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空中交通管理》VDL模式2
组织设计-国际民航组织新版飞行计划格式标准指导材料

组织设计-国际民航组织新版飞⾏计划格式标准指导材料国际民航组织新版飞⾏计划格式标准指导材料民航局空管局⼆〇⼀⼆年七⽉前⾔按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有关要求,为满⾜具有先进能⼒航空器的需要和空中交通管理⾃动化系统的发展需要,⾃2012年11⽉15⽇起,全球将统⼀执⾏新版飞⾏计划格式标准和空中交通服务电报程序。
新版飞⾏计划标准格式和空中交通服务电报程序是对ICAO《航⾏服务程序-空中交通管理》(PANS-ATM,Doc4444号⽂件)第⼗五版的第⼀次修订。
本指导材料依据ICAO对《航⾏服务程序-空中交通管理》第⼗五版第⼀次修订的相关内容和《ICAO亚太办事处执⾏新版飞⾏计划格式标准指导材料》编制;对飞⾏计划标准格式涉及到修订和调整的相关内容进⾏了说明和例举,对易于产⽣困惑和疑问的重点部分进⾏了的解释。
各相关单位可以依据本材料并结合ICAO相关⽂件和指导材料,以及《民⽤航空飞⾏动态固定电报格式》(MH/T4007-2006)开展⼈员培训⼯作。
华北、华东、西南地区空管,民航数据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单位为本材料的编制⼯作提供了⼤⼒⽀持,谨此致谢。
⽬录1. 空中交通服务通⽤数据的填写说明 32. 飞⾏计划表编组内容的填写说明 33. 重要电报及相关编组项的使⽤原则 174. 相关动态电报的使⽤⽅法 205. 我国执⾏新版电报格式相关⼯作计划说明 246. 附录 251.空中交通服务通⽤数据的填写说明1.1时间数据空中交通服务电报应使⽤世界协调时(UTC),精确到分。
应⽤连续四位数字表⽰。
前⼆位表⽰⼩时,后⼆位表⽰分。
⽰例:0830表⽰世界协调时08:30。
1.2位置及航路数据使⽤重要点(导航台)定位,应⽤2⾄5个字符代表某⼀重要点(导航台)的编码代号,后随6位数字。
前3位数字表⽰相对该点(台)的磁⽅位度数,后3位表⽰距离该点(台)的海⾥数。
为使所要求的位数正确,必要时在数据前加“0”以补⾜位数。
⽰例:距全向信标台“VYK”40海⾥、磁⽅位180度的⼀点以 “VYK180040”表⽰。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甚高频数据链系统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
由于甚高频数据链系统传输延时小、机载 设备和地面设备简单、经济等优点得到广 泛使用 再过内建立约80个远端地面站(RGS)和 网络管理与数据处理系统,具备提供除西 部部分航路之外干线航路的地空甚高频覆 盖能力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甚高频电波传播特性是直线传播,电离层不能 反射,故而是在视线范围内传播,覆盖范围一般 只限于以地面为中心的一定半径范围内。 (2)对于地面站和机载设备频率范围,甚高频信道 均匀分布于118MHz至136.975MHz之间,信道间 隔为25kHz,共760个信道。 (3)公共信令信道(CSC)设定为136.975MHz。 (4)提供独立代码和独立字节的数据传输。 (5)提供链路层广播服务。
ACARS系统
ACARS系统组成框图
ACARS系统
ACARS系统组成分析
1.
2.
3.
