进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子病例;管理系统;互联网医疗;医疗改革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ctronicMedical Record Management System forOphthalmology Hospitals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epening of medical reforms, the traditional paper-based medical record management approac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mands of modern medical services. Paper records are prone to loss, damage, and inefficient retrieval, whil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 management systems effectively address these issues,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medical care. EMR systems, based on computer technology, allow for the electronic storage, management, and transmission of patients' medical information. These systems not only improve search speeds and reduce error rates but also facilitate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llaborative work among multiple departments and users, thereby enhancing the overall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Through EMR systems, doctors can more conveniently access patients' medical histories, enabling more accurate diagnoses and treatment plans.This study aim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user-friendly, secure, and reliable EMR management system. The system aims to electronically store, manage, retrieve, and analyze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providing doctors with accurat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information. It also aims to reduce medical costs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This research has significant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value,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medical informationization and elevating the level of medical services.Keywords: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et Healthcare; Medical Reform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绪论(引言) (1)第一章电子病例管理系统概述 (4)1.1 电子病例管理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4)1.2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4)1.3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优势 (5)第二章电子病例管理系统需求与分析 (7)2.1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分析 (7)2.2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7)2.3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 (8)2.4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 (9)第三章电子病例管理系统设计 (10)3.1系统设计概述 (10)3.2系统详细设计 (14)3.3.病历创建与编辑模块设计 (15)3.4.病历查询与统计模块设计 (17)3.5 病历打印与导出模块设计 (18)3.6.系统安全与权限管理模块设计 (18)3.7系统备份与恢复 (19)3.8.日志审计与监控 (20)第四章电子病例管理系统的实现 (22)4.1.开发环境与工具选择 (22)4.2.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23)4.3.系统集成与调试 (24)第五章电子病例管理系统测试 (26)5.1 测试方法与测试环境 (26)5.2.功能测试 (27)5.3.性能测试 (28)5.4.安全测试 (29)结论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绪论(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1.1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传统的纸质病例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疗机构的需求。
电子病历系统介绍

电子病历系统介绍电子病历系统是指将传统纸质病历转化为电子形式的一种信息化管理系统。
它通过随时随地的数据记录、查询、共享、传递等功能,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信息安全性和医疗质量,对于实现医疗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电子病历系统的优势、结构和应用等方面信息。
首先,电子病历系统的优势显而易见。
一方面,电子化的记录和查询方式方便快捷,不仅减少了病历的查阅时间,提高了医疗机构工作效率,还有效避免了传统纸质病历易于丢失、损坏等问题。
另一方面,电子病历系统能够对病历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和评估,促进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其次,电子病历系统通常包括三部分结构,即前端数据采集、中间数据存储和后端数据查询与分析。
前端数据采集是指医护人员通过电子设备(例如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将患者的各项信息输入到系统中。
中间数据存储是指将患者的病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后端数据查询与分析是指医护人员通过系统查询和分析患者的病历信息,从而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这三部分结构的合理设计和协同工作,是电子病历系统能够高效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关键。
此外,电子病历系统还有多种应用。
首先,它可以实现医疗信息共享。
