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科分类与学科管理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分类

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分类

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分类
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是指以政府、社会组织等公共机构的管理和运作为对象,研究公共事务的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监督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学科。

根据学科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专业分类:
1. 行政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政府机构的组织管理、政策制定、行政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等。

2. 社会管理专业:主要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社会工作、社会学等。

3. 公共政策专业: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公共政策学、公共事务管理等。

4. 公共财政与金融专业:主要研究公共财政与金融管理、公共预算、财政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公共财政学、财政管理等。

5.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研究公共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绩效考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

以上是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的主要分类,不同的专业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不同,但都是为了提高公共机构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人民服务。

- 1 -。

公共事业管理学全套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学全套课件
广义的公共事业包括如下两类: 1、经济类基础设施 能源:发电、输电、供电、煤气/天然气/热能的生产供应 水源:水资源开发利用、自来水生产供应、城市污水处理 交通: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运输等设施及服务 通信:邮政、有线/无线通讯、数据通信等设施和服务 环保:环境卫生、垃圾处理、生态治理、园林绿化 2、人文基础设施-----狭义的公共事业 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卫生
五、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北京师范大学 5、复旦大学 6、武汉大学 7、东北大学与云南大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什么是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 二、为什么研究公共事业管理? 三、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哪些内容? 四、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
绪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二、公共行政学的内容与质疑 三、公共管理学的内容与特征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 五、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公共管理学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形成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和60-70年代流行的新公共 行政学。 后来,70年代末期,开始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 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 如今,已经成为融合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 公共事务管理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大学科门类。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尤其是美国: 1、公共行政学院--Public Administration 二战之前流行 2、公共事务学院—Public Affairs 20世纪50、60年代流行 3、公共政策学院—Public Policy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流行 4、公共管理学院—Public Management 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出现

公共管理学(全)

公共管理学(全)

3.1.3 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
▪ 按照网络涉及的对象和作用的范围,可分为:
▪ 1.全球治理
▪ 全球治理是对国际合作网络的管理。 ▪ 特点: ▪ (1)治理的主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行动者; ▪ (2)治理的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可能影响全人类的跨
国性问题; ▪ (3)治理的机制是一系列用以解决跨国性问题和管理
•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 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 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 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
• 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或其他公共 部门提供。
1.2 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 1.2.1 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 • 1.2.2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 • 1.2.3公共管理范式“新”在何处
1.3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
• 2.横向结构
• 又称分部结构,反映的是同级行政 组织之间和各行政组织构成部门之 间分工协作的关系。
• 按职能划分 • 按地区划分 • 按服务对象划分 • 按行业与产品类型划分
2.2.4 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 1.首长制与委员制 • 2.层级制与职能制 • 3.集权制与分全制 • 4.完整制与分离制
• 一是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特征及 内部个体作用的变化
• 二是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 • 一是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
第 3 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
3.1 治理理论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与“善治”概念日益成 为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
▪ 3.1.1治理理论的实践基础
3.1.2 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
全球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
▪ 2.民族国家的治理
▪ 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 品供给过程的管理。
▪ 众多权威交叠共存构成了多中心的合作网络, 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结构。

1204公共管理专业分类

1204公共管理专业分类

1204公共管理专业分类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领域。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需求,可以将公共管理专业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1.政策与战略管理:这个方向注重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学生学习如何分析公共政策问题、制定政策建议和策略,并掌握政策评估方法。

这个方向的毕业生通常在政府部门、咨询公司或研究机构工作。

2.行政管理:这个方向关注政府机构的组织和管理。

学生学习如何管理政府资源、制定组织策略和改善运营效率。

这个方向的毕业生通常在政府部门的管理职位、非政府组织或国际组织中工作。

3.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方向着重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

学生学习如何招聘、培训和激励员工,以及如何实施人力资源政策。

这个方向的毕业生通常在私营企业、非营利组织或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

4.绩效管理:这个方向关注政府和组织的绩效评估和改善。

学生学习如何制定绩效指标、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绩效改善过程。

这个方向的毕业生通常在政府部门、咨询公司或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部门工作。

5.公共经济学:这个方向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和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学生学习如何分析公共支出、税收和其他经济政策的效果,并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这个方向的毕业生通常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或金融机构工作。

6.政府创新与社会企业:这个方向关注政府机构的创新和社会企业的发展。

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公共问题、推动政府改革和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

这个方向的毕业生通常在政府部门的创新团队、社会企业或咨询公司工作。

总的来说,公共管理专业的分类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来确定。

无论选择哪个分类,掌握基本的公共管理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也是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通过实习、项目研究和学术论文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术背景和实践能力。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一、学科概况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演变而来,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时间。