机载设备:增加了一个ACARS通信管理单元 CMU。一方面与标准机载收发信机相连,另一 方面与其他机载数据终端设备相连。完成数据 处理等功能 地面设备:在地面布置甚高频RGS网络,增加 了一个数据控制与接口单元(DCIU) 中央交换系统:实现多个飞机和多个RGS机站 的多用户通信。实现航空公司和ATS用户间的资 源的共享,实现空地终端间的自动数据通信
ACARS系统
为了消除由于信道过分拥挤造成延迟, ARINC采用了广播调频或多基频技术,提 高了ACARS在重要机场的可靠性。 新的ACARS系统采用甚高频数字链路技术, 即VDL模式2,它采用面向比特协议 调制方式为D8PSK,速率可达31.5Kbit/s
谢谢观看
甚高频数据链的分层结构
民航宽带数据链技术研究进展

民航宽带数据链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罗银辉张欢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第08期摘要:民航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地-空通信业务的快速增长,促进民用航空通信网络从窄带到宽带发展,特别是宽带数据链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本文主要分析了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民航宽带通信发展现状。
关键词:宽带通信数据链单载波系统多载波系统中图分类号:V35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8-0080-021、引言新一代航空电信网(ATN)[1]是新航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CNS/ATM)新航行系统的前提。
其分为业务子网和通信子网,其中通信子网采用基于国际标准的公共接口服务和协议,由地-地、地-空和空-空通信网络互联来实现统一数据传输服务,是全球地空一体化的航空专用通信网络。
可提供空中交通服务通信(ATSC)、航空运行控制(AOC)、航空管理通信(AAC)、航空旅客通信(APC)服务。
数据链是地空数据通信系统的简称,用于地面和飞机之间实现双向通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支撑。
民航数据链有甚高频(VHF)、高频(HF)、S模式和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
为解决地-空的数据传输业务增长而带来的高通信速度要求和高带宽要求问题,国际民航组织(ICAO)要求民航通信从航空电报专用网络(ATFN)向ATN过渡。
欧洲和美国在2015年之前部署完成VDL模式2数据链。
我国也在展开部署的前期工作。
ATN采用VDL多种模式解决了以前模拟地-空通信中语音、数据、监视、导航的数据传输速率低下和错误率高等问题。
并且增加了模拟地-空通信系统中所没有的数据传输功能。
虽然,VDL模式4可以提供旅客在飞机上与地面网络的数据传输服务,但是,其速度和带宽还是相当受限。
而且,客舱旅客的通信业务需求迅猛发展,通过ATN的数据链解决大量数据地-空传输已不现实,因此欧洲EUROCONTROL提出了未来航空通信系统(FAC)候选系统,即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类型1和2(L-DACS1和L-DACS2),利用L波段(960-1164MHz)构建新的地-空无线数据链路,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2-4]。
现代空管运行模式

现代空管运行模式TBO模式:是基于航迹运行(TBO)为核心的现代化的空中交通运行管理模式,推进民航运行向强安全、高效率、智慧化、协同化发展。
“三中心”(民航运行管理中心、气象中心、情报管理中心)将正式投产运行,以全国流量管理系统为中枢的新型运行管理机制将进一步提升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不同运行主体的协同运行能力,实现互联、互通、互动的智慧化精细化运行。
飞机空管是什么?飞机空管是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手段对飞机飞行活动进行监视和控制,保证飞行安全和有秩序飞行的职业,需要有更强的职业感。
空中交通管制是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手段对飞机飞行活动进行监视和控制,保证飞行安全和有秩序飞行。
在飞行航线的空域划分不同的管理空域,包括航路、飞行情报管理区、进近管理区、塔台管理区、等待空域管理区等,并按管理区不同使用不同的雷达设备。
中国的空域结构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飞行情报区、高空管制区、中低空管制区。
飞机空管是指航空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控制民用航空的航班安全、飞行顺畅和航空器在空中和地面上的运行。
飞机空管的主要职责包括:提供航班计划和导航指导、监控航空器的位置和高度、调度和控制航班起降顺序、确保航班间的安全间隔、处理突发事件等。
