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第二版第三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类专业用
物理学类包括哪些专业介绍

物理学类包括哪些专业介绍物理学类包括哪些专业物理学类专业介绍一、物理学专业主干学科:物理学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人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主要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等。
学年:4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
二、应用物理学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电子线路、理论物理、结构与物性、材料物理、固体物理学、机械制图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课程要求,安排与应用领域有关的教学实习,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主要实验: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电子线路等实验。
学年:4年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三、核物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在核物理与核科学技术领域内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并获得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后劲,能在工业、农业、国防、医学及环保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核物理专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教学、管理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英文名称:Physics一、培养目标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技领域中从事科研、技术与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不断进行自我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条件进行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
5、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物理教学的新成果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不断发展的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厚实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物理学专业课程简介 - 哈尔滨学院教务处

物理学专业04013001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156—8—1、2】先修课程:高中数学内容提要:高等数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微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和矢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矢量分析初步、级数、广义积分、含参变量积分和常微分方程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高等数学(物理类)》一、二、三册四川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高等数学》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04013002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42—2—1】先修课程:高中数学内容提要:线性代数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有限线性空间的结构和线性空间的线性变换的数学分支。
内容有行列式、矩阵代数、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几里得空间、n元实二次型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高等数学(物理类)》第三册四川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线性代数》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04013003数学物理方法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72—4—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内容分三个部分。
复变函数论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哥西定理、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残数及其应用、保角变换。
数学物理方程包括:数学物理方程的付氏解、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解、数理方程解的积分公式、定解问题的适定性、付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
特殊函数包括:勒让德多项式,球函数、贝塞尔函数、柱函数、厄密多项式和拉盖尔多项式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高等数学(物理类)》第四册四川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04013004力学 Mechanics 【72—4—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样书目录(数学类)

同济大学 10.1 2001 年 2 版
重温微积分
齐民生 39.6 2004 年 1 版
第 2 版 微积分(上)
同济大学 24.9 2003 年 2 版
第 2 版 微积分(下)
同济大学 23.1 2003 年 2 版
微积分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
同济大学 28.4 2004 年 1 版
第 2 版 微积分学简明教程(上)
余家荣 17.9
出版时间 2001 年 3 版 2001 年 3 版 2004 年 1 版 2003 年 1 版 2003 年 1 版 2003 年 4 版 2003 年 4 版 2003 年 2 版 2003 年 2 版 2004 年 1 版 2004 年 2 版 2004 年 2 版 2003 年 1 版 2004 年 1 版 2004 年 1 版 2003 年 3 版 1999 年 4 版 2002 年 2 版 2003 年 2 版 2004 年 1 版 2000 年 1 版 2000 年 1 版 2004 年 1 版 2004 年 2 版 2004 年 2 版 2003 年 2 版 2004 年 1 版 2003 年 3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样书目录(数学类)
版别
教材名 称
编著者 单价 出版时间
第4版 第3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学习辅导与习题 选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沈恒范 沈恒范 盛骤
20.6 2003 年 4 版 17.6 2003 年 1 版 19.3 2001 年 3 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全解指南
第 2 版 数学史概论
李文林 21.0 2002 年 2 版
大学文科高等数学(第一册)
姚孟臣 11.9 1997 年 1 版
数理方法资料1

