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之分析说理
高考语文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所举事例古今中外,不可谓不丰富,但给阅卷老师的感觉却是堆砌事例,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不强。
究其原因,是考生不明白议论文重在议(说理)这一根本要求。
那么,议论文写作中,在举出典型事例后,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以使事理有机结合,从而增强论证力度呢?下面教你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一、由果溯因法或由现象揭示本质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外在与内在的原因,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实质,举出事例后,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或揭示事件的实质,以增强文章的论证力量。
木子美等一批网络写手,凭借浅薄的语言、暴露的照片将作家的定义完全扭曲;小沈阳以忸怩的姿态、嗲声嗲调的语言在春晚中将全国人民狠狠地“雷”了一把。
一时间,“不要脸”似乎成为通向“名誉”的捷径。
这种现象没有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变化最大、人心最躁动的上世纪80年代,反而出现在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该说,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流于形式和都市发展中的文化媚俗,对一些人灵魂的迷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珍惜你的脸面》片段) 文章在举出“木子美”“小沈阳”等典型事例后,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令人警醒。
二、由此及彼法分析论证时,所举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国家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当今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
其实,不论哪方面的事例,都是相通的,分析论证时,可以由所举事例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方面。
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
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呆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
主人走上桥往前拉它,它就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想让我掉下去淹死吗?”主人只得住手。
议论文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见的分析说理方法还有:
1、同类比较法 2、探求意义法 3、挖掘内涵法 4、提出办法法 5、巧妙譬喻法……
课外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网络时代,每个人都能当上十五分钟的名人.
②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③华人导演安回台湾宣传新片少年派的奇幻 漂流,在一次讲座中,他的朋友陈文茜说:我觉得张 爱玲的话要改写了.成名一定要趁晚……
无分析说理,欠说服力.
结合上面的事例深入思考并回答以下两 个问题.
1写得好的这个事例运用了何种方法 分析说理
推因溯果法
标志词语:因为…所以… 因此……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理 的 概括事例后,分析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因 果关系,证明观点.
二、看以下的两个事例思考: 1找出两个事例中分析说理的句子,并说说运用了 何种方法分析说理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理的
1找出两个事例中分析说理的句子,并说 说运用了何种方法分析说理
事例归纳法.
标志词语:大底…… 都……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理的
列举若干事例,用概括性的语言归 纳事例的共性,证明观点.
三、看以下的事例思考: 1找出这个事例中分析说理的句子,并说说运用了 何种方法分析说理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理的
今天分享
小故事大道理
教授在课堂上讲了一笑话,大家都笑了. 半个小时后教授又把这个笑话讲了一遍.大 家只有一半人略带笑容.当教授第三次讲这 个笑话的时候,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人再笑了. 教授说:是啊,既然你们从不因为同样的一 个笑话一次又一次感到快乐,为什么总因为 同一个理由持续悲伤呢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八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司 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 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 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 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 山还要重的.
议论文分析说理

(材料的运用)
材料的准备
教材中的人物、故事。
古今中外名人,新闻名人。
记住他们的名字、事迹、成就。记
住他们的一句名言。 总思路:摆事实(叙),讲道理(议)。
分析说理
带着疑问写作:
我们的观点能够解决存在的哪些
问题?有何积极意义?
哪些人认同我们的观点,他们怎
样了?哪些人不认同们的观点, 他们又怎样了?