飞机空管的工作是基于雷达系统和通信设备,通过与飞行员和机场工作人员的通讯和协调,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飞机空管是航空运输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航空安全和航班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收起飞机空管就是指挥飞机航路调配(简单的说)防止飞机相撞,维护交通安全工作主要分为塔台、近进、区调等~如果你想当空管的话,可以考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交通运输专业或中国民航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课飞机空管是指在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对飞机进行监控、协调和指导的过程。
空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有序和高效运行。
空管系统主要分为两个子系统:塔台空管和自动监控雷达系统。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Air Traffic Controller)简称“空管”或“ATC”。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课件电子教案

飞行计划的实施过程
预实施过程 飞行计划中规定的飞机进入本管制区边界的时间为ETE,飞行计划中规定的由管制区起飞飞机的起飞时间为ETD,则在ETE-X、ETD-X时间到达时,飞行计划进入预实施阶段,其中X为系统设置参数,一般在10~30分钟之间。 在计算机内,飞行计划处理程序每分钟被运行一次,每次取机器里的时间,生成日期、时刻,然后到飞行计划呼号/预实施日期、时间对照表中查询是否有飞行计划要被预实施。若有,则取出相应飞行计划,置“预实施”标志,并以表格形式在表格显示设备上显示及打印出有关内容。
飞行航路信息包括:航路号,飞行航线上各报告点的地名代码,飞行经过各报告点的时间及高度,进入本管制区前的第一个报告点地名代码、时间、高度,离开本管制区后的第一个报告点的地名代码、时间及高度,进入管制区边界的时间,离开管制区边界的时间。
6.1.2 飞行计划的基本内容
使用更改信息指明管制员(管制席号)在什么时间对计划的哪一个项目进行过修改,以及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信息。
6.2 雷达数据处理
单雷达信息定时整理 该模块主要是对单雷达系统航迹表逐条进行处理。首先检查该单雷达航迹是否存在。若存在,则检查其在一分钟之间是否报来航迹。若没有报来航迹,则删除该雷达航迹,并取消单雷达航迹表;若报来航迹,则根据其丢失情况判断其航迹质量,并给其标上质量系数。
6.2 雷达数据处理
6.1.1 飞行计划来源
计算机对以上三种方式接收到的飞行计划进行必要的检查,变换成计算机使用的“机器飞行计划”,存储在数据库中。无论是RPL,FPL还是人工输入的飞行计划都可从计算机中调出并加以修改,然后重新存储。 飞行计划的接收存储过程如图6.1-1所示:
6.1.1 飞行计划来源
编辑席 管制飞行数据席 飞行计划数据库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全套)

航空电信网 (ATN)
新航行系统中通信系统的主体,融地面与空 地数据通信为一体。 多子网、多优先级、区分安全通信和非安全 通信。
航空运输各个单位的互联,计算机系统中进 行端到端的连接和高速数据交换。
管制员飞行员数据链通信(CPDLC),利用数 据通信代替话音通信的ATC通信方式。
精品课件
通信系统
数据链通信 (DataLink)
航空移动卫星业务 (AMSS)
航空电信网 (ATN)
包括话音/数据通信两种方式,它使空中飞 机在任何地方都能与地面进行实时有效的通 信,且在空管中心的实时监视之中。 与机载卫星导航接收机相结合,可提供对飞 机的自动相关监视。
精品课件
通信系统
数据链通信 (DataLink)
精品课件
思考题
① 简述空中交通管制的概念。 ② 简述空中交通管制的分类,并列举各分类的主要功能。 ③ 新航行系统中(CNS/ATM)中,C代表什么意思,与传统系
统相比,它有那些特点? ④ 新航行系统中,导航系统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
都有哪些突出特点? ⑤ 与现行的空管系统相比,新航行系统在技术、安全和经济
飞行在航路上的航空器由区域管制中心负责提供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主要是飞行高度6000米以上 的在大范围内运行的航空器。 任务是根据飞行计划,批准飞机在其管制区内的 飞行,保证飞行的间隔,然后把飞机移交到相邻 空域,或把到达目的地的飞机移交给进近管制。 依靠空地通信、地面通信和远程雷达设备来确定 飞机的位置,按照规定的程序调度飞机,保持飞 行的间隔和顺序。
精品课件
1.3 新航行系统概述
空中交通管理(ATM) 通信(C) 导航(N) 监视(S)
ads-b out(飞行)

编组10B: 监视设备与能力
A
应答机A模式
B1
1090MHZ,发送功能的ADS-B
Universal Access Transceiver (UAT)
(万能电台数据链,通用访 问收发机) 局部地区
单通道 978MHz(Cont. US)
分时接入 固定ADS-B报文速率
新系统 无ICAO标准
测试设备
S模式1090MHz扩展电文指的是什么?