不同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共享患者的病历信息,便于协作诊疗和知识分享。
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方便地查看患者的过往病历,提供更准确的救治措施。
其次,电子病历系统还可以为医疗机构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对大量病历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疾病的流行规律和趋势,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电子病历系统还能够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就诊服务。
患者可以通过在线预约、在线查看诊断结果等功能,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就诊体验。
然而,电子病历系统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尽管有大量的病历数据输入和存储,但是系统的一些功能和界面设计仍有待改进。
一些医护人员可能需要时间来适应电子化工作环境,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阻力。
电子病历系统-可行性分析

电子病历系统-可行性分析引言传统的纸质病历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存储不方便、查找困难、易损坏、空间占用大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新趋势。
本文将对电子病历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潜在风险。
1. 电子病历系统的优势1.1 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医生通过查询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快速获得患者的病史、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省去了在纸质病历上翻找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诊疗工作。
1.2 方便数据共享与传输传统的纸质病历难以完整共享,造成信息孤岛。
而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在线共享和传输,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互相查询和编辑病历信息,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3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电子病历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信息共享等方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生可以根据系统中的大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4 节省空间和资源纸质病历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并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的影响。
而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将全部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大大节省了空间和资源,并且通过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电子病历系统的潜在风险2.1 数据安全风险电子病历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患者隐私数据,如果系统安全性不高,可能会导致患者信息泄露甚至被黑客攻击。
因此,建立严格的访问权限和数据保护机制,加强系统安全性,是必不可少的。
2.2 信息技术要求高电子病历系统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持,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开发与维护人员等。
对于一些医疗机构来说,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改造和培训,这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和成本。
2.3 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问题电子病历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如果系统出现错误,可能会导致医生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风险。
因此,在系统设计和数据输入过程中,应该建立严格的规范和流程,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电子病历5级评级服务项目需求

针对网站填报给予相应的指导,协助医院完成电子病历网站填报。评审咨询团队专员根据国家医院管理研究所下发的报名时限要求,协助医院进行相关报名工作,在“国家电子病历评级注册网”上注册账号,并根据网站要求,指导并协助医院填报相关申请材料。
2.6
对院方评审改造支持和全面检查
2.6.1
在医院电子病历评审中,协助医院梳理文审结果的专家整改意见,深度解读专家提出的每个意见,协助医院完成专家意见整改方案,同时对于不满足项进行指导,涉及各系统功能改造项进行全面扫描,确保改造后功能满足5级评级要求,同时全部项目满足评级要求。
3.3
3.3.1
成交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项目、人数、地点、日程、资料、其它等详细内容,为所有被培训人员提供培训用文字资料和讲义等相关用品。
3.3.2
实际培训时间、人数和地点按中标单位与项目采购人商定的为准。
2.9.2
评审咨询团队负责项目评审期间评审知识库的管理,负责每个阶段的文档整理汇总,包括不限于:
1、前期的《调研报告》、整改方案、任务清单进展、电子病历系统应用5级功能及数据质量证明材料、汇报PPT等。
2、中期整改方案、技术方案、项目例会会议纪要。
3、后期迎检方案、应知应会、汇报PPT等文档,做到评审项目相关文档全流程管理,形成评审知识库。
1.2.1
1、贯彻落实《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等相关政策文件,助力HIS、LIS、PACS、EMR 等系统的整合度和联合使用效率,并提高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信息共享及使用水平。
2、基于目前医院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结合电子病历分级评价5级标准,围绕着电子病历对临床业务进行全面建设,助力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达到五级标准。
电子病历系统用途

电子病历系统用途电子病历系统用途非常广泛,以下会详细阐述这些用途,并探讨其对医疗保健行业的影响。
1.病历记录与管理:电子病历系统能够有效地记录和管理患者的病历信息,包括个人信息、疾病史、就诊纪录、检查结果、处方药物等。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和医疗保健机构能够更加方便地访问和更新这些信息,从而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医疗服务。