联想归纳:郴州市二中高三教学楼
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 一个个紧张备考的学子 有人自负,有人自卑 有人焦虑,有人徘徊 ……
怎么 调整 办? 心态
在每个学校的高三教学楼里,在一间间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子们正在紧张备考。 他们虽然都同样坐在教室里,同样接受 着考前的紧张训练,同样在为梦想而努力, 然而效果却有天壤之别。这是为什么呢?仔 细想来,众多学子中,有人自负,有人自卑, 也有人自信;有人焦虑,有人懒散,也有人 沉着„„他们的心态截然不同,而最终能脱 颖而出、走向胜利的,往往都是那些心态良 好的人。常言道,心态决定成败,所以,高 考路上调整好心态最重要。
优点:
采用假设、排比、反问,句式
工整,说理有气势。 节奏激昂,可起到升华效果。
练一练
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为中心论点,处理下面材料。 任选一则。直接说理与因果 说理任用一种。
答案示例:李忱(直接说理)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唐宣宗李忱一生志向高远,立志改革而行 动是他最好的人生答卷。他从谏如流,重惜
练一练
采用求同法, 以“勤”为中心论点,处理下面材 料。
知识小卡片:
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夏月
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 焉。” 江泌“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 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 匡衡家贫无烛,“乃穿壁引其光,以书 映光而读之”。
高考议论文:分析说理

高考议论文:分析说理(教师版)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无非有三者:透彻的说理,丰富的材料,有文采的语言。
这三者里面,“丰富的材料”是骨架,“文采斐然的语言”是外貌,而“透彻的说理”是灵魂。
很多同学写的议论文,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在举例之后没有进一步挖掘事例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给人以罗列堆砌论据之感,使整篇文章缺乏思想性。
病文1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
(分论点)“甫者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身怀用世之心的杜甫,命途多舛,颠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做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不懈追求,终于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琼宇中巨实的一柱栋梁,享有“诗圣”的称誉。
(叙述例子)可见缩小痛苦对一个处于坎坷中的人来说很是重要。
(议论单薄且虚浮)优秀文段:原文部分(第一段)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论证充分,显示思想深度。
)方法一、假设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假设条件下得结果与原条件下的结果构成正反对比,从而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假设推理的关联词一般用“如果……那么……”,其他还有“试想……”“假如……那么……”“倘若”“若”等。
注:假设论证法可以灵活使用。
假设的内容常用排比句、反问句表达,不但能增强文章的说理力度,而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可以是“一句话”,比如:“古往今来,大凡有建树者,无不是临渊羡鱼之后退而结网者。
如果麦哲伦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劈风斩浪,扬帆远航,他又怎么会有发现海洋相通的秘密?如果哥白尼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苦心观测,创立新说,他又怎会写出《天体运行》这一巨著?如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开通丝绸之路,张骞又怎么有西域那鞍前的潇洒?”(假设论证+排比+反问,非常有力量也非常有感情。
议论文如何析例说理

"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讲道理" 讲道理 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 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 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 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 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 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 与论点的联系, 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 整体.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 据要为论点服务. 据要为论点服务.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 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 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 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 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 作者思维的缜密. 作者思维的缜密.
比较标准的议论段的写法
1.观点句 观点句 2.阐释句 看情况而定 阐释句(看情况而定 阐释句 看情况而定) 3.材料句 材料句 4.分析句 分析句 5.结论句 结论句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 ), 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 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 为具体的,客观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 为具体的,客观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 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 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材料句).凭什么? ).凭什么 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 霍金, 预见性(分析句) 史蒂芬霍金 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 霍金,被卢枷雷氏 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 全身能"活动" 多年, 症禁锢在轮椅上 多年,全身能"活动"的, 除了眼睛,只剩下一根食指, 除了眼睛,只剩下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 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 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 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 靠什么?知识! 分析句)可见, 靠什么?知识!(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 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 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 知识就是力量. 结论句) 由,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写议论文学会分析说理

注意事项
找到事例与段首观点的结合 点。
把事例与观点句联系起来。
在不同语段中将因果、假设、 对比、类比分析等论证方法 交错使用,显得有变化。
(四)如何写总结句
用一句话进行总结,目的是 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得出明 确的结论并强调自己的观点。
可以用“可见”,“由此可 见”,“因此”,“所以” 等词语。
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
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霍/材/ 料句
金靠的是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
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
创造力的智慧,以及知定命运,知识
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
三、给语段增加议论的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议论性语段的构成。 学会写观点句、阐释句、分析句
与总结句。
学习过程
明确目标:说理充分,消灭低分。 发现问题:低分作文的一个典型特
征——事例堆砌,缺少议论。 升格办法:添加必要的议论性语句。 提供标准:优秀议论语段及内部构成。 课堂训练:写观点句、阐释句、分析
句、总结句。
一、低分作文分析
路易·威登,从法国乡下来到巴黎闯荡, 从乡村小木匠到巴黎皮具店的小伙计,从 皇宫的御用捆衣工到在香榭丽舍大街开创 首间皮箱店,成为世界最大奢侈品集团的 创始人。
注意事项
要紧扣观点句。 要与下面的事例相承。 名人名言等要准确引用。
(三)如何写分析句(关键)
因果分析:分析事例中人、事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可以由原因推出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推出原因。用 “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 为……”句式。
注意事项
总结句贵在简洁,一语中的。 有时分析句比较详细、全面,
总结句可以省略。
议论文写作手法——分析论据-学会说理

几亿人口,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也逐渐发展,
如果利用互联网发展贸易,不是有很大的市场吗?