对于公共部门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7年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行政之研究》一文中,确定了公共行政的基本研究方向,以怀特(Leonard D. White)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威洛比(William F. Willoughby)的《公共行政原理》两本著作的出版为学科建立的主要标志。

从建立到现在,公共管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20-60年代),公共行政学阶段。

研究对象定位于行政组织,重点对行政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管理原则进行研究,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第二个阶段(60-70年代),公共政策阶段。

研究对象从行政组织扩大到公共政策。

为了满足政策实践的需要,注重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重点对政策制定和政策设计进行研究。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之后),公共管理学阶段。

从关注政策执行效果出发,注重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公共政策和行为的绩效进行研究,超越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线,积极吸收私人部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办法,来改进公共管理的行为。

公共管理学产生于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逐渐地引入我国,对于我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引进西方学术成果的过程中,我国研究人员也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学科本土化的改造。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过去那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满足多样和动态需求、高效、透明和问责的政府,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国家学科分类标准

国家学科分类标准

国家学科分类标准GB/T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于1992年公布实施,分为58个一级学科。

1、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其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的学科分类,所有学科被分为几大学科门类(12个门类,二位代码),如文学、理学等,学科门类下设很多一级学科(58个),比如管理学、地理学等。

一级学科下设许多二级学科,如管理学下设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我们通常说的专业,大部分是二级学科,一级学科是基础,二级学科也就是专业。

具体分类情况如下:四位码为一级学科,六位码为二级学科。

01 哲学0101 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3 法学0301 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030110 军事法学0302 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0303 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0402 心理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5 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04 艺术学050401 艺术学050402 音乐学050403 美术学050404 设计艺术学050405 戏剧戏曲学050406 电影学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8 舞蹈学06 历史学0601 历史学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7 理学0701 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070208 无线电物理0703 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070704 海洋地质0708 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0710 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071012 生态学0711 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0712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 工学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2 固体力学080103 流体力学080104 工程力学0802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 车辆工程0803 光学工程注: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 材料学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0806 冶金工程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080602 钢铁冶金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1 工程热物理080702 热能工程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0808 电气工程080801 电机与电器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3 建筑学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0814 土木工程081401 岩土工程081402 结构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 化学工程081702 化学工艺081703 生物化工081704 应用化学081705 工业催化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 地质工程0819 矿业工程081901 采矿工程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1 油气井工程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01 纺织工程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4 服装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082202 制糖工程082203 发酵工程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2 轮机工程082403 水声工程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1 飞行器设计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7 核科学与技术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8 农业工程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9 林业工程082901 森林工程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083001 环境科学083002 环境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201 食品科学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 农学0901 作物学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0902 园艺学090201 果树学090202 蔬菜学090203 茶学0903 农业资源利用090301 土壤学090302 植物营养学0904 植物保护090401 植物病理学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3 农药学0905 畜牧学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3 草业科学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0906 兽医学090601 基础兽医学090602 预防兽医学090603 临床兽医学0907 林学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090702 森林培育090703 森林保护学090704 森林经理学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8 水产090801 水产养殖090802 捕捞学090803 渔业资源10 医学1001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2 免疫学100103 病原生物学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5 法医学100106 放射医学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1002 临床医学100201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0202 儿科学100203 老年医学100204 神经病学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9 护理学100210 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100211 妇产科学100212 眼科学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100214 肿瘤学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 运动医学100217 麻醉学100218 急诊医学1003 口腔医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5 卫生毒理学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1005 中医学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100504 方剂学100505 中医诊断学100506 中医内科学100507 中医外科学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100509 中医妇科学100510 中医儿科学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100512 针灸推拿学100513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1006 中西医结合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1007 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701 药物化学100702 药剂学100703 生药学100704 药物分析学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6 药理学1008 中药学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1 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101 军事思想110102 军事历史1102 战略学110201 军事战略学110202 战争动员学1103 战役学110301 联合战役学110302 军种战役学(含∶第二炮兵战役学)1104 战术学110401 合同战术学110402 兵种战术学1105 军队指挥学110501 作战指挥学110502 军事运筹学110503 军事通信学110504 军事情报学110505 密码学110506 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1106 军制学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110602 军队管理学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110801 军事后勤学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110803 军事装备学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202 工商管理120201 会计学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 旅游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1204 公共管理120401 行政管理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120404 社会保障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1 图书馆学120502 情报学120503 档案学一级学科分类代码与名称(58个)A.自然科学 D.工程与技术科学 E.人文与社会科学110 数学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710 马克思主义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420 测绘科学技术720 哲学130 力学430 材料科学730 宗教学140 物理学440 矿山工程技术740 语言学150 化学450 冶金工程技术750 文学160 天文学460 机械工程760 艺术学170 地球科学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770 历史学180 生物学480 能源科学技术780 考古学B.农业科学490 核科学技术790 经济学210 农学510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810 政治学220 林学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820 法学230 畜牧、兽医科学530 化学工程830 军事学240 水产学540 纺织科学技术840 社会学550 食品科学技术850 民族学C.医药科学560 木建筑工程860 新闻学与传播学310 基础医学570 水利工程870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320 临床医学580 交通运输工程880 教育学330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59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890 体育学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610 环境科学技术910 统计学350 药学620 安全科学技术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630 管理学。