2.患者管理和监控: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和医疗保健机构更好地管理和监控患者的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历数据,医生可以识别和预测患者的潜在疾病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电子病历系统还支持远程监控患者的健康状况,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医生可以实时查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数据,并及时干预。
3.跨医疗机构协作:电子病历系统能够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
传统的纸质病历很难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共享,导致患者在进行转诊时需要重复检查和重复填写相同的表格。
但是,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可以迅速获取到患者的病历信息,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录入和浪费。
同时,电子病历系统还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4.数据分析与科研:电子病历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医疗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医学研究和医疗政策的制定非常有价值。
通过对电子病历数据的分析,医生和科研机构可以识别出疾病的风险因素,推动新的医学研究和新的疗法的发展。
此外,政府和医疗保健机构可以利用电子病历数据来做出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医疗政策决策。
除了上述的主要用途外,电子病历系统还有一些其他的附加功能,如预约挂号、费用管理、药物管理等。
这些功能能够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
总结来说,电子病历系统的用途非常广泛,它可以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并对医疗保健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病历系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推动医疗保健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电子病历建设方案

电子病历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也逐渐开始引入电子病历系统,以取代传统的纸质病历记录方式。
本文将提出一份电子病历建设方案,旨在介绍电子病历的概念、优势,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要点。
二、电子病历的概念及优势电子病历是指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记录和存储患者的病历信息,其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就诊记录、检查报告、诊断结果等内容。
与传统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具有以下优势:1. 空间和时间的节省:电子病历无需占用大量的纸张和存储空间,使得医疗机构能够更节约资源。
同时,电子病历的检索和分享速度更快,提高了医疗工作的效率。
2. 可追溯性和连续性:电子病历记录了患者的完整就诊历史,可方便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连续的分析和判断,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3. 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电子病历的数据可以被多个医疗机构共享,使得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协同处理患者的病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4.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电子病历采用密码学技术和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三、电子病历建设方案的关键要点在进行电子病历建设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在设计电子病历系统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所需要满足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与主要医疗设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要求。
同时,需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便未来的升级和维护需要。
2. 数据标准和规范:为了保证电子病历数据的一致性和互通性,需要制定并遵循相关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如HL7、ICD-10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系统集成和安全保障:在电子病历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进行集成,确保数据的无缝流转和共享。
同时,需要采取措施保障病历数据的安全,如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和灾备等。
4. 人员培训和推广: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培训。
因此,需要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提高医护人员对电子病历系统的熟练程度和应用意识。
电子病历功能说明

电子病历功能说明电子病历是指将病人的病历信息以电子形式存储并进行管理的系统。
它是传统病历的电子化延伸,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病历信息转化为电子文档,可实现病历信息的共享、传输、存储、查询和管理等功能。
以下是电子病历的功能说明。
1.信息共享和传输: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病历信息共享和传输。
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快速获取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既往病史、诊断结果、治疗计划等,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病历信息存储: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疗机构可以将大量的病历信息以电子形式存储,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管理。
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避免了传统纸质病历需要大量的物理存储空间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防止病历信息的丢失或损坏。
4.临床决策支持:电子病历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临床决策支持。
通过对大量的患者病历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系统可以生成临床路径、预测病情发展趋势、辅助诊断等,帮助医生做出更科学、准确的临床决策,并提高治疗效果。