于是他敏锐地从别人说“不”的事业里看到了商
机。马云也成为了著名网站“阿里巴巴”的总裁,
他的智慧也为人称道。 如果当时马云只看到
困难,就轻易地说“不”,那么现在还哪有功成
名就可言?由此可见,有些看似不可能的事,请
不要轻易对它们说“不”。有时候经过仔细分析,
之夭夭。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
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拦守华容道,那么,可能曹操
会被擒拿;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
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的
就不用,那么就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经
验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后,才“深恨自己之不
明”,挥泪斩了马谡。可是这只能是明乎法而已
这里的分析空洞,先是讲述材料,然后直接 得出结论,缺乏分析说理的具体过程,材料的讲 述是叙事性的,如果不跟分析说理结合起来,不 仅论述无力,而且文体特征也不鲜明。
▪ 【例】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 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
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
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
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 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 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 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 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
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
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 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 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 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 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 但他盲目模仿,最后竟然忘记了自己的步 伐,落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 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 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 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
议论文如何分析说理

议论文如何分析说理议论文如何分析说理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
刘伟,1987年生于北京,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伤愈后加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
2002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刘伟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19岁时,成绩优秀的他放弃高考,开始学习钢琴;在书画及其他文艺才能方面也有过人的表现;2010年10月10日获得“中国达人秀”冠军。
他的座右铭是: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因此要想人生有意义,就必须不停地奋斗。
观点+事例=说服的失败!事实更需雄辩议论段五步法(1)第一步,写观点句:段的首句设置本段的分论点。
开门见山,让你的读者明白你本段要论证什么问题。
(2)第二步,写阐释句: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解说(理论论证),为引出的材料起定向作用。
(3)第三步,写材料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
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
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
(4)第四步,写分析句:分析说理。
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了。
(5)第五步,写结论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对分论点的延伸、升华。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可将”“由此可知”等字样。
这样本段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负重的人生才有价值。
(观点句)古往今来那些让人敬仰的名字往往都带着沉重的使命感铸就了人生的辉煌。
(阐释句)普罗米修斯一心要为人类带来光明,为了给人类盗来火种,即使被绑缚在高加索的绝壁上,忍受着巨鹰天天吞噬心肝的痛苦,也无怨无悔。
(材料句)为什么普罗米修斯虽九死其犹未悔?普罗米修斯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无比强烈的使命感——把人类从蒙昧状态中拯救出来的信念:人不再是神游戏的产物,而是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生命。
(分析句)可见,谁能担负起人类的苦难谁就被后人铭记,谁把自己的苦难编织成人类的幸福花冠,谁就能让自己的名字化为众人心中的纪念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之分析说理
教学目标:
1、加强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分析说理意识;
2、掌握并运用常用的分析说理方法,将思维方法落实到技法训练。
教学重点:假设、因果、条件等说理方法教学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从材料中总结出分析说理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
一、导入
上次我们写了一次作文,作文材料是: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的一篇文章。
理想造就成功
从汤姆叔叔饱受折磨梦想平等,到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再到奥巴马的竞选成功;从远古敦煌壁画上婀娜的飞天,到500多年前明朝勇敢尝试着飞上苍穹的万户,再到近代在月球上迈出的第一步的阿姆斯特朗……理想创造了成功与辉煌。
纵观历史长河,凡是悠悠历史中留下伟名的人,无不胸怀理想。
力能扛鼎的项羽,年青时就志向远大。
一次秦始皇出巡,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果然,在后来的反秦起义中,项羽实践了他的豪言壮语,推翻了暴秦的统治。
一个少年,仅有十二三岁,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响亮而庄重地说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
周恩来总理给了师生们一个让人钦佩的回答,也给当时黑暗的中国带来了一抹亮色。
走出国门,我们把目光放远到大洋的彼岸,理想在那里同样很重要。
理想的种子种在拿破仑的心中,而在土伦,在巴黎,在欧洲大地上结出累累的硕果,想当年,法国军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如果把人生比作杠杆,那么理想就是它的支点。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没有理想的人就好像缺少灵魂的玩偶。
公元263年蜀汉告亡。
第二年的一天,晋王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
席间歌舞升平,但也偶而夹着蜀中乐舞和哀婉的亡国之音,刘禅嬉笑自若,无动于衷,当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地时,他却不假思索地说“此间乐,不思蜀”。