学科专业的分类

学科专业的分类

学科专业的分类一、文秘类:汉语言文学(含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中文应用、文秘与档案、文秘、秘书、现代秘书与公共关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公共关系与文秘、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科技文秘、司法文秘、商务文秘、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涉外秘书、涉外文秘、法律文秘、文秘教育、经济秘书。

二、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学类。

三、教育学类:教育学、中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教育、生物学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文秘教育、物理学教育、化学教育、英语教育、小学教育。

四、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广告学。

五、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历史、民族学、博物馆学、中国革命史与中共党史。

六、档案学类:档案学、科技档案、图书档案管理、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

七、法律类: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刑事司法、法律、行政法、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律师、涉外经济法、经济法律事务、行政法律事务。

八、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科学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工程、网络工程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通信、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电子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器件及设备、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信息对抗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技术、电子信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电子技术及微机应用、微型计算机及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计算机控制、电器与电脑、计算机控制与管理、财会与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应用软件、信息工程、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数据库应用及信息管理、数据库管理、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办公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其学科范式

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其学科范式

第一篇公共管理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社会活动。

虽然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着公共事务和对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然而对公共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公共管理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保证人们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极其重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转换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兴起,学习研究和运用公共管理学知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其学科范式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解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这一概念给出了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目标和手段,它们构成了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我们在第二节介绍。

要深入理解这些要素,首先需要了解构成公共管理内涵的一些重要的基础性概念,为此,本节对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公共权力(public right)、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等基本概念进行分析。

一、公共事务的内涵和特性公共管理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故公共事务构成公共管理概念的客体内涵。

公共事务是相对于私人事务而言的。

私人事务是指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自然人或法人进行自主决策的各种事务;相对而言,公共事务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团体(政府、非政府公共机构、非营利组织)根据社会利益通过公共选择而进行决策的各种社会事务。

公共事务是由“公共的”和“事务”两词组成,准确地理解这两个词汇,才能充分理解公共事务的内涵。

(一)“公共的”内涵“公共的(public)”是与“私人的”相对的概念,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在现实中很难准确界定,因为很多事务是在两者间经常的转化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进行划分,理论的界定是对现实状态的抽象思维,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事务的本质和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期冀公共管理学科走向成熟, 就必须在正 视现有的研 究 传 统 基 础 上 , 厘 清 “ 问 题 域 ”, 通 过 方 法论体系的内部整合确立方法论体系。
大致说来, 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与科研活 动 主 要 集 中 在 高 等 院 校 。按 照 高 等 院 校 的 学 科 属 性 来划分, 公共管理学科的教研活动大致可以分为 2 类, 一类是综合性大学的公共管理活动, 另一类是 理工科大学的公共管理活动。从学科支援背景上 看, 综合性大学的公共管理大都依赖政治学或行政 学基础脱颖而出, 公共管理学科无论在教学的课程 安排上, 还是在科研活动上, 比较浓厚地浸染了 “ 人 文特色”, 姑且把综合性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特色 界定为 “ 人文传统”; 理工科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一 般依傍管理学门类中的其他一级学科, 比如管理科 学与工程学 科 、工 商 管 理 学 科 而 建 , 而 理 工 科 大 学