5.病历信息安全保障: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严格的病历信息保密机制,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采用权限管理和加密技术,只有经过授权的医生和工作人员才能查询和修改患者的病历信息,有效防止了病历信息的非法访问和篡改。
6.电子处方和医嘱管理: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将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和医嘱存储在系统中,便于患者购药和执行治疗计划。
同时,系统还可以与药房和药企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方便药物的采购、配送和管理。
7.数据统计和分析: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对大量的病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和趋势分析图表。
这些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有助于医疗机构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对医疗质量、资源配置、医疗费用等进行管理和控制。
总之,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高病历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子病历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功能,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存储
规范要求
采用公开的数据存储格式,使用非特定的系统或软件能够解读电 子病历资料
场景描述
病历文件的保存
不恰当应用
病历文件格式不公开,非厂商特定软件不能解读 病历文件加密保存,通用软件不能解读
正确应用
采用开放格式:标准化的或者非标准化但有格式说明 可以采用格式转换的方式保存为开放格式
规范的结构
第二章 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功能 第三章 电子病历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电子病历创建功能 第二节 患者既往诊疗信息管理功能 第三节 住院病历管理功能 第四节 医嘱管理功能 第五节 检查检验报告管理功能 第六节 电子病历展现功能 第七节 临床知识库功能 第八节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功能
医嘱录入时间等同于医嘱开始时间或下达时间
正确应用
医嘱录入时间独立于开始时间或下达时间,内部自动记录
医嘱录入
规范要求
提供录入、处理非本院药物、诊疗项目的功能
场景描述
在医改环境下,患者可能在看病后到院外取药或做检查
不恰当应用
医嘱只能按照医院的药品供应目录开立
正确应用
系统应提供药品目录功能,与库存分开设置
医嘱录入
规范要求
能够以结构化方式录入检查部位、检查项目
场景描述
检查项目与检查设备的集成需要明确检查部位 按部位导航 科研检索与统计
不恰当应用
检查部位与检查项目集成在一起,如胸部CT平扫
正确应用
胸部,CT扫描
检查报告
规范要求
允许检查检验科室对已完成的报告进行修改的功能,并主动提示 接收报告用户检查检验报告已被修改
场景描述
因值班、会诊、抢救等特殊情况访问电子病历
不恰当应用
输入患者ID号、床号可直接调取患者资料 未经授权不允许访问
正确应用
对使用者进行警示 对访问操作记录日志便于回溯
创建电子病历
规范要求
为患者创建电子病历,必须赋予患者唯一的标识号码
场景描述
自助方式的大量使用 未携带就诊卡时
不恰当应用
合理用药
规范要求
提供对重复用药进行审查的功能,对相互作用进行审查的功能
场景描述
患者在呼吸科就诊医师开抗生素,再到消化科就诊医师又开抗生 素
不恰当应用
在呼吸科进行合理用药检查,在消化科对新医嘱进行合理用药 检查
正确应用
在消化科对所有在用医嘱进行合理用药检查
数据存储
规范要求
在存储的电子病历数据项目中保留文本记录
场景描述
在医嘱、处方、检查检验申请中,科室、项目等 在检查检验报告中,结果项目 历史数据当代码定义发生改变后
不恰当应用
只保留药品、项目、科室代码
正确应用
保留代码的同时保留名称文本
患者隐私保护
规范要求
查看非直接相关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时,警示使用者
第四章 电子病历系统的扩展功能
第一节 电子病历系统接口功能 第二范要求
为各使用者分配独立用户名
场景描述
实习生、进修生等不具备处方权的医师书写病历、录入医嘱 门诊带教生辅助医师出诊
不恰当应用
不具备处方权的医生使用上级医生用户名
正确应用
用户授权与处方权分开,为所有使用人员分配用户名 病房场景:医嘱与病历需经带教医师审核签名后生效 门诊场景:由带教医师临时授权
不恰当应用
需要医师主动查询报告状态
正确应用
在医师登录系统时提示,或者 在线实时提醒
检查报告
规范要求
由报告方对检查检验结果进行判读
场景描述
检验报告结果是否异常涉及患者个体条件,应在检验科发出报 告 时明确标注
不恰当应用
检验科只返回结果值,由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工作站)自动判断 结果是否异常
正确应用
医生工作站显示检验科给出的异常标志和参考值范围
电子病历展现
规范要求
提供对文字型检查检验结果,对照显示历史结果的功能
场景描述
在查看当前检查结果时,可在同一界面查阅本项目既往结果
不恰当应用
对数值型结果提供趋势图展现,对文字报告,由医师自行查找 既 往结果
正确应用
既对数值型结果,也能对文字型结果,同界面显示既往结果
医嘱录入
规范要求
提供使用自由文本录入医嘱的功能
场景描述
特殊医嘱的开立
不恰当应用
限定医嘱必须使用规范化的字典项目
正确应用
允许使用自由文本开立医嘱
医嘱录入
规范要求
自动记录医嘱录入时间和录入医师信息的功能
场景描述
提前录入医嘱,生效时间晚于录入时间 滞后录入医嘱,下达时间早于录入时间
不恰当应用
一人多号
正确应用
与身份证号关联,或者 依靠患者其它信息自动查重
既往信息管理
规范要求
应当提供患者既往诊疗信息的收集、管理、存储和展现的功能
场景描述
患者多次就诊,当前就诊时,医师查看以往病史
不恰当应用
既往信息按就诊次管理,只能逐次查看患者就诊记录
正确应用
既往信息以人为中心管理,当前就诊可查看个人的所有疾病(需 要归入既往史的疾病)
场景描述
已确认发出的报告发现错误,需要修改;接收医师已阅读先前报 告
不恰当应用
不提供确认报告修改功能 直接修改报告,未提醒医师注意
正确应用
允许修改,提醒医师报告已修改
检查报告
规范要求
系统主动向用户提示患者有新的检查检验报告生成
场景描述
医师在登录系统时,希望了解所经治患者有哪些新的报告返 回
电子病历需求和功能分析
前言
2010年12月,在国家“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 院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原国家卫生部发布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 规范(试行)》,后续又开展了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测评,目的是规范 引导和推动电子病历发展。 5年来,电子病历功能及应用水平有了很 大提升。
但是,无论是在日常应用中,还是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测评过程中 , 我们发现已有的电子病历系统与功能规范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相 关 人员对功能规范的理解也存在各种偏差,对一些典型问题需要从认 识 和实践上加以厘清。
用户授权
规范要求
根据业务规则对用户自动临时授权的功能
场景描述
检查科室需要查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 会诊医师需要查阅会诊患者病历资料
不恰当应用
授权给检查科室医师,开放所有患者资料查询 会诊医师以经治医师用户登录
正确应用
收到检查申请的医师自动获得该患者的病历资料访问权限 收到会诊申请的医师自动获得该患者的病历资料访问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