24 bit
56 bit
A/C ADDRESS ADS MESSAGE
II. 飞机的注册文件中提供了24位地址。24位地址通常是6个数字(十六进制)或者 8个数字(八进制)。
ATC应答机的操作界面
Boeing 737 Airbus 320
ATC应答机使用机组需注意的事项(一)
IDENT Switch When the ATC controller requests the airplane identifier, the flight crew pushes the momentary IDENT
监视:使用S模式应答机的ADS-B
Automatic: No action required from flight crew Dependent: Aircraft position provided by aircraft Surveillance
Broadcast: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out solicitation
(MMRs );
Flight Number ID data from the flight
management computers (FMCs) ;
Altitude Data :When you set the switch to the
民航数据链VDL Mode 2应用研究

民航数据链VDL Mode 2应用研究作者:李琛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4年第11期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民航甚高频数据链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对国际民航组织建议的几种甚高频地空数据链通信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对VDL Mode 2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民航数据链;甚高频数据链; VDL Mode 2; ACARS中图分类号: TN91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11⁃0015⁃04Abstrac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civil aircraft VHF datalink and its application is introduced briefly in this paper. The communication modes of several VHFair⁃ground datalinks recommended by ICAO are compared. VDL Mode 2 is illustrated in detail.Keywords: civil aircraft datalink; VHF datalink; VDL Mode 2; ACARS0 引言民航数据链有甚高频(VHF)、高频(HF)、S模式和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其中使用较广泛的是甚高频数据通信。
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民航甚高频数据链是ACARS模式数据链,该数据链的特点是使用相对简单,发展较早,使用广泛,但传输速率较慢。
由于ACARS数据链通信速率较低,而全球民航客运量却在持续迅速的增长,现行民用数据链通信系统已不能完全适应空中交通流量增长和新型飞机航速航程扩展的需要。
为此,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提出在全球建立一个新航行系统,航空电信网(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ATN)是新航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各种计算机数据通信的最基本的通信设备,针对ATN网络建设,目前为止写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的甚高频通信方案共有4种,分别是甚高频数据链模式1(VDL Mode 1)、模式2(VDL Mode 2)、模式3(VDL Mode 3)、模式4(VDL Mode 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3. 如果经过计时器TM2时间帧仍未被传送,则 MAC子层将检测出拥塞,并通告VME子层。
4. P坚持CSMA算法允许在达到系统吞吐量最佳、 传输延迟最小和冲突最少的时候,所有的基 站都有机会进行传输。具体时间如下:
MAC子层参数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2、DLS: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
VDL模式2
概述
VDL模式2是ATN地空移动通信的主要方式,以面 向比特的方式传输,传输速率达到31.5kbit。采用 ISO8208面向连接的方式与机载子网、地面子网 一起构成了地空统一网络
VDL模式2作为ATN的一种移动子网,承载着地空 移动通信中的网络层数据包。规定了地空移动通 信的物理层、链路层和子网层协议。链路层协议 由MAC子层、DLS和链路管理子层组成。其中采 用的是HDLC协议的子集AVLC。
e. 数据传送:数据将在VDL信息帧(INFO)、用户接口 帧(UI)、标识交换帧(XID)的信息域中被传送。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① Fra bibliotekDL模式2帧结构:
模式2帧结构按照ISO3309帧结构,如图:
VDL模式2帧结构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VDL模式2帧结构分析:
地址结构:地址域包括8个字节,每个字节的 最小有效比特(LSB)为扩展保留位。
3、LME: DLE存在于数据链路子层中,提供面向连接的点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1、MAC子层:
MAC子层对共享信道提供对DLS子层透明 的获取功能。MAC子层的服务主要包括两 个部分:利用P坚持CSMA算法进行多路接 入,以及信道拥塞通告服务 ,具体包括:
① 多址方式:利用CSMA算法让所有的地 面站有平等的机会发送数据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② 信道拥塞检测:
当检测出通道拥塞时,MAC子层将向甚高频 管理实体(VME)子层通告。
在试图接入通道之前,MAC子层必须保证信 道是空闲的。实现过程:
1. 发射端在试图进行传输之前首先侦听信道,等 待信道的空闲。
2. 当确定信道空闲的时候,试图以概率p进行传 输,而以概率1-p后退等待。在一个最大访 问次数M1之后,MAC子层将在信道空闲之后 立刻传输包。
基本结构如下图:
概述
VDL模式2协议结构
VDL模式2
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的比特数据传送建立、 维持和取消连接。
数据链路层的用户数据通过服务原语传递 到物理层,物理层通过甚高频信道将数据 送到通信另一端的物理层。
物理层再通过服务原语将数据传送到数据 链路层。
VDL模式2
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1、物理层的功能 ① 收发频率控制:物理层的频率选择根据链路层 的请求而定
② 通告功能:通过信号质量指示参数来通告信号 质量
③ 数据发射功能:指物理层将从链路层收到的数 据经过适当地编码通过射频(RF)信道发送
④ 数据接收功能:指将接收到的数据解码,使高 层应用能够准确读出
VDL模式2
⑤ FEC: FEC编码采用系统定长RS编码。249字节一帧的数据,可以
纠正3个字节的错误。 原始多项式为
p(x) (x8 x7 x2 x 1)
生成多项式为:
125
(x i )
i120
C 发送长度(bits) C 发1送99长2(度bi(tbs)its)
DLS利用AVLC协议支持面向比特的地空通信服 务,包括:
a. 帧顺序:接收端的DLS子层保证重复的帧被丢弃,且 所有的帧都出现且只出现一次。
b. 差错检测:DLS子层保证检测并丢弃所有在传输中出 现差错的帧。
c. 站识别:DLS子层通过点到点的连接接收且只接收发 向它自己的帧。
d. 广播地址:广播地址可被所有接收者识别和接收。
VDL模式2
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4、物理层与链路层的接口:
物理层与链路层的接口由数据原语、频率 改变原语、信道侦听原语、信号质量原语、 对等地址原语、信道占用原语组成
5、物理层与物理设备接口:
物理层与物理设备接口由发射原语、接收 原语组成
注:以上原语见网络总结图: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0 0
0 1
比11特率12 10500*π π3//44=31.5Kbit/s
0
1
0
3
π/4
1
1
0
4
π/4
1
1
1
5
π/4
1
0
1
6
π/4
1
0
0
7
编码相位
π/4
VDL模式2
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④ 训练序列:
(a)发射机功率稳定和接收机设置: 即 000 000 000 000
(b)同步和模糊分辨: (c)保留符号:000 (d)发射数据长度 (e)FEC帧头
链路层负责将信息从一个网络实体传送到 另一个网络实体,传送错误通告,以及提 供如下服务:
帧的组合与拆分、建立帧同步、抛弃非标 准帧、帧差错的检测与控制、RF信道的选 择、地址识别、产生帧校验序列。
链路层通过RF信道提供基本的比特传输。
链路层的数据在地空收发设备中作为比特 流进行传输。
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2、VDL模式2的发送特点
① 调制方案:采用D8PSK调制,用α=0.6升余玄
滤波器,将要发送的信息每三个比特组成一个 符号作为相位的变化
② 编码:一个进入差分数据编码器的二进制数据
Xk Yk流Z被k 转换为三Δ个φk 独立的二进制数据流X、Y、Z
0 0 ③0调0制速率:π调/4 制速率为10500符号/秒,所以
地址域:地址域包含目的地址域和源地址域。 目的地址域包含目的DLS地址或广播地址,源 地址域包含一个DLS地址。
广播地址:广播地址仅做为目的地址用于UI帧 和XID帧中,用来广播地面站信息。
链路控制域:该字节的编码参照ISO4335。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② DLS层与上一层的接口原语 : 注:以上原语见网络总结图:
1992(bits)
VDL模式2
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⑥ 交织(Interleaving):
每一帧数据位包含249个字节,共 2498=1992 bit
3、侦听算法(CSMA):
在发送数据或语音包之前运行CSMA时, VDL模式2接收机可以通过能量检测算法来 检测信道是否空闲
信道从忙到空闲的检测及信道从空闲到忙 的检测的方法见书