没有理想的人注定一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而那些心中燃烧着梦想之火的人,终究会用着梦想之火点燃成功彼岸的明灯。
蝴蝶蹁跹而飞,在花团锦簇中享受灿烂的阳光,那是因为昔日化蝶的理想让它破茧而出。
如果你想成为搏击长空的鲲鹏,而不是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鴳;如果你想获得精彩而厚重的人生,而不是庸庸碌碌地走过一辈子,那么,请你找到自己的理想。
***问题:学生朗读,谈谈看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学生发言(2~3人)
***导语:这篇文章的确观点鲜明,旁征博引,语言也有一定的文采,但却缺少必要的分析说理。
这篇文章用了495个字举例,除了开头结尾和过渡的语言,分析说理只用了75个字。
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但议论文不等于论点+事例+事例+事例。
议论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证明论点,而事例的罗列堆砌并不能说清楚事例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大家一开始没有发现这篇文章的问题,这正好说明议论文中对缺少对事例的分析说理是一个通病,而且还比较严重,严重到大家都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写议论文时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说理,对事例的分析说理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二、展示材料“看一看,议一议”,并讨论在分析说理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也
就是运用了怎样的逻辑思维。
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发言
1、先找出文段中对事例分析说理的语言
2、再说出分析时内在的逻辑关系
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如果答不上来,再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表层,通过注意关联词语,看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
明确:
1、假设分析
坚持到底,你将看到成功的曙光。
竞选成功的奥巴马脸上洋溢着笑容,但这笑容背后却有许多的挫折。
竞选初期,他总是被安排在游行队伍的最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只有他一个人参加。
试想,如果当日的奥巴马就此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没有坚持到底,那么他只能看到黎明前的黑暗,而无法看到成功曙光会将以前的一切挫折都映照得灿烂。
参考:假设分析就是大胆地设想,先设想可能存在或出现的情况,然后再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正面的事例可以从反面假设,同样的道理,反面的事例从正面假设。
用假设性的语言说清论据和观点的关系。
2、因果说理
责任能给予人无穷的力量。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9岁的抗震小英雄林浩在自己逃出来之后,并没有惊慌逃离,而是又返回背出了两个同学。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回答:“我怕,但我是班长。
”林浩能够冒着生命危险再次走进废墟,是因为他明白“班长”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而班长的责任给了他不可估量的力量,让他弱小的身体支撑起了两个生命的重量。
参考:因果说理就是在举事例的基础上,沿着“为什么”的思路,由果索因,探求根源,从而证明论点。
3、条件论说
坚强,让鲜艳的花朵开放在人生的困境中。
耳聋让邰丽华告别了世间一切美妙的声音,但她却勇敢地承受了这一切,历经重重磨难,表演出震撼人心的《千
手观音》。
只有坚强地面对生命中的苦难,才能克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在无声的世界中舞动出音乐的旋律;只有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圆满,才能在困境中舞动出绝美的舞姿。
参考:条件论说就是提出一个条件,然后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从而证明观点。
假设:正例反设,反例正设
因果:由果索因,探明根源
条件:找出条件,说明结果
三、当然,同一个道理有不同的说法,具体采用哪种方法来说理要根据具体
的材料来定,并且这几种方法也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在写作时我们也可以灵活地综合运用。
下面就请运用假设,因果或者条件三种分析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对下面的事例进行必要的分析说理补充。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
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
【参考:为什么面对锋利的长剑,阿基米德还能够泰然自若地研究着属于自己的圆?是因为他爱思想,爱灵魂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灵魂的珍爱,才能让阿基米德那高贵的头颅永远高高地昂着。
人若没有灵魂,那么就只能卑微地匍匐在地上,高贵又从而说起?】
学生补充——交流——推荐——展示。
***!!
(1)如果选择一个用了逻辑关联词语,但不扣观点的补充的展示。
就提问
问题:这段补充用了某种逻辑关系来分析,但是不是就很好地通过事例证明了观点了呢?
学生回答
(2)如果选择了一个逻辑关系正确,又扣题的展示,就提醒学生在分析说理时要注意:
明确:写议论文时,不管举例也好,对事例的分析说理也罢,都应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证明观点。
语言表达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证明观点才是写议论文的实质。
所以,并不是说使用了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就可以说明论据和观点的关系,对事例进行分析说理,选择正确的逻辑关系来论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分析说理时要紧扣文章的观点。
四、其实,平时我们也会用到了这些方法来说理分析,但却不是有意识的,自
觉的,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必要的分析说理不是议论文中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让议论文深刻充实的重要一环,这样,我们的思维也由混沌走向了清晰,分析说理也由不自觉和无意识走向自觉和有意识。
五、下面,我们就一起分工合作,把《理想创造成功》这篇文章缺少对事例
的分析说理补充完整。
四人小组,一人补充一个事例的分析,然后一起讨论修改,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展示补充的结果——学生评价
六、下面就来比较一下这段修改稿与原稿,看看必要分析说理在议论文写作中具有什么作用。
参考:对事例的分析说理就好比是一座桥,把分别处在桥两头的事例和观点沟通联系了起来,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观点。
如果说写一篇议论文就是画一条神采飞扬的龙,那么对事例的分析说理就是点睛之笔。
(板书)
七、结语
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把南北朝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两句话送给大家,那就是“据事以取义,援古以证今”,(根据事例提取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援引古代的事例来证明现在的观点)“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议论就好像劈柴一样,劈柴要顺着柴的纹理,议论要贵把道理层层剖析透彻);其实这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要做到以例明理,例理交融。
不讲道理的议论文就好像搭建的积木,轻轻一碰就会土崩瓦解;而例理结合的议论文却是坚固的房屋,风雨不动安如山,并且每一砖每一瓦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