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概念整理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概念整理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概念整理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1.热力系: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地选取一定范围内的物质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建成系统。

热力系以外的物质称为外界;热力系与外界的交界面称为边界。

2.闭口系:热力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开口系:热力系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绝热系:热力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孤立系:热力系与外界无任何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3.工质:用来实现能量像话转换的媒介称为工质。

4.状态:热力系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物理状况成为系统的状态,状态可以分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两种。

5.平衡状态: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实现平衡态的充要条件:系统内部与外界之间的各种不平衡势差(力差、温差、化学势差)的消失。

6.强度参数:与系统所含工质的数量无关的状态参数。

广延参数:与系统所含工质的数量有关的状态参数。

比参数:单位质量的广延参数具有的强度参数的性质。

基本状态参数:可以用仪器直接测量的参数。

7.压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

对于气体,实际上是气体分子运动撞击壁面,在单位面积上所呈现的平均作用力。

8.温度T:温度T是确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参数。

换言之,温度是热力平衡的唯一判据。

9.热力学温标: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而不完全依赖测温物质性质的温标。

它采用开尔文作为度量温度的单位,规定水的汽、液、固三相平衡共存的状态点(三相点)为基准点,并规定此点的温度为273.16K。

10状态参数坐标图:对于只有两个独立参数的坐标系,可以任选两个参数组成二维平面坐标图来描述被确定的平衡状态,这种坐标图称为状态参数坐标图。

11.热力过程:热力系从一个状态参数向另一个状态参数变化时所经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和。

12.热力循环:工质由某一初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原来初始的封闭热力循环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13.准平衡过程:由一系列连续的平衡状态组成的过程称为准平衡过程,也成准静态过程。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总结与复习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总结与复习

一、基本要求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绝不做任何有作弊嫌疑的动作。

二、考试需要携带的物品相关身份证件、笔、计算器三、复习要点(一)基本概念(红色粗体部分是热力学与传热学最基本的概念,要求掌握其定义、物理意义、表达式、单位)第一章基本概念工质、热源、热力系统、外界(环境)、闭口系统、开口系统、绝热系统、孤立系统、平衡状态、热力状态、状态参数、基本状态参数、压力(Pa,mmH2O,mmHg,atm, at换算)、温度、比体积、密度、状态公理、状态方程式、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功、膨胀功、热量、比熵、熵、定熵过程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储存能、热力学能、稳定流动、焓、比焓、流动功、技术功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过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常数、摩尔气体常数、热容、比热容、过程方程式、多变指数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热力循环、正向循环、逆向循环、动力循环、循环热效率、制冷系数、供热系数、克劳修斯积分等式、克劳修斯不等式、熵流、熵产、闭口系统熵方程第五章水蒸气与湿空气饱和状态、饱和液体、饱和蒸气、饱和温度、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度、干(饱和)蒸气、汽化潜热、过热蒸气、饱和水线(下界线)、干饱和蒸汽线(上界线)、临界点、未饱和湿空气、饱和湿空气、露点(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

第六章蒸汽动力装置、蒸汽动力循环、郎肯循环(循环的过程构成及主要装置)、提高蒸汽动力循环效率的途径。

第八章导热、一维稳态导热、热流量、热导率(导热系数)、导热热阻(平壁)、热流密度、热对流、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热阻、热辐射、辐射换热、传热过程、传热热阻、传热系数第九章温度场、非稳态温度场、稳态温度场、稳态导热、等温线、等温面、温度梯度、热量密度矢量、热导率、保温材料、热扩散率(导温系数)、单值性条件、边界条件、导热热阻(圆筒壁)、傅里叶数、毕渥数、特征数、集总参数法、特征长度、时间常数。