很不 健 全 , 起 码 应 当 增 加“ 公 共 管 理 的 理 论 与 方
这 5 个专业分为 2 类 , 保 留 “ 行 政 管 理 ”专 业 , 其 他


法” “、 公共 政 策 ” “、 公 共 组 织 管 理 部 门 公 共 管 理 ”专 业 , 让 各
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兴起与兴盛得益于 2001 年开始招收并培养 MPA 学员。随着 MPA 毕业生越 来越多, 公共管理学科的影响也正在从大学溢出, 逐步获得全社会, 尤其是政府部门的认同; 在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框架中, 与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工商管理学科相比, 在 “ 十 五 ”期 间 针 对 公 共 管理学科的资助力度逐年增加, 并且可以预料在 “ 十一五”期间还会有较大的增长; 体现在国务院学 位办最近两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审批结果中, 公共 管理学科一级学科点有了很大比例的提高, 同时公 共管理学科项下的二级点新增数量也有了历史性 的 突 破 。这 些 状 况 无 疑 预 示 着 公 共 管 理 有 可 能 成 为 “ 热点学科”。

业“,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现有几个二级专业
个学校根据自己的主体学科、办学实力和师资情


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论, 从而可以克服目前五个专
况 , 自由设立 “ 部 门 公 共 管 理 ”专 业 中 的 专 攻 方 向 ,
业随意拼凑感, 为它们建造统一的研究平台“; 公共
这也能避免各个相关培养学校在公共管理学科人
( 1) 关 于 本 专 科 生 培 养 的 专 业 目 录 分 类 , 用 于 指导各高等学校设置本专科生的培养专业, 由教 育部高教司负责编制, 其分类的标准基本上是社 会上的职业岗位, 因为目前高校培养本专科生的 目标是瞄准社会上的人才市场需求的。正因为如 此 , 在 1998 年最 新 一 版 本 专 科 生 专 业 目 录 的 修 订 中, 教育部已经赋予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以自主 设置本专科专业的权力, 将原来直接控制各高校 专业设置的审批改为核定这些高校每年招生的专 业数量, 以利于高等学校及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 的变化灵活调整专业设置。
学基金委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负责编制, 其分 类的依据是以问题为导向。自然科学基金下设 7 个科学部①, 与公共管理相 衔 接 的 是 管 理 科 学 部 的 “ 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 ;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下 设 22 个 学 科 组②, 与 公 共 管 理 相 衔 接 的 主 要 有 应 用 经 济 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3 个学科组。
( 2) 关 于 研 究 生 培 养 的 专 业 目 录 分 类 , 用 于 指 导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置研究生的培养专 业,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负责编制。由于研究生的 培养目标主要还是学术型的专业人才, 其培养方 式也主要是通过学术科研活动来进行, 所以这一 分类的依据才属于真正的学科。按照这套学科分 类 法 , 共 分 哲 学 、经 济 学 、法 学 、教 育 学 、文 学 、史 学 、理 学 、工 学 、农 学 、医 学 、军 事 学 、管 理 学 等 12 个学科门类, 下辖一级学科 88 个、二级专业 381 个。
段 和 范 式 危 机 阶 段 。暂 且 不 论 库 恩 对 范 式 是 否 界 定 清晰, 一个学科在范式成熟阶段的表征至少包括了 共同瞩目的 “ 问题域”、大致相同的研究传统和方法 论纲领。在现阶段, 从总体上说, 公共管理研究的 “ 问题域”边界不 甚 清 晰 , 问 题 细 化 分 层 不 甚 明 确 , 研究传统呈现多元化状态。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 是: 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尚未确立。也就是 说, 在我国 公 共 管 理 学 科 的 发 育 、发 展 仍 处 于 库 恩 所谓的 “ 范式前阶段”。
( 4) 则 是 关 于 图 书 的 学 科 分 类 , 由 国 家 图 书 馆 负责编制, 其分类的依据是 图 书 的 题 材 、类 型 以 及 领域, 共分 22 个大类③。
所有这些分类方法的不同, 皆是因为进行上 述不同领域的学科管理主体不同, 其管理的目标 也不同, 因而不需要强行统一和标准化。由此我们 也 看 到 了 “ 知 识 ”与 “ 学 科 ”含 义 的 多 样 性“: 知 识 ”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客体, 以学科的形式而存在, 以科研的方式求创新, 以课程为媒介来讲授, 以图 书的形式来传承。 “ 学科”的 本 意 为 科 学 的 一 个 门 类, 另有 3 个转义: 一是本专科培养, 按职业岗位 分; 二是应用型科研, 以问题导向分; 三是书面成 果, 按图书类别分。我们在这里讨论公共管理学科 的建设问题, 应当根据学科的本意即国务院学位 委员会制定的上述第 2 套学科分类标准进行。
理”等专 业 也 应 尽 快 建 立 , 而 且 公 共 物 品 和 公 共 事
都 还 缺 乏 共 通 之 处 和 有 机 联 系 。按 照 公 共 管 理 学 科
务的多样 性 导 致 这 类 应 当 发 展 的 “ 专 业 ”的 多 样 性
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来看, 这样的学科分类还
和不可穷尽性。为了克服这一矛盾, 可以将目前的
按照这套学科分类法, 公共管理从属于管理学 门 类 , 是 同 管 理 科 学 与 工 程 、工 商 管 理 、农 林 经 济 管理、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相 并 列 的 一 个 一 级 学 科 , 其下还分设行政管理、社会 医 学 与 卫 生 事 业 管 理 、 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 、土 地 资 源 管 理 等 5 个 二 级 专 业 。 在 1997 年 最 新 一 版 该 专 业 目 录 修 订 时, 才将这几个学科拉到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面 作为其所辖的二级专业。现在回过头来看, 真还是 相当高明之举, 这些年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非 典 ”和 禽 流 感 暴 发 以 及 “ 看 病 难 , 药 价 贵 ”的 问 题、社会保障缺位、教育乱 收 费 和 教 育 不 公 平 的 问 题 、土 地 征 用 与 征 收 中 的 种 种 “ 猫 腻 ”及 其 连 带 的 房地产市场混乱问题, 既引起了社会舆论强烈的 批评和关注, 同时也暴露出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 解决公共问题、管理公共事 务 、维 护 公 共 利 益 方 面 的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而所有这些问题, 恰恰分别 对应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辖的 5 个二级专业所 涉及的领域。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与学科管理
南京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 童 星
J ourna l of P ublic Ma na ge me nt
谈到学科建设, 不能不涉及学科分类和学科管 理, 这个道理对于从事管理学研究的人们来说, 显 然是不言自明的。
目前, 我国的学科分类很不一致, 起码有 4 套 学科分类法在流行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童 星
公 共 管 理 学 科 分 类 与 学 科 管 理
101
但是, 这一高明之举因为是临时所为, 不免留
政”等专业不能没有, 可如果直接标明, 又如何避免
有粗糙、缺憾之处, 拉到一起来的 5 个二级专业, 从
与 “ 经济学” “、法律学”之间的 “ 争夺”问题“, 市政管
其 理 论 基 础 、研 究 方 法 、概 念 范 畴 体 系 等 方 面 来 看 ,