课程介绍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和重要基础课,也是一门公认的难道大的课程。
该课程通常在本科二年级开设,既会涉及到先行课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的内容,又与后续课程密切相关。
故这门课学习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后继课四大力学和专业课程的学习问题,也关系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问题。
如何将这门“难教、难学、难懂”的课变为“易教、易学、易懂”的课,一直是同行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课程包括复变函数论、数学物理方程、特殊函数、非线性方程和积分方程共四篇的内容。
其中,第一篇复变函数论又含解析函数、解析函数积分、无穷级数、解析延拓·Г函数和留数理论五章;第二篇数理方程又包括:定解问题、行波法、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和格林函数法五章;第三篇特殊函数又包括勒让德多项式、贝塞耳函数、斯特姆-刘维本征值问题三章;而第四篇包括非线性方程、积分方程两章。
第一、二、三篇为传统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所含内容,而第四篇是为了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所引入的传统同类教材中没有的与前沿科学密切相关的新内容。
《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系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是在"高等数学"课程基础上的又一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它将为进行下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基础的数学处理工具。
所以,本课程受到物理系学生和老师的重视。
对一个物理问题的处理,通常需要三个步骤:一、利用物理定律将物理问题翻译成数学问题;二、解该数学问题;三、将所得的数学结果翻译成物理,即讨论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
因此,物理是以数学为语言的,而"数学物理方法"正是联系高等数学和物理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
本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把各种物理问题翻译成数学的定解问题,并掌握求解定解问题的多种方法,如分离变数法、付里叶级数法、幂级数解法、积分变换法、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电像法等等。
近十几年来,负责厦门大学物理系"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的教师共有三位(朱梓忠教授,张志鹏,李明哲副教授),他们都是中青年教师,均获得物理方面的理学博士学位。
物理学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物理学专业)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高等数学》是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要为这些物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工具。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包括级数和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运算方法。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使学生受到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这些概念、理论、方法,解决几何、物理等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以提高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将来工作、学习、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一)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1)、把握理论、技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注意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和渗透。
(3)、结合中学数学课程教学实际,充实教学内容。
2、课程基本内容(1)函数与极限(2)微分学(3)不定积分(4)微分方程初步(5)定积分(6)空间解析几何和矢量代数(7)多元函数微分学(8)重积分(9)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矢量分析初步(10)级数(二)课程教学1、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素养的培养,阐述所讲内容在物理应用中的作用和地位。
2、在传授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课堂讲授、习题课、习题批改等环节。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一)学时、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204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
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
(二)教学基本条件1、教师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一般应具备助教以上职称或数学专业本科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
(三)课程评价1、对学生能力的评价(1)基本运算能力,包括运算速度及准确性。
数理方法教学大纲

物理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数理方法》教学大纲 (1)《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5)《计算机原理》教学大纲 (9)《计算机实验》教学大纲 (13)《理论力学》教学大纲 (16)《统计物理》教学大纲 (22)《光学原理》教学大纲 (29)《电动力学》教学大纲 (31)《物理教学法》教学大纲 (39)《电化教育学》教学大纲 (47)《量子力学》教学大纲 (59)《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 (64)《普物选讲》教学大纲 (72)《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79)《物理学史》教学大纲 (81)《数理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数理方法是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等理论物理的基本数学工具。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和推演等理性思维能力,为学习物理系基础理论课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和电动力学等打好数学基础。
三、开课对象物理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68 其中面授:42学时自学:126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一维波动方程的付氏解(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教学内容:1.1 一维波动方程的付氏解1.2 齐次方程混合问题的付里叶解法(分立变量法、驻波法)1.3 电报方程1.4 强迫震动,非齐次方程的求解教学任务: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一维波动方程——弦振动方程的建立,掌握齐次方程混合问题的傅立叶解法,理解特征值和特征函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离变量法,非齐次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处理,特征值和特征函数。
弦振动方程的建立,定解条件的提出,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齐次方程的混合问题,付氏解的物理意义,强迫振动,非齐次方程的求解。
第二章热传导方程的付氏解(面授5学时、自学15学时)教学内容:2.1 热传导方程核扩散方程的建立2.2 混合问题的付氏解法2.3 初值问题的腐蚀解法2.4 一端有界的热传导问题教学任务: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热传导方程和扩散方程过程,掌握初值问题及混合问题的付氏解以及一端有界的热传导问题的求解与解的物理意义。
兰州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参考书目

1、《区域分析与规划》(第二版),崔功豪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2、《旅游地理学》(第三版),保继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
3、《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许学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4、《城市生态学》(第三版),杨小波等,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
《动物生物学》许崇任、程红等主编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第二版
《动物生物学》陈小麟,方文珍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四版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张红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三版
生理学《生理学》第7版,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学与解部学》(第4版),段相林,郭炳冉,辜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郭齐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新编》,苗力田,李毓章,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汤国安等,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第2版),韦玉春等,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水文学(含水文统计学)
1、《水文学原理》,沈冰、黄红虎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2、《水文统计学》,黄振平、陈元芳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
水文水利计算
《水文水利计算》(第2版),梁忠民、钟平安、华家鹏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
水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吴吉春、张景飞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版。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