第十章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影响因素、特征长度(定型尺寸)、流动边界层、边界层区、主流区、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层流底层、缓冲层、临界距离、临界雷诺数、热边界层、普朗特数、特征数关联式、努塞尔数、平均努塞尔数、相似原理、管内强迫对流换热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修正系数大于?小于?1)、外掠壁面强迫对流换热影响因素、体膨胀系数、格拉晓夫数。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初级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初级
功和热量是过程量,不仅与初、终状态参数有关, 还与过程有关。
13
2.状态参数分类
强度量 尺度量
压力、温度 比容、热力学能(内能)、焓、熵
基本参数 导出参数
压力、温度、比容 热力学能(内能) 、焓、熵
(√)状态参数的变化只与系统的初、终状态有关,而与变 化途径无关。 (×)功也是状态参数,其变化只与系统的初、终状态有关。 (×)热量是状态参数,其变化只与系统的初、终状态有关。
热量多于定容过程吸收热量。
34
第四节 混合气体
工程实际应用的气体通常是混合气体,如空气、 烟气等等。混合气体的性质取决于各组分气体的成 份及热力性质。
混合物的性质与各种混合物的性质以及各组元在整个 混合物中所占的份额有关。
35
一、混合气体分压力和道尔顿分压力定律
分压力是各组成气体在混合气体的温度下单独 占据混合气体的容积时所呈现的压力。
p1v1 p2v2
p1V1 p2V2
2.查理斯定律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比容(或容积)不变时,压
力与绝对温度成反比。
p1 p2 T1 T2
3.给•吕萨克定律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比容(或容积)不变时,压
力与绝对温度成反比。V1 V2 或 v1 v2
T1 T2 T1 T2
26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另外一种表示
(√)一切热力系统连同 与之相互作用的外界可 以抽象为孤立系统。
9
第二节 工质及基本状态参数
一、工质(working substance; working medium)
1.定义: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或 传递热能的媒介物质
例如:
电站锅炉的水蒸气 燃烧形成的烟气 气缸中的燃气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复习资料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一、热力学系统1、热力系统热力学系统:人为划定的一定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学系统,简称热力系或系统。

外界:系统以外的所有物质边界:系统与外界间的分界面2、热力系统的分类根据系统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情况分类:1.开口系统:存在质量交换2.闭口系统:不存在质量交换根据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情况分类:1.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2.孤立系统: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系统3.简单热力系统:只交换热量及一种形式的功4.复杂热力系统:交换热量及两种形式以上的功简单可压缩系统:在简单热力系统中,工质若是可压缩流体,并且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的形式是容积变化功(膨胀功或压缩功),则此热力系统称为简单可压缩系统。

(仅需两个状态参数就能确定系统的状态)3、工质与热源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之间转换的媒介物质。

热源:在能量交换中与工质有热量交换的物系。

分为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

二、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1、定义平衡状态:指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其本身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状态。

平衡的本质:不存在不平衡势系统热力平衡状态的条件:热平衡(无温差)、力平衡(无压差)2、状态参数特点:1、状态确定,则状态参数也确定,反之亦然;2、状态参数具有积分特征:状态参数的变化量与路径无关,只与初终态有关;3、状态参数具有全微分特性: 3、基本状态参数1、比体积v :单位质量物质所拥有的容积。

2、压力(绝对压力):力学定义——3、温度T :俗称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志三、平衡状态和状态参数坐标图状态参数坐标图的说明:1)系统任何平衡态可表示在坐标图上。

2)图中的每一点都代表系统中的一个平衡状态。

3)不平衡态无法在图中表示。

dy yzdx x z dz x y )()(∂∂+∂∂=AF p =四、状态方程式1、理想气体模型气体分子是具有弹性但不占据体积的质点;除相互碰撞外无其它作用力。

2、摩尔气体常数R与气体常数RgR单位:J/(mol·K) Rg单位:J/(kg·K)五、热力过程和准静态过程1、热力过程处于平衡状态的工质,在受到外界作用时,从一个状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状态变化到另一个平衡状态所经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和称为热力过程。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及简答题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及简答题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2 0 1 2 . 3 绪论[1] 理解和掌握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 理解热能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及其特点[3] 了解常用的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3. 热能及其利用[1] 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2] 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

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

[3] 利用形式: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

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1] 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2] 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即做功能力)[3] 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4] 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第1 章基本概念及定义1. 1 热力系统一、热力系统系统:用界面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研究对象,或空间内物体的总和。

外界: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环境。

界面:假想的、实际的、固定的、运动的、变形的。

依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系统与外界的作用:热交换、功交换、质交换。

二、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闭口系统:系统内外无物质交换,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系统内外有物质交换,称控制体积。

三、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绝热系统:系统内外无热量交换(系统传递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为绝热)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交换=系统+相关外界=各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和=一切热力系统连同相互作用的外界四、根据系统内部状况划分可压缩系统:由可压缩流体组成的系统。

简单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及准静态容积变化均匀系统:内部各部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是由单相组成的。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总结与复习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总结与复习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总结与复习一、工程热力学1.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压力、体积、能量、功、热量等。

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原理,能量的转化与传递。

3.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能量质量的评价。

4.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性质和效率计算。

5.热力学性质:热容、比热、比容等,理想气体方程等。

6.相变与理想气体:气体的状态方程,相变的特性和计算。

7.热力学平衡与稳定性:热力学平衡条件和稳定性判据。

8.热力学性能分析:绝热效率、功率、热效率等。

二、传热学1.传热基本概念:传热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传热热流量。

2.热传导:热传导过程的数学模型、导热系数、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等。

3.对流传热: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传热换热系数的计算和影响因素。

4.辐射传热:黑体辐射、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辐射传热换热系数等。

5.热传导与热对流的复合传热:壁面传热、换热器传热、管壳传热等。

6.传热器件性能:传热器件的热阻、效率、流动阻力等。

1.理解基本概念:温度、压力、体积、能量、功、热量等的概念和关系。

2.强化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应用,能量转化与传递的分析。

3.熟悉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方程等的使用,相变的特性和计算方法。

4.学会评价热力学性能:热力学循环的性质和效率计算,热力学性能分析的方法。

5.掌握传热方式和模型:传热方式的概念和特点,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数学模型。

6.熟练计算传热换热系数: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传热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7.理解传热过程中的复合传热:热传导与热对流的复合传热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8.增强对传热器件性能的认识:传热器件性能评价的指标和计算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的参考书籍深入学习热力学和传热学的理论知识。

同时,要结合例题和习题进行练习,加强对概念和公式的运用和理解。

此外,可以通过查找工程实例和实验数据来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热力学和传热学的认识和理解。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复习资料总体(主要是一些概念)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复习资料总体(主要是一些概念)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

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体系,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闭口系统——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闭口系统又叫做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与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开口系又叫做控制容积,或控制体。

区分闭口系和开口系的关键是有没有质量越过了边界,并不是系统的质量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绝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热力系统。

绝热系是从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的角度考察系统,不论系统是开口系还是闭口系,只要没有热量越过边界,就是绝热系。

简单可压缩系——由可压缩流体构成,与外界可逆功交换只有体积变化功(膨胀功)一种形式,没有化学反应的有限物质系统。

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有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即可确定一个平衡状态,所有其它状态参数均可表示为这两个独立状态参数的函数。

准平衡过程——又称准静态过程,不致显著偏离平衡状态,并迅速恢复平衡的过程。

准平衡过程进行的条件是破坏平衡的势无穷小,过程进行足够缓慢,工质本身具有恢复平衡的能力。

准平衡过程在坐标图中可用连续曲线表示。

可逆过程——工质能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状态,并使相互作用中所涉及到的外界回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的过程。

过程不可逆的成因一是有限势差的作用,二是物系本身的耗散作用,所以可逆过程,首先应是准平衡过程,同时在过程中没有任何耗散效应。

实际热力设备中所进行的一切热力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不引起任何热力学损失的理想过程。

可逆过程可用状态参数图上连续实线表示。

膨胀功——又称“体积功”。

机械功的一种。

由系统体积变化而由系统对环境所做的功或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功。

第二章热力学能——原称内能,由分子或其他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及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内动能、内位能及维持一定分子结构的化学能和原子核内部的原子能以及电磁场作用下的电磁能等一起构成的内部储存能。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总结与复习.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总结与复习.

一、基本要求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绝不做任何有作弊嫌疑的动作。

二、考试需要携带的物品相关身份证件、笔、计算器三、复习要点(一)基本概念(红色粗体部分是热力学与传热学最基本的概念,要求掌握其定义、物理意义、表达式、单位)第一章基本概念工质、热源、热力系统、外界(环境)、闭口系统、开口系统、绝热系统、孤立系统、平衡状态、热力状态、状态参数、基本状态参数、压力(Pa,mmH2O,mmHg,atm, at换算)、温度、比体积、密度、状态公理、状态方程式、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功、膨胀功、热量、比熵、熵、定熵过程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储存能、热力学能、稳定流动、焓、比焓、流动功、技术功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过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常数、摩尔气体常数、热容、比热容、过程方程式、多变指数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热力循环、正向循环、逆向循环、动力循环、循环热效率、制冷系数、供热系数、克劳修斯积分等式、克劳修斯不等式、熵流、熵产、闭口系统熵方程第五章水蒸气与湿空气饱和状态、饱和液体、饱和蒸气、饱和温度、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度、干(饱和)蒸气、汽化潜热、过热蒸气、饱和水线(下界线)、干饱和蒸汽线(上界线)、临界点、未饱和湿空气、饱和湿空气、露点(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

第六章蒸汽动力装置、蒸汽动力循环、郎肯循环(循环的过程构成及主要装置)、提高蒸汽动力循环效率的途径。

第八章导热、一维稳态导热、热流量、热导率(导热系数)、导热热阻(平壁)、热流密度、热对流、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热阻、热辐射、辐射换热、传热过程、传热热阻、传热系数第九章温度场、非稳态温度场、稳态温度场、稳态导热、等温线、等温面、温度梯度、热量密度矢量、热导率、保温材料、热扩散率(导温系数)、单值性条件、边界条件、导热热阻(圆筒壁)、傅里叶数、毕渥数、特征数、集总参数法、特征长度、时间常数。

第十章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影响因素、特征长度(定型尺寸)、流动边界层、边界层区、主流区、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层流底层、缓冲层、临界距离、临界雷诺数、热边界层、普朗特数、特征数关联式、努塞尔数、平均努塞尔数、相似原理、管内强迫对流换热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修正系数大于?小于?1)、外掠壁面强迫对流换热影响因素、体膨胀系数、格拉晓夫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第一章——第十二章习题 思考题: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并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两个基本表达式。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两个基本表达式为:q=Δu+w;q=Δh+w t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并写出熵增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能量贬值原理。

熵增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dS iso ≥0 。

3、什么是可逆过程?实施可逆过程的条件是什么?
答:可逆过程为系统与外界能够同时恢复到原态的热力过程。

实施可逆过程的条件是推动过程进行的势差为无穷小,而且无功的耗散。

4、过热蒸汽绝热节流,呈现什么节流效应?并说明理由。

答:利用h-s 图可知温度降低,呈现节流冷效应。

如图:h 1=h 2;P 1>P 2;∴t 1>t 2
5、水蒸汽定压发生过程一般要经历哪些阶段?当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答:水蒸汽定压发生过程一般要经历预热、汽化、过热三个阶段。

当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水蒸汽定压发生过程没有汽化阶段,汽化是一个渐变过程。

6、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就无法恢复到原状态。

由不可逆过程的定义可知:系统可以恢复到原状态,但系统与外界不
能同时恢复到原状态。

填空题
1、 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是(温度,压力,比容)
2、氮气的分子量μ=28,则其气体常数(296.94)
3、气体吸热100kJ ,内能增加60kJ ,这时气体体积(增大)
4、实现准平衡过程的条件是 (推动过程进行的势差为无穷小)
5、根据热力系统和外界有无(物质)交换,热力系统可划分为(开口和闭口)
6、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压力应该是工质的(绝对压力)
7、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为(q=(h 2-h 1)+(C 22-C 12)/2+g(Z 2-Z 1)+w S )
8、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C P 和定容比热C V 都仅仅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9、氧气O 2的定压比热C P =0.219kcal/kgK,分子量μ=32.则其定容比热
C V =(0.657)kJ/kgK 。

10、气体常数R g 与通用气体常数R 之间的关系式为:R g =(R/M )
11、平衡状态应同时满足(热)平衡与(力)平衡。

12、技术功w t 的定义是由三项能量组成,据此技术功w t 的定义式可表
示为:w t =(m Δc 2
/2+mg Δz+mw s )。

13、热力系与外界间的相互作用有( 质量交换) 和(能量交换)两类。

15、热力系的总储存能为(热力学能)、(宏观动能)与(宏观位能)的总和。

16、开口系进出口处,伴随质量的进出而交换(推动)功。

17、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c p 和定容比热c v 之间的关系式是(c p -c v =R )。

18、多变指数n = (0)的多变过程为定压过程
19、u=c
ΔT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对于实际气体适用于
V
(定容)过程。

20、推动功等于(pv),热力学能与推动功之和为(焓)。

21、开尔文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式为:(T=t+273.15)华氏温度换算F=9/5*t+32;绝对压力与真空度之间的关系式为:(Pb-Pv)。

22、卡诺循环是由(两个可逆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

卡诺效率η=ω/q1=1-T2/T1 ;
2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数学表达式q=Δu+w适用于(任何)工质,适用于(任何)过程。

24、容积功与技术功之差等于(流动)功,用状态参数计算时该项功量为(Δpv)。

25、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循环过程的两个重要推论分别为(卡诺定理)和(克劳修斯不等式)。

26、理想气体的Δh=(c
ΔT),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p
27、随着压力的提高水蒸汽的汽化潜热逐渐(减小),达到临界压力时,水蒸汽的汽化潜热为(0)。

28、水蒸汽的过热度D指的是(过热蒸汽的温度与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之差),干度X指的是(湿蒸汽中饱和蒸汽的含量份额)。

29、经定熵扩压流动流体流速降低为零时所达到的状态称为(绝热滞止)状态,该状态下的所有参数均称为(滞止)参数。

30、水蒸汽的一点两线三区五态中,五态指的是(未饱和水、饱和水、
湿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31、马赫数:通常把气体速度与当地声速之比称为马赫数;
32、绝热滞止:经定熵扩压流动流体流速降低为零时所达到的状态;
33、制冷:指人们认为的维持某一对象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第二部分:传热学
34、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35、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

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傅立叶定律:
q = -λdt /dx,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
dt/dx-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牛顿冷却公式:q = h (t w -t f ) ,其中,q -热流密度;h -
表面传热系数; t w-固体表面温度;t f-流体的温度。

③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q =σT 4,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