政策”和 “ 公共组织管理”则为现有几个二级专业提
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雷同和低水平重复, 从而

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并且, 现有的 5 个专业仍给人
扬长避短, 真正形成特色。


一种 “ 不完全”之感, 例如 “ 行政法( 公法) ” “、公共财

一个学科、两种传统和三个方法论层面
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教授 丁云龙
○○
Vol.3 No.2 Apr ., 2006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102
公共管理学科引入我国的历史虽然不长, 但发 展 的 态 势 却 异 乎 寻 常 。作 为 一 个 新 兴 的 并 逐 步 建 制 化的学科, 公共管理无论在社会影响上, 还是在科 研活动上, 抑或在学历和学位教育上, 俨然成为管 理学门类中的 “ 显学”。
( 3) 关 于 科 学 研 究 的 学 科 分 类 , 由 国 家 自 然 科
①即 数 学 物 理 科 学 部 、化 学 科 学 部 、生 命 科 学 部 、地 球 科 学 部 、工 程 与 材 料 科 学 部 、信 息 科 学 部 、管 理 科 学 部 。 ②即1.马克思 主 义·科 学 社 会 主 义 , 2.党 史·党 建 , 3.哲 学 , 4.经 济 理 论, 5.应用经济, 6.政治学, 7.社会学, 8.法学, 9.国际问题研究, 10.中 国历史, 11.世界历史, 12.考古学, 13.民族问题研 究 , 14.宗 教 学 , 15. 中 国 文 学 , 16.外 国 文 学 , 17.语 言 学 , 18.新 闻 学 与 传 播 学 , 19.图 书 馆·情报与文献学, 20.人口学, 21.统计学, 22.体育学。此外, 全国哲 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教育学和军事学课题的申报与管理事务 委托其他相关部门负责。 ③即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哲学, C.社会科学总 论 , D.政 治 、法 律 , E.军 事 , F.经 济 , G.文 化 、科 学 、教 育 、体 育 , H.语 言 、文 字 , I.文 学 , J.艺 术 , K.历 史 、地 理 , N.自 然 科 学 总 论 , O.数 理 科 学 和 化 学 , P.天 文 学 、地 理 科 学 , Q.生 物 科 学 , R.医 学 、卫 生 , S.农 业 科学, T.工业技 术 , U.交 通 运 输 , V.航 空 、航 天 , X.环 境 科 学 、劳 动 保 护科学( 安全科学) , Z 综